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徐可之 |
 

 

50
神學論集
(1981)p491-506
   

試談靈修「生活」基礎  

 

 

徐可之


日常的生活接觸,尤其是個別輔導會談,給我們很清楚地顯示出一種「有趣」的靈修現象:活躍與活力能夠完全不同,有靈修基礎與否和對靈修知識了解的多寡,更會是涇渭分明的兩回事。一般心目中感到「很有基礎、很活躍」的人,在靈修「生活」上能是空洞、冷漠、毫無活力。相反,一些默認為「沒有基礎、靈修呆板」的人,實際上倒禁得住生活中的「狂風暴雨」,越發顯得根深蒂固,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與朝氣。本文想就此現象,依照個人的一點經驗和心得,試作一次初步的整理和分享。全文分三部份:一般的生活基礎;靈修「生活」基礎;靈修生活基礎舉例。

一    一般的生活基礎
就如人有不同的需要,但都是全人的需要;同樣,人的不同形式的生活,仍是一個整體的生活。為更容易說明起見,我們先從日常的生活經驗開始,然後再以此來類比靈修生活的不同情形。
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
人的思言行為都不是偶然的,它們後面有一定的推動力量。就整體來說,每人都有自己的處世、為人、作事的「樣子」,也就是每人在具體的生活中,對人、地、事、物所表達出來的生活態度。這態度後面的支柱和推動力量,就是每人的價值體系:肯定這樣生活是值得的、有意義的。外在的生活態度和內在的價值體系放在一齊,就是一般所說的人生哲學(人生觀)——「自己的一套」。這裡所說的「生活基礎」就是指這在推動人所以如此生活的「一套」。換句話說,真正的生活基礎,不僅是一種內在的「理論」肯定,而是更包括著具體的「行動原則」——由此理論所引發並與之適切配合的行動原則,在指引、推動著人的一切行動和整個生活。舉例說明就會顯得更清楚。
比如有人認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是他們的內在肯定,他們的價值體系和理論基礎),因而在具體生活中便盡可能把握時機,努力「及時行樂,盡情享受」(這是他們的具體表現,也就是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行動原則)。這樣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態度,這樣的理論基礎和行動原則,就是所謂的享樂主義的人生哲學或人生觀,就是享樂主義者的那「一套」——整個生活行動的基礎和原則。再如「笑貧不笑娼,有錢萬事通」,是拜金主義的價值觀或理論基礎;和這「內在肯定」適切配合的外在表現,也就是其具體的生活態度或行動原則,就是「拼命賺錢——無所不用其極」。像這樣理論與實際,「內心與外表」密切配合的生活、行動(姑不論其本身正確與否),一定不會空泛飄搖,「少氣沒力」,而是「朝氣」蓬勃,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和幹勁,不是嗎?下面我們要談的靈修基礎,也將特別注意到這「具體、有力」的一面,雖然我們清楚地知道,理論與實際的不配合,甚至完全脫節,也是生活中常有的現象。
理論與生活能是兩回事
理論與生活間的配合或相左,從心理角度來看,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它特別顯示出人的深藏不露的一面。「言行不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原是最可輕視的偽君子作風,因為它和人的愛好真實的天性,的確是完全相反,背道而馳。但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們誰又沒有看到並體驗過這「心口不合」的事實呢?而且快速成長的工商業社會,對這種「不合」似已習以為常,甚或認為是「理所當然」。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自然會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也在受著這些「看法」的影響(對工商業快速發展的積極貢獻,特別是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無數福利和改善,我們深感慶幸並引以為榮;同時更全力支持其繼續發展,使它對社會建設和各種福利能作出更大的服務和貢獻。這裡所提出的一些消極影響,只是讓我們保持「心目清醒」,因而在具體生活中更能洞察明辨,知所取捨)。在工商業社會的「自己的一套」中,有很多東西是「沒有明文規定」,也「不需要」寫出來,因為大家都默認是如此。其中很重要的一項默認,就是對這些沒有明文規定的東西,你不必「自作多情」,刻意去追根究底;因為真的講出來會使人很「不好意思」。如果一定要用「明文」寫下來的話,那這一套中最中心的理論基礎,就是「弱肉強食——唯我獨尊」;因而在行動的表現上,是處處「先發制人」,把競爭的對手給「壓」下去,好能達到「只此一家」的最後目的。當然,這只是「默認」的一套。除此之外,還有能大聲「宣講」的一套:比如「為國家厚植工商基礎,為全民謀求更大福祉」;「燃燒自己,造福人群」等(我們這裡絕對無意否認,我們的社會中確有不少抱此「為國為民」高尚宗旨的工商界人士;而只是願意指出,許多這些工商社會的「崇高理論」,往往只是喊得很響的美麗口號而已)。從此我們可以看出,默認的一套好像無聲無臭,但實際上卻在左右著整個的生活;宣傳的一套非常響亮動聽,但對其具體生活並沒有多大影響。
這「有趣」的生活現象可說是相當普遍,在日常的來往接觸中,你我都會碰到。比如,在理智上大家都會同意要「立大志、成大業、造福人群」,但在潛意識中和具體的生活上,不少人對自己的肯定是「沒出息,注定失敗;人好冷酷可怕」。或者我們會多次聽到,有人常自嘆「生不逢時,人心險惡;痛恨隨波逐流,志在孤介清高」。但是藉著會心的交談,很快我們會發現,真正在左右其整個生活的卻另有一套:自我存在的多餘感,被拒絕的心靈創傷;對人應時時戒懼,擔負責任太可怕。像這些「內外不同」的心理現象,以及上面所說的工商社會的「雙重手法」,很可能多少也就在你我的具體生活內!所以在談靈修基礎時,我們不能不意識到這些「不合」的存在。因為只有藉著它們,我們才會清楚地看出,真正在左右我們「生活」的基礎,和我們理智所接受的靈修基礎,往往能是意想不到的「南轅北轍」,二者大異其趣!
基礎的深淺與改變
由上所述,我們不難了解,一般所說的生活基礎並不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它的「裡裡外外」能牽連著不少的心理、社會、文化等不同因素。我們要談的生活基礎,就如上面已經指出,特別是要集中在那真正左右我們整個生活的「一套」上,同時也把那些「口是心非」的基礎給清楚地分別開來。現在針對這真正的生活基礎,我們還可指出以下的觀察和注意;這樣在後面的部分裡要談靈修基礎時,我們可更有所參照和比較。
我們的生活環境是一個由農業而快速工業化的社會(世界各地也大都在這改變的過程中),因而在生活上我們自然會體驗到,這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所帶來的衝擊和改變。比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常」,可說是農業社會的基本「看法」;而工業社會則非常重視「多、快、好、省,風靡世界」,並在不知不覺中也以此「產品原則」來衡量「人」的一切!在此原則下,一個能「多產多銷」——賺取更多利潤和外匯的人,不管他個人的「生活」如何,常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有「價值」的人。相反,一個對「多、快、好、省」沒有什麼貢獻的人,雖然他心地良善、生活誠僕,仍是會被「棄如敝屣」,毫無價值可言。對這些不知不覺的更替和改變,除了要清楚地意識到它們對一般的生活基礎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外,我們還可藉此而看出真正深固的生活基礎究竟在哪裡。
舉例來說:不少人在「多、快、好、省——先發制人」的拼鬥中,的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和成果,但往往也因此而心身疲憊,享受不到他們當初所夢想能享受的美滿幸福與喜樂。有的更是於「心」不安,特別在疾病、年齡、患得患失的壓力下,日益感到「弱肉強食——風靡世界」這一套,是非常短、淺而極易動搖。他們由此而逐漸「看」出,人的真正生活基礎不在這些東西上,他需要一個更能使人「心」安「神」樂的深固基礎,使全人能穩定踏實,不輕易為世物的變換而動搖。這可使我們了解,「激烈競爭——盡情享樂」很容易使人「心」疲力竭,感到「生活」的無根和空虛;因而有不少人去尋求靜坐、參禪、默觀、祈禱等「超越」的方法,渴望能藉此找到生命的「根」和心靈的「安」(當然也有不少人用「麻醉、逃避」的方式來排除他們內心的空虛和不安)。為這些尋求心靈基礎的人,自應慶幸他們特具「慧眼」;在進入靈修生活之後,特別需要在「安、穩」的基本動作上多下工夫。因為工商社會的「多、快」原則,很能影響人的整個生活:就如放進錢幣,順手一搖,糖果、冰淇淋、牛奶、汽水等就會馬上出來;或是一接電鈕,立刻訊號閃亮,很快就能得到結果和答案。同樣,對「超越」事物的接觸,我們也會不知不覺地用這「立即見效」的想法來處理。所以在安放「靈修生活基礎」時,我們必需超越這「求好心切」的機械反應,而以「心領神會」來逐漸進入深、恆、穩、固的「超越」境界。

