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Marian Madore F.C.J.  著. |
 

 

57
神學論集
(1983)p449-456
-    

與主同行 —— 聖經中的「旅途」主題

      

Marian Madore F.C.J.  著
黃 美 基   譯



據最可靠的消息來源 —— 就是我的父母 —— 指出,我小時並不急於學走,到十八個月大才踏出第一步。在這重要的一刻來臨之前,每逢有人哄我,要我走走看時,我總是堅定的表示:「她不想走!」而「她」真的不走。但終於有一天,父親下班回家時,我從地板上站起來,歪歪斜斜地走向他,得意洋洋的大叫:「她會走路了!」自此,我不只是學會走路,散步及慢跑竟成了我最喜愛的運動。我常與父親一起長途漫步,只為享受個中樂趣。如今回憶往事,仍覺甜美。至今我還記得,在聖經課上知道以色列人將生命看做是「與主同行」,「行走上主的道路」時,我是多麼欣喜。從他們精神旅行的敘述中,我發現其中帶有躑躅、冒險,最後終於得到歡樂。這也正是我在身心雙方學「走」時所經歷過的感受。


舊約中的「旅程」
天主的子民從開始就是旅人。上主對亞巴郎說:「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親的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創十二1) 希伯來書的作者評論此事道:「因著信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時還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希十一8)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以後,在曠野中流浪多年,才到達天主預許的福地。但是天主的子民卻發現,即便那兒也不是他們的「永城」,因為亞述人及巴比倫人仍使他們遭到放逐。因此以色列人將他們與天主的生活看成是一次旅行,是「與天主同行」,這是不難理解的。
經過多年艱苦的學習,以色列人才認清他們的天主是「動態的天主」;不固定於任何地方,也不拘泥於任何形式,不論它們是多麼神聖。厄則克耳先知就曾在神視中見到天主坐在有輪子的寶座上,並把這情形生動地描述下來 (則一1 ~ 29)。祂是與祂的子民在旅途中同行的天主,而祂的子民也須回報以「與祂同行」。聖經中很清楚地表明天主的子民在學「走」時是多麼困難。歐瑟亞先知以下面的詩句繪出天主教導祂子民的優美畫面:
是我教了厄弗辣因邁步,
雙臂抱著他們,
但他們卻不理會是我照顧了他們。
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 (歐十一3 ~ 4)。
有時天主會出於憐惜而「懷抱提攜」祂的子民。梅瑟在申命記中就提醒他們:「並且在曠野裡,你也看出上主你的天主在你所走的長途中攜帶你們,如同人攜帶自己的兒子一樣,直到你們來到這地方。」(申一3) 天主的子民在充軍中,也應回憶上主的眷顧:
雅各伯家啊!以色列家所有的遺民啊!
請你們聽我:
自出母胎我就抱著你,
自離母腹我就懷著你;
直到你年老,我仍是一樣;
直到你白頭,我依然扶持你。
我既然如此做了,我必要提攜你,
扶持你、拯救你 (依四十六3 ~ 4)。
有時,我們對於應為天主做些什麼,有些空中樓閣的幻象,此時天主就要讓我們腳踏實地:
人哪!已通知你,什麼是善,
上主要求於你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履行正義,
愛好慈善,
虛心的與你的天主來往 (米六8)。
聖詠是天主的旅途子民所作的祈禱。值得注意的是,聖詠中多少次提到「行走」,也多少次祈求天主教導祂的子民如何行走,甚至如何在上主的道路中急行奔跑 1.。聖詠八十六篇第11節:「上主,求你教訓我你的途徑,求你使我照你的真理去行」,就已道盡了一切。

