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徐可之 |
 

 

44
神學論集
(1980)p193-200
   

祈禱的發展與成長        

 

徐可之

 


我們這裡所說的祈禱是指基督徒的祈禱,而且是在天主教會內;對其他的基督教會團體,此處無意涉及。全文分四部分來討論:祈禱的是、否;人際關係比照;祈禱成長現象;積極成長特徵。


祈禱的是、否
祈禱的傳統看法
在對祈禱的傳統看法中,我最喜歡這兩種說法:祈禱就是「心靈歸向天主」,或祈禱是「舉心向上」--上,自然是指上主。一般的分類有口禱與心禱,先知型與神秘型的祈禱,主動與被動的祈禱等;此外按內容再分為讚頌、感謝、求恩等不同的祈禱。對這些我們都不去多討論。聖女大德蘭在談祈禱的發展過程時,曾用過兩個簡明、切題的比喻:一個是澆灌花園,另一個是蠶的蛻變。她說澆灌花園能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從井裡打水,一桶一桶地去澆,這方式很費力,使人勞累;第二種是用水車澆(足踏或手搖),這比較省力而效果更大;第三種方法是引河水或溪水來灌溉,這樣澆得更好,又可省去好多工作;最後是天降甘霖,這是最好的灌溉,遠超過其他的方法,什麼也不需要我們去作(見德蘭自傳第十一章)。對於蠶的生活,聖女說她只是聽人說,自己沒有見過,所以如果說的不恰當,她請讀者不要見怪。她說的真有些地方不恰當(對蠶來說),但所要表達的卻非常恰當。大意是這樣:蠶的「種子」像一粒很小很小的胡椒子;桑樹於初春開始發芽長葉時,這「種子」也在春天的熱力推動下取得生命,變成小蟲,靠桑葉而得以生活;長大以後就吐絲作繭,把自己關在裡面;蟲子在那裡變得又老又醜,生命就此結束;最後從這小繭中生出一隻又白又美的「蝴蝶」 (見七寶樓臺,第五樓臺第二章)。這為描寫祈禱生活的發展和成長,可說恰到好處,比任何理論性的解釋都更令人感到親切、具體,易於了解。對她的這些傑作和其他有關祈禱生活的典型著作,我們都用作這次講材的依據和基礎,但在方式上我們採取人際關係的對比來參照說明。
此處所談的祈禱
這裡要談的祈禱是指個人與基督之間或「天人之間」的積極接觸;這裡的天是指父、子、聖神的三位一體的天主,但一般更集中在基督身上。這接觸應是個人的,有意識的,有助於建立和基督間的位際關係。這裡不談團體祈禱或公共祈禱,而只限於個人的範圍內,雖然個人和基督的接觸必然有其團體性的幅度,不能分開。在和基督積極接觸的意義下,閱讀一篇經文或有口無心地誦念,不算是祈禱;閉目靜坐的本身也不是祈禱,如果只是達到「空」,而不是在空之後更讓「實」--真實的天主來充滿,那更不是基督徒的祈禱。即使人在聖堂裡,但「心」不在焉,想「東」想「西」,那也不是祈禱。所以這裡很強調和基督的「積極」接觸,身心一致地與基督同在。這也許可以說明,為什麼許多人的祈禱生活不見進展;在他們和基督之間很缺乏這種「個人而真實」的積極接觸。有些人「祈禱」可能是由於習慣,從小就這樣作;有的也許覺得這是責任,非這樣作不可;有的人在祈禱中和基督也真有積極的接觸,但不連續、持久,「接觸一下」之後又停了下來。下面要討論的祈禱發展與成長,其起點和開始我們放在個人和基督的「積極」接觸上。


人際關係比照
為表達心、神方面的東西,我們只有借助於有形的事物和經驗,只有用「象徵」的方式來表達。就如新舊約中有許多「比喻」來說明天國,大德蘭「無可奈何」地用比喻來解釋祈禱的進展,十字若望用黑夜來象徵心靈的淨化等。我們這裡把祈禱放在人和基督的積極接觸上,所以也選了人際關係作比照,使我們更容易看出,這「無形」關係的成長,也有著一般位際關係的發展特徵。
