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谷寒松 |
 

 

45
神學論集
(1980)p355-384
   

從神學的觀點看臺灣今日的一些意識型態                          

 

谷寒松    


前言
在這篇文章中,我嘗試用基督信仰的觀點來分析,臺灣目前的幾種重要的意識型態。
本文的重點將集中在神學和牧靈的反省上。因為我們基督徒相信,每一種情況都是活生生的天主在人類之間,以及在人的內心所完成的工程。因此,每一種情況裡的意識型態能夠告訴我們在我們之間以及我們內心的天主奧秘。神學家有任務辨認這些意識型態,並且適當地告訴信友的團體。同時,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刺激我們對臺灣目前的牧靈工作作更深刻的反省。
為了使本文的思想能清楚明晰地表達出來,我將從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三方面來分析(所有像這樣的分類法都難得完全,但是有它的用處),我們可以稱這樣的分類是按照「社會程序」而分的,因為經濟、政治和文化正是社會現實中的三種主要程序(1)。這三種程序是彼此有關係而且交互影響的,三者適當地配合起來才能建立一個健康而且有生氣的社會。經濟是社會最基本的物質層面,所有構成生命的元素和動力都包括在這一方面。政治則是社會的組織層面,是基本物質的「形式」。文化則賦與社會意義與動機;宗教、哲學與智慧是屬於這方面的事。
在這篇神學性的文章裡,我們認為社會的三個基本範圍之間和個人與個人之間存在著充滿活力的相互關係和創造性的緊張(2)。同時,我們也必須從亞洲和世界的角度來考慮臺灣目前的問題和需要(3)。一般說來,整個世界已經不再幼稚地相信經濟與物質的無限度成長。人類發現,他們生活的世界愈來愈受人力的支配,可能會有全部毀滅的危險性,但也可能建設一個前所未聞的人性世界。我們眼見這個世界漸漸變成一個「世界性的鄉村」,但是同時,我們因戰爭而痛苦,所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世界」,他們之間仍存在著經濟的衝突,我們更痛見戰爭工業的擴大,以及大規模的侵略,卻不見國際間的合作。在這一切非人性的力量背後,我們發現那個只為自己的利益、享樂和光榮著想,只知利用別人和大自然的人心。
當然,在作分析之前,我們必須先有一些關於臺灣目前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基本資料(4)。下面我們先解釋三個基本問題:
一、我們對「意識型態」所下的定義。
二、以神學的觀點來看今日臺灣一些意識型態。
三、進一步的神學問題。
我們對「意識型態」所下的定義
1. 為了讓讀者能確實掌握住我們在這篇文章中用這個詞的意思。我們用功能描述法來替「意識型態」下定義。實際上,「意識型態」一詞在現代的思想中是一個很流行的哲學和神學術語,如果要把許多作者對這個術語下的不同的定義統寫出來,幾乎可以寫一本書。因此,我們必須在此清楚釐定這個詞在本文中的意義。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世界當中。人透過事物的意義去認識他所生活的世界。每件事物的意義都是有限的,而且也會改變。經驗、觀察、啟示和行動都是改變意義的因素。因此,人多多少少會清楚的意識到,他生活在一個意義不斷消長的世界中。我們應該不斷地自我批判、改變並與鄰人溝通,這樣人的生存就可以走向一個更高的水準,人生意義才會更圓滿,並且更確定,以致最後,人心達到它所嚮往的和諧與平安。
在研究意義的時候,我們發現三個相互影響的因素:
人生觀、對於人生意義的體驗以及生活的方式。在理想的情況中,這三個因素有兩點相同的地方:首先,它們是開放性和發展性的整體,第二、在它們之間,有重要性的層次。下面,我們要描寫我們對「意識型態」所下的定義。
2.「意識型態」也是一種人生觀、對於人生意義的體驗和一種生活方式。
它有兩個地方與理想不同:首先,它不是一個完全開放和成長的制度或整體。意識型態的人生觀太狹窄,排他性太強,不能與基督信仰對實際生活的瞭解相比,也不符合人生情況的多元複雜性。從人生的體驗來看,意識型態好像不能以平衡和構成整體的方式達到人生的各個重要層面。它的出於幾個基本原則而選擇出來的狹窄焦點,不能接受一些從不受歡迎的方面進來的新意義。以生活方式來看,意識型態必然會強力地推動和組織行動。它希望推行具體的計劃,並不惜任何代價努力達到目的。
次者,意識型態內部的重要性層次,好像缺少一些彈性。它的內在結構是僵硬的。
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大家都多多少少受到某種意識型態的因素困擾──我們基督徒也不例外。沒有人能夠完全免於一個狹窄的人生觀,一個有限的經驗和追求目標時的過份努力。只有耶穌基督,是人和天主之子,可以完全免於我們所稱的意識型態的困擾。
我們坦白地承認,基督徒和所有的人一樣,在追求一個更完美的人生觀、更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更好的生活方式。不過我們依然要看一看基督信仰的最理想的形式是什麼樣子。
3.基督徒的信仰
我們把信仰看成是一種人生觀,
是與絕對奧秘的接觸
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須要稍為解釋一下:
首先,純真信仰的基本特色之一是,它始終在運動,在一個過程當中。它不斷地同化、吸收和接受新的事實、新的靈感和挑戰,然後對這些新的外來物給與一個回應。
