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鄒保祿 |
 

 

50
神學論集
(1981)p573-582
   

歷史中的天主聖神論    

 

 

鄒保祿


前言
今(一九八一)年元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輔仁大學神學院舉辦神學研習會,其主題為「天主聖神」。這可說是我國教會對慶祝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一千六百週年有一個歷史的交代,同時也表示了對聖神的敬意。
聖神年即將結束,筆者願從教會歷史上探討各神學家們對天主聖神的看法,今分析如下:

甲:四世紀
在四世紀時,有兩個主要的教會信理,即宣佈聖子是天主(三二五年),和聖神是天主(三八一年)。教父和神學家們為辯護教會的信理,都很盡力發揮他們的才能。
1  聖奧斯定(三五四 — 四五O年)
他的神學思想影響整個教會,「聖三論」主張三位一體的信理;這三位是永遠和永不改變的,而且有同樣的尊威的權勢。
關於天主聖神所發的道理,聖奧斯定主張聖神由父子所共發,但更主要地是從父所發。因為父與子是一個天主,所以只有一個來源,而不是兩個來源。既然如此,為何不說是聖神由子所發呢?聖人的答覆是:聖神並非如子一般的受生,而是父與子的彼此給予。
聖奧斯定說:「子所有的,都能得自父。的確,祂(子)得自父處。好使聖神從祂(子)而發出……因為只有父不從別處而來,故只有父被稱為不受生者。至於子,則由父所生,而聖神則主要由父所發,同時也由子所發,絕無時間的間隔,故聖神是由父子所共發的。」
2  亞歷山大的聖濟利祿
聖濟利祿是一位傑出的神學家。在四三一年的厄弗所大公會議中擊敗了聶斯多略的謬論,以聖母為天主之母的信理而一舉成名。
他也寫了不少有關天主聖神的著作。他承認聖神是天主和共發的道理:「祂自己是由聖父聖子所共發:從此可知:聖神具有天主的性體,常在天主的性體內,並由天主的性體所發出」。
聖人又提到聖神在信友中的地位。「祂把自己天主性體的肖像、印在我們的心靈上。……祂把祂自己的天主性體、與天主的美妙,無形地印在我們的心靈上,好像印在蠟紙上,使我們恢復原狀,與天主相似」。
3  聖良一世(三九O — 四六一年)
聖良一世是古代偉大的教宗,他也強調聖神是與父子同等的:「因為祂的性體是無形的,而且與父與子同一性體……祂既與父子同一性體,就與父子同樣生存、同樣有能力,也同樣的永遠常在」。
他又說聖神是啟示信德者、導師,愛的泉源和聖化教會者。
4  達瑪蘇的聖若聖(六七五 — 七四九年)
曾任耶路撒冷的主教若望達瑪蘇,是一位著名的聖像敬禮的捍衛者。在他的神學著作「知識之源」中,也曾談到三位一體之說。在論聖神時,他說:「父是子與聖神的根源,也是子與聖神的原因:但祂只是子之父,而是聖神的發出者。而子是子,言:智慧、光耀,父的儀容而由父所生。聖神卻不是聖父之子,而是父之神,由父所發出者。……聖神不是由子自己,而是透過聖子,由父所發出者,唯有父是沒有原始的作者」。
按聖人的說法,父是聖神唯一的來源。

