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張春申 |

 

 

33
神學論集
(1977)p347-361
   

教會「本位化」的癥結﹙註)



張春申

 


關於教會本位化,在臺灣討論得很多;尤其一九七六年在主教團所訂建設地方教會大題下,有關本位化的文章,猶如雨後春筍,相繼出現在報紙雜誌上。各類研習會也以此為主題。因此,在這裡無需再介紹本位化的許多基本問題,現成的資料已經充沛。況且幾年前,我們自己在「天主教學術研究所學報」第二期也發表一篇「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與教會本地化」的專文。所以本文願透過初步原則,設法深入地提出問題的癥結,透過教會的奧跡性,進入本位化的內涵。
入題之前,先要對本文的標題稍加說明。在題目中,把「本位化」這個各詞置於括號中,因為它含有特定意義;教會不是世界上隨意而生的一個團體,在信仰的角度下,它是天主的能力,經過耶穌基督而創造的團體,是一個奧跡性的團體。因此,舉凡涉及教會的問題,均需在此前提之下探討。教會的本位化也不能完全根據普通的文化現象來解釋,卻應把它放在教會的奧跡中了解。總之,教會本位化的工作,分享了它的奧跡性,我們不能不把這個名詞置於括號中,表示有其特定意義。
本文分五大部份逐步闡述:首先,解釋普通文化學上的名詞,因為教會雖然是奧跡的團體,卻生活在人的文化中間,所以,需要解釋清楚幾個最基本的文化學上的名詞。正確的了解詞義之後,可以進到第二部份,探討教會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第三部份是針對中國教會「本位化」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然後,第四部份則具體的問:究竟中國教會的「本位化」,應採取什麼途徑?最後,以一個簡單的結論作結束。

