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神學論集

(1977)p283-307

   

四次小組討論報告

 

 

 


第一次小組討論記錄
時 間:民國六十六年一月廿五日下午四時五十分
以下共分五組報告

第 一 組 (九人)

討論題目:對傳統的考道、祭祖、服從、敬老等美德,傳教人員應持什麼態度?

記 錄:張介瑾、朱妙雪

1. 這些美德包括積極、消極二面。祭祖、服從、敬老均基於孝道。過去講孝道僅由子女對父母的關係而言,往往忽略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傳教人員應注意雙方在上主前之關係與相互的責任,且中國本有的家庭中的關係是:父慈子孝,所以論孝道該注重雙方面,不可偏厚。
傳教人員面對孝道問題時應有一基本原則:不違反基督及福音的精神。

故面對這問題,應有的態度是:

(1) 接納保存,傳統中良好因素及合乎福音精神者。僅合乎傳統卻無基督精神者,不可直言不好,而須以各種方式疏導,改變觀念,萬不可造成家庭革命,導致破裂。

一般的孝順父母可按德訓篇去作。至於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下,無子則納妾,為中國傳統雖是正常的事,但基督信仰卻不容許。我們可用其他方式,如民主意識、時代、國家的立場改變其觀念。

(2) 淨化:除去不合乎基督精神的因素,如孝順父母固然是第四誡,但孝順非絕對的價值,父母不完全代替天主,若父母不合理的反對子女,須淨化其價值觀。

〈3〉提昇(整合):在信仰生活層面上,將對父母之孝整合在對天主的關係中。

具體問題:孝道涉及重男輕女的觀念,重男輕女,雖中西皆然,但西方似乎較好。今日中國比過去雖較緩和,但在臺灣南部鄉間仍然非常注重男性。為什麼會有這種觀念的產生?在中國女子出嫁,冠以夫姓,已屬他人,只有兒子才真是自己的。此外還有祭祖的原因在。是否可制定法律,規定女子出嫁不一定冠以夫姓?

今日臺灣社會現象:母親多隨出嫁的女兒同住,少與兒子共處。一則因女兒身為人母較會體貼母親的心意,會多加孝順;二則今日家庭中多妻子作主,母女較易相處。反之,婆媳不睦之事卻層出不窮。又安老院需要增大,老人雖有兒女,但不願依靠他們。

2. 過渡時期:社會型態不斷在改變,長一輩的與年輕一輩的思想溝通很重要。傳教人員在態度上要尊重雙方的立場,加以協調。例如:廿四孝的故事是否適合今日的年輕人,或須改變方式提倡孝道?若看出傳統的美德有福音的精神,就應加以保存,並在信仰之光下使之發揚光大。

3. 禮儀上:只要不是迷信,對盡孝道、祭祖、敬老等民間習俗應尊重而使其福音化。


第 二 組 (九人)

討論題目:善會或社團是否能彌補已破碎的家庭主義

澄清:經由小組討論我們澄清了題目的含義:
1 肯定「家庭主義」「家庭生活」是兩件事。
2 「家庭主義」的確被破壞了,但非所有的破壞行為都是惡的。
3 社團和善會雖會破壞「家庭主義」,但從積極角度來看,也會協助家庭趨向圓滿。
記 錄:徐曉明
討論分四點進行:

(一) 關於社團、善會和「家庭主義」

在東方家庭是一切結構的基礎,而「家庭主義」是指一些德行,如困有人反對這些德行,則不見容於社會。西方則以社團為結構基礎。中國人重視德行,但德行建基於個人主觀的標準;西方人的社團卻有共同理想和目標,這一切都促成他們人際關係的交流,而中國人卻因主觀德行的標準、在人際來往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傳統的「家庭主義」也有好、有壞:

好:孝道、安全感、人情味

壞:缺乏個性和獨立精神
傳統家庭主義中角色劃分的相當清楚,且有著固定的模式,在此模式範疇內,人際關係相當簡單,但超出此範圍則發生困難。

(二) 破壞「家庭主義」的原因

非為破壞而破壞。破壞常是為某一理想之建立。

2. 從工業化角度來看:
——工業講究的是效率,為達到效率而摒棄家中「老人存在」的價值,這的確破壞了「家庭主義」中敬老尊賢的美德。
——工業化使得人和人之間競爭激烈,使人希望擁有權力。若將這種社會背景投射到家庭中,則會產生破壞作用。

