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輔導的需求似在不斷增加,從事此種工作的人很需要有「專業」的學習和準備。多次談起「靈修輔導」時,一般的印象是對需要的學習內容大都模糊不清,不知道該從何作起。本文就個人的讀書和工作的一點經驗,提供給大家作為參攷;尤其為在奉獻團體中準備作靈修輔導的新人,更希望能有所幫助。全文分三部分:靈修輔導的意義描述;需要準備的重要工具;本省地區的具體情況。
一 意義描述
幾個基本信念
靈修是指天人關係,一般更是指人與基督間的關係。這裡所說的天人關係就是在人性全面發展中所原有的一面,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之一。就如人有生理、心理的基本需要,而且這些需要必須獲得適切的滿足,人才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健全的發展和成長;同樣,人在心靈和精神方面,也必須得到其基本需要的合理滿足,這樣和生理、心理的成長配合起來,人才能實現其完整而健全的全面發展並走向成熟。
生命、死亡,現世、永恆,人類、宇宙、有限、無限等,是與人俱在的問題;尋求這些問題的解答,是人性本能的渴望和需要。但在追求完美、圓滿(常生不死、永恆、無限)的歷程中,人受自己的時空性所限制,對超越時空的具體情況,只能作「合理的」推論、揣測,終究是「未知生、焉知死?」說不出最後歸宿的所以然來。基督從「彼岸」來,進入人的歷史,詳述所見所聞,並以身作則,走出了由此岸通往彼岸的明確途徑。天人關係的中心便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督身上。
這裡所說的人,是指每一個具體的人,在生理、心理、心靈各方面有基本發展並成長的人。在具體生活中體驗到內心的不和諧,人際關係需要改善,信仰與生活很不一致,天人關係空泛飄搖,缺乏穩固的基礎。困難越大,我們越覺得需要幫助;痛苦愈深,我們愈感到需要有人支持。如何建立穩固的天人關係,滿足內心最深的追求和需要,只靠自己的努力、摸索不夠,還需要有經驗者的幫助,和我們一齊努力、追尋,找到能使自己全面發展的正確途徑,獲得促進健康成長的必要營養。
靈修輔導是協助天人關係的建立和成長,其起點是每人不同的「經驗園地」─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經驗、健康、才能、性格、模式;每個獨特的人。這裡很注意每人的獨特性,尤其是由於不同生活背景而造成的不同「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方式。輔導中應用人際關係的地方很多,以「人際經驗」來類比天人交往的情形。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們已熟知身體的健康與心理因素密切有關;同樣,心理的健康與否,也非常影響心靈如何成長。靈修與心理在許多情形下很不容易分清,實際上,也不需要一定要分;太強調某一面很容易造成「張冠李戴」的偏差和錯誤,相互的適切配合更能有助於全人的正常發展和健康成長。
以上所述,指出了對靈修的幾個基本信念:天人關係是人性的基本追求和需要;天人關係的中心是天人合一的基督;建立穩固的天人關係需要有經驗者的輔導;心理與靈修相互配合才能推動全人的健康發展和成長。如果和傳統的靈修觀點比較一下的話,可以看出有些顯著的不同。
新舊觀點有別
傳統的靈修學書籍,一般都是先從聖德(或成全)是什麼開始,把真正聖德或成全的本質分析得清清楚楚,然後指出與聖德相反的罪過與惡習,進而說明如何除掉這些罪惡,如何去修成相反罪惡的德行。當然也清楚說明靈修的不同階段(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或稱為煉、明、合三路),最後指出靈修生活中一些特殊現象─神秘恩寵。照這方式安排靈修生活,特別是在開始的時候,顯得非常清楚、整齊、有效。但往往在實行一段時間之後,有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要改的「毛病」並沒有除掉,「誘惑」越來越多越強,要修的「德行」越來越顯得空虛無效,甚至對整個靈修生活─修成聖德,也會開始灰心、徬徨。問題在哪裡?問題在如何把清楚的理論配合到每人的具體情況上。毛病與誘惑,和每人內心的束縳與不自由密切有關並相互影響,只憑好心和意志的力量仍不能根除它們;它們的根生在好心和意力之外、之下!因人際關係而造成的內心衝突、矛盾、恐懼、傷害,只靠加強「神業」,全力「攻打自己」,一般只是把問題撇開或壓下,並沒有「打」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使「偏情」從根底獲得平正,使「私慾」由內心變為開放,這需要心理的疏導和治愈,使心靈獲得足夠的自由,使全人逐漸有踏實感,找到全面發展的基礎和方向。
