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胡國楨 |

<<上一頁

 

37
神學論集
(1978)p333-375
   

中國基督徒的「靜坐」
——神學基礎及實踐工夫——


胡國楨

 


  1. 參閱張春申「『中國基督徒的靜坐』與『基督徒的對禱』以及『基督徒的禪』的交談」,教友生活周刊,民六六年十一月十日第二版。
  2. 同上。
  3. 參閱中國主教團民六十七年元月廿五日公告:「祈禱——亞洲教會的生命」,教友生活周刊,民六七年二月二日第一版。
  4. 中國文化研究所編印:中文大辭典第三十六冊,頁三一五,號四三五三三。四六。
  5. 參閱羅光,中國哲思想史﹙三﹚﹙臺北先知,民六五年﹚,頁廿七—卅二。
  6. 同上,頁卅二。
  7. 同上,頁六一一。
  8. 同上,頁一O七,引周濂溪集﹙國學基本叢書,商務印書館﹚,頁二一一。
  9. 同上,頁四一二。
  10. 四部備要本,中華書局,據江寧刻本校刊。下同。
  11. 宋元學案、伊川學案﹙國學基本叢書、商務﹚頁一百。
  12. 程顥自己的話是「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見宋元學案、明道學案,頁七。
  13. 請參閱錢穆,「孔孟與程朱」,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此,牧童出版社,民六五初版﹚,頁二二五~二三一。
  14. 請參閱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民六二年臺二版﹚頁十九~四二。
  15. 請參閱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灣學生書店,民六五年四版﹚~下稱「牟著中哲」—頁十四~廿四;及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上冊﹙導論篇﹚﹙香港九龍人生出版社,民五五年﹚,頁五OO~六一二。
  16. 有些版本此句作:「夫子之言天道與性命……」
  17. 請參閱:「牟著中哲」,頁廿一。
  18. 同上。
  19. 這並不表示孔孟等正統先秦儒家大哲不知道人物獸間之性有別,只是沒有較深地探討其不同處何在而已。論語、中庸幾乎完全不談;孟子在和告子辯論性之問題時,也給人一個印象:他不屑討論「生之謂性」的問題,不過他還是說過「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下﹚的話。
  20. 請參閱「牟著中哲」,頁五五~六八。
  21. 「中」,即天地之道。
  22. 「命」,非命運之命,是天命之命。
  23. 朱熹、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仿古字版,民四一年臺一版﹚,頁二O。
  24. 「牟者中著」、頁六九。
  25. 同上。唐君毅先生亦說過同樣的話:「從根上消化那非理性反理性者」、「自覺地求將心性本體實現之於個人自己生命者」。見同上,頁七二。
  26. 同上,頁二九~三O及七二~七八。
  27. 同上,頁七七。
  28. 請參閱張春申「位際範疇的補充—中國神學的基本商榷」、神學論集32,卷九﹙民六六﹚—下稱「張文範疇」—頁三一三~三三一。
  29. 「牟著中哲」,頁二O 。
  30. 「張文範疇」,頁三一五。
  31. 參閱:徐復觀,「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中東海大學,民五二初版﹚′下稱「徐著人性」—頁十五~卅五。
  32. 「牟著中哲」,頁十四~十八。
  33. 在「徐著人性」、頁廿~卅二中詳盡分析了這「憂患意識」到「敬」、「天命」等觀念的轉化過程,中國遠古典籍中亦有證據。
  34. 道家、墨家等的天道觀也都是淵源於此而發展出來的。請參閱方東美著中國人生哲學概要﹙臺北先知,民六三年臺一版﹚,頁十一~卅三。方先生並未把中國先哲的思想分家,所以中國先哲的宇宙觀及人性論只有一個,亦即為方先生來說,中國只有一個天道觀。
  35. 請參閱「張文範疇」,頁三二五。該文引證了下列三書:Karl Rahner. The Trinity (Herder and Herder, 1970) ; Claude Welch, In This Name,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 Y. 1952) ; Raimundo Panikkar, The Trinity and the Religious Experience of Man: Icon-Person-Mystery, (Orbis Books, N. Y. 1973).
  36. 「張文範疇」頁三二五。
  37. 拉內神父嘗試說明「三位一體」真義時,用過下列說法: Every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must emphasize that the “hypostasis” is precisely that in God through which Father, Son, and Spirit are distinct from one another ; that , wherever there exists between the three of them a real , univocal correspondence, there is absolute numerical identity. Hence the concept of hypostasis, applied to God, cannot be a universal univocal concept, applying to each of the three persons in the same way. ‘見 K. Rahner, op. cit, pp. 11-12 拉在同書內亦指出:「救援」的天主基本上是「內在」的天主。請參閱:op cit., pp 99-103.
  38. 請參閱:Gerhard von Rad, Genesis, (SCM Press, London, 1966) p. 49;及傅和德,「舊約史書講義」:Exegesisi of the Torah and of the First prophetical Books, ﹙輔大神學院,民六六學年度﹚—下稱「傅著講義」—頁六~七。
  39. 思高聖經的創一28的譯文看不出這點,但看英文耶路撒冷聖經就可知道:“God blessed them, saying to them, ….並請參閱:「傳著講義」,頁十八。
  40. 並請參閱格後五17;迦六15;弗二10 15;四24;哥三3 10;依四三18 19。
  41. 我們並不否認一切人﹙包括還不認識基督,正式表明接受聖神入自己內心的人﹚心內早已有了體化者天主在工作,因為在任何人受造時都曾領受那「生命之氣」﹙創二7﹚,即「天主之神」﹙創一2﹚,這神已在他內心工作,指引他生命方向,只是有信仰的基督徒清楚地信仰著這神在我內引導我,這也是天主親自降生的本義。
  42. 若壹的寫作大約和若望福音同時,見J.B.C,62:3, p. 405; Jerusalem Bible, p.405;而若望福音則成書於公元一百年前後之十多年間,見J.B.C., 63:11, p. 416.
  43. 見本文﹙二﹚,頁三四三。
  44. 「世界」一辭對若望寫作圈來說,是代表不接受基督,拒絕天主生命的一股勢力。請參閱若一10並J.B.C, 80:14, P.831.
  45. 朱熹、四書集註,頁二—三。
  46. 同上,頁一。
  47. 請參閱趙澤厚,大學研究﹙臺北、中華書局,民六一初版﹚。
  48. 朱熹卒於宋慶元六年﹙公元一二OO﹚,其後,朝廷將其大學、論、孟、中庸訓說,立於學宮。明洪武中,亦詔以熹立於學官,天下學者咸宗之。請參閱吳康、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民四四版﹚,頁二OO~一。
  49. 本表製作悉依據大學章句之註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親﹚民之事也」,「明明德,新﹙親﹚民皆當至於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見朱熹,四書集註,頁一~二。
  50. 同上。
  51. 同上。
  52. 同上。
  53. 參閱王陽明傳習錄下:「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54. 同註52。
  55. 參閱本文﹙一﹚﹙頁三三八﹚。
  56. 參閱本文﹙二﹚﹙頁三四四﹚,「修道之謂教」段。
    後記:本文之寫成應歸功於張春申神父的提示與不斷地從旁指導,房志榮、雷煥章、谷寒松諸位神父的推動鼓勵以及同學高慧琳修女的協助。作者在此最後定稿時,謹向他們致最深謝意。



   
 
| 神學論集主頁 | 胡國楨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