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谷寒松 著 陳淑芬 譯 |
 

 

47
神學論集
(1981)p131-158
   

究竟什麼是生活品質?     

    ──從基督信仰的觀點來探討                                       

 

谷寒松 著


陳淑芬 譯

 



近來我們發現社會對生活品質 ( quality of life: Q.L. ) 這個問題越來越關心。各大報(1)出現討論國民生產毛額與經濟福利淨額 (net economic welfare :NEW ) (亦稱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的關係,或有討論生活水準(standard of living)與生活品質 ( quality of life ) 關係的文章。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蕭新煌先生在一篇論文中,將近年來對於社會指標及生活品質的討論,作了很多的提示。稍後,我們將討論他的研究。
民國六十九年六月,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筡震先生也提出了一篇有關臺灣經社發展,與生活品質改善關性的研究。(2)
基督徒對於這個領域的思考也漸漸的進入狀況(3)。目前,在臺灣有一個獨立的、科際整合的、合一的研究團體,稱為「臺灣地區神學問題研究小組」(TARGTI),已經著手進行一個研究計劃。題目是「從神學的觀點看臺灣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4)。此研究小組的工作從民國六十七年四月二十日開始,預計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底結束。這工作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收集各方面資料、訪問,並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以信仰的眼光來觀察,在資料中區分什麼是最迫切應該關心的問題,最後,把迫切的需求與促進天國的來臨拉上關係,此階段在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九日結束。
第二個階段──以社會學的調查與分析方法來處理資料,其中佐以與第一階段相同的神學認識與反省,也加入科際整合的意見,另外新莊勤益工廠有一女工也加入問卷的設計。此階段應該在一九八○年十一月有一篇中文的報告推出。
第三個階段──邀請各學科的人對第二階段的結論作進一步的分析與反省。例如: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神學家......等,也緊密的與在生活行動中有智慧的人保持聯繫。例如:工人、藝術家、實際參與公共活動及政治的人員。
第四個階段──TARGIT與關心宣講福音的人,進一步作牧靈(2)的反省,以期提出基督徒們在我們國家中宣講福音的原則。
由此可見,科際的與整合的團隊工作精神,貫穿於TARGTI研究計劃的四個階段當中。
在最近TARGTI的研究工作脈絡(context)中,我們嘗試對生活品質的內涵作更深刻的反省,以下將分三個步驟來說明:
1. 我們指出最近報章雜誌對生活品質的重要描述定義。
2. 我們對生活品質的各個角度提出更有系統的看法。
3. 我們試對生活品質提出神學的反省。


一、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字,對生活品質所作的描述定義
一、此間有大部分的學者們同意國民生產毛額(GNP)不能成為表示生活品質的標準,是因為人類與人類社會不僅只有物質的財貨與勞務而已(5)。因此,我們仍然要尋找生活品質更全面的標準。
二、經濟福利淨額(NEW)成為注意的焦點,約有十年的歷史了(6)。一般學者用社會指標設法加以衡量(7)這些社會指標一般指人以外生活環境的因素,或生活水準的因素。例如:衛生保健、人口資料、營養、教育、居住、交通、運輸、服務、農業、工業、貿易,以及表示經濟水準的一些名詞(如:國民生產毛額、(3)投資率、所得、消費)等(8)。由此可見,經濟福利淨額(NEW)包括較多生活品質的標準,因為它包括了公平分配的需求,也提示了人類生命中高於物質生活的一些重要因素。
雖然經濟指標(用來表示生活水準)對於量度生活品質的改善與否,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9)。然而,它卻無法準確的、適當的測量生活品質。學者們普遍承認經濟指標無法衡量生活品質的理由有三:
第一、它無法對人類生活遇到的一些新的衝擊提供指引,例如:空氣、水、土地的污染;對燃料、水、可利用的土地、森林木材的濫採;對地球提供人類人口成長的能力加以削減,大社會中人群關係的加速破壞等等。
第二、經濟福利淨額無法提供量度現有的國際經濟公義程度的固定標準(10)
第三、經濟福利淨額及其客觀指標並不包括量度一些高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例如:家庭中愛的品質,良心的和諧與平靜,社會關係的稠密性,人接觸到美好事物的欣賞感(11),從宗教體驗而來的喜悅與快樂等等(12)
然而所有的學者都同意,生活品質是很難量度的。如何來量度呢?實用性(utility)、快樂(pleasure)、需求(need)、滿足(satisfaction) ,可以用來量度嗎(13)?Abrecht在他的著作中(14),對生活品質的範圍開出了下列一張清單:
(1) 財貨與勞務的品質。
(2) 分配型態。
(3) 雇用型態。
(4) 環境好壞。
(5) 互相依存的型態。
(6) 參與型態。
(7) 動機的品質(人類的心態是最難量度的,但卻是生活品質中的基本部分)。
(8) 人權與自由。
(9) 文化方面的自由創造。
(10) 一些負面的標準──