3. 「社團和善會的成立」是破壞的因素:
——搞社團而破壞家庭:如共黨
——過份強調社團而破壞了家庭。但從積極方面來看,「社團」無論如何是需要的,因為「社團」和「善會」能促使人的發展趨向圓滿。


(三) 「社團」「善會」是否能彌補己被破碎了的家庭主義及辦法:

澄清:彌補非代替或回到過去的傳統中去。

——在原則上社團或善會能彌補「家庭主義」之破碎,其原理為:家庭生活是經驗的學習,如一群人在社團內學到某些經驗,例如:與人來往的技巧,這些經驗有助於家庭生活。

——具體可行辦法:
●孤兒院、養老院屬社團組織,也的確能發揮彌補作用。
●夫婦懇談會。
●舉辦專門從事父母再教育的社團,使父母在這急遽變化的時代中仍能接受適合於他們需要的教育。
●修會也是社團,而且在這方面貢獻很大,例如:社會服務修女。但教會工作的對象,不應只限於教友家庭亦因推展至非信友家庭。


第 三 組

討論題目:如何自宗教、道德、思想意識了解當前的中國社會。

記 錄:高征財

I 一般現象—
(1) 宗教上由單純、少數的宗教,逐漸形成複雜繁多的宗教體系。

(2) 道德上因著時代、觀念的變遷,使得昔日以良心和道義約束力量者,形成今日以法律和刑罰作為道德標準。其原因是,今日以行為後果之解決的難易作為道德標準之後盾。例如性方面的藥物之容易解決性行為後果,自然對性觀念的道德標準,便和昔日之觀念大不相同了。

II 能遇到的困難—
(1) 在一般交往中,私人對人生問題感興趣。但卻常以時間的缺乏或工作忙碌為理由,而缺少深入研究。如考試制度之壓迫及工作之忙碌。

(2) 價值觀念的差異,由于生活的需要迫使人把宗教價值淪為次要地位。而人所關心的是:宗教能供給我什麼物質上的需要?或看需要而決定其宗教是否必要。如救濟品之傳教方式符合人的物質需要。一言以蔽之,宗教意識缺乏正確觀念。

(3) 教會所給人的印象有偏差;即教會是富有的,因此人對于教會的態度是:要求教會的多,但對教會的自養自足的立場和態度缺乏認識。

(4) 教會未在知識階級中充分生根;故常遭知識階級的排斥及輕視。

(5) 宗教人士與一般人間有一種職業溝之存在:即教會人士只以自己之立場來傳福音,而未能站在對方之立場。對此我們該加以反省。


III 能有的努力方向—
(1) 基督奧體之肢體,若加強其聯繫,有助于消除社會之自私偏向。因為基督奧體本是愛及無私的團體,故要加強基督奧體之聖化生活。

(2) 傳播福音要注意對方的各種心理因素。不要以抽象及不合實際的方式教授要理,卻要針對中國社會重現實之觀念,而配合現世觀念傳播福音。

(3) 針對民間宗教,深入民間生活而取其長。教會不只要注意天人之間的來往,也要注意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即使宗教生活化。

(4) 目前中國社會以三民主義為國策,若想了解傳播福音的背景,便須加強對三民主義的認識,以配合福音傳播。

(5) 人若對教會有富豪感,不妨實施財物公開,使人了解教會財產之來源及困難,以破除此偏差觀念,並加強他們「教會實在是為他們的好處而存在」的意識。


IV 有待解答的問題—
(1) 許多歐洲天主教國家靠攏共產國家,我們如何想法?我們的方向如何?

(2) 一個道德生活基督化之外教人,與生活非基督化之基督徒兩者之間如何互相協調並解釋?


第 四 組 (十三人)

討論題目:我國傳統家庭主義的特徵是否已完全改變?