﹙一﹚ 名詞的解釋
〈1〉文 化
提到本位化,第一個瞭解到的概念就是進入本地的文化,因此要問:文化一詞作何解釋?在人文科學上,普通名詞難於取得大家一致同意的定義;其構思,見人見智。若參考文化書籍,五花八門,可以說,每一位作者自下定義,雖然定義與定義之間不乏含義相同的。我們採用一書的作者說,就文化這個名詞,他曾找到三百個定義,可見作者們所認為的文化,多少有些區別,不願輕易與人苟同。由於我們並不專題研究文化,在此,試取其中之一作為起點。
文化是出自社會團體,具體而論,是社會團體的生活方式,生活風格,在群體共居中產生。因此文化總括個人,團體的許許多多生活因素,彼此之間互為關係,成為一個具有結構的整體。我們可以這樣為文化下一個定義:它是社會團體經過經驗與學習,而形成的具有結構性的生活方式。按此定義的內容,無論在哪一種文化中,都包括兩部份:一為精神性的,另一為軀體性的。
昔日經院哲學對事物有型質之分:在此,質為文化軀體部份,是在文化中的人性基本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可分為個人的需要,意即個人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的需要;團體的需要,有家庭方面,人際關係方面,彼此的來往,組成社團方面的需要;此外,尚有整合的需要,個人人格需待整合,團體內在盼望和諧。在文化中,整合的需要,一般說來,屬於藝術,倫理,宗教等方面;我們討論的教會便是滿足人的整合需要。有關個人與團體的需要,不必再加說明,這裡解釋一下整合需要。譬如:團體為什麼聆聽音樂,欣賞藝術?為的是在音樂與藝術的陶冶中,團體和諧,得到整合。在倫理方面,社會中人的來往假如沒有文化背景中的倫理標準,不可能整合。至於宗教,泛指人與天主的關係,具有宗教情操的人,方能與天主整合。團體亦復如此,天主創造的團體,唯獨生活在宗教的氛圍內,才會使團體的團體中的個人和諧圓滿。以上我們指出了文化的軀體或質的部:不論哪一種文化;東方或西方文化,中國或美國或歐洲文化,全都有個人需要,團體需要和整合需要。
在文化的軀體方面,中外一樣。造成文化之間分野的是型,即文化的靈魂。它淵源於社會、環境中的思想型態。因著冷暖環境之不同,農工社會之各異和東西方思想模式之差別,產生某一文化中特有的思想型態。因著環境、社會、心理以及其他種種的不同,思想型態也不同。
文化是靈魂與軀體的結合,型與質的結合。當文化的靈魂:思想型態,進入文化的軀體:各種需要時,就產生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型態在團體社會中,造成團體中個人需要之不同,因而形成諸如東方與西方文化中精神、心理上的不同,甚至生理上也有高矮的體差。團體需要方面,譬如也有中、美家庭制度各異。甚至藝術、宗教方面,歐亞的表達方式迥異。簡言之,一個特殊的思想型態進到生活的各種需要上,形成一種文化。這文化的形成是為使生活處於穩定的狀態中,讓文化中的人和諧,不衝突,安穩的生活著,正常的發展下去。
從文化的內涵可看出它的特殊點,它的性質。一般而論,在正常的社會中,文化常有其連綿性,就是繼續不斷的發展下去,常是穩定的。因此,可以知曉,何以教會要進到文化中,改良文化,使之成為基督文化,這樣,教會方能在這個地區,與它的文化共長久。假使教會只顧個人的歸依,人命幾十年,人死之後,教會是否仍能在此地區綿延?所以,除非教會與文化相合,藉著文化的連綿性,才得以在當地生根。個人會過去,無根可言,更談不上連綿。
雖然文化連綿不輟,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一成不變,在不少情況下,它能發生變化,而改變的因素甚多。例如在更迭的時代潮流衝激下,思想型態改變,或某種特殊人物出現,帶來新的思潮。假如思想型態變動了,那麼團體需隨之改變。改變的現象有兩種:修正和革命。前者,今日我不喜多提,此乃由經中共之辱罵修正主義,但實際上,凡文化都在修正。教會也不例外,試看宗徒時代的教會和今天的教會,令人有「此非彼也」之感。一個基督的教會,然而它卻不斷的在修正。
另一種文化的改變是革命。革命即文化的思想型態之徹底變化、翻新。例如從農業社會一變而為都市社會,其內在的需要全然改變,只能名之以革命,這在人類文化歷史中,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最為顯著。為使我們的概念清楚起見,在此拿農業﹙農村﹚社會文化與工業﹙都市﹚社會文化作比較。在農村文化和都市文化中都有個人、團體與整合的需要,可是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思想型態不一樣。農村中的人源於同一血統,友情深厚,淺者仍可呼名道姓,相同的宗教信仰更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都市中的人卻只在作用上建立關係。換句話說。維繫於彼此之間的是上司與屬下,老闆與夥計,主顧買賣之關係,事事言理,其情也薄。農村社會中的價值觀是愈老愈古愈是上品,其價值愈高。反之,都市社會中老的舊的不合時尚,應該扔掉,以效率的高低,功用的大小來衡量一事一物的價值。農業社會在組織、決定上以權威為主,長者掌權,他是團體結構的主幹,左右一切。工業社會以民主起家,凡事討論,表達意見靠投票來表決,思想型態大相逕庭。至於行動,農業社會遵照祖傳的風俗習慣、傳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依古風而做。工業社會則事事依賴試驗,合則採用,不合則棄之如敝屣。以上所舉種種極為不同的思想型態迫使個人、團體、整合的需要上也隨之不同。譬如目前臺灣尚存的農村社會可看到,村民的生活相當規律,條理井然;有節奏,有次序,人可在家清閒的享受三餐美味烹調的可口菜肴。然而都市生活卻不然,人人好像一部機器,趕著上班下班,幾片三明治就可以餬口。此外,村民彼此之間來往頻繁,相聚機會不勝枚舉,農忙之餘,樹蔭下納涼,吹簫,拉胡琴,一股祥和寧謐的氣氛。反觀城裡人,卻鄰里不識,不僅沒有那一份閒情逸緻,還得為控制噪音,絞盡腦汁。總之,從實際生活的百態可以洞悉思想型態使文化產生特殊的面貌。
﹙2﹚ 本 位 化
嚴格而論,本位化是自無文化進入文化,因了無意識的學習、效法、教育、觀察而本位化。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不斷的在本位化;新生嬰兒赤裸裸的來到世界上,沒有任何文化,但是,他在生存的具體文化中,開始學習、成長,汲取出生地的文化,因而本位化了。這時,可以說他是中國文化中的人,或美國文化中的人。所以從無文化到成為某個文化的人是為本位化。
﹙3﹚同 化
同化是不同文化的社團直接來往,在文化上產生變化。設若兩種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觸,並存於同一的時空中,互相影響。它們之間能有強弱之分,有時,弱的一方禁不住強大文化的入侵而完全消失自己的身份,徹底的同化於另一種文化。有時,它們的勢力亦能均等,則只停留在某種程度上的影響。試舉留學生為例,中國學生到美國就讀,身受美國文化的震盪,起初覺得不適應,但是慢慢的,在某些範圍逐步同化於當地的文化。
把文化、本位化和同化三個名詞相繼解釋之後,現在根據名詞意義來探討第二部份:教會與文化的關係。