傳統靈修對「三仇」的看法比較客觀,把它們的醜惡、詭計、毒害,有聲有色地描述出來,使人容易擬定計劃,用「分而治之」的方法,一一予以戰勝、消滅。對德行也是這樣一一加以修練。但在具體的生活中,很少情形是如此「敵我分明」,尤其是由於每人的生活背景,更是千變萬化,無法統一處理。靈修生活中的最大困難和阻靈,一般都是每人的內心葛藤和自我防禦;這些不都是「仇敵」而必須加以消滅,這些更是成長的偏差而需要調整。一個以為自己樣沒樣不如人,自己什麼也不是的人,是真的謙遜嗎?很不一定,平常是真不謙遜的標誌。同樣,一個沉默寡言,「不斷祈禱」的人,不一定就是真的熱心。有的人言詞溫和,絕不違抗長者的意願,且把他們所吩咐的事務做得盡善盡美;乍看之下,這好像是完美的服從,但這也可能是出於自我防禦,談不上什麼服從精神。對這樣的「驕傲、孤僻、自私」,與其客觀地向它們宣戰、反攻,不如用「交談、分享」,使它們找到自己的正確地位,發揮其真實、合作、服務的成長力量。
傳統靈修比較強調個人與天主的交往,把一切都獻給祂;除自己的神師以外,「不可為外人道也」。對人際、團體間的關係,要保持應有的愛德,但不可涉及深度的個人問題,尤其要特別躲避「個別友誼」。有彼此意見不同或衝突的地方,要努力克制私見,盡量忍耐,一切讓長上來安排;為保持團體的和諧、一致,個人的犧牲就更有意義。但這方式往往只能維持一種外在的相安無事:有的採取「不相往來」,有的不聞不問;一般的交談是寒暄應付,把真的問題都壓在心裡。在強調人際關係和團體生活的今天,上面所說的「個人主義靈修」已有了大幅度的調整。因為大家越來越了解,深度的友誼和團體生活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之一;真正的靈修生活─天人相通,必須和人與人間的交流、共融打成一片,結為一體。在親切的人際關係中是會容易發生「問題」,但努力更應該放在積極、健康的一面,而不是消極地避免發生問題,因噎廢食。
以上指出傳統靈修方式中,幾個「有限」的地方,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了解,這同時也是在說明,現代對過去所提出的改進和革新,其本身也是非常「有限」的東西!它們一方面仍是建築在過去的深厚基礎上,一方面更需不斷的補充和更新。靈修生活本身需要不斷的發展和成長,外在的方式常該配合這生活具體需要,促進它的積極成長。
引人面對真實
靈修輔導的園地很有限,但其視野卻非常遼闊。很有限,因為它不是給人灌輸知識,也不是有教人「一套方法」;它不替人指定方向,也不替人擬訂計劃或作什麼決定。非常遼闊,因為它要人面對自己的一切,看到人性的全面。在輔導過程中,人要面對完整的自己:過去、現在、以及其間的如何相互關聯;人際關係,尤其是和家庭的關係;天人的關係,特別是和基督的關係。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許多「理所當然」,特別對一些很難用語言表達的心態和作風,從不懷疑它們「就是如此」。輔導要人面對真實,正視這些「當然、如此、一定、必須」等非常有力的原則。這多次是很痛苦的過程,我們本能地會把視線轉開,不要看!對早已過去的心靈創傷,早已忘記的一些往事,我們巴不得它們沒有發生才好,絕對不要它們再出現在生活中,連想也不願意再想。但事實上正是這些「埋」在心底的東西,不停地影響著我們整個的生活和行動。
一個獨身奉獻的人,對自己的工作常不滿意,事情不順利總是別人問題,讀這讀那以後,還是覺得長上對他不重視。很清楚,他需要面對的不是外在的許多「不」,而是他自己內在的「不真實」─不了解真實的自己。成長的痛苦代價就在這裡,他要在自己一向認為「毫無問題」的事上,慢慢擴大視野,「靜觀」自己一向不去看的許多方面的問題:他對父母的感情,父母彼此間的情形,父母對他的期望,他和兄弟姐妹的相處,兒童時期的歡樂、痛苦,讀書時期的成功失敗,人際關係的順利、坎坷……這些「過去」的事,尤其是那些「不願再想」的事,他會發現並沒有真的已成過去,而且以不同的方式仍寄留在他目前的生活裡!在逐漸能面對真實之後,他會看到自己所以對一切不滿,基本上是因為非常不滿意自己,討厭自己那麼差勁、不行。能面對這「差勁、不行」的時候,開始「了解」自己,開始看出來這裡面有許多誇大,歪曲、成見,不符合事實。原來真實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只是庸人自擾,不知道如何發展利用,有時是非常不差、大有可行的才能呢。
