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朱蒙泉 | |
|
39期 | 神學論集 |
(1979)p115-131 |
---|---|---|
家庭中的溝通
朱蒙泉
|
||
民國六十六年八月十九日至廿一日,天主教家庭生活協進會,假輔大校園舉辦全國家庭生活營,參加者有百餘位夫婦。首講由新竹磐石中學校長陳明清先生主持,題目為「今日家庭生活」。次講由筆者負責,題目為「家庭中的溝通」。時過一年,既無時間也無心整理,但經友好催促,幸得周文漣女士的協助,將舊文整理出來。除向周女士致謝外,尚期有助於促進夫婦間的溝通和家庭中的幸福。 —作者謹識
一. 家庭關係的性質 1. 家庭的關係是動態的 家庭的關係在表面上來看似乎是靜止的,而實際上是動態的,平靜的生活中,充滿著新陳代謝的活動,平衝的關係下潛伏著緊張和鬆弛,相拒和相吸。 2. 夫婦的關係是兩人的需要和希望的表達與完成 人際的關係和溝通不是別的,正是兩人的需要和希望的表達與完成。夫婦之間的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變動和互動中形成,為此關係要求夫婦彼此適應,彼此滿足對方的需要與希望,這些需要和希望不僅屬於意識的層次,也往往是潛意識的,也就是說,夫婦自己常常觀察不到,意識不到,但這些潛意識的需要和希望卻是存在的,待機而發,因此會帶給夫婦迷惑和無法捉摸的感覺,這些需要和渴望按著年齡,健康、環境、社會和文化等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為滿足這些需要和希望,夫婦的關係應當不斷予以調整和演進。需要可能屬於生理、心理、社會或精神方面的:如飢渴、安全、隸屬、幸福等,希望可能是自我完成、實現或奉獻,而這一切都在互動交流中表達出來和圓滿完成的。 3. 夫婦關係的兩個特色 夫婦間的溝通普通有兩種特色,就是:一、相輔相成,互補互助,也就是橫的關係,二、按著一定的階段演變發展,也就是縱的關係。每個家庭雖有具特性,但都按照一定的階段,或長或短,按部就班的發展。 二. 家庭動力的消長 1. 向心力得勢,離心力失勢(他(她)是我的) 在這一階段中男女雙方都放棄過去的興趣,朋友、家人、活動,不論是由於一見鍾情或是慢慢的墮入情網,按其本質來說,二者相當近似。前者突如其來,出其不意,男女雙方似乎連反省或推論的機會都沒有,等到大塊整批地接受在手中以後,才有時間和機會,有意識的反省與推論突然發生的事,這並不是說,一見鍾情沒有充份的理由,而是情感的發動,遠遠超越意識的作用,人的意識沒有辦法緊緊追隨情感的作用,至於漸漸隨入情網,因為發生的經過比較緩慢,男女雙方有充份的時間反省和意識到所發生的事。不論一見鍾情或慢慢地墮入情網,其方式雖然不同,但兩者在此階段男女雙方都專注於對方的優點上,而無視對方的缺點,即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在這階段裡該注意的,就是作進一步的反省,而不隨從一時的衝動,因為隨著本能或潛意識的動機往往會鑄成大錯,後悔莫及。雙方該反省的是自己是否能照顧到對方永久的利益和幸福。人際關係中潛意識的動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時時處處都在發生,只是在普通的情形中,其後果不太嚴重,但若男女選擇終身伴侶的時候,其後果就比較重大了,在風平浪靜時,潛意識的動機和雙方的弱點不會顯露出來,但若一旦環境改變,職業不如意,或身患疾病等的事情發生時,因為事前沒有心理的準備,就會嚴重地影響夫婦間的關係,甚至產生婚姻的危機。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從動機來講,一見鍾情的危機和紅杏出牆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對象不同罷了。