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鄒保祿 |

 

 

40
神學論集
(1979)p193-202
   

額我略七世與德國的命運


鄒保祿  

 


前    言
在西洋歷史上,有三位教皇影響了歐洲社會:額我略一世以他傳教的精神使不少民族皈依教會,使歐洲成為一個基督化的國家。十一世紀末的英諾森三世,使教會執歐洲的牛耳,或為西歐的霸主,不得不溯源而歸功於十一世紀的額我略七世:他的宗教改革,不但影響了整個教會,更改變了德國的命運。今將此事的來龍去脈敘述於后。
甲:改革的意義
從十一世紀中葉至十二世紀初這段時間,可說是歐洲歷史的重要轉捩點之一。這是個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的改革時期。
改革的意義就是設法廢除舊有的秩序,而建立一個新的社會形式。在教會方面來看,廢除的是皇帝和俗人控制教會的權利,建立的是教會固有的權勢。
在政治方面,英國以封建制度來建設它的君主政權。在經濟方面,中產階級的興起,使社會的生活比從前較為平衡。在文化方面法國北部主教座堂學校開始形成,北意大利有些市立學校漸漸演變成大學。
這也是法律發展的時代,自從五世紀蠻族入侵後,羅馬法首度再次被人重視,同時又將此法與教會法並論。
在這額我略改革時代,教會從「俗人授職衝突」事件獲得不少自由,不再受到皇帝的控制。
乙:改革的來源
克呂尼運動(Cluniac Movements)可說是額我略改革的遠因,當時社會的神職人員分修會和教區神父。教區神父生活放縱,妻子兒女在旁,只顧自己的利益,且失去耶穌傳教的精神。修會人士,尤其是克呂尼會,主張神貧及發三願,且過著一個清苦的生活。當時改革家認為只有這種生活才能使教會保持基督的精神,只有這個改革才能重振教會的地位。
這種改革怎樣與額我略改革有關呢?
自1050年後,在教會任重職者多為隱修士,所以他們很自然地將嚴肅的生活帶給教會。例如,伯多祿達彌盎(1007-1072)是十一世紀聲望卓著的人物;他在米蘭改革教會時,斥責當時神職人員腐敗的生活。這種思想和作為的確是希德伯蘭(H ildebrand),即以後的額我略七世——改革教會的來源。
那時良九世(一0 四九至一0 五四年)是一位英明聖善的教宗,是改革教會的先鋒。他召集數次主教會議,重申神職人獨身制,禁止聖職、聖物的買賣,並禁止信友獲得神職地位。革新的程序已略見端倪。
「樞機」本是授與羅馬各本堂司鐸與七位六品副祭名銜。在大公會議的決議書上,他們隨教宗與羅馬六位郊區主教之後,鄭重簽名。
十一世紀時,教宗開始召請各地著名的司鐸前來羅馬,尤其是克呂尼修士們,頒賜他們樞機頭銜。
為了改革教會,良九世擢陞了不少傑出的人物作為樞機,例如:伯多祿達彌益、胡伯、希德伯蘭等人。這些人都是改革教會的中堅人物。
丙:改革教會的重要人物
在改革教會的人物中,可分為兩派;緩和派,以伯多祿達彌盎為主;和前進派,以胡培及希德伯蘭為首。今略述如下:
1. 伯多祿達彌盎
達彌盎在改革聲中是一位不很受歡迎的人物,因為他的清貧且嚴肅的生活對當時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可是但丁(1265-1321)在他的名著神曲中卻讚揚他。
一O四六年,達彌盎從事改革教會工作。1057年被擢陞為樞機主教。從此他不但奉教宗之命奔走各地,還著書立說,強調教會的紀律。他在米蘭改革教會的運動並不很成功。
在改革教會的項目中有三大重點:
一:  教會內部的革新,取消「神職交易」(The Simony西滿罪)和教士結婚問題。
二:  建立選舉教宗的制度:擺脫德帝和羅馬強權的干涉;由樞機團自由選舉教宗。
三:  取消「俗人授職」(Lay Investiture),而保障教會權利的獨立。
最後兩項的改革牽涉到政治問題,因此開始了五十年的教宗和德帝的衝突。
在這些改革的事項中,緩和派的伯多祿達彌盎自然不滿急進派的措施,他認為胡培和希德伯蘭是他的勁敵,因為他認為「取消俗人授職」不免會與德帝發生衝突,這是行不通的。他主張緩慢的改革,所以他盡量避免與德帝衝突。可是前進派卻不採納他的忠告。
