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谷寒松神父 |

 

 

28
神學論集
(1976)p199-208
   

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

 

谷寒松神父

 


昨天的三個演講已提到聖經中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之關係;教會是一個有機體,但在這有機體的教會中,由於各地方教會的不同而有其多元的表達。此多元性使教會更形多釆多姿,不僅不造成分散,且成為一富源,在同一的信仰下,彼此在精神與物質上相通、互助。教會本身具體的降生在地方教會中,而每個地方教會反映教會本身,一切地方教會的有機體就是普世教會。此外也回顧歷史上的地方教會意識的演變,以及我們今日地方教會的一些具體問題,諸如聖統、修會、教友在地方教會中的角色等。這是別的演講的主題,現在我們在理論性的解釋之前要稍微注視現代的趨向。
環顧今日世界潮流,一方面是強調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無疑的,中國趨向此潮流︰蔣經國先生說應教導國民愛國家、愛民族、愛家庭,以三民主義為自由中國人民精神的三大柱石。然而共產黨卻利用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作為他們赤化世界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是新國際意識的產生︰普世是一個大整體,人類一體,經過許多的來往與接觸,愈形接近,在經濟、工業、文化、政治、宗教組織上更為密切。在此觀點下,看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樣的,地方教會也不能忽略普世性的意識。
我們再觀察世界的基督徒,發現仍有許多小教派的區分,有些很封閉,自認為是唯一真屬於耶穌基督的團體。可是也令我們非常欣慰的看到合一運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於幾個重要的基督教會團體之間,彼此分享神學思想與反省,共同祈禱與舉行禮儀,以及在社會、文化、政治上的一致行動。基督教普世聯合會〈WCC〉是一個極佳的榜樣,它出版的一本小冊子更寫出了我們合而為一的主要理由︰一個主,一個洗禮和一個聖神。總之,在建設地方教會上也該注視其他基督徒。
現在談到我們天主教會,很慚愧的我們仍存在著個人主義,我的工作是一切,本堂主義,教區主義,臺灣區主義等來自歷史、文化和人性限度的缺陷。但另一方面卻那麼欣喜的體會到我們逐漸在開放,超越自己狹窄的工作,傳教範圍,關懷整體的教會。所以,講到建設地方教會,我們雙目要注視的是全臺灣,全中國,全世界的教會。
本演講的目的,是從系統神學的觀點解釋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的關係。換句話說,以神學說明建設地方教會在普世教會中有什麼作用。雖然我們是生活在梵二以後的人,但是有時在思想上有以下兩種錯誤︰一稱是過份強調普世教會,地方教會只是普世教會的工具或代理或量方面的一部分;另一種是強調地方教會,使普世教會成為一個外在性的聯邦,只是法律上的組織。因此我們要澄清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的基本關係,下一個演講,王主教將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說明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的關係。