(a) 傳染性疾病的感染率
(b) 精神疾病、癌症、心臟病的患病率
(c) 意外事件發生率
(d) 犯罪率
(e) 自殺率
(f) 每千人中酗酒的人數
(g) 每千人中藥物過量的人數
(h) 每千人中被監禁的人數
(i) 受賄及貪污的流行程度
(j) 黑市及走私的估計


此外自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到七月三日,一個合一的工作團體,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下面是一組影響社會產生生活品質觀念的標準。
(1) 人人在教育及文化上的選項之品質、取向及種類。
(2) 國家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是否足以提升全民的健康?醫療系統帶給人們好處優於害處的程度。
(3) 任何社會中對年老、弧獨、難民、遷居工人、新移民,或者在肉體上或精神上殘疾的人以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是否給予協助?
(4) 社會提供休閒娛樂、藝文活動設施的機會如何?
(5) 下面是負的方面一些低生活品質指標──


(a) 高自殺率
(b) 犯罪
(c) 酗酒
(d) 藥物過量
(e) 精神疾病
(f) 污染程度

 


從以上兩個團體的努力,我們知道品質實在有很豐富的內涵。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些較為簡短的定義:
1. 徐震在他的研究報告(17)中指出:
「所謂的生活品質意指一連串的需要及滿足此種需要而使人們生活愉快的型態。在一定時間內,它含有主觀意識與客觀環境兩種成份及(一)自我、(二)他人、(三)社會體系三種相互關係。由於人的慾望是遞昇的,故生活品質至少可以分為兩層面:(一)基本需要──包括個人生理及心理兩方面。(二)遞昇需要──包括對他人與環境的關係。」
2. 高希均將生活品質的概念細分為經濟、社會、政治及文化四個方面(18)。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強調,生活水準與生活品質的區別在於:前者指的是經濟發展的過程,而後者指的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19)。高希均以下列的數項描述,來說明他對生活品質的了解:


(a) 人民生活的安定與和諧。
(b) 育樂設備的提倡與普及。
(c) 自然環境的淨化與美化。
(d) 公害的減少與防止。
(e) 社會風氣的敦厚與淳樸。


在同一篇文章中,高先生從另一外一個角度來探討生活品質的問題,而認為政府與個人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政府部門應該努力於:


(a) 訂定符合人民需要的優先次序。
(b) 繼續改善所得分配。
(c) 認真推行社會福利措施。
(d) 以具體措施照顧低所得者。
(e) 獎勵或扶植音樂或藝文等活動。


個人則應該努力於:


(a) 在觀念上了解「質」比「量」更重要。
(b) 在花費上不求「弦耀」,但求「實在費」。
(c) 在生活習慣上,以「節制」來代替「浪費」。
(d) 在時間支配上,增加吸收知識,與正當育樂活動的比重。


