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房志榮 |

 

 

37
神學論集
(1978)p377-392
   

聖經的默觀與東方的禪觀



房志榮

 


一、 聖經的默觀
如果將日常忙碌的生活比喻為「生活中的散文」,那麼,優閒、默觀就是「生命中的詩」,它可在星期假日中去尋找、去培養。到哪裡去尋找呢?大自然應是個適宜的地方,但不同的文化給予大自然不同的看法:
希臘:以之為﹙不易興起詩意﹚
聖經:以之為﹙易興起詩意﹚
中國:以之為一體:天地人﹙詩意?﹚
聖經中天主叫人「治理大地」﹙創一28﹚,這也是今日科技所擅長的,但人若僅限於此,他與世界的關係就未免太膚淺、太不健全了,大自然也會受到人的威脅。生態學﹙ecology﹚讓人略微意識到這一發展的可怕:河流變成陰溝,原野變成垃圾場,大氣層變成煙囪。當然,聖經並不解決生態學問題,但是有心人可從聖經內找到有效的治療。
與大自然沒有利害企圖的關係,可以稱之為「對受造界的默觀」。「默觀」二字說出人的行動和態度,「受造界」三字說出大自然存有的深度,及其結構的象徵價值。
創世紀一章的作者,將創造者說成一個藝術家,每造一物,便欣賞它的美好,一切造完後,認為都「很好」:他靜觀、欣賞、休息,他由天上統攝整個受造界。
這位大藝術家的肖像——人,在地上也應仿效他的作為:默觀,休息。人固然不能把受造界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但人能向這位大藝術家恭喜,分享他的那份快樂;人也不能統攝整個受造界,但他那份恭喜大藝術家的心願,能擴大他默觀中的視野,使他常有所發現並加以欣賞。人在發現與讚賞中找到了休息。
他若是個詩人,便能將所發現和讚美的寫成詩,使別人與他一同歌唱。這樣,造物者的肖像——人,用詩的形式,將造物主的光輝反映回去:受造界的美來自天主,描寫受造界的詩出自人。「我深思之後,還要傳述我的思想,因為思想使我滿盈,有如月圓。有聲音說,虔敬的子孫啊!你們要聽信我,要生長,如同栽在溪水邊的玫瑰;要如同乳香,播散你們的幽香,要開花如同玉簪,要吐露你們的芬芳,要吟詠讚美的歌曲,要為上主的一切化工頌揚他」﹙德卅九16~19﹚。
默觀的三個步驟
1. 超越利害關係,開向默觀大自然。
2. 超越間接的看法,將自然視為受造,而在作品中發現造物者。
3. 內心的或外在的,個人的或團體的祝賀讚美。
第一步:默觀(驚嘆)本來先於利害關係的著眼。嬰兒在建立利害關係前,便會發現、會驚嘆:河、鳥……用極簡單的話表達他的喜悅。嬰兒的態度是原始的,只有商人、科技師才是文明的、成熟的?不見得。誰完全失去童稚之心才是悽慘的。詩人是一個成熟的孩子:「你由嬰兒口中獲得了讚美」﹙詠八3﹚。
聖詠一O四的作者,就是這樣的一個詩人。25:「「看:汪洋大海」﹙像一個孩子說話﹚,他更具意識地說:「一望無際,其中水族,不可數計,大小生物,浮遊不息」。最後他加上神話的回憶26:「在那裡在舟有船,往來航行,還有你造的Leviatan 遊戲其中」。
也許文明人需要恢復這種默觀。默觀不顧利害,反而為人最有益。
第二步:透過受造物,發現造物者。希臘人作不到這一步,所以智慧篇作者加以責怪:
「凡不認識天主的人,都是真正的愚人,他們未能從看得見的美物,發現那自有者;注意了工程,不認識工程師;反而認火、風、流動的空氣、運轉的星辰、洪流的巨濤、天上的光體,為統治世界的神。如果有人因這些東西的美麗而著迷,奉之為神,那麼,他們就應知道,這些美物的主宰更是美麗的,因為,全是美麗的唯一根源所造的。如果有人驚奇這些東西的力量和效能,就應明白,創造這些東西者更有能力。從受造物的偉大和美麗,人可以推想這些東西的創造者」﹙十三1~5﹚。
驚嘆和喜悅仍不夠,還須更進一步,看的更深,不是看到其他更多的物件,而是對同一物件看得入微:小孩會說:海豚、遊戲、;較成熟的小孩就會說:你造了海豚使牠遊戲。
德訓篇四三2:太陽升起,發散熱氣﹙驚嘆﹚
的確是至高者奇異的化工﹙入微﹚
四三10f:繁星的光芒,造成天空的美麗﹙驚嘆﹚
它們遵照聖者的號令固守崗位,看守黑夜,總不疲倦﹙入微﹚。
這更深及超越的看法,不僅指向造物者,也指向人本身,以看清他在天主前的位置,及他的渺小之謎:「當我仰觀你手指創造的穹蒼,和你在天上佈置的星辰月亮,世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你竟對他眷顧週詳?」﹙詠八4~5﹚。人習慣於對受造界作深沉的默察,便會將生中的散文變成詩,這真是另具慧眼者:「又使土地生出五穀、美酒,人飲了舒暢心神;膏油,人用來塗面潤身;麵餅,人吃了增強心神。太陽升起的時候,牠們各自逃避,回到牠們的洞穴,安然臥下休息,於是人們外出謀生,各去勞動,直到黃昏」﹙詠一O 四14、15、22、23﹚。