一、從四個不同的角度看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的關係
第一、從天主聖三奧跡的角度。教會憲章第一—─二章闡述天主父、子、聖神之臨在於教會,在此不多發揮。教宗保祿六世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開幕典禮中說︰「教會是一個奧秘,它有著天主的臨在,故在本質上教會的奧秘常超乎我們的理解;常可發現新的幅度。」教會是一個在父及子及聖神的統一之下集合起來的民族〈教會憲章4號〉。
第二、從啟示和人的答覆啟示看︰信仰的角度。唯一的天主聖三經過人類歷史事件啟示自己,這在「建設地方教會草案」中第二—六頁清楚解說了。在每一個宗教文化裡都有人給自己的宗教經驗作見證,他們是在具體的社會、文化及宗教環境中體驗到超越此世界的奧跡;超人的事實進入人的生活。超越的天主啟示給人,但除非人答覆這個啟示,啟示便不圓滿。所以信仰是啟示的構成因素之一,在答覆中天主才能啟示,是為天人合一。
第三、從人的時空限制的角度。人類是生活在時空中,故我們所說的宗教經驗不能發生在真空裡,而是在具體的歷史及地方上。譬如今日的臺灣,不論基督教徒或佛教徒,都經驗到天主,或頓悟佛理,是在此時此地,在臺灣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表達他們的信仰。同樣,回教是在阿拉伯世界的背景中,猶太教則為在雅威信仰下之經驗。人把這個宗教經驗在其所處的時代、地方和文化思想的了解下,用當代與當地宇宙人生觀及語言解釋、宣講、進而制度化。梵二傳教工作法令22號如此說︰「天主的聖道就是種籽,在天降甘霖灌溉良田內發芽,吸收養分,加以變化,而同化為自己的東西,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的確,就像基督取人性的計劃一樣,生根於基督,建基於宗徒的新生教會,把基督所繼承的各國的全部財富,都納入奇妙的交流中。新生教會,從所屬各民族的習慣傳統,智慧道德、藝術科學中,把那些足以稱揚大造的榮耀,闡發救主的恩寵,並使教友生活走上軌道的事物,都全盤移置過來。」地方教會一方面吸收各民族的豐富財產,在各地生根植基,另一方面在各地實行淨化,堅強和提昇的使命。亞洲主教團協會第一屆會議對建設地方教會的宣言,強調建立地方教會的需要︰「今日在.亞洲宣講福音,必須使基督的生活和信息真實地進入亞洲人民的心中和生活中。此刻,宣講福音的要任務乃在於所建立真正的地方教會,因為地方教會就是基督奧體在某特定民族和時空中的具體表現」〈建設中國地方教會草案第十一頁〉。時空間的角度也可說是聖事生活和基本結構的角度。
第四、從人成長的歷史過程的角度看。天主對具有物質、有機生命與自由的人的自我通傳產生了啟示與信仰的歷史,就是所謂救恩史,它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的救恩事件,最後無非是天主聖三臨在於人類。在此救恩歷史的過程中,人的前進程度不一;有的在前,有的落後;有的愈來愈領悟、經驗到天主現在在他身上的救恩;有的則在起步中;有的仍是不知不覺,因人對在其內引導的天主的敏感度與答覆之不同而有別。
就以上四個不同角度的解釋,我們來研究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的關係,將會發現地方教會一方面是完整的教會,另一方面卻是不完整的教會,但是在與其他地方教會的互通中成了一個有機體,就是普世教會。

二、地方教會是一個完整的教會
1. 從天主聖三的奧跡來看,應該說地方教會是一個充滿天主救恩的完整團體,因為那絕對的、超越的及愛的天主臨在於它內;這臨在是永遠、完整而不可分割的。若有人想地方教會只分享天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實在荒謬!有限的不是天主的奧跡,而是我們人自己;我們的經驗、反省、表達、實踐救恩的能力有限。所以,當我們仰觀天主的奧跡,地方教會確實真正的分享天主的全部奧跡,在其最深的幅度中是完整的教會。
2. 從啟示與信仰的幅度來看,地方教會得到的是完整的啟示,是天主聖三全部的自我給予;地方教會接受了新舊約的啟示,是以基督為中心的整個福音訊息。因此,地方教會必須完全的答覆這個啟示,嚴格的說,只藉著地方中人的完全答覆,天主的啟示才能圓滿的實現,千萬不可忽略信仰是啟示構成因素之一!經由這樣的啟示與信仰而產生的地方教會,和天主有某種特殊的直接來往,非其他地方教會或普世教會的中央職權所能介入,完全了解的。總結一句,在啟示與信與信仰的角度上地方教會是完整的。
3. 關於地方教會的聖事生活和基本結構,在梵二的教會憲章第三章26—27號和主教在教會內靈牧職守法令第二章11號清楚的指出︰地方教會是完整的有機體,有著經過教會結構而來的聖事生活,其中心是耶穌基督;也有著來自天主的聖統制度,以牧養天主的子民,但我們承認在它的聖統制度中,缺乏一個因素,在第三點內要予以說明。
4. 在人的成長歷史的過程幅度上,地方教會生活於末世的希望中,只有生活的天主決定性的干預,才能使之圓滿實現;到達「新天新地」的境界(默廿一1—8)。地方教會直接趨向末世的完成,在希望天主的生活中沒有媒介,這希望是以天主為根源和目的。所以在朝向末世的旅途上,地方教會是一個完整的教會。

