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張春申 |
 

 

50
神學論集
(1981)p583-598
   

當代教會思潮與「神論」五十期內容    

 

 

張春申


當輔大附設神學院前身還在菲律賓碧瑤,大家熱烈地討論是否遷來臺灣的時候,我們積極主張的人,在許多理由中,特別ni2調的一點便是,以文字傳播福音,為中國神學舖路,同時對未來的中國教會準備有用的資料。事實上遷到輔大不久,在各方支持下,出版了「神學論集」(簡稱「神論」)。轉瞬之間,已經五十期了。
回顧五十期內容,大體而論,「神論」相當注意當代教會的思潮,或翻譯,或著述,以服務中國教會,使它與大公教會息息相關。當然我們同時也有所選擇,並不忽視地方教會的特殊情況。
為了在第五十期紀念的機會上有一個小結論,我們簡單地綜合一下過去的內容。本文分為三段:
當代重要神學主題與「神論」。
教會在新世界中傳教題材與「神論」。
中國教會特殊題目與「神論」。

(一) 當代重要神學主題與「神論」
自從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梵二大公會議的開幕辭中,清楚闡明信仰是一個,而神學卻以不同時代的語言與思維來表達信仰之後,於是過去醞釀好久的神學題材便紛紛出籠,在教會中熱烈討論。我們在這段中,一方面根據時間先後,將梵二大公會議以來在神學界的重要題材依次舉出,另一方面鳥瞰「神論」對那些題材的反應。
1.福音的歷史真理:梵二召開期間,有關四福音的形成與類型,在天主教會中正值討論高潮,甚至羅馬聖經學院兩位教授受到教會當局的處分,停止教職。不過同時在西歐教會中卻由於對四福音的討論,產生不少對福音的歷史性或歷史價值的意見。而有些尚未成熟的研究,竟然為一般喜愛新奇的牧靈工作者所採用,在宣講中任意發表。於是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宗座聖經委員會、發表了「有關福音歷史性的訓示」(1),對於這個重要問題,具有相當決定性的作用。
「神論」幾乎一開始便對「福音的歷史真理」非常注意,除了在第四期將「訓示」譯出之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陸續對於四福音的形成、類型與性質,加以介紹(2)。甚至把西方聖經學家對福音中基督事跡的研究成果,簡化地在神論(3)中發表。當然這項介紹的高潮,該是一九七三年在神學院召開的第三屆神學研習會,其主題是「論四部福音」。該屆的論文都發表在「神論」第十六期中。
2.聖體聖事:在梵二期間,神學界中也對聖體聖事產生相當劇烈的爭論。自從特利騰大公會議以來,「質變」成了天主教聖體神學唯一的解釋。可是本世紀六十年代,卻有不少神學家設法跳出士林神學的模型,而以所謂「意變」來替代傳統的思想。教宗保祿六世在一九六五年十月公佈了「信德奧跡」通諭。當然神學家始終繼續不斷研討。的確,不但為聖體聖事,即使聖事神學總論,帶來不少啟發性的思潮。
「神論」第一期即有一篇「追論現代有關聖體聖事之問題」(4)的論文發表;這也表示,雖然神學界中爭論高潮似乎下降,我們的地方教會尚需回顧。無論如何,一篇文章不能對此重要題目交代清楚。所以一九七二年舉行的第二屆神學研習會便以「論聖體聖事」為主題。在研習會中,除了提供聖體聖事的實證神學方面的資料之外,也綜合性地報導當代神學家的理論。所有論文都發表在「神論」第十二期中。
3.懺悔聖事:雖然在理論神學方面,當代對懺悔聖事的發展並不太多,不過由於梵二以後根據「禮儀憲章」,教會中所作的改革,至少在時間上,感恩祭之後便是懺悔聖事了。神學院自菲島遷來臺灣期間,禮儀界中一方面對於傳統的告解方式多有不滿,另一方面新的團體懺悔卻躍躍欲試。大概有鑒於此,第一屆神學研習會便以此為題。在該屆研習會中一般重要因素,大體上都已有論文發表。所以此後在教會中,雖然對於懺悔聖事尚是延續研究,而「神論」卻不再有文章發表。第一屆神學研習會的論文是在「神論」第八期刊出的。
4.原罪學:原罪問題在當代教會中,由於牽涉面極廣,所以持續得相當久,直到目下尚未停頓。最早當然是教宗比約十二世時代,由於科學上的「進化論」、「多偶論」之出現,引起他在一九五O年「人類」通諭中的訓誥。不過聖經學家與神學家,在自己可能的範圍中不斷地研究。而梵二大公會議期間,可說產生爆發性的各種新論。以致教宗保祿六世在一九六六年召集一個由十一位神學家組成的小組,使他們對此問題深入探討。其實一直到今天,尚能在著名的西方雜誌中見到綜合當代原罪學的文章。
「神論」第一、二兩期便譯出了聖經學家葛肋樂的一篇關於原罪的文章。可是差不多七年之後,我們還有此類文章繼續發表(5)。雖然神學院並沒有以「原罪」為主題舉辦一屆神學研習會。但是一九七二年,在彰化靜山的司鐸進修班中,作者曾發表了四篇演講,由光啟出版社印成一本名為「原罪四講」的小書(6)
以上四個神學題目在當代神學中,一時成為熱門,不過一般說來,仍屬單獨性的問題。而自梵二大公會議以來,自神學觀點而論人們普遍分為三個主要時代:即教會學時代、基督學時代及聖神學時代。大公會議期間及結束後多年,教會問題層出不窮。之後,由教會追溯源流,耶穌基督。最近幾年來基督學的著作之多,令人瞠目。而我們執筆期間,聖神學的聲音也在初試。那麼「神論」的內容確是也在這個潮流之中。