高先生認為,經由政府與個人的合作、努力、個人不僅更富有,同時每個人也生活得更有意義。也就是說,生活達到更高的品質(21)
3. 郭為藩先生再一次提醒我們「生活水準」與「生活品質」是人類生活中兩個不同的方面(22)。他對於生活品質,有關個人及主觀因素的量度,表示相當的懷疑。更運用測量物質生的方法與數字來測量心靈世界是幾乎不可能的。郭先生認為事實上生活品質的定義是決定於個人的價值判斷、生活環境、世界觀。而生活水準高的國家,並不能證明即享有較高的生活品質。其實,問題比這個簡單的公式複雜得多。郭先生強調生活品質中「中國文化」或說「中國人」的因素。他認為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等書(23)中提到的生活方式,即是中國人認為生活品質的意義。郭氏在文章的末尾指出生活素質的研究,除了以科學分析為手段,哲學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
4. 楊國樞先生(24)則從「人的需求」的角度,來發揮他的生活品質概念。生活品質,可以根據人類需求的滿足程度來下定義。馬茲洛(Abraham Maslow)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七個層次──生活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認知需求、尊嚴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七個層次自下而上形成一個金字塔。楊氏將七類的基本需求分為四級。即生活與安全兩種需求分為四級。即生活與安全兩種需求為「低級需求」,歸屬與尊嚴兩種需求為「中級需求」,認知與審美兩種需求為「高級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則為「超級需求」。生活品質愈高意指所滿足的需求層次愈高。人類需求的滿足也可能經由環境而來。例如:物質財貨、經濟系統、社會結構、人權、知識與文化等層面。這六種的資源,我們合稱它們為「環境品質」(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of life)。
環境品質的好壞、高低,與需求滿足層次是相對應的。楊國樞先生認為,社會中大多數的人若能把握創造化、美感化、個性化與合理化的原則,那麼將能達到精緻的生活與文化,也使人能達到自我實現的境地。
綜合以上對生活品質的四種界定與描述,我們可以發現幾個特徵:
第一:他們非常強調經驗的、經驗的、可觸到的生命歷程。
第二:他們沒有詳細的探討更深的因素,例如:犯罪感、良心的焦慮、煩悶、生命的失敗感、絕望、分裂、崩潰及死亡等等(25)
第三:他們沒有清楚的說明信仰與宗教,有關人的生命與絕對奧跡相關聯的那個超越的層面。
TARGTI這個研究團體,同樣分享了在基督裡的信仰與經驗,願意針對上述生活品質的三個特徵,提出它的描述定義。
TARGTI認為「所謂的生活品質是人類生活八個範圍(社會的、物質的、思想的、倫理的、藝術的、政治的、心理的及宗教的)平衡的及整合的成長。」(26)
以上我們提出有關生活品質的一些描述定義,讀者或許會覺得內容龐雜,見樹不見林,所以我們將對生活品質的各個層面提出較有系統的看法。
二、對生活品質的各個層面(dimension),一些較有系統的看法
我們希望藉著這個對生活品質各種方面、各種層次,更有系統的看法,來對生活品質其複雜,多樣的真義有所了解。首先,我們仔細的從可見的生活品質中,提出一些角度(aspects)。其次,我們指出生活品質各個層次(levels)的問題。
(一)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生活品質
1. 客體的與主體的   
蕭新煌先生在「生活品質與社會指標」的論文中,提到了生活品質的客體面與主體面(27)。前者指的是環境間可衡量的因素;後者指的是內在的,主觀的(subjective)(並非指個人的成見、偏見的主觀)因素,這些主觀的因素是存在於人的經驗、思維、判斷及行動當中。誠如我們所見,目前許多的學者專家漸漸同意,我們應該將主觀的或客觀的生活品質,平衡的整合起來。但是「客體面=主體面」,也就是說客觀的生活品質改善,會連帶的改善主觀的生活品質,這樣的一個簡單的公式,是令人懷疑的。而許多研究印證了此種懷疑。
