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張春申 |

 

 

38
神學論集
(1978)p527-536
   

多元的修會生活


張春申


今天修會團體中,可能由於過去所受的神學教育、神修訓練、或個人性格與經驗中不同因素的影響,使會士在同一團體內,對許多問題有多元的了解。這一篇短文是把基本的多元性指出來。猶如在人際關係上人們很注意性格學,人的性格不同:有人比較神經質,有人情感濃厚,有人更為衝動;如果每人了解自己的性格,也了解四周生活在一起的人的性格與反應,一定獲益匪淺。他會知道自己在某些場合有何反應,別人有何反應,如此生活中許多不必要的衝突會自然消失。既知對方的性格,那麼自然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樣,在修會團體中,如果每人承認多元的來源與存在,也會對團體生活、傳教工作等問題,容易有所協調。
本文採取的方法是從教會學出發,因為修會是在教會內。教會學歷史顯示,對同一教會能有不同的類型的解釋。教會是天主聖三與人在基督內所組成的團體,與人間任何團體不同。由於教會生活在基督內與天主聖三共融,所以是一奧蹟。對奧蹟的解釋能有不同的模型,原因在於它的內涵如此豐富,不能不應用各種方式來描繪與表達。因此,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常有正確的一面,同時也有限度。
現在根據神學歷史上四種不同模型來解釋教會:

  1. 制度型:強調教會是具有統治與組織的團體。
  2. 共融型:強調教會是精神合一的團體。
  3. 聖事型:強調教會是聖事性的團體,此處指廣義的聖事,而非七件聖事之一。
  4. 服務型:強調教會是為了世界而行動的團體。

以下對四型作最簡單的說明。

1. 制度型

教會的構成要素是信仰的道理、崇拜的聖禮以及聖統組織。特利騰大公會議以後由於反對基督教標榜的「無形教會」思想,神學家特別聲明教會是有固定的信理,教友應當完全接受並且表達出來:例如天主是三位一體,基督是二性一位等,否則不是教會內的成員。教友亦應接受七件聖事,並且藉著參與聖事而獲得恩寵。此外,教友隸屬於聖統之下,最為重要的是應聽從教宗與主教。
主張制度型的人雖然提到內心的信、望、愛,但是論及教會的成員,更是著重外在有形的制度。直到梵二,約四百多年,教會學的主流是制度型。

2. 共融型

十九世紀以來,已經有些神學家傾向於共融型(此型源自聖經,並非新的發明;只是過去很長一段歷史中受到忽視),著重教會在基督內分享天主聖三內在生命的團體。教友因著洗禮,在同一信仰、同一希望、同一愛情中合而為一。所以注意的是在基督內與天主,與人的結合。
這樣的共融團體,保祿稱之為基督的身體,大家都是教會的肢體。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共融型不太注意外在的因素。

3. 聖事型

聖事是以有形可見的象徵標記,有效地通傳天主的救恩。聖事型的教會學綜合上述制度與共融兩種教會學,一方面教會是信、望、愛的團體,是求恩的團體;另一方面救恩必須在記號中成長與表達出來。所以聖事型要求教會不斷的改革,使內在的信、望、愛最適當、最有效的表達在教會的外在因素中,給世人作證;同時也使教友自己在他內更深刻體驗信、望、愛的生活。

4. 服務型

服務型的教會進入世界,與世界共同謀求人類的發展,不正義之解放。前三型的教會與世界分立,第四型的教會在世界中,引領世界走向將來。
教會學可以由四種模型解釋;修會是在教會中,無形中受到四種不同模型的影響,產生對修會內種種問題的不同解釋。現在我們舉例探討修會自身、友愛團體和傳播福音三部分:

對於修會自身的四種不同的解釋,

對於友愛團體的四種不同的解釋,

對於傳播福音的四種不同的解釋。

我們的說明更是希望讀者發現一些實用價值;如果在修會中會士自己知道屬於哪一型,同時也承認有其它模型的可能,在生活中始有交談的餘地,彼此共同找出適當的方式,表達友愛團體的面貌,實踐傳播福音的工作。因此以下的解釋也可準備會士建立友愛團體以及討論傳播福音時,具有最基本的態度;否則往往浪費許多時間討論,卻無法解決問題,因為每人各持己見,難以溝通。