新約中的「旅程」
由新約中可明顯地看出,早期基督徒仍踏著他們精神上的先人,也就是以色列人的足跡,並且把自己看成天主的旅途子民。希伯來書的作者在第十一章中,將舊約時代的英雄、女傑展現在讀者面前,並督促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上效法前人的精神:
這些人都懷著信德死了,沒有獲得所恩許的,只由遠處觀望,表示歡迎,明認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的確,那些說這樣話的人,表示自己是在尋求一個家鄉。如果他們懷念所離開的家鄉,他們還有返回的機會;其實,他們如今所渴念的,實是一個更美麗的家鄉,即天上的家鄉 (希十一13 ~ 16)。
作者接著又勉勵讀者,要繼續他們的旅途,而耶穌正是這旅途的引導者:
所以,我們既有如比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 (希十二1 ~ 2)
保祿在致斐理伯人書信中也用了同樣的圖像:「我只顧一件事,即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馳,為達到目標,為爭取天主在基督內召我向上爭奪的獎品」(斐三13 ~ 14) 2.。四部福音都以「跟隨耶穌」的觀點來表示門徒的身分。固然「跟隨耶穌」首要是指「穿上」基督的心態;但也使人聯想到聖經時代巴勒斯坦地區一種很普遍的習俗。那時巴勒斯坦的路況很差,因此猶太教司祭與門徒一同旅行時,必須排成一列縱隊前行,以司祭為首,門徒們則跟隨於後 3.。
現在我想特別把重點放在路加福音,這福音堪稱「旅途教會」的最佳喜訊。
路加在福音中強調耶穌的貧窮在於祂沒有安居之所。祂甫於母胎中受孕,就立即開始第一次旅行 (路一39)。祂在旅途中出生,而非生在家中 (路二)。自路加福音第九章51節起,這一部分福音被稱做「旅途敘述」。而第51節一開始就是:「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快要來到,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這福音中有許多頗值一記的逆耳之言,其中之一就是在這種狀況中說出:
他們正走在路上的時候,有一個人對耶穌說:「你不論往哪裡去,我要跟隨你。」耶穌對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路九57 ~ 58)
耶穌在旅行時說了許多話,也做了許多事,但路加不時使我們的注意力轉到旅途的本身,例如「耶穌經過城市鄉村,隨處施教,朝著耶路撒冷走去」(路十三22) 4.。十四世紀英國的一位神秘主義者Walter Hilton將靈修生活描繪成「往耶路撒冷之旅」,很可能就是因見到耶穌一心一意趕路而產生的靈感,他以嚮導自居,向願成為旅人者提出勸告:
看哪,我要指點你正確的方向,這是正確的道路,因此你可堅守我將要給你的指示,不要去聽、去看、也不要去嘗試任何會引你偏離此道路的事情。不要有意與這些事情為伍,不要喜好這些事,不要浪費時間耽溺其中,甚至要對此不屑一顧。你應該勇往直前,一心以前往耶路撒冷為念。因為耶路撒冷才是你所追求、所想望的,除了耶路撒冷,再無其他。5.
耶穌前去耶路撒冷,其目的是要通過死亡達到復活;祂也召叫每一位基督徒分享此一旅程。根據路加的記載,耶穌復活後第一次顯現,是在門徒們前往厄瑪烏途中,這點實有深遠的意義。「在路上」與復活的天主邂逅,這情形是一種特殊的恩典,而路加曾兩度強調及此:「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廿四32)「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和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路廿四35) 當耶穌向兩位門徒打開經書時,也同時重溫了逾越奧蹟的旅程,並使他們明白這是救恩史中所記載的天主子民旅程的高峰:「於是祂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路廿四27)。
當我們出外旅行前,通常會先查看地圖。但在靈修生活上,我們卻常是先踏上行程;憑藉信心,冒險前行,而不知將前往何處。稍後,天主會給我們一張「地圖」,我們方才知道天主曾如何領導了我們。路加福音最後一句 (廿四25) 描寫耶穌升天後,門徒們滿心歡喜地返回耶路撒冷。基督生活的旅程就從此開始!此外,路加更在宗徒大事錄中告訴我們,早期基督徒有許多別稱,其中之一就是「道」6.。


結論
Harvey Cox在「塵俗之城」(Secular City) 一書中談到,現代社會的變動性,使人多少有不安全和不安定的感覺,然而天主卻仍能透過這種情況與我們談話。Cox寫道:「或許變動性大的人,更能不以靜態的方式去聆聽有關一個人的訊息,這人誕生於旅途中,早年四處流浪,被逐出自己的家鄉,並聲稱他無處可以安枕。」7. 我們已知整部福音就是旅人的喜訊,他們效法耶穌,與窮人打成一片,並避免在現世安居。「因為我們在此沒有常存的城市,而是尋求那將來的城市」(希十三14)。
身為一名旅人,我們必須不時清點我們生命中所攜帶的「包袱」—— 不只是物質上的所有,也包含精神上的「包袱」—— 雜亂的思慮、欲望、甚至某些神學及宗教形式等。這些都會令我們負荷沈重、舉步維艱。
有時我們會像多默一樣,視線被遮蓋,因而埋怨上主:「主,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會知道哪條路呢?」而耶穌卻回答多默,也回答我們說:「我就是道路。」(若十四5 ~ 6)
對我們和對亞巴郎而言,在踏上信仰之旅前,必不知將前往何處。在黑暗的時刻,我們可自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保證獲得安慰:
凡在黑暗中行走,而不見光明的,
該依靠上主的名字,
並仰仗自己的天主 (依五十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暗淡的時期,英王喬治六世正在苦思一九四一年聖誕節對英國人民廣播的內容時,他的妻子依麗莎白皇后發現下面一首小詩。其作者是誰已不可考;但其靈感想必是來自上面所引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詩句。英王在演說中引用了這首小詩,自此這首詩就流傳下來,並廣受大眾喜愛:
我對通向未來一年的守門人說:
「給我光明,使我能安全地踏上不可知的道路。」
他回答我說:「儘管走進黑暗,
只要將你的手託付在天主手中,
這比光明更好,

比可知的道路更安全。」

 


 

註:

  1. 特別請看詠一,二三,二五,八六,一一九等篇。
  2. 保祿在格前九24 ~ 27及第後四4 ~ 8中也用了類似的圖像。或許他可以作慢跑的好主保。
  3. 參看Bruce Walter著,孫振青譯,四福音概論 (臺北:華明書局),頁四八九。
  4. 也可參看路九57;十38;一三33;一四25;一七11;一八31;一九11;28,41。
  5. Walter Hilton, The Stairway of Perfection,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 L. del Mastro (Garden City: Doubleday and Co., Inc., Image Books), Bk II, ch. 21, p. 238.
  6. 參看宗九2;十九9,23;二二4;二四14,22。
  7. Harvey Cox, The Secular City,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65, 1966), p. 51.
    本文譯自  Marian Madore, F. C. J. “Walking with God: The Journey Theme in Scripture”, Review for Religious, 42 (1983), 70-74.


 

 

本檔案未經整理

 
| 神學論集主頁 |  Marian Madore F.C.J.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