(二) 教會與文化
此部份可分兩個步驟討論:先混統的談及教會與文化的關係,特別指出教會面對文化之特殊點;然後,進到動態的一面,即看傳教教會介入一文化中,會發生的現象。
我們的教會有來自天主,來自耶穌基督的許多救恩因素,因之,教會是在人間的奧跡性團體,它超越文化,同時又內在於文化。一方面,耶穌基督的教會超越文化:文化本是人的創造,是社會團體所形成的,但是教會中有些因素,諸如天主的啟示、耶穌基督、福音、救恩等,不是出於某文化中的人,而是超越人,超越文化,直屬天主。這些超越因素因著它們的超越性,能進入的人的文化中,如同瑪竇福音廿八章所講的「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假使教會不是超越的,不來自耶穌基督,則它在各民族間所行的將是文化侵略。
但是,強調教會超越文化時,萬不可忽略另一方面:教會內在於文化。從來沒有一個教會不內在於某文化的,譬如耶穌在猶太文化中降生、成長,這表示耶穌基督的救恩與猶太文化連結在一起。此外,我們又指稱在歐洲的教會,在美國的教會,在中國的教會……,明顯的表達教會不單是超越文化,同時又內在於文化。所以,超越與內在是教會文化的兩面;教會不是某一部份超越,另一部份內在,而是整個教會超越與內在於文化。由於如此的內在性,從古至今無抽象的教會,乃是具體的地方教會,世界各地只要有一個教會團體存在的地區,就是一個地方教會。有人誤指羅馬地區的教會為普世教會,這是一項錯誤,因為那地區的教會也是內在於羅馬地區,稱之為羅馬教會。
總而言之,無論那一個地方教會,因著它的存在於人中,有其內在性,同時,因著耶穌賦予的種種來自啟示的因素,又超越人文。假使教會只是完全的內在於人類文化中,則無需宣講,可是正因為內在於地方的教會又是超越人文,所以,任何一個教會都應該努力實現它的超越性。換句話說,即本著教會的傳教本質,從事傳教教會的活動,克盡傳教的使命,沒有信仰的人不能討論教會的這個事實,他只會認為教會在文化侵略,因為他不懂或否認教會的超越性。然而,教會正由於其超越性,其使命,應成為普世萬民的教會。至此,已經在靜態的一面討論了教會與文化的關係。下面在動態上,即一個已經在某一地區生根的教會,願宣講,把基督的超越性滲入另一個文化中,這個傳教教會需具備那些因素。
富於奧跡性的傳教教會進到一地區文化中,情況特殊,一方面它要傳教,一方面要在當地文化中本位化。事實上,沒有一個教會進到一個文化中完全如同上述的本位化。前面提過,不論哪一個傳教教會踏入一個地區,不是帶去抽象的耶穌基督的教會,它已具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地方教會頭銜:美國的教會或其他地區的教會,所以,很難說這樣的教會進到一個地區是致力於單純的本位化。因為單純的本位化,依照以上所說,自無文化進入文化,而傳教教會已經先和某一個文化結合了。傳教不是單純的本位化,反而具有上面所說的現象。例如一個具有美國文化的教會到傳教區時,它應同化在傳教區文化中,若沒有發生這樣的同化作用,無怪乎歷史上要稱之為殖民主義,指責它是文化侵略。
因此,當一個傳教教會進到一個地區,意識到自己本有的文化,應同化於當地文化中。但是此同化也不是單純的同化,還有其特殊點。正因為傳揚的基督福音,具有超越性,故此同化也不是單純的同化。假如是單純的同化,教會就喪失耶穌基督的面貌,更不用談把耶穌基督的救恩帶給當地文化了。是故,傳教教會與文化的關係:一方面要本位化,但是又不完全是本位化,因為它已經和文化結合了。另一方面要同化,但是又不完全是同化,否則就失去了超越性,天主的救恩。在是與不是的辯證性中,所以,以下我們要講的本位化是在括號中的「本位化」,蘊含著我們所指的特殊意義。
設若在救恩史中,教會真正有過單純的本位化,那只是耶穌自己和宗徒團體;耶穌自無文化中降生在猶太文化裡,無意識的學習、效法、教育、觀察而本位化。宗徒團體則早已在他們的本位文化中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除此之外,其他的傳教教會一概是在括號中的「本位化」。試舉保祿思想言行中的「本位化」為例。
聖保祿為了傳福音曾說:「我原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但我卻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為贏得更多的人。對猶太人,我就成為猶太人,為贏得猶太人;對於在法律下的人,我雖不在法律下,仍成為在法律下的人,為贏得那在法律下的人;對那些法律以外的人,我就成為法律以外的人,為贏得那些法律以外的人;其實,我並不在天主的法律以外,而是在基督的法律之下。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說要救一些人。」﹙格前九19﹏22﹚這是保祿的「同化」,但又不是單純的同化,因為他還表明他之所以如此與各種人同在,是為了贏得他們,使他們成為基督徒,他自始自終堅持把基督的福音,超越的救恩帶給一切人。
