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王敬弘 |

 

 

39
神學論集
(1979)p11-22
   

馬爾谷和瑪竇福音中的聖神   


王敬弘

 


前言


這篇文章是為了對馬爾谷和瑪竇二部福音中所講論的聖神作一探討。我們之所以把這兩部福音放在一起研究,是因為這兩部福音提到聖神的地方都不多。此外,馬爾谷所有關於聖神的章節都為瑪竇所引用;有時他把馬爾谷的經文略加改變。如把兩部福音同時探討,會對某些章節的意義得到更明確的了解與認識。
我們現在所用的方法是把每一個有關聖神的章節分別加以解釋。最後,再把馬爾谷和瑪竇中有關聖神的思想作一個綜合的反省。
馬爾谷福音中的聖神
「我以水洗你們,他卻要以聖神洗你們。」(谷一8)
這節聖經是出自洗者若翰的口,把耶穌的洗禮與自己的洗禮作一比較,並承認耶穌的洗禮更高、也更具有救恩性。
為了充分了解這句話,必須對「洗」字加以解釋。「洗」的希臘原文為Baptizo,意為「進入水中」;並且它是一加重語氣的字,表示進入水中之後,若不救出來,就會死亡。
水在近東地區和舊約中有多種不同的意義。首先,洪水是混沌的代表。在近東的神話中,創造之神征服了洪水之神(海怪),以它的肢體創造了世界。但洪水仍不斷地威脅受造物,使它重歸於混沌。
洪水以上的意義都在聖經中留下了痕跡。創造之初,上主之神在水面上運行(創一2),表示天主征服了洪水,使受造物出現。後來人類犯罪,天主以洪水來懲罰人類(創七),使大地恢復混沌。
水的第二個意義是產生生命並養育生命。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流浪時,常向天主抱怨沒有水喝(戶二十24;二七14;申三二51;三三8),天主以奇蹟的方式把水給了他們。在第二次出谷的預言中,描寫天主將在沿途給他們水喝(依四八21;四一17;四三20)。末世的樂園也將是充滿水的地方(依四九10;三五6)。
在出谷事件中,天主以水毀滅了敵對的埃及軍隊,使以色列整個民族得以誕生,這也是以色列民族所受的洗(格前十2)。
水在救恩中第三個意義是洗淨。幾乎所有宗教都有取潔禮;其禮儀大都是以水作象徵式的洗淨。在舊約時期的取潔禮中也不例外(肋十四、十五)。
若翰水的洗禮綜合了以上三種意義。若翰首先要求人悔改,脫離罪惡的桎梏。然後,人被浸在水中,象徵以水洗淨的能力摧了罪惡。當人從水中再次出來時,便獲得新生命(谷一4~5 )。
在舊約中,先知們曾預言,在末世時期來臨時,上主要傾注祂的神(則三六27;岳三1~2)。表示聖神是上主末世的恩賜。這種預言也常與水連在一起。「我的僕人雅各伯‥‥‥因為我要把水倒在乾地上,‥‥‥使豪雨落在旱陸上;我要把我的神傾注在你的苗裔身上‥‥‥」(依四四2~3)。「那時,我要在你們身上灑清水潔淨你們,淨化你們脫離各種不潔和各種偶像‥‥‥我要將我的神賜予你們五內,使你們遵行我的規律,恪守我的誡命,且一一實行。」(則三六25~27)。
從舊約的背景看來,以聖神施洗表示使人在聖神內死於罪惡,獲得在天主內的新生命(參閱若三5~6)。
若翰洗者把兩個洗禮加以比較,顯示他所行的洗禮只是一種預像。耶穌以聖神所行的洗禮是一種滿全。
「他剛從水裡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神有如鴿子降在他上面。」(谷一10)
這是記載耶穌受洗中的一節經文。關於耶穌受洗整個奧蹟的解釋,張春申神父「福音新論」中已仔細地說明,現在不再重覆,只更深刻地來分析有關聖神的意義。
谷中首先記載「天裂開」,這三個字與則一1及依六三19相呼應,表示天主答覆了以色列子民的祈禱,以這象徵宣佈恢復天人的交往。在這段經文中,天裂開之後,聖神降下。這表示聖神在天人交往擔任了一個決定性的角色。
