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顏宗養 |

 

 

35
神學論集
(1978)p117-132
   

天台小止觀中的默觀方法

 

顏宗養

 


修學任何法門,首度在求道的切切心願。佛法也不例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菩薩的心願。上求佛道,就是發願修學無量的善法,誓成無上佛道。下化眾生,就是 發願渡脫無邊眾生,斷盡無盡的煩惱執著。當初修行人,發此上求下化的四弘誓願,其心越真切純樸,則其於修行中也越能精進,感悟敏銳而易於成就。如果信願不 真。自然不易入道。所謂「有大願力,勇猛精進,難也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也難。」然而,非信不足以啟願。所以說信為萬源功德母。由信而啟願,由願而 導行,此理之必然,入道之樞要也。所以入道與否,端賴信願之有無;所證果位之高下,全視行持之深淺。如信願真切,當下自然有一番新氣象,由此而修德進業, 成佛作祖指日可待。佛法如此,其他法門想必也不例外。
天臺智者大師,中國之高僧大德也。五代時陳隋人,大師一生所說止觀法門有西:一、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十卷。講的是法華三味。二、漸次止觀,即禪波若密 門。十卷。三、不定止觀,即六妙門。一卷。是實踐內觀行的根本我道要徑。即數、隨、止、觀、還、淨等六妙門。四、小止觀,即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或云童蒙止 觀。
現在試圖介紹的即是童蒙止觀,亦即小止觀。雖然名為小,然而確是入道之樞機。在書中有關止觀的部份,分為坐中修正觀與歷緣對境修止觀。坐中修止觀,即一般所 謂的坐禪。歷緣對境修,即於行、住、坐、臥、作、語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知法等,歷六緣對六境中修學止觀。但是,一般很少談到 歷緣對境修止觀,只談坐禪。其實,修習止觀,隨時均可進行,何以獨稱坐禪?因為靜工夫勝過一切;且初學止觀的人,於坐中修學止觀,較容易得益。如坐中得益 後,再歷緣對境,則無論揚眉動目,出入舉止,無不是修止觀。修學到這種階段,即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自然。」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 淨;何期自心,本自光明。」雖然說本自清淨光明,但是,由於執著迷惑顛倒,所以必須加以磨擦洗濯,去執顯淨,才能恢復本來門庭。所以修習止觀遂為必要的工 夫。
首先,我們必得明白,修習止觀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小止觀中告訴我們,修習止觀有廿五箇條件;即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所謂具五緣,就是 一、衣食具足。二、持戒清淨。三、如法靜處。四、息諸緣務。五、內外二護。所謂訶五欲,即是訶斥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等五種欲念。所謂棄五蓋,即 是摒除五種覆障修道的障礙,即貪、瞋、昏、散、疑。這五種是針對內心的妄念欲望。前五欲是指外境的貪愛。這兩種均是惡法壞念,接著行五法,則是善的。一、 樂 欲;欲離世間妄想顛倒,欲得出世定慧法門。二、精勤;堅持禁戒,勤修止觀。三、正念;即認識虛妄不實,念名禪定智慧。四、巧慧;即抉擇分別邪正、真偽的智 慧。五、一心;堅定修習止觀的心,一如金鋼。再著,調五事一。一、食;不飢不飽,不食五辛煎炸硬物。二、睡;不節不恣,逐漸減少。三、身;不寬不急,半跏或全 跏。四、息;不涉不滑,吐濁納清。五、心;不沈不浮。上述這廿五種導引實踐方便法,誠是不可或缺的;故凡修行止觀者是不能忽略的。
現在我們反省一下;就世間法來說,能具備這廿五個修習止觀前的方便條件,幾乎找不到。就是出家人,也不是個個具備。所以,通常看完這廿五個方便條件,大概興 趣就減少了一半。因為對我們而言,一點都不方便。但是,我們必須暸解,這是預期證道修果的;不如此,真的是工夫無法成先,定慧無法圓滿的。既然如此,我們 還談什麼修習止觀呢?當然,修習止觀亦有深淺之差別,果位之高低。我們可以利用目前所擁有的條件,由最初淺的開始,吸取當中有益於我們的修持方法;幫助我 們更上一層樓,具足更有利的條件,對它的修行方法有信心,啟發願力,然後更進一步的深入其中,這也未嘗不可。