然後,信仰的內部有重要性的層次。信仰的人生觀包含了眾所週知的「信仰的層次」。即首先是耶穌基督的教訓、接著是信理,然後是教會的訓導權威發表的訓諭,最後是神學家和基督徒的意見。與絕對奧秘交往的信仰的中心點和極點是人和絕對奧秘的水乳交融;然後,信仰也是這種相互交往的符號性表達;最後,這種交往需要外在的具體的形式和結構,例如祈禱和默想的方式,禮儀的規則等等……。信仰的生活方式的最深的意義是指一個人自由而自覺地按照上面所提到的人生觀和與奧秘的交往來安排自己生活;這種生活方式是不論屬於那一個信仰的人過生活的最基本態度。在這最基本的態度之後,在人生的許多重要情況裡,就有許多不同的信仰行為。最後,每一個信仰的團體都有一些日常生活的實際規條。至於基督信仰的層次,我們可以用三個階段總結在下面:基督徒首先要生活到耶穌基督的死及復活的節奏;遵守天主十誡;最後,實踐教會四規。我們希望在上面我們已經明白地解釋了。我們對於意識型態的瞭解。下面,我們就要以神學家的身份討論臺灣今日極敏感的意識型態問題。
二、以神學的觀點看臺灣的意識型態
1. 經濟方面
在此我們討論整個「社會程序」中的物質基礎。它包含三個因素:資源、生產和分配。
我們假設知道臺灣目前經濟情況的基本資料,讓我們作進一步的分析。

工業化經濟程序背後的意識型態

蘇格蘭的社會哲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在一七七六年寫了一本「國富論」。這時西方的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從這個時候開始,經濟科技的進步是造成人類幸福和財富的主要並且可靠的方法,這種想法愈來愈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意識型態。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代的石油危機,顯示出這個意識型態的限制和危機,但是它仍是目前國際上影響經濟程序的主要力量。
這個意識型態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可以把這個意識型態說得更清楚一點:利用手工和科技,人類可以達到真正的進步。錢多就是幸福,金錢就是力量,金錢是最可靠的信賴。
在這個意識型態的基礎上,我們談一些具體的問題和需要。

具體的問題和需要

(1) 平衡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第一封通諭「人類的救主」(Redemptor Hominis)的第十五、十六條裡,對這種以隱藏的方式已經彌漫到各處的意識型態提出了尖銳的疑問。他說,這種意識型態將導致單方面的現代化發展,而人的其他層面,如人的愛美天性、人的理智及倫理和宗教方面都不能達到同等的發展。這樣會造成社會上最危險而嚴重的不平衡。
假如在未來的幾年內,臺灣再不加強注重文藝的發展、倫理和宗教的問題,我們可以預見,其結果將是一片道德的混亂。實際上,已經有些事實明示了這方面的趨向:民國六十七年,教育部規定,除了與經濟與軍事建設有關的大學及研究所的課程,其他的課程一律不許增加。
但在最近,報紙上反應出正反雙方面的意見,最近教育部批准基督教的東海大學成立哲學系。當然,在這個決定的背後,教育部和東海大學雙方面都有許多理由,情況是非常複雜的。但是教育部的動機之一是──這是我們從第一手資料獲得的消息──政府認為哲學是建設國民的精神和道德的重要力量。
這個(雖然很小)的事實,能不能看作是政府已經瞭解到情況的嚴重,並開始行動的訊號呢?
讓我們看一看更具體的事實:
由於大家不惜任何代價追求個人的財富,經濟的資源、生產和分配三要素失去了平衡。有些初中畢業生,一畢業就進工廠工作。污染打破了生態的平衡,賺來的錢並沒有充分地投入國家的建設,反因安全的理由運送到別的國家。
由於同樣的理由,經濟、政治和文化三方面的互助平衡和協調也受到嚴重的危害。許多決定都完全按照經濟的因素來決定,而沒有顧到人存在的整個價值體系。
結果造成了以下的現象:
─許多人在作無意義的工作(5)
─家庭結構的轉變
─一般人對藝術和宗教沒有興趣(6)
─忽略了男女在生理上的差異
經濟生活由重量轉變為重質,發生了其他的問題或需求。
(2) 經濟生活由重量變為重質(7 )(14)
現在,我們從重量轉為重質的觀點來看經濟價值體系(參考列出來的基本事實)。
生活的質包含了:──認真工作
──可靠性
──持久性
──安全性
使產品達到較好的品質,我們需要:
──人盡其力
──好的設備
──充分的物質和經濟來源
──對環境的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熟練的技工
──高級的技術
這個隱藏在經濟發展及具體問題背後的意識型態,使我們面對著幾個神學問題的挑戰。

神學問題

(1) 從一個重量轉移到一個在質的方面平衡的生活(14),我們的國家需要一個有吸引力的基督徒的人生觀。最近的幾位教宗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曾經對人的概念發表過很深刻的談話。我們好像把這些寶貴的談話很成功地隱瞞了起來,不讓人民的眼和心看到及瞭解這些話。
我們應集合一些有思想及創造力的基督徒,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努力地描繪出極有需要的基督徒人生觀的輪廓。團隊精神是這個時代的特徵之一。單獨的一個人很難對付人在實際生活中的複雜性。
我們基督徒對下面三種令人警覺的鉅大的差距能說些什麼呢?