舉例來說,在邊裕淵女士與蕭新煌先生的文章中,皆提到今(六十九)年四月間,美國電力研究所發表的一篇研究所得水準與生活品質關係的論文。文中以一九七五年平均每人所得水準超過一千美元的五十個國家為研究對象,並將影響生活品質的因素分成社會、經濟、健康與教育、環境、國力與安全等五大類(28)。在這個假設之下,所得水準與生活品質直接發生關係。研究指出有當所得水準在二千七百美元以下的國家,其國民生活品質隨所得之增加而快速增加,所以這一時期,生活水準的提高是增進生活品質的先決條件。但當所得水準提高至每人平均二千七百美元以上,五千美元以下時,生活品質與生活水準之間就呈現互相衝突的關係。這正意謂著所得水準的物質成長(通常被普遍的認為是積極的、正面的意義),小於對生活品質所帶來的負面效果。特別是顯示忽視生命中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層面。
我們方才提到積極的與消極的因素,以下我們將要從這個角度發揮。
2. 積極的與消極的
在第一章中,我們曾經列舉了一些描述定義的指標。他們大多屬於積極面,有一些屬於消極面。
B. Longergan神父(29),加拿大耶穌會會士,他以自己的方式及語言,提出我們所說生活品質的積極面:
「進展來自啟發性的價值,也來自真實自我的主體。這樣的自我主體,遵循作人的基本原則,此基本原則有:(1)關心注意人事。(2)該用理智來發現迄今尚未注意及實現的進展的可能性。(3)該明智合理的拒絕不可實行的,也同時接受可實行的事物。(4)應該負責的將個人的決定或抉擇建立在對自己、對自己的團體、對其他的團體,長期和短期得失無偏見的評價上。」
在上面的引述中,作者將積極角度和主體角度,甚至動態的角度連在一起。他很生動的描述積極主體如何推動生活品質的進展。
然而,生活品質也有消極的一面,就是衰退及分裂崩潰。Lonergan(30)再一次指出,生活品質衰退的主要因素是「人」。人不論是個人或團體都是自私的,他以有問題的理論,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31)
Lonergan進一步又說:「在衰退及分裂的過程中,人人妥協及扭曲善惡。他們不關心,不注意人事、不用理智、不合理的、不負責的去製造荒謬的情況,使錯誤的意識型態腐蝕人心。人人不能改變荒謬的情況,因為腐蝕的人心,易於選擇錯誤的解答而自認是理智的、合理的、善的。」
不知不覺的,腐敗從物質的利益與權利,影響到大眾傳播媒介、文學的思想潮流、教育制度,甚至也影響主要的哲學思想。在衰退中的文明不惜任何代價自掘墳墓。你無法用理論與證據使文明離開自我毀滅的路子,因為他將客觀的理論去遷就荒謬的事實。這「墳墓」指的是上面所說荒謬的情況,即不關心、不合理、不明智、不負責的後果。
3. 靜態的與動態的
靜態的色角度是我們在第一章中提到生活品質之主體或客體因素的狀態。例如:環境好壞、生活水準的量度、主觀的個人感覺、價值系統、育樂藝文活動的機會等等。很多的社會指標實際上屬於此種靜態面,這個角度比動態面較為容易量度。
生活品質的動態角度注意的焦點是實際的生活過程(包括個人的與社會的)。它注意生活中有對立的因素,這對立的因素之間應該有一種平衡的張力。
一個合一的工作團體(33),已經提出了一些動態角度的因素,但是卻無法想出如何來量度,我們只能用一些簡明扼要的字眼,將要義點出來,這種東西需要被通俗化為適合特定社會更具體的指標,才能實際的被運用。以下便是這個合一工作團體所提出的一些對立的因素:
結構控制與創造自由
充分的多樣性與規則規範
科學理性與自發性的直覺
滿意、滿足與不斷追求進步
安全感與投機冒險
享受與吃苦
隱私、個人自由與對大家幸福的責任感
自立自信與對其他人及其他文化開放
簡單樸素的生活與擁有科技設備,具有創造性的生活
接近大自然與欣賞科技世界
在上面較動態的描寫當中,我們發現有生活品質的主體與客體,也有個人與社會的方面。
4. 個人的與社會的
個人的角度指的是個體的生活品質,社會的角度指的是社會的生活品質,是指「共善」(common good)。我們用下面三個原則說明個體與社會的平衡關係。
第一:位格原則(personalism)──凡是排斥激進馬克斯主義或共產主義的人都堅信,個人有他獨一無二的價值與尊嚴。
第二:扶助原則(subsidiarity)──在必要時社會有義務按階層來推動個人的福利與自我實現。
第三:連帶原則(solidarity)──意指個體有義務成為社會實質成長的一員。以生活品質來說,即個人離開整個社會生活品質的提昇,並不能得到真正的生活品質(34)
Lonergan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35)
「從宗教的信念來看,我們可以說個人在自我犧牲的愛中超越自己,此種愛不斷地促進人之間的團結,在人的社會中拯救的角色,而且它啟發人為共同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社會學家──像蕭新煌在他的文章所提到的(36)──他們都嘗試去建位一個社會模型來包括前面所提到的生活品質的角度,但是大家都知道像這樣的社會模型,並不能放諸四海皆準。為什麼?這個問題引導我們從另外一些角度去思考生活品質。