初遇的欣喜與熱情
在生活中我們接觸到許許多多的人,但只有少數的人會變成知心的好朋友。如果談到男女之間的由相愛而成家的話,那更是在千萬人中,多次是在偶然的一種場合下,發現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他」,使你感到一種吸引,使你「心為之動」。開始的接觸、談話、交往,給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欣喜和快樂。這種感覺很美 (女孩子更會覺得充滿溫馨),因而彼此間的往還就愈加頻繁;「談」得越多,越覺得談不完。「他」逐漸進入你的整個生活,你由心動而變為心為之「迷」。這期間的感情非常熱烈,一切都顯得光明美麗。但這相愛和熱情仍很膚淺,缺乏深度;其中有許多「美化」的理想事物,和具體真實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知心的友誼也是這樣開始:因著偶然的相遇而談得投機,藉著融洽的交談而逐漸深入,進而「開懷」暢談,無所不談。上面特別選男女相愛的發展作例子,因為它比一般友誼的發展過程更清楚,更容易使我們看出「位際關係成長」的不同情況。人和基督的相遇也是如此,若望給我們留下了一些簡短的記錄。「這是天主的羔羊!」聽到這話的人一定不只是若望和安德,但因「偶然」的好奇而跟在基督後面的只有他們兩個。「你們找什麼?」他們好像一時不知道要回答什麼,便隨口問說:「老師,你住在哪裡?」--「你們來看看吧!」若望對這偶然的相遇情形,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他在幾十年之後寫這事時,仍是「歷歷如在目前」--那時是下午四點鐘左右 (大約第十時辰)。他只說那天他們就去看了基督住的地方,並在祂那裡住下;一點也沒有記下他們談了些什麼,或有了怎樣的感受。但由事後安德很快去找到自己的弟弟西滿,並把他帶到基督跟前的記載來看,他們當時的興奮和熱情便不難想見:「我們找到了默西亞!」在祈禱生活中我們和基督的初次相遇,也有相似的情形。
發展中的困擾與危機
人際關係中的初期熱情和新婚時的蜜月,都會很快過去,接著就是開始發現具體而不完美的一面;人的自私、缺點、有限等「不順眼」的東西,這時都紛紛顯露了出來。如果事先缺乏心理準備,對開始的「話不投機」也不設法及時處理,那困難就會很快擴大而變成危機:太太都是別人的美--我又何必苦守著你!
在宗徒們和基督之間的關係發展上,我們也可很清楚地看到這種使人非常痛苦的「話不投機」。他們看基督驅魔治病,大顯奇能,特別是用五個餅、兩條魚,使五千多人都吃得飽飽的時候,他們和群眾的一齊興奮,不難想見--「祂真是以色列的君王!」但是基督拒絕作這樣的君王,而且更讓他們知道,「人子必須受苦,且要被殺害,但第三天祂要復活」。他們無法接受這種「晦氣」的話--「這事絕不會臨到身上!」他們以為基督一定要作君王,「給以色列復興國家」,他們私下便爭論誰大誰小--在這王國內他們中誰最重要。基督問他們爭論什麼,他們默不作聲;基督一再告訴他們,「受苦被殺」之事一定要來,他們不要聽--「聽不懂」,也不要問。我們在祈禱的成長過程中,也常會看到這「話不投機」的困擾與危機。
成長的代價與喜樂
友誼與愛的成長就是在於能面對這些「不順眼」的東西--本來就有的缺點、軟弱、和有限,並在具體的生活中學著去接受真實。如果不這樣努力去作,那很容易為危機所勝,走向不可避免的「分手」、離異,甚或因「嚴重誤會」而造成更不幸的後果。如果雙方都肯「犧性」,接受這成長過程中的必有現象和非付不可的代價,藉著「開懷」暢談和會心共鳴,彼此間的了解與接納--真愛的唯一基礎,便會越來越真實、深入、穩定,生活自然就變得更和諧、快樂、充滿活力。成語中的「小別勝新婚」,也可說是時間藉著「彼此不見」而澄清了夫婦間的誤會,使他們意識到彼此都是那麼需要對方。現在在認真作完「懇談」後的夫婦身上,我們常會看到比蜜月更甜美的喜樂和情意。