──工業化的經濟過程和社會倫理之間的差距
──工業技術思想和一般文化之間的差距
──科技和宗教之間的差距
基督徒的價值觀是怎樣的?我們又如何能把它具有說服力地表達出來?
(2) 在任何社會裡,基督徒都有責任為人的尊嚴、人權及社會正義作證。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問題和需要。在臺灣,我們基督徒必須自問:我們在國家裡盡到了先知的責任了嗎?我們是否有開放的態度,並作了建議性的批評?
我們必須立刻共同努力,使大眾知道最近的幾位教宗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以及WCC關於社會問題和意識型態所發表的言論。基督教會對於社會問題的教義是非常豐富的,但我們好像並沒有充分的宣揚和利用它們。
這些神學方面的挑戰為我們在神學和牧靈的反省上面,提供了一些疑問和建議:
(1) 對那些孤單的工人我們可以作什麼?天主藉著這樣的工人告訴我們的教會,該採取怎樣的基本途徑?請注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人類救主」通諭裡(13、14)鄭重地提到:
(a) 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首要途徑。
(b) 藉著降生為人,耶穌基督和每一個人結合在一起。
(c) 因此(在基督內的)人是教會的首要而且基本的途徑。
假如是這樣,我們必須提出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目前的福音化的教會結構,特別是分佈在全國的堂區組織,能不能對上面提出的挑戰給與適當的回答?而我們牧靈的方法是否真的接觸到了孤單工人的實際生活?
難道小的基督徒團體不正是對工業化的臺灣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答覆?
教會的領導者與修會對這個重要的透過人的途徑的提議,有何回答?
我們在修院中給與青年男女的訓練;能否讓他們備有面對我國社會情況的能力,並使他們在全國成為活的基督徒細胞?
我們是否真的鼓勵我們當中的同道,努力去培養這樣的小團體的在俗領導者,我們是否誠心地鼓勵這種作法?
(2)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是真實跟隨貧窮的耶穌基督,成為一個貧窮教會?因此,「貧窮」指的是參與基督的神性放棄(kenosis),這樣的放棄神性決定了對天主的絕對信賴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使基督徒的團體更實在地參加一般人的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受著國家或國際間的大結構的操縱。這樣的參與會給基督徒的團體帶來美譽,並使他們更可信賴。只有在經濟上真正生活貧窮,基督徒團體的先知性的話語才能不受到權勢或特權的影響,並且也不會再害怕失去什麼(參考瑪十28;路十二11)。
反過來說,我們當中不是有些人隱藏在強大而安穩的組織裡面嗎(例如:學校、教區、聖職人員或修會的組織)?
難道我們真正瞭解了臺灣今日的社會?或者我們又脫了節?我們是此時此地的「救贖的聖事」嗎?我們是吸引人的世上的光和地上的鹽嗎?
我們接下去看第二方面:
2. 政治方面
每一個只要是關心自己的國家及它的前途的人,就應該想一想臺灣目前的政治情況。我們指出下面幾點以幫助我們在這方面的思考:
a. 目前政治情況中的意識型態
首先我們必須說清楚,所謂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和民生主義)並不屬於我們所說的意識型態。中華民國的創造者孫中山先生是一個篤信的基督徒,他為現代中國訂下的大憲章奠基於純正的信仰。這是一個歷史上的事實。他所訂的不是一個封閉僵硬的系統。
但在事實上,這個健全而有力的主義有兩點和意識型態很接近:那就是一黨的觀念和反對任何與共黨主義有關的事物的堅決態度。
一黨觀念的形成有許多原因,譬如說中國社會中傳統的專制形式,領袖的角色,人民缺少負責任的民主教育、人的權力慾、經濟現代化的政策需要強有力的保護,然後還有一些在此不便提及的個人因素。
我們有理由把共產主義稱為意識型態。因而最純粹的反共形式也必然地有些意識型態的特徵。因此不免有時候呈現出我們在上面描述過的意識型態所特有的狹窄和僵化現象。
目前所行的三民主義有時被人指出有這兩種特徵,因此,很多人認為它也是一種意識型態。但這是一種過份簡單的看法,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我們還要提一提另外一個意識型態──「臺灣主義」。有些年輕一點的臺灣人,他們的人生觀及生活經驗中只有臺灣,而沒有中國的其他部份。這樣的態度在許多不同的團體內存在。對於這種態度我們需要以客觀的事實來澄清,並且需要擴大胸懷去瞭解其他中國人的生活經驗及方式。
