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王敬弘 |

 

 

38
神學論集
(1978)p487-503
   

舌音神恩


王敬弘


(異語神恩 方言神恩)
舌音其希臘文為glossa,意思是由舌頭發出來的聲音,或是所說的語言。在神恩復興運動的經驗中,當人以舌音神恩發聲時,所講的絕大多數並不是任何一種人間所已有的語言,而只是一連串的聲音。它是講舌音的人、或是聽者所不能了解的。保祿在格林多人前書上也說過:「以舌音神恩講話,是對天主說話,因為沒有人聽得懂,它是因神魂講論奧秘的事。」如果把這個字翻成方言、異語或語言,都可能給人帶來一些誤解。所以最後我採取了一種更正宗的翻譯,譯為舌音神恩。
神恩復興運動進入天主教會已經有十一年多了。在這項運動中有許多事情引起了不少的爭端和誤解;這些爭端和誤解主要的對象之一就是舌音神恩。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現在無法在本文中一一列舉。如果這樣作的話,本文就會變成一種消極的駁斥或是自我保護的性質了。我希望本文能以積極而有建設性的態度探討這個神恩的性質和意義。本文可分成三部份:首先我們要看聖經中舌音神恩的記載和評價;然後要看在神恩復興運動中怎樣實際的經驗到這項神恩及它給人所帶來的效果;第三部份要把聖經的記載和實際的經驗合併起來,作一個神學和牧靈的反省。

壹  新約中對舌音神恩的記載和評價

(一)格林多前書

從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來看,格林多的教會是一個充滿聖神和擁有許多神恩的教會。但是也正因如此,產生了許多對神恩的妄用。因此保祿不得不用很長的篇幅來跟他們討論怎麼樣正確使用各種神恩,為使教會的團體得到益處。
為了了解保祿在格林多書中對神恩的許多描述和評價,必須對格林多教會所面臨的許多問題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如此我們才能正確地去詮釋保祿宗徒對神恩所說的一些話。
格林多教會所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信友之間的分黨分派,使教會分裂。教友們說:「我是屬於蓋法的,我是屬於保祿的,我是屬於基督的……」(參看格前一11~13),而且這種分裂也在教友們的禮儀聚會和祈禱聚會中顯示出來。按保祿宗徒的描寫,在初期的教會生活中,聖體的禮儀和晚餐一起舉行的(格前十一20~21);而在聖體禮儀之外,似乎還有一些祈禱的聚會;而在這些祈禱的聚會中,信友們使用聖神賜給他們的神恩(參看格前十四)。
有關聖體禮儀聚會中所產生的錯誤,保祿在格前十一章已經加以訓誨和指正(17~34)。他在十二章就討論神恩的問題,以預備在十四章應該怎樣具體的使用這些神恩。在格前十二8~10中,保祿列舉了九種神恩。這項名單並未包括了所有聖神的神恩,很顯然地它確實包括了在當時格林多教會所經驗到的重要神恩,其中一項就是舌音神恩。在保祿列舉這些神恩的前後,都強調神恩雖然不同,卻是由同一的聖神隨他的心意分施給不同的人(十二4、11)。因此,各人具有不同的神恩不應引起教會的分裂。
保祿在列舉了所有神恩之後,緊接著就講教會是一個身體,每個肢體各有其作用,並非彼此獨立,而應互相支持、扶助,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身體(十二12~27)。保祿如此講論顯然是針對格林多教會當時所有的問題:很可能是具有不同神恩的人各自以為了不起;並以自己所有的神恩作為驕傲和炫耀的理由,而並不是用來服侍教會中其它的兄弟姊妹,造成了教會的分裂和混亂。所以保祿在講了「基督身體」的道理之後,然後在十一28~30中把這個道理應用在神恩上面。
保祿緊接著在十三章講了很有名的愛超越一切神恩的道理。他首先說明,如果沒有愛一切的神恩都不能使人得救。關於說舌言的神恩,保祿曾說了這樣的話:「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或能說天使的語言,若我沒有愛,就成了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十三1)。但是保祿並沒有把愛和神恩視為兩相對立的恩賜;或是說人們必須在兩者中選擇一個。他在十四章開始討論在祈禱集會中如何使用,神恩之前先說了「你們要追求愛,但也要渴慕神恩」(十四1)。可見保祿認為兩者為信友團體和個人神修生活都是重要的,兩者均不可偏廢。
接著保祿在十四章中用很長的篇幅討論在祈禱集會中應該怎樣使用先知神恩和舌音的神恩。他先鼓勵每人應該渴慕先知之恩,因為先知之恩在祈禱的集會中比舌音的神恩對教會的團體更有價值。先知之恩是天主藉著人的口向教會說建樹、勸慰和鼓勵的話,為建立整個教會團體(十四3~5)。舌音神恩是對天主講話,他所講的話沒有人能聽得懂,因為他是由神魂講奧秘的事,只能建立自己(十四2~4)。保祿用了相當多的辭句來說明他為什麼在祈禱集會中這樣重視先知之恩,而不重視舌音神恩的緣故(十四6~17)。最後他的結論是在祈禱集會中他寧願以理智說五句訓誨人的話,而不願以舌音之恩說一萬句話(十四19)。請注意保祿下這樣的結論,有一個先決條件,他首先說明是在集會中,他才這樣做。很多人引用了保祿這一句話,作為自己不要舌音之恩的藉口,實在有些歪曲了保祿原有的意義。
至於舌音神恩對個人和教會有什麼積極的意義呢?保祿宗徒說了以下的話:對個人來說它是一個祈禱的恩賜(十四2),它可以建立這個人(十四4)。所以保祿也很清楚的說了「我願意你們都有說舌音之恩」(十四5)。至於他個人,他也有說舌音之恩,並勝過格林多會眾,他為此感謝天主(十四18)。這表示他對舌音神恩絕無任何輕視和排斥的態度。
至於在公共集會中,保祿在格前十四26開始訂下了秩序:任何神恩的使用都要為建立而行。如果有說舌音的,應該輪流守秩序的說話,也只有解釋之恩在場時,才能公開地說舌音。會眾在聽解釋之後好因舌音所作的祈禱和所說的話得到幫助、建樹的效果。但是如果沒有解釋之恩的人在場,有舌音神恩的人不可公開的使用舌音。但卻可以默默地使用舌音,對自己和對天主說話,以免擾亂別人的祈禱(十四26~28)。
其實,保祿在規定祈禱集會中怎樣使用先知神恩和舌音神恩時,他已料到可能有人對舌音神恩產生不必要的偏見。所以在十四章的結語特別重覆一句話:「所以我的弟兄們,你們應當渴慕說先知話,可是也不要禁止人說舌音」。這就是格林多人前書對舌音神恩的記載和評價。