其次自當代教會生活的復興而論,聖經與禮儀受到普遍的重視,「神論」似乎在這方面也發表了一些文章,其內容中是否也略見端倪呢?
1.教會學:梵二大公會議是一個教會學的大公會議,會議結束之後,普世教會根據大會文件,紛紛研究與討論,臺灣教會自不例外。過去舉辦的各種會議中,牧靈講習會最為盛大。參加人數,有時會近二百人之譜。而第一次牧靈講習會(一九六九年)的主題是「教會為一生活團體」;由於這類大型的講習會在臺灣尚不多見,講員與聽眾多在摸索階段,無論如何,大家在探討教會的奧跡:它的性質,它的過去與將來。「神論」第二期與第三期中,保留了這次有關教會團體的論文。
梵二大公會議由於對主教職牧及主教團具有劃時代的教導,因而地方教會在梵二之後,受到非常特殊的重視。中國主教團決議一九七六年為「建設地方教會年」。而輔大神學院首先響應,當年舉行的第五屆神學研習會的主題便是「建設地方教會」。對於地方教會的概念、,歷史、組織、與普世教會的關係,以及地方教會的種種作用,都有所討論。「神論」第二十八期所發表的便是這屆研習會的論文。
除了上述集體性對教會學的研討之外,「神論」尚有其他直接與教會學相關的資料。(本文第二段將介紹的資料,幾乎都屬於教會學),例如教會學的歷史等等(7)
2.基督學:晚近神學家都感到,教會學的問題不可能徹底討論,除非深非深入基督奧跡。「神論」有關基督學資料的高峰當然是第三十六期,內容便是以「耶穌基督」為主題的第七屆神學研習會。該屆研習會參加的人數極為踴躍,由於會場與其他設備的限制,以致不少報名的人向隅。所以當收集該屆論文的「神論」出版時,幾乎搶購一空,這也證明中國教會對於基督學的熱衷。研習會中雖然就基督學中主要題目發表演講,但是如所週知,基督學的範圍廣泛,決非研習會十二次演講所能涵蓋。不過不少資料早已發表在「神論」中了。譬如有關耶穌的生平(8),耶穌的奧跡(9),耶穌的名號(10),都有相當可觀的篇幅。
傳統上,基督學與救援學在教室中分別講授,其實救援學內在地包括在基督學中,今天不少神學院早已合併為一了。「神論」發表過不少關於救援學的文章(11)。而一九七五年的第四屆神學研習會中,由於主題是「在臺灣背景中的得救問題」,會中自然也有關於「基督的救恩」的論文。
總之,當代神學界中,基督學自聖經、大公會議、以及人學方面,產生極多的理論。也許對於每一理論,「神論」並沒有都加以介紹。不過,綜合性地,作者本人早在一九七五年發表過一篇「基督論的不同趨勢」的文章(12)。其實由於耶穌基督是基督宗教的神學之基本幅度。「神論」中所有論及「神學」或「啟示」的文章裡,都會發現當代基督學的面貌。
3.聖神學:雖然梵二大公會議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稱為「新的五旬節」,大公會議之後,聖神的活動瀰漫在教會中,「聖神同禱會」尤為整個教會所矚目,不過獨立的聖神學的著作,尤其在信理神學方面,並不多見。但是目下似乎正在發軔初階。
輔大神學院在這方面相當領先,為紀念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一千六百週年,第九屆神學研習會便以「天主聖神」為主題。論文發表在「神論」第四十八期中。在此之前,在「神論」中有關「聖神同禱會」的文章,最先出現(13)。自聖經方面漸漸地也逐步介紹天主聖神(14)。至於理論部分,誠是鳳毛麟角,實不多見(15)。看來,不久會與大公教會的神學界一起,繼續有新的著作。
4.聖經與禮儀:梵二天主啟示憲章以及禮儀憲章,對於教會中的讀經與禮儀影響極大。臺灣教會推動讀經極為努力,可說多方面進行。「天主教中華聖經協會」:一個教友組成的機構,深入廣大群眾;方濟會的思高聖經學會出版社雙管齊下,一方面有適合一般水準的「聖經雙月刊」,另一方面卻又有學術水準極高的著作—「聖經辭典」,便是一例。至於「神論」五十期中,幾乎每期皆有關於舊約與新約的文章,內容豐富,問題範圍廣泛。需要特別提出的是「神論」第十九期。一九七三年為慶祝世界聖經年及輔大在臺復校十週年,已故校長于樞機囑神學院舉辦一次聖經週演講,分為學術與實踐兩部分,每部分有六篇演講,由不同的人主講,「神論」第十九期便是聖經週的成果。其實該屆聖經週除了演講之外,更加上聖經展覽,有些像片可在該期中見到。總之,經過各方面的努力,臺灣教友對於聖經之愛好顯著地大為提高。
「神論」五十期中,關於禮儀雖說不無作品(16),但是與聖經相比,則望塵莫及。

