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黃俊傑神父 | |
|
32期 | 神學論集 |
(1977)p157-177 |
---|---|---|
家庭及個人與社會的互相影響
|
||
一、前 言
|
||
(1)柳詒徵編著:民五十年 中國文化史(上) 臺北:正中書局 第30頁。 (2)李宗侗:民六三年 中國古代社會史(二) 臺北:華岡 第201頁 第209頁。 (3)U.N.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 16 (3). (4)楊懋春:一九五五 家庭的起源與演變 學術季刊三卷三期 第30頁。文崇一等著:民六四年 西河的社會變遷 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出版) 第67頁。家族(family)或家庭在民族學上是同樣的意義。 (5)William J. Goode, The Family, (Englewood G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4. Charles E. Rosenberg (ed.) The Family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5). Nicholas Tavuchis and William J. Goode, The Family Through Liturature (New York: Mc Graw-Hill, 1975). (6)李樹青:民六三年 蛻變中的中國社會 三人行出版社 第129—130頁。 (7)金耀基:民五五年 從傳統到現代 商務印書館 第11頁。 其實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所有的家族就是該社會的結構,請參閱: George P. Murdock,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Macmillan, 1949). (8)George A. Theodorson and Achilles G. Theodorson,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1974). 有關中國的家庭組織請參閱: 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1970). , (ed.)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The 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 1970). Marcel Granet, La Civlisation Chinoise: La vie Publique et Le Vie Prive (Paris; Le Renaissance du livre, 1929). , Etudes Sociologiques sur la Chin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3). Olga Lang,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6). Marion J. Levy Jr. The Family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Michael Saso & Nariko Saso “Towards a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Family,” in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Vol. XII (1975). Luigi Vannicelli, La Famiglia Cinese (Milan: Vita e Pensiero, 1943). (9)楊懋春:民六一年 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 李亦園、楊國樞編 中國人的性格 南港:臺北 第136頁。 (10)仝右,頁146 (11)仝右,頁159 (12)仝右,頁143,144 (13)文崇一:民六一年 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同上,頁51 (14)朱岑樓:民六一年 從社會個人與文化的關係論中國人性格的恥感取向。同上,頁114,116 「集體主義」是以家庭為基點,後發展至家族、親屬以至社會, Talcott Parsons,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6), 第96頁 認為構成中國傳統價值的基礎是集體主義。 (15)Gerald R. Leslie, The Family in Social Conte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6)Harry M. Johnson, Sociology: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8): 625. (17)Emile Durkheim, “La Famillie Conjugale” Revue Philosophique 20 (Paris, 1921). William F. Ogburn, Social Change (New York: Viking, 1950). William Ogburn & Meyer Nimkiff,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ing Family (Boston: Houghton Miffin, 1955). David A. Schulz, The changing Famil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72). 朱蒙泉:民六一年 家庭動態心理學 臺中:光啟出版社 第3—4頁。 (18)William J. Goode, op. cit. pp. 106-110. 關於我國古代的婚姻請參閱:陳顧遠著 民六四年 中國婚姻 商印書 館。及民五三年 中國古代婚姻史 商務印書館。 (19)朱岑樓:民五九年 婚姻研究 霧峰、臺北 第184,188頁。 陳東原著:民五四年 中國婦女生活史 臺北:商務 第31頁。古代的婚姻關係是舊家庭的延續,並不是新家庭的創始。 David C. Schak, Dating and Mate-Selection in Modern Taiwan (Taipei: The Orient Cultural Serivce, 1974). (20)蔡世澤、謝煥淙合譯:民六一年 臺灣的家庭計劃——從禁忌至政策時期的演變情況 許世鉅著 綠杏第十九期 臺北醫學院 第9—18頁。 (21)新聞報 民六五年二月十六日登載。 (22)聯合報 民六五年十月卅日報導 六四年一月至九月出生人數為二九、八三O人。六五年一月至九月出生人數為三三、四八一人。 六五年全臺灣嬰兒出生達三六O、八四二人,比六四年多三四、九O四人,增加三O倍。但增加的因素不只是龍年,尚有婦女結構,因臺灣光復後出生嬰兒增加,這些嬰兒現在已達結婚生育年齡,兩年前,經濟不景氣,使得失業的女工走上結婚的道路,也是「龍年」嬰兒特多的原因(請參閱聯合報六六年一月十五日「莫說龍年嬰兒多」。 聯合報民六六年正月二日 政府已下定決心在四年內(即民國六九年)要把人口自然出生率降至千分之十七點二。 (23)聯合報民六五年十二月十日報導 六四年臺灣有二一、四六八對結婚。 (24)新聞報民六五年二月十六日。 (25)李亦園認為婚姻有三因素,就是1生物2社會3儀式,冥婚是為滿足社會需要,使死者(特別是女人)有社會地位(神子牌)見:李亦園民六一年 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 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第175至191頁。 關於冥婚資料請參閱: Li Yin-Yuan, “Ghost Marriage, Shamanism and Kinship Behavior in Rural Taiwan,” in Folk Religion and Worldview in the Southewestern Pacific (Tokyo: Kieo University, 1968). Emily Ahern,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Hwang Teh-shih,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aiwan Folk Belief,” in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Vol. VI (1969): 79-84. (26)楊懋春:民六二年 我們的社會 第149—155頁,中華書局。 (27)許倬雲:民五四年 改變中的家庭型態,臺灣之社會經濟概況 基督教出版 第57頁。 (28)Albert R. O' Hara, “Some Indications of Changes in Functions of the Family in China,” i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 3 (April, 1967): 70-71. (29)Ibid. P. 75. (30)宋君武:一九七一年十一月 天主教初高中學生宗教生活測驗 鐸聲第107期 第6頁。 朱岑樓:民五九年 婚姻研究 臺北;霧峰,第188頁。 (31)宋君武:同上,頁63 (32)O’Hara, Op. cit. pp. 70, 75. (33)楊孝榮、鄭美蓮:民六五年十二月 大學生的家庭觀念 人與社會四卷五期,33—36頁。 (34)吳自甦:民五七年 中國家庭制度 商務印書館 第42—43頁。 (35)John W. N. Whiting, Richard Kluckhohn and Albert Anthony, “The Function of Male Initiation Ceremonies at Puberty,” in Eleanor E. Maccoby, Theodore M. Newcomb and Eugene L. Hartley (eds.),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1958): 359-370. (36)楊懋春:民五六年 中國各式家庭中子女教養與子女行為研究摘要 臺大、 社會學刊第三期 第80頁。 Margery Wolf, The House of Lim (New York: Appleton. 1968). ,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37)Roy Grando and Barry G. Ginsberg “Communication in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in The Family Coordinator Vol.25, NO.4 (Oct. 1976): 465-473. 不同階級便有不同的社會化,請參閱: Nancy J. Olsen, “Family Structure and Sociolization Patterns in Taiwan,”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79 No. 6 (1974): 1395-1417. (38)O’Hara, op. cit. pp. 67, 73. (39)Peter L. Berger and Luckmann Thoma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7): 129-137. Talcott Parsons and Robert Bales (eds.)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5) 主教團向中國國民黨第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建言中,建議在中央設立家庭建設委員會,負責輔導我國家庭,策劃督導全國家庭建設工作,研究適合國人之家庭模式及教育子女方式以為現代家庭發展之指南(見主教團月誌民六五年十一月)。 傳教人員要如何使教友家庭再教育請參閱民六五年全國第四次教務會議議案第一項。 (40)O’Hara, op. cit. p. 75. (41)陶希聖:民五五年 婚姻與家族 商務印書館 第54—72頁。 (42)Wong Chun-kit, “The Changing Family in Modern China” in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Vol. X (1973): 75. 六五年九月內政部公佈全臺灣每家的平均人數也是五人左右。 文崇一等著:民六四年 西河的社會變遷 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出版) 第67頁。 西河的平均每家人數為六•一六人。 (43)黃俊傑:民六十六年五月 臺灣十年來家庭變遷的研究 輔仁學誌第IX期, 1—51頁。 (44)William F. Ogburn, Social Change (New York: Viking, 1950). (45)蔡文輝:民五三年五月十五日 中國家庭制度之演變 思與言二卷一期 第207—215頁。 丈夫外遇在臺灣也是一個嚴重的家庭問題。另外,女權運動也可能 產生價值觀上的衝突。 (46)C. K. Yang, The Chinese Family in Communist Revolution (Masachussetts: MIT, 1959): 90. (47)Lung Kwan-hai, “Post-War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1945-1969” in ASPAC Quarterly of Cultural and Social Affairs, Vol. 11, No. 4 (Korea, 1971): 52. 老人福利通訊:民六五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協進會編 第十二期第1—5頁,30—31頁。 (48)聯合報:民六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及廿一日。 (49)聯合報:民六五年十一月廿七日。民六五年十二月卅一日 士林女傭命案四 名兇嫌年齡只有十幾歲。 中國時報:民六六年元月一日 少女被引誘。 (50)聯合報:民六五年十二月廿五日。 (51)請參閱: H.A. Van Oort, “Chinese Vol. XI, No. 1 Culture-values Past and Present,” in Chinese Culture Vol. X No. 1 (Taipei, March 1970): 34-44. Wolfram Eberhard, “On Three Principles in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Culture Vol. XI. No. 1 (1970): 21-23. (52)因時代之不同在講解孝道等美德時要注意些什麼,請參閱:金象逵 講授孝道的一些困難 輔仁大學神學論集第21期(一九七四) 光啟出版社 第439—46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