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David J. Hassle, s.j. 蔡梅玉 譯 | |
|
37期 | 神學論集 |
(1978)p415-434 |
---|---|---|
重溫舊事的祈禱——與基督共享回憶
|
||
在敘述「重溫舊事的祈禱」前,我必須先講一個始料未及的故事。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聖奧斯定論天主聖三中的皈依方式,所以我需要細讀他的懺悔錄。在讀懺悔錄的時候,我對奧斯定在書中向天主所作突發性的祈禱感到困惑;直到我發現整部懺悔錄根本就是一個延續不斷的祈禱,才了解奧斯定不時會有排山倒海的感激之情,滿心需要讚美天主。這種突發的祈禱是一種更深沈寂靜祈禱的後果,我稱後者為「重溫舊事的祈禱」,它幾乎貫穿懺悔錄全文的每一字句。 當奧斯定作希波(Hippo)主教時,年四十多歲,皈依基督大約已有十二年,是一個成熟的人。他藉著回憶的方法重溫個人生活的歷史,回顧過去的一切。近代一位寫聖奧斯定的傳記作家彼得•布朗(Peter Brown)也暗示,奧斯定是在他的治療者——基督——的指導之下寫出自傳。吾主領導他使他的仇恨憤怒重新浮現,並治癒它,促使他發展更實際的希望,評估他的愛情經驗,更完全地接受他早已經被寬恕的罪過。很明顯的,有一段時期,奧斯定仍然需要接受不斷出現的肉慾、野心、貪婪和不寬容的慾望。現在許多寫皈依文學的作家,盛讚那些神話式的英雄,他們一旦皈依了基督信仰之後,就使他們永遠超越在這些情慾之上。 我發現了聖奧斯定的個人「重溫舊事的祈禱」之後,在自己每年的避靜中,在聖依納爵神操的所謂「第一週」裡,開始應用它。當我揭開自己對人或人對自己所作之惡而產生憤怒時,它治療了我的創傷。它不但展示出許多應對朋友、對天主感激的理由,使我深覺解放;並且使我認出自己積極成長的形式,建立了我的自信心。我很自然的開始指導他人作避靜時,教他們如何做「重溫舊事的祈禱」。我告訴他們不要急躁,這種祈禱會慢慢的去除僅是概念性的祈禱,使人慢慢的進入更簡單、更深入、更溫韾的感性祈禱。有些人果真發現這種祈禱將他們從推理的祈禱中解救出來。另一些人則藉著它對自己及生命歷史有了新的發現。這些祈禱發現漸漸改變了他們生活的方向。 在講述「重溫舊事的祈禱」之前,先得認識聖奧斯定如何了解人類的回憶,以免一開始就對這種祈禱有錯誤觀念。對奧斯定來說,人的記憶是人生活中最富有動力的因素。記憶不僅是一些貼在相簿上死板的快照,而是使事件富有活力地重現。記憶不僅正確地回想某些過去的特殊細節,而且也為過去事件對目前時刻的價值做一評估。換句話說,奧斯定的回憶不是自己腦中所存的一組褪色的照片;而是在自己意識中所湧出的一種具有評價的回顧。它充滿著多彩多姿的細節。在這種回顧中,按自己現在的遭遇對它作一解釋。 由上述的描繪,我們可看到奧斯定重溫舊事建立了個人對群眾、對事事物物的態度;因為態度是深植在個人對事件的回憶裡強而有力的價值。這些態度又可以對個人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一項事件,在發生了二十五年之後,被回憶起來仍然歷歷如昨,生動而富有情感;那麼我們可以確定此一事件,在過去二十五年中,潛伏地對個人所決定的許多事情深具價值。 當一個人需要做重要抉擇而舉棋不定之際,「重溫舊事的祈禱」就是此奮鬥的中心工作。例如:一個二十來歲的婦人,就是不了解為什麼自己對深愛著她的母親那麼憎惡。她們之間的關係有一道深溝,使得雙方總是緊張相對。結果在「重溫舊事的祈禱」中,她發現了她痛恨母親的理由。原來她幼年時,母親總是不能抽空陪她玩耍,她時常羡慕別的小孩有母親陪著玩。祈禱之後,她發現了母親的苦衷,原來母親夜間還得辛勤地工作,為的是讓她能夠進入一家私立教會學校,以及維持她們那個小小的家。就在「重溫舊事的祈禱」中,她使埋藏的仇恨浮現出來,並允許天主揭示仇恨的原因,祈禱者因此而能夠從長期的激怒情況中解脫,並且以一份新的感激與感情重新面對母親。