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趙一舟 |
 

 

44
神學論集
(1980)p217-236
   

禮儀革新與靈修 

 

趙一舟

 


禮儀通常被視為靈修方法之一,原應與靈修生活有極密切的關係,這也是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所強調的一點(1)。實際上,兩者多次彼此脫節而獨立發展,主要是一般人不了解禮儀的本質,忽視禮儀的重要性……禮儀在本質上可用一個符號「+」來作代表:「-」代表信友在基督內彼此的結合,形成耶穌基督的身體。「│」代表結合基督的身體,在整個禮儀中,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朝拜父,而與父交往。在禮儀中,主要是慶祝基督的奧跡,使這奧跡透過禮儀實現在我人身上。我們參與禮儀的目的是為了要達到靈修生活的理想:也就是天人合一與四海一家的理想。其方法是藉基督所訂立的一些標記,而參與基督的奧跡:就是透過具體的標記,而與基督結合成一體。所謂禮儀靈修就是通過耶穌在教會內親訂的一些標記,參與耶穌的奧跡,而達到基督徒理想的生活方式:禮儀生活。本文不可能深入研究,只能提供一些反省資料,並希望引起大家重視並敬愛禮儀,就像一位丈夫鍾愛他的妻子一樣地愛禮儀。
禮儀憲章公佈於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四日,按禮儀憲章的指示(10~13),禮儀生活應作靈修生活的主要動力,禮儀是教會行動所趨向的頂峰。「禮儀是教會一切力量的泉源」,「從禮儀中,就像從泉源裡為我們流出恩寵,並以極大的效力,使人在基督內聖化,使天主受光榮。」禮儀憲章也特別要求信友在「完整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實惠的參與禮儀」;只有真正的以這種方式參與禮儀,才能尋找到聖寵的泉源,而達到人的聖化。但實際上,到現在尚未完全達到禮儀改革的目的。在一般靈修書或文章中,仍然有人只把禮儀當作一種神業,與克苦、唸玫瑰經、拜苦路……平等。一般信友及度奉獻生活的人(神父、修女)也沒有以禮儀當作生活的中心;實際上,教會與禮儀改革的目的是禮儀與靈修應密切配合;禮儀應作靈修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靈修生活的主要方向。因此,本文分三點作一探討:
一、歷史的教訓
二、禮儀運動與梵二禮儀革新
三、禮儀生活與靈修生活的協調

歷史的教訓

1.禮儀與靈修合一時代(~十二世紀)

禮儀與靈修的關係,在初期教會中並沒有問題存在。原因主要是禮儀從前涵蓋教會與所有信友的「祈禱生活」;也就是說,最初禮儀與靈修生活是合而為一的。今簡述其過程:
(1)教父時期(~七世紀):禮儀與靈修生活原屬一體,所謂靈修就是禮儀靈修。當時禮儀尚在發展階段,為適應各地需要,有不同的禮儀產生(東方禮儀)。禮儀的語言、記號……等皆為信友所了解,因此信友都能積極參與。禮儀對他們來說,不只是學習祈禱的場所,而且真正是他們的祈禱。禮儀所舉行的奧跡,滲透他們整個生活。所以信友靈修就是禮儀靈修、教會靈修。這時代禮儀靈修的特點是教會(團體)意識特別強,不只注重個人的成聖,而且也特別強調團體成聖的重要,這團體精神表現在禮儀中。禮儀是團體生活的中心,此時代參與彌撒是圍繞祭台,形成一個團體。而教父們講道多以禮儀為出發點,可說禮儀確是靈修生活的泉源。
 (2) 教父時期最後階段(七~十二世紀):禮儀漸趨繁複,禮儀時間變長,形成繁文縟節,過份注意文詞的美化。因此,後來教友對禮儀的參與逐漸變為虛偽,信友只喜歡參加遊行、歌唱……等外表隆重的儀式,而忽略主要的聖事、祈禱,影響信友參與的程度。信友們開始找尋其他靈修路線,這時已有祈禱手冊、禱文及其他方法。於是靈修與禮儀分家,但也有一些修會(如本篤會)卻仍保持禮儀與靈修合一的傳統。這些會士是後來禮儀革新的主要推動力。
2.  禮儀與靈修分離時代 (十二世紀以後)
(1) 主要原因:
──禮儀語言(拉丁文)逐漸成為死的語言,阻礙了信友積極參與。
—─禮儀的複雜化,逐漸使人不再了解禮儀的本質。
—─由於野蠻人入侵,俗化思想侵入教會,因當代思想與文化背景在變,外教潮流與傳統禮儀不合。一些反神職、反聖經、反禮儀的異端興起。世俗精神的誕生,使禮儀俗化。
(2)後果:禮儀與靈修距離愈來愈遠。在教堂中,祭台與信友距離加大,甚至有鐵柵分隔。禮儀成為神職人員的專利,失去了原有的動力,靈修與禮儀生活分道揚鑣。信友們在禮儀外去尋找靈修方法:各種熱心敬禮興起,如對耶穌的敬禮,聖方濟開始的對馬槽聖嬰的敬禮逐漸普遍。以後,朝拜聖體來代替領聖體。慢慢地產生重情感的靈修,像敬禮耶穌聖心;對聖母瑪利亞及對聖人的敬禮也逐漸加多。其他的善如大赦、克苦、默想、退省……這些是在靈修外去尋找的靈修方法。而禮儀生活和靈修生活逐漸形成以下思想:
——個人主義靈修:強調個人靈修,不太注重外在成聖方法:如參加禮儀。此時開始私人彌撒「我作我的彌撒」,只為我個人成聖,而忽略了團體的一面。這種思想表現在要理問答中:「為救自己的靈魂」。得救只靠個人的善功(熱心敬禮),聖依納爵創會後取消團體祈禱,也是受當代的影響所致。
熱心敬禮的發展,屢次帶有迷信的成份,甚至帶到禮儀中。由此而導致特里騰大公會議的禮儀革新;而此革新的特點卻是「保守」,雖驅除了禮儀的迷信成份,但法律嚴格地要禮儀的一致化,並使用拉丁語。
——禮儀固定化:當時拉丁語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語言,教會正式公文也都使用,這被認為是教會統一的象徵。而禮儀經文,不能任意翻譯,致使禮儀寶庫不得打開。這也是必須在禮儀外,去找尋靈修方法的原因之一。
——禮儀法律化:禮儀應完全依照教會規定的儀式舉行,一切禮儀都應嚴格遵守,不能稍有變更。許多人參與禮儀,多是為服從法律,把禮儀視為教會法定的外在敬禮。
——禮儀形式化:只是外表參與,而不是有意識的參與禮儀。在禮儀中同時也可作別的敬禮。比如,聖方濟•撒肋爵在升主教前定一善志:若以後參與彌撒時,一定要唸玫瑰經。由此看出,參與禮儀不是與教會一同祈禱,而只為個人成聖。
雖然靈修生活也靠禮儀外的善功、神業,而得以維持,但由上述幾種情形,使禮儀功能未能發揮,聖寵的泉源不能暢流。