獲得內心自由
面對真實的自己是輔導工作的中心課題:有的要面對「差勁、不行」,有的要面對「沾沾自喜」,有的要看到「百般順從」並非良善心謙,有的要看到「談笑風生」原是防禦工具。每人有獨特的自己,面對真實也是依照每人的情形而遲速深淺有異。只有在人能面對自己、接受真實時,內心才能擺脫「情感」的束縳而獲得自由。靈修輔導的意義就是在於幫助人獲得這內心的自由。上面所提出的消極、誇大、歪曲、防禦等「理所當然」的東西,在內心裡造成許多葛藤和束縳;除非使它們「各得其所」,佔自己應在的地位,它們會把天人關係弄得空洞、消沉、面目全非:把自己的衝動當作天主的聖意,對基督的話發生誤解、曲解,或完全不解,而自以為已「進入一切真理」,了解了一切。宗徒們對「基督必須受苦」的反應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從家庭、社會各方面,早已「學會」在等待一位有力的民族領袖─默西亞;在基督身上他們「找到了」所等待的那一位;基督顯大能、行奇跡,正是人心風靡、大有可為的時候,祂怎樣竟說出「必須受苦被殺害」的話?「這事絕對不會發生!」
對宗徒們心目中的基督來說,這的確是不可能的事;但他們的成長代價就是要擺脫這「民族偶像」的束縳,慢慢學著去接受「不可理喻」的基督,和祂建立真實、有力的位際關係。再如上面所提的那位獨身奉獻者,他對工作、對別人、對長上,都不滿意,整個生活都不快樂,他的天人關係會滿意快樂嗎?他祈禱時要給基督或天父說什麼?感謝、接受這「沈重的十字架」?祈求「寬恕別人」的愛德和勇氣?他所需要的是擺脫「不寬恕自己」的束縛,從慢慢學著接受自己開始,否則他的天人關係很難穩定、踏實,更別說活力充沛了。
基督告訴撒瑪黎雅婦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但這以前基督先引她「看」到她對民族間懷有的排斥、成見, 在生活中遭受的感情困擾和混亂。她需要先擺脫這些束縳,才能獲得內心的自由,才能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天人關係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基督給我們顯示了一切的真實,我們必需從面對真實的自己開始,來面對真實的基督,獲得天主子女的自由─「真理使你們自由」。靈修輔導就是為協助並引導我們,在這「面對真實,獲得自由」的過程中,積極地前進、成長、壯大。
二 重要工具
了解人的發展
要幫助人面對真實的自己,必須先對人和人的成長發展有正確的認識。靈修輔導中人是以基督心目中的人為模式,和許多心理學派,特別是「封閉」心理學派所說的人,很不一樣。所謂封閉心理學,就是說他們把人局限在生理和心理的圈圈裡,直接或間接否認在此範圍以外,人還有其他層面的存在。比如,對人的心靈追求和需要,渴望找到自己的根─天父,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幻想,是人自己的心理投射(在自己身上找不到的完美,把它們投射在一個完美的父身上)。這樣的解釋,套用他們中一位影響很大心理學家的說法,就好像把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小小部份當作整個的冰山,而把沉在水裡的深厚基礎給「一筆勾消」了。基督心目中的人,除了「由肉生的屬於肉」的一面以外,還有「由神生的屬於神」的一面,兩者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人。這樣的人性幅度,和那以為人性的需要,只在於解除生理、心理的緊張,獲得滿足、快樂的看法,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靈修輔導中,使用心理方法的地方很多,但心目中對人的肯定是完全的開放,就是在「純屬」情緒疏導和心理治療的層面上,也知道還有更深的「層面下」的存在─天人的相通和心靈的治愈。