在此,我們無法詳述這廿五個條件的源由;只就坐禪前較切要的,約略加以說明。我們挑出「調五事」做為重點,簡略說明如次:
一、 調食:食,本來是為了滋養身體,幫助我們修道的。但是,食若過飽,則氣急心滿,百脈不通。因此,在坐禪時,心源閉塞,妄念多而急躁不安;坐過禪的人,大抵都知道。若是吃的太少,則身體羸弱,心懸而意念不堅,這樣也不適合於坐禪。再者,若是吃不乾淨的食物(肉食、五辛、煎炸硬物)也易於叫人心志昏迷。在瑜珈最忌吃蛋;因為一吃蛋,即無法入定。這是實證的工夫,不是一般的營養觀念。另外,不宜吃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怕引發過去的宿疾。所以調食的原則,在於知節量、身淨心靜,然後才能勇猛精進。
二、 調睡眠:睡眠過多,不但減少修學進道的機會;並且因為心志昏沈,也無法真正的修學止觀。必須調伏睡眠,使神氣清明,然後才能精進修學。在佛法中,以為睡眠是 一種習慣,應該漸漸減少。所以在佛門中,有人徹夜不臥,練不倒單。即使睡覺,也以一種圓而滑的枕頭,不使睡的太沈。並且,在天未亮前起床,免除妄想淫念的 成長。且於每天晚課警告大眾:「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懺悔!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蓋佛門中人,均為了生脫死;所 以每每警惕弟子,不要因貪睡因緣,使一生空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在土城,廣欽老和尚即是徹夜不臥,不食人間煙火,八七高齡的悟道禪師。
三、 調身:在坐禪時,先把座處安排妥當,使它安穩,適合久坐。坐下後,先正腳。若是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把左腳牽過來,靠近身體,使左腳與右齊。右腳則與左 腔齊。假如是全跏,則把右腳放在左腳上,與左齊。因為此種姿勢可以減少血液的衝擊,又可以減少熱能的散發,使心易於定下來。其次,寬衣解帶,使血氣流暢, 坐時不脫落為原則。其次再安手,以左手置右手上,重疊,兩手心向上,姆指相銜接。放在左腳上。這樣比較平靜安隱,若手懸空,則心較不定。其次再正身,首先 使身體自然挺直;若過分僵直則上火;若彎腰駝背則易昏沈。其後則搖動四肢,使手足均覺安適,然後定坐不動。其次,則正頭頸。使鼻子與肚臍相對成一直線,不 偏不斜。頭部不低也不昂。兩眼下垂。接著慢慢地吐出體內的濁氣,並且,同時觀想,百脈不通處,於放氣時隨之而順暢。然後慢慢地吸進新鮮的空氣。如此三、四 次,使身體覺得調和舒暢。最後則把口閉起來,舌抵上齶。
四、 調息:通常坐禪呼吸有四種狀況,一種是呼吸出入有聲。一種是呼吸雖然無聲,但出入結滯不順。一種是既無聲,也不結滯,但出入不夠細膩。正確的坐禪呼吸,是既 無聲、又不結滯,出入呼吸綿綿若存若亡,精神安穩、心情愉悅。若屬前三種呼吸狀況,當依照三種方法去調理。一、把一切事物緣想放下,專心一意於丹田。二、 放寬身體,一切出乎自然,不過份拘束。三、觀想呼吸之氣,周遍全身。或出或入,了無障礙。這三者俱備,則漸由粗入細。
五、 調心:若坐禪時心昏沈,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昏昏欲睡。對治方法:把心意集中於鼻端,把腰挺一挺。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浮躁難定。對治方法:把心意集中於丹田。
若因過份攝心用念,由此而入於定,久而胸臆急痛。對治方法:寬放其心,觀想氣皆下流。若心雖定下來,過一段時間,心中之意志漸散漫而至難以收拾;或身體不振,精神鬱鬱悶悶不快;或時而口中涎液外流,心往外馳求。對治方法:把身體挺一挺,抖擻精神,並繫心於一境上。
以上簡單說明入定前的調和方法。現在略說如何出定。首先,舒暢其心;原先攝心專注於一境,現在把心放散,轉到他境。其次,開口,放濁氣,納新息,並觀想百脈 隨之暢通。再來,輕微搖動身體,絕不可粗心暴氣。接著,動兩肩膊。再動兩手及頭頸。再動兩足;使全身漸柔軟。然後以手偏擦全身毛孔。因靜坐時,全身毛孔均 開,若是不摩擦,一經動搖,風氣易入,恐得風濕症。最後摩擦雙手令熱,揉合兩眼。如此,待身體發熱稍歇後﹐才可隨意進出。否則,細法未消,留在身中,使人 易患頭痛之症。還有補充的,坐時最好關閉門窗,微留通風,不使直接吹拂身體。並應注意以氈子蓋膝蓋上,且注意護肩。因為這兩個地方最易受風寒。