我們大家都知道,容納不同的政治理想是多麼困難。在這種事情上,人的意見很容易分裂,這是人性。但是天父和復活的主的精神可以幫助我們在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間建築橋梁。
b. 具體的問題和需要
(1) 由於臺灣前在政治、外交上的孤立,許多人為了安全,開始逃離本島,或至少嘗試著擁有一個安全國家的護照或美國的「綠卡」。
在這種不穩定的情況中,我們需要基督徒望德的力量。這種希望告訴我們,我們能夠建造一個堅強的精神國家,告訴全世界,有許多中國人都願意過自由和有人性、尊嚴的生活。中國人不是一定要在共產制度下過生活的。
(2) 我們的國家處於戰爭及戒嚴法的時期,國家的安全瀕臨著危險。面對這個壓力,很難在政治的三個因素──均富、正義和秩序之間保持一個平衡。面對著共產中國的軍事壓力,中華民國的政府不得不要求它的國民犧牲某些「自由」,並且必須在每年的預算當中訂下相當大的國防經費。但從另一方面看,一個國家最大的力量不在於武器和防禦的物資,而是民眾的支持和所有老百姓的積極的責任心。
c. 正是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指出一些對神學的挑戰
(1) 臺灣的基督教會是不是一股可以平衡均富、正義和秩序的力量?我們是不是有自己考慮事物的標準,或者我們要跟隨那些沒有基督信仰者的看法(8)
換句話說,我們基督徒應該瞭解到今日臺灣對我們的挑戰,是培養出成熟的、自動負責、靠得住的人。這種人有一個(植根於先驗的奧秘之中的)確定的良心,具有足夠的大眾知識以及具有必須的人權和自由。只有這種人才是成熟的公民,忠誠地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不成熟的公民是國家富強的危機,因為危險的情況來到時,他們就會離開跑到「另外一邊」。在耶穌基督的光照之下,我們基督徒應首先自己成為成熟的公民,然後幫助別人成為成熟的公民。
(2) 基督徒的團體有沒有盡到實力,鼓勵中華民國的人民勇敢地留下來,並且幫助建設堅強的精神生活?或者,基督徒的團體也被沮喪和危險的情況腐蝕了?為什麼有不少的年輕的基督徒(大部份是大學畢業生),甚至整個家庭想要為著幸福的理由離開中華民國?
在這個敏感的事情上我們還可以加上:
d. 一些神學和牧靈反省的疑問和建議
(1) 任何一個開放的社會、不能建立在一個僅僅由傳統所達成的協議、及所訂下的標準和價值之上。這樣的協議依靠事實的現象和行為主義的立場。但是人的價值像自由、正義和團結等都不能堅固地建立在如此不可靠的基礎上。
在「八十週年」公函(一九七一)中,保祿六世給了我們一個很妙的指示;他說,那既非「文化亦非宗教團體」的工作。這話是說,對於真理、信仰和價值的最後判斷,不是國家或政黨的責任。基督徒團體應該積極地提供一個基督徒對事實的看法,作為一個開放社會的強健的基礎。在臺灣應該好好並勇敢地保管 國父孫中山先生和,先 蔣總統的遺囑,不要讓這兩位領袖思想中本來屬於基督信仰的成份、讓一些不可知論、反宗教或反基督徒份子剔除掉了。
(2) 基督徒生活的團體──教會卻不能與任何政治系統認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最近堅持地強調了這一點,因為我們要效法耶穌──天主之子的榜樣,祂原是屬於天父和人類的,而非屬於任何體系。教會須要不斷地省察自己是否在執行耶穌基督交付與它的基本任務。
任何成熟的基督徒──不論是在俗的或是聖職人員,不可不關心政治,而把這事讓別人去關心。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直接參與政治是在俗教友的特別任務。天主教的信仰告訴我們,基督團體的領導者,應集中精神在他們特別的精神領導上,因為以長久的眼光來看,這個精神領導要比參與任何暫時的政治組織,對於教會的生命要來得更重要,假如基督的教會更忠於它原來的任務,這對於國家不是一份更好的貢獻?我國頂需要的,不正是一個有力和有建設性的精神力量?
(3) 但是,基督徒團體的領導者在歷史上的某些時刻也應提出不同意的看法。如眾所週知的,長老教會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而且繼續他們的公開但批評的態度(9)。這個教會在臺灣植根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他們沒有懷念中國大陸的情感。他們──至少目前的領導者──非常強調臺灣特殊文化的特性。從神學的觀點來看,他們是一個地方教會,臺灣特殊文化的成份(如民謠、語言、紀念臺灣的歷史)是決定性因素,而一般的中國因素(中國文化、官方語言、對於中國大陸的祖國感情)並不能強烈的感受到。基於公平的神學判斷,我們應該提出,這樣的一個地方教會有它生存發展的權利,但它必須察覺到走意識型態捷徑的危險。