發展心理學對人的一般成長階段,和每個時期的特徵,困難、適應等各方面,提供很好的參考資料。對這些資料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能幫助我們,在和不同發展期中的人談話時,更容易進入情況,有必要的「心理準備」。就如青春期的困難、需要,和開始準備成家立業者所面對的壓力、困擾,有很大的差異,青年期和更年期所面臨的問題與危機,也很不相同。再加上個人的成長背景因素,更顯出每人的獨特情況。除非對成長過程中的基本要點和一般現象,有很熟悉的體認和了解,諮商交談中很容易發生「文不對題」的情形,或是空泛、膚淺,「摸」不到問題究竟何在。此外,有的心理學家特別指出,每個成長階段有其重要心性發展的目標和結果。比如一個初生嬰兒,如果環境良好,成長順利,在一兩歲內便會「學得」什麼是基本信任(由父母的呵護、疼愛,嬰兒感到安全,滿足),這和日後的自信和信任別人密切有關。相反,如果發展受到挫折,就會依挫折情形不同而造成深淺不等的基本不信任;長大後的恐懼、懷疑、膽怯、缺乏安全自信和不敢信任他人,都能是這不良發展的消極後果。越是幼小時期需要獲得的心理發展成果(如基本信任、主動自立、自我意識肯定等),如因環境坎坷而沒有得到的話,越是會造成很難彌補,甚至無法彌補的心理損失和缺陷。這些心理的基本因素,和人的整個生活(包括靈修生活在內)息息相關,自然對它們有一通盤了解,為使輔導工作有更建設性的貢獻,是不可缺少的知識工具和條件。
成長偏差與調整
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家庭、環境、學校等多種因素,使每人在發展上形成不同的特質和個性。心理學家從人各不同的變化中,設法找出一些共同的特徵和典型。比如就人的身材大小情形,把人分為圓胖型、肌肉型、長瘦型三種。他們認為人的體型不同,是由於胚胎期的三種胚層發育不同所造成,因此分別稱為內胚、中胚、外胚三種典型。內胚層的發達特別影響消化系統,使人體有內臟型特徵,所以變得圓胖。中胚層發達使人有體壯型的特徵,所以肌肉長得特別結實健壯;外胚層發達使人傾向頭腦型,身體一般是細長清瘦。從體型不同再找出不同的心理特徵:比如圓胖型的人喜歡社交、朋友、態度和善、樂觀,愛好美食、舒適、享受等;他們的消極一面是容易「鬧情緒」,憂喜不定,傾向鬱躁循環型的精神病症。有的心理學者,根據不同血型來歸納出人的不同性格,分析他們的優缺;指出不同血型的人更適於何類工作,發揮其所長;在消極情況的壓力下,他們會面臨什麼精神危機等。變態心理學一般把「精神失常」現象(根據精神疾病分類手冊),分為精神、心理、人格、心身等幾個大類;描述它們的不同症狀,指出疾病的背景和成因,提供醫療的具體方法。對靈修輔導來說,以上這些資料都有值得參考的地方,有助於擴大輔導者的知識眼界;但沒有下面要指出的「人格典型」那麼重要—可說是不可缺少的知識工具。
在對精神疾病採取整體性的看法和努力中,人格典型的理論和分法顯得更周全,更有系統。它把遺傳、生理、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加以研究分析,找出造成不同人格典型的背景,和不同典型的行為模式—「待人接物」的不同方式,最後指出他們如何在這些典型和模式下,循環演進,繼續發展。這種分法的優點是,一方面把不同典型的特徵,特別和它們的社會因素(家庭、環境、學校、友伴等)銜接起來,使人很容易看出各種典型的發展過程;另一方面也把這些模式的循環性和每人的「生活習慣」連在一起,使人了解這循環的方向可以繼續或改變,繼續加深病態的循環性或把它改變為健康的循環。在正常與失常之間,指出中立或邊緣性的一些標誌;精神病患者自然需要精神醫師的專門治療,而輔導工作更是在於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並按照不同典型的特質,協助他們往健康的方向積極成長、發展。