記 錄:朱妙雪
1. 目前家庭結構已逐漸由大家庭制度轉向小家庭制度,但尚在一過渡時期中,並未完全定型。

2. 都市與鄉間的家庭制度和家族觀念、差別很大。在鄉間家族觀念較深,仍然保持傳統的孝道觀念;生活在都市裡的人與鄰居其他家庭之人際關係較淡,但與故鄉的父母仍常保持連絡。年青人出外謀生,在重大的事情上仍會考慮對父母的孝道。

3. 都市人受社會經濟結構之影響遠比傳統家庭主義之影響更大,尤其如果父母已逝,更不必說,家族觀念已非常淡薄,有如歐美社會之家庭型態。

4. 不以為然,中國的家庭制度與西方國家之家庭觀念大不相同。生活方式雖然與以前不同,但內心基本孝道的精神根深蒂固,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以每逢過年過節回家團聚為例,可見一斑;只是尚不知如何與社會結構配合,以表達此傳統美德,而不能說完全喪失了。

結 論:我國傳統家庭主義的特徵並沒有完全改變,也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下,如何保持,是為重要的關鍵。父母對下一代的要求也不像以前,養子防老的觀念,也漸漸在改變中。將來如何,很難預測。


第 五 組 (十人)

討論題目:重建中國家族是目前迫切的任務,教會在此過程中能扮演什麼角色。

記 錄:黃鈴玉

I 家庭方面:
A 教會現有的工作:

(1) 夫婦懇談會。美滿家庭及家庭計劃。
婚前輔導。基督化家庭運動。

(2) 問題:
——上述工作之目標是否普遍為人所知?
——其工作目標是否針對目前中國之家庭問題?此類工作是否真具影響?

(3) 答覆:
——已參加過的夫婦親自作證,深覺改變:家庭和睦、夫妻相愛、父母子女之間更加溝通。
——學會家庭預算、研讀聖經的習慣。

B 教會的活力
組織常按性別、年齡分批舉辦、造成家庭成員之分裂、父母子女之間的緊張。

C 教會的角色:
(1) 教會有推動與輔導的角色,由神父修女繼續追蹤輔導,真正推行作證的是基督徒夫婦。

(2) 以信仰角度啟發家庭固有美德,聖化家庭孝愛精神。
(3) 補充學校教育無法顧及的內容:如何做父母,如何為夫婦之道。
(4) 教會是橋樑,當促使父母、子女間彼此了解。
推動家庭避靜、家庭聚會、家庭彌撒。
讓福音對家庭真具有意義,教會負有先知性使命。

II 青年方面:
A 現象:
(1) 青年交異性朋友問題:
原因—中學男女分校教育。
—受黃色雜誌影響。
結果:缺少對性知識之正確看法:
不了解異性心理,不知如何交異性朋友。

(2) 青年受西歐文化影響,強調個人主義。

B 教會角色
(1) 在中學工作的人員,應多注意青年人格的培育;培養成熟的情緒與情感及正確之性知識。

(2) 如耕莘文教院舉辦的學術講座,請專家講述有關「性知識及交友問題」,並在報章雜誌發表,使能影響更多無機會參加的青年朋友們。

(3) 教會應多舉辦有益青年身心的活動。

(4) 教會該教育青年:人與人合作之重要性,不能只獨善其身;並培養青
年自信、負責、獨立的精神。

III 工人方面:
A 現象:
(1) 臺灣有六百萬工人,佔總人口三分之一,這些人大都是單身在外,沒有人管,很多道德倫理低落。教會在這方面之工作人員太少。

(2) 有職工青年組織的地區,參加之工作也非常少。

B 教會的角色:
(1) 教會欲與工人接觸,須事先與廠方連絡、取得他們的信任。

(3) 教會該做什麼,無具體結論。



第二次小組討論記錄
時 間:民六六年一月二六日晚七時十五分至八時
以下分二、三組,一、四組兩篇綜合報告及第五組的報告。

第二組(八人) 第三組(八人)

討論題目:老百姓對宗教有何期待?是否渴望宗教?
記 錄:徐曉明、高征財

一般說來,由老百姓追求平安、慰藉,恩典的心理來看,他們是渴望宗教的,但我們更願看一下:如何能滿足他們的期待,且又能真正給予他們基督的宗教。

按照個人生活的體驗與別人分享自己信仰成長過程的經驗,教導他們在時間因素內使信仰慢慢成長。下面是第二組每人不同的經驗,列出以供傳教工作者的參考:

——傳教士的榜樣及基督是救主的幅度,是信仰成長之開始。
——對死亡的畏懼及對死後賞報的期待是信仰的起步。
——尋求天主的心,和「對藉著禮儀帶來的別人不能給的平安的渴望,以及離開大陸」的恩惠是信仰的開始。
——對大自然的默觀是追求信仰之始。
——在面對各種不同的困難中接受自己和生命,信仰開始成長。
——別人(傳教士)生活的作證促使追求天主,而且對這種「見證性的」挑戰萌發獻身修道的意願。
——宗教給予人一種痛苦中的快樂;且宗教人士能給人種信心。
——宗教能給人一種生活及存在的意義。
——人要求在宗教上得到安全感及依靠,且願由基督分享到愛。
——宗教上的慶祝氣氛也能給予一種生活上的樂趣,促成對生活的另一種態度。
——人在困難、無助中易追求宗教,尤以人在臨終時更易看出。
——一般老百姓對宗教的態度是求福避禍;而知識階級者則以追求知識為主,如追求佛學知識。
——百姓于求福中,若能得到靈驗,則易對宗教感興趣。

附:老百姓所渴望之宗教——

(1) 天主教如何能以中國禮儀表達方式來舉行儀式,如上香、奉燭等。好在人民所表達的行動中,看出他們的主動性。
(2) 力求天主教的平民化及普遍化。


第一組(九人) 第四組(九人)

討論題目:如何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
記 錄:張介瑾、朱妙雪
I 由出版物和大眾傳播下反映出青少年一般的傾向:

保鏢、包青天等連續刻普遍地吸引各階層各年齡的觀眾,因無神觀念下人的正義感只能在此類影片中流露。青少年結黨結派的目的和出發點:正義感。

在刊物、大眾傳播中崇尚物質、享受,不重精神,青少年深受影響。

培養青少年正確人生觀:
1. 先由我們每位傳道人員自身作起,讓青少年看見我們生活的榜樣。積極、活潑、有希望的人生觀,為他們是一刺激,能帶動他們尋求,並更有效的輔導他們。
2. 組織青少年的團體,在團體活動中自然的加入正確的人生態度和生活規範等,且可疏導其旺盛的精力,授以是非善惡判斷的標準。
3. 以 蔣總統的遺囑為引子,強調他的偉大與其信仰間密切的關係,提出總統的生活、言論作為指導青少年人生態度的典範。因此每位傳教人員該先多認識總統的言行和證道辭。

II 1. 教師所負的責任重大,因為青少年對真理之渴望極大,在學校講授倫理道德、處世為人等針對人生觀的課程很受歡迎,利用這些課程培養青年的正確人生觀便是良機。

2. 由現實生活中的需要進入超越物質的境界,以一般青少年學生之眼光來看,這很有道理。但臺灣傳播工具所宣傳的(尤其電影、電視)往往只片面強調男女之間的愛,使思春期的學生以為愛情是滿足一切的工具;而不了解愛情之真諦,只盲目追求肉慾之愛,以之為人生之理想。以致當他們初次發生感情時,即以為必走入婚姻不可;不能分辨何為純真的友愛,何為婚姻之愛。所以教會對這方面有責任加以開導。

3. 培養青少年正確人生觀,要靠教育輔導,以愛心輔助,不可以傳教為目的。應出自真誠的關懷,幫助他們建立個人正確的人生觀。

4. 何為正確人生觀?一般學生可說沒有確定的人生觀,不知如何自我實現,何自我實現。所以首先要培養認識自我,自我的價值觀不在物質上,而是超越物質的,「真我」在天主前的價值才是我。了解真我的價值後,對自己有了正確的估價,才會有正確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