(二)宗徒大事錄

除了格林多前書以外,新約中對舌音神恩記載較多的要算宗徒大事錄一書了。宗徒大事錄描述了幾次聖神降臨在不同人身上的經驗;其中至少有三次描寫了當聖神降臨到人身上的時候,人開始說舌音的現象。現在我們一一加以分析。
第一次提到說舌音神恩是在五旬節那天,聖神第一次降臨在耶穌的門徒們身上,產生了教會。聖神降臨的外在記號有不少,其中之一就是每一個人都說起舌音來。但在這一次說舌音的現象似乎相當的特別:按宗徒大事錄描述的字面意義來看,那時有從各地來的猶太人,他們在門徒們說舌音時,好像各自聽到自己本地的話(二4~11)。
可是這種描述經過聖經批判學研究後,發現有一些矛盾的現象。如果在場的每個人都以各自所懂的話聽到門徒們講論天主奇事的話,那麼為什麼有人會譏笑他們喝醉了酒呢?如果舌音神恩是用這樣方式顯示出來的話,那麼當伯多祿和其他十一位宗徒站起來向在場的人宣講時為什麼不用舌音來宣講,而用他自己所知道的阿拉美語來宣講呢?在聖經學家詳細研究了宗徒大事錄的記述之後,發現當時路加之所以這樣描寫聖神降臨的情形實在另具有神學的意義。這個神學意義必需在舊約中去追尋它的背景,才能了解。
在創世紀第十一章中,史前史結束時有如下的一段記載:當時人們都聚在一起說同一種言語;但是為了表現人的驕傲和自大,他們願意造一個高塔來紀念他們的合一和能力(創十一1~4)。但是天主卻從天上下來擾亂了他們的言語,使他們不能夠合作,也不能夠完成他們心中的計劃(十一5~7)。因此人們因言語的不同,而分散到世界各地(十一9)。這一段記載並不是一個歷史的記載,而是對人類歷史現象的神學反省。它說明人類因驕傲造成了彼此分離的後果,人類各種語言的互不相通是出自人類罪惡的後果。它給人類語言分歧作了一個神學性的詮釋。
聖神降臨的事件使耶穌最初的一群門徒成為教會的團體──基督的身體,耶穌的福音藉教會要傳遍耶路撒冷、全猶太、撒瑪黎雅直到地極。說各種不同語言的人要因著基督的福音,重新在基督和教會內合而為一。路加為了要表達聖神降臨、教會誕生、宣講福音的神學意義,所以才在宗徒大事錄第二章中做了這樣的描述:來自各地的猶太人都聽到門徒們用他們所懂得的話講論天主的奇事。但在實際的歷史並非是這樣的。當時集會的一百二十人,大概每人都在以舌音神恩讚美天主,否則就不會有人譏笑他們是喝醉了酒;在宗徒們宣講的時候,也不必用他們所懂的阿拉美語宣講。
因此,在宗徒大事錄描述第一個基督徒團體所經驗到舌音的神恩和聖經其它各處經驗到舌音的神恩,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也是以神魂講論天主的事,他們說的話連自己和周圍的人都不懂,以致受到人的譏笑,說他們喝醉了酒。
宗徒大事錄第二次描述舌音神恩是在第一家外邦人歸化基督時發生的。羅馬人的百夫長科爾乃略派人找到了伯多祿,請他去給他們講道,為了使他能夠信仰耶穌基督的福音。伯多祿在講道的時候,聖神就降臨到所有聽道人身上,他們之所以知道聖神傾注,就是因為聽到了他們說各種舌音並頌揚天主(宗十1~45)。這裡對舌音有一個解釋;舌音是一種祈禱之恩,是頌揚天主的祈禱(十46)。由於這樣的顯示,伯多祿立刻就說:「這些人既然領受了聖神,和我們一樣,誰能阻止他們不受水洗呢?」(十41)因此教會開始向外邦人擴展。
宗徒大事錄第三次記載舌音神恩是在第十九章所謂的厄弗所事件中記載的。當時保祿在厄弗所遇到了幾個人,他開始就問他們說:「你們信教的時候領了聖神沒有?」(十九2),也許我們會覺得保祿這樣問話多少給人一些奇怪的感覺;但我們若深入他的意義,就不會覺得奇怪了。在保祿神學中,復活的基督是藉聖神臨在於教會中。如果一個人沒有領受聖神,便不會體驗到復活基督的救恩。保祿遇見了這幾個門徒一定覺得他們有些奇怪,所以才這麼問他們;他們的回答果然證實了保祿的想法。他們說:「連聖神我們都沒有聽過」(十九2)。於是保祿才追問他們受的是什麼洗。最後他們終於聽到了保祿的宣講而相信了耶穌基督。路加記載說:「他們聽了,就因主耶穌之名領了洗」。保祿給他們覆手,聖神就降到他們身上,他們就說各種舌音神恩,也說先知話。他們「共約有十二人」(十九5~7)。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描述,聖神降到他們身上,而降臨的外在顯示就是說舌音和先知話。
從以上三段記載來看,宗徒大事錄中所記載幾次較重要的聖神傾注在人身上,外在的顯示都包含了說舌音的神恩。一個例外是在第八章中:當伯多祿和若望到撒瑪黎雅去給那裡受過洗的信友覆手祈求聖神降臨時,並沒有明顯的說明他們得到了說舌音的恩惠。但是當時一定有些外在的記號顯露,而使西滿術士感到異常驚訝,以致他要出錢向伯多祿購買這種能給人領受聖神的能力(八18~24)。可見當聖神降臨在撒瑪黎雅人身上時,也有一些令人驚奇的外在顯示。其中是否包括了說舌音神恩,宗徒大事錄上並沒有明顯提及。不過這並不表示當時的人沒有領受這樣的神恩。
其次描述保祿在領受聖神時(宗九17~18),也沒有說他領受了舌音的神恩。但從格林多人前書,我們知道保祿自己有很強的說舌音的神恩(格前十四18)。歸納以上各種記述,可以說,話舌音的神恩常是人充滿聖神以後一種外在的顯示。但是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聯繫。從宗徒大事錄上看來,這種神恩也不局限在某一個地區或某一種人。在教會所傳到的許多地區,信友為聖神充滿時,都有相同的經驗。