依照行為模式,人格典型分為孤立、依賴、獨立、兩可四個類型;每一類型中又有主動與被動兩種不同情形。比如孤立型的主動方面,是指那些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言行非常敏感的人,因而主動地迴避他人,把自己孤立起來。被動方面是那些很不敏感的人,好像對一切都無動於衷,常漠漠然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四類八種的人格典型是:孤立型—孤獨冷漠和敏感迴避;依賴型—尾隨順從與合群易處;獨立型—自我陶醉與攻擊跋扈;兩可型—呆板守舊和悲觀不定。每一典型有其循環發展的方式與方向,如果讓他們在惡性循環中發展,自然會造成病態人格和精神失常;如果能使他們向健康的方向成長,每個典型都會有特殊的貢獻。孤立型的邊緣情形是和他人脫離,逐漸把自己封閉在自我的小天地裡;繼續加深就會造成精神分裂型人格,再下去就是精神分裂症。依賴型的惡性循環,先是一味地尾隨就合,討人喜愛;進而會發展為鬱躁循環型人格,再嚴重就成為鬱躁循環症。同樣,獨立型的病態傾向是妄想型人格和妄想症,兩可型的病態傾向分別是鬱躁循環或妄想型人格和這樣的精神疾病。這些典型當然也能往健康的方向發展成長:那些安靜獨處、沉默寡言的人,可在「深思遠慮」的思想領域中發揮自己的才能;依賴型可利用他們的「引人喜愛」的特長,在推進人際關係上成為優秀的社交人才;獨立型的人可發展為有力的「創新領導」人物;兩可型的人更容易在「鑽研探微」中,提供不斷的改進和新發現。
從事靈修輔導工作,需要對這些健康和病態的發展,有清楚而實際的認識,因為許多的靈修和心理問題,就是在這些成長偏差和不健康的循環中「根深蒂固」!調整成長偏差和改變惡性循環的心理治療方法,同時也是靈修上的「正心、誠意」的必要基礎。靈修書中說,有時「魔鬼也會扮作光明的天使」來欺騙熱心度靈修生活的人,但這些欺騙也是依照每人的「弱點」而最容易達到目的。這裡可以看出,分辨神類和心理葛藤有怎樣的密切關係;由心理調整而進入心靈治愈和愛的建立,才能促進全人的真正成長—「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懷有基督所懷有的心情」。
人際關係技巧
諮商、輔導已相當「大眾」化,在這方面中文的參攷書也頗可觀,所以這裡不介紹它們的理論基礎和方式,僅就技巧本身提出幾個重點。首先是「聽」:輔導中的聽不只是聽對方說話的聲音,更聽他聲調的高低、輕重、快慢;是「口若懸河」或欲言又止,是「暢敘衷曲」或不斷在兜圈子。同時也「聽」他身體的姿式和表情:顯得輕鬆、放心,還是緊張不安;有無口結、句斷的情形,有無「見風轉舵」,說輔導喜歡聽的東西等。這需要輔導有「身心與之同在」的態度和訓練。有了這樣的聆聽技巧,下一步就是會心共鳴(有人譯為同理心)。會心是說輔導能體會到對方在談話中所表達的情感,感受到他內在的感受;共鳴是說輔導把感受到的反映出來,使當事人覺得輔導很了解他所說的,在內心裡感到有了共鳴。藉著會心共鳴,受輔導者更容易「開懷暢談」,特別是對一些難以啟齒的事,也能更放心地和盤托出,因為他找到了「知心」,覺得安全可靠,值得信任。這可看出會心共鳴在輔導過程中的重要,因而也要求從事輔導工作者,在這方面應有良好的準備和體驗。
受輔導者能暢談一切時,輔導同時引他面對自己的問題,看出癥結所在;如果有兜圈子或逃避的情形出現,輔導會領回原處,讓當事人面對真實,逐漸看到問題的全貌。許多人在了解問題的真實情形後,自己知道要怎樣去設法解決;遇有不知如何或「懶」得去作的個案時,輔導的工作是同他們一齊擬定計劃,使當事人能清楚而具體地來著手調整偏差,積極改進實際的生活。除了這些主要的技巧以外,輔導最能幫助他人的就是他自己的生活榜樣,尤其為靈修輔導,更必須有生活的感召和真實的「身教」。有的作者清楚指出,輔導的專門知識和技巧,以及對輔導工作的深感興趣,自然是非有不可的必要工具,但同時也應記得,輔導自己的生活充實、積極、樂觀、富有活力,更是不可忽視的基本條件。在所輔導的事上,一般應比受輔導者有更積極、深切的體驗;如果沒有實際經驗,特別是靈修方面的某些經驗,除如此說明外,僅就知識所及和引用他人的經驗,使受輔導者找到積極可行的正確方向。
靈修知識與經驗
靈修輔導既是協助天人關係的建立和成長,自然對這方面的知識應有系統性的學習與整體的了解。傳統的靈修學一般分為克修和神秘兩部分,現在用靈修神學來涵蓋更多的資料,如聖經靈修、禮儀靈修等。此外還有靈修歷史和所謂的靈修學派。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的靈修學,一方面是對傳統靈修學加以更新改進,一方面在嘗試著把心理和靈修帶入整合的境界。對傳統靈修學的改進,可從廣和深兩個角度來看。在「廣」一方面,把以前略去或僅作簡單介紹的重要資料,現在利用有關的專門研究,大幅度地加以充實,並廣泛地吸收新資料。比如對聖經、禮儀、教會、一般基督徒的靈修等許多方面的資料,都已逐漸變成靈修神學的一般教材;對心理、輔導、諮商等專門學識的廣泛吸收與運用,上面已述說了很多,不必重複。在「深」一方面,除了解聖德的理論研究外,更強調如何與生活的天主,特別是和死而復活的基督,建立並加深位際性的關係、交往、相通。對靈修的進步,不只在於改掉多少毛病或多少次想到天主,而是更注意如何使內心越來越自由—「面對真實」的自由;並在生活上越能體認逾越的意義—「基督必須先受苦難,然後才能進入復活的光榮」。對心理知識的使用,在已認作是非常有力的工具之外,更努力使心理和靈修能系統地連接起來,整合為一種「靈修心理學—心、靈發展論」。目前雖然離開完美的整合還很遙遠,但所作的努力已有了顯著的貢獻:如靈修與人格發展,追求心靈自我肯定,深度心理學與聖召之有恆有效等,都是很成功的結果。