5.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角度
人類的國家、團體,以及個人皆生存在不斷的歷史過程當中,要了解現在生活品質,便不能不回顧過去,也不能不瞻望將來。學者專家們對這方面的研究似乎還不夠注意。我們從歷史的層面中發現生活品質與人類的實際生活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了解到現時的生活品質,如何從上一代成長而來。過去所成就的,與今天我們所享受的生活品質有關。不僅如此,當人類跨步走向未來時,任何對生活品質的重大反應,也正是在處理著未來的層面。
更具體地說,今天臺灣的生活品質,可以用社會指標來量度到某個程度,正如前所述。但是假如我們對臺灣生活品質的認識僅停留在一個時期的橫切面裡,而忽略近世紀以來整個中國的歷史,以及它對中國、對亞洲、對世界的展望,那麼我們的這種認識不過是膚淺的,單方面的與封閉的。
顯然,以社會指標來衡量歷史並不太可能。人類能夠洞悉過去,遠矚未來的智慧,應該作為我們腳前的明燈,引導我們。此時,哲學家、街坊上有智慧的人,對人生的超越有意識的人、許多不講話的聖人,當我們盼望去了解究竟什麼是生活品質時,他們應該說出他們的看法。
上面的反省引導我們注意生活品質的另一個角度,就是文化與文化的差異。
6. 東方與西方的角度
郭為藩先生(37)已經注意這個角度的生活品質了。西方整個社會福利標指標的運動,典型的走向以西方人經驗實證的心態,來衡量人類的真相。這個運動也影響到臺灣,有很多臺灣的學者,也循著這個方向研究。但是近年來,中國人愈來愈意識到社會指標無法完全衡量生活品質。高希均先生(38)提醒我們二千年前中國的「禮運大同篇」其內容實際包含了生活品質的意義。先總統 蔣中正先生也手著「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39)」,提到同樣的主題。最近孫運璿院長提出「精緻文化」指示國人注意中國文化中的生活品質。
所以我們同意蕭新煌先生(40)在他的報告中所說的:「臺灣在社會指標方面的努力,雖然已經起步了,但是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可走。」希望關心這方面研究的人,能夠繼續在本章所提出的一些方面開拓、發揮他們對生活品質的看法(41)
從以上各點,我們可以看見生活品質的經驗研究,實在不夠充分地帶領我們去了解生活品質的深層內涵。為什麼呢?以下我們將努力的從各個層次來答覆這些問題。
(二) 生活品質的三個層次
我們將生活品質區分(不是分開!)為經驗的、哲學的,與神學的三個層次。
1. 經驗的層次──
這個層次以社會指標、生活水準、物質、分配、就業、環境、社經結構、活動參與等來表示,這層次的基本特徵是測量。
2. 哲學的層次──
在這個層次上,我們問一些比較深的問題,比如:
(1) 人是怎樣的一種動物呢?作為人的規範如何呢?我們應該在一個比社會學的或經濟學更深的層次上來研究諸如自由、團體、社會、歷史等問題。
(2) 社會如何達到有關經濟及社會規範的同意(consensus)呢?同時,它又如何提供不同意(dissent)機會呢?
(3) 關於品質的哲學思考,是人類存在的最大問題,因為對於品質下定義不可避免的將導向對善的本質的哲學倫理思考,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永遠且基本上不能回答的問題。善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將導向批判理性之外的領域。我們應該比Abrecht更進一步指出,有一個人類問題的領域是無法測量的。諸如個人生命的意義、創作的靈感、藝術品完成的喜悅、道德良心的聲音、世界觀,我們意識生活中許多未經反省的原則所隱含的基本信念 ,在人的生活中一種超越層面的體驗,以及失敗、絕望、分裂崩潰及死亡等。在這個領域中,量度無法施展,而智慧是引導我們的明燈。
真正的智慧能夠接受新而深的看法。如此,我們走進第三個層次。
3. 神學的層次──
這是有信仰的人的層次。「信仰」是神的恩惠,也是人的一種自由回應。它不能被命令,卻是命令人的。在這個層次上,生活品質包含了宗教體驗、罪、人的整體觀,超越死亡的生命,及在愛與亮光的無限奧蹟中,使有限的生命達到圓滿。
有信仰的人相信,生活品質最深刻的意義只有在這個層次上才能顯現。下一章我們將討論這一神學的意義。