(三)新約其他地方有關舌音的記載

新約中格林多前書和宗徒大事錄對舌音神恩有較多的記載外,只有瑪爾谷福音十六章曾提及這項神恩;新約其它各書對此神恩一筆緘默。這並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新約其它各書對較重要的神恩也很少提及。
按現代聖經學批判的結果,一致認為馬爾谷福音十六章9~20並非原有的結尾。這個結尾是後加的,但現有的結尾被教會承認是在聖神的靈感下寫成的。在十七節中提到:凡是信耶穌基督的人,必有一些奇蹟隨著他們。其中有一個就是說新舌音(谷十六17)。從這個簡單的描寫中,並不能得出特別的結論;只能講說舌音一定是當時教會信友相當普遍的經驗,否則作者不會把它當作相信耶穌的人所有外在的標誌。除了這一點外,我們不能作任何其它不必要的引伸了。

結論

從以上分析看來,我們可對舌音神恩做一些結論:
(1)舌音神恩是一種聖神的恩賜,相當普遍賜給領受聖神的人。這項恩賜也在教會內有它的意義和功用,雖然它在恩賜中是較次要的。
(2)舌音神恩主要是一種祈禱的恩賜,為了頌揚天主;對個人來說,有建立個人的效果。
(3)如果舌音神恩和解釋的舌音神恩一併運用,在公共的集會中與先知之恩有同樣的價值,但是使用時應該按照秩序而行。
(4)按保祿的教導,我們應該對天主聖神的神恩完全開放,而不應自己先行的決定:「我不要這種神恩和我不要那種神恩,或說這種神恩對我有益處,那種神恩對我沒有益處。」即使從保祿的教訓來看,聖神隨自己的心意把不同的神恩分配給不同的人;所以決定把神恩給那一個人或者對他有沒有益處,是聖神而不是我們。如果我們懷有偏見,摒棄或排斥某種神恩,等於在阻礙天主聖神的工作,間接的也會影響地方教會的建立。一個團體的建全也在於這團體每一個份子健全,誰應說他自己不需要舌音神恩來建立他自己呢?誰應說我不要舌音神恩,這樣萬一天主願意你有舌音神恩和解釋神恩的人合作,以建立教會的團體。如果你拒絕這種舌音神恩,是否也間接地拒絕為教會盡一分建立的責任呢?所以保祿叫我們追求愛德之外,也要渴慕神恩。因為是由聖神絕對自由而作主的,在教會內給人不同的神恩,使他按照在教會內所有的位置,貢獻各種不同的服務。希望這個短短的分析能夠解除一些人因著聖經某些章節,對舌音神恩帶來不必要的誤解和排斥;並對聖神的恩賜採取一個比較健全而正確的態度。