靈修學的基本形式是,靈修生活的意義與因素,靈修發展的方法與困難,以及發展的過程與方式等幾個大題目。在一些不同的編排中,下面是一個較新的方式。它從分享天主的生命來看靈修,指出這是恩寵的生活,是基督的恩寵;然後講述天人交往,是有罪的人接受天主的生命,通過特定的方法(聖事),發展不同方式的靈修生活;最後討論靈修生活的進展,分為一般的進展情形,和專心度此生活的人,有何特殊標誌與不同。對靈修輔導來說,靈修發展過程更是常提到的問題。這裡需要有一個綜合性的看法:一般的靈修三階段或聖師大德蘭的心靈七寶樓台,都清楚指出主動與被動的分野和標誌;在主動的因素中,不只是「祈禱」上的進展和困難,而是整個人的調整與成長,特別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疏通人際關係上的心理葛藤。大德蘭用灌溉花園來作比喻,說明用水桶打水、踏水車、汲水、或引河水澆灌花園,可象徵主動祈禱的不同方式;天雨按時降下,使花木得到更好的滋潤,不經一點人力,是被動祈禱的象徵說明。若天雨沛降,自然是再好不過,但雨不來時,仍要用人的方法好好灌溉—努力從事祈禱工作。在具體情形下,主動祈禱不只是方式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汲水),也是和汲水者的「心情」非常有關。一般所提到的祈禱困難(分心、瞌睡、空洞、茫然,無法進入情況等),大都是「心寄何處」的自然結果,很多次更是沒有意識到的心有所寄的結果。有人說他很用心準備祈禱題材,早上也很清醒,但祈禱時就是「心猿意馬」,沒有什麼心得和感受。如果用一段時間注意這些好像雜亂無章的東西,再經過輔導會談和澄清,很容易看出這原是順理成章的「念念不忘」,而不是如同自己所感受到的,只是思想混亂。比如一個獨身奉獻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中心是基督,願意同基督一齊把生命帶給別人;但在「不知不覺」中,他讓知識、學位、成就、或特別友誼等,佔去了生活的中心,雖然在理智上他仍肯定基督是生活的中心。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祈禱時的「分心」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有什麼祈禱方法可使他不分心呢?他這「不知不覺」的追求(學位、成就、友誼等),一般正是在顯示出內心深處的需要;除非對此追求和需要好好作一番「正本清源」的工夫,其他談論祈禱的不同等級和方式,都不會有什麼幫助,不是嗎?
p.276
靈修的發展過程可和人際關係的成長互相參照;人際關係中的「蜜月期」、危機期等成長和加深的現象,可幫助我們在靈修發展上更能認清一般的成長情形和應走的方向。上面說過,在所輔導的事上,一位輔導一般應比受輔導者有更積極、深切的體驗,對靈修輔導尤其是如此。輔導自己,除不斷閱讀、吸收、用心保持工具良好外,更需要在具體的生活中,越來越有天人相通的實際經驗,在自己的靈修成長上隨時接受輔導,不過分信賴自己的看法和經驗。輔導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自我分享」,在適當的時候向受輔導者揭露一些自身的真實體驗。這不只是在說過去的事,有時更是自己的具體生活—和基督間的生活關係。這關係的一個特殊標誌是:生活日益真實、踏實、充實。但這是使人越來越自由的生活之果,只靠理論什麼也品嘗不到。靈修輔導者要幫助人獲得言非藉真實生活而無法得到的心靈自由,要和人分享這樣的生活心得,他自己需要不斷地汲取這樣的心得;越來越划向心靈的更深處,日益強烈地體驗到「我是個罪人!」的不知所措,但同時也感到「不要害怕!」的無條件接納與信任,因而越能安心而輕快地盡力撒網,自由喜樂地分享所獲得的一切。