一、對於修會自身的四種不同的解釋
修會是在教會中,往往一個人對修會的了解與對教會的了解是相連的,因為教會的奧蹟出現在修會中。

1.制度型

制度型的修會學,以為會憲、特有敬禮以及管理為修會的要素。過去的修會幾乎一切都是修會傳統規定好的。每個修會的會規制訂得非常詳細,生活起居、神修、敬禮……都一一寫出。例如每星期告解,每天望彌撒……。這可以稱之為制度型。
現在修會中仍有制度型的會士,他們往往以會規來衡量和要求一切。好會士便是依照規定而生活的人。

2.共融型

共融型的會士認為修會是天主聖神的神恩在某一時代,通過會祖而創立的團體。神恩常為建立教會,滿足時代的需要。天主聖神施恩會祖,同樣召叫許多會士進入同一團體。如同教會是一個身體,相信一個主,領受一個聖洗;修會是一個聖召。換句話說,同一的神恩臨在於修會的每位會士內;這是所謂的聖召,它不是法律,而是生命。所以同會會士具有同一聖召的經驗,在此聖召內合而為一。
共融型討論修會時,注意內心答覆天主聖神召叫的合一。他們不太注意外在的文字,而要求在深刻的精神生活,組織一個團體。

3.聖事型

聖事型的修會學重視表達內心的現實於外在生活中,同時要求不斷的在時代中適當改革。此型注意作證的記號,聖召應當顯出最合宜的標記;尤其貧窮聖愿必須具有真正的實貧生活。

4.服務型

現代許多修會顯出服務型的面貌,例如耶穌會一九七五年的「今日使命」文件中表示修會之所以為修會,應進入世界中促進正義。顯然的,此處已受到服務型的影響。今日世界上有很多不正義與貧窮的問題,許多人受政治壓迫,修會應該如同教會一般進入世界中,促進正義。服務型的會士是為別人、為世界而生活。
四種不同的型對於修會自身的解釋迥異,這是顯而易見的。每一模型表示出修會奧蹟,但是又無法完全說明。因此當會士彼此討論問題時,不該自以為講了最後一句話,而應想對方也有立足的道理。當團體成員具備這種態度時,才有建設性的討論。


二、對於友愛團體的四種不同的解釋
上面第一部分提到,在同一修會中,也能對修會具有不同模型的解釋。現在論到友愛團體,在原則上,不論哪一型的人都以基督為中心作為理想。可是當實現此理想時,四種模型便有不同的解釋。
以下大概描寫每一模型對以基督為中心的友愛團體的實際內涵,同時簡述四型的優點與缺點。

1.制度型

此型注意規矩,要求每一會員在友愛上顧及時間、空間與行動的一致,如此才覺得屬於一個團體,彼此友愛。譬如早上打鈴,全體起床,劃一是友愛的表示。既然這是以基督為中心的團體,理所當然的,繼而大家在聖堂中朝拜聖體,制度上顯出都以基督為中心。又如大家一起休息,也能表達友愛。在行動上與工作上同樣要求大家按照規定,只要做好份內之事,他人的事不要去干涉,凡此種種都是友愛的表達。在這樣的規定下,人人在同一的時空中行動休息,時刻不離。
此型的優點在於給人安全感。試想假使有十人的團體,幾乎沒有一個時間全體可以相聚,也沒有一個場合大家可以共處,甚至在禮儀中有時也看不到別人;生活在這團體裡,為制度型的人而言,將感到非常不安。的確,制度型如果過度強調,將呆板不堪。但是適度的注重,事實上令人感到安全。至少,一天中某些時候知道兄弟姐妹是在那裡,有重要的話可說可談。此外,制度型也使修會團體的身份肯定;如果常常分散,使不易發現固定的團體。
但是制度型容易造成形式主義。例如飯後十人非要聚在一起談話不可,即使無話可說,仍得遵守規定。這只是形式,未必建立團體。團體是人的結合,屬於精神性的,內在須有同一信仰,同一聖神。再者,如果一個團體在內心中、在愛德上、在聖召上沒有深度的結合,單靠規定聚在一起,事實上心中各有所思、貌合神離,那麼,這樣的相聚不是法利塞主義嗎?

