| 神學論集主頁 |  Edward J. Carney. O.S.F.S.  著. |
 

 

57
神學論集
(1983)p457-464
-    

聖方濟•沙雷的把握今朝  

      

Edward J. Carney. O.S.F.S.  著
陳 寬 薇    譯



從時間的觀點而論,人類生活涉及過去、現在和未來。回味過去,改正已往的錯誤;展望未來並預作計劃,是人的正常行為,往往還含有高度的樂趣。但是,過分強調任何一項都是不對的,因為真能由人支配的唯一時刻,只有所觸碰的此時此地。有時,躲避現狀的傾向,可能是出於很明顯的心理困擾,或是某些特殊情況,例如在相當年輕或相當高齡的人身上所產生的情形。不過,除此之外,過分強調過去或未來,在多數人的生活中並不是不常見的。聖方濟•沙雷就是針對後者,提供了本性和超性兩方面的勸言。他本人從沒有長篇發揮這主題,這裡所呈現的是取自他不同的寫作,因此不是整體的畫面。聖方濟在那些過分傾向於過去或未來的人中,發現一種相對的不信任,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上天的助祐,以及一種對現在的撤離。
他將與謙虛之德相連的不信任,和後來心理學上所謂的自卑情結的不信任,作了清楚的區分:「有些人用一種愚蠢而不真實的謙虛欺騙自己,使自己看不到天主放在他生命的優長。他們這樣是大錯特錯。天主放在我們內的才華,應該被識別並加以重視……。謙虛相信如果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話,實在一無所能。考慮到自己的貧乏與脆弱時,大方促使我們和保祿一同說:『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斐四13) 謙虛令我們不信任自己,而大方令我們信賴天主。所以說謙虛和大方這兩項美德是互相符合的,彼此不會也不能被分離的。」1.「不信任自己固然是好的,但是除非我們同時將全部信心投向天主,這份不信任對我們又有什麼作用呢?」2.「我們務必用一種勇敢的謙虛抗拒一切不信賴天主的誘惑。」3.
聖方濟認為信賴上天的助祐,是對人生抱持信任態度的基礎。「天主以最細緻之情愛護那些將自己全盤托付給祂慈父般的照顧的幸運者。他們任隨上主統治,完全不費心推測這份天意的實際後果對他們有利或有害。他們確信從祂的慈父心懷裡不會出現不帶給他們利益的事,也不會允許他們遭遇不能從中受益的事。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完全信賴,並且由衷的說:我身、我心、我靈以及全部所有,都托付手中,完全與聖意相翕合。」4.
聖人在釋明天主對人類的照顧時,描繪天主是一個攙著人們的手,和人們一起工作者,但同時期望人們與祂合作。「要像小娃娃那樣,一隻手抓住父親,另一隻手沿著籬笆採草莓;所以,用一隻手收集和安排現世的事物時,也將另一隻手抓住天父;經常轉身看看祂,探尋一下你的行為和工作是否令祂滿意。最主要的是不可妄想放開祂的手,自己可以採摘收集得更多,因為,如果祂不護著你,你還沒有前進就先摔倒了。」5.「主攙著我們的手,和我們一起做那些他要求我們合作的工作。」6.「去吧!走向天主為你預揀的工作,祂會站在你身邊。任何困難動搖不了你。祂會攙住你的手,讓你尾隨祂的步履。」7.
對自己的一種不正確的不信任,產生某些後果,即過度的自我檢討和害怕。這樣的反躬自問,可能從現實中撤離。因為它會消除人在判別事情對自己的利弊時的客觀成份。聖方濟勸導人轉移方向,轉向天主,「你可千萬不要讓你的頭腦自己窮攢,仗恃自己的能力或愛好;你務必兩眼盯住天主的喜好和祂的照顧。你應採取行動時,就不要再陶醉於討論;你應就地解決時,便不要再數落困難。」8.