(二)教會在新世界中傳教題材與「神論」

梵二教會憲章以及其他重要文獻為當代教會生活開啟了一個新紀元,大公會議結束迄今十五、六年中,對於教會在現代世界中的作用,不只在具體行動中,尤其在議論與反省上,真是層出不窮,千變萬化,這也顯示新五旬節後的多采多姿。一九七五年教宗保祿六世「在新世界中傳播福音」宗座訓言中,對於傳教使命,整合地有所指示。此文件對於過去十年中教會的傳教工作在道理上作一綜合,同時也澄清了一些問題。此後普世教會每當討論傳教問題,都以此訓言為依據。一九七九年,菲律賓教會為了慶祝馬尼拉建立教會四百週年,召開了亞洲第一次國際傳教會議。會議中提出九個子題作為研討的對象。(1)亞洲背景下的當代傳教神學;(2)亞洲地方教會與傳教任務:本位化;(3)亞洲教會與其他宗教的交談;(4)福音、天國、發展與解放;(5)亞洲的基督團與本地職務;(6)傳教、祈禱、靈修與傳教培育;(7)傳播福音的共同負責;(8)傳教與教育;(9)傳播工具與傳播福音。九個子題可說代表梵二大公會議之後,在教會中關於傳教問題相繼發生的幅度,也可說當代教會的各種傳教活動。我們根據這九個子題,涉獵一下「神論」五十期的內容,大概會看出它相當敏捷地為臺灣教會提供當代傳教題材。
1.亞洲背景下的當代傳教神學:雖然「神論」中並沒有一篇綜合性的文章對過去與當代的傳教神學作比較性的討論,不過,也有一些資料提出當代傳教神學的新問題。很早「神論」資料室已經簡單地將今日傳教神學的難題指點出來(17),同時也將菲律賓神學家C. 的一篇「當代傳教學」譯出(18)。當然這是一九六九年的事,十多年之後這方面的變化相當之大,可惜至今尚沒有出現比較完整的論文。
2.亞洲地方教會與傳教任務:本位化:這子題下的純粹理論性的文章,也許由於為我們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且在臺灣其他刊物中發表得相當的多,「神論」只是比較深入地發表一些思想;比如根據申命紀寫作過程來看教會本位化(19);以及面對整體本位化問題提出癥結(20)。當然一九七六年「建設地方教會」神學研習會的論文中,可以讀到一些涉及本位化理論的資料,足夠對此子題詳加說明(21)。最後,「神論」第四十九期專號「教會本位化」,更是突出地表示對本位化的重視。