禮儀運動與梵二禮儀革新

禮儀改革始於十一世紀末,但未有顯著成果;在十六世紀才正式開始。因改革者對禮儀沒有根本的認識與基本的研究;而修院的教育,對禮儀也不太著重,只學習如何作彌撒、行聖事,所以未能達到禮儀改革的目的。十七世紀對牧靈方面曾做過一些嘗試:如一六六○年法國一位神父翻譯了一本羅馬彌撒經書,但第二年就被禁止了:因為彌撒是奧秘,不能讓信友知道。直到十九世紀,禮儀運動才逐漸展開,使我們對禮儀本質有較清楚的認識與了解。教宗比約十二世發表了Mediator Dei,這文件是近代禮儀運動的指南與基礎。在最近幾十年中,禮儀運動的成果十分顯著。主要的成果就是一九六三年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的公佈。
禮儀革新實施到現在已有十七年,許多信友對禮儀已有某種程度的了解,其中有些積極的效果,雖不太顯著,但參與方式已有所改善。消極方面卻仍有些阻力存在我們中間。
第一是個人主義,這可說是傳統主義(中世紀開始到現在)的影響。舉行禮儀時,強調個人成聖,因此不少神父反對共祭,公唸日課……第二阻力是法律思想,唸日課只視為守法,參與主日彌撒是為遵守教會的法律。由於教會法律並沒有規定熱心敬禮,就認為可有可無,或乾脆予以取銷。第三阻力是形式主義,只注意禮儀是否有效實施,只知「誦唸」經文,不知所讀經文的性質,只是守禮規,不懂變通。第四阻力是自由主義,這是另一極端,講求自己所好,隨心所欲,將禮儀俗化了。
基於上述種種,禮儀革新仍未達到其主要目的,作為信友生活的主要泉源,這種態度仍影響現代人的靈修生活。

禮儀生活與靈修生活的協調

1.個人靈修與團體靈修的平衡

個人主義仍表現在我們的禮儀、靈修、教義和日常生活中。今日教會禮儀應加強我們的團體意識,任何禮儀都是教會團體行動,應使禮儀真正成為教會的標記,各盡其職,並培養「分工合作」的精神。藉禮儀也能培養個人祈禱的方法:默想、祈禱……。禮儀並使人開放,不只注重個人得救,而常想到他人。今日應努力的目標,似乎是團體的成聖。目前已有這種趨勢—如基督徒基本團體。

2.超性生活與本性生活的平衡

超性生活無疑地對靈修十分重要。禮儀生活不只使我們進入超性生活,也使我們聖化本性生活。禮儀是天人間的交往,也是超性生活與本性生活的共融;這種交往的生活就是神聖的生活。
禮儀(彌撒、聖事)不只是人與天主交往的重點。而且應使之由點而成面,所領的聖事(聖體、婚姻、告解)應滲透人的一生,人的整個生活。靈修應是整體的,不只是作好神業,而是聖化整個生活。

3.禮儀與熱心善功的協調

熱心神功(玫瑰經、朝拜聖體、九日敬禮……)在靈修生活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教會並未取消,反而加以鼓勵(禮憲13),只是盡可能使其符合禮儀精神,與禮儀結合,從禮儀中吸取更大的效力。

4.傳統與現代潮流的平衡

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需要:應重視禮儀的現代化,但也需注重傳統禮儀原義與精神的需要,禮儀革新並非復古,也不是「文化大革命」:破除一切傳統。

5.制度與自由的平衡

禮儀既是團體行動,須有一定的禮規,但不應死守禮規,應了解禮規的精神,按實際情形與團體需要作相當的調整與適應。革新的禮儀給與相當的自由,但也不應完全自由,不受拘束,或任意改變原有禮儀應有的結構與精神,使參與彌撒的信友無所適從。自由可以鼓勵信友的「主動的參與」,禮規的主要目的在於保持禮儀的精神,以免太趨於主觀化。


結論
教會禮儀革新顯示,禮儀應為靈修生活的主流。這個主流雖從中世紀至梵二大公會議並未充分發揮它的功能,但靈修生活在歷史過程中,卻也發現了新的領域。現在教會願把它納入禮儀生活的主流中,相輔相成,使我們的靈修生活多采多姿。但願禮儀與靈修結合,能在教會中產生更多更超性的子女—聖人聖女。阿們!


註1.:參閱禮儀憲章10~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