貳  舌音神恩的體驗
我們在上文中已看過了聖經對舌音神恩的描述及評價,但是這些描述和評價是來自初期信友團體對舌音神恩的實際體驗。在天主教的歷史中,對舌音神恩的體驗雖然可說從未真正地斷絕過;但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只有少數人斷斷續續地經驗到它。一直到一九六七年神恩復興運動重新傳入天主教會內,信友們才又一次普遍地對這種神恩有所體驗。舌音神恩在教會內逐漸的減退,其年代已不可考。除了在少數的古典神修書籍中可看到某些人較稀少的經驗外,這種神恩在教會內沒有普遍的被人經驗到,大略算起來也有一千年以上了。由於這個緣故,整個教會對這樣的神恩相當的陌生,也造成不少的誤解。
我之所以用相當篇幅描寫舌音神恩的體驗,原因很多。首先新約中對舌音神恩的描述並非囊括了當時對舌音神恩全部的經驗;但是對舌音神恩主要的性質和它使用的原則作了基本的指示。如果我們僅靠聖經的記載來對舌音神恩作一個反省,常常會犯偏而不全,甚至誤解的危險。所以我們必須回到教會對舌音神恩普遍的體驗上去。一方面它可以補足聖經上沒有完全描述的地方,也可以解除一些不必要的誤解。
這種探討神學的方法並不只限於舌音神恩,在其它的信仰真理上也是一樣的正確。譬如,一位神學家沒有參加教會禮儀及領聖體的經驗,即使他把新約中關於聖體聖事的章節全部加以正確的了解和註譯,仍然無法對聖體聖事的神學有一個完整而豐富的反省,甚至有時會誤解聖經的章節。計多更正宗的神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原來信仰經驗是教會生活信仰的體驗和傳統,整個聖經的啟示也是從這個傳統中在聖神的引導下而結晶出來的。由於聖經是在聖神的靈感下寫成的,所以他也成了批判信仰經驗的準則。凡是不合乎聖經啟示的信仰經驗,至少都是可疑的;但另一方面講來,信仰經驗可以使聖經的內容更生活化和更豐富。聖經的記載如果和教會的信仰經驗分離,也可以成為致人於死地的文字。
以上所說實在有它特殊的需要。在神恩復興運動進入天主教會內以前,許多聖經註解對舌音神恩的詮釋大半都是興後來所經驗到的並不相符。例如,許多聖經註解大半把說神恩的經驗認為是出神而非常感情化的經驗。從神恩復興運動中對說舌音神恩的經驗來看,除了極少數的例外,說舌音神恩者理性完全清楚,並沒有出神的狀態;所產生的感情作用是可以用人來控制的,而並沒有一種強迫性。即使美國在一九六八年所出版的有名的熱羅尼莫聖經註解對舌音神恩的解釋,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的錯誤,與在神恩復興運動中所體會的根本不相符合。
作了基本解釋之後,現在就要從事具體對舌音神恩的經驗。共分四部份加以描述:

(一)初次得到神恩的經驗

我先描述一般人初次得到舌音神恩的經驗,然後再講一些特殊的經驗。
在神恩復興運動中,對初次得到舌音神恩已經造成新的詞句,稱之為「向舌音神恩屈服」(yield to the gift of tongues)。除了極少的例外,一般人得到舌音神恩都必須主動而積極的渴望得到它。在一個人領受了所謂「在聖神內受洗」的經驗之後,如果他願意得到舌音神恩的話,大半需要已經有舌音神恩的人和他一起祈禱。他必須先學習不要用理性管制他舌頭的動作。當另一個人用舌音神恩和他一起祈禱時,他就用舌頭作一些毫無意義的聲音。開始的時候,他仍然覺得他主動的管制舌頭的動作;可是在過程中,他會體會到不再主動地管制舌頭的動作。他的舌頭被動地被轉動和扭曲,發出一些他自己也聽不懂的聲音來,他就已經獲得了舌音神恩。
初次獲得舌音神恩,有的時候體會到興奮感覺,有時會體會到內心的某種壓抑的情緒完全被宣洩出來。大多數的人體會自己正在向天主祈禱,而且和天主非常親近。如果有解釋舌音的人在旁邊的話,可以認出這些祈禱大半是感謝讚美天主。即使在第一次得到舌音神恩時,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以意志來控制何時開始或停止使用神恩,正好像如果一個朋友送給你一部車子,你願意發動它的時候就開始,你不願意發動它的時候就停止了。這就是一般初次向「舌音神恩屈服」的經驗。
除了以上一般的經驗外,當然也有一些例外的經驗。因為我們人從小就被慢慢訓練,用人的理性來控制舌頭的動作,才能說出讓人能夠懂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在得到舌音神恩的體驗上正好與這個人的日常經驗上相對;他要求人放棄以理智控制自己舌頭的習慣,而把這個控制權完全交給聖神,被動地由祂來推動。所以當人初次這樣做時,會感到一種緊張。有的時候,即使在多次的嘗試下也無法放棄很多年來建立的習慣,而向這種神恩屈服。不過如果這些人渴望得到舌音神恩,在他們心情較輕鬆時,會很自然地獲得這種神恩。有些人是在睡覺前的祈禱中忽然說起舌音來;有些人甚至在淋浴時唱歌得到舌音神恩。但這些經驗都不帶有任何的強迫性,即使在初次的體驗中他們仍然完全的自主,什麼時候要停止,什麼時候要開始,全由他的意志控制。
還有極少數的例外,就是不管人願意與否,人在聖神的強制下得到這種神恩。這些人大半願意得到在聖神內受洗而得到整個的神修復興的經驗;但是由於過去的偏見和誤解,他們強烈的排斥舌音神恩。這些人常說一句話是:「我什麼都要,就是不要舌音神恩。」一般說來,對這種人聖神絕不以強迫的方式把舌音神恩加給他們;但在極少數的情形下,有些人在強制下說起舌音來。聖神之所以這樣做一定有祂特殊的目的。這種人在初次經驗中,往往也無法自己控制讓它停止。這也證實了,聖神隨自己心意把神恩分別賜給祂所願意分施的人。嚴格說來,人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利拒絕聖神的恩賜。除了極少特殊的情形下,聖神為了重要的理由才會用一種戈弓戈迫性的方式要人接受。當然這個人在第一次接受舌音神恩之後,他仍然可以自由地把這樣的神恩擱置不用。這樣他也違反了保祿的教訓,不要熄滅神恩,而要辨別(得前五19~22)。


二、建立自己
從格林多人前書中我們看出舌音神恩主要的效果是建立自己。從聖經的記載也可看出舌音神恩是一種祈禱的神恩。從人的具體經驗來看,用舌音神恩所作的祈禱,通常是讚美和感謝的祈禱。祈禱是人和天主之間的位際交往具體的表現。在這個交往中,當人讚美感謝天主時,得到建立是一個必然的後果。
當人用舌音神恩祈禱時,人的舌頭被動的為聖神推動,發出一連串自己所不懂的聲音。按聖保祿的教導,它是以神魂講論天主奧秘的事(格前十四2);所以此時人的想像力和理智不被佔用,它實在是一種超越人理性與想像力的祈禱。有了以舌音祈禱經驗的人很自然地會想到保祿在致羅馬書所說的:「同時聖神也扶助了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祈求才對;而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喻的嘆息代我們轉求,那洞悉人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因為祂是按天主的旨意代聖徒轉求」(羅八26~27)。許多在實際的生活經驗中,我們的確不知道如何祈禱才對;如果我們用舌音神恩祈禱,我們就會發現聖神在我們內代我們轉求,而祈求的一定是合乎天主的旨意。
在幾種特別的情形下,以舌音神恩的祈禱顯出它的重要性來。例如當人心情煩悶時,不知如何處理淤積在內心的許多體會和感覺。那時用舌音神恩祈禱,讓天主聖神把內心淤積的東西宣洩出來。很多人如此作了之後,不久便會恢復心靈的舒暢。
用舌音祈禱,並不常是一件愉快而輕鬆的事。通常在剛得到舌音神恩,並用它來祈禱時,會有情感上的激動(但不是不可控制的),或是有一種甜蜜的感覺。但通常這種神慰和感覺很快的消逝。以後用舌音祈禱是非常單調和乏味的。參與神恩復興運動的神修學家卻鼓勵有說舌音神恩的人,最好每天用一段時間的它來祈禱。在這種祈禱中理性不再推理,想像也沒有作用,人把自己的舌頭交付給聖神。當人的舌頭被動發出聲音來時,天主聖神也在人心中做潛移默化的工作。但是如果恆心地用舌音神恩祈禱後,會發現自己整個的心情有相當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靠著理性和心理學的分析,也不是靠著人有意識地去改變。由於聖神的力量,可以達到人下意識的最深處,祂可以在人心靈最深的地方工作,改變人的氣質和心靈的狀態。最後我們可以從它的果實認出聖神的工作,因為「聖神的效果是仁愛、喜樂、天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迦五22~23)。在這樣的經驗中,一切皆是憑著信德而行;必須經過相當時期後,聖神的果實才能在祈禱者實際的生命中顯示出來。實際上,這種過程與天主在人靈上工作的一般淨化過程非常相近似;它也可縮短人靈被淨化的時間,並加深人靈被淨化的程度。