一份有力的回憶,過去在無意識中活動,現在有意識地被接納,重新評價,而產生更豐富的情感。 如果這種治癒過程能在許多回憶中發生,那麼祈禱者的人格必然更具有感恩與感情的能力。因為回憶的累積,不僅形成每人的個性,而且變成個性的一部份。由一般經驗得知:一個人對自己回憶的意識越清晰,也就是對內在的自我有更深的認識,就越能看見並體會自己是由那些尊敬和愛護他的人所傾瀉出來的生命的禮物所構成的。在這種方式下,一個人對自己了解得更清楚,也越能在做決定的時候順從自己的價值觀,彌補自己的許多顧忌。在精神的水平上,自我意識愈清晰,就越能正確了解自己奉獻給天主時,到底給了些什麼。很清楚地,「重溫舊事的祈禱」對自己人性的發展以及自己對天主的奉獻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們就要詳細說明:什麼是重溫舊事的祈禱;什麼不是重溫舊事的祈禱;如何去做它;它不同的階段和過程;指示在正確地作這種祈禱記號;以及它的聖經依據等。 壹、 什麼是重溫舊事的祈禱 所謂重溫舊事的祈禱,簡言之,就是與基督一起重溫過去生活的回憶,以便以更成熟的基督方式更新生活。以一個人對大學時代失敗的感受為例,二十五歲時候的感受與四十五歲或六十五歲時候的感受截然不同。因為在他生活的旅程中,不斷有新的體驗,但願這些體驗使他對大學時代的失敗有新的評估,新的解釋,此外,現在他以基督的眼光看過去的失敗,可能看到它為喚醒自己潛在的責任感,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一份真正的評價,有其必要性。 在分享個人回憶的時候,祈禱者更深地與基督相結合。這正好像一對訂婚的男女彼此分享價值觀、態度、希望、痛苦、喜悅與歡笑,而使兩人更深地遇合。這種分享方式,很容易將基督帶入我們的實際生活與抉擇。如此,個人人格也將更為豐富、定型與具有目標。當然,重溫舊事的祈禱也有危險的時刻,尤其當祈禱者更陷於孤立無援,急需別人信任之際。在重溫舊事祈禱中,由於祈禱者關懷、崇敬與忠誠,基督會治癒他的創傷和憤怒,使他更堅強而免於衰弱,使他眼光清晰而不再無知,使他更能適應恐懼而不畏縮,指導他所當走的道路。 同時,在聖神引導之下,重溫舊事的祈禱也會靜悄悄地在祈禱者的心裡寫下個人的傳記。這就是說,個人逐漸進一步地發現他的過去,加強了對自我的認識。由於這種祈禱是以向基督之神被動地開放,在後者引導之下,重尋回記憶,並對它加以解釋及評價。祈禱者以基督看他的眼光,慢慢發現他自己以及他的過去,更具真實、更具感情。 貳、 什麼不是重溫舊事的祈禱 由於二十世紀後半期的人們在祈禱上嚴重地犯了「心理化」的毛病。因此很容易對「重溫舊事的祈禱」加以錯誤的解釋。「重溫舊事的祈禱」絕對不是心理學技巧。雖然心理層次的各種動力,如自由聯想等,會很自然地發生;但是它們不是我們注意的目標。此外,無論個人祈禱或神修指導者決不企望利用心理分析技巧,去對回憶加以解釋或評價。「重溫舊事的祈禱」不但是注意自己,而且天主和其他的人也同樣地是注意力的焦點,基督是記憶的治癒者。祈禱的人以信託之心把記憶呈現在他的面前,讓他對它們加以解釋與評價。另一方面,重溫舊事的祈禱也不僅只是匆匆地回顧往事的記憶,正如一個懷著戀舊的心情去翻閱家庭的照相簿,一面嘆息美好的時光一去不返,或是熱情地維護往昔人們的缺失和生活方式。其實,這種祈禱是與基督一起再次經歷過去的一些事件,而這些事件直到現在仍然有力地影響個人對將來所作的決定。因此,重溫舊事的祈禱不僅只是幻想。它是在聖神引導下與基督交往,為了達到自我整合和更深地與天主結合的具體目標,它是基於一些對事實的回憶﹙雖然一個人在生命不同的階段價會對記憶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製造一連串狂妄的想像,所以它也不是作白日夢。 另一種錯誤的解釋,以為「重溫舊事的祈禱」是以自我反省式地深索自己的心靈,以便得知自己心理上的力量、軟弱、偏見、思想障礎、自衛、日常的反應與動機的來龍去脈。「重溫舊事的祈禱」並不是為尋求個人一切動機後面的總動機,即控制一切心理動力的人格力量。