三、對生活品質的一些神學反省
在此我們對生活品質的神學反省,希望能拋磚引玉,得到讀者們更深刻、更完備的見解。
首先:我們要對什麼是生活品質提出一些看法;其次,我們要從基督的死與復活的觀點來看生活品質;最後,再討論生活品質與基督徒的使命。
(一) 什麼是生活品質?
1. 什麼是生命(43)?,請注意,在我們的了解中,生活是生命的具體表現,要反省生活的意義,便必須反省到生命的意義,所以我們用生命的概念來答覆什麼是生活。沒有人對生命下過確切的定義,然而,我們可以用下面三個因素來加以描述。第一:生命在任何情況下,被認為是個別的活生生的有機體。第二:有生命之物,與其他個體密切連繫。第三:生命是努力去達到更高型式的自我實現與自我再造(self-duplication) (44)
這三個要素共同觸及了我們本身經驗的真相,再稱他作「生命」。這生命具體來說,在我們的「生活」顯示出來。
2. 什麼是品質?品質與那些用自己的方式使事物更好、更完美的有關。仔細說來,品質包括下列特徵:
(a) 一件事物(例如人類生活)各種組成物件的平衡(proportion)。
(b) 一個生活整體(living whole)(例如人類的生活,個人、社會)的整合 (integration)。
(c)對變遷環境及來自內在外在的挑戰具有調適的能力(flexibility and adaptation)。
有了這些觀念以後,我們再來描述所謂的生活品質。
3. 生活品質包括在溝通中,個人和社會整體來達成較高的自我實現。而這些只有經由「平衡」、「整合」、「調適」才能完成。
有了這個描述的且較系統化的定義,我們再回頭來看看TARGTI對生活品質的工作定義(第一章末尾部分)。「生活品質是組成人類生活八個範圍(物質的、社會的、倫理的、思想的、藝術的、政治的、心理的、宗教的)整合與均衡的成長。」
顯然,第一個定義,使我們看到生活品質的內在動力。第二個定義則將前者具體化,使生活品質在個人與社會的具體生活中表現出來。而更進一步的,TARGTI所列的四十九個指標(45),則使生活品質再更具體化。這三種定義說明了TARGTI在研究中對生活品質的了解。
基督徒自然的將上面所描述的生活品質,在基督死亡與復活的信仰中來反省。
(二) 從基督的死亡與復活的觀點來看生活的品質
  假如一個人拿物質的最低生存水準及某些價值、作為理想生活品質的基本要求,那麼耶穌基督又如何呢?人子來到世上,卻沒有地方可以讓祂歇腳,祂的生活指望低於一般標準,祂是不公義的犧牲者,但是祂仍然過著全人的生活,祂的生活方式被基督徒視為規範。不可否認的,人有時候可以在壓迫與被剝奪、貧窮與牢獄中度過一個很有意義的圓滿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有時卻勝過生活在一個提供人類發揮潛力的理想社會中。
在基督信仰的看法裡,我們觸及人類生命中似非而是(paradox)的經驗,人愈是將他(她)自己的愛施捨給別人,他(她)愈能感到生命充滿了愉快與意義。用基督徒的話來說,人愈是體會到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愈能分享到復活的主耶穌基督的生活品質。
古老傳統中的智慧,基於「快樂──痛苦」這個量表而來的「功利倫理」(utilitarian ethic)是過於天真的,增加快樂與減少痛苦本身,並不會使社會更具人性。也就是說並不能自動地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基督徒們堅信,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是神愛世人的最高啟示。人愈是走進自我犧牲的愛的氛圍中,他的生活品質便愈高愈深刻。基督的復活對基督徒來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決定性的事件,因為全能的神(天主、上帝)證明祂勝過一般人類所最害怕的死亡。我們敢說戰勝罪惡、焦慮與煩悶;超越失敗與死亡;興高采烈的慶祝生命的意義;對無限愛的奧跡的體驗;人與人之間的手足之情,以及藉著愛的引領,對共同生命的參與感,這些生活品質的因素是凌駕於政府或國家能力之上的。而基督徒的團體應該在信望愛裡不斷地提供這些因素。基督徒們(個人或團體)在這樣的生命中指出未來圓滿的境界,在這境界中過著最高的生活品質,因為上主是萬物之中的萬有(all in all)。
(三) 生活品質與基督徒的使命
1. 我們的第一步工作是要與所有貢獻其心力智慧於生活品質上的人士建立合作與連繫的關係。基督徒對生活品質的努力,雖然不至於完美無缺,但至少是一股積極進取的力量。
2. 基督徒對生活品質問題的關心與努力,完全站在基督徒信仰看法及動機的出發點,希望加深生活品質的內涵,也希望提出一些批評。誠如所見,任何社會的目的若不與時代相接連,不探取符合時代的尺度來修正情況,將不可避免的要走下坡。
3. 三願的生活(天主教修會生活)願意為人生的超越面作見證,但中國一般的思想較重視宇宙內的事物,我們沒有理由假定當臺灣社會裡生活品質已提高時,這見證的方式將被視為無用。一套新的價值應藉修會的團體、不斷地被引進社會,這些價值不斷地向在經濟、文化、政治領域之內的一些偏差的意識型態挑戰。我們的社會很需要有個人或團體藉著自願的貧窮、簡樸、默觀,或服務的生活來顯示天國的理想。大家都了解這樣的生活,是不能靠社會立法而加之於社會之上的。
4. 最後,我們嘗試描述一下今天臺灣脈絡中,較高一層的生活品質。請想,下面的幾個因素是否包括在高生活品質之內呢?人漸漸的成為更成熟、更負責、更自由的個人。在較為一元(monistic)的宗教及世界觀裡(這是中國人優越之處) ,人經由「個人化」(像西方經由十五世紀文藝復興而來的過程)與「位格化」的過程,使自己成熟的經驗到生活品質,負責的去支持、去肯定生活品質。也惟有如此,社會才能站立得更穩固。其次,我們瞻望「和諧的經驗」,它包括了人類經驗的所有方面,特別是人際間的溝通和與環境的及自然界的和諧。最後,我們期待一個開放的「人文思想」,直到能夠接受神的存在,因為我們相信生活的神,比人自己還要深入人心的內層。
「個人」、「和諧的經驗」、「人文思想」,不就是耶穌所說的「天國」的意義嗎?