2.共融型

此型要求團體在信仰與聖召上,很深刻的經驗到以基督為中心;是基督將他們集合在一起。這樣了解友愛團體的人,特別強調信仰與聖召不是外在的。會規並非就是聖召。真正的聖召是內心的經驗。而且人有許多層面:內心的、理智的、情感的、軀體的等等;為共融型的人而言,友愛的團體就是信仰、聖召出現在團體成員的每一層面,從裡到外的每一因素上,若只遵守一些規定是達不到的。因此,過去一時,有些修會,毫無時空的規定,為使信仰與聖召經驗加深。團體交談需要多少時間,就用多少時間;哪裡更為適當,就到哪裡去。
共融型的優點便是真實的進入團體,彼此相愛與認識。但此型的缺點頗多:首先是與聖統之間的衝突。他們認為彌撒是共融的聖事,彌撒中經驗到成為一個基督的身體。因此要採取最好旳實現方式,不論是握手或跳舞。然而這卻觸犯了教會的規定。其次,共融型的友愛團體,往往給人的印象是橫面的兄弟姐妹之情,相當顯著,而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的天人交往卻模糊不清。

3. 聖事型

聖事本身是信仰的標記,不單向外表達信仰,而且在標記中信仰經驗形成。聖事型的友愛團體,必須通過生活的方式,才能體驗信仰與聖召。同時也向人作證基督的愛。所以不斷的對生活方式修正。世界在改變,聖事型要求修會的生活方式改變。此型避免制度型的死板僵硬,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共融型的忽略外在因素。總之,使修會在動態中前進,這是聖事型的優點。它的缺點便是流於自我欣賞或藝術主義,太注意友愛團體自身的方式,盡善盡美的顯示自己,而忽略四周的人。

4. 服務型

服務型的團體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世界;友愛團體中的一切因素,都是為了在世界中工作。例如目前不少修會團體,都是以世界正義問題做為團體生活的目標。
為了清楚起見,我們把友愛團體中貧窮聖愿提出來,在四型的互相比較中,特殊地發揮服務型的解釋。
(1)制度型的人以為只要長上准許,即是表示守了神貧。但是如此是否真的表示友愛?有人妄求准許,濫用團體財物,所以遵守制度不一定表示友愛與貧窮。
(2)共融型的人注意財物的共享。但是有些修會本身很富有。共融型在富有的團體中達到分享,但是不一定實踐貧窮。因為富裕的團體,分配起來大家綽綽有餘,應有盡有,所以不是貧窮團體。
(3)聖事型的人要求團體為貧窮作證,度真正的貧窮生活。但事實上,尤其為傳教修會,困難很多,譬如醫院設備不符現代標準,怎樣傳教?傳教修會的團體生活,往往在傳教與生活作證兩方面不易調和。
(4)服務型的人認為團體在一起是為更有效的改善世界,所以他們不是為自身而團結,而是使工作更有效。論及貧窮,團體的財產便是為了別人。當今世界的貧窮、正義問題非常嚴重,例如印度,貧富不均現象很是可怕,大部分的財產在百分之十五的人手中,而修會也屬於其中。只有服務型的修會團體為解決正義、貧窮問題,才會獻出財產,為人而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服務型的團體,由於工作的性質與場合,最易使修會的福音性模糊;修會團體與世上其他從事社會工作的團體幾乎混為一談,這是一般常可發現的缺點。