第三步:祝賀、讚美。要做到這一步,可去郊外或森林裡,坐在山上或面對海洋,這都是非常適宜的環境,有人置身此環境,就能進入情況,另有人則需要一本書的幫助。舊約就是一本合適的書,可以選擇適當的章節,配合適當的地點,如聖詠一O 四5~8及一O 八3、6﹙現代中文譯本為2、5譯文更佳﹚。除了聖詠以外,還有德訓篇、約伯書、箴言及許多先知們採自大自然的圖樣等。例如:「你看見虹霓,就當讚美它的創造者,它的光彩極其燦爛。他使雪片飛落,有如群鳥飛下,雪片降落又如飛蝗落下。它那皎潔的麗光,令人眼花目眩,雨雪霏霏,使人心中讚賞」﹙德四三12、19~20﹚。
禮儀的讚美,應由大自然中獲得其意義。假使我不真心相信「高天陳述天主的光榮,穹蒼宣揚他手的化工」﹙詠十九2﹚,如何能真心說:「諸天!請讚美上主」!聖詠一四八,全篇是首宇宙讚美詩,其中共有十二次的邀請,邀請七樣天上的受造物,二十一樣地上的受造物來讚美。人一召喚,就使其他受造物遵命執行它們的任務,受造物從人的話中,得到它讚美天主的意義:它們圍繞在人的四周,與人一同升向天主。讚美詩表達了一個新的宇宙秩序,使眾人成為一個集會和一個團體,給予歡樂一個節奏,每樣東西有其位置,一切之上有天主。
約伯受盡內外痛苦的煎熬後,要求與天主打官司,天主果然下來應戰。下來做什麼?下來用種種問話引約伯看看人及世界的無數奇跡,終於使他一步步發現自己的無知,和極有限的能力:「海水洶湧如出母胎時,是誰用門將海關閉?是我用雲彩作海的衣裳,用濃霧作海的襁褓,是我給海劃定了界限,設立了門和閂,並下令說:你到此為止,不得越過,你的狂潮到此為止」﹙約卅八8~11﹚。
約伯無話可答,因為天主讓他看的更深更廣,看過天文地理的不可測量後,還要驚奇地看野獸的生活:卅九章。約伯書有聖經中最美麗的描寫,這也許示意:治療近代文明病,最好的藥方是默觀受造物。
觀察的資料是一生也採用不完的,只怕我們先用盡了自己的能耐。事實人越操練,能力會越增加,也越會感到滿足,當我們默觀、歌唱受造界的奇妙化工時,天主會將祂的喜樂賜給我們,這就是第七天的喜樂、什息和驚嘆。
不怕沒有資料,只怕沒有時間。
「我們述說了許多,但總是辭不達意,總結一句:他是萬有。要頌暘他,我們能做什麼?因為他是偉大的,他超越一切化工。他是可敬可畏,極其偉大的上主,他的德能是非常奇異的。雖然你們盡力頌揚他,仍不能與他的偉大相稱,他的莊嚴是奇妙的。當你們讚美上主時,要盡力讚美,因為超越一切讚美。你們稱揚他,要用盡你們的力量,不要厭倦,因為你們的讚揚,總不能恰如其份。誰見了他而能描述?誰能以他自始所應得的讚美而讚美他?比這更神妙的事還有很多,我們所見的,不過是他化工中的極少數。上主造成了萬物,並賜給虔敬的人智慧」﹙德四三29~36﹚。
二、 東方的禪觀
禪觀﹙坐禪﹚印度教稱之為 SAMADHI﹙梵文﹚。坐禪﹙收心﹚也有三步:
(1) 一種身體姿態;蓮花坐。
(2) 合適的呼吸方式:用橫隔膜﹙肚腹﹚呼吸。
(3) 一種內心的態度:不想任何主題,只求空,由空而悟,進入存有的核心。
禪觀沒有題目,也沒有固定時期。一般的禪寺用七天的時間,每天坐十次,每次四十至五十分鐘。禪師每天訓話一次,時間也約為四十~五十分鐘,不是提供默想資料,而是解釋「公案語錄」(koan)內的一些詞句。公案是一些不能用邏輯來解釋的問題,是一些似非是的說法 (paradox)如:「聽一隻手的聲音?」。公案的形式多是一位有名禪師的生活軼事,其間有他與學生的會話,但卻往往是答非所問的,問答之間似乎沒什麼關聯。所以如此,是要幫助學禪者,跳出推理的思攷方式,而將雙眼指向直觀,這是禪所要達到的唯一目標。學生有時就是在這樣的對話中達到「悟」,而在自己的默觀中,卻未能悟道,因此,禪師每天的訓話,是坐禪必須有的一部份。
除了默想訓話外,還要誦念 Sutra 經,﹙婆羅門教是規誡、箴言及其彙集;佛教是敘述性的經典,特別是佛的會話﹚,他們的唱法,像基督徒的歌詠團。誦經一天兩次,早晨一次約四十分鐘,晚上一次約十分鐘。
學禪時個別指導也是很重要的,而且不用其他自由的時間,就是在默想的時間內給予指導,每天能有三、四次機會。不同的學校用的方法也不同,日本有Rin Zai ﹙臨濟﹚及Soto ﹙曹洞﹚兩大派。前者很嚴格地執行個別指導,後者則讓學禪者自由決定。
坐禪期間日夜均須嚴守緘默,不斷集中於禪定,連瑣碎的自由時間也須用於默想。如上所述,坐禪默想時並無主題,那麼想什麼呢?這是禪的癥結所在:不要找一個思想予以把持,那些自動來的思想則不予理睬,但也不須積極予以驅逐。坐禪與假寐不同,因為前者的意識狀態完全清醒的,這對初學的人很不容易,所以勸他們注意呼吸,或數呼吸的次數,或者不數,而只隨呼吸的韻律起伏;也可集中於某句公案語錄。
以上是兩種可能,精神集中於呼吸或集中於公案,此外,還有第三個可能,就是坐在那裡,不讓任何來侵的思想進入,這便是「靜坐」 (shikantora) ,真正的坐禪,本來是這一種,但不同派別對這有不同的看法。這種操練究竟有什麼用或可以達到什麼目標?能有三種效用:

〈1〉 默想可發揮某些潛力,包括肉體和精神雙方面。今日幾乎全注重精神的潛力,但我們不可否認,禪對肉體也有好的作用,大家也早已公認坐禪能增加身體健康,禪師每每皆長壽。所謂精神的潛力,就是能改正精神的渙散,保持心靈的平衡及安靜。這等於說人能有以下各方面的長進:心神的集中、自主能力、在困難及不愉快的情況中,仍能保持平衡。但這並不是寂靜主義 (quietismus),禪並不殺死感情,卻是使之更堅強。禪自有它對付情感的藝術,經驗也告訴我們,人坐禪後會在職務上更顯精練。

〈2〉 禪的第二個功效是直觀的長進,更會透視事物,這是在各種靈感及藝術上的一種能力,特別是在神秘的宗教經驗上。


〈3〉 是「悟」,這與﹙2﹚的直觀及透視,有密切而不可分的關係。「悟」是什麼?無法用語言解釋清楚,有時被說成對自我的直接覺悟。以佛教觀點來說,是對佛性的意識化,站在基督教的立場來說,是對天主的基本體認,雖然不必有位格特性。
禪,瑜珈,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Jewish-Christian Comtemplation 有一共同點:走出感情及理智的意識層次,進入更深更一統的直觀及神秘意識,因此,這些默想的方式,都用很少的話語,或完全不用話語,由深沉的緘默走向統一,唯一意識到的是呼吸或心跳,或某種模糊的臨在感覺。
這如何解釋呢?任何默想,一旦到達某種深度,腦內便造成電波的變化,使意識界及潛意識漸趨接近,好像是意識界衝擊潛意識,而開放自己,接受自己存有中暗淡及下意識 (subliminal)層次中的光照和訊息,其程序有些像做夢,但並不一樣。
默想:{一般的:心理、生理、神經各幅度的意識。
{宗教的:奧秘、信仰恩寵各因素,不可測量,只可體會。
腦波及生理反饋(Biofeedback)
Hans Berger 1920年始作此種測驗。