現在正式談到主題——修習止觀。分兩大部門:坐中修及歷緣對境修。今只論坐中修。坐中修止觀,約略有五種:一、對治初心散亂修止觀。二、對治心沈浮修止觀。三、隨便宜修止觀。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五、均齊定慧修止觀。我們無法全部說明,今揀對治初心散亂修止觀說明如下:
對治初心散亂修止觀;分兩大部分:止與觀。止有三種:一、繫緣守境止。二、制心止。四、體真止。觀,分對治觀及正觀。今先說止:
(1) 繫緣守境止:將心繫於一處,安於一境,或繫心於鼻端;或繫緣於丹田;或彌陀聖號;或緣想諸佛相好......。
(2) 制心止: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無論何種念頭起來,即以「放下」兩字而制伏之。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辨。
(3) 體真止:萬法皆是因緣和合,幻生幻滅,無有不變之自性。萬法皆無比不變的自性,以緣起空性為其體性。是名為體。
假若修行人觀察覺知,諸法緣生性空,自然而然攀緣妄想的心,隨即停下來。因為他了知空性(是名為真)則執著不變的我,永恆的我或執著不變的法性,均放下而不染著。是為止。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先將此中語辭加以澄清。所謂「空」並不是一無所有;也不是與不空相對的空。空的言外之意,是在超越一切分別戲論,而內證於寂滅。此種唯證相應的境地,並不是可以言說的。所以中論(青年釋), 也說:「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故以假名說。」天臺小止觀,把體真正這一段列為正修正行。因為這正是了悟佛法特色之所在。佛法特色在緣起論,凡是緣起的, 即是無不變的自性。無不變自性的即名為空。依緣起無自性明空,無自性即是緣起,從空無自性中,洞達緣起;而這不外用以顯明事物的來性。緣起不但是說明現象事相的根本法則,也是說明涅槃實相的根本。這裡,我們還得注意,「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這是個別的、生滅的,各各因果事實。而「緣 起」,則是因果關係間的必然理性,是遍通的、不生不滅的。這裡,我們由緣生與緣起的分別中,看出佛法並不否認個別事物的變化及其生滅現象。並且,更進一步 說明,此種變化,生滅的現象是依著不生不滅的緣起法而建立的。當我們追究一切事物的性質,由變化生滅的現象追尋,在終極上找不變的自性。由自性了不可得, 而了知諸法緣起。因緣聚則名生,因緣散則名滅。而緣起所以建立緣生,緣生正所以明白性空。這是佛法中最不容易了然的地方。也是修學止觀所欲證悟的關鍵所在。
以上說明止。今說觀的部份。這裡的觀,是幫助體真止的正修正行。當正修正行而妄想仍然不息,則可以應用體真止的默觀來幫助。這種默觀是追究心念起源的默觀法。有二:
(1) 三際觀心法:默觀這個念念遷謝,流注不停,時時起妄念的心;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來,現在的又是剎那的過去,無法久住。再追溯這剎那生滅的一刻,又當 細分過去、未來、現在。因為,這是時間的特性,離開這個即無所謂時間。但由此特性中,又找不到一個不變可停留的主體。在時間上既然一無所往。那麼要找尋一過 去的心念、未來的心念、現在不流的心念均不可得。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三際窮盡,而妄想雜念的主體亦不可得。既不可得,又 妄想留住什麼呢?依此觀想,妄想自息。
(2) 觀十八界法:前者默觀心源。今默觀心念生起的情形與條件。心念的產生,在佛法言,是根對塵而生識。人內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由根塵相對而名六識(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知法,由此而生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
當我們默觀心念的生起,了知,根塵未對,識本不生,根塵相對,才有識生。如瞎子不知色。反過來說,根塵本無生,因識心之緣而有。如心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 而不聞。由此觀照到,六根、六塵、六識,互相合和而心念生。體知根、塵、識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既達空性,妄念即息。這是觀想心念生起的過程。那麼觀 想心念消滅也是如此。生滅不過是假若而立,由此生滅過程中,追究到體性空寂。這樣也就由此助觀返回正修正行。