祈禱者只是很簡單地在基督面前回顧過去的生活,因此只要祈禱者願意,就可以把自己從偏見和自衛中解脫。所以「重溫舊事的祈禱」不是業餘式的心理分析。 最後,我們該了解,「重溫舊事的祈禱」並不是一種複雜的祈禱方式。事實上,有人既簡易又快速學會去經驗它,以致使他懷疑它是不是一種祈禱:「如果我不覺它使我厭煩和攪腦汁的感覺,怎麼能夠稱之為祈禱」?的確,在這種祈禱方式中,平常所謂「分心走意的思想」,可以變為它內容的一部份。它主要的危險是使祈禱很膚淺。祈禱者只是讓往事在回憶中很快地掠過,未曾讓這些往事發展,使自己很清楚地意識到它們,並引發豐富的感情。 三、如何從事重溫舊事的祈禱 對祈禱準備工作所作的建議只能說是進入祈禱的一些條件而已;這些準備並不能迫使天主與渴望祈禱者交往。天主按祂所願意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祈禱,我們只有以開放的心靈去接受他。不過,我們希望各項準備工作會有助自己的心靈開放,它是我們對祈禱所能作最主要的奉獻。 心裡有上述的警覺之後,一個人就可以開始從事「重溫舊事的祈禱」的間接與直接的準備工作。間接方面,他可以在筆記本上寫一點自傳。在寫的方式上,他有很大的自由。他可用論文式地寫下一些對往事的判斷和評價;或是用一些單字:包括具體的名詞、活潑的動詞、多彩多姿的形容詞,為了使自己重讀時,只要能舒喚起對往事的回憶就行了。他也可以按自己生活中各個不同的階段,把它們寫在幾張不同的紙上。間接的準備工作不是絕對必要的,只是稍為幫助或增加祈禱的氣氛。 直接的準備工作就是在祈禱開始時,意識自己在天主面前。此時,祈禱者要祈求聖神挖掘出任何祂認為重要的記憶,使它們浮現在自己的意識中。然後祈求基督指導自己了解這些回憶;最後則請天父幫助他應用這些回憶,將來為祂及祂的子民服務。換句話說,重要的是讓天主將回憶帶入自己的意識,而不是自己去處理它們。 在意識天主臨在的祈禱以後,下一步就是靜靜的開啟自己的心,警覺地等待幾分鐘,讓聖神將一些記憶帶入意識中。如果在如此靜待之後,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那麼就利用下面的任何一種方法喚醒自己的記憶: (1) 走上你曾在童年居往最久屋前的台階,進入前門,穿過佈置著舊家具的客廳,穿過準備好用晚飯的餐廳,穿過香味撲鼻溫暖的廚房,然後走上冷清清的二樓。 (2) 抄捷徑通過走廊,穿過院子,經過糖果店,越過竹籬,來到童年時代唸書的學校。 (3) 穿過小學或高中或大學的教室、體育館、自助餐廳、課外活動室和操場。 (4) 很悠閒地徘徊於一生你第一次所作的工作,回憶其中一天或一星期或一年間所發生的事。 (5) 重溫你和你最親密的朋友第一次相會之處,共且回憶最好與最壞的時刻。 (6) 回憶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或許與人有關,或者與事件或工作有關的事物。 (7) 以沈思和反省的方式翻閱有價值的家庭舊照像本,或學校的紀念冊、或電話住址簿。 如果某些記憶湧現,要讓它盡情發展;不要匆匆掠過。例如你回憶十四歲時:你正在早餐桌上,把牛油塗在烤麵包上。你的母親正在廚房煮麥片和煎火腿。從樓上傳來懶散半醒的爭執聲和開關抽屜的聲音,你的兄弟姊妹正在起身穿衣,聽炸火腿爆裂的聲音;聞到烤麵包的香味;看到黃色地板上點點斑痕;品嘗熱餅上的紅糖;注意母親的髮型;感覺母親緊緊地摟抱你,因為你對她的疲憊表示關心;你第一次護慰母親時,注意她眼睛所發出來的感激,感覺她對你一份溫暖的感情。 嘗試著將某一個簡單而深刻的記憶,在腦海中停留十至十五分鐘;也就是讓它在你內完全地展開,從你的內心平穩地滲出,直到你覺得滿意為止,這時你再轉移到第二個記憶。你可以用命令的方式來處理記憶:「首先,我要探索我的童年和青春期,然後大學生活,再去回憶所作的各種職務,然後婚姻,最後則是我的小孩。」如果你想按部就班去作,這種方式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過程。