二    靈修「生活」基礎
基督徒的靈修基礎
對廣泛的靈修基礎(就如上面提及的不同「人生哲學」),我們這裡不去多加討論(可參閱張春申神父的「靈修的意義」,見神學論集44)。這裡要談的靈修基礎是宗教性的,特別是關於人和基督間的「生活聯繫」。我們依照前面所指出的生活基礎——在具體影響人的整個生活的理論和原則,現在要深入探討一下,基督帶給我們的價值體系和行動原則,究竟在如何影響著我們的具體生活。我們先看理論基礎,然後再看理論與行動的配合。
靈修書籍一般都指出,靈修生活基礎是天主(聖三)住在我們內,使我們分享天主的生命,成為天主的子女(信理神學更努力給我們解釋聖三「如何」寓居人靈、聖化我們等)。有的特別強調追隨、效法基督,因為祂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生活基督化是靈修生活的基礎、中心、和目的(神學中的基督論以及有關科目,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豐富的知識題材)。在日常的生活中,藉著宣講、聆聽、或閱讀有關書籍,我們大都知道,度靈修生活就是要加強信、望、愛三德的生活,並特別勤領聖體與和好兩件聖事。雖然在表達的方式上能有「新舊」間的很大不同,但就基本的理論基礎來說,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分別。此外我們也知道,靈修作者也一致肯定,靈修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一般都不是知識基礎的問題,而更是生活上的「不協調」。事實也清楚地顯示,許多很有靈修知識的人,甚至擁有著名學府的證書與學位,往往在靈修「生活」上顯得庸庸碌碌,或竟「俗」不可耐!相反,很多知識平凡的基督之友,卻能在生活上很清楚地流露出「愛」的活力,顯示著基督的具體臨在。當然,這裡完全沒有輕視知識或貶低其重要性的意思,而只是要指出,知識與生活能夠是兩回事。如何使它們「打成一片」,這正是我們要探討的課題。