第 五 組(八人)
記 錄:黃鈴玉
I、禮儀問題:
1. 民間宗教均以信友為中心,非以祭司為中心,一切禮儀使信友有積極參與感。
2. 天主教自梵二以後,一切公共禮儀,如九日敬禮,聖體降福均逐漸取消,只留下彌撒公共敬禮,使彌撒更顯得重要,似乎成為教友們的唯一機會,如何使彌撒禮儀幫助教友的信仰生活,是目前當務之急。
3. 問題:目前彌撒禮儀太嚴格,規律化,如欲適合各階層的教友,適度的改變禮儀,神父們的權限究竟多大?主教團與羅馬對地方教會的禮儀改革,有多大權利?似乎無明文規定。
4. 彌撒禮儀及其意義,對教友們的信仰生活,究竟有何影響,急待傳教士調查並施行再教育。

II、信仰體驗:
教會傳統常注意對教友理性知識的灌輸,造成教友死的信仰。傳教士若能重視他們的信仰體驗,幫助他們發現獲得佃模糊到清晰的經驗,則能培養出成熟的基督徒,使他們體驗到無論在快樂或痛苦中,均與天主同在。


第三次小組討論記錄

時 間:民國六十六年一月廿七日下午五時
以下分第一、二、五組的綜合報告及第四組的報告
第一組十人、第二組十一人、第五組十一人

記 錄:張介瑾、徐曉明、黃鈴玉

一、奴化現代人的偶像
1. 個人發展只限於金錢和事業成功的追求,只求個人享受。
2. 宗教本身也可能成為奴化戈的偶像,若視宗教為擁有一切真理的寶庫。
3. 權威:盲目的崇拜權威。
4. 不敢在教友前認罪悔改:神父、修女常強調我們都是罪人,但很少有勇氣在教友前認罪悔改,其實人人都是罪人,不要怕承認。

二、社會中的不平等
1. 把人的價值建立於金錢和才能上。
2. 輕視窮人的態度。
3. 忽視工人的問題:不合理的制度、強迫性加班制、工廠的安全設備不夠、視工人如機器。
4. 外人在本地投資榨取廉價勞工,且以高於國產品數倍的價格出售。

三、先知使命需要行動及行動的基礎
此基礎即深度的默觀生活。先知使命除了改善自己,往內的方向以外,還得向外,多與貧苦人、工人們接觸,體會他們的心聲,認出時代的徵兆。

四,宗教的腐敗現象是什麼
A、對於這問題應了解什麼是促使腐敗的原因,及腐敗的現象?原因:
1. 對內修真諦的誤解:誤解內修只是刻板的履行本份,而非真正的建立與天主親密來往的關係,以便對社會的不義更敏感。
2. 中國人重視個人道德修養,且又視宗教為個人修養的問題,故造成較易偏重個人內修而忽視對別人需要的關懷。
3. 教友進教的動機:到底為什麼進教?為個人利益?避免孤獨?或為面子?抑或真正為答覆天主的召喚,為服務別人,而加入一個團體。甚至有時「傳教救靈」的行為,也會變成自私自利的行為。
4. 缺乏領洗後教友生活的培養。
5. 望教期間準備不夠,傳統式、教條式的教理講授,並不能培養真正對人的愛心和關懷的態度。
現象:一般教友宗教生活腐敗的現象是:只顧自己與天主的來往,不顧他人的需要;宗教生活僅限於參加彌撒、唸經。這也是為什麼天主教國家,社會問題特別嚴重的原因。
B、神父間很難得有真正的友誼,常多與天主來往,但人際關係上缺乏真正的好友。
C、以下各階層並未負起先知的使命:
1. 全教會:庇護十一明言:共產黨是魔鬼,今教廷不僅未指責它,反向毛共大送秋波等現象,使非信友甚至信友迷失。
2. 中國教會:本該向貧窮人宣傳福音,反嫌貧愛富,欺軟怕硬,不夠主持正義。教會中各階層各團體間溝通交談不足。有些長上也未勇於負起先知任務——該要求屬下的不敢要求,不該要求的反苛求。
3. 個人:神修不夠深刻穩健,缺乏祈禱、克苦的精神,以致對人缺乏愛德:猜忌、不寬恕人、嫉妒他人的成功,甚至在獻身者之間易散播閒言閒語、無意間搬弄是非,傷人名譽,也可能使真先知不能存在。
改正之道:教會內各階層、各團體間相互的認識,並在不妨害各團體本身先知使命的原則下,團結合作,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正視社會問題,作社會的良心。