3.亞洲教會與其他宗教的交談:中國教會在行動上與其他宗教發生聯繫,在普世教會中相當領先。早在對日抗戰時期,已故于樞機早就與其他宗教成立「宗教徒聯盟會」,此組織一直維持到今天。至於「神論」對於其他宗教的實際介紹,著文不少。理論方面也偶有文章(22),作者本人曾有一篇「宗教交談的神學基礎」(23),部份內容譯為英文,發表在「東亞傳教雜誌」(24)中,該刊主編於前言中,表示富於刺激性,也許由於我們生活在一個宗教多元的環境中,不能不基本上以一個完全平等的立場來處理宗教交談,一改過去天主教傳統態度之故。
4.福音、天國、發展與解放:在亞洲國際傳教會議中,對這子題所研討的便是傳播福音、宣講天國在人類歷史中的發展與解放幅度。教宗保祿六世在一九七五年的訓言中,對此相當謹慎地加以說明。臺灣教會由於目前的社經進步的事實,以及過去傳下來的一些因素,比較著重於發展概念,而解放神學的確並不流行。至於發展神學很早便有社會工作方面的傳教士舉辦各種講習會;作者本人自始便表示相當大的興趣,所作演講不但在「神論」中(25),而且別的刊物中也曾出現。當然「神論」有關發展概念,尚有其他文章(26)
5.基基團與本地的教會職務:基基團全名為基層基督徒團體,作為傳教神學中一個問題,至少在東方而論,並不甚早。但是在臺灣出版界,很早便有一本譯作:「建立基督徒團體」(27),不過一直沒有受到普遍的注意。其實即便晚近由於東方有些地區如菲律賓與香港,已經朝此方向摸索,臺灣教會中也有人公開講論,至少目前尚未在行動中有顯著的開始。神學院教授曾為當地教會介紹過基基團,文章發表在與牧靈工作更為接近的「鐸聲」中(28)。至於本地的教會職務,據代表臺灣出席一九七七年三月在香港召開的亞洲主教團「教會牧職研討大會」的主教表示,我們這地區並沒有這種需要。神學院教授也代替主教團對於此問題發出問卷,結論也在「鐸聲」中發表(29)
6.傳教、祈禱、靈修與傳教培育:這一子題本身包括幾個項目,「神論」幾乎在五十期中不斷發表與那些項目有關的文章。而且由於神學院好幾位教授都有心理學、輔導學的培養,所以關於祈禱、靈修、培育的文章,往往也自現代人文科學角度來探討(30)。集體創作,最為成功的一次,是一九八O年舉行的第八屆神學研習會,主題是「靈修生活的一般重要問題」,「神論」第四十四、四十五期發表了全部論文。
7.傳播福音的共同負責;(8)傳教與教育;(9)傳播工具與傳播福音:亞洲國際傳教會議的最後三個主題,據作者參加時的感覺,除了第七主題之外,最後兩個主題,大概由於與神學本身之關係有些距離,所以雖然在傳教工作中非常重要,可是討論並不熱烈。而「神論」五十期內容,對於每一主題都有文章,但是必須承認僅是鳳毛麟角而已(31)
如果上述九個子題代表當代傳教的新方向,那麼「神論」在五十期中似乎足夠敏捷地已將那些資料為本地教會介紹。