「正本清源」

就如在上面一部分中所指出的「表裡不合——套中有套」,我們在靈修生活上也常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口是心非」。靈修生活上的這些「雙重」表現,也是和整個文化、社會背景有密切的關係,和人的整個生活可說是枝葉相連。比如從文化傳統我們接受「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崇高理想,由宗教信仰我們學習「愛人如己」的神聖誡命,但在具體生活中,這兩者都可能僅停留在理智方面的理論基礎上,對實際行動並不發生或很少發生什麼影響。如果完全不影響生活,那也就是所謂的掛名基督徒:信仰是一回事,生活又是一回事。對這樣的「靈修基礎」,我們這裡不必多說,因為其具體生活基礎完全是「另一套」。我們要注意的是理論與實際間的衝突與不配合。
安道已有幾年工作經驗,換過好幾次工作;對主管常是覺得「壓力」很大,不夠「公正」無私;對同事也大都格格不入,覺得他們「庸俗、虛偽」,令人討厭。惟有在安靜祈禱中才能感到平安快慰,但工作忙碌,很不容易找到安靜的時間。最近深受奉獻生活的吸引,覺得自己應放棄一切,開始度修道生活。對安道所說的「聖召」,不管他自己覺得如何熱切,任何稍有經驗的輔導都不會予以贊同,或鼓勵他馬上進入修院;而是讓他先面對一些事實,並同時加強與基督間的「生活」接觸,更看清自己在尋求什麼。藉著「會心」的交談,安道不久便看出自己在生活中有很多「雙重、不合」的東西。他發現自己和他人間的格格不入,原是早已如此,一直可追溯到他能記憶的童年時代;只是近年來由於工作上的利害關係,使自己對此衝突更加敏感而已。他從小領洗,除中學一段時間外,很少不去參加主日彌撒。對「愛看不見的天主就必須愛看得見的弟兄」來說,他從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雙方面都吸收了不少的知識和了解。在理智上他深信「四海一家——愛人如己」是人間和諧的唯一基礎,但在接觸到具體的人時,便覺得很少能談得來;大都是「看不順眼——避而遠之」,至於什麼「一見如故」,他從來沒有體驗過。對這一切他所作的整合是:「愛人如己」更是信仰上的理想境界,在具體生活中,自己對人的感受是「恐懼、不信任——少碰為妙」。
對另一種人際關係的不協調,就是他和主管間的憤恨不平,他逐漸發現這和他對父親的「感受」很有關聯。他小時「不乖」,讀書不如哥哥姐姐,因此父親對他特別「嚴」加管教,多次挨打後還不許吃飯(一定要先作好指定的功課)。他覺得爸爸「蠻」不講理,因此在受罰時就往往會在心裡「盼他」死掉。但事後覺得內心不安,就「乖乖」地去辦告解、作補贖。到高中時(他考進了一所很有名的學校),父親對他放寬了「管教」,但他對爸爸的感受一直是「凶悍、不講理——敬而遠之」(不記得小時候爸爸對他有過什麼熱情、親切的表示)。孝敬父母,他知道這是天經地義,在具體生活中他也從未作出過不孝的事情。由此他清楚地意識到,對「孝愛」他只是消極地接受——不予任何傷害;至於積極地關心、服事、悅樂父母,他覺得幾乎沒有。所以他在工作時,對好幾個不同的主管和上司,都有過多次內心的「憤恨」不平(服兵役時也是一樣;讀書時對很少幾位老師感到和藹可親),而結果常是「忍無可忍」,只好辭職不幹,然後再去找新工作;從沒有設法去和他們「交談」一下,好使彼此更能溝通、了解。
經過半年多的諮商輔導,並同時努力加強與基督間的接觸,安道對自己的「聖召」也有了新的體驗。他看出奉獻生活的中心是「生活的基督」,而他開始時的修道熱情更是為解決「自己的問題」——對人的討厭和迪避。有了這番「正本清源」的掙扎和努力,安道對自己的靈修生活作了一個新的安排:「愛人如己」是在具體生活中努力去「接納別人」——欣賞他們的才能、優點,接受他們的軟弱、有限;基督能使人改變,就是因為祂能無條件地接納、寬恕——使人感到溫暖、自由,再能發出生命的活力。對奉獻生活他決定暫時不談,因為他現在開始體驗到「愛弟兄——愛天主」的真實和一致:如果不先在具體生活中逐漸習慣於關心、接納他人,那他怎麼能夠響應、答覆基督的「付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的吸引和召喚?
奉獻生活