又保祿對於吃祭肉問題可給適應文化的實例。在猶太文化地區時,清楚的講明不許吃祭肉;然而,他到希臘文化的格林多城時,他「同化」了。在那環境中的希臘人不可能不吃祭肉,因此他說,「至論吃祭邪神的肉,我們知道:世上並沒有什麼邪神;也知道:除了一個天主以外,沒有什麼神。因為雖然有稱為神的,或在天上,或在地下,就如那許多『神』和許多『主』,可是為我們只有一個天主,就是聖父,萬物都出自祂,而我們也歸於祂;也只有一個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藉祂而有,我們也藉祂而有」﹙格前八4-6﹚。既然除天主之外沒有真神,外邦人所祭的是假神,吃祭肉無所謂損益,可以吃。但是,這個「同化」不是把耶穌基督的福音遠遠拋在天際,他又說:「但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這自由的抉擇,成了軟弱人的絆腳石。因為,如果有人看見你這有知識的,在邪神廟裡坐席,他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受到鼓勵而去吃祭邪神的肉嗎?那麼,這軟弱的人,基督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了你的知識而喪亡……因此,倘若食物使我的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格八9-11、13﹚。保祿還是把耶穌基督的愛德置於首位,這是他宣講的重點。
至此,可以看出教會的「本位化」工作,相當錯綜複雜,由於它是奧跡性的團體,所以當我們討論建設地方教會或「本位化」時,千萬別忘掉,它不同於任何的人間團體,應把它的奧跡性牢記在心。在此前提之下,「本位化」工作實際上已分享著奧跡性,是屬於聖者和智者的工作。
傳教團體或個人從事「本位化」工作時,由於這工作要傳揚的是來自天主的救恩,除非個人或團體具備真實的信仰,不能著手「本位化」的工作,純正的「本位化」先是天主的能力,是祂的救恩藉復活基督的教會進到民族中間,所以,天主的救恩是一股力量,不斷的推動著教會,教會中的個體,把救恩帶進文化中,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教會團體對「本位化」的工作漠不關心,可能團體缺少深沉的信仰,缺少個人對耶穌基督的完全投身,即缺少屬於天主的聖者,因為只有如此的人才能實在負起「本位化」的工作;只有這樣的人在「本位化」工作上不會發生錯誤。天主的能力在他的生命中予以信仰的分辨,在許多場合中,面對某一文化,他能指出此文化的哪些因素不適合教會的信仰,哪些因素教會需要吸收,哪些文化尚待改良。「本位化」工作首先要求聖者的出現,擁有深厚信仰的基督從團體,因為這是天主的工作。
其次,需要智者,究竟我們的教會要進入影響的是怎樣的文化?這牽涉到對於文化的認識,對於教會的神學、禮儀、組織等的認識。在專門性的研究下,設法使表達信仰的禮儀、道理、組織等,實在與文化結合,這是待智者發掘的工作。當教會兼備聖者之時,「本位化」工作的實現也就指日可待。兩者缺一不可,否則,「本位化」工作停頓,或屢犯錯誤,步伐零亂。
在教會歷史中,「本位化」工作的功臣都是同時為聖者和智者,例如利瑪竇,還有其他一些著名的傳教士,在「本位化」上頗具貢獻。今年中國教會特別紀念雷鳴遠神父誕生百週年,正是我們「本位化」的典範,他是聖者,在篤實的基督信仰中,內在的力量催迫他把耶穌基督超越的救恩帶進中國文化中,因此,他經歷多番挫折,面對困難、挫折、失意之事,他恆常的以聖者姿態生活,至少,在他的傳記中寫著他從不反抗。他不貪求權勢地位,他注意的是中國教會的「本位化」;同時,在列強的控制下,中國的知識份子紛紛起來要求獨立、自決,喚起民族意識。他以智者的能力洞悉當代中國教會急迫需要由中國主教來治理中國教會,並且挺身為中國教會聖統的「本位化」奔波。總之,只有當教會齊集聖者與智者,才是良好的「本位化」團體。當一個人既聖且智,才是從事「本位化」的真正人物。既然,目前臺灣教會在積極的展開「本位化」工作,我們應針對此兩點加以注意。
在闡明了「本位化」工作須具備的兩個因素之後,進而要探討怎樣傳教教會才算在「本位化」上成功。換言之,怎樣傳教教會才算變成地方教會。
教會由傳教可成為地方教會,一方面教會本身在文化中具有整合作用:降生。另一方面本地文化受到教會之宣講成為基督文化:提昇。我們回顧文化的軀體包括個人的需要,團體的需要和整合的需要,一個成功的「本位化」教會就是在它的實質降生中,滿足了整合需要;教會使個人和諧,團體之間不衝突,整個文化處在穩定狀態中,為達此目的,教會需在信仰的表達上,即在組織、禮儀、道理上,配合當地文化的思想型態。當教會的禮儀儀式,管理方式,宣講語言與該地區的思想型態吻合時,則教會進入當地文化,與之「同化」了。當地人在教會的信仰中,不再有人格分裂之苦,意即不再體驗到自己身上有社會人和教會人的雙重人格,而是整合為一了。
同時,基督的教會富於超越的救恩內涵,教會降生在某一地宣講時,不僅使該地區的需要整合,配合其思想型態,而且更因著教會的奧跡性,影響該思想型態;使此思想型態中不良的因素革除,優良的因素善加利用並且發展之,使之提昇,成為基督文化。簡言之,教會「本位化」的完成是教會真實的協調在所處的文化中,使一切的需要在它的整合作用下穩定。同時,教會影響當地的思想型態,造成新的基督文化。