(三)中國教會特殊因素與「神論」
當代教會的一大特徵,可說是注重來自時空的多元,也便是降生在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中。「神論」是在中國教會中以文字傳播福音,為中國神學舖路,那麼即使在介紹當代教會思潮時,決不能不同時顧及中國社會與文化的特殊因素。有關這方面的努力,本段分為(1)一般的努力;(2)專門的努力;(3)中國神學的嘗試;所謂「一般的努力」,即是每當論及當代一個教會問題時,努力也針對中國教會的情況。至於「專門的努力」,是從中國教會特殊因素的角度來研究某些題目。而「中國神學的嘗試」,指的是略具中國色彩的神學思維。
1.一般的努力:必須承認,好些聖經與神學的問題,由於問題的性質,幾乎是超越東西界限的,譬如:福音的歷史真理,聖經的文字意義,教會學的歷史等等。不過大部分的神學問題,都能直接或者間接在中國文化中反省,譬如:「神論」第八期所刊載的第一屆神學研習會有關懺悔聖事的論文中,可以見到一篇「中國文化中罪的形態和意義」(32),這象徵輔大神學院遷到臺灣之始,便具有面對中國文化的強烈意識。
一般而論,每次研習會的主題即使屬於普遍的神學範圍,最後都會努力針對中國文化反省。今(一九八一)年的「天主聖神」研習會,雖然論文目錄中看不出它在這方面的嘗試,其實作者本人的「天主聖神與耶穌基督」,初次發揮了中國氣論與聖神論的對照。
其次,「神論」每期的選稿,無意識中早具「偏愛」,大體上優先採用與中國文化稍有關係的文章。第一期便刊出羅光總主教「佛學與天主教神學」(33)。五十期內容中,可以見到不少屬於與神學有關的中國文化(34)、佛教(35)、道教(36)領域內的資料。
2.專門的努力:「神論」也有數期顯出將一個神學題目放在中國文化或者臺灣社會背景中加以研討,這等於說集中在我們的時空內討論一個神學題目。一九七O年八月在輔仁大學舉行的牧靈講習會「基督的福音與現代中國」便是一例。圍繞在基督的福音四周,講習會分析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與宗教,為的是提供宣講福音時對周遭環境的認識。「神論」第六期發表了那次講習會的論文。
第四屆神學研習會主題是「在臺灣背景中的得救問題」,各篇論文也將得救問題放在中國文化背景中研討,所以儒家思想、佛教觀點、道教中的得救都成為與基督救援互相比較的對象。第四屆神學研習會刊載在第二十四期「神論」中。而第六屆神學研習會更是以「傳播福音與中國社會」為題,顧名思義,更可以想像對於中國社會努力在傳播福音的目標下加以認識。打開「神論」第三十二期,不難發現該屆研習會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結構」、臺灣「家庭及個人與社會的互相影響」、「中國思想」深入地了解,為能有效地傳播福音。
過去十多年來,雖然這類集中於研討在中國社會與文化下的神學主題機會不多;而且即使研討,根據社會與文化之認知,而對神學主題推出簇新的見解更是不易,不過無論如何,總可以看出神學院努力之方向。處於當代神學思潮下,神學反省決不許與時空隔離而閉門造車(37)
3.中國神學的嘗試:「中國神學」是臺灣教會多年來不斷關心的一項工作。究竟有了多少成就呢?「神論」五十期中究竟可以讀到什麼呢?原來是需要極長的篇幅才能報導的問題,筆者已經在一篇較長的「中國教會的本位化神學」文章中作了綜合性的介紹。現在將該文的結論抄錄下來,作為對本節的交代。讀者如願知道得多些,可以參閱「神論」第四十二期。
「這篇文章,如同導言中已說明的,大概可稱為二十年來中國教會神學本位化的記錄。寫成之後,不禁長嘆,即使將所有神學本位化的文章編成目錄,也只會令人驚問為什麼中國教會這方面的貢獻如此貧乏?因為西方教會的神學家,對於東方,尤其中國文化,往往帶有幾分敬意,期待我們為大公教會的神學有所生色。當然,最大的原因是我們國家的遭遇。……...
我常會疑問,假使大陸不變色,中國教會有二十多年的正常成長時期,那麼接近四百萬教友,一千位本籍司鐸,經過梵二大公會議的衝擊,怎能不在本位化神學方面有驚人的成就呢?……我們現在只能盼望二十年來已經有的耕耘及播種,產生中國神學未來的奇葩!
本文結束時,正值輔大附設神學院紀念五十年創立。所以五十年來,泰半時間流浪在外。在臺灣的十二年中,正式參加了神學本位化的行列,從來不敢忘懷對於建設地方教會的使命。」(38)

結論
「神論」五十期的內容,經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初衷:以文字傳播福音,為中國神學舖路,對未來的中國教會儲備有用的資料。十多年來大體上,我們一方面將當代大公教會重要神學主題,傳教方向為中國教會介紹,另一方面努力在中國教會的背景中研討與反省一些神學問題,本文偏重在聖經與信理神學方面,其實五十期內有關倫理神學所作的同樣努力,是不難發現的。