聖神是以鴿子的形象降下的。鴿子在舊約中也富有象徵的意義。首先在洪水之時,諾厄從方舟中放出一隻鴿子,牠嘴裡啣著一根綠橄欖樹枝飛回方舟(創八10)。這表示天主已終止祂對人的處罰,祝福了大地,使它重新長出生物。在梅瑟五書中常提到鴿子是祭獻用的飛禽。窮人在取潔禮中就要奉獻鴿子(肋一14;五7;十 一11~12;十二6,8;十四22,30;十五14,29,30)。這裡多少把鴿子當作一種純潔的象徵。這個思想在瑪十六10找到迴響。此外在舊約中,鴿子常是以色列民族的象徵(歐十一11;詠七四19)。在雅歌中,鴿子又常是愛情的象徵。舊約中的這幾種意義,給聖神的降臨帶來了更豐富的內涵。
從耶穌受洗整個奧蹟來看,馬爾谷寫這段聖經是按依六三10~19寫成的,所以把耶穌受洗的奧蹟視為一個新出谷的開始。祂進入水中,又從水中走出來,是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聖神的時代;也是一個末世時代,因為聖神是末世時代的恩賜。耶穌自己必須先充滿聖神,才能夠以聖神給人付洗。
從撒烏爾和達味受傅為君王的敘述中,我們看到撒慕爾先知給他們傅了油,使他們成為受傅者(默西亞),同時,上主的神降在他們身上(撒上十1~11,十六1~14)。所以現在聖神降在耶穌身上,也包含了使耶穌成為被聖神傅油的默西亞。
從整部馬爾谷福音來看,耶穌受洗及領受聖神,再加上為天父印證,是祂的愛子和祂所喜悅的;這表示耶穌實在是天主用聖神傅油受苦的僕人和默西亞。在馬爾谷福音後來的敘述中,非常清楚地發展這兩者的意義。
「聖神立即催祂到曠野裡去。祂到曠野裡四十晝夜之久,受撒旦的試探,和野獸在一起,並有天使服侍他。」(谷一12~13)
關於耶穌受誘的奧蹟,在張神父的書中有詳細的解釋。本文只探討聖神方面的意義。
谷中用聖神「催」耶穌到曠野中去,表示他與耶穌行動之間,富有動力的聯繫。後來這個字在馬爾谷福音中屢次用在耶穌把魔鬼從人身上驅逐出去(一34,39,43;三15,22)。
在馬爾谷福音中所形容的曠野顯然表示它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曠野是魔鬼的居留之所(依十13~20;三十6;三十四10);另一個意義則是曠野是加深天主和人交往的地方(歐二16;列上十九8ff)。
「受撒旦的試探」:耶穌在受洗奧蹟中顯示了自己是默西亞、新以色列子民的代表;在充滿聖神之後,就到曠野中去征服惡魔的勢力,藉著聖神的德能打敗魔鬼。這一點在耶穌日後的工作中以驅魔的方式顯示出來(谷一23‥)。
「和野獸在一起,並有天使服侍祂」(谷一13)表示曠野是一個新樂園的景象,耶穌藉著聖神在其中跟天主加深交往。這也在馬爾谷福音後來的敘述中表現出來(谷一35)。
「達味自己因著聖神的感動曾說過:「上主對吾主說:你坐在我右邊,等我把你的仇人放在你的腳下。」」(谷十二36)。
「人把你們拉去解送到法庭時,你們不要預先考慮該說什麼;在那時刻賜給你們什麼話,你們就說什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聖神。」(谷十三36)
在這兩節中,聖神所擔任的角色相似,所以把它們一併註釋。這兩節中聖神所作的工作就是給人帶來靈感,使他們說出天主的訊息。這個思想是有很深的舊約背景。在舊約中,雅威之神常是先知話靈感的來源(戶十一17ff;二十2;列下二三2;編上十二18;依六一1;米三8;則二2;三12,14,24;八3;十一1,5,24;二十七1;四三5;厄下九30;索七12)。在新約中,聖神說出天主訊息靈感的來源是很自然的事。
「誰若褻瀆了聖神,永遠不得赦免,而是永久罪惡的犯人。」(谷三29)
這一節必須按照對上兩節聖經的解釋為背景來看才能明瞭。既然聖神是天主訊息靈感的來源,誰褻瀆了聖神,就是把自己和天主訊息相隔絕,當然就無法蒙受救恩。這一點在保祿書信中有更清楚的敘述。他說誰不因聖神的感動,便不能說耶穌基督是主(格前二3)。
「耶穌立刻認清了他們心中的這種思想,就對他們說:「你們心中為什麼這樣忖度呢?」」(谷二8)