但是如果你願讓聖神以選擇的方式去回憶往事,或者讓自己的回憶有如自由聯想般地自由浮現,可以比按部就班更好。因為聖神可能在這種情況之下,透過回憶與祈禱者多談。如此才可能發生一些令人感到新鮮而驚奇的事。 抹殺「重溫舊事的祈禱」的最好方法之一,莫過於老是在心裡教訓自己:「我『應該』像王叔叔一樣地更有耐心……我『應該』如同修會的弟兄一樣地貧窮……我『應該』像我的母親一樣的慷慨……」。這種虔誠只有使祈禱者更加混亂。如果回憶的事件夠生動清晰,並且引發豐富的情緒反應,它自有一股力量改變我們的生活,其影響之深遠比一些嚴肅地自我告白要強得多。另一些抹殺這種祈禱的方法是:為已成過去的一些可能性而哭泣,安靜地自我誇耀,作白日夢,為既往的錯誤而憂傷,以及過去——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來打擊自己—不過由所憶起的事件所引發簡單的懊悔與歡樂,對祈禱者會有相當的幫助。 有些人好像覺得需要喚起天主對他們所憶起的事件加以注意,好像當天主讓記憶浮現在意識中時,祂尚未與他們分享這些記憶,並對他們所回憶的事件加以新的解釋或評估。不過祈禱者在與天主分享一項記憶之後,有如聖奧斯定,一份對天主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因為天主對他何其慷慨;或者他經歷強烈地渴望讚美天主對他的關懷與寵愛。當然他應讓自然湧出的感情或渴望以文字、眼淚或歡笑表達出來。但是任何人都不必覺得必須如此,才算真正地在祈禱。對於施予者,不管是人或神,若人只以盡義務的心情去讚美或感謝送給他禮物的人,不論是對神或人,都會使送禮者沮喪。但是在這種感情的高潮之後,我們必須像奧斯定一般,趕緊回到「重溫舊事的祈禱」中,如此讚美與感激之情必自然湧現。祈禱進入尾聲時,祈禱者以某些固定的方式來結束祈禱,例如用自己喜愛的口語禱詞,或簡單地說:「主!謝謝你」,或劃十字聖號等。總之,以對吾主虔敬和專注的心情來結束祈禱。 肆、「重溫舊事的祈禱」的階段和步驟 要想作好「重溫舊事的祈禱」,把它分為下面四個階段去作頗值得參考。雖然它們有些重複,但在全部生命事件的過程中,是可以分辨出來的。 第一階段: 開始做「重溫舊事的祈禱」時,先回憶人們對自己和為自己作了些什麼善事;暫且把別人對自己所做的惡事,或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壞事,放在一邊。因此,在此第一階段中,消極的記憶會只讓人分心走意。以這種方式來開始「重溫舊事的祈禱」的理由如下:﹙一﹚只有當一個人內心先充滿了認識自己美善一面的感覺之後,才能很客觀地去看自己曾經做過或別人對自己所做的惡事。一個人除非相信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愛他,在他的生命裡,鼓勵他、支持他,為他做了許多美好的事,平常他會避免直接地去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罪,以致使目己沮喪與失望,其至使自己癱瘓或室息。當祈禱者對自己生命的美善確有信心時,才能真實地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惡事。﹙二﹚有一張令自己消沉的「自我畫像」。許多人他們只看到自己身上的幻想或真實的惡,卻沒有發現伴隨著的美善;而意識到這份美善正是治癒他們最基本的良方。﹙三﹚天主既然給予我以及我的朋友許多美好的恩賜,祂一定希望我們在指出其他人的錯誤之前,先因偉大的美善而歡欣。也許天主更願意我們有如情人一般的接受祂,然後再承認祂是主。總之,從另一個人身上接受美善,就是接受生命;所以先觀看在我之內的生命力,而不是在我之內的死亡﹙就是邪惡﹚,似乎更為恰當。最後,如果避靜者先在祈禱中回顧他生命中所有美善,那麼會使輔導避靜更清楚而正確的認識他。有些心窄和自卑較強的人,若在有自愛的意識湧現以前,先去仔細觀察自己生命中惡事的人格,那麼在避靜最初的幾天中,就會變得緊張和麻痺。 