 

*

 

 

註:(除非加註明,所有參考著作皆刊載於「神論」中。)

  1. 王敬夕譯:宗座聖經委員會對福音歷史性的訓導,第四期,頁一七一 — 一九四。
  2. 張春申:福音歷史價值的研究,第二期,頁一三一 — 一四四;類型批判簡介,第三期,頁一 — 二四。
    柯成林:對觀福音討論,第十三期,頁三四三 — 三六九;若望福音簡介,第十四期,頁四九九 — 五四O。
    Dulles著,福音的歷史性與歷史主義,第五期,頁三一五 — 三二六。
    H. Zimmermann著,樂英祺譯,耶穌—基督:史實—宣道,第十三期,頁三九七 — 四二二。
    孫靜潛:瑪爾谷福音的組織系統,第二三期,頁二 — 十九。
  3. 張春申:耶穌受誘奧跡的研究,第四期,頁一九五 — 二一三;耶穌顯聖容奧蹟的解釋,第八期,頁一六五 — 一七四。
    岳雲峰:耶穌升天,第三四期,頁五三五 — 五四五。
  4. 張春申:第一期,頁三九 — 五七。
  5. P. Grelot著,馬谷譯述,關於原罪的一些問題,頁九 — 三一(第一期);頁一五七 — 一七八(第二期)
    房志榮,原罪的性質與原罪的流傳,第一期,頁五九 — 六六。
    溫保祿著,鄭文卿譯,有關原罪知識的來源,第二九期,頁三六三 — 三八八。
    C. Duquoc著,壙泉譯,原罪及其神學解釋的變更,第四七期,頁四七 — 五三。
  6. 張春申,原罪四講,民國六二年三月初版,光啟。
  7. 房志榮,新約中有關「教會是一個生活的團體」的概念,第二期,頁二一三 — 二二五。
    范若伯,從人類學看教會,第三期,頁一一一 — 一一六。
    狄剛,教會與堂區,第十八期,頁四九三 — 五OO。
    湯漢,從神學觀點看「堂區」,第二一期,頁四一九 — 四二四。
    夏偉,教會的代理任務之聖經基礎,第二二、二五期,頁五四七 — 五六九,頁三二七 —三六一。
    岳雲峰,教會的使命具有傳教的特性,第二二期,頁四八三 — 四九八。
    張春申,教會學簡史,第二七、二九、三十期,頁五九 — 七八,頁三四七 — 三六二,頁五一五 — 五三四。
  8. 宋稚青,耶穌的教學,第二七、二九期,頁一二三 — 一三六,頁四O五 — 四二九。
  9. 參閱附註3.。
  10. 張春申,耶穌基督—天主子,第三九期,頁四七 — 五八;耶穌的名號:達味之子、師傅、主,第四一期,頁三二三 — 三三三。
  11. 溫保祿:聖經救援論基本要素:聖經救援要素之二;聖經救援要素之三;第四三、四五、四六期,頁一 — 一八,頁三O三 — 三一五,頁四六七 — 四八一。
  12. 張春申,第二三期,頁二一 — 三九。
    Hans Miessen著,陳寬薇譯,基督論的新趨勢,第四七期,頁五五 — 六二。
  13. 張春申,聖神同禱運動,第十六期,頁二八五 — 二九七。
    王敬弘,舌音神恩,第三八期,頁四八七 — 五O八。
    Robert T. Sears陳寬薇譯,第四六期,頁五八一 — 五九八。
  14. 王敬弘,馬爾谷和瑪竇福音中之聖神,路加福音中的聖神論,若望福音中的聖神(上) (下),宗徒大事錄中的聖神,第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七期,頁一一 — 二二;頁一三五 — 一四七;頁三O五 — 三二二;頁四五七 — 四七五;頁一三 — 二九。
  15. 張春申,天主聖神與宗教經驗,第四六期,頁五九九 — 六O六。
  16. 陳濟東,聖詠在今日禮儀上的應用,第五期,頁三八三 — 四O九。
    張春申,禮儀與神修第二五期,頁五四三 — 五五七。
    鄒保祿,教會禮儀史,第二七期,頁一一一 — 一二二。
    趙一舟等,彌撒禮儀指南,第三五期,頁一一三 — 一一六。
    J. Ratzinger著,天放譯,第三九期,頁七三 — 七九。
    王化宇,彌撒禮儀研究(上) (下),第四五、四六期,頁三三九 — 三五三;頁四九一 — 五一四。