第 四 組(十五人)
討論題目:為有效實行先知使命,臺灣教會應該做什麼?
記 錄:朱妙雪
1. 在臺灣,工業化、都市化二現象是最大的問題。教會是否完全了解這社會現象?了解之後持什麼態度?如果教會真正要實行先知使命,就要勇於面對社會的挑戰。教會要有勇氣嘗試新的方法或委託一部分人去實驗,之後才確定。執行先知使命者應先深入社會,參與他們的工作,發現有效可行的方法。
2. 許多堂區的領導人(本堂神父)年事已高,不能適應現代先知使命的方法,有時反而阻礙先知使命的實行。如何避免霸佔權威?可能以團管堂區方式做實驗。
3. 大眾傳播應是積極推行先知使命的工具。例如基督教的「宇宙光」雜誌,已成為大眾化的讀物,我教會應在大眾化的讀物上加強。
4. 在公共場所也應找尋先知使命的播種園地,如基督教在鬧區中設宗教氣氛濃厚的咖啡廳,足以吸引人去尋找信仰。天主教不夠公開實行先知使命,一般人都說教會「保守」。
5. 積極培養訓練一般教友按福音精神生活。今日教會仍注重縱的組織:在橫的普遍廣大的民眾中教會並不顯明。如果採取地方自治的方式,教會與地方自治階層合作,多聆聽民眾的呼聲,與他們多加溝通,實行先知使命必能奏效。
6. 在神職及修會團體中建立先知使命的楷模,例如:有關勞資問題,從教會中開始實行正義,擬定公道合理的合同,為社會人士示範,加上「情」——愛德與關懷,這樣比宣講更為有效,但需要大家的犧牲與合作,才會成功。
7. 教會對內對外應多以交談的態度建立人際關係,這是實行先知使命的先決條件。


第四次小組討論記錄
時 間:六十六年一月廿八日 上午十時

第 二 組(十二人)

討論題目:傳揚福音的新途徑和方法:
記 錄:徐曉明
教會整個傳教方式應注意:如何以具體的方案配合並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採取向外傳播福音的路線。
一、工人方面:
1. 臺灣的天主教應針對目前「六百萬工人」的問題,提出具體方案,集合教區和修會人力、財力,面對此問題:如以教會全體名義去對工廠方面的各種不義行為、透過大眾傳播途徑發出呼籲。
主教團在向修會要求人才時、有著具體的困難,如何解決並協調這些困難?
2. 如何具體的與工人接觸並進入工人團體內:
1 從國中、高中、和大學生身上著手、灌輸給他們天主教的社會觀,雖然他們長大後思想會改變,但多少總會留下些痕跡。
2 管理工人宿舍、舉辦康樂活動,伺機給予天主教的精神和觀念。
3 印發小傳單和小冊子、進行宣講工作。
4 為工人服務的傳教士、應擁有和他們相同的生活經驗,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需要,並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傳播福音的方法。

二、學校方面:
天主教學校合辦的問題。

三、堂區方面:
1. 成立「成人教義班」,加強成人教友的信仰意識,成為宣揚福音工作的酵母。
2. 舉辦定期的祈禱會,其內容為:祈禱、讀聖經、唱歌、及決定兩週內的生活方向(如果每月開會兩次)。在下次開會時也討論如何實行此種定向。
3. 關於初中生:可在每月的某一星期六舉辦一次聚會,由小組——約四人,每人負責一項活動(遊戲、道理、禮儀—彌撒)。星期六晚間有康樂活動。翌日——主日,可參與道理班和一個適合於他們的彌撒。試辦至今頗受同學們的歡迎,希望藉此中學的牧靈活動會對高中的靈活動有所助益。