三 具體情形
寒暄與依附
清楚了解靈修輔導的意義,盡力備有最好的輔導工具,是從事輔導工作的先決條件;但具體的輔導工作(這裡只指個別輔導),是面對每一位獨特的個人,沒有固定的方法來統一處理。輔導者的基本態度是無條件地積極重視每一個人,知道每人在基督的身體上,各有其不同的地位和功能。會談開始時,特別是彼此還不很認識的時候,應給受輔導者一段「寒暄」的時間;這是東方文化的一般接觸習慣,無法強用西方的「單刀直入」,立即要他談出內心深處的問題。但會談一兩次後,或已成固定的輔導會談,就應注意把這寒暄的時間盡量縮短或完全取消;因為這會不知不覺地變成一種「聊天」或一直在問題的外圍上兜圈子,失去了輔導會談的真正意義。此外很值得注意的,就是東方人的感情一般比較細緻而深沉;在和輔導談出家庭、朋友、工作等整個心路歷程之後,自然在感情上對輔導會產生一種依附感。為建立輔導中的信任,這當然是最有利的條件,但同時也能產生很消極的後果:如情緒轉移、情感依附,期待輔導代作決定或選擇等。輔導對這些情形應胸有成竹,不受它們的左右;並在輔導過程中,使當事人逐漸「看」出問題真相,慢慢擺脫這些束縛,好能獲得靈修上非有不可的心靈自由。
消極自我畫像與不安全
亞洲一些地區的升學壓力,給人帶來很多的心理困難;本省是其中之一。每年的聯考和其他「鑑定」考試,由於「僧多粥少」,常會給絕大多數的落榜者平添一份「我不如人」的愧疚和自卑感。在幸運考取的人中,許許多多也會因學校的不理想或科系不對而耿耿於懷。再加上其他的家庭、社會因素,使現在的年青一代一般都有相當消極的自我畫像和顯著的不安全感。在輔導過程中,要慢慢把這些消極的因素放在整個的生活架構內,使受輔導者清楚地意識到,他還有很積極的一面。那些消極的東西(失敗、挫折、不理想、被冷落等)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些黑點,而他幾乎把它們視作生活的全部;許多積極的地方,平常很少注意或認為是理所當然,一直沒有好好發展利用。這樣使歪曲的自我畫像逐漸接近「真相」之後,當事人對自己建立起適當的自信,在生活工作上越來越感到安全、積極、富有意義。對靈修來說,這正確的自我畫像,也是建立天人關係的必要基礎。完全、積極地接受自己,才能對天主表達真實的感謝、讚頌、和全心信賴(不能接受自己,怎能對「為我安排一切」的天主表示真心的感謝和信賴呢?);只有在真實的感謝和信賴中,才能作到「以心神、以真理」來朝拜祂,才能了解什麼是「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祂,才能「心口合一」地呼祂為父。
一般的「信仰不活潑」,當然能有許多因素,但平常和每人的人際關係經驗密切有關。父母不和、家庭破碎的痛苦人際經驗,非常影響一個人對只是「愛與和諧」的天主,有真切的認識和體驗。有人由於長期的「自立更生,艱苦奮鬥」,在外面已樹起一幅「強者」的畫像,很難表達內心抑壓已久的消極情緒,尤其對父母、家人的消極情緒。輔導應鼓勵他,讓自己的情感能慢慢地自然流露,特別是使他感到那是「弱者」表現的流露。比如流淚痛哭,尤其為男性,能是「洗心革面」的機會和開始。人際關係的創傷獲得治愈,天人關係才能更真實穩固:開始在生活中了解並體驗「天主是愛」—無條件的分享和給與;我對此愛也「只好」無條件的投身和信賴。
「與眾不同或感恩圖報」
靈修輔導中一定會遇到聖召的問題;如何幫助當事人分辨清楚,輔導需要提供明確的原則和具體方法。上面提起的升學壓力和工作上的激烈競爭,很容易使「身心疲憊」的人,急著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來安定自己的心靈。對一般的靈修需要來說,這是很好的機會和最有效的「休息」方法。如果有人因此而談起聖召,尤其是覺得非參加某修會團體不可,輔導自然是先幫助當事人「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這聖召的後面有些什麼樣的「推動力」。經過這樣比較深入的交談,多次會發現當事人對獨身奉獻的意義非常茫然,所說的要去「當」修女或神父,更是解決內心困難的一種方法和工具。奉獻生活的「清高、聖潔、與眾不同」,為一顆被讀書、工作等弄得「不勝其煩」的心靈,自然會是一種吸引,但決定聖召也自然不能以此為準。輔導的工作和技巧就是要使受輔導者,特別是女性,能「放下」心來,安靜地看看自己和基督有怎樣的關係。用古老的本篤會傳統來說,就是要在安靜中看清楚:他是在尋求基督,或是在基督以外另有所求?