這個時期也可稱為蜜月時期,時間可以由幾週延長五、六年,其特徵是愛人專情於所愛者,他們感到唯有他們生活在這世界上,雙方都放棄了過去的興趣、感情、朋友和其他的關係,他們彼此達到火熱的程度,對周圍的人都抱著冷漠的態度,普通習慣所做的事,還能繼續下去,可是要求他們付出情感的事,就不易做到了。比如社交、文化、審美、宗教等等的事,都會受很大的影響,要打不少的折扣,因為雙方都強調相同和相補的地方,排除相反不同的地方,將離心力中和到最弱的地步。 2. 協調攻擊的本能(我是我,她是她) 蜜月期以後協調攻擊的本能是很重要的,情人們承受不起伴侶的反對,即使偶發的小事,也會引起罪感,甚至激起情緒上的爆炸和衝突,雙方會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可能到達決裂的地步,不過男女間的關係,除非經過這種危機,不能漸趨成熟。青年夫婦很容易否認彼此間的這種差異,例如在運動場上相遇的男女,因為興趣相同而發生好感,繼而相愛,豈不知他們除了運動以外,也許沒有許多相同的志趣,因為一時高興而結婚,兩人還是大孩子,尤其男孩子往往還沒有成熟,但女方為了不願使他洩氣,不忍使他失望,而接受了求婚。人既然不能常生活在高潮中,蜜月時期一過,兩人就得面對生活的挑戰,而最大的挑戰便是發現對方並不是像自己想像那樣理想,因此隱藏在內心的攻擊性突然出現,至今否認的離心力,現在就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其實協調離心力,能使每一個人的個性表現出來,肯定自己,再承認對方。他不再是某人的丈夫,她也不僅是某人的妻子,他是他,她是她,每人都有本身的地位,身份和價值。這種肯定使得男女雙方又在成熟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 3. 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平衝(我們所共有的) 離心力和向心力之間取得平衡,使夫婦關係進入新的階段。但這種平衡需要不斷革新,就在這時期中產生失和的現象,結婚多年後的夫婦之間的關係可能發生三種不同的現象,其帶來的危機會給夫婦引起不少的痛苦,封閉的態度或逃避的行為,但如處理得當,彼此之間的關係就能夠加深一層。現將三種不平衡的現象描述如下: 1. 齟齷不合,彼此攻擊,不再投資,引起破裂,增加痛苦。 發生此現象時,夫婦彼此不關心對方,而對家庭之外的事發生興趣,每日生活的壓力增加彼此的磨擦,利用對方如同東西一般,以前對伴侶加以理想化,所以甘心情願把自己交付出來;可是到此階段,夫婦雙方只為自己的利益利用對方,不加補償,也沒有服務的誠意,而以前常為表示自己的愛慕,和建立良好的關係,殷勤地為對方服務,現在男方若只要求女方服務而不付代價,因此女方將感到痛苦和創傷,怎能不引起她的攻擊反抗呢?如此夫婦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矛盾,因為結為夫婦,不能愛也不能被愛,本身就是一種痛苦和一種失敗,這種痛苦和失敗使人長期麻木癱瘓,即使不因此分居或離異,雖然因為道德、宗教種種理由繼續同居共處,也是非常悲哀的事。幸而,在這爭吵鬥爭中,彼此之間的愛雖然不如以前那麼明顯,雙方的吸引力依然存在。然而,因攻擊性和離心力的誇大,使日常生活度日如年,繼而雙方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和傷害,對伴侶冷漠不感興趣。可是這攻擊性並不消除彼此間的吸引力,也就是說離心力與向心力共融並存,其實這模稜兩可的態度在戀愛初期已經存在,只是積極的向心力飄浮在意識的上層,消極的離心力沉沒在意識的下層。而現在恰恰相反,憤恨飄浮在意識的上層,而愛情沉沒在意識的下層,有時竟然矢口否認愛情的存在。如何減少攻擊力,如何增加,發掘彼此的吸引力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工作。 2. 向外攻擊,減少社交,彼此投資,引起封閉。 