宗徒們「不聽」基督的話,逃避面對真實,基督的言行對他們也自然就越顯得「生硬」,帶來更大的危機:「你們也要走嗎?」幸好他們還肯付出一些代價,沒有離祂而去。但由於不能和基督「傾心懇談」,不肯努力完全面對問題,終於發生了痛苦的「分離」--出賣、逃散、否認、喪亡。越不能爽快地付出成長的代價,成長的喜樂就會越延遲來臨。
完整的接納和給與
夫婦的感情在不斷「懇談」、接納、加深的積極成長過程中,逐漸進入成熟的境界。中年期的「變形」--發福,不減當年的苗條動人,現在的不能再有「鴻圖大展」,更令人覺得他死心塌地、忠實可靠。這時的相愛不再是藉著一些外在的東西來維繫,而是彼此間的完全接納和給與。「衣帶漸寬終不悔,鬢落秋霜愛彌堅」;他們之間的溝通現在已不再需要「懇談」,他們可在相對無語中「看」到一切,不言而喻。「永結同心」在他們身上「活」了出來。
基督和祂心愛的小團體,經過了逾越的痛苦考驗,最後才到達了「心」的契合。他們一網打到一百五十三條大魚時,若望馬上看出湖岸上的那人「是主!」基督問「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這時的伯鐸不再自以為「與眾不同」,而只說「主,無所不知。」以前他們最討厭聽的「基督必須受苦死亡」,最後成了「除祂以外,決無救援」;他們為「這名字」受鞭打、侮辱,覺得歡欣和榮幸。他們與基督合而為一,成為一心一體,再沒有什麼能使他們和基督相隔絕了。我們在祈禱生活中和基督間的關係,也只有經過困難、危機,並付出成長的必然代價,才能達到「心靈默契」的合一地步。


祈禱成長現象
以上我們簡短地敘述了一下人際關係的發展和成長的大概情形,同時也指出,基督和祂那心愛的小團體之間也有相似的情況。現在我們就把這些具體的發展情形和實例,應用到我們和基督的接觸交往上。
「偶然」的相遇和吸引
我們和基督間的積極接觸和交往,一般也是在一些「偶然」的情形下發生的。可能是看了一本書,遭遇到某件事,或是由於一個朋友、聽一次道理、參加一次宗教活動等不同的機會,使我們在內心裡受到了感動 (心為之動),覺得「找」到了基督。從這時起,我們開始願意多和基督接觸,願意更認識祂。這期間的一般現象是多看有關信仰的書,喜歡參加宗教活動,勤去聖堂等,有的會誦念許多經文,或作許多敬禮和「善功」。在這些頻繁的活動中間,最吸引人的就是開始和基督有個人的接觸經驗。這經驗和一般的交友經驗很不一樣,它使人有更深入、更完整的充實感和難言的喜樂--找到了心靈深處所最需要的「那一位」。這「驚人」的發現往往使人心熱如焚,如同那兩位去厄瑪烏的門徒,急不能待地返回耶路撒冷,去宣報自己見的事。在這熱情洋溢的初遇階段,很需要一位有經驗的輔導來幫助,這樣一方面可避免因過分熱心而造成的消極後果(比如因「爭取」多時間祈禱而引起的困難,因求好心切而「棄家修道」等),一方面可使這股寶貴的熱情導入「管線」而成為積極、持久的成長力量。由於和基督相遇而獲得的「滿足」也和每人的基本需要有關,如果這時能看情形給當事人介紹一些心理方面的常識(如人的多種不同的基本需要,身心之間的相互影響,情緒的一般反應等),會有很大的好處;使人從開始就意識到,祈禱是全人和基督的接觸,和整個的生活有關,而不僅是在於某些需要的滿足或令人欣喜不止的熱情。
「這裡真好!」