「耶穌從心裡歎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絕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谷八12)
這兩節中都不是直接明顯地提到聖神,所講的是耶穌的神。在二8中,耶穌之神知道人心中的思念,這是一種神恩性的敘述,表示耶穌有知識語言的神恩(格前十二8)。在八12中,耶穌因為人們不肯相信他,而感覺到厭惡與悲傷。祂的神在他內歎息。在厄弗所書中保祿叫人不要使天主的聖神憂鬱(弗四30)。
從整個新約看來,耶穌之神就是聖神。但在馬爾谷福音中這樣的想法並不明顯。所以我們只能把它當作一個附錄而已。
瑪竇福音中的聖神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母親瑪利亞許配給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露出來。‥‥‥當他在考慮這事時,上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瑪一18,20)
在這段經文中,瑪竇肯定耶穌的誕生是出於聖神,聖神所擔任的角色是創造新的生命,這是與創世紀中所講的天主之神創造勤力為背景的(創一2)。此處並沒有對降孕的奧蹟多加解釋,只是對這項事實加以肯定而已。
「我固然用水洗你們,為使你們悔改;但在我以後要來的那一位,比我更強有力,我連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以聖神及火洗你們。」(瑪三11)
這節福音與谷一8平行,但瑪竇增加了一個新的因素。他說耶穌將以聖神和火洗相信他的人。火在舊約中有很多象徵的意義。首先這是上主臨在的記號:祂在焚燒的荊棘中顯現給梅瑟(出三2)。在以民出離埃及時,祂以火柱領導以民(出十三21;十四24;戶十四4)。在西乃山上祂以火顯示自己給全體以民(出十九18)。上主的火也象徵祂的神聖不可接近性(申四24;九3;依三14)。
此外,火是淨化人的工具,依撒意亞的口唇為炭火所接近(依六6)。上主的火有時也是磨難的象徵,這磨難使義人和惡人能夠分辨出來(依一22,25;耶六27ff,則二二17~22;拉三2)。
在天主的審判中,常有火的出現(創十九24;肋十2;列上一10‥‥‥),特別是在末世的審判中,火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依六六15;則三八22;三九6;岳三3;拉三19)。
在瑪三12中,也特別提到耶穌來是要揚淨他的禾場,並以火來焚燬糠秕,這表示他淨化和審判的工作。瑪竇把聖神和火連在一起,實在是對耶穌藉著聖神所作的工作,有了更確定與豐富的內容。
路加福音平行章節(路三16)的寫法也和瑪竇一樣。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中,描述聖神降臨是以火舌的方式降到宗徒頭上(宗二3)。這更把聖神和火連在一起,而完成了這個象徵的意義。
「耶穌受洗後,立刻從水裡上來,忽然天為他開了。他看見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上面「」(瑪三16)
這一節聖經與谷一10平行。雖然瑪竇福音在描述耶穌受洗奧蹟上與馬爾谷有少許不同,但對聖神這方面來講卻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不再重加註解。
「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瑪四1)
瑪竇所用的動詞是領導,和馬爾谷有些不同。這是一個比較溫和的動詞,但所表示的意義卻大同小異。它願意陳述耶穌在曠野裡的一切行動,都是在聖神的引導下而完成的。
