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仔細研討瑪竇筆下的耶穌門徒。我們會看到他們的召叫、答覆,他們的參與耶穌到以色列的使命,他們對天國奧祕的了解,他們的「小信德」,以及他們跟隨耶穌直到祂死亡,為了看到祂復活的光榮。最後我們將反省瑪竇福音中的門徒們如何可當做我們使徒生活的模範。
為我們很重要的是,在每一件事中看他們彼此互相來往,並看他們的交往如何經由不同的景幕編織成一個劇,這齣戲的主角是納匝肋人耶穌。在整部福音中,祂基本上與三種人來往:祂的門徒、群眾,和猶太宗教的權威。下面這個圖表可以顯出這些人彼此之間的關係:
召叫與答覆
瑪竇介紹出場的第一批門徒是四個漁夫 —— 伯多祿、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 (四18~ 22)。在兩場極為相似的幕中 (介紹背景 —— 召叫 —— 答覆),耶穌先開始行動,邀請漁夫們跟隨祂。他們的答覆是徹底的一種投身:立刻捨棄一切,跟隨了祂。
在第一幕中耶穌召叫了西滿和安德肋「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捕人的漁夫」(四19) 這兩個人被召叫離開他們所擁有的職業,而去分擔耶穌傳揚天國的使命。第二幕的重點擺在雅各伯和若望立即的答覆上。他們離開了家庭和所擁有的一切:「他們也立刻捨棄漁船和父親,跟隨了祂。」(四22) 不論在召叫或答覆中,我們都感覺到一種迫切的氣氛。
同樣的情形在對一個名叫瑪竇的稅吏的召叫重演 (九9)。他因不公道的向猶太同胞索取錢財,並與令人憎恨的羅馬人合作,為人所鄙視。但耶穌看見他並向他說:「跟隨我吧!」,瑪竇離開稅關,跟隨了耶穌。耶穌對這樣一位被社會所輕蔑的稅吏的召叫是白白的賜予的;而再一次地,答覆也是立即並完全的。就如對那些漁夫一樣,耶穌進入他每天生活的世界中與他相遇。敝開他的世界,並召叫他開始度一個新生活。這個召叫也同時包含了一個不斷割捨的要求;捨棄家庭和職業。
我們該如何去懂這個如此不近人情的要求呢?它凝聚了耶穌先前在宣講中所有的要求:「你們悔改罷!因為天國近了。」(四17) 這項宣告代表人們所長久期待的一個時代的開始,上主要在這個時代中,救贖祂的子民,並要在世上建立祂的王權。人們必須悔改,意即依照新時代的要求改變他們的生活。從這三個召叫的故事可以看出為了悔改所需要的是什麼。
後來門徒們跟隨耶穌走遍加里肋亞,見祂在說話和行事上處處顯出極大的威能。瑪竇扼要的記述了祂的行動:「耶穌走遍了全加里肋亞,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四23) 藉著宣講天國,耶穌宣告上主已經為王,並在施行祂的權柄,並且將救贖祂的子民 (四17)。在講道中,尤其是山中聖訓 (五1 ~ 7),耶穌解釋了悔改的召叫、要求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即承行天父的旨意 (六10、七21)。在醫治各種病症及各種疾苦時,耶穌顯示了祂制伏邪惡的權柄。祂治癒了病人,驅除了邪魔,並控制了自然界的惡勢力,祂在每一件事上戰勝了邪惡的勢力 (八1 ~ 九34)。祂的門徒看到祂所做的事,聽到祂所說的話,便開始了解怎樣才是跟隨他們的老師。
門徒們的被召叫的另一面、可在海上暴風雨的故事中看出來。當夜幕低垂時,耶穌吩咐周圍的群眾,即那些聽過祂在山上聖訓而隨祂下山的人,和祂一起渡過兇險的提庇黎雅海。一位猶太的經師熱心的說:「老師,你不論往那裡去,我要跟隨你。」(八19) 而耶穌用了一種不能被誤解的方式說出了所需要的是什麼:「……人子郤沒有枕頭的地方。」(八20) 另一個人,這次是一個門徒,要求去完成猶太孝道中對他父親應盡的儀式:「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八21) 但耶穌說:「你跟隨我罷,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八22) 當一個門徒經驗到忠於耶穌或忠於他自己家庭的衝突時,必須選擇跟隨耶穌。