另一種聖召機會是有人在讀書過程中受到神父或修女的親切照顧,多次更包括經濟上的支持與幫助。由於東方的感恩深切,會使人不知不覺地有「委身以報」的想法,雖然幫助他們的神父、修女完全沒有這樣的意思(如果有清楚的暗示或事先的說明,那自然更會使受惠者覺得非走修道之路不可)。這樣的情形能提供考慮聖召的機會,但決定終身追隨基督,不能只放在這對人的感恩或認同上。分辨這些內在的動機,再加上每人的成長因素,一般是很不容易的事。輔導在此應鼓勵當事人「身心並用」,來幫助自己作最好的抉擇:一方面加強自己和基督間的關係,使自己的生活重心越來越放在基督身上;一方面利用人為的方法,特別是一些心理測驗,來澄清自己的內心追求—潛意識的需要、價值等,究竟是些什麼。這些測驗不告訴當事人有沒有聖召,它們只顯示人內心深處的一些需要和追求,是否能和奉獻生活的需要和追求配合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能否藉著輔導與學習慢慢走向一致,或是「天性不同」,不必削足適履。
「聖召荒與多多益善」
聖召是與基督間的一種特殊關係;人感受到基督的有力感召和吸引,覺得「非祂莫屬」。在決定終身跟隨基督的過程中,一定包括成熟的考慮和「全人投下」的慷慨答覆。這和選擇「當」老師、護士、或軍人等職業有很大的不同,這選擇是人把自己的整個存在,完全而自由地呈獻給基督,決心終生以祂的理想為理想而生活。和基督建立這樣的密切關係,自然不會沒有「為使他人得到生命而奉獻自己」的深切願望,因為基督就是「為使眾人都合而為一」而投下了一切。
近年來由於聖召的「不景氣」,不少修會團體,也可說整個地方教會都在為培植聖召而努力耕耘工作,這是非常可喜而感人的現象。為解決「聖召荒」,有時在選擇上會發生「來者不拒,多多益善」的偏差和失誤。對有志修道者的生活背景和身心條件,沒有足夠、正確的了解就收入修院,雖然在數目上比較「好看」,但實際上為奉獻生活更是有害而無益。比如一位青年說,他覺得社會上有許多不正義的事實使他痛心,因此他決定放棄小我,要獻身教會來爭取社會正義。如果有很認識他的人,給我們解釋他的具體情況:他所說的「爭取社會正義」,實在是他的內心衝突的表現—對權威的反抗,因為在他長大的過程中,父親的管教非常嚴厲,他覺得父親「完全不講理」;他要的「獻身教會」,實際上乃是為解決他內心衝突的一種方法和工具。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一定會說,那最好先幫助他好好過一個基督徒的生活,暫不必談修道的事;因為一個投身於不適合其「天性」的生活方式的人,為他本人和他所在的團體都不會「心安理得」,而且經驗更告訴我們,結果往往是衝突迭起,「不歡而散」。輔導聖召的意義和責任,就是使這些內心有困難的人,利用不同的方法,意識到在他們真正追求的理想和聖召本身的價值之間,是否有基本上的衝突和無法協調的價值觀?若然,不會、也不該因為聖召缺乏就大開方便之門,不是嗎?
對因基督所吸引而決定走奉獻之路的人,輔導自然更應悉心幫助,使他們在生活中越來越把基督的生活價值體系,吸收、消化而變成自己的生活價值體系—「懷有基督所懷有的心情」。這已是聖召的培育工作,這裡不加討論。在一般的靈修輔導工作中,就整體來說,最好的方式不是我們給人「灌輸」聖召思想,「推動」人去選擇奉獻生活,而是全心,不帶任何其他企圖,幫助受輔導者和基督建立真實的「友誼」,使他慢慢感受到,基督是他生命中絕對需要的一位,其他一切都是相對的,都應因他和基督之間的關係而決定取捨。至於他選擇何種生活方式,那也是依照他和基督的關係如何而要作的決定,輔導只是幫助他能在內心自由的最好情況下,作好這重要的生活抉擇。基督知道要選誰,也只有祂的吸引和祂的精神—聖神的推動,能使人「動心」,能使人拋下一切去跟隨。除此以外,輔導能作並應該作的,就是自己努力把這樣的「非祂莫屬」的全心跟隨和奉獻,具體而有力地生活出來。我們不必為「聖召荒」而著慌,更要為生活不出來聖召的意義而著慌;也不必為「多多益善」而忙,更要為使受輔導者走向「基督至上」的真實生活而忙。教會的成長常是藉著一些「非祂莫屬」的「小小羊群」,而顯得活力充沛,發出「引人入勝」的超然光輝;靈修輔導者的工作和祈禱,就是滿懷信心地「看」這活力和光輝也在中國教會身上出現,使它日新又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