就如在人際關係中的初期熱情沒有深度,很不穩定,天人關係中的初期驚喜也是一樣。因為這其中有很多東西是「自然」的現象,就如同我們去旅遊參觀,許多從未見過的新鮮事物,一定會使我們感到非常驚訝、讚賞、快樂。祈禱的初期--開始和基督有個人而真實的接觸時,我們也自然發現許多「新」的東西:基督的宣講、奇跡、治愈病人;祂的溫和、良善、無條件的接納、寬恕;總之,在生命中「從未看到過像這人這樣講話行事」!由於這些新發現,自己覺得很受感動,因而內心裡不斷有新的體驗:一種特殊的平安、喜樂、熱切、愧悔、希望、活力等。由於這些新發現、新體驗,我們很容易了解,這時期的急於「多讀多想」,和本能的追求新奇好玩能有很大的關聯;祈禱中覺得的「這裡真好!」以及要「搭帳棚」就此住下的衝動,原是在這方面沒有經驗的「不知道在說什麼」(參閱谷九2~8)。所以就輔導的方面來說,這時應使對基督的好奇能保持「安靜」,有規律地去繼續尋求、發現、體驗。和這同時應作的一件事就是要使人開始面對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成長背景、個性特徵,才能優點、軟弱有限等,並把這一切逐漸帶進祈禱裡去,帶到基督跟前。因為我們都有一些內心的葛藤和創傷,而在這很興奮、激昂的時候,比較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一切而完全放在基督手中,因而多少也會體驗到一些解放的自由和治愈。雖然這接受和付託還很表面化 (還沒有真正的深刻體驗),但為面對未來的考驗和危機,是很好的一種準備和基礎。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有時可能會一兩年),這些新奇和熱情便逐漸減少,我們的一般反應是:「糟糕!現在我的祈禱越來越不行了……」當然,這是「蜜月期」快要過去的記號,但重大的困難不一定馬上就會來臨。通常我們一下捨不得「慣」有的快慰,盡力用各種方法去找回它們,好像非有這種溫馨的感受在,就不能算是好的祈禱一樣。這樣「掙扎」一些時間之後 (雖然有時仍會重溫「這裡真好!」的舊夢,再感受和以前相似的興奮與熱情),終究「時過境遷」,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只好「聽其自然」了。但有經驗的人告訴我們,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呢!
熱情消逝,困難重重
在人際關係的成長過程中,初期的熱情消逝是必然的現象;在宗徒們和基督的關係上,我們也看到了有相似的情形。祈禱生活--人和基督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初期熱情的過去是成長的必要條件和代價。對此留戀不捨自然是幼稚可笑,但更要注意的是,在祈禱中找不到「熱情」時,我們的心在找什麼來代替?首先要看一下,這消逝是成長的結果,還是別有原因?比如由於其他事物的吸引而沖淡、減少了和基督的真實接觸。假定在這方面都很忠實、努力,現在所感受的「冷淡」確是積極成長的記號,那麼此時要體驗的就是:分清基督與熱情,接受自己的有限。以前對基督本身因自己在祈禱中所感受的興奮、喜樂等,分辨不清,不自覺地混為一談,現在要慢慢「看出」這二者之間大不相同!祈禱是和基督之間的生活接觸,心裡感覺熱切與否卻是可有可無,和祈禱本身的「好壞」完全是兩回事。而且感覺如何,是和生理、心理的許多因素有關,不全由人的意志來支配;但自己和基督之間的接觸交往,是屬於自己的「要與不要」,不受情緒的限制和決定。這些體驗使人逐漸擺脫內心的一些「無謂牽連」,因而能更清楚地來面對祈禱中的基本事實:是要「看」基督,還是在尋求基督以外的其他事物?