天主教會在政治的事務上表現了另一種態度。它的有影響的領導者主要是一九四九年以後,自大陸來臺的,他們的根在大陸。因此我們很能瞭解,它的領導階層很深刻的懷念中國的家鄉,並極重視中國的文化,這是合乎人性的。以神學的觀點來看,天主教會在臺灣的地方教會,一般說來是以中國文化為主。以公正的態度來判斷,我們發現:天主教的官方教會一直都很清楚地表示了他們在政治事務上的立場(10)。我們認為這對於地方教會有權利存在並發展下,但它必須隨時提防意識型態的僵化的危險。
現在我們看第三點。
3. 文化方面
文化的因素賦與經濟和政治生活動力,並給與安排及支撐生活的意義。我們不能在此更詳細的討論文化的問題。
我們認為宗教是文化生命的最內在的部份,因此也是整個「社會程序」的內在生命力。我們嘗試從經濟、政治和文化三方面來描述這個現象。
理想的教育是領導年輕人漸漸完全並負責地參與整個社會的過程。
這是一個理想,但實際上,在此仍有意識型態的滲入。
a. 文化方面的意識型態
(1) 封閉性人道義的意識型態
目前臺灣封閉性人道主義意識型態的形成,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科學主義的意識型態;另一方面是幾位新儒家學派的意識型態。
科學主義的意識型態在臺灣仍然非常踴躍。這是由一九一九年大陸上的五四運動遺留下來的。他們宣稱西方的科學是走向新中國的唯一道路。一般人相信,這是人類具有的最有力的方法。創造只屬於他自己的世界,而不依靠任何超越人類的力量。杜威、羅素和胡適是這個運動之中的幾個代表人物。
幾位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們所持的意識型態是,堅信任何形式的宗教或信仰與人類最高尚的道德是不相稱的。他們堅持著一個狹窄的看法,認為孔夫子及他的門人的教訓是今天和未來的人類的救世良藥。
由這兩方面產生了看似不能穿透的緊密的人道主義,這個主義我們很可以叫它為一種「意識型態」。這種意識型態非常具體地實踐在政府的階層、在各級學校的教師中間,並且還有不少「自滿」的人也有這種意識型態。這些人深深地相信,依靠他們自己在道德上的修養,他們可以達到人生的目的。他們覺得,在他們的道德修養之中,信仰和宗教是多餘的。
我們也必須考慮當前支持教育制度的意識型態。這個意識型態在事實上──至少在主要的特徵上──是集合了我們上述的三種意識型態:
──工業化過程背後的意識型態
──政治情況背後的意識型態
──封閉性人道主義的意識型態
(2) 支持教育制度的意識型態
假如我們考慮到前面提到的三種意識型態是目前教育制度的背景,以及理論基礎,我們就不會認為提出下面兩點臺灣目前教育制度的特點,是太過份的批評:
──這種教育過份偏於經濟的福利與消費,而不是為了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人的世界。
──教育的方向偏向於封閉性「向宇宙內的」、「非宗教性的」生活觀,不是開放性的、世界性的,整體而且超越性的世界觀。人類生活中的理智、量、技術以人類為中心,以及強調部份的思想要勝過整體性、批評性和宇宙性的思想。
──這個教育教出來的學生是「圔室中培養出來」的,是接受預先製造好的心態,並非一個自由而且完全負責的人格。
下面的話我們說的並不誇張:目前教育理論基礎的中心,不是人而是國家的大組織,包括它目前流行的意識型態,以及這些意識型態帶來的問題和需要。
在此,我們也提出一些問題和需要。
b. 問題和需要
(1) 在目前的經濟和政治情況之下,臺灣的家庭正進行著巨大的改變。我們急需要一方面保留中國家庭生活的好地方,另一方面開創出一種合於小型家庭生活的新方式。一般說來,中國家庭裡,夫婦之間愛侶的意識好像有加深的必要。父母好像有時缺少責任感,沒辦法有教導小孩自己負責,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發展。
(2) 對在臺灣的中國人來說,文化認同變成了一個愈來愈急迫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由幾個因素交織而成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也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文化(如在故宮博物院的珍藏)。
──百年前進入中國的西方思想和文化
──科技的衝擊
──最後,共產主義對中國文化的攻擊。
我們如何能保持平衡呢?──在所有這些因素之間,在一般的中國文化和目前在臺灣地區表現得非常清楚的特殊文化。
c. 我們分辨出下列的神學性挑戰
(1) 合一主義(Ecumenism)是對基督教會的雙重挑戰:
──在基督徒之間的交談。
──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之間的交談。
聖經的話:「假如麥粒不落在地裡死去,仍然是一粒;但如果它死了,便會結出許多果實」,這句話不是也適用於臺灣的基督教會嗎?
如果我們說,在基督徒的教會達到前述的兩種合一之前,還有一條長遠的路,是否說得太過苛刻呢?