這種現象的發生是由於夫婦為預防分離,彼此保護,不再向外投資,怕自己的弱點暴露,不准自己和伴侶向外開放。可能一方出於嫉妒而提防對方向外發展,繼而變本加厲把配偶囚禁起來,這種保護的態度逐漸擴大,可能由於不自覺,可是日久天長地普遍控制配偶的一舉一動。這種封閉的態度使夫婦孤立起來,凡是屬於公共的興趣,對外的關係都逐漸放棄,甚至家人,親友都逐步的遠離。夫妻雙方只注意和保護對方,失去個人獨立或自由,是他們間結合的代價。這種代價使得夫婦雙方的生活越趨貧乏,他們不允許對方獨自行動,他們做什麼都在一起做,任何的事都屬於共同的事,這種現象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表面上彼此之間是很和諧,甚至於彼此的分裂看起來是不可能了;其實不然,最初,因為愛情只向伴侶身上投射,繼而因為攻擊性沒有其他發洩對象,所以也漸漸指向伴侶,這樣一來,夫婦生活變得非常貧乏,蒼老得很快,生命在減速中。最可憐的是他們孩子發展一定會受到阻礙,處在這種情形中的夫婦,必須繼續彼此投資,同時也得繼續向外投資與開放,才不致害己害人,傷害對方還是小事,阻礙孩子的成長,對夫婦自己的情緒生活,甚至將來的婚姻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3. 向外投資,彼此不投資。 為避免人格窒息,伴侶參加社交,夫婦間最大的危機是在彼此不再投資,認為夫婦間的關係是一勞永逸的;其實夫婦關係的建立是永無止境的。一旦夫婦的關係取得平衡,認為就能一生享用,無疑的他們將要死於安樂。危機的本身原無所謂好壞,如果夫婦無論在痛苦或喜樂中,高潮或低潮中都能一起討論,交談和反省,一切的遭遇為雙方和家庭都是有益的,尤其若能預測危機的來臨,防患於未然,共同面對,檢討彼此關係上的得失,分析共同遭遇的困難,一定有助彼此之間的了解,團結和相愛。 4. 攻擊對內,吸引向外(我們都沒有) 願意改變是中年時代的危機,他們一旦遭遇到困難,就希望換一個職位,改變一個地方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對於婚姻也可能有同樣看法,和用同一手法。其實真正的方法是在於夫婦能否加強或深入彼此之間的關係,婚姻輔導在這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善變的心理之下,如果有第三者出現在他們之間,彼此的分離也就能夠表面化了,意識到了這個危機,中年的夫婦必須採取預防。幸而這時期夫婦之間的關係已經很深,性機能已經比較安定,子女們也使他們之間的關係更為穩定,社會的地位和精神上的造詣都有成就,他們彼此之間的愛情也已經很深,如能夠同舟共濟的重新探討和建立更新和更深的關係,將使他們中年的生活更為美滿。
三. 家庭中的溝通 家庭生活經過許多不同的階段逐漸成熟。溝通,使得成員順利的渡過這許多不同的階段。人人都需要溝通,然而溝通的方式因人而異。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溝通方法;小孩子用哭笑來表達自己的感覺、與人溝通;大人以表情、言語與行為和人溝通。男女表達的方式和內容也都不同,男人多用行動來表達,女人多用言語來表達;男人會嫌女人囉嗦,女人會嫌男人木訥。交談的方式和內容因人、時、背景、教育,經驗不同而異,但溝通要求是雙方的,某夫婦在他們懇談中說:「我的眼淚流在我的面頰上,我的眼淚流在你的面頰上,你的眼淚流在我的面頰上,我們的眼淚流在我們的面頰上,其中的滋味和深度是非常不同的。」與人溝通,我們可以用眼淚,用表情、用手勢,用行動或用言語。言語不是唯一溝通的方法,也不是最深入的溝通方法,卻是最普遍、最理性的方法:因為言語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給對方願得到的知識,言語也可以表達自我,把自己的看法、態度、立場和感覺表達出來。言語更可以和別人建立起關係,為對方的利益和幸福,獻出自己的時間、才能和精力,也希望得到對方的答覆。