除了這感到不斷「冷淡」下來的困難外,這期間還常會有生活、工作、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以前並非沒有,只是那時的「心情」好,比較容易接受,不甚感到「切身」之痛。現在內心「冷寞」,已是非常痛苦的事,再加上其他的煩擾和壓力,自然更覺得「禍不單行」,「四面楚歌」了。對這些「不幸」和痛苦,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它們帶進祈禱中,變成祈禱的題材。意識到這些困難和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很有關係;以往的內心葛藤和創傷,現在會更容易碰到,其中最痛苦的一環就是面對並接受,自己是「困難」的主要因素,自己在這些方面是那麼軟弱有限;自己在靈修的成長上確實是無能為力,完全需要基督的帶領和治愈。這裡不難看出,如果事先對此已有適當的心理準備,祈禱的發展就會比較容易;這些有時好像「排山倒海」的種種困難,不但不會把人淹沒,反而使人更堅強穩定。如果事先缺少準備,那就要掙扎得更久,要付出更多的痛苦代價。
風平浪靜魚滿船
生活在內心好像一片沙漠而四周又困難重重的階段裡,即使有很好的輔導幫助,依然是覺得黑暗無光,很難「振作」起來。經驗告訴我們,渡過這段痛苦考驗的捷徑和秘訣,就是在這深深感到生命非常「空洞、乏味」,好像非抓住一些外在的滿足不可時,還能閉著眼睛,死心塌地的把握住祈禱的時間,依然把自己放在基督跟前,深信祂的臨在,雖然一時什麼也「感覺」不到。在宗徒們的身上我們有這種情形的很好寫照。他們眼看著基督白白丟掉能作君王的大好機會,被迫上船到湖的對岸去;內心已是那麼失望,又遇到強大的逆風,他們這時的感受不難想見。基督沒有離開他們!他們把祂當作妖怪,但祂一上船,湖中就風平浪靜,船也馬上到了對岸。或是他們捕魚時,「整夜勞苦,一無所獲」,但照基督的話在大白天再撒網 (雖然完全違反他們的經驗和習慣),便一網裝滿了他們的小小空船。在祈禱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會被漫天烏雲和遍地黑暗所籠罩,好像基督完全不在,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意想不到時,忽然輕輕一聲「是我,不要怕!」,內心裡便立刻變得「風平浪靜」,充滿著以前沒有體驗過的平安、溫暖、和喜樂。
有了這樣的「風平浪靜魚滿船」的體驗之後,人便開始了解真正成長的意義:需要把自己的一切放在基督手中,包括自己的最消極的一面在內;只有祂是絕對的需要,其他都可有可無。
痛苦的絆腳石
上面的「失去」基督和再找到祂的經驗,是我們和基督的關係越來越加深的記號和必然過程,它們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基督讓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祂的能力和治愈,使我們越來越覺得非有祂不可。在我們覺得好像已經很認識祂的時候,祂也要使我們更看清自己是誰。就好像伯鐸在興奮地接受基督為「默西亞」之後,基督也找機會告訴給他自己的真正使命--「必須受苦,被殺害,但第三天要復活」,使他內心裡的基督偶像--假基督,也清楚地顯露了出來。祈禱成長的決定性關鍵就在這裡,面對或逃避這痛苦的絆腳石。基督在我們和祂接觸得相當熟悉之後,祂一定要我們進入祂的逾越奧跡。看祂顯奇跡,治好病人,或體驗祂的大能和治愈,都不成問題;接受祂的光榮復活和我們自己的復活,也是很高興的事。但是接受祂「受苦、被釘死」這一段,特別是一段也要在我們身上出現,那我們會本能地加以拒絕和排斥,丟得越遠越好。