(三) 中國教會與本位化
我們已經反覆探討了教會「本位化」必須注意的種種因素,這一部份中國教會與 「本位化」實在是上面所談的理論的延續。
在廿世紀末葉的今日世界,「本位化」不再是傳教區的專利品,而是各地教會的新問題。我們不要認為歐洲的教會早已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中,和諧自如。也許中古時代,有一段時期,它享此聲譽;但是處在急速變化的世界中,全球各地的教會都感到「本位化」刻不容緩,歐洲教會亦不例外。其實,今天某些西方國家已不配再用基督文化的名字,他們的神學、禮儀的語言必須改革,必須「本位化」。譬如意大利今日在轉變中,從農村文化到都市文化,在價值觀,管理,生活……等型態上均有俗化傾向。意大利的教會曾經是結合在農村社會文化中的教會,在那模式的文化中「本位化」了。可是,一個與農村社會文化結合的教會若要真正進入現代文化中,非重新展開「本位化」工作不可。
事實上,今天的教會已在多方努力。例如教會的管理:從以羅馬教宗為中心的教會變成集體負責,以教會團體為中心。這是教會學的大轉變,從神學方面來看,兩種治理方式都可成立,但是,從文化學的觀點著眼,一度以羅馬教宗為中心曾經合乎時尚的教會學,現在面對新的文化,缺乏立足點,不能應用,需要另一套與新文化相宜的教會學。另外,教會的禮儀,在神學「本位化」的途徑上看出,昔日在農業社會中,一日連著望幾臺彌撒,一望幾小時的情形,在今日一切講求效率,快速的工業社會中,不可能重演,因此,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要澄清禮儀的要義,參與的重點,並且加以簡化。此外,道理方面,像原罪的講解都需要再適應。凡此種種已經指出:「本位化」的工作不單指亞、非二洲而言,乃是全世界的教會共同面對的問題。
中國教會的「本位化」可能複雜的因素比較多,雖然中國教會近幾年來致力於「本位化」,但是西方文化色彩仍在。誠然,如陶懷德代辦所言,臺灣的傳教經費百分之八十來自外援,自己只付出百分之二十,在自養方面,「本位化」仍然遙遠。中國教會在進步是有目睹的事實,但若有人說我們的教會還有「洋」味,我們也難以矢口否認。
中國自己的文化也在變化中,從農村到都市;農業到工業;輕工業到重工業;小企業到大企業。在此文化變遷中,暫時不談教會,單看臺灣地區的文化,在變中呈現的不穩定;一方面,力求恢復傳統,保持古人優良傳統思想;另一方面,新時代中個人的團體生活方式,迎合現代正在造成一個新的中國文化。因此,中國教會「本位化」工作是雙重的。它既要使自身的西方色彩同化於中國。同時它又要合乎時代的變遷,「本位化」於現代的中國。如何進行此項工作?我們正在摸索中,儘管如此,大家仍舊奮力而為,希望有朝一日,中國教會是「本位化」的教會:它的禮儀、道理、管理適應現代中國的思想型態,同時,將來「本位化」的教會又能傳播福音,使現代中國思想型態改變為基督文化。那時,教會內的人不再受雙重人格之苦,因為不管他是在社會中,抑是在教會內,一樣是道道地地的中國人。同時,基督的福音深深影響現代中國思想型態,使中國文化提昇為基督文化。這個「本位化」的理想似乎不可及,但應在望。