(2) 面對著封閉的人文主義的意識型態,應該重新擬訂一個很好的計劃,這是我們可以作的事情之一。具體地說:我們應該翻譯許多整合科學、文化及宗教的書籍(目前已有許多這樣的書),或者我們自己寫。這樣的書能道出極具吸引力的人的整體觀,能有力地駁斥封閉人文主義的意識型態。
(3)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教會在教育的範圍內所作的工作,給人的印象相當深刻。難道我們不能繼續供給國家一種世界觀的教育嗎?難道我們不能拿出一種整體性的、宇宙開放性的和自由的教育理論基礎?這種理論基礎應該把人格放在整個教育過程的中心。
這些神學性的工作顯然需要以團隊的工作方式來完成,這種團隊的成員是神學家以及人文科學範圍內的科際合作。
最後,我們提供下列數點:
d. 神學和牧靈反省中的幾個質問和建議
(1) 本位化的過程要求我們不斷地向現代中國人的文化因素開放。復古和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成敗絕續的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作到一種創造性的平衡,一方面能夠忠實地繼承豐富的傳統,同時在另一方面針對今日和明日作創造性的改革。
創造性的平衡需要批判式的神學觀察,其中包括了下面數項緊張情況:
──結合天主的普遍存在性和超越存在性。
──在中國傳統的思想中打開幾扇新的門,好接受具體的歷史上的基督的奧秘:耶穌基督(11)
──找尋一元論和一神論這兩種不同的世界觀的結合:前者可以導致物質的、合一的、整體的神學12.;後者則可導致相互關係的、呼喚的、交談的、相遇的、位格的神學。
──敏於辨認理論和實踐的貫通。
本位化也包括了生根的意思。
(2) 「根」是人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它們影響地方教會的形成。基督徒團體的根的神學,或者也可以作「鄉土」的神學,應該穿過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層面到達最後的活生生的三位一體的天主的奧秘之中,這裡是所有基督信徒的最後的根。這個最深刻的奧秘中的內在合一繫住了教會和文化的許多不同的具體表達方式。假如我們只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之中找尋我們的根或「家鄉」,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滑進意識型態的狹窄模式之中。我們大家都應不斷地藉著耶穌基督的光和聖經的力量,從意識型態的僵固中解放出來。
對臺灣的意識型態作過這一番神學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再提出一些值得探求的問題。
三、進一步的神學問題
以下的問題是真正的問題,不是對某些判斷的回答。
對於以上所提到的許多意識型態的根源,我們能不能作一個更有連貫性的瞭解。是什麼東西在激烈地驅策著它們?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做更進一步的神學探討。作者抱著謙虛的態度,提供下面幾點想法,對這項永不會休止的追尋答案的工作,做一點小小的貢獻。
(1) 首先,我們重提一下在基督啟示的光照之下,我們知道的幾項基本事實。
1. 人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從他的創造者,活生生的天主那兒得來的。
2. 人有一些基本的需要,而其中最大的需要是與絕對的奧秘的溝通。
3. 人是和他的鄰人生活在一起的。
4. 人對於他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自由存在負有完全的責任。
5. 最後,人在受苦,終有一天他會死。
以上是人生活當中的幾項基本事實。
(2) 但人類的歷史史告訴我們,人類很難應付這些事實,也就是說,他常常只偏愛某些部份,逃避別的部份;他讚頌某一事實,而忽略別的事實。更具體地說:從一開始人類就對絕的奧秘表現了忿怒或背叛。他不願意承認他從超過他的最終根源那兒接受了一切事物。在滿足他的需要的時候,人類也常常只注意了他的物質需要而忘了他最後的需要(與絕對的奧秘溝通);他逃入有限的需要之中。與鄰人共同生活方面,人類顯然不太成功;他抵抗不住把鄰人貶抑為東西的誘惑,並把鄰人當作達到自私目的工具。想要一個人在這一切的經驗中負起全部的責任,是非常困難的。他寧願逃避到各種的娛樂之中。他忍受不了一顆燃燒困惑的良心的,這顆良心只有在面對人存在的所有基本事實時,才能得到平安。最後,還有許多人不知如何應付痛苦和死亡。他們想藉著忙碌或作逃避痛苦和死的冒險嘗試來掩飾。
在這裡我們是不是接觸到了許多意識型態的根本問題?我們可以用這些問題作背景,再看一看我們所討論過的三個部份,並且分析每一種意識型態。這項工作我們讓讀者自己去作。
(3) 人類面對著這些基本事實,以及他無法對這些問題作真實的答覆,在不同的宗教觀之下,以不同的方式經驗到並表達出來。在今日的臺灣,我們能發現一個普遍的一元論(汎神論、無神論、不可知論)和有神論的宗教經驗和宗教表現。
(a) 中國的這種普遍一元論(汎神論、宇宙論)的宗教形式,很難讓人應付人類生存的一些根本事實。因為它主張人文主義指導一切,它頌揚人類自己的努力,並且希望人能成為他自己的真正主宰者。這種型態的人文主義常常會墮落為一種封閉的世界觀,拋棄了絕對和超越的奧秘,或者至少把它放在真實的生活圈之外。這種人文主義,在整體又和諧的生命組織之中,不能應付現實,這種現象更進一步地表現在下面的事實上:大自然和諧的破裂,阻止了宇宙中無休無止的生命延續,妨礙了全人類的合一。在宇宙及社會的生活團體中,個人與整體相較之下,個人佔著次要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之下,個人常常會採用一些不完美的解決方法,作為逃避:比如,面對著最後的奧秘、面對著自己的良心、面對著社會大眾,以及死亡等事實,他個人應負起責任的這個道德意識,變得模糊不清。或者,他以那種眾所週知,並且流行相當廣泛的個人主義去表現他的獨立人格,並不真正地去關心他人或公眾的利益,卻只看自己的私利、享樂和權力。
這些特別是在中國流行的、不能應付根本事實的困難,能不能幫助我們更接近今日臺灣的意識型態的根源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把意識型態一個一個的分開來檢查。這項工作,我們也要讓給讀者去作。我們已漸漸接近這篇文章的尾聲,但是我們的交談應該繼續下去。
(b) 有神論的宗教形式,以比較個人的方式表現出,對於生存的根本事實的不能適應,就如創世紀第三章所描寫的一樣,那是一種對於有位格的創造者天主的憤怒與反抗。這是一種出於自由意志以及深思熟慮之後所採取的反抗自己良心的態度,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罪。因為據我們的瞭解,良心的最後的根是在活生生的天主的絕對個人的奧秘之中。人逃避了天主,不回答天主的召喚。他把鄰人貶抑為自己的自私興趣的對象。所有的事物最後都以人為中心。
(4) 不論是一元論或是有神論,不能應付人類生存根本事實的缺點、使我們作了最後的觀察:假如人想積極而且誠實的回答生活在此世的根本事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達到更高的人生水準嗎?而他如果像基督徒所相信的一樣,參與是光、精神和愛的三位一體的天主,藉著耶穌基督「天主和我們同在,藉著聖神,天主住在我們心中」,他不是漸漸地可以達到圓滿的生活嗎?