第二階段: 做完了上述第一步驟的回憶祈禱之後,避靜者確信自己擁有這麼多美善,而這些美善是愛他的人所賦予他的。那麼他已準備好去回憶自己又是如何將所擁有的美善傾注給別人,使他們成長。如果不了解給的愈多收穫愈多的道理,如果不解將美善給別人,就是與天主共享創造的經驗,如果不了解將生命給予他人,就不會感覺天主存在我之內的喜悅,那麼對虛榮的恐懼感就變成第二步驟的最大障礎。 「重溫舊事的祈禱」的第二階段比第一個階段困難,原因很多。首先,把美善給予別人時,其經驗發生於給予者之外,而拉受美善時,其經驗發生在接受者之內。換句話說,給予者必須要能從接受者看到一些記號或象徵,表達他已接受了一切的美善。例如:一個會心的微笑,眼睛露出喜悅的神采;一句讚美;一個吻;或靜默中很深的感激等等。給予者不但能認出這些象微或記號的意義,並且接受它們。許多人為一些對他表示感恩的言行而顯得困窘。有些人因所受的教育有一種錯誤觀念,以為接受感恩會使自己中了虛榮的毒,因此故意設法忘記一切自己為人所作的好事;大多數的人在作這種祈禱之前不去寫下自己所行的善事。 第三階段: 一個人因為自己所曾接受和給予的美善,而有了堅定的信念和深沉的喜樂之後,那時就是注意到別人對自己或自己對別人所作之「惡」的時刻。在此用「惡」這個字而不用「罪」,是為了避免對那些曾經對我做了惡事的人有不公平的批判。但是也有人走另一極端,否認人在他自己身上曾作任何的「惡」;他們總是說:「犯罪者完全不知道他言行的後果」,或「他被無法控制的情慾所推動而作的」等等。在以藉口完全原諒「犯罪者」的心情下,一個人會無心地否認,看輕或漠視別人在他身上所作之「惡」。這種對現實的缺乏認識,其破壞性並不亞於否認人性之「善」。總之,實際上惡所表達的意義已包括罪在內。 「重溫舊事的祈禱」的第三階段,最困難的一點是承認心靈最深處的創傷來自那全心愛護我,而且為我所尊敬的人。實際上,也只有對我有深厚感情的人會深深地傷害我。正因如此,通常一個人會壓抑這種回憶。正如弗洛依德所說,這種壓抑在任何時間並不滅少其傷害性。被壓抑的往事一直活生生地存留在那裡,但是或多或少有點不受控制,因為他們被壓抑在潛意識裡,這不是好現象,而且容易造成仇恨,致使一個人作抉擇的動力不能受控制,因為這種忿恨常牽涉到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必須讓它們浮現到意識的表面,基督才能治癒它。做「重溫舊事的祈禱」者必須多依靠聖神與基督,不要忘了他不久前他對自己和他人內所有的美善的信息。並且準備接受神修的輔導和心理治療。 有一件事必須特別小心:祈禱者和神修輔導者必須避免深入內心的探索和業餘式的心理分析。一般來說,兩個人都不具備作這些事的條件。在「重溫舊事的祈禱」或在避靜的情況下,也不必如此去作。他們只須將一切讓治療者——基督,發掘和治癒。所以祈禱者不必掘出仇恨,憤怒更深一層的原因。如果基督想將更深一層的仇恨、憤怒提升到意識裡。祂會在祈禱者能夠負擔的時刻這樣做,神修輔導者儘量避免作心理分析,他只要再一次肯定祈禱者一生中所有的「善」,基督對他的愛,和他需要寬恕別人。要忘掉「惡」是不可能的;除非強制壓抑對「惡」的記憶,使自己受到更深的傷害。 第四階段: 當一個人更清楚地知道並接受別人對他所做的「惡」,而且體會現在「惡」就存在他內,那麼,他會願意更認識、更接受一些歷史事實——他已經有意﹙犯罪﹚或無意將「惡」傳給別人。只有基督能小在接受別人在他生命中所作之惡,而不通傳給別人。 在此,壓抑的現象可能再次發生,因為一個人所做的最嚴重的「惡」,往往就加諸他最親密的人身上。這種「惡」很難看得到,即使看到了,也很難正確地評估。更進一步來看,如果一個人事先沒有以很實在的態度,確信存在於他之內的善,並且潛能去作更多的善,他就會傾向於畏縮。如果他有心窄的問題,就會誇張他曾加諸他人之「惡」。對自己所作的「惡」畏縮的人會變得對別人冷酷無情。