溝通不僅是自我表達,更是能接納對方;不僅是講話,更包括了聆聽。因此,與人溝通也就是願意向對方傾訴,願意別人了解自己的價值觀,願意人家重視他。除此以外,他也願意聆聽別人所講的,和所願意講的,不僅聽自己願意聽的。所以聽的人該放棄自己,犧牲自己。放棄自己的看法,態度,立場和感覺,他願意抱著開放的態度,願意受人家的影響和改變,換句話說,他願意變成別人,願意自我奉獻,總之,在溝通中,人所注意的不僅是他說了什麼,而是他是誰。 1. 溝通是我觀的表現和接納,所以自我認識是溝通的第一課。 直接與人溝通的我,不是客觀存在的我,真正的我,而是我對自己認識的我;也就是說,我對自己認識到什麼程度,我就以這程度與人交往。更進一步來說,有許多人對自己有所了解,但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自己,認識了自己以後也不能接受自己,這樣的人,和人交往之中會帶給人帶來不真實和一種虛偽的感覺。為此,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接受自己更是重要,自我認識實在是溝通的第一課。所謂自我認識,不只是片面或部分的認識,而是全部而整體的認識,至少對自我核心有所認識,所以包括很多,譬如思想、感覺、態度、價值、願望、需要等等,愈是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愈是能與人溝通。因為自我認識,自我接受,不是別的,就是自我溝通,而自我溝通是與人溝通的一個先決條件。 2. 溝通是兩個個體的共融,所以發現志同道合是溝通的第二課。 雖然溝通的步驟,往往由表面而深入,由部份而全體,由小至大,由近而遠,由外而內;不過為能做到此點,雙方必須發現對方與自己有些共同的地方,能在別人身上找到與自己相像的地方就能產生共鳴;能夠在別人身上發現另一個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生同體和共融的感覺;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人生中的大幸,而信仰更啟示給我們許多共有的真理與事實,就是我們都為天主所造、所愛,所救贖的天主子女,都有許多長處和缺點的人和信友,這些都是我們共融的理由。 3. 溝通假定雙方的差異,所以接受異己殊途是溝通的第三課。 這一點恰巧和第二點相反,情投意合使人引起共鳴,不致感到孤獨,在相輔相成只有具有不同個性的人才能做到,正如水之向下流,因水位有差別一般。不同性格的夫婦要求別人站在自己的立場,設身處地了解他,不採取競爭的態度,而採取欣賞的態度,不去設法強人就己,而設法向人學習,這是何等的挑戰!接受這樣挑戰的夫婦,才會有充沛的生命,創新的生命。 4. 溝通須有第三者的參與,所以超越目前的事實,追求未來的理想是溝通的第四課。 限制在兩人之間的溝通,會使生命非常乾枯和貧乏,在家庭中如有孩子產生,使夫婦間的關係,更形充實和愉快。人的生命在不斷給予時,才會充實。夫婦的生命也不例外,必須為下一代獻身,夫婦的關係就變得格外有意義。不但如此,夫婦兩人有共同追求的理想,不斷超越自己目前的成就,抱著開放的態度,聆聽天主對每一個和全家人的旨意,有目的的生活,有意識的生命,使得夫婦間的溝通更為順利,也使得離心力和向心力之間的配合更為恰當。如此的溝通雖然會暫時的帶來不安、痛苦、衡突,但是如能恆心不懈,終能為夫婦帶來安慰,滿足和幸福。
來由 王太太來訪婚姻專家,願意談談有關先生的問題,從她的口中我們知道她先生的情形:「個性懦弱,教育程度不高;王太太談論時態度輕鬆。結婚後一段時期令她回憶,他們結婚約有七年。最近王先生似乎在逃避她,有時還冷嘲熱諷地訕笑她,先生態度上的轉變令她不安和失望。」 歷史經過
太太自問為什麼因丈夫的改變和自立而不樂? 個案乙:問題在她身上
*********
參考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