基督成為我們中間的一員,祂知道人性的困難和需要,所以在使我們體認「逾越」為必經之途的這事上,祂很會配合我們的具體生活和不同的個性。雖然方式很不相同,但對逾越本身的了解和體驗,好像常有下面的幾個線條。藉著生活中的痛苦經驗,我們會逐漸意識到,人際關係中最難的一點就是要我們真實而完全地寬恕別人;受傷越深,寬恕越難。但是除非能作到這最難的一點,真實而完全的人間和諧就無法實現。藉著和基督的不斷深入接觸,我們有一天會清楚地「看」出來,體驗到,祂在逾越奧跡中所顯示的無條件寬恕,是一切徹底和好的唯一基礎,和「產生」新人所應付的代價。在這裡祂放下了可能有的任何防禦,表現出人與人間的無條件信任,使對立、懷疑、衝突、仇恨從根拔除,因而「戰勝」了人帶給人的毀滅和喪亡。祂向天父伸展雙手,無條件地接受祂所給的一切,完全信任祂的愛,使天人間的分裂、隔絕根本消除,因而恢復了人與「生命」的暢通--「戰勝」了與生命隔絕的永死。十字架的愚蠢從此逐漸顯出無盡的智慧,痛苦的絆腳石慢慢成為生命的基石;對逾越中的「必須受苦、死亡」,由本能的反感和排斥開始轉為面對和接受,肯定它是成為「基督」徒的必要條件和非有不可的特徵。
靜觀皆自得,妙在不言中
了解、接受、進入基督的逾越奧跡之前和以後,我們在祈禱生活中會有相當清楚的不同感受。比如,以前總覺得不夠穩定,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現在的感受是更踏實,更能物為心役;以前在祈禱中常有許多「問題」,現在變得更單純;以前有許多「分心」的困擾,巴不得「抓住」基督看個清楚,現在的心比較「空、明」,知道祂在;以前會覺得「雄心勃勃」,願意為基督轟轟烈烈地作一番事業,現在更覺得「心安理得」,不言而喻。這些改變的中心和焦點,從心理的角度來看,就是我們的心越找到自己的根,越接近真實和嚮往的圓滿,便自然越會安、定下來,滿足地「安息」在那裡,不再「庸人自擾」了。對啟示的事跡,基督的生活,這時已十分熟悉,自然不會再有初期接觸時的新奇感;和基督的關係加深之後,自然對祂更信任--更以信心和祂接觸交往,不再像當初那樣需要憑熱情來支持。因著和基督之間的「默默無語」,在祂那裡找到了心靈的安息,使我們在具體的生活中,對人地事物的看法和態度也隨著有很大的改變。現在更容易去看積極的一面,更體會到「一切都很好」的創造意義;對「壓破的蘆葦祂不折斷,將熄的燈心祂不吹滅」,更能在人際關係上,感受到它所表達的深長而完整的救恩。現在對自己的軟弱、缺點、有限,更能「心甘情願」地接受,不再想去比較什麼,而是「主,無所不知」,把自己完全放在基督手中。這階段的祈禱特色可用「和諧」二字來表達,對天、人、萬物都有一種「靜觀皆自得,妙在不言中」的新感受、新了解。當然,這和諧感一方面使祈禱生活有了「空前」的穩定基礎,但另一方面它只是走向更深和諧的起步,是「登堂入室」的階梯而已。為迎接「新郎」的親自來臨,那還有不少的準備工作擺在前面呢!
四 積極成長的特徵
以上對祈禱成長現象的描述,是在走完「盡其在我」而停了下來;如果用聖女大德蘭的說法,那再深一層就是要進入第四樓台。但這境界一方面是完全由基督之神來引領,我們「無需掛慮」;另一方面這已超出這次講材的範圍,所以不再多說。前面我們提過,和基督的積極接觸是「全人」的事,現在我們要看一下在全人的具體生活中,祈禱的積極成長會有怎樣「可見」的標誌與特徵。
中心的轉移
就如在人際關係的積極成長中,愛的吸引是由心為之動而走向非「他」莫屬,同樣我們和基督間的積極交往,也不能不碰到我們生活的「中心」。開始的時候我們陶醉於「我的」平安、喜樂、滿足、溫暖,但在成長中便「自然」--不能不轉向基督本身,祂是平安、快慰的主人,祂逐漸「進入」我的生活,成為我生活的中心。我慢慢意識到「主,要我作什麼?」由「強調」我要為基督作一番事業,而轉向把自己放在基督手中,讓祂在我身上實現父的計劃。和祂的接觸越深入,我們的心就越會更完整地放在祂身上,對任何的「變心」--轉向祂以外的任何人地事物,越能「看」得更清楚、更敏感。在具體的生活中,不只是順利快樂時能和祂「開懷」暢談,就是失敗、痛苦時,也是心中只有「祂」一人。大德蘭為建立新會院而奔波勞累,一天晚上回家時遇上了大風雨,更糟糕的是車子快到會院門口的時候一下翻倒了,她摔在地上,弄得滿身泥水,狼狽不堪。她努力爬起來,急忙走進會院,推開聖堂門,很「生氣」地對聖體中的基督說:「現在我知道,為什麼沒有很多好朋友!」