過份誇張己「惡」的人,或是似是而非利用這種誇張,去否認自己的罪責﹙就是說:我沒有自由﹚;或是否認自己曾對任何人作過「善」事,因此對自己失望,最後所說的這種人反而背負著最深的痛苦,因為他們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全心地去愛別人。 儘管掩飾「罪「是危險的,我們在第四階段裡,卻寧願用「惡」這個字而不用「罪」。我們如此作,並不是企圖否認個人的罪或人類有選擇的自由。正好相反,我們肯定的是:除了罪以外﹙明知故犯一件可避免之惡﹚,有時,由於意外或無知,或不能控制外在事件,皆可能使當事人陷於傷害別人的行動。用「惡」這個名詞而不用「罪」,可避免錯誤的罪感。並可對「惡」的真實性更完全地體認。同時,它也使我們更深體驗到天主的照顧。天主從不允許「惡」﹙有罪或無罪﹚發生,除非他能自其中產生更大的善。 從這一個觀點看來,祈禱者其至在「惡」之中也可以發現許多足以感激天主的理由,因為天主總是擴展宇宙間之「善」,祂同樣親臨「善」與「惡」,祂對人所作之「惡」應負責任程度劃得很清楚。天主對祈禱者關愛,使他看出自己對天主與人類的冷漠。如此,因著天主對宇宙間善之發展所賦予的積極性恩寵與祝福使人看到因缺失﹙沒有行應行之善﹚所犯之罪。對這種罪的意識很容易在積極的罪的黑暗中消失,實際上,自己擁有善的信念以及擁有使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信念——「重溫舊事的祈禱」第一和第二階段的結果——使人更看清因缺失所犯之罪。如此,對於有時候在避靜或和解聖事中,遇到那些對生命沒有熱忱而自稱「無罪者」,他們因缺失所犯嚴重的罪過可能就是他們不負責任的懶散,或是過份小心的懦弱,或接受按情慾而生活的方式,或是對他人的痛苦表示一種驕傲和自滿的漠視。 因此,當一個人承認自己不僅以惡行傷人,而且也承認自己因太不關心而未行善服務他人,他就會覺醒地意識到他作惡的潛能和他的罪責。這種對自己毀壞衝擊的洞察力,都可產生美好的結果:「為什麼我沒有作得比我實際已作的更壞的事?為什麼我沒有繼續做個懦夫或荒淫者?為什麼我能避免一些在我四周人所常犯的罪?按我所有畏懼和私慾,我如何能夠在某時避免了犯那個罪?」 當一個人能把深深的罪惡感與對小心謹慎保護他免於犯罪的天主所有感恩之情合在一起時,他立即就體驗到基督與悔改。感恩是對天主及其子民表示尊敬的開始。如當一個人承認罪惡時,其中也蘊藏著一股被天主所愛的溫暖感覺,而此愛情遠遠超過他所配得的。奇妙的是,從事「重溫舊事的祈禱」而體驗到基督徒痛悔的人,會同時感受與其他罪人強烈的連繫及在天主家庭中受寵愛的溫馨。因為祈禱者已經很勇敢地在基督徒痛悔的榮耀中結束祈禱,使真實感瀰漫在他全部的回憶中。他已面對了他的生命的各個階段,他人格各種真實的面目,以及甜美的「善」以及苦澀的「惡」,他感受到基督通過他的身體與心靈,治癒了他,使他恢復健康。在這溫馨富裕的心情下,他了解到瑪達肋納和伯多祿的喜悅。 在此,我們必須注意:﹙1﹚這確確實實就是聖依納爵神操的第一週的恩寵;﹙2﹚它將第一個星期濃縮,成為準備和解聖事的最有力方式;﹙3﹚把這種懺悔準備再加濃縮,就會使它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每日省察良心的方法。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在聖依納爵神操的第一週中,作「重溫舊事的祈禱」,他必然發現自己與神操的中心精神多麼協調。更進一步,如果他回憶起從上次領和解聖事後自己所作的各種善舉,他也很可能很深地意識到自己因行動和缺失所犯的所有罪惡。對於天主所賦予我們的許多禮物的感恩回顧,自然也會包括想起對些恩賜善用和妄用。但這一切都應該在藉天主的寬宏大量而有明朗愉悅氣氛中完成,而不是在罪惡的黑暗背景或被天主怒目監視的控訴氣氛下從事。如此,「重溫舊事的祈禱」在精神中的省察良心,會成為老朋友在感情上彼此熱忱地交流,而不是如中古時代贖罪者以恐懼之心,好像奴隸在其主人前自我鞭打以至流血。「重溫舊事的祈禱」可以幫助個人懊悔罪惡,這只是許多結果之一。