第 一 組

討論題目:面對今日中國社會傳揚福音的三原則:
記 錄:張介瑾
1. 語言文辭真正中國化,不僅翻譯外文,且要表達出中國人的態度,讓人耳聞目見,即明白其真義。
2. 先對中國固有文化、觀念等懷有寬容的態度,尋得共同點作為交談的基礎,然後加以提昇淨化。
3. 教會內人士該多研究中國古籍、思想,認識佛教、道教的精髓,再與天主教義比較。
這三原則具體地應用:
1. 內在——超越:
內在是一切均在和諧的整體內,超越是除了有限的受造物外,還有另一更大的奧蹟。以中國人來看,其意義相同,卻有兩個角度。但往往未了解對方,便妄加批評。所以先該學習「靜」的工夫、「聆聽」的藝術、進而懂得對方,始能彼此溝通。
2. 孔子——耶穌(仁——愛)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可見他是真人,要求道。儒家最高且最終的標準是仁,注重人際關係,雖仁與天有關,但隱而不言。耶穌的愛超越界限、敵我,格前十三最具體地表達這愛。
為非基督徒:可將基督、孔子、老子等互相比較。
為基督徒:不可將基督與孔子相比。但古經的梅瑟可與孔子比較:他頒給以色列生活規範,綜合以往宗教生活。也可將孔子與新經中的保祿相比:保祿影響教會深遠,使基督化生活具體化。
3. 知行合一——信行合一
信德與知識並不對立,在信仰生活中仍需知識。西方希臘潮流下,著重真理,忽略行為。為中國人,如何實行、在具體生活有何作用等,非常注重,但仍要加上「知」的幅度,才較平衡完整。

第 四 組(十三人)

討論題目:從家庭著手在牧靈上具體實行先知使命。
記 錄:朱妙雪
1. 在堂區組織小組,負責管理輔導學生,否則教堂開放為學生自習場所,無人管理則無效。
2. 不僅開放教堂場地或予以經濟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引起社會人士注意家庭問題的嚴重性,與政府的計劃配合,進入社會中。
3. 要有整體觀:教會不要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做局部工作,而要看整個社會的需要。這就必須深入社會或家庭中,才能真正了解,所以拜訪家庭的工作很是重要。
4. 鼓勵教友,尤其中年婦女,貢獻餘暇的時間組織善會或主辦活動,在活動中帶有先知性之使命,不以賺錢為目的。
5. 今日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已降低,甚至有兒女騎在父母頭上的現象,其原因何在?據社會學家的分析有下列幾個原因1西方思想的影響;2子女教育提高,父母有自卑感;3中國社會正在轉變。是否我們仍留戀古代那種孝道的表現而感到悲觀?值得檢討。
6. 對父母的再教育很重要。已經有人創設媽媽教室,也需要有爸爸教室,舊式的家庭也有值得改善之處,要適應時代建立現代化的家庭。牧靈工作人員要多了解社會的需要,尊重他人,以友愛的態度提出建議,共同建設社會。

第 五 組(十二人)

記 錄:黃鈴玉
一、建議主教團與修會合作,設立委員會,或在已有的社會發展委員會內,深入研究政府法律,使成為政府與教會的橋樑,避免在傳教工作上與法律衝突。
二、教會缺少一套科學系統化的組織與管理,不會利用原有的人力、財力。如何加以利用:
1. 可聯合教友中之法律專家,成立一小組,在加工區或其他需要的機構中,設立服務中心,替工人們講話,工人自身受不公平待遇,常不敢出聲。或在監獄內設輔導中心,輔導罪犯。
2. 聯合教友記者,買下一份報紙,共同經營,或由臺灣七個教區合辦一週刊,讓天主教的心聲能遍及各階層人士。
3. 在教會內設立社會工作研究所,或在神學院、牧靈中心加增社會課程,使神父修女有機會學習,以便能慼付當前複雜的社會。
4. 教會內的組織或講習會,最好邀請政府人員,大學教授,或專家們加入組織或演講,因為教會內人士的知識較為狹窄。
5. 社區發展與傳播福音是相輔相成的,每一傳教人員該有此一觀念,打破傳統看法。
三、教會內個人主義太濃,對教外的宣傳常以個人名義,非以天主教會名義;該學習基督教的精神,任何基督教刊物,均以基督教名義出面。在社會上,我們很少聽到「天主教會」說話,今天的社會該以天主教團體面對其他團體。
四、教會對內的影響力有多大?教會對外的影響力又有多大?實在該更深的反省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