近幾年來,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特別和度奉獻生活的人有更多、更深的接觸。在所碰到的問題中,很顯著的一種(雖然表達的方式能很不同,而且當事人也往往沒有意識到),就是上面所說的「心口不合」。奉獻生活的本身可說比一般生活更「單純」,因此發生在這生活上的「雙重」現象,就越發顯得引人「注目」,更容易使人覺得不對勁。比如在靜修輔導中,不少人會提出祈禱的困難,覺得平日工作太忙,沒有合適的時間去祈禱;就是「努力」去作,也會因工作太累而無法作好(分心、打盹、睡覺等)。乍一看來,這好像只是「外在」的困難,但讓當事人好好休息一兩天後,他會很容易發現,這裡面也大有「內在」的問題!外在的忙,身體的累,可說很容易解決;但是「心」裡的忙和累,那就不是「睡他一兩天」就能休息過來的了。這需要找到心的「安」和「暢」。再如,靜修時常會聽到個人和長上或團體間的「不協調」,使奉獻生活變得痛苦不堪;有的覺得「掙扎」已久,目前真的開始動搖,需要徹底重新考慮等。就是在這些為時已久而且變得已很複雜的問題中,如果只注意它們的外在因素(長上的不了解,他人的不接納,工作的不順利,團體的不關心等),一般是「越理越亂」;因為問題的癥結不在或至少不完全在這些身外的事物上,而是更在於內心的衝突和矛盾——生活本身上的「表裡不合」。
甦樂在修會中已有十五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書和負責學生的各種活動。最近由於身心疲憊,覺得無力支持下去,想好好作次退省,藉以看清問題何在,好能恢復以往生活中的平安與喜樂。先盡可能睡了兩天多之後,祈禱時已不再那麼瞌睡;但在能保持清醒時,祈禱更顯得分心、零亂、空洞、乏味。在幾次深長的輔導會談中,甦樂逐漸說出了心中的問題。好幾年以來,她的祈禱和領聖事大都是在「守規矩、盡本分」,很少再感到過當初剛入修會時的那種熱情和心火。雖然相信基督在聖體內,但已很少和祂有「生活」上的接觸和交往;現在一下有這麼多時間要面對祂,覺得很難體驗到祂的臨在。靜下來祈禱時,心裡大都是「往事餘痛——不堪回首」,到祈禱結束時,眼前顯得一片空白。當初入會時,她很天真的相信修會和聖職人士的純潔、完美、富有愛心,但在這十幾年的過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年內,她對修會長上和一些聖職人士越來越不信任,「敬」而遠之。在幾次的工作調換上,她深感人的私情和「不公平」,因此她拼命工作(把一切時間都放在教書和辦活動上,全心全力要做得有聲有色),盡量避免和修會團體作「不必要」的接觸——工作忙累,來不及或無法參加會院的團體檢討、分享、共融。近幾年來她更從會外的一些朋友那裡,聽到一些修會和聖職人士的「花邊新聞」,再加上在她認識的幾位還俗人士身上,的確對這些傳聞也有相當的事後印證,因此使她對奉獻生活和「聖」教會逐漸產生一個大問號——「值得這樣活下去嗎?」
經過幾天的反省、祈禱、會談,甦樂對自己的奉獻生活理出了一個簡略的發展過程:由當初的滿心熱火、喜樂、舒暢、充實,逐漸變為心重、心灰、心冷——再下去或許就是心死!但在這過程中的每一階段,困難的核心更是「生活」上的脫節,而外在的「不幸」遭遇只是引發內在分裂的一些機會,並不是造成生活撲空的真正原因。起初的幾年修會生活,雖然對很多事不夠深入了解,但的確是真心、全心、死心地把自己奉獻給基督,因此在生活中感到「心心相印」,融洽合一。開始工作之後,不知不覺為「成功、讚賞」所吸引,把保留為基督的時間越來越毫無保留地獻給「工作」的需要;雖然強調一切都是為了基督,但在「生活」上已開始和祂心心相「左」,開始了生活中的「心口不合」。教書工作的確很成功,很受學生的愛戴,但由於和修會團體越來越有問題,到第三個學年結束時就被調往一個更和諧的教書團體(但甦樂覺得應調換的該是別人!)。在這新團體中她很受接納,但她並沒有改變自己的內在生活方式——與基督之間,仍是「不冷不熱——貌合神離」。學校工作除上課、辦活動外,這時更加上了兼任生活輔導。對此新工作她很有「興趣」,為能更了解、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便多次「開夜車」趕讀與青年有關的「心理」書刊和雜誌;為更體驗他們的生活感受,再加上從廣泛的「閱、讀」中所受到的性開放、性自由的影響,她開始有手淫的嘗試和因此而來的一段「內心掙扎」的痛苦經驗;隨著工作的順逆和情緒的起伏,她一直無法甩掉這「自由」的困擾。六年之間她和修會團體保持著「和諧」——在非參加不可的團體祈禱和聯繫中,常努力「談笑自如——語不涉己」,使一切平安過去;但和學生、家庭、朋友等越來越接觸頻繁,彼此間之交往密切,可說真的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最後修會長上和學校諮議詳細商討之後,決定要她去一個牧靈中心進修一年。雖然她滿心憤慨,不願接受,但終於在姊妹們的鼓勵之下,「服從」了長上的安排。進修結束後被派至目前的學校工作。這地方比較偏僻,學生的素質和其他條件都很不理想;一年剛滿,她覺得無力支持下去。
靜修進行一週後,甦樂對自己的「心疲力竭」可說已徹底了解:「生活」基礎改換,奉獻生活「名存」實亡;全人本是奉獻給基督,但實際生活幾乎是「全心不在」祂身上。和好聖事使人體驗基督的無條件接納和寬恕,她分裂的心靈和創傷因而開始平復、痊癒,在「愛」中又有了合一的喜樂與新生的活力。兩週過後她結束了這次「辛苦」的退省,感激、慶幸能找回「心」的安與暢——奉獻「生活」的基礎又重建了起來。