三.建立他人

雖然保祿宗徒在格林多人書上說:舌音神恩的主要效果是建立自己;但當我們用舌音神恩為他人代禱時,也可以建立他人。這是在神恩復興運動中相當普遍的經驗。
在平常的祈禱時,我們常常為別人代禱。但我們用理性去想怎樣為別人代禱,往往不知道要為那人怎樣祈禱才好;有時也不知道為人代求的是否合乎天主的旨意。上一段引保祿在羅八26~27所說的一段話,在為人代禱時,也具有同樣的真實性,就是我們應讓聖神在我們內為別人代禱。這時,我們就確知我們為那人祈禱的確是天主所願意的。在神恩復興運動中許多的經驗告訴我們,用舌音神恩代人祈禱常常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這種見證的文字普遍見於神恩復興運動的雜誌和書籍中,所以我們在這裡也不多提。
由於用舌音神恩祈禱時,理性不被佔據,所以有時人可以一面用舌音神恩代禱,一面用理性做別的工作。例如神父們在聽告解時,可以一面用耳朵去聽那人所告的罪,一方面用幾乎聽不到的聲音喃喃的為那人代禱。平常這樣做的神父常常經驗到,在聽完這人的告解之後,他的腦海裡會出現一、二個意思或一、二句話,剛好是為這個告罪者所特別需要的。這個事實往往由告罪者自己回來對神父講出他聽了這些話的效果。他並不知道聽告司鐸在以舌音為他代禱,他的話卻證實是天主聖神在工作。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這種神恩在神修輔導和心理輔導上也具有同樣的價值。有時,我在聽一個人講述他的心理困難或神修困難時,或是不了解他的描述,或是找不出問題的癥結,或是不知道如何幫他解決困難,這時我開始一面聽,一面用舌音為他祈禱。等他講完之後,我按腦中所浮現的思想或線索,問他一兩個問題,幾乎每次都找到癥結和解決的方法。此外,在整個的治癒服務(healing ministy)中,舌音神恩也有非常大的代禱功用和能力。在治癒服務上,有名的麥克納(Fr. Francis MacNutt, O.P.)常用舌音為人祈禱。他常常要到很多不同的國家去旅行。有時,他根本不能夠講當地的語言,他就用舌音神恩為人祈禱來治癒人心靈和身體的創傷。另有一些時候,由於時間不多,無法一一詢問那個人的病症是什麼,所以每來一個人,他略問一兩句之後,就用舌音為他祈禱,發生了極良好的效果。我自己也有相同的經驗。
這一類見證在神恩復興運動的書籍和雜誌上刊載了很多,所以不在這裡加以記敘述。


四、建立團體
保祿在格林多前書中曾清楚的說明,當舌音神恩與解釋神恩並用的時候,可以使教會得到建立;與先知之恩有相同的價值(十四5)。解釋舌音的神恩其經驗與說舌音有相當近似之處:在祈禱會中當有人用舌音公開說話時,領導集會的人就應領大家暫時靜默,直等到有解釋之恩的人把他剛剛所說的舌音解釋給大家聽。有解釋之恩的人在這時也必須放鬆自己的舌頭,他體會到在聖神的推動下,用當地人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出以舌音發言者所講的信息。他並不是事先懂了舌音之恩發言者所講的內容,然後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他在發言時也是一種被動的經驗。他和其他的人一樣,必須聽到他自己口中所說的話以後,才能了解剛剛天主藉著舌音之恩發言的人所講的內容。當一個舌音神恩被解釋出來以後,所有聽的人也應當像聽了先知話一樣,要審辨這樣的話真是來自天主的信息(格前十四29)。
在大多數的祈禱會中,有另一種使用舌音之恩的經驗,那就是以舌音歌唱。這一點保祿在格林多人前書中曾提到(十四15)。平常是在祈禱會開始的時候,由領導祈禱會的人(有時也有其他的人)開始以舌音歌唱;其他有舌音神恩的人也各按聖神的推動而附合,形成一片有許多不同曲調的混聲合唱。雖然每一個人按聖神推動唱不同的調子,但聽起來卻是非常和諧的。這種以舌音歌唱有時很短、有時也可長達十分鐘以上,然後很自然的慢慢息止。這時領導祈禱會的人應讓大家在靜默中安息。一般來講,也就在這時,天主常藉著有先知之恩的人向會眾講話。
為什麼天主常在以舌音歌唱之後,常藉著先知對會眾講話呢?下面是比較合理的解釋。因為以舌音祈禱是一種讚美的祈禱,聖詠上曾說:「以色列的天主居住在祂子民的讚美之間」。一般來說,在以舌音神恩祈禱之後,參與祈禱會的人會特別深地體會天主臨在他們中間;也在整個會眾在參與讚美的祈禱之後,他們的心靈準備好來聆聽天主的話。所以天主在這時藉著先知的口向他們發言,這是最恰當的時機。在聽了天主的話以後,又會激起更多的讚美和感恩。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團體和天主之間的對話。這表示基督徒所信仰的天主,實在是生活的天主,而且祂生活在祂子民之間。
以上就是在神恩復興運動中,對舌音神恩的各種不同的體會。本文中所有的描述雖然沒有概括一切說神恩的經驗,但是包括了無論個人和團體經驗舌音神恩及其效果重要的方式。在下面一段中要把這些經驗和聖經中的描述相對照,作一個綜合的反省。