乙:中古時期
這段期間是很重要的神學發展時期,尤其是士林學者們將教會系統化,並且聖神的信理更發揮到極點。
1  聖伯多祿達彌盎(一OO七 — 一O七三年)
聖人是十一世紀聲望卓著的一位人物。一O四六年始,他就從事改良教會,著書立說,加強教會的紀律。
在論天主聖神的著作中,他強調「父、子、聖神是永遠、相等而且同性同體的。祂們彼此之間雖然不同,卻共有一個性體」。
達彌盎引證公元六七五年第十一屆西班牙的多肋多會議案:「雖然父、子和聖神是一個天主,但在存在和行為上有三位。」
2  聖安瑟莫(一O三三 — 一一O九年)
聖人是本篤會士,曾任英國坎特培利主教,也是當時著名的神學家。
一O九七年,安瑟莫到法國和意大利參加會議。他在巴黎時,為糾正希臘人的聖三論,撰寫「聖神所發論」。
他認為聖神通過愛路,發自父及言。他不贊成聖奧斯定所說的「聖神主要發自父」。他認為父和子不是聖神的兩個來源,而是一個。
他更認為聖三的信理是超乎人的理智所能了解的。
3  龍巴底的伯多祿(一一六O)
伯多祿是十二世紀偉大的神學家,他偉大之處是將一切系統化,即:
1.  他更圓滿地把原因的哲學意義,運用在聖事上。
2.  他辨別了組成聖事的物和言(Res et verba)
3.  他更分析聖事與一般禮儀的不同,且指出七件聖事。
在論聖神,他以聖經為基礎,相信父、子和聖神是一體且相等的。論體是一個,論位有三位。他更從聖經中證明聖神是由父及子所發。
公元一二一五年,英諾森三世教宗召開第四屆拉特郎大公會議時,正式奠定了「聖神是由聖父聖子所共發」的信理,採取不少伯多祿的意見。
4  聖大亞爾伯(一二O六 — 一二八O年)
聖人是中世紀偉大神學家之一。一二六O年曾任拉第斯本的主教。兩年後辭職,專心研究神學。
在他的「神學綱要」書中,聖亞爾伯認為聖神並非如同子一般所生,而是以愛所發出,他解釋「生」和「所發」的異點。他也認為父子是聖神的同一來源。
5  聖多瑪斯(一二二五 — 一二七四年)
鼎鼎大名的神學泰斗聖多瑪斯,在神哲學方面發揮到極點。他在「神學集成」中論聖神說:「聖三是不能以理性證明的。在天主聖三內只有兩個出發點:即『所生和所發』」。
聖多瑪斯說明在天主內有四種關係:父性(Paternity)、子性(Filiation)、父子共發性(Spiration)、和聖神所發性(Procession)。
聖人又主張天主聖神七恩的信理,指出通過聰敏、超見、明達、上智以輔導理智;通過孝愛、敬畏、剛毅以輔導意志。
6  聖文德(一二二一 — 一二七四年)
聖人與聖多瑪斯是士林學派黃金時代的著名人物,一二三八年進入方濟會,一二五七年被選為總會長,一二七三年又擢陞為樞機主教。
聖人一二七四年在里昂大公會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論聖神時,聖文德認為聖神是由父子所發,且說聖神不是子,也不受生。他相信在天主內有兩種方式:生育和意志,聖神是由意志而來的。
從教會初期到佛羅倫斯大公會議結束(一四四五年),教會的天主聖神信理可歸納於一重大特點,就是強調祂的來源。這正如佛羅倫斯大公會議的議案所說的:「父和子是聖神惟一的泉源,正如父子聖神是一切受造物之泉。」

丙:宗教改革時期
在這段時期,雖然宗教改革家反對教會,但在天主聖神的信理方面卻很相似。
1  馬丁路德
按馬丁路德的神學觀念,他承認天主聖神的存在,且強調祂的使命感:他認為聖神是我們建立信德,與基督合而為一,使我們成義的要素。
聖神是護慰者,祂的救贖工作是成義和聖化。天主父因基督藉著聖神的力量來聖化罪人,所以天主聖神對人類的救贖是不可或缺的。
他認為聖神在人的成義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在討論聖神與子的關係中,路德曾撰寫有關「聖神論」,且有力地支持西方教會的「及聖子」之說,即聖神由父子所共發的信理。
2  梅蘭頓(一四九七 — 一五六O年)
梅蘭頓是路德最得力的弟子,且又是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關係天主聖神的看法,贊成路德的意見。
3  喀爾文(一五O九 — 一五六四年)
喀爾文是法國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雖然他未曾與路德接觸過,但他倆的思想很是配合。
總而言之,在基督教的信條中,除承認聖父及聖子外,也承認聖神(見蒲朗博士所著「基督教神學大綱第一一二頁」)。
周聯華博士在「神學綱要」書中以圖案來解釋天主聖三的道理:
一:父、子、聖靈在一起是上帝。
二:父是上帝、子是上帝、聖靈是上帝:上帝彰顯成父,彰顯成子、彰顯成靈。
三:父不等於子、子不等於聖靈、聖靈也不等於父。


因此父、子、靈是三種彰顯,卻是一個上帝。我們所信的仍舊是惟一的神(見「神學綱要」:道聲百合文庫第一O四頁。)
特利騰大公會議雖然攻擊新教異說,但沒有批評這一點,因兩方均有同樣看法。

丁:梵二會議(一九六二 —— 六五年)
現代的聖神學在梵二文獻更有進一步的發展,它不論聖神存在的問題,而是祂在教會中的地位。祂的地位是護佑。「教會訓導權所教導的,僅是由傳授而來的,原來它是謹遵主命,並藉聖神的默佑、虔敬地取,善加護守,並忠實地陳述天主的言語」(啟示憲章第十節)。

「基督徒在走向父之國的旅途上,由聖神所領導,共接受向人類宣報福音的使命」(世界一節)。
聖神的恩寵各不相同:祂號召某些人,以其渴慕天堂的善願常主動地傳揚於人世間(世界第三八節)。

結論
聖神在教會歷史中的確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宛如父子在教會內擔任極重要的角色。
聖神年即將結束,但祂的工作卻沒有終結,祂好像耶穌所說:「看哪!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點」(瑪二十八20)。
願聖神常與我們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