1970年 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測驗:
深睡 入眠 安靜 興奮
Delta Theta Alpha Beta
1 4 8 13 26
All contemplation is alpha, not all alpha is contemplation.


基本測驗 (Dr. Toniro Hirai 下同):
未習慣坐禪的人生beta,只在閉目時偶爾生alpha;但禪師能隨即生alpha,即使睜著眼睛也一樣。這alpha 由腦前骨開始,漸向腦側骨及枕骨移動,隨著默想的進行而增加體積,減少次數,有時發展成一系列有韻律的theta 腦波。默想之後alpha 腦波還繼續一段時間,坐禪有成的弟子也如此。最有趣的是:默想了三十~四十分鐘後,出現長長的 theta尾巴。
滴答測驗:
EEG顯示,在alpha中的人如果聽到聲音,alpha即刻消退而回跌到beta。但如果這聲音重複不斷,人會習慣而停止任何反應,但只限於這一次,下次聽到聲音,仍有反應,坐禪不論到了何等高超境界,都是如此的。這樣對坐禪者的意識問題,有了一個重要的結論:禪師仍很清醒地看、聽人世間的一切,就像初次看到聽到一樣。
呼名測驗
向坐禪者喊出一人名,然後觀察EEG的反應。喊出131個不同的人名後,未習慣坐禪者,對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反應,喊出的若是妻子的名字,或所愛者的名字,EEG上的震撼較大。禪師及進步中的學生,卻對一切人名有著同樣的反應,在很小的中斷後,即回到很深的alpha中。這表示字句內容不影響他,只是字句的聲響略略撞擊了他。禪師並非不愛人,他只是不黏著於任何人或物,已解脫了利害關係,或自私的企圖,他能發揮最高的愛。在這一點上,禪的意識及基督徒默觀的意識很相像。
結 論:
禪與催眠術不同,因為後者不必進入alpha,一般的情況常留在beta腦波中。禪也不是小睡,坐禪時當然能打瞌睡,但EEG即刻會記錄下來。
禪與瑜珈也有其不同。相同的是:緘默、超越概念、統一、無言、無像、超越思攷;此外,二者都產生廣闊的alpha韻律;它們的不同是:EEG指明:外界有聲音,坐禪者能聽到,有閃光,他能看到,用針剌他,他能覺察到,他的默想與此時此地,及目前的事實相聯;相反地,行瑜珈術的人,進入深沉的默想後,無視、無聞、無覺。
人如何由理性意識進入更深的直觀意識?過濾學說 (filter theory)的回答是:人的腦和神經系統有開關的閘門或濾器,控制外物進入意識,只讓生理生活所需的知識進入。這些濾器有一種抗拒的機械作用,不讓某些知識侵入,不然的話,我們會被壓碎。所以,它們可說是一種護身網。人擔負不了太多的事情,必須有方法將多餘的拒於門外。
坐禪時不用理性、思想與圖像,就是要進入禪的更深層次。曹洞宗用的方法是:集中於呼吸,以掃除各種思想和圖像,一旦清除了概念性的思想,直觀的意識即開始上升,人覺得很自在,並獲得一種內在的整合。