三、神學及牧靈上的反省
在神恩復興運動中,對舌音神恩普遍流傳著兩句話:一是「舌音神恩是最普及的神恩」;二是「舌音神恩是領受其他神恩之門」。由於這兩句話有其內在的關連性,我們就以它們為根據,對舌音神恩作一個綜合性的反省和解釋。
在保祿所列舉的九種神恩中,舌音神恩和翻譯舌音的神恩一起放在名單的最末了。這表示它們是一個比較次要的神恩。保祿在格前十四章比較先知之恩和舌音神恩時,曾說舌音神恩不如先知之恩來的大,因為舌音是建立自己,而先知之恩是建立教會。由於這些緣故,常常引起未參加過神恩復興運動,或剛與神恩復興運動接觸的人,對舌音神恩有一種輕視,實際上,這絕不是保祿的原意,因為保祿曾說過,我願你們都說舌音。如果舌音神恩不是一個很普及的神恩,保祿大概也不會說這句話了。可能正是因為它是最小的神恩、最普通的神恩,所以它才成為最普及的神恩。現在我們可以在聖經的背景中去尋求這種現象的理由。
不論在舊約的智慧文學中,或是在新約的一些書信中,都體會到人在原罪以後,很難控制自己的舌頭(箴十三3,十六23~30;德五11~18,二三7~30;雅三3~11及其他各處)。雖然人從小就學習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的舌頭,使他說出有意義的言語;但是人的語言的確是紛爭、誤解和各式各種罪惡的來源之一。所以聖雅各伯在他的書信中,清楚地說:如果一個人能控制自己的舌頭,就可算是一個成全的人(三2),可見管制舌頭是多麼重要。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也體驗到人沒有天主的恩寵不能完全管制自己的舌頭。
在使用舌音神恩祈禱的經驗中,更是以意志把管制自己舌頭的權力交給聖神,讓祂隨便發出音響來讚美天主。這是使舌頭能夠達到它受造最高的目的,因為將來在天堂上,我們舌頭唯一的責任就是永遠讚美感謝天主。以舌音祈禱是以意志把舌頭向聖神能力屈服。這時,天主聖神在人的內心工作,建立這個人。我們相信每一個教會的成員都是一個需要悔改的罪人,需要聖神的潛移默化,需要聖神的建立。只有當教會每一個肢體得到聖神的建立,並以不同恩賜彼此建立,整個的身體才能漸成一個較完美的身體。所以舌音神恩對教會每一個成員都有其意義和重要性。因此,舌音神恩是一個非常普及的神恩,而不是少數人才擁有的。這才顯示了天主救恩的寬和廣,祂的仁慈是寬宏大量的。
雖然以舌音神恩祈禱時,人的理性所不能懂的聲音在講論奧秘的事,但這並非是違反人情之常的。在人的經驗中,當人看到一些美妙的事物,或是有一種高興的情緒,往往發現這樣的經驗超乎人的語言所能表達的。這時才體會到人的語言的有限性,因此有「辭不達意」,「經驗之妙,不可言傳」,「此時無聲勝有聲」等辭句的出現,來表示人類辭窮的狀況。
在我們的祈禱中,往往體會到天主的美善遠遠超過人的辭句能夠表達、能夠讚美和感謝的。這時我們即需天主聖神來扶持我們的軟弱,讓祂用不可言喻的嘆息表達我們內心最深對天主的體會。所以解釋舌音神恩的恩惠,並不是把舌音神恩做一個翻譯;而只是把以舌音神恩所說大概的內容表達出來。實際上,舌音神恩真正到底在講什麼,人不能完全知道,因為祂是以神魂在談論奧秘的事。
保祿對舌音神恩的看法是很平衡的。他主張以理性祈禱,但也不輕視以神魂祈禱;他以理性歌詠,也以神魂歌詠;因為兩者給人帶來的好處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互相對立的。可是,在公共的集會中,人更應該用理性來祈禱,為了使別人得到幫助。
在人的一般經驗中,只有小孩子或是神智不清的人,口中才用喃喃的聲音發出一連串人所不懂的話。在這情形下,它或是表示這個人的理性尚未發達,或是意志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舌頭,是不正常或不成熟的表現。這也是使舌音神恩受到誤解和輕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以意志把控制舌頭的能力交付給天主聖神時,天主聖神實在使我們的心靈成為一個小孩子,用一連串的兒語,讚美天主的無窮美善,難道這不是一件極美妙的事嗎?耶穌曾說過:「人如不變成一個小孩子,不能進入天國」。
此外,在人看來是一件愚蠢的事,在天主看來並不見得愚蠢。每個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多少都要分享一點他十字架上的愚蠢。當我們以信德的精神接受舌音神恩時,我們體會到可能因這舌音神恩而被人譏笑,正如第一次五旬節從世界各地聚集的猶太人譏笑宗徒喝醉了酒一樣。我們把以理性控制舌頭的權力交在聖神的手中,我們是在作一件以人的眼光視為愚蠢的事。可是,聖神卻藉此交付,建立我們內在的人。到底是看重人的意見重要呢,還是重視天主聖神的恩賜來得重要?當然保祿宗徒也叫我們小心,不要在不恰當的時間和情形下,使用這樣的神恩,以免遭致不必要的誤解。保祿卻非常鼓勵以舌音神恩祈禱;即使在公共集會時,只要他私下的向自己或向天主以舌音神恩講話,人不應該禁止他。