  17. 資料室,今日傳教神學所面臨的難題,第二期,,頁二六六。
  18. 莊德亨譯,當代傳教神學,第二期,頁二五五 — 二六五。
  19. 房志榮,從申命紀的寫作過程談到教會的本位化,第二一期,頁四二五 — 四三七。
  20. 張春申,教會「本位化」的癥結,第三一期,頁三四七 — 三六一。
  21. 「神學論集」第二八期。
  22. 甘易逢著,傅佩榮譯,有關其它宗教的神學反省,第十七期,頁四三一 — 四四一。
    David Power著,傅佩榮譯,從神學觀點看宗教的存在問題,第二十期,頁二八五 — 二九八。
  23. 張春申,第四五期,頁三二九 — 三三八。
  24. F. , S. J. 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Vol. XIII 1981 No. 1. P. 3.
  25. 張春申,人類發展的神學反省,第五期,頁三七三 — 三八一;地方教會與社會發展,第二八期,頁二六九 — 二八一。
  26. Francis X. Clark著,蘇玉崑譯,忘我精神,傳教對「發展」的貢獻之一,第六期,頁五O七 — 五一一。
  27. Stephen B. Clark著,沈清松譯,建立基督團體,華明書局,一九七四年五月初版。
  28. 房志榮,地方教會基本結構之健全,鐸聲第十七卷第十一期,頁一 — 十四。
    張春申,基基團,鐸聲,第十八卷第十二期,頁一 — 八。
  29. 鐸聲,第十四卷第十二期,頁一 — 十九。
  30. 有關文章,不勝枚舉,參閱第三十期,頁六一二 — 六一四,分類目錄之「神修」與「牧民」兩欄,以及第三四、三八、四二、四六期,頁六三O、五八六、五四二、六一八,總自錄之「神修」與「牧民」兩欄。
  31. 孫志文,東南亞天主教大學會議,第三四期,頁六一一 — 六二八。
    樂俊仁,對照法(Contrast)與同一化(Identification) —運用大眾傳播的兩項原則,第二五期,頁四四三 — 四五六。
  32. 羅光,第八期,頁二六五 — 二八五。
  33. 頁八五 — 九四。
  34. 羅光:生生之理,第十四期,頁五九九 — 六一四;中國傳統對神的敬禮上:祈禱;下:祭祀,第十七、十八期,頁四一一 — 四二九;五七三 — 五九八;中國古代創造天地人物的神話,第二十期,頁二七三 — 二八三;地方教會與其他宗教,第二八期,頁二八三 —二九三;聖經的愛與儒家的仁,第二七期,頁七 — 十五;中國對帝—天的信仰,第三一、三三期,頁七七 — 一O三,三九九 — 四一七。
    成世光,儒家思想中之得救,第二四期,頁二二三 — 二二七。
    房志榮,試以周易乾卦釋馬太福音的「法天」,第二九期,頁三二九 — 三四六;儒家思想的天與聖經中的上帝之比較,第三一期,頁一五 — 四一。
    董芳苑,基督徒的天父與中國人的祖先,第三十期。頁四九三 — 五一四。
    景耀山,陰陽觀和人生,第四十期,頁二五九 — 二六四。
  35. 羅光,佛學與天主教神學,第一期,頁八五 — 九四。
    景耀山,佛教問題之一「無我」或「非我」?第十五期,頁一二三 — 一三三。
    道安法師,自佛教觀點看救援問題,第二四期,頁二二九 — 二三六。
    劉賽眉,以天主教立場試談佛教的救援旨趣,第四一期,頁三五一 — 三六六。
  36. 蕭天石,道教與得救問題,第二四期,頁二三七 — 二四六。
  37. 谷寒松,從神學的觀點看臺灣今日的一些意識型態,第四五期,頁三五五 — 三八四;究竟什麼是生活品質?——從基督的信仰來探討,第四七期,頁一三一 — 一五八。
    莊慶信,基督徒的希望與在臺灣封閉的人文主義,第四三期,頁九一 — 一一二。
    劉丹桂,基督徒的希望與臺灣資本主義的思想模式,第四三期,頁一一三 — 一二七。
  38. 頁四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