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房志榮 | |
|
| 29期 | 神學論集 |
(1976)p404,430,458 |
|---|---|---|
![]() |
||
第三世界神學家在東非坦尚尼亞首都集會
|
||
| 本年八月五日至十二日在坦尚尼亞首都Dar es Salaam (意謂「平安的碼頭」),有三十多位來自所謂的「第三世界」的神學家,開了第一次大公交談會。第三世界指亞、非,及中南美(或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而大公交談是指由上述三洲各派神學家八人,一半天主教,一半基督教各派別。這樣比方由亞洲來的代表:印度兩位,斯里藍卡兩位,菲律賓被請的兩位中只到了一位天主教神父。我國基督教方面由香港的衛禮公會李景雄博士(景風雜誌的編輯)代表,天主教方面則由筆者代表。拉丁美洲來了六位代表,其中五人都是知名的解放神學專家,如Gustavo Guti 討論的主題 七天的時間都圍繞著三個主題在報告,在澄清問題,在發問、在討論、在採取一些結論。報告的時間不長,因為主講人都已在事前將所要講的寫好、油印、分發給大家,報告時只提綱挈領地將重點指出,當做大家討論的基礎。那三個主題便是: 1. 亞、非、拉丁美洲,過去及現在的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背景。首先由非洲代表、坦尚尼亞大學的一位教授介紹非洲的情形。他認為由外而來的資本主義摧毀了非洲的經濟,使非洲成了西歐的藩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國家紛紛獨立,造成了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的新殖民主義,這就是說,政治方面是獨立了,但經濟仍把握在外國人手裡,非洲各國顯然有剝削階層(極少數的人),及被剝削者(佔極大多數)。六十年代已開始、而在七十年代鼎盛的,不再是國家主義的鬥爭,而是思想形態的鬥爭。例如莫三鼻克的內戰不僅是反對葡萄亞人,而更是反對人剝削人的系統,反對資本主義的系統。這說明了為何坦尚尼亞由一九六七年以來放棄了資本主義系統,而採取了社會主義的政策。 其次是亞洲情形的介紹,由斯里藍卡的一位無原罪聖母修會(OMI)的神父擔任。他是「社會與宗教中心」的主任,出一份Logos季刊,熱衷於社會主義的種種促進正義的方法。因此他的介紹與非洲的基本觀點相同:資本主義壓根兒便是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系統,只有社會主義能拯救世界。他所引的具體事實無法在此短文中一一交代。 最後拉丁美洲由多人說出他們的情況。Guti 2. 教會如何在此過去及現在的背景中臨在,其展望又將如何? 3. 在第三世界中的新看法及研究神學的新方向。 |
||
| 神學論集主頁 | 房志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