最後,我們談論到對治觀與正觀。對治觀屬於助行。有:不淨觀、慈悲觀、界分別觀、數息觀。不淨觀中又有多種;今選九想不淨觀為代表。加上慈悲觀、數息觀、正觀分別說明如下:
(1) 九想不淨觀:若修行者於坐中,貪欲念盛,即當修不淨觀對治。一、胖脹觀:如前面有可愛的男女美色,即默想此人即已命終。心想死屍,於頃刻間,見其胖脹,如皮 囊盛風,異於本相。欲念自息。二、青瘀想:若胖脹觀,尤不能息貪欲,則繼續想;此屍胖脹也,復想此美色屍,被風吹日晒,皮肉赤、黃、瘀、黑、青、黤。種種 斑點之相顯露。於下幾種,亦是隨應貪欲之未息而觀想。三、壞想:此青瘀屍體,風日所變,久之;皮肉裂壞,身首等破碎;心、肝、脾、肺、等五臟腐朽、臭穢之 物,流溢於外。四、血塗漫想:觀想壞已,復觀死屍,從頭至足,偏身膿血流溢,污穢塗漫。五、觀膿爛想:默觀死屍,身上九孔血膿流出。均悉壞爛狼籍在此,臭 氣轉增。六、噉想:觀膿爛已,再默觀死屍,為蟲蛆接食,鳥獸咀嚼,殘缺剝落。七、散想:復觀為禽獸所食,分裂破散,筋骨破離,首足交橫。八、白骨想:復觀 死屍,形駭暴露,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狼籍。九、燒想:復觀死屍,為火所燒,爆裂煙臭,薪盡火滅,同於灰土。如上九種不淨相,雖是假想作觀,但對治貪欲作用 甚大。習於默觀者,一二觀即止貪欲。
(2) 慈心觀:若人於坐中,想起種種過去違情瞋恨事情,而起一種瞋恚的意念,久久不能平息。此時,當修慈心觀。默觀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親戚等。既是我父母親戚,應當時時令其安穩快樂;慈心自發。恨恚之心自止。
(3) 數息觀:對治尋思散亂之心。即於坐中,但數鼻中微微若存若亡之呼吸。從一至十,由十倒回一。數入則不數出或數出則不數入。一直數到綿綿密密,心依於息,息依於心;別無其他念頭,唯隨息而數,記數分別。如此則尋思散亂自除。
(4) 正觀:修習止觀,若想進入正觀;必先對佛法的原理,有深入而正確的認識。否則,一般應用上的,只能是一些對治觀。很難應用到正觀。於此我們簡單敘述:正觀,即是默觀諸法實相(性空), 所謂諸法實相,即是諸法無相之相,因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諸法實相。由此了悟一切所觀的性,均是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則能觀之心,所觀之境,自 然不起。心不起,則念不生,即進入正觀。這裡,我們知道,人是時時刻刻妄念叢生,即使在夢中亦是妄想紛飛。無夢時,又無紀錄,昏沈如死。所以入無念之正 觀,並不容易。所以,在臺灣坐禪,通常別開一方便法門,以一念代替萬念。使坐禪的人繫心於一個佛號上面,使心不散亂,漸漸導入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的境界。 當然,禪宗頓悟法門,有其殊盛的地方,但非一般人所能承當。即使叫人無題無念,但初學者或道行不深者,還是會在無題之上大作無題之題,無念之大妄念。所 以,不如一念給于代用,漸入佳境為方便。
天臺小止觀,智者大師四止觀中之一種,佛法止觀甚多,智者大師又其八萬四千法門之一部份。我們所介紹的又僅能是小止觀中的十不及一,且因文筆拙劣,修行工 淺,又不知相去多遠。誠惶恐之至。上了一學期的聖經思想;想正確了解,天主教的教義及精神,必不容易。但對於大公會議所開顯的大公精神:要忠於自己的文 化,不隨便妥協。應把自己信仰中的基本道理表現出來。應超越過去,走向未來;只是忠於自己的過去是不夠的;是不斷走向未來,才能真正擁有過 去。......等等大公而深遠的態度,深表感佩。我想,雖然在究極思想上,天主教與佛教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救世濟人,普渡眾生的弘願卻不容或異。我們當 努力的向所有的賢聖之人學習。所謂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意。

參考書目:
(1) 中觀今論。
(2)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3) 天臺教學史。
(4) 天臺小止觀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