下面就要列舉「重溫舊事的祈禱」正確進行時所顯示的各種現象和指標。 伍、判斷正確「重溫舊事的祈禱」的活力徵候 神修輔導者的兩個主要任務可能是鼓勵祈禱者,及引導他免於陷入錯謬的思想,因為沒有具體的東西可以測出祈禱的正確性,輔導者就要集合在祈禱中的各種徵候,以判斷祈禱的好壞。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一種徵候不足以證明祈禱的正確性,亦不足以用來鼓勵祈禱者。因此,下面的一些徵候可以提供給輔導者一些證據,顯示「重溫舊事的祈禱」在循正確的路線發展。在分析這些徵候時,也描述這種祈禱的正確現象: 一、靜靜的沈思,深深的傾聽 這象徵是針對其它各種祈禱中所有的一種急躁不安的神枯。因為在這種祈禱中,祈禱者以悠閒的心情讓聖神工作,並讓祂把過去的往事帶入意識中,與祂一起面對這些往事祈禱;而不是由祈禱者刻意安排並控制記憶的浮現,使它太人工化了。在這種祈禱中,由於他學習如何在他內心深處去聆聽基督和他人對他所說的話,因此也培養出一種對基督和他人有創造力的被動性。 二、生動而有朝氣 因為祈禱者讓感情在祈禱中湧現,使理性的因素已經不能佔據所有的注意力。因為他讓基本的價值藉祈禱在內心中升起,使他面臨挑戰,他必須對這些價值加以接受或拒絕。 三、 完全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歸屬於自己 因為他對家庭,或朋友們或他的職業有了一份新喜悅。這不僅是因為在祈禱者內心重新體認了所有的「善」。也因為對過去罪過的懊悔,使他更接近他四周有罪的人。因此,在祈禱者之內有一種新的自尊和自敬;這些都在告訴他,他對別人是有價值的。 四、 驚奇的洞察力 因為盲目而幼稚的仇恨憤怒和恐懼已經減少,因為更清楚地認識個人行為例行模式,也更驚奇地發現其中一些所含的新奇性。如此,很明顯的事反而變得較模糊,以前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也顯得有些神秘。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一些新鮮的事物,有如一對年輕夫婦在深深地相愛中所發現的一樣。 五、 能更輕鬆地微笑 在自己軟弱的時候,在生活的困難中,在他人的奇行怪事中都能夠輕鬆地微笑,因為祈禱者已經開始看到自己整個生命是一部救恩史。天父在部歷史中,藉著祂全能的照顧,使祈禱者知道三位一體天主的每一位與他多麼地親近,並特別地愛護了他。 六、 重新對日常例行事件的容忍﹙即在社交場合及深刻交往前所有的客套禮俗﹚ 在「重溫舊事的祈禱」逐漸產生自我歸屬感,使祈禱者對別人的需要更為敏感,也因為藉回憶發現了許多日常事件的傳統根源和其中所含天主的助佑,因此能在例行事物中發現新鮮的意義。 七、 在祈禱與行動之間產生更強的延續性 這也就是在行動中默觀的能力不斷成長,因為重溫舊事的祈禱與生活上的事件息息相關,使祈禱者看出它們影響自己的決定。這些事件也在祈禱中由基督重新加以解釋而更富有意義。 八、 對自己家庭和本堂團體以及全人類希望的成長 因為祈禱者在生活中更清楚地看到天主的助佑與引導,更深深地感謝與欣賞這一切。因此而發現犧牲的新意義和理由,這種希望與犧牲的精神自然地注入其他人的生命中,因此也可能使祈禱者更具領導的能力。 九、 對了解基督的感受增加而概念卻減少 當祈禱者為了基督而面對自己、其他人和日常事事物物時,他就讓基督進入他主要的記憶中。如此,基督有如密友一般的伴隨他。當然,這是彼此的互相地「佔有」,一方邀請另一方進入他之內而合一。 十、 祈禱者更具自信心 因意識到自己是可愛的,而且有能力還愛——聖神最好的恩賜。 有了這根基,新而有創造性的洞察力與有規律的工作才會成長並開花結果。沒有任何一件事像愛一樣的成功。現在祈禱者體會到聖神治癒的能力,雖然他仍然可以看到未來的失敗,但不再像過去一樣的恐懼,他有一屹立不搖的信念,天主足以從「失敗」之惡中產生更大的「善」,這善比他心中所能想像來得更偉大,這就是最後的信仰。 