2. 胡伯樞機(Humbert of Silva Candida)
與達彌盎思想針鋒相對的是胡伯樞機。他來自聖良九世曾任主教的羅蘭地方(Lorraine)出身貴族,最增恨德帝,因為德帝控制整個羅蘭地方。良九世當然很高興地請他到教廷工作。他因勤奮努力而成為著名人物。可惜因英年早逝(1061年),未能登上伯多祿的寶座。
在樞機團中胡伯是位急進派的領導人物。公元1059年他出版兩本書, 頗有助於額我略七世的改革。
第一本書論「選舉教宗條例」。其要點是:一、選舉教宗,包括提名和附議是樞機團的專有權利。二、選舉後,只將經過情形告知德帝,並不須獲得帝王的同意,更不須先向他宣誓效忠。
第二本書為政教關係,討論並反對西滿罪。在此書中,他積極反對德帝對教會一切措施。胡伯認為,西滿罪不只是教會職位的買賣,更是讓俗人干涉教會的內政。所以俗人授職,私佔教堂等是應根除的。
希德伯蘭受到這兩書的影響很深,可說是他改革教會主要的動機。
3. 額我略七世(1073至1085)
若以希德伯蘭與達彌盎和胡伯比較,前二者是理論家,而希氏卻是一位實行家。他綜合了各方面的資料,再加上他自己的經驗,便成為一位革命性的改良教會者。
公元1073年即位後,額我略七世撰寫了「教宗訓令」(Dictatus Papae)一書,討論教宗的權利。這是一部重要的文獻。包括二十七項條文,今略述如下:
1. 羅馬教會是天主所建立的。
2. 羅馬教宗合理地稱為至公的。
3. 只有他才能罷黜或恢復主教職位。
4. 他的代表在召開會議時,有罷黜任何人的權利。
5. 教宗也可罷免那些不在場的人。
6. 他不該與受處罰的人住在一起。
7. 在必要時,只有教宗可制定新法,召開會議,設立教區,此外他可分劃富有的教區和將貧窮的人聯合起來。
8. 教宗可具有帝王的紋徽。
9. 只有教宗的腳才能為公侯們所親吻。
10. 只有他的名字可在教堂內誦讀。
11. 他的名銜是世界上惟一無二的。
12. 他可罷免國王們。
13. 在必要時,他可調動主教。
14. 若是他願意,便有授與神品的權利。
15. 教宗所祝聖的神父,可治理其他教堂,不為他人所控制;但他不能領受更高的地位。
16. 沒有教宗的命令,任何會議不可稱為大公會議。
17. 沒有教宗的許可,任何書章不能成為合法的。
18. 沒有人能約束教宗的意見。
19. 教宗不受任何人所控制。
20. 沒有人能處罰已向宗座上訴的人。
21. 教會內重要案件該由宗座定斷。
22. 在聖神領導之下,羅馬教會未曾錯誤,永遠也不會錯誤。
23. 羅馬教宗一旦被祝聖,毫無疑惑地便為聖伯多祿所聖化。
24. 因教宗的命令或許可,屬下可上訴。
25. 教宗不必經過會議,便可罷免或恢復主教職位。
26. 凡與羅馬教會不相符合者,不該稱為教友。
27. 教宗可赦免那些向他效忠的人們。
這項訓令對當時歐洲皇帝和諸侯來說,的確是個革命性且顛覆社會性的言論。在歐洲史中,教宗權勢凌駕於國王之上是從未有過的。教會人士和西歐諸王也知道教宗額我略七世要強硬實行這項改革,衝突是在所不免的。當時的情形真有短兵相接之勢。所以當他在位時,政教惡化終於展開了。
4. 巴斯卦二世(1099至1118年)。
巴斯卦二世是急進派最後一人。對教會改革頗為努力。他曾在佛羅稜斯城附近梵羅比羅沙(Vallombrosa)隱修院為修士;此地為當時新神修學和改革的發源地,後來進入教廷,成為額我略七世的忠實弟子。
在位十九年的時間顯示出他剛毅果斷的精神,與德帝亨利五世也發生過衝突,繼而又與英王爭執,但後來因支持十字軍東征,為了聯盟西歐各國抗敵,態度較為溫和。公元1111年教宗與德帝訂約,才結束這漫長的衝突。
他認為德國教會的土地該屬於國王,亨利五世也許諾不再干涉德國主教和隱修院長的事,雙方都感到滿意。
丁:俗人授職衝突的經過
皇帝和教宗爭執的重點是在俗人授職問題上,也可說是牽涉到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對一般有權授職的俗人,這是剝奪他們已得的權利:為德意志皇帝,是放棄任命高級官吏的權利。