耶穌上了船,祂的門徒跟隨著祂,群眾留在岸邊。門徒們冒險跟著耶穌在晚上渡過湖去。他們已準備在遇到與他們跟隨耶穌的投身相衡突的事時,去分享那一切暗示在「他們的老師沒有枕頭的地方」中的結果。門徒們已準備也願意去冒任何為這種投身所需冒的險。上了船之後,耶穌和門徒們遇到了暴風雨,甚至船為大浪所掩蓋,耶穌郤睡了。在此生命危急的時刻,門徒們喚醒耶穌並懇切請求說:「主!救命啊!我們要淹死了。」(八25) 耶穌卻向他們說:「小信德的人哪!你們為什麼膽怯呢?」(八26) 於是起來叱責風和海,風浪便平靜了。這一幕所要告訴我們的不在於耶穌對風浪所有的權柄,而在於門徒們,小信德的人,必須對耶穌的權柄有更大的信心。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參與耶穌的旅程,但卻沒有足夠的信心相信祂不會讓他們在風雨中喪亡。他們的信德是一種仍舊會害怕的信德。
被派往以色列
瑪竇在重述了對耶穌的教導、宣講、及治病的簡略的記載後 (九35),又描繪了他對群眾的憐憫 (九36~38),和祂如何出於憐憫而與「十二個門徒」分享祂制伏邪魔的權柄 (十1~4)。祂派遣他們到「以色列人迷失了的羊那裡去」宣講並治病 (十5 ~ 8)。祂囑咐他們一切有關生計,傳教的方法,以及遭人迫害的事 (十9~42)。總而言之,祂把祂的工作交託給他們,而他們也開始參與祂的權柄。
門徒們的宣講 (天國近了) 正是若翰洗者 (三1~2) 與耶穌 (四17的迴響。他們要去「治好病人」,如同他們看過耶穌治好了癩病人、百夫長的僕人、及伯多祿的岳母 (八1~17)。他們要去「使死人復活」,如同他們見過他們的老師使雅依洛的女兒復活 (九18~26)。他們要去「潔淨癩病人」,如同耶穌潔淨了一個癩病人。(八2~4)。他們要去「驅除邪魔」,如同他們見過耶穌驅逐了加達辣的魔鬼 (八24~34)。門徒們就如他們的老師一樣,也可想見他們將遭到迫害和反對 (十24~25)。因為「徒弟能如同老師傅一樣,僕人能如同主人一樣,也就夠了。」(十25)
天國的奧秘
在瑪竇福音中,耶穌用比喻說教 (十三1~52),祂藉著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給了聽眾一個挑戰,要他們從一個完全新的角度來看世界。有些比喻是說給門徒和群眾聽的,包括撒種者、麥子及莠子、芥菜子,以及酵母的比喻。另一些就只有講給門徒們:藏在地裡的寶貝,寶貝的珍珠,撒在海裡的網。而這些故事的解釋,卻都只講給門徒們聽。
為什麼瑪竇福音中的耶穌要如此仔細的劃分群眾與門徒的界限呢?耶穌為門徒們解答了這個問題:「因為天國的奧妙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因此,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因為他們看郤看不見;聽郤聽不見,也不了解。」(十二11 13) 群眾拒絕了耶穌,他們只是帶著好奇和驚訝的態度聽耶穌講的話,看耶穌做的事,郤不曾帶著一種投身的精神,好使他們成為門徒。所以耶穌現在只用比喻對他們講述天國的奧秘,好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它隱藏的含義。但耶穌設法使門徒們了解這些比喻所要傳達的訊息。
小信德
在瑪竇福音十四章1 ~ 12節中,群眾和猶太宗教的權威都上場了。但主要的行動發生在耶穌和祂的門徒中,在祂堅強他們的信德,加深他們對耶穌的了解中。好幾次祂答覆他們的議論和問題 (十四15,十五12,十六5)。祂稱他們為小信德的人 (十四31,十六8) 並指責他們的無知 (十五15 ~ 20,十六8 ~ 11)。
有一幕,特別顯著的描寫了門徒們在相信與懷疑間的掙扎,即耶穌步行水面的那一幕 (十四22 ~ 33),同時這一幕也與先前海上暴風雨的那幕互相呼應。(清晨三點到六點間)。耶穌步行海上,穿過風浪,走向船上的門徒們。門徒們以為他們看到妖怪,大為驚駭。耶穌用了一句舊約中雅威顯現時常說的話來使他們安心:「是我,不要害怕。」隨後伯多祿要求和耶穌一起在水面上步行,耶穌說:「來罷!」伯多祿便從船上下來,在水面上行走。但他突然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沈。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哪!你為什麼懷疑?」(十四31) 他們一上了船,風就停了。船上的人便朝拜祂說:「你真是天主子。」這一幕清楚的表現出門徒們如何徘徊在相信與懷疑之間,他們一度有信心去面對風浪,但隨即在害怕中跌倒。