綜觀在「重溫舊事的祈禱」中所顯示的主要徵候,可以說這種祈禱方式使一個人更仁道,更能接受三位一體的天主在他內工作;換句話說,也就是使他更肖似耶穌基督。 陸、 「重溫舊事祈禱」的聖經依據 雖然教會常重視聖奧斯定的貢獻,但是以聖奧斯定做為「重溫舊事祈禱」的來源,或只是暗示這種祈禱已是教會生活的中心,仍然不夠。「重溫舊事的祈禱」最後根據可能植根於聖若望福音最後晚餐的記述中,那時門徒因即將來臨的災禍而心煩意亂,缺乏安全感,耶穌安慰他們說:「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之名所派遣來的聖神,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若十四26﹚。若二22也這樣提醒我們:「當祂從死者中復活以後,祂的門徒就想起了祂曾經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話。」這些章節指出教會所講的要理,就是以祈禱的方式回憶天主對人所作偉大化工。事實上,在教會裡,如果福音不是使人重溫天主救恩的工具,那又是什麼呢? 初期教會以這種方式在祈禱中回顧過去,好似在延續一個在舊約中猶太教會早已有的古老傳統。「重溫事的祈禱」在讀聖詠第一O五篇早已存在:「請眾感謝上主,呼求祂的聖名,請眾在萬民中,宣揚祂的功行。……請你們紀念祂所行的奇蹟……祂永遠懷念自己的盟約……。」然後,我們應該注意到這首聖詠多次提到天主為祂子民所行事蹟的歷史。但是聖詠一○六篇中告訴我們,很不幸地,天主的子民多次背叛祂「……他們很快就忘記上主的作為……竟將拯救自己的天主忘記,祂曾在埃及顯了奇蹟,祂也曾在含邦施行靈蹟,祂也曾在紅海發顯過奇蹟……。」聖詠第七十八篇也重述了以色列人對天主忘恩負義的背叛行為。「重溫舊事的祈禱」可以使人心思念天主的大恩大德,免得重陷於古人的背叛歷史。 在舊約中,許多地方敘述天主對子民所行事蹟的記載,好似一種信仰的表白,在其中描述究竟雅威是誰。當梅瑟願對子民做最後教導時,他重視天主如何一次又一次的關愛他們,然後他說:「你們要十分謹慎地保守,而不要忘記你們眼見的一切,在你們有生之日,也不要讓這些事的記憶消逝;而要把它們傳給你們的兒女,以及他們的子子孫孫。」梅瑟的頌歌﹙申三二1~42﹚就是寫出天主為祂的孩子們所行事蹟的歷史。梅瑟知道他的百姓常歧途徬徨,所以對他們說:「現在你們寫下這篇詩歌,教給以色列子民,放在他們口中……當他們遭遇災禍和艱難時,這首歌就成為反對他們的證據,因為這詩歌總不會由他們後裔中失傳」﹙申三一19~21﹚。梅瑟的頌歌與奧斯定懺悔錄中對天主突發的讚美並無不同。梅瑟是在回顧歷史時突然向天主祈求並頌讚。 若蘇厄效法梅瑟曾嚴肅地敘述有關雅威與以色列交往的歷史,為了使以色列人不致忘記這一切,若蘇厄在篤耨香樹下豎立了一塊大石作為見證﹙蘇二四25~27﹚。撒慕爾也作了同樣的事:當百姓接受撒烏爾為他們的君王時,隱含地拒絕雅威作他們的君王;撒慕爾以隆重的方式對猶太人大吼道:「現今你們要前來,我要在上主面前使你們認清,上主向你們和你們祖先所施的恩惠」﹙撒上十二7﹚。然後他又提醒他們:「你們只該敬畏上主,全心忠誠地事奉上主,因為你們看見了,祂為你們所做的是何等偉大的事。假使你們仍固執於惡,你們和你們的君王都必要喪亡﹙撒上十二24~25﹚。一個人若忘卻天主對祂的子民所做的事蹟,必然導致忘恩與罪惡,梅瑟建立禮儀每年紀念天主在以民歷史中的作為,在以色列放逐之後,重建信仰之際;厄斯德拉和乃赫米雅非常重視梅瑟留下的每年慶典的這些宗教禮儀,也儘可能小心地恢復這些慶典式的細節,並重建聖殿。 以上是「重溫舊事祈禱」在聖經上的根據。當然真正有價值的證明還在祈禱者自己的經歷和每日生活中所發現的這種祈禱富有活力的效果。 本文譯自David J. Hassel, S.J. “Prayer of Personal Reminiscence,” Review for Religious 36 (1977/2) 213~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