三、對於傳播福音的四種不同的解釋
傳播福音的意義不止一個。一九七四年世界主教會議以「傳播福音」為主題,與會的主教會前收到羅馬分發的一個文件,其中指出傳播福音的四個意義:(一)傳教區中向教外人宣講論天國的喜訊。(二)教會為自己的教友,在信仰與生活上所有的講道與解釋。(三)基督徒分享基督司祭、君王、先知的使命,即信仰生活的作證。(四)按照創造與救贖的天主的意願而改善世界。
文件指示四種不同的意義,反映出教會中的多元,這也存在於修會中對於傳播福音的解釋上;現在要根據四種不同模型來繼續說明。

1.服務型

修會傳播福音,但是服務型了解的傳播福音便是進入世界中,促進正義,解放經濟或政治上被壓迫的人。解放就是傳播福音;這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教宗保祿六世「在現代世界中傳播福音」的訓誥中,已經有所肯定。教宗提出三層理由:(1)基督喜訊傳給整個人,人有不同幅度,諸如社會、政治、經濟等等。天主的喜訊傳給整個的人,觸及每一幅度;如果有人在社會與政治上受得壓迫,福音要解救他們。(2)創造的秩序與救贖的秩序在我們的思想中是分開的,事實上卻合併在一起,因此天主的救恩實現在人性各面。此人性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所以從神學觀點,傳播福音也是發展人性,消除不正義。(3)福音是宣告愛,愛天主也應愛人;那麼人在任何困境中,福音催迫教會去解救。
服務型正確地解釋了傳播福音,但是也有可能的偏差。教宗的文件指出,社會、經濟、政治工作上的解放與發展,不能只限於物質層面上,也不能只以人為中心。福音中的人學,不但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不但是屬於人間團體,也是天主的受造物。傳播福音需要面對整體,尤其顧及超越一面,面對天主的開放。解放的目的是要把人從罪中解救出來。
修會中服務型的傳播福音,在有些地區可能有的偏差,便是容易失掉福音的特色;事實上,被政治家所利用,為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所利用,而不自知。

2. 聖事型

聖事型的傳播福音,今日在面對非基督宗教時,最為流行。一方面,經驗上,在非基督宗教的世界中,教會發現新的處境,特殊的問題;另一方面,神學上,那些宗教的意義與價值也普遍地受到承認。因此,教會更是自以合一與救恩的聖事,標記性地臨在著。它不能要求其他宗教人士來參加禮儀,而是在禮儀中代表它們。此外,它能與其他宗教在某些際遇中交談,互相了解內在的真理。交談是作證,是傳播福音。
但是教宗保祿六世一九七五年的文件卻仍舊提出向非基督宗教傳播福音,意即期望他們接受福音。所以聖事型在修會的傳播福音問題上,還需要一層整合。

3.共融型

在合一運動上,共融型用得最多。面對四周其他基督教派,修會中有些合一運動會士主張不提信理;既然他們不接受教宗無誤,或聖母無染原罪等信理,不如大家一起生活或工作,在基本的信仰經驗中合一。合一的確關係到工作與生活,但是信仰又不能不表達在理智以及組織上,所以共融型的傳播福音是偏而不全的。

4.制度型

制度型傳播福音,向外教人宣報救恩,使他們相信而領洗進教;另一方面向教友講解教義,加強他們的信理與聖事生活。
這型的確具有聖經基礎,但是容易忽略各地的文化。所以修會中即使制度型的人,也認為道理必須適合文化。至於制度型強調背誦道理、勤領聖事以及服從權威,往往因此不能培植成熟的教友,這是顯明的缺點。

 

結論
本文根據教會學中的四個模型,發揮對於修會本身、友愛團體以及傳播福音的多元性解釋。如果有人因此而在具體生活中熟悉此類多元,那麼一定能收到容忍別人的效果。假使他能截長補短,綜合性地生活,對於修會的貢獻一定極大。譬如一位會士對修會,對友愛團體,對傳播福音的解釋屬於服務型,他以為修會是為改善世界。但是他還能採取其他三型的優點。共融型的內心團結、制度型的嚴密組織、聖事型的作證性,都可以貫通在服務型中,使團體生活以及傳播福音,更是有效地改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