瑪竇對耶穌受誘奧蹟的描述和馬爾谷有很大的差異。他很清楚地說明耶穌受了魔鬼三種不同的誘惑,而戰勝了它們。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中流浪四十年時,曾受了許多類似的誘惑,但卻都失敗了。他們抱怨過天主,甚至離棄了天主。現在耶穌是新以色列子民的代表,在曠野中重受這些誘惑。他藉著聖神的德能能夠逐一打敗魔鬼的詭計。因此,也為以後跟隨他的人得到戰勝魔鬼誘惑的經驗和力量。
「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的聖神在你們內說話。」(瑪十20)
「耶穌對他們說:怎麼達味因聖神的感動,稱他為主。」(瑪二二43)
瑪十20與谷十三11平行,瑪二二43與谷十二36平行。顯然地,瑪是從谷中得到這些材料。瑪竇也沒有改變內容,所以不需要重新解釋了。
「這是為應驗那藉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看哪,我的僕人,他是我所揀選,我所鍾愛的;他是我心靈所喜悅的;我要使我的神住在他身上,他必向外邦人傳佈真道。他不爭辯,不喧嚷,在街市上沒有人聽到他的聲音: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芯,他不吹滅,直到他使真道勝利。外邦人將要期待他的名字。」」(瑪十二17~21)
在這段經文的上下文中,都是耶穌為人治好不同的病痛,但是卻因此遭受到法利塞人和經師們的反對。瑪竇引證依撒意亞先知有關上主僕人的第二首詩來說明耶穌基督的身份和任務。瑪竇引證的不是按照七十賢士譯本,而是一個自由的翻譯。如果從上下文看來,瑪竇引證這段舊約是為說明耶穌在天主之神所引導下作治癒的服務。雖然在很多人的反對中,他仍然保持安寧和沈默。他並不氣餒,直到他的工作得因天主的力量而完成。
不過,這段聖經可能有更深刻的意義。思高聖經學會的譯本中所用的「真道」一字,在依撒意亞先知書希伯來的原文是指「正義」,在瑪竇福音的希臘文也應作正義來解釋;以「真道」來翻譯不能表達原意。耶穌—上主的僕人,在上主之神的引導下,祂的使命是向天下萬邦人傳佈正義。這也是整部瑪竇福音所強調的耶穌基督的使命。他之所以受若翰的洗,就是為了要完成全義(參閱瑪三15)。實際上宣佈正義和使正義勝利,可說是耶穌全部使命的另外一種說法。它的內涵就是天主的旨意能夠全部實現。
從以上的解釋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上主之神,是耶穌基督行他所有工作的一種內在動力的來源。耶穌所作的一切就是在聖神的推動和指導下而作的。
「如果我仗賴天主的神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瑪十二28)
這一節聖經是耶穌對那些誣告他仰賴魔王驅魔的答覆。他特別指出他驅魔的力量是仰賴天主的神;這也是天主的國來到他們中間的標記。實際上,這一節聖經可以說是耶穌受洗和他在曠野中受試探的一個延伸。不過,這句話是出自耶穌自己的口。他對自己驅魔的力量作了完全的肯定。耶穌充滿聖神之後與魔鬼進行著勢不兩立的鬥爭,而天主之神也決定性的戰勝了惡魔的勢力。
「我告訴你們:一切罪過和褻瀆,人都可得赦免;但是褻瀆聖神的罪必不得赦免。凡出言干犯人子的,可得赦免;但出言干犯聖神的,在今世及來世,都不得赦免。」(瑪十二31~32)
這兩部節經文與馬爾谷三29平行,只是瑪竇把它略加延伸;但在意義上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所以不必多加解釋。
「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受洗。」(瑪二八19)
這節聖經雖然很簡單,已經顯示當瑪竇寫福音時的教會,已經體會到父、子、聖神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同為天主,雖然三位一體的這個名稱是在後來的神學反省中才出現的:不過,在這裡'教會已經以它的禮儀來表達這個信仰的中心內涵。在這句簡單的經文中,我們所能看出的是肯定聖神的天主性。至於其它所沒有表達的,我們也不應妄加揣測。
