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韻 立 譯 |

 

 

41
神學論集
(1979)p381-387
   

為何及如何準備作神操

 

韻 立 譯

 


一個人愈和曾深度作神操的人接觸,便會愈反省自己的經驗,他愈相信「作神操」並不只是暫時的經驗,而是讓人進入一種永久動力的生活過程。如果一個人願意吸收神操中所蘊含的一切力量,他必須選擇一種確定的生活型態。這包含使某些價值據為己有,獲得一個判斷和評估自己和社會生活的準繩,使自己的心充滿真實生活的渴望與感覺。
把操練比作旅途的經驗仍嫌不夠——不論適意或災情慘重——它們更肖似學習某種專業的學徒時期,需要人奉獻他的生活。
在這種框架之中,我們應了解這些操練不只是生命中另一重要的事件,而是最重要的事件。在神操中以濃縮的方式經歷了整個生命的過程。對那些已接受按這些操練生活的人,對他的生命有極大的重要性。
很顯然的,這種過程指出需要一個認真及有決心的預備。這種預備應是清楚的、按個人情況而定的、並有嚴格要求的。這種準備可能也包含對救恩事件中的偉大的理想和夢想。無論在避靜中或每日生活中作神操,救恩事件都應是最強烈的經驗。
為了預備一次考試課程或體育比賽等等,一個人需要花許多時間、精力與創造力。這些事件的本質就要求或寬或嚴的選擇參與者,他們必須通過此種測驗。不幸的是當論到對神操的經驗時,為這事所作的準備,只要是一個人度「信仰生活」就夠了。不論這種標準是如此的模稜兩可,對於被選者有多少信仰及神學上的訓練,似乎無關緊要。選擇者甚至不想去問想作神操的人,對社會問題是否關心,及他們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是否幾近於零。由於對預備的需要和範圍如此的無知,自然使神操降級,為許多種不同「好」的經驗中的一個。缺乏足夠的預備,將導致曖昧的結果。因此使人對神操不被信任,這種情形一直到維持到不久以前,而且在某些地方仍然繼續著。
人們似乎忘記了聖依納爵堅持神操是為「少數和特殊幾個人」作神操,只有確定作神操者的「夠格」才予以講授。
下面所說的可能很難聽。但當一個看到應怎樣和對誰講論神操時,他應想起福音的警告「不要把珍珠投給豬吃」,可能應建議用另一種合適的代用品取代神操的經驗,因此也保存神操的名義。

一個人如何預備作神操呢?
如果記住神操到底要培養怎樣的人,回答這個問題就很容易了。神操所造就的人,有十種主要的特性,可作如下的描述:
1. 他深深地體會天主是他生命中絕對和至高的價值,因為他充分感受到天主的愛和也被天主對人的計劃所陶醉。
2. 一個「罪人」意識到自己的罪和世界的罪,但也知道他被寬恕了。從此之後,他很明確的反抗罪惡。
3. 一個人感覺到基督的召叫,並已經決定在貧窮與辱漫中跟隨基督的召叫,為了證實自己作更好的服務。所以這個人的心理是基督建立新世界 (天國)的跟隨者。
4. 他對歷史上的基督有一種「內心的知識」,他愛慕祂,他已吸收了基督的生活方式。
5. 他是一個明辨的人,學習了這個「世界」和基督準則中間的不同。現在,他已為天國尋求「更多」(更緊急、更普及)來作他的決定。
6. 他看到一切工具和方式只有相對的價值,所以只有在它們有助於達到既定目標程度而利用。因此,他使自己保持一種自由的態度,而與一切無助於生活和促進天國的事物分離。
7. 他準備在衝突與排斥、痛苦與死亡中跟隨基督。有如一粒麥子的死亡,這種死亡將產生生命的死亡。
8. 他是一個在生著。
9. 按以上所說的方式生活,他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他培養與天主的親密,為了成為「在行動中的靜觀者」。
10. 他了解他無能孤立的按這些理想生活。因此,他尋求與教會一起生活和感覺,參與一個團體。他是大團體內的一個小細胞,而這個大團體也是他所願意加以改變的。
的確,要形成這樣一類人是多年的工作。但是這些特性仍然指出選擇的需要,也訂出理論上和經驗上預備的主要路線。

理論上的預備
我們可把它歸納為三個基本因素:
a. 聖經的背景:這並不暗示一種對聖經廣博而詳細的了解,它只幫助我們認識聖經的歷史是一個民族社會和精神釋放人的歷史,而沒有更大更多的作用。如果只知道聖經內的故事和逸事,也沒有多大的幫助。這些正是對「神聖歷史」的老書所講的。一個人更應了解聖經事件和今日人民的歷史相關而且繼續延續下去。這種預備也需要有對原始聖經文化的重要方面有些知識:聖經是如何寫成的,文學類型、聖經的靈感,不可錯誤性等等。
b. 合乎時代的神學:最近十年來,神學歷經快速的演變,在重點與註釋上有重要的改變。如果對最近神學一無所知,也不可能真實地了解天主啟示的言語和訊息。這特別是指基督論和教會論。作避靜的人及輔導需要真正跟上時代,他們發現在面對今日世界與教會事件的挑戰時,不願自己走進死巷子,他們需要相當的現代化,否則在作神操時可能會發生問題。在這些問題上,他們不能夠採取片面的立場:天主的普世救恩意願、教會與世界的關係等,僅是一些例子。
c. 對現實的科學分析:當然神操不只為了社會學的專家。他們為了所有關心把正義的訊息帶給世界的人。這個人需要對不正義的動力作用和他們的根本原因有一清晰的領悟。他已從對生活境遇問題採取盲目而簡化地解決一切事物的態度中解脫出來。他完全看見腐敗和毀壞的根是社會罪惡的根。如果沒有這些幫助去作神操會掉進老陷阱:培養一些沒有歷史感與日常生活現實有一大段距離的基督徒。這種悲哀的過程,另一種描述是:失去了意識。