三    靈修生活基礎舉例
「活」出信仰事實,不同表達方式
從上面所說的一切中,我們已清楚看出,真的靈修生活基礎就是使信仰事實(生活的真理和原則),來具體引導人的整個生活和行動。這信仰事實不需要是指全部的信仰,平常更是集中在某項信仰事實上;其關鍵是在於,這信仰事實有否在人的具體生活中「心口合一」地表達出來。我們的具體社會——快速工業化的社會,在各方面都非常重視「實際」和效率,因此對學習過程,尤其是對科技方面的培育,除理論知識外,特別強調「實習」,使理論與實際完全配合起來。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靈修生活也就更顯得需要「實際」的表達(不像以前「跟著大家」一齊進聖堂就行了——雖然這樣的信仰生活為以前也不夠,但為現在就更難「立足」人前),使人在我們的具體生活上,看到「心口合一」的真實、可靠、充滿活力。這為現代人——不斷使用假面具,生活在「口是心非」的緊張、矛盾中的現代人,是最需要、最適合的「好消息」。
這樣合一的生活基礎,能藉「目不識丁」的愚夫愚婦來表達,也能由「學究天人」的博學鴻儒來顯示;它能在「安和樂利」的社會中發出光輝,它更會在鐵幕中的「洗腦、勞改」營裡顯出驚人的力量。比如一個沒有讀過很多書的鄉下人,他完全不知道神、哲學為何物;他只知道基督在聖體內和我們住在一起,因此他每天上田工作或下田回家而經過聖堂時,就一定進去「看看」祂,像去看望一下自己的最好朋友一樣。這就是一位有靈修「生活」基礎的人,他把信仰事實「心口合一」地活了出來。同樣,在工業社會中,如果一個簡單的工人是如此生活自己的信仰,那他也是很有靈修基礎的人。最近我們看到、聽到許多「君自故鄉來」的真實報導,其中最感人的就是一般教友們對信仰和教會所表現的堅貞、忠勇、生死不渝。比如一位現年已四十多歲的女教友,對教義只有最基本的了解,知道教友是天主和教會的子女,和基督的代表——教宗脫離關係就是背棄基督,因此她拒絕共黨政府要她「和羅馬斷絕關係」的任何說詞。她被送到黑龍江去勞改;在二十多年的勞改中,她不但沒有被「改造」——放棄忠於羅馬教宗的「頑固思想」,反而因著她的忠貞、勤勞和對「同事」們的愛心,六十多人偷偷接受她的付洗,志願和她一樣成為天主和教會的子女。像這樣動人的實例的確是不勝枚舉,但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在鐵幕後那樣艱苦的環境裡,外在的自由完全被剝奪,教友們的靈修「生活」基礎卻因此而顯得分外彰明「奪目」,引人「入勝」!