人感到無能處理險惡情勢時就會害怕。聖人認為信賴上主的助祐,是控制這股情緒的重要因素。「我們有什麼好怕的?或更好說我們有什麼不應該期望的?我們既是這麼一位好父親的子女。祂愛護我們,有心要拯救我們。祂又是那麼聰明,預計了得救的良策,而且謹慎小心的付諸實行。祂的心願是如此善良,祂的安排是如此透徹,祂的履行是如此的審慎!」9.「作為這樣一位父親的孩子,你還怕什麼?沒有祂的允許你連一根頭髮都掉不下來」(路十一7,廿一8)。作這樣一位父親的孩子,除了一心孝愛祂以外,還有或還能有別的顧慮,才真是件怪事呢!」10.「世間可能產生的邪惡都不須害怕。或許你一輩什麼都碰不上;無論如何,即使碰上了,天主會給你力量。祂命令伯多祿在水上行走;而伯多祿一碰到風與浪濤就害怕,恐懼使他下沉,於是要求主幫助。主對他說:『你的信心太小了!為什麼膽怯?』(瑪十四31) 然後抓住他的手將他穩定下來。如果天主讓你走在逆境的浪濤中,不要疑惑,不要膽怯,要有勇氣,你必蒙解救。」11.
有時,害怕之情不是短暫的,它持續一段時間,並引起心神的不安,通常稱之為焦慮。一般男女都有相當程度的焦慮;它和過去與未來相關,特別與未來事件相關。方濟認為這是更大困擾的來源:「焦慮是罪以外最大的邪惡。就像一個政府內部的騷亂和分離,將摧毀政府使它無能抵禦入侵的敵人;同樣,我們內心本身混亂不安,便喪失維護原有美德和抵禦敵人誘惑的力量。敵人也就趁機盡全力來個混水摸魚。」12.
在焦慮與過去的關係上,聖方濟談到罪惡感,是否犯罪的疑心以及猶豫不定。
不錯,他會要求罪人所犯過錯表示傷感;但同時要信任天主的仁慈,不要受長久的罪惡感的影響:「以同情而不是憤怒,以謙虛而不是苛刻來看自己和其他人的過錯。」13.「一切的事情都使愛天主的人獲得益處 (羅八28),的確,天主能也知道怎樣由惡中取善,祂會為誰而做呢?不是那些毫無保留完全投身於祂的人嗎?真的,即使是罪,也靠上天助祐變成有利於他的人,仁慈的天主會保護我們不受它的侵害。達味若不是曾經犯過罪,也不是得會那麼謙虛;若不是耶穌寬恕了德蓮的那些罪,她也不會那麼熱愛她的救主。但如果她沒犯那麼些罪,也得不到這麼多寬恕。」14.
他在猜疑是否犯罪中看到一種私愛。於其向猜疑讓步,不如自卑自下,祈求天主寬恕,對祂表明忠誠;然後,把握此時此刻。「當我們分不清在某件事上是否已盡忠職守,並且懷疑是否冒犯了天主時,我們必須謙卑自下,請求天主姑且原諒,更求往後的指引,完全忘卻過去,然後將自己置身於當天的活動中。死心塌地要弄清自己是否做得盡善盡美,這一點無可懷疑是出自私愛,它令我們一心要確定自己在某件事上是不是英雄,而純正的愛主之情則告訴我們:『儒弱無能的你,謙卑自下,依靠上主仁慈,不斷祈求原諒,再以更新的忠誠繼續前程。』」15.
猶豫不定包含一種更明顯的疑惑。實際上這是情緒性甚於道德性的問題。聖方濟並沒有對它深入談論。不過,在他寫給一個為痛苦困擾者的信上,堅持不必要的細節不應該在懺悔聖事中提起。他並指出司鐸的赦罪必然使人得到寬恕:「這一直令你憂心的劇烈恐懼,到此必須終止了;因為你已經得到這世上所能有的全部擔保,你的罪已藉懺悔聖事全部贖清了。那些和你的罪有關聯而尚未說清楚的事情,絕對不需要再推敲了!神學家都同意,並不需要說明與罪相關聯的其他事項和過程。一個人說他殺了人,並不需要說他先拔劍,也不必說他帶給被殺者父母痛苦。他干擾了被殺者的鄰人,只須說出是由於氣憤殺人,或是報仇性的謀殺;所殺的是神職人員或在俗人士就夠了。然後由那位聽告解者去裁決。說自己縱火焚屋的人,不須說明屋裡有些什麼,只須說明屋裡是否有人就夠了。」16.
焦慮同樣能伸展至未來。聖方濟聲稱預期的邪惡可能永不會發生;如果真來臨了,天主也會給予力量及時應付的。「不要擔心那些可能來臨的邪惡和困擾,上主不會容許的;要不然,祂也會給你力量承擔它們。將你的身體和神靈全托付在祂手中,毫無執著的投向祂,一心愛祂想祂,莫讓任何旁務羈絆你。」17. 這種焦慮有時會使人擺出一付一切困難務必排除的架勢。譬如下面的勸言,是聖方濟寫給一個不願經驗任何信仰誘惑的人:「有關誘惑的事你想得太多了,也太怕它們了。沒有這份害怕,它們也傷害不了你。你對誘惑太敏感。你愛信仰,不希望絲毫相反信仰的念頭出現,一旦有點風吹草動,你就傷心難受。你太性急要求得純真無邪的信德,你認為每件事都在損傷它。不是的,不是的!任憑隨風吹動罷!切莫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啊!」18.