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在歐洲是一位很有權勢的君王。額我略七世發表他的訓令,要他放棄俗人授職權利,而且恐嚇他如果不順從,將予以罷免,這是國王所不能忍受的。
亨利四世(1056-1106年)即位時,年方六歲。其父亨利三世時,以強硬的中央集權政策控制整個德國貴族。貴族們很不滿意亨利三世的做法。因此準備在新舊交替推翻這種制度。所以沙桑尼(Saxony)大公國領導德國的貴族,在舊王逝世和新王登位之際決定發動叛變,但是沙桑尼的主教們仍然效忠新王。
經過幾年的內亂,亨利四世終於戰勝了離心的貴族,且繼承父志,鞏固己力。在1075年,反叛的首領被屈服了,不少沙桑尼農民在戰場上死去了,使德國卻成為一個強盛且統一的國家。
就在這時候,他接到教宗的訓令,要他放棄俗人授職權,這不是要置他於死地嗎?
起初,亨利對羅馬的措施是謹慎且緩和的;但教宗的政策,不得不使他與羅馬發生衝突。
亨利告訴教宗,他的措施會招致教會的混亂和咒罵。同時亨利聲明要侵奪教宗的寶座,這樣的行為實與聖伯多祿的權位相違背。
但是教宗不怕德皇,因為有許多同盟國支持他:如土斯卡尼女伯爵瑪弟達(Matilda Tuscany)是最支持教宗的。當教宗收到這封咒罵的信,便罷免了亨利;同時又致書德國主教們,命令他們不得承認亨利為國王。
絕罰是當時教會一個有力的工具。亨利四世的三分之二軍隊來自教會的地方,如果他不順從,他會失去權力,同時,貴族也會乘機擴張封建力量來抵抗皇帝。
當時宮廷任職的教士也勸導皇帝,認為順從教宗可保王位。亨利四世也相信教宗召開議,會令他免職。因此派使節到羅馬請求教宗寬赦。
亨利四世在土斯卡尼瑪弟達的加諾薩(Canossa)與教宗相遇。1077年冬所發生的這件事成為歐洲史上富有戲劇性的一幕。
「亨利親自到加諾薩……只帶幾個隨從……他出現在城堡門口,赤著腳,只穿一件襤褸的毛衣,怯懦地懇求我們(教宗)給予赦罪與寬恕。就這樣一連三天,在旁的人大為感動,開始同情他,流著眼淚祈禱, 代他祈求……最後我們撒銷了免職的處分,再度引他回到聖母堂內。」
亨利四世終於屈服在教宗權力之下,但是時間短暫,一年後(1084年),亨利派兵進攻羅馬。額我略七世逃往天神堡壘避難。德皇在拉特郎教堂開會,把額我略革職,另立吉伯特(Gilbert of Parma)為教宗,取名為格來孟三世。一星期後,他給亨四世加冕,亨利統治羅馬約一年。
1085年,羅伯•吉斯卡率領三萬六千大軍進攻羅馬。亨利無力扺抗,逃回德國。
額我略繼續往沙來諾召開會議,將亨利逐出教籍;接著已感心力交瘁,便說道:「我愛正義,痛恨邪惡,因此我將死於流亡之所。」享年六十二歲,時為一0八五年三月廿五日。
亨利四世晚年受其子亨利五世的困擾,其子聯合德國貴族反對他。亨利五世在1106年繼位時,繼續攻擊教宗和他在德國的聯盟。
戊:結論
很顯然地,教宗和亨利四世雙方均有得失。各方均未得到完全的勝利。教宗在加諾薩恢復德皇的地位,亨利承認教宗有權審判且罷免歐洲的統治者,即承認羅馬主教的首席地位。
在教會方面,一位皇帝屈服在教宗權下,是一件空前的大事。加諾薩地方因此名垂青史,成為典故。後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1815-1898)在與羅馬教宗相爭時,就意味深長地說:「絕不去加諾薩」。
教宗的權勢一直上升,直到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教會為歐洲最高盟主,號召諸侯,以抗回軍。這不得不歸功於額我略教宗的改革。
在德國方面,俗人授職衝突的事件顯示出諸侯們勢力的成長和地方自治的產生。有些德國歷史家認為十一世紀的政教衝突決定了德國的命運。
自政教衝突後,德國在文化方面也走下坡。1050年時代德國是學術和藝術的中心;但自此事件發生後,便失去了這種向上力。此後,人們多注重政教的關係,而忽略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發展。代之而起是法國和意大利,在中世紀學術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