苦難的另一面
在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穌對門徒們預言說,人子必須受難,死亡,而後復活 (十六21 ~ 二十28)。他的門徒誤解了祂的預言,耶穌便教導他們必須以受苦的方式跟隨祂,並等待祂光榮的回來。同樣的型式 (預言 —— 誤解 —— 教導) 在不同的三幕戲中重複:
在給門徒的教導中,耶穌教他們什麼叫跟隨祂經由苦難和死亡,而到達光榮。門徒們必須知道他們生活的中心是奧妙且矛盾的,這種矛盾也出現在人子的受難、死亡和復活的中心內,這可在祂的門徒的經驗中反映出來。特別是在下面的這些話中,耶穌道出了這個矛盾:
「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十六24 ~ 26)
「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子,就是天國中最大的。」(十八4)。
「你們知道外邦人有首長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成為最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為首的,就當作你們的奴僕。就如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作大眾的贖價。」(二十25 ~ 28)。
矛盾的行為 —— 棄絕自己,並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喪失自己的性命,為獲得性命;謙卑自己如同一個小孩;作一個僕役,好成為最大的,作一個奴僕,好成為為首的 —— 都與一般人的期望相反,甚至看起來有些荒謬,但這就是門徒們的記號,就如這是他們老師的記號一樣。他們將按照耶穌苦難、死亡、和復活的型式塑成並領悟自己的生活經驗。
受難 —— 死亡 —— 復活
那些誤解了耶穌先前預言祂的受難和死亡的門徒,繼續陷於誤解中,甚至做出了背叛、逃離、並否認耶穌的事。
耶穌所預言的一切都成了事實。猶達斯在山園中背叛了祂 (二六47 ~ 50),而除了伯多祿外,其餘的宗徒都因害怕而逃散了 (二六56)。後來在院子裡,伯多祿三次否認了祂 (二六58、69 ~ 75)。直到耶穌復活之後,門徒們一直沒出現,他們沒看到在猶太教的權威前進行的審問及定罪,也沒看到在比拉多面前摻難了鞭笞和戲弄的審判,更沒看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曾經預言過了這一切,但門徒們郤不明白。當祂的話實現時,他們的不在場正反映出他們的不懂。這很明顯的與那些在加里肋亞服事耶穌,跟隨祂上耶路撒冷去,作祂死亡的見證人 (二七55 ~ 56),和面對墳墓坐著 (二七61) 的婦女成為對比。這是門徒最黑暗的一刻。
耶穌說了兩個沒有在祂受難及死亡中實現的預言。在最後晚餐時,祂預許給門徒們,祂要在復活後先他們到加里肋亞去。在復活節的早晨,當婦女們發現祂的墳墓空了時,一位天使對他們宣報復活的喜訊,並對她們說:「……快去對祂的門徒說,祂已經由死者中復活了,看哪,祂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你們要看見祂。」(二八5 ~ 7)
耶穌所預許的,去使萬民成為門徒的使命,在瑪竇敘述的最高峰,也是最後一幕中實現了。(二八16 ~20),祂在加里肋亞的一座山上顯現給十一位門徒。他們中有些朝拜祂,有些郤懷疑祂。耶穌告訴他們,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已經交給了祂。祂在這世上有限的權柄,已在祂復活的光榮中變成一個無限和普世的王權,延伸到地極。