臺灣地區神學問題研究小組(TARGTI)的這個研究計劃並不太容易,在工作過程中,生活品質的概念是我們研究的中心。站在基督徒的觀點上,我們已經嘗試對生活品質作了初步的反省。盼望讀者能修正我們的意見,提供更好的看法,以便更有助益於中國人民。設若許多有關心、有興趣的朋友來加入TARGTI第三及第四階段的研究(49),那麼我們堅信,本研究將與傳播福音的聖工更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TARGTI研究小組相信,第三及第四階段的工作,只有藉許多有興趣的人來參與,才能達到它本來的目標。這個目標在宣揚福音,就是面對今天臺灣社會提出宣揚福音更具體的辦法。盼望讀者不吝指教。

 

*

 

 

附 註


1. 各報文章:
(1) 高希均,「要活得富有,更要活得有意義。」聯合報,69、8、11,第3 版。
(2) 郭為藩,「金錢不一定能買到幸福。」聯合報,69、8、12,第3 版。
(3) 楊國樞,「生活水準與生活品質並重。」聯合報,69、8、13,第3 版。
(4) 邊裕淵,「生活水準與生活品質。」中央日報,69、11、10,第2 版。
2. 徐震,「臺灣地區經社發展與生活品質改善關連性之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 中心,67年度研究計劃報告。
3. (1) 例如,一個研究神學與科學的合一工作團,於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三日, 在瑞士蘇黎世開會,有來自神學、倫理學及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十八人參加。
(2) Abrecht, p. Ed., Faith, Science and Future, Fortress Press, Philadelphia 1980. 特別參看第五章「生活品質標準再思」,頁44~51。
4. 「臺灣地區神學問題研究小組」,於六十七年四月二十日在「東南亞神學協會」的贊助下 成立。目前成員包括:
張德香博士,臺南神學院系神學教授。
陳宗仁先生,臺南神學院社會工作教授。
谷寒松神父,輔仁大學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
項退結博士,政治大學哲學教授。
蕭清芬博士,臺南神學院院長。
呂漁亭神父,輔仁大學心理學教授。
羅四維神父(顧問),輔仁大學社會系系主任。
練馬可博士(顧問),東海大學社會學教授。
王憲治博士,臺南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
王慶中先生,第二階段研究助理。(已越美)
陳淑芬小姐,第三階研究助理。
5. 參見附註3.。
6. 參見邊裕淵前文。
7. 蕭新煌,「社會指標與生活品質」。A paper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symposium on Social Indicators, June 23, 1980 Nankang, Taipei, Taiwan, ROC. Circulated as Manuscript only.
8. 例如中央日報69、11、7,第7 版政府公佈的生活水準指標,又如蕭前文頁24及除前文 頁3~7。
9. 參見邊前文。
10. 合一工作團報告(附註3.),頁4。
11. 參見邊前文及蕭前文頁19。
12. 作為一個基督研究團體,TARGTI也認為如此。
13. Abrecht前書(附註3.),頁46。
14. 前書,頁46~49。
15. 參見附註10.。
16. 參見附註2.,讀者可以在該文頁3~7,找到許多對指標的努力。
17. 同前註,頁2。
18. 同前註,頁3。
19. 參見附註1. (1)
20. 同前註。
21. 同前註。
22. 參見附註1. (2)。
23.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與吾國吾民兩書。
24. 參見附註1. (3)。
25. 只有郭為藩提到哲學方面,邊裕淵提到倫理的層面。
26. 這個定義目前為工作定義(working definition)。徐震在他報告的結論中,也用了「整合」一 詞。
27. 參見附註7.。
28. 邊前文及蕭前文頁18~20。