從以上的描寫看來,在接受舌音神恩時,人實在是向天主聖神的權力謙遜地低頭。但是,天主祝福這個謙遜,使接受並用這項神恩的人得以建立。
有了以上的認識之後,我們現在可以對「舌音神恩是其他神恩之門」這句話加以解釋。在人向舌音神恩屈服的過程中,便很清楚地體會到自己被動地為聖神所推動。這個明確為聖神所推動的經驗,確實是引人進入其它神恩之門。當人領受其它任何一種神恩時,都體會有一種被聖神所推動的經驗。例如被聖神所推動去講出先知話。平常,講先知話的人並不預先知道他要講些什麼,只體會到天主聖神推動他要講話。等他自己依聖神的推動講出話來以後,他才和別人一起聽到天主所要說的話的內容。另一個人可能經驗到被天主聖神所推動去為一個病人祈禱,使他痊癒。他沒有十足的把握說天主一定要治愈這個人,他卻步需要以信德的精神接受這個推動,去為這個病人祈禱。從此看來,接受舌音神恩中所體驗到被動的經驗,實在是分辨天主聖神工作基本的經驗之一。沒有這樣明確的經驗,很難分辨出何者是來自聖神的推動,何者是來自人自己的傾向或渴望。
在神恩復興運動中,人們普遍的經驗是最先得到舌音神恩;然後,他也發現在不同的情形下為聖神所推動,而向其它的神恩屈服或領受其它神恩。通常來講,一個人不會止於只有舌音神恩而沒有其它神恩。當然以上所說的並不是一個絕對的規律,也不是說聖神規定一個人必須先向舌音神恩屈服之後,才能得別的恩賜。但一般的經驗指出,在一個人領受舌音神恩之後,他更容易分辨聖神是否在推動他接受別的神恩;他也能更有效、更正確地去使用別的神恩。
從以上的反省看來,舌音神恩無論對個人或對教會團體都有其意義和重要性。雖然它在保祿所列舉的神恩中,算是最小的一樣,但是卻仍有其特點和重要性,是其它神恩所不能代替的。實際上,聖神所賜給的任何一樣神恩,有其特殊的意義和重要。在教會內,缺乏了舌音神恩,為教會是一種損失。
在本文的第二部份中,我們看到神恩復興運動中舌音神恩的體會其豐富性遠遠超過聖經中所描述的。但是這些體驗不違反聖經的教訓和評價。聖經的啟示常常給我們指出明確的標準去辨別正確的神恩及其使用的方式。但是實際的經驗卻更顯示聖經的教訓是來自生活的經驗,證明教會生活經驗的豐富性超出死板文字的記載。我們應該一方面在聖經啟示和教會教導的引導下,去尋求與天主來往更深的經驗和祂所賜神恩的意義及其使用的方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信仰更生動、更富有活力,也能為個人和教會帶來極大的好處。
關於使用舌音神恩的個案描述以及藉著舌音神恩為別人帶來具體的好處,本文不打算多說。一方面這些描寫超乎本文的篇幅所能做的;另一方面也不完全合乎本文的目的,所以從略不提。但願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人對舌音神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態度。這使尚未得神恩的人不致對它產生不必要的排斥和誤解;對有舌音神恩的人,也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它,為使自己和別人得到好處。


參考書目
L.Christenson著,吳捷漢譯  說方言的奧秘(臺北:好消息出版社,一九七六)
徐建蒙  神恩體驗生活作證(新竹:神恩復興運動服務中心,一九七五年)。
George T. Montague, S.M., “Bptism in the Spirit and speak in tongues: a biblical appraisal,”
Theology Digest, 21 (1973) 342-360
John L, Sherrill, They Speak with Other Tongues, (Old Tappan, N.J,; Fleming H. Revell Comp., 1965) pp 140
Raymond E. Brown, SS. et al (ed) 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8) for the exegesis of the related biblical pa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