﹙四﹚ 中國教會本位化的實踐
雖然我們已經看到教會「本位化」的遠景,究竟我們怎樣參與此項工作?一如上述,因教會的超越性,其「本位化」是分享教會的奧跡性,這常假定教會是聖者的團體,團體中的人深具基督徒信仰;信仰在推動、引導他們。此外,智者的工作並進,一方面研究,加深認識在遽變中的文化,另一方面創造「本位化」的神學,禮儀、管理來表達信仰。現在我們不再論及聖者的一面,因為這需要長篇的神修道理來互相勉勵。
至於智者的工作可以分為兩種:科學性的實踐和常識性的實踐。所謂科學性的「本位化」,是在教會團體中,有些人已經對文化有科學性的認識,另一些人對教會中的禮儀、組織等也有科學性的認識,在科學的基礎上雙管齊下,互相綜合,才是可靠的「本位化」工作。此外,尚有常識性的「本位化」。教會在一個文化中,雖然缺乏科學性的認識,然而根據一般常識,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文化的變化狀況,大家就依據常理,經驗,共同討論,進行此項工作。臺灣多次舉行的牧靈研習會,只不過是常識性的討論文化的變化,也是常識性的嘗試創造「本位化」的神學、禮儀、管理。職是之故,真實從事教會的「本位化」,在智者的工作方面包括科學性和常識性的方法,但也不要把它們區分為二,有時兩種方式可以同時進行,只是輕重不同而已。
客觀的探討了教會「本位化」的工作必備的條件之後,如果我們反省一下臺灣教會,從一九七六年以來的「本位化」工作,我們得坦白承認,它只是在常識性階段。試問:我們有多少專門研究文化學的人才,由嚴格的科學方法探討文化的變更?有多少禮儀學專家,教會學專家?故此,當前的臺灣教會不能輕言科學性的「本位化」。儘管如此,我們也無需操之過急,最後,教會「本位化」的工作乃是天主的工程,祂總是能以超人的措置,用祂的方式,使我們「本位化」。事實上,臺灣教會上下一體,實在願意在天主聖神領導之下為「本位化」盡力。

﹙五﹚ 結 論
面對現今的臺灣教會,可以如是結論:「本位化」工作常常需要聖者,換句話說,臺灣教會的「本位化」要求整個教會具有根棎蒂固的活潑信仰生活,若在此團體中經驗不到耶穌基督的救恩,不能奢談「本位化」!教會自養即是一例。即使我們的教會中,信友的經濟富裕,家財萬貫,但是如果沒有實在被耶穌基督征服,甘心為基督完全奉獻的聖者,怎麼可能捐獻錢財來建設教會?但是常識性的「本位化」更需聖者的工作。需要無數的「雷鳴遠」、「利瑪竇」在天主的推動下,常識性的試驗。這樣的試驗在聖者信仰意識領導下,不會誤入歧途。不是凡事可接納,凡事可行。也許有時不能接受,應拿出勇氣來加以批判。因此,除非聖者,難以負起此項重任。總之,「本位化」工作絕不可以輕忽牧靈,應使信友在禮儀,在祈禱中經驗到復活的主,信仰紮根。那麼即使常識性的「本位化」工作,也會產生滿意的效果。




註:本文是根據今年六月七日,應男女修會會長聯合會議之邀,在彰化靜山所作演講的錄音而所寫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