三、東西的相遇
自十六世紀以來,西方的神秘經驗傳統是:由默想開始,即以聖經及基督的言行為資料,略作推理和思攷,此即「推理的祈禱」;有時過程簡化,人只在內心重複一些感嘆﹙呼吸﹚和嚮往,這時便產生了「感情的祈禱」;最後多種嚮往簡化成一個,人在內心不斷重複它,便進入直觀的緘默中,而有了所謂的「單純的祈禱」。
西方這種默觀方法,與禪觀的不同便是:西方不但不擯棄推理和思想,還以它作為進入直觀的途徑。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對生命有一個「道成人身」的看法,默想時應整個人去想,整個的人是指理性能力及直觀能力。如果要得到一個真實的整合,必須重視且發揮理性部份,然後再超而過之,到達直觀的能力或部位。這樣才造就了一些理性及直觀兩全其美的人物:奧斯定,多瑪斯,伯克森,德日進。
西方也知道,外在感官有控制人的作用,如要發揮內在的直觀能力,必須擺脫感官的控制,因此,所有的神秘家都力言克己、放棄是絕對需要的。但是,神秘家絕不同意默想只是技巧問題。任何善心人,不論他擁有那種宗教信仰,內心都有Spirit在工作,這是無法給予定義,無法加以估計的事。如果一個人相信這Spirit的作用,他的默想會無限度的加深。我們一旦相信有東西超過我們,超過我們的意識,超過我們最精細的神性官能,我們的默想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幅度。
人最能表達這Spirit的,便是他的愛的能力,正如若望壹書四章7~8節所說的:「誰愛……就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東方的「悟」也是這樣,因為悟的本質是失去自己﹙巴利文為anatta﹚,只有藉著愛的力量,才能徹底失去自己。當然,這種愛是高尚的,是德日進所說的,在這種層次上「人的合一使人有別」,德氏將合一與合併分的很清楚。兩個人能彼此陶醉,相吸相引地彼此不分,忘掉一切也忘掉自我,這也是愛,但卻是少年人的愛,雖能由此走向成熟,畢竟仍以自我為中心。合一的愛不是這樣,它使二人互相有別,使二人找到真實的自我,同時二人又是互相透明的,一人生活在另一人之中,因此也向所有的人開放。合一使人有別,人與人之間的愛﹙仁﹚不等於人與物之間的愛,所以,我國古人分開來說:「仁民愛物」。只有仁人才能達到「悟」。
人與人及人與物的關係很不同,人可盡力欣賞花卉、美景等,他知道這些物不會反抗、不會傷人、不會忘恩負義,人在物前有安全感。人與人的關係就複雜多了:怕傷害、怕負責、怕得不到反應……自由的人就是這樣交互作用的,這使人更淨化,更憂慮,但也更深的去愛,由此而獲得更深的「悟」:「人牛俱忘」。
又合一,又有別,這怎麼可能呢?神秘家的神秘就在於此,在他們的體驗中,這並不是問題,合一與有別這兩極能自然地互相和解,當人將它們學說化時,才出現了問題,這和許多其他的事情一樣。東方哲學不太注意這合與分的問題,希臘哲學卻使二者對立,而且是水火不相容,結果有了一元論及二元論;泛神論及唯一神論等系統的出現。
其實這些系統不必互相對立,它們能互相補充,又能用不同的意識形態加以解釋:不分辨或不分高下的意識,所看的是統一,分辨或分高下的意識,所有的是多元,這兩種意識都有其價值,完人所到達的境界,就是由這二者合成的一個意識,在此意識中統一與分歧同時發生作用。就像人有時能同產生alpha與beta兩種腦波,同樣他能同時有兩種意識,一種是分辨的,另一種是不分辨的,他同時有統一的意識及分歧的意識。
在東方的「不分」受重視的今日,我們不可忘懷西方的分,仍有它的價值。因為人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存在,一個平衡而完整的發展,須顧全理性及直觀雙方的能力,這可由今日生物學研究中得到旁證:大腦分成兩大半,中間由硬體連接 (corpus callosum),每一半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左半專管言語、思想及推理,即一般所謂說話的能力。這一半如果受傷,人便會忘記一首歌詞,但歌調仍能記得。右一半與音樂、藝術、默觀、靜靜的默想有關,這一半如果受了傷,人會忘記歌調,而歌詞仍能記得。因此,便有人倡言左邊大腦文化,及右邊大腦文化,前者是理性的、哲學的、科技的,即過去幾世紀在西方為主的文化;後者是藝術的、默觀的,東方文化較偏重於此。
世界需要﹙1﹚印度教及中國古人對天的體驗。他們的體驗曾經過很多世紀的默想及追尋,那體驗就是:天主在大自然內,在存有的深處,在人靈的核心。
世界需要﹙2﹚希伯來人對於一個超越的雅威的體驗:祂雖非人的思想或意像所能企及,但祂總領導著人、愛著人。
世界也需要﹙3﹚佛教追求智慧的熱誠,因為智慧藉著悟,給人帶來解脫和拯救。