內心更自由
當我們越來越把心放在基督身上時,對其他一切事物我們便越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以前覺得必須「把持不捨」的東西,現在逐漸變得可有可無;以前認為「絕對」需要的事物,現在藉著和基督的加深接觸,一切都顯得相對化,只有「祂」才非有不可。用保祿宗徒的感受來說,就是「我以前認為寶貴的一切,現在都為了基督而視為損失和廢物」。更「有趣」的改變是對自己的健康更放心。通常我們對健康都很擔心,怕懼很多;有的人「需要」不斷看醫生,吃很多藥,「千萬」不可損害到身體。和基督深入接觸之後,越來越看出這些掛慮只是「人」的見識,不明白天主的事理;這樣逐漸感到「心安理得」,便自動會減少藥物,甚至可完全停止,而身體的健康不但不受害,反而心廣體「健」,更能吃苦耐勞,「甘心」為服務弟兄而貢獻一切。在這些憂慮、緊張減少的同時,自然睡眠也會隨「臥」而安,而且更深、熟、「甜美」,不像以前那樣「輾轉反側」,甚或暗自「飲泣」,屢屢不能入寐成眠了。因此,在整個生活中,我們越來越體驗到:「如果天主子使你們自由,那你們真是自由的了。」
更能面對考驗
上面我們看過,和基督的積極接觸,一定會使我們慢慢進入祂的逾越奧跡。當我們體驗到「逾越」是非有不可的過程時,在生活中我們對困難、挫折、失敗、撲空等消極的東西,也不能沒有「新」的看法和態度。以前的一般反應更傾向於「怨天尤人」,現在覺得比較容易「安心」接受,更有耐心和勇氣,事後也能更快恢復身心的平衡。保祿宗徒的感受開始在心中產生共鳴:「基督的德能在我們的軟弱中更會彰顯出來」,「在加給我力量的主內,我什麼都能作」。傳說聖依納爵曾有下面的表示。他晚年時的耶穌會,可說已遍及歐美和亞洲,到處為教會和人群提供有力的效勞與服務;那時有人問他,如果因著某些理由,他成立的新興團體必須取消解散的話,他如何才能「平心」接受?納爵的回答是:「我需要一刻鐘去拜聖體,然後就可安心無慮了。」
更能接受他人
和基督的真實接觸使我們更能接受自己,因而更能擺脫許多「不真實」的束縛而獲得自由。越能接受自己,也就越能接受他人;和基督的真實相通,便不能沒有和弟兄的交流、共融。我們和基督的接觸越深入,就越會對軟弱的團體發生「興趣」;由愛自己的團體而逐漸熱愛教會--充滿人性缺點的軟弱教會。在生活中越來越意識到,愛軟弱的團體和教會就是愛基督,除此具體的愛以外,其他任何美麗的理想都可說是不切實際。和這同時的一種體驗,就是覺得在靈修生活和祈禱的成長上,基督是藉著軟弱的人來領導我們,而且在一般的情形下,也只有從軟弱的人那裡,我們才能得到祂真實意願的表露和保證。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為什麼「忠於教會訓導」是靈修成長、深入的必然特徵的標誌。
結語
從以上所說的一切中,我們可把祈禱的發展與成長歸納為短短的幾句:由「無情」到「有意」,由「好奇」到「心嚮往之」;由外在的熱情走向內在的深湛,由多言走向無語;由對基督的驚奇而變為無條件的信賴,從我要為基督作什麼變為把自己完全放在祂的手裡;在心思念慮上逐漸改換更新,「懷有基督所懷有的心情」。在生活上越來越能接受考驗,日益熱愛人的軟弱團體和充滿人性缺點的軟弱教會--基督的身體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