29. Lonergan. B.J.F., Method in Theology, (Darton, Longman and Todd, London 1972, p.53).
30. 前書頁54~55。
31. 谷寒松神父,「從神學的觀點看今日臺灣的一些意識型態」,神學論集第45期,頁355~384, 68年10月。
32. Lonergan,前文頁54~55。
33. 參見附註3.,頁3~5。
34.  參見附註21.的結論。
35.  Lonergan前書,頁35。
36.  蕭前文,頁20~23。
37.  參見附註25.。
38.  參見附註1. (1)。
39.  先總統 蔣公不斷努力促進中國精神文化的建設,所以他可以說是生活品質的促進者。
40.  蕭前文,頁25。
41.  TARGTI根據八個範圍提出對生活品質的看法,用四十九個指標使生活品質的意義更加具體化:
(1) 經濟生活──
a.生活水準
b.環境破壞
c.基層建設
d.所得分配不均
e.浪費、著侈、失去從前的儉樸
f.物質需要的滿足
(2) 社會生活──
a.和家庭關係疏遠
b.生活緊張不舒服
c.小家庭能使個人能自由發展
d.與以前的朋友失去聯絡。
e.對工作感到乏味,想改變。
f.有很多機會發生新的社會關係。
(3) 思想生活──
a.知識增加
b.對國家歷史文化的了解
c.尊重其他不同的意見
d.經濟發展使我較少思考問題
e.不同的想法與價值使我產生懷疑
f.對國際事務更加了解
(4)  倫理生活──
a.缺少互相信任
b.照良心做事會吃虧
c.越來越不孝順
d.面子比良心重要
e.個人更重視份內的工作
f.忽略人的尊嚴
(5)  藝術生活──
a.更多機會欣賞電視節目
b.有機會到各地旅行
c.不舒服,懷念過去生活
d.破壞環境的美觀
e.有機會接觸藝術活動
f.不夠努力建設一個藝術環境
(6)  政治生治──
a.賄賂有助事業發展
b.為了支持政府,個人可以犧牲自己的權利和自由
c.勞工福利做得不夠
d.比以前更注意國家大事
e.沒有機會表達意見
f.應儘量和政府合作
(7)  心理生活──    
a.社交範圍擴大,生命更有意義。
b.態度渺小、不重要
c.感到不安全
d.大建設使我對人的能力充滿信心
e.害怕失敗
f.孤單、寂寞
(8)  宗教生活──
a.體會到神明的力量
b.不需要宗教信仰
c.解決人的罪和有一個善惡標準需要有神。
d.更尊重其他信仰
e.精神需要寄託
42. Abrecht前書,頁46。
43. 項退結在「哲學與文化」雜誌中所發表的一些有關生命問題的文章:
(1)「對唐君毅及熊十力的生命觀之探討及淺見」卷六,第五期,68、8。頁303~307。
(2)「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命觀──並試對生命概念作進一步澄清」,卷六,第九期,
68、12。頁530~536。
(3)「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命觀──並試對生命概念作進一步澄清」,卷六,第九期,68、     12。頁598~603。
(4)「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命觀──並試對生命概念作進一步澄清」,卷七,第一期,69、
1。頁31~38。
   (5)「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命觀──並試對生命概念作進一步澄清」,卷七,第二期,69、     2。頁110~115。
(6)「從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命觀走向比較完整的生命概念。」卷七,第五期,69、5。    頁315~317。
44. Hass, A., The living..Mirror of itself, An attempt of a definition of life in terms of philosophical cosmology (published in: German) in Scholastik 36(1961), pp. 161~191.
45. 參見附註41.。
46. 參見附註3.。
47. 這是末世論(eschatologoy)的範圍,是研究人圓滿的境界的一門學科。
48. 參見附註31.。
49. 參見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