﹙4﹚世界對耶穌基督的啟示也不能充耳不聞,因為耶穌在自己身上,集合了天主超越與內在的兩個幅度,他說出了許多有關天主的聞所未聞的事。
﹙5﹚世界也需要科學家的朝乾夕惕努力追求真理,促進人類進步,改善人的生活。
基督徒有一個基本的「悟」,其經驗就是被天主所愛,這是若望一書中常出現的主題:「我們愛,因為祂先愛了們」﹙四19﹚。若望不斷提醒我們,主動者是天主,不是我先有意愛天主,反之,我的愛只是對天主的召叫或邀請的答覆。換句話說,基督徒信仰裡的第一件事,不是我愛天主及他人,而是我相信天主愛這世界,「天主是愛」,其他一切由此而生。「天主這樣愛了世界,竟賜下祂的獨子」﹙若三16﹚。
當然,各大宗教或文化都願忠於自己的過去及源流,這是合理的。不論個人或國家,都不能否認自己的過去,不然的話,人的心理、文化、宗教生活都會受到危害。因此,一般說來,人應保持自己固有的宗教傳統,他如果歸正另一宗教,也應是由他的過去自然生出。
四、 結 論
〈1〉 各大宗教為了忠於自己的過去,並不須要彼此妥協,仍能保持和諧與交談。例如:基督信仰如果願意與他宗教坦誠交談,就應忠於新約的基本道理,忠於它的創始人——納匝肋的耶穌,基督徒相信他從死者中復活,這個歷史中的耶穌確是天主的兒子。總之,基督信仰是:Logos曾「空虛自己」,成了一個很窮的人,但現在祂是生活的基督,是宇宙的基督。這是基督信仰給世界帶來的特殊貢獻。
〈2〉 但只忠於過去是不夠的,各大宗教還應走向未來,配合無法逃避的的進化律。這裡又產生一個似非而是的現象:為了忠於過去,應該不依戀過去,而向未來開放,準備著有所改變。只有如此,才能不斷進步,到達所企望的終點。這也就是我們所慣說的,不可「故步自封」。
〈3〉 進化的過程不是自動的,它必須由人加以促進,促進的方法便是繼續不斷彼此交談,並與世界交談。在此交談中,默想是一個關鍵因素,使人類真能向前邁進。因為默想者或神秘家,既然超越思想、概念及圖像,進入更深的意識,他便自覺與別人及整個宇宙越來越近——這是在他存有的核心興起的合一。如果他交談的對象,也是默想者或神秘家,那麼,即使概念系統及所用的象徵非常不同,雙方仍會感到十分和諧。他們能發現彼此互相滲透,在走向共同的未來時,有一共同的看法和遠景。這看法雖不能用概念表達,但卻像信仰一樣的確定,也像信仰一樣的有其陰暗。
〈4〉 神秘家對未來有所建樹,主要是因為他會愛。說到最後,默想是一件愛的事情,愛是宇宙間最有力的能源。是這愛的力量在建造世界,在使世界向前演進;是愛使各大傳統合一,互相加惠,但這合一並不取消彼此間的不同。總之,是愛使大家走向同一終點﹙Omega﹚,並在那裡互相融匯。





  參考書
吳經態者、吳怡譯:禪學的黃金時代。台灣商務,民64年,六版
ALONSO : “Contemplad y quedareis radiantes, Ps 34, 6”Sal Terrae 61 (1973,II, p. 483-493).
HUGO M. ENOMIYA-LASSALLE:ZAZEN und die Exerzitien des Heiligen Ignatius. in das wahre Dasein. Verlag J. B. Bachem in 1975.
WILLIAM JOHNSTON: Silent Music. The Science of Meditation. Collins St. James’s Place, London, 1974.
HAROLD H. BOLLMFIELD, M. D. –MICHAEL PETER CAIN-DENNIS T. JAFFE: TM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Discovering Inner Energy and Overcoming Stress. Delacorte Press/New York, 1975.
J.-M. DECHANET, OSB: Yoga in ten Lessons. London, Burns and Oates 1965.
____________________:Christian Yoga. London, Search Press 1964.
GASPARM. KOELMAN, SJ: From Related Ego to Absolute Self. Papal Athenaeum, Poona 1970.
MIRCEA ELIADE:Techiques du Yoga. Gallimard 1948.
________________:Le Yoga, Payot, Paris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