凡是活在過去或未來的人,不僅受到不信任自己和上天的助祐的限制,同時還從此時此刻的現實中撤離。方濟對某些白日夢者和多重心願者的意見,說明了這一點。
除了坐失眼前時刻,聖人還觀察到另一種可能性,即自擦身價的白日夢:「有人作偉大的計劃,準備用突出的行為,非凡的痛苦事奉上主。不過這些行為和痛苦的機遇不是現在,或許永不會出現。在作這些計劃時,他們以為已大發愛心了,其實他們錯了。因為,當他們以心願擁抱自認為是更大的十字架時,他們急忙躲開眼前的負擔,而這些是較小的十字架。在幻想中很英勇,但在實行中很懦弱;這不是一項很厲害的誘惑嗎?但願上天祐我遠離這幻想性的熱誠。它往往在人心深處醞釀一種虛假的自負!偉大事蹟不是得常能碰上,但我們可以在每一時刻將小小的事情做好,也就是說,懷著愛心做它。」19. 他用很含蓄的口吻說出這種白日夢的無意義:「如果必須住在法國,那麼去西班牙建堡壘做啥?」20.
與白日夢緊緊相隨的是多重心願,它們會導致內心的衝突,如果心願未能兌現則引起失望。方濟承認它們的出現能有好處;但他聲明除非給他們一個先後秩序,否則極少數能成為事實:「當你告訴我你有很多的心願都無法達成時,我覺得你已經找出困擾的真根源了。........如果你不就地著手前的事,卻計劃推行其他不在你能力範圍之內或是還有一段時間以後的事,那實在是捕風捉影……。心懷各種意願是很好的;但是,我們必須從它們排一個先後秩序,並讓它們各按其動機一一兌現。」21.
通常,靠著尋求可辨認出來的天主旨意,和做一般情況下可行的事,就可以建立這種秩序。「我們要保持自己原有面目,經常好好保持住,讓那最傑出的藝術家引以為榮,我們都是祂的作品……做一個天主要我們作的人,而不是自己想要卻相反祂旨意的人。即使我們成為天廷最傑出的受造物,卻不符合天主的心意,那對我們又有什麼用呢?」22.「不要妄想做所有的事,只要做某件事,你必定能做得更多。要學習克制經常浮現腦際的主意,因為這是我們必須先做的事。以後我們才做別的。」23.
聖方濟除了勸導消除陷入過去或未來的偏極現象,還堅持人應刻意地努力把握今朝。「注視眼前的,不要考慮那些遠方的危險。你看來像軍旅的,其實只是砍去枝子的柳樹,如你注視這些,可能就會走錯。只要堅決地願意全心並以自己的一生事奉天主就夠了。除此之外,不要顧慮明天 (瑪六34)。讓我們注意把今天過好。明天來臨時,也已經成為今天了。到時才考慮它吧!我們在世上必須抱有很大的信任和順應上天的助祐。我們收集每日的瑪納而不要過量 (出十六16 ~ 21)。」24.「上主的真正僕人不為明日操心;而忠忠實實地做他今天要他做的事。至於明天,他再做要他做的事;明天以後還是做上主所要的事。從不多問這個要那個的」25.。「讓我們今天好好服待上主。天主會提供明天;不要憂慮明天 (瑪六34)。天主統治今天,也統治明天。」26.「主沒有要我們求每年,每月或每週的食糧,而只是每天的食糧……你的天父照顧了今天,自會照顧明天及明天以後的日子呢!認清自己有幾許無能,你就對祂的助祐寄以幾許期望吧!」27.
把握今朝並不排除對未來的合理預測。當然也會有預料中的困難,但是應就事實真象來評估,懷著希望和勇氣去面對它,而不是恐懼害怕。「不要以恐懼的心理看現世人生的不幸,卻要滿懷希望的預期它,不幸來臨時,你所隸屬的天主自會解救你。直到目前祂始終保護著你,就把自己只交在祂的手裡。任何情況中祂都會助祐你的。你走不動時,祂會肩負你。究竟有什麼好怕的?你既然屬於天主,祂曾明白保證使一切為蒙召的人獲得好處 (羅八28)。不要擔心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因為這位永生的父今天照顧了你,明天以及往後也要時常照顧你 (瑪六34)。祂或許不讓你遭遇任何邪惡;或許讓你遭遇,而同時給你不會挫敗的勇氣去承擔它們。」28.