重在「生活」表達,學識僅是工具
在自由世界裡,由於大眾傳播工具的普及,印度德蘭修女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可說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從我們正在討論的題材來看,德蘭修女的言行所以能那樣震撼人心,一定不是因為她對神學、聖經、靈修、心理等有什麼「專門」知識和研究——她都沒有;她的「動人」力量來自她「生活」的一個信仰事實:「你們對最小的弟兄所做的,就是對我所做的」。她在四海之內「皆」兄弟中,特別選擇為「窮苦中的最窮苦者」獻身服務,在這些「最小」兄弟姐妹身上看到基督,接觸到基督,服事基督。用我們前面部分中的詞彙來說,她的價值體系就是「窮人是天主的寶貝,也是我們的愛」(參閱「和平的愛」,林東陽編著,光啟一九八O),由此而引出的行動原則就是她為「最窮苦的人」獻出自己的一切——作一切所能作的服務和照顧。她的「生活基礎」就是這麼單純、有力,數十年如一日,她在最不容易愛的人身上,「心口合一」地活出來了最真誠的「愛」的事實。她這單純、有力的生活基礎,三十年內已擴建到二十多個國家裡,有一千五百多位修女,二百位左右修士,和十三萬九千多「德蘭姆姆國際協助會」會員(參閱「和平的愛」,第二O~二一頁,二五O頁;鐸聲二O二號,第六頁),在共同努力「生活」這同樣的「愛」的真實。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當選就帶來「轟動」,在短短兩年之內,他的「伍迪華颱風」式的訪問,的確「吹動」了大半個地球和億萬的人心。他的才華和學識已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在神學、靈修方面他考有博士學位。他的通諭、牧函、各種講話,可說都是他學識的「淵」(專門的深入研究)和「博」(廣泛的正確了解)的具體說明。但其感人的一面倒並不是因為他學有專精、才華不凡,而更是由於他的言行能使人清楚地感覺到,它們是「由衷」的流露,而不是「官方」的辭令和公文。在讀過的一些資料和報導中,覺得他於一九七九年聖週時所發表的「致教會司鐸函」最懇切動人。讀的時候它不使你感覺有「官方文件」的味道,只覺得是一位平易近人的牧者,在和同負司鐸牧職的弟兄「談心」,分享自己對此職務的親身經驗和感受。如果我們以「童言無忌」的心情來隨意分析這位牧者的「生活基礎」的話,我們一定不難指出「善牧關心羊群」和他對基督之母——教會之母的深切感受:「她特別是我們的母親」(參閱致司鐸函,1.5.11)。學識豐富使他能和不同的人接觸、交談,「生活真實」能使一切和他接觸的人受到感動。在他的巡視訪問中,儘管行程緊密繁忙,他特別留心看顧教友民眾和貧苦患病的人們——把善牧對羊群的關心具體地表達了出來。不論是用文字或語言,在他一提到天上母親時,子女般的孺慕、孝愛之情就溢於言表,誠摯動人——任何一位「生活」這母子情深的人,都會「心照」不宣,知道這在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自然流露。