從臺灣目前相當一元論的宗教和世界觀來看,這樣的一種較高水準的人生不是可以包含下列的因素嗎?我們可以想像一種不再封閉,卻向絕對的天主的奧秘開放的人文主義。此種人文主義最深處不再是人,而是活生生的天主,因為祂比人自己要更接近人的內心。這樣的人生是建立在活生生的天主自己,一個絕對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我們可以預見一個包括了人生重要因素的和諧的經驗,人生在人際間的來往之中長進,更接近活生生的天主,即我們的最終價值。這不就是耶穌所說的「天國」一詞的意思?最後,一個高水準的人生也表示成熟、負責和自由的個人。一個具有一元論的宗教和世界觀的人,必須經過個人化(就好像西方從十五世紀初文藝復興之後所經過的一樣)和人格化的過程,一個人才能體驗到他的生活水準是否成熟了,是否是個負責任的生活,以及是否真的提昇了。只有這樣,社會大眾才站在一個穩固的基礎上。


結論與期望
今日臺灣的意識型態雖然是那麼複雜──事實上,用神學的態度去分析它們並不容易──但是復活的主召叫我們在希望之中前進。藉著祂的死亡與復活的中心奧秘(斐二6~11)。我們可以為目前臺灣的不同的意識型態漸漸找出正確的答案。只有接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與復活,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光照來做神學的分辨,也才能有永恆不滅的力量,在我們這個具體的世界當中,建立一個活生生有創造力的基督徒團體,在這裡,活生生天主所說的話要比意識型態所說的話更有力量。


 
  1. 在這裡我們對三個主要的因素做一個簡短的介紹:
    任何一個社會,若想認真地解決經濟問題,必須考慮下面三個因素:
    ──資源:工業技術的、天然的和人力的。
    ──生產:──生產工具和機器。
     ──生產力,例如一般的勞力,受過專門技術的人員,監督部門。
     ──生產制度,例如共同設計和管理方式。
    ──分配:──交換,例如貸款、貨物和服務的交換。
     ──例如食物、衣物等的消費。
     ──要求財產的權利。
    注意:在這三個因素,以及每個因素之下的三個條件之間,必須保持某種程度的平衡。舉例來說:「第三世界」有豐富的自然和人力資源,但缺乏工業技術。臺灣有強大的一般勞力和好的工具和機器,但缺少管理的技術和專門的技術人員(中國大陸在目前似乎只能供應廣大的普通勞力)。
    人傾向於形式、組織,而社會也有必要去保護並繼續既存的事物、已規定的秩序、正義和供應生活必備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由於這些理由,因此產生了政治的因素。若對政治的因素作更進一步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三項主要的條件:
    ──幸福:──參與的幸福,藉著知識和消息,大家的參與,按照個人的良心和宗教信仰去生活。
    ──物質的幸福:例如適當的生活水準,基本的安全和環境的保障,公平的利潤。
    ──精神的幸福:公民權、個人自由、忠實的對立。
    ──秩序:──法律基礎:傳統、憲法、習慣法。
      ──內部的安定。
      ──共同防禦:協約同盟。
                     自衛的主權
                     民防組織
    ──正義:──立法的一致意見。
         ──執法的權威:精神領袖
                    諮議團
                    行政制度
     ──審判程序
    我們在下面舉出三個文化的主要因素,以便清楚並且具體的指出我們對於「文化」一詞的瞭解:
    ──共有的智慧:──最後的意義—人生最終目的的關心,宗教。
    ──個人的完美理想
    ──社會道德
    ──知識:──求知識的方法
               ──科學的知識
               ──人文的智慧
             ──有用的技能:
                      ──基本的技術
                     ──包括一切的工業技術
                     ──輔助的技術。
    ──共同的生活方式
    ──社會結構:團體的分劃,社會的群體生活,基本原則。
    ──生育計劃:小家庭,結婚制度,性關係的架構。
    ──循環性:團體中的長輩,安居的成人,新生的一代。
    ──共同的符合:
    ──社會的藝術:內在的警覺、重要的意識、澈底的表達。
    ──共同的語言:語言的結構,表達的方式、社會的世界和解釋這個世界的方式,以及思
    想方式。
    ──共同的宗教:大家共同的體驗,共同的禮儀,包括一切的信仰。
    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文化」一詞在此是機動而且包含一切的用法;它包括了狹義的所謂的「社會元素」或者只是指社會藝術和共同語言的「文化」。
  2. 在這裡,不適於對個人和社會之間創造性的緊張作更進一步的神哲學的詳盡分析。
  3. 參考: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SIA YEARBOOK 1980
  4. 對於目前臺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水準,我們預設下面一些基本的資料。
    例如:政府的統計資料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SIA YEARBOOK 1979
    (本書的政治主張是站在反共的立場,讀時要注意)
    Pro Mundi Vita: Dossiers, March-April 1978,
    這是一份完全奉獻給臺灣的研究,包含了許多有價值的消息,但是作為本研究的出發點的「意識型態」,卻須帶著批判的態度去接受。
    5. Peter L. Berger, Pyramids of Sacrifice. Political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74, has some excellent passages about the Calculus of Pain and the Calculus of Meaning (in Capitalist and Communist Societies), Chapter V-VI, pp. 137-189
    6. 民國六十六年度統計年鑑。中華民國行政院審計部預算組出版。第五五九頁有下列民國六十五年翻譯和出版書的統計:
    文    學  二一九五    純科學     六一八
    社會科學    一五五四    藝  術     三三六
    史    地   一三七九    哲  學    三一四
    應用科學    一二九四    語言學   三○四
    一    般    八四四    宗   教    二七一
  5. 參考: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前任經濟部長李國鼎在臺灣臺北國際生產力研討會上發表的主要演講。經濟評論,第一七○期三~四月一九七六年,第一至第六頁。
  6. 韓國Stephan Kim 樞機,在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在香港對SELA (亞洲社會經生活交談)的演說,很值得我們三思。他對亞洲的情況描寫如下:我們發現到,亞洲所有的開發中國家的政府都說:「我們生活在內外的危機之中,不安全。因此,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安全。首先我們必須在經濟、軍事和政治方面強大。」然後,他們得到一致的結論:要強大必須工業化。但是要有效而且快速的工業化,首先必須要有秩序──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的秩序。這個秩序必須強加實行。因此,有些人權被限制了,而我們處身於國家安全狀態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是惡性循環,因為雖然最後的目的是安全和穩定,但所用的方法卻助長了更多的不安。因為為了實行制度,必須用武力和壓迫,而這樣就造成了更大的緊張和更大的不穩定,於是又需要更大的壓力,於是就如此不斷地繼續下去。本來是為了改善人類的命運才實行現代化和工業化,但是在這條路的進行過程中,它們貶抑了人性。假如我們看看亞洲,看看老百姓的情況,我們發現,他們的人性是被貶抑了。在這裡,真正面臨危險的,是人自己。情況是這麼的糟糕,我們不得不問:這種現代化發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並且是為誰的?進步不是為了人嗎?但是我們所見的卻是進步只是為了進步,人只是它的工具。」(參考 Sela Newsletter, September 1979, Supplement, pp. 1-5)
  7. 參考「臺灣教會公報」,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三月十八日。英文:The“Public Statement on our National Fate” December 29. 1971.
    直到最近還對政府所提議的「寺廟教堂管理條例」表示了反對的意見。
    10. 中國主教團在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發表了下面的公告(見六十八年一月四日教友生活週刊):「……天地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政府。我們要本著基督的愛,擔待別人的缺點,也擔待政府的缺點,協助別人改正缺點,也協助政府改正缺點,這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二十日,臺灣的主教們共同寫了一封信給全世界的主教、基督徒和所有負責正義的人士,這封信可能對於有些讀者說來,好像天主教官方幾乎與目前的政治體系認同了。中國主教團主席賈彥文總主教,曾在六十八年五月十四日的一封私人的信裡,對作者說:「我們特別注意避免作任何會引起別人認為我們和政治體系完全認同的事情。」(“it  was a very special intention of ours to avoid the possibility of just such a stand as that of our being regarded in any way as identified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若我們比較天主教的官方和長老會的官方,就會發現對於目前政府表現出來的不同程度的同情與許諾。
    張春申神父的「教會與國策」(教友生活週刊,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警覺地指出基督徒和教會領導者在政治中的多元角色。
    天主教會也用批判的態度反對政府提出的「宗教寺廟管理條例」參考 One Spirit, Sept.
  8. 1979。
  9. 張春申,中國教會與基督論。輔仁大學,神學論集,三十七期,一九七八年八月。四三五~四五一貢。
    張春申,位際範疇的補充——中國神學的基本商榷,輔仁大學,神學論集。第三十二期,一九七七年夏。三一三至三三一頁。
  10. 一元論和有神論的宗教經驗和表達方式,並不互相排斥,反而是相輔的。東西方文化的會合包含這兩種世界觀的相會。
    有兩種思想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他們之間的互相補充。第一個方式來自生命奧秘的本身;人不是獨立生存的。他必須和別的人來往。而這種來往必須向上,以便和人格的天主,和所有人類的根源和目標的天主交往。我們認為這種生命的奧秘是兩種世界觀相遇的可能方式。(參考:項退結著從中國傳統哲學的生命觀走向比較完整的生命概念。哲學與文化,第五期第七卷七十二號。民國六十九年五月,第二七至二九頁。)
    另外一種方式是得自形上學的反省:人的現實有三個不可分的方面:存在、本性和位格。在宇宙一元論的宗教形式中,主要的是有機整體性的經驗。而在基督有神論的宗教形式中,人是被關心的焦點。
    藉著交談與共同的追尋,才可以把這兩種互輔的想法結合在一起。
  11. A Theological Critique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Report of an Ecumenical Working Part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9 June-3 July 1973, about 18 participants from the fields of theology, ethics and the sciences) Chapter II: Quality of Life Criteria for Measurement, p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