聖方濟認為履行個人職位上的責任,就是把握今朝之道。「如果我們懂得善用我們的聖召所供給的機遇來節制自己,也就會超凡入聖,取悅於上主了。」29. 這樣做,通常一定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也就是說度一種團體的生活。團體中的接觸也會有困難。方濟舉了一些例子作為對付困難的方法,他稱之為「奉行小小美德」。「溫和、卑讓、謙虛、仁愛以及對人禮貌,服從,這些美德的奉行應該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操練它們實在是必須的,因為我們經常都會遇上它們。」30.「讓我們漫步於謙卑和美德的小山谷中,我們將會目睹荊棘中的玫瑰 —— 內在、外在困擾中奔放出來的仁愛;純潔中的百合;節制中的紫羅蘭……。我尤其喜歡三項小美德;溫馴的心靈,貧窮的精神,純樸的生活;還有一些不是滋味的事情:探訪病人,照顧貧民以及類似的工作。但這一切應該既不喧嚷又不緊張,而是懷著真正的心靈自由去從事。」31.「善用每一個自然機會,以愉悅的態度和人相遇……和氣相待,採用溫文有禮的句子……。如果你有某些厭惡需要克服,那你可是有福氣的人,因為突破這股厭惡,你的謙德也就卓越非凡了。」32.
這些小小美德中,方濟勸導大家特別著重仁愛和謙虛,兩者主流,其他美德和它們相連的。「謙虛和仁愛是諸德的主流,抓住這兩條是必須的 —— 一是最高的,一是最低的。整幢建築物的保存,有賴於地基和屋頂。一個人全心奉行這兩條,吸取其他諸德也就沒什麼困難。」33.
經常沉醉在過去或未來的人,要這樣做是不容易的。即使是已經培養了信任天主的習慣,從從容容把握今朝的人,仍然常會失敗。聖方濟對全德之路的忠告在此還是可以應用的:即再開始。「我們忘了聖人們留下的金玉良言,勸我們每天都要想到開始走向完美……永無止境。我們必須經常再開始,而且是欣然再開始。直到目前所做的都很好,但是我們將要再開始,卻是更好的。然後我們再有另一佳境,直至離開此世,去開始一個無終極的生活,因為到那時我們已不可能遇到更好的了!」34.

 


 

註:(所有附註均引自「聖方濟沙雷全集」Annecy版)

  1. 6•75 ~ 76      2.  6•20      3.  17•68      4.  6•26 ~ 27      5.  3•171     
    6.  9•134      7.  17•261      8.  71•72 ~ 73      9.  4•244      10.  18•210
    11.  18•211     12.  3•311      13.  14•79      14.  18•209      15.  14•136
    16.  20•132      17.  26•366      18.  13•88      19.  5•329      20.  13•291
    21.  12•181 ~ 182      22.  13•53 ~ 54      23.  13•298      27.  91•301     
    24.  12•205 ~ 206      25.  17•360      26.  19•15      28.  18•344     
    29.  14•53      33.  13•263 ~264      30.  6•26      31.  13•92      32.  21•29
    34.  16•312

本文譯自 

Edward J. Carney, O. S. F. S. “St. Francis de Sales ~ Liv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Review for Reigious, 39 (1980) pp. 550-557.

 

 

本檔案未經整理

 
| 神學論集主頁 |  Edward J. Carney. O.S.F.S.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