結語
為使我們所討論的靈修生活基礎顯得更實際、更具體,我們特別在生活的人身上去觀察和印證;至於在過去的靈修生活楷模——特別是聖人聖女身上,當然更能確切可靠地找到這樣的「生活基礎」,但這裡不必再加列舉,每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去閱讀、參照。最後要說的一點是,不管這些實例是生活的現代人士或以往的古聖先賢,為我們終究仍是「外在」的例證,仍是在「理論知識」的層面上;真正內在而切身的「生活基礎」,那就必須我們自己去體驗、去印證。也只有藉著我們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印證,我們才會真的了解,究竟怎樣才是有「靈修生活基礎」——心口合一的安、定、穩、固,充滿活力。
綜觀上述一切,好像很複雜、很困難,但為「有心」的人實際上是相當簡單。我們的先賢孟子曾用「挾泰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的比喻來說明「不能」與「不為」的真諦實意;這裡所說的「生活基礎」也就如為長者折枝,問題不是能與不能——人人都能,問題是為或不為——肯不肯去做(當然需要有輔導幫助,特別是在開始的階段上)。推到最後最深處,我們發現這一切就在於我們的古聖先賢所早已深切體驗過的一個「誠」字——不誠無物。因此我們可以把上面所有的冗長陳述,看作是「正本清源」的痛苦代價,藉此代價而給我們換來一個伸手可摘、可嘗的「生命」美果——至誠力行。品嘗過此「生活」之果的人都會一致印證:這就是靈修中的「出死入生」;跳出死文字、空理論、假面具,進入生命的喜樂,心靈的通暢,天人的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