經驗的預備
a. 祈禱的經驗:作神操前有一些正式祈禱的經驗是十分需要的。這可以阻止太突然的進入神操內。它可預先克服在祈禱中的一般困難,而避免在神操中為處理這些困難而浪費時間。除了這種對正式祈禱預先的經驗之外。人性成熟與心理受環境限制的平衡。沒有這一點,在神操中所要求對祈禱的一個深刻和喜樂的經驗可能受到阻礙。同樣,某些先決條件是:已確定反省的能力,能與自己相處 (不是一種逃避性的獨處,而是一種開放,不斷自我發現),他對自己的存在認真,藉著人的交往中能聆聽、能交付全部內在的我。
b. 不正義的經驗:這是指對經濟上貧困者的經驗,這些人在一個階級歧視的社會結構中被剝奪的一無所有。人只要一次與窮人和他們的困境有所接觸,就給我們的信仰和信仰生活提出如此之多的挑戰和問題,即使最認識我們的朋友,也不能作的更好。一個人有了這種經驗而進入神操,必然將發現很難在計劃未來獻身中,疏忽了世界的現實,假設要作神操的人願意尋求天國及其正義,沒有比與反基督及其不義、毫無防衛的接觸是作神操更好、更足夠的經驗了。
c. 團體生活的經驗:堅持作神操需要有這一類的準備可能顯得奇特。有些人會反對這些操練是一種個人的經驗。我們並不否認這個事實,但仍強調神操中「最強烈的時刻」,以個人的方式經驗到,但是這「強烈的時刻」延伸的過程和展開它的動力需要一個團體。這寶貴的經驗無法在一個弟兄般的團體以外表現出來,這一群人把一切事情都歸公有,彼此支持,在每一個分辨中提出問題、要求與作伴。缺少這種方法,在神操中開始的動力很難繼續,或者神操也很難產生人所要求的效果。自然只有對作過神操的人,才能引他們進入具備團體生活的強烈經驗。同樣,對團體有實際的知識可幫助神操的經驗更為真實。當一個人進入神操時,知道單獨生活不可能的事卻可在團體中培養,這可阻止頹喪,打開新的視界,幫助個人將來歲月的計劃和方向。
除了以上所說要預備的領域外,還需要找出想作神操的虛假的或有缺點的動機。同樣,某些基本態度也可能指出一個人尚未準備好經驗神操。有些例子應該牢記:有逃避現實的傾向,誇大的精神主義或理性主義,太膚淺等。這包含對作神操者有預先的認識,儘可能愈多愈好。它將幫助每一個人的指導和協談,有時因勸某個人作另一種更適當的避靜,有時,應勸某人延遲作神操。
具體怎樣實施這個預備的計劃,應按個別情況而定。我們記下在墨西哥有團體避靜中所顯露的特徵,作為一個範例。這個團體避靜已實行了多年。
在實際作操練的三個月前,可能作神操的人開始每週一次或兩次集會,他們輪流反省:聆聽交談以上所說的種種作為理論預備的一部份,幫助他們對每一方面作更深的探討。
在這些集會中,有人提供他們一個簡短的參考書目,因此也使會議更為豐富。
如果他們不屬於任何的團體或組識,舉辦一些分享「信仰經驗」的活動,讓他們嚐到團體生活的動力和價值。
作一次一天或兩天的靜默避靜,把神操中祈禱的方式介紹給他們,也能幫助他們對心禱的心境準備有所評估。
應建議他們或幫助他們實際接觸環境中不正義,或嚐到它的苦果。此後應有一段時間作反省,學習一些社會分析的理論以及對其現實的解釋。
過了三個月的準備期以後,應和願作神操的人談話一次;這應由輔導神操者去作,可幫助雙方看看已有的經驗,以及預見可能的困難。普通而論,神操是由一組輔導共同帶領。
進入神操的當天,應按團體需要完全用來完成這次預備。
在作神操者經驗的具體過程中,第一週的最後一天,作神操者應對聖依納爵要求進入神操第二週條件與心境作一反省:
——能平靜與忠信地繼續神操的經驗。
——在第一週所得以外要追尋更多。
——有強烈的願望作一更大的獻身。
當一個人發現缺乏適當的心境繼續作這操練,應讓他進入另一種過程或韻律,如果需要的話,他可以退出神操。
可能我們給人一個印象:一個人要有這樣的神操經驗太難了。這完全要看一個人對神操的欣賞和評價。從已有的經驗看來,這種努力有積極的效果;雖然在開始時是困難的。它們提高了推動神操者對神操的評價。任何人都可讓那些沒有預備好作神操的人,作另外一種避靜。
無論如何,我們強烈的要求只要那些保存真實特性和要素的操練,才是依納爵的神操。因此,這也幫助把不同方式的神修經驗加以區分。它也使人避免一種錯誤的想法:實際上當他只作了一個簡單的避靜,卻以為自己有了操練的經驗。


本文譯自
Luis Rodriguez-Lapuente, S.J., “Why and How to Prepare for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Supplement to Progressio, No. 13, Jan, 1979,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