耶穌接著派遣十一位門徒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二八18 ~ 19)。耶穌從今世的生命轉變到復活的光榮,也意味門徒們使命的改變。這個使命已不再只是為「以色列人迷失了的羊」(十5 ~ 6) 了,而是延伸到萬民,包括猶太人,也包括外邦人。總而言之,門徒們分享了他們老師普世的王權,就如他們分享了祂有限的權柄一樣。他們被派去給萬民授洗,教導萬民。在他們完全失敗後,這真是一個最令人驚訝的使命。因為這些當初在他們老師最需要他們的時刻,背棄、否認了耶穌的門徒們,現在卻被授與祂普世的使命。
耶穌既而應許祂將與他們天天在一起,如同派遣者在那些被遣者之中,直到今世的終結 (二八20)。在祂今世的生命中,十二位門徒參與耶穌被派到以色列的使命,但現在耶穌不再直接、親自參與這使命了。耶穌在門徒身上,也經由他們,活動並臨在萬民之中。
還有一個尚未實現的預言,是耶穌在受審時對猶太人所說的,他們將看到祂「坐在大能者的右邊,乘著天卜的雲彩降來」(二六64)。這個預言沒有在瑪竇的記載中實現,但既然耶穌所有其他的預言都已實現,沒有人能懷疑祂的再度來臨也會實現。
故事結束了,而此時門徒們已意識到,即使他們在他們的老師最需要他們的時刻離棄了祂,祂還是把向萬民宣傳福音的使命交託給他們,並向他們的保證,祂的臨在和祂的權柄將繼續與他們同在。當他們為這使命盡心盡力時,也同時滿懷希望的等待著時期的到來,那時勝利的人子將再度來臨審判眾人,並將在普世永遠建立天國。
使徒生活的過去和現在
在耶穌要求的使徒生活中,瑪竇的團體表現的如何呢?他們處在一個變化很大的過渡時代中,猶太國在受到羅馬帝國摧殘後,此時正在復興。因著法利塞主義的影響力在教會中逐漸地壯大並加入教會的外邦人一直增多,所以這個團體要努力,認清自己的本質和它對猶太教的關係。隨著這些掙扎而來的是團體中的緊張、混亂和衡突。就和門徒們一樣,這個團體中的每個人都躊躇在熱衷於他們的召叫而跟隨基督,還是因它的要求而裹足不前。跟隨這個召叫即意味著要冒與猶太會堂及其社會分離的危險。他們冒著這個危險,並不是心中全無畏懼的。他們了解比喻中隱藏的秘密,但又很不容易在自己的經驗中了解痛苦的另一層意義。雖然他們能同情門徒們在耶穌受磨難時背棄了祂,但瑪竇要他們特別的聆聽復活的耶穌交付給他們的去給萬民傳報福音的使命。
我們能否在瑪竇筆下的門徒中找到我們自己呢?今日就如在瑪竇的時代一樣,各種事情不斷的突然出現於我們的生命中,致使我們開始懷疑我們是怎樣的一個國家,怎樣的一個教會。我們是否盡了最大的力量來對付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我們如何能強化與其他國家已縮小的關係?身為一位基督徒的國民,我們的角色是什麼?我們今日的使命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使我們感到迷失,緊張和混亂。由於不同的團體對這新的情勢有不同的答覆,衡突已在教會中升起了。這種意見紛歧的情況迫使我們回到我們的根,回到那些是我們基石的人和經驗上,回到那些有關耶穌和祂的門徒的故事上。
我們在跟隨耶穌時,經驗到了像門徒們一樣的猶疑。我們徘徊在熱衷於我們基督徒的召叫,並遲疑於它在世俗的世界中對我們的要求之間。我們也許分享了天國的權柄,但我們也知道它的要求帶來了嘲笑和反對。有時我們會充滿了信心,但在面對著暴力的罪行,通貨膨脹及失業,飢餓及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又漸漸害怕了。我們似乎誤解的比了解的還多。而我們也發現要按照痛苦的另一層意義來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有時我們真會懷疑到底我們在今日的世界中有沒有任何使命。
總而言了,瑪竇福音中門徒們的經驗和我們的非常相似。跟隨耶穌就是徘徊在熱心與懼怕,相信與懷疑,了解與誤解,受苦與希望,失敗與使命中。根本上,在任何時代的基督徒生活中,這種徘徊所產生的緊張會使我們在我們的時代中為天國作證,就如門徒們在他們的時代中為天國作證一樣。
本文譯自 William G. Thompson, S.J., Matthew's Portrait of Jesus' Disciples, The Bible Today, 19 (1981), pp. 1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