這句經文與第三章中耶穌受洗的事件相呼應,因為在耶穌受洗的過程中,父、子、聖神三者都顯現出來,好像給耶穌的傳教作一個開幕典禮。現在教會也以父、子、聖神之名接納人進入教會團體,作為一個人在教會內開始新生命的禮儀。也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耶穌又大喊一聲,就交付了靈魂。」(瑪二七50)
這節聖經希臘原文的字面翻譯是「交付了他的神」。聖經學家把它和若望福音中描寫基督死亡及他復活後派遣聖神來比較,認為瑪竇與若望的傳統相合。它的意思是在耶穌基督死亡的時候,交付了他的神,也就是派遣了聖神到他全體的子民身上,使人在聖神內得到新的生命。
這段聖經也有舊約背景,載於則三七;其中講述以色列子民將因天主之氣息(神)得到復興。厄則克爾先知的預言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逾越奧蹟中得到滿全。
綜合反省
我們已經把馬爾谷和瑪竇福音中有關聖神的片段一一加以解釋了。從上面各種分析看來,馬爾谷和瑪竇福音的結構中都沒有把聖神列為重要主題之一,也沒有對聖神作一個有系統而完整的反省。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按馬爾谷和瑪竇所提到的聖神的地方作一綜合整理。
首先,是聖神創造了耶穌的人性,使天主子得以降生成人,所以我們可以說耶穌在生命的開始就是為聖神所充滿的。此後,在耶穌受洗時,聖神從天降下,打破了天人之間的隔閡,為救恩史開啟了一個新紀元,也重演了一次新的出谷奧蹟。
耶穌因著聖神的傅油開始了他默西亞和上主之僕的工作。他也因聖神的德能戰勝魔鬼的勢力和誘惑。他在傳教的工作中,因聖神的能力驅逐魔鬼,並進行他治癒的工作。他在聖神的領導下,以自己的生命完成全義,就是承行父的旨意,把父的國建立在地上。從此看來,聖神是他整個工作動力的來源,他是在聖神內完成他一切的工作。
在耶穌死亡中,他交付了他的神,遣發了他的神到所有信仰他的人身上。這使教會也能夠因父、及子、及聖神給人授洗,使凡信仰他的人藉著洗禮,進入教會的團體開始在基督內的生命。
馬爾谷和瑪竇提到聖神要在信仰遭到迫害時,賜給他們應說的話。除了這一點之外,並沒有多提聖神和信仰生活其它的關係。這也因為受福音內容的限制;福音主要是談論耶穌基督的生命、工作和訊息。要想知道聖神和信友們更深的關係,只有到新約其它的部份去尋找。
馬爾谷和瑪竇對聖神提到了雖不多,但是他是新約中聖神論立下了一個基本的基礎和方向。對聖神和耶穌之間的關係作了一個簡單的描述。而這一點要到路加福音來加以完成。


主要參考書
R.Brown,J. Fitzmyer, R. Murphy, (ed.)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68).
John L. Mckenzie,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8).
W. F. Albright, C.S. Mann, Matthew, (The Anchor Bible Series), (Gardon City, N.Y.: Doubleday, 1971).
D. D. Nineham, Saint Mark, (Baltimore, Maryland: Penguin Books, 1963).
J.C. Fenton, Saint Matthew, (Baltimore, Maryland: Penguin Books, 1963).

 

 


1 張春申:福音新論(臺中:光啟、六七)七八~九一。
2 同上註,八O~八一。
3 同上註,九二~一一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