三、地方教會是一個不完整的教會
地方教會在天主聖三的奧跡、啟示與信仰、聖事生活和末世希望四個幅度上是一個完整的教會,但是在下述兩點上,我們可以說它是不完整的。
1. 在時空;的限制下,每個地方教會是許多地方教會中的一個;是天主父臨在的許多有限記號中的一個;是天主聖子降生奧跡延續的許多有限形式之一;是天主聖神生活在人身上的許多有限方式之一。地方教會吸收了當地文化、社會特長、倫理、宗教傳統的富藏,因此受到特別的地方色彩範疇的限制,故此每個地方教會有它不同的特色;我們無法以非洲教會或印度教會的色彩來看臺灣教會,而該以臺灣教會自身的特色解釋之。以人的身體作比喻,身體由肢體構成,每一個地方教會是一個肢體,就軀體而言,肢體擁有整個生命;就肢體而言,某一個肢體不是全身。從這方面看,地方教會不是一個完整的教會。
梵一與梵二教導我們︰每個地方教會的主教(宗徒們的繼承人)和教宗(伯多祿的繼承人)一起是一個團體,一個生活的整體,所以主教們有責任共同負責普世教會。可能梵三要澄清教宗與主教團法律上的關係。按照現行的教會法律,教宗可以獨立行動,至於教宗有什麼倫理義務聆聽普世教會主教團的意見,卻含糊不清。教宗是基督的代表,是教會合一的有效標記和工具,所以地方教會不是一個完全自立的團體,當它的主教生活於與伯多祿的繼承人及普世主教團在信仰、分擔責任、服從和聖事的共融中時,才出現整體的公教會︰「地方教會並不與至一、至聖、至公教會的其他團體分離而孤立,相反卻應不斷地尋求與各團體共融,與它們宣揚同一的信仰,共沾同樣的聖神和聖事生活。它也因在特殊方式下,與愛心治理普世教會的聖座、取得親密的共融而喜樂。」(建設中國地方教會草案第十一頁)。但是,在具體生活中,有時主教應勇敢的站起來,表明地方教會的看法、態度和立埸,取得普世教會的了解和尊重。總之,地方教會不能走極端,忽視有機體普世教會的存在;在建設地方教會時,應該時常把這事實置於眼前。

2. 地方教會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然的是不完整的教會,傳教士有此切身經驗。中國教會成立的歷史極短,如果我們望眼看歐洲教會成長所經的悠長歲月,諒必不會急躁,而耐心的在聖神啟迪下經驗、成長,因為我們所建設的地方教會是臨時性的,是為天國的來臨而服務!


四、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的相輔相成
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是一個教會奧跡的兩面。
1. 若沒有活力充沛的地方教會,就沒有生活的普世教會。地方教會有責任積極發展,培養自己的生命,使之在天主內成長,因為地方教會是教會本身的、具體的、地方性的降生及實現。去年十二月八日教宗保祿六世發表有關在現代世界中的傳播福音的教會,解釋什麼是傳播福音,它的內容、方法及受益人,最後提到誰負有傳播福音的使命。在此通諭的第62號中教宗說︰雖然應該注重普世教會,但地方教會非普世教會的工具,而是普世教會在地方教會中具體降生,〈按照我的看法,應該更嚴格的說,教會奧蹟本身在地方教會中具體降生〉。從第63—64號我們得到兩個結論︰一方面地方教會限制普世教會的中央集權︰普世教會不能隨便干涉地方教會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教會有責任向普世教會貢獻自己的財富,在此我們可反躬自問︰臺灣教會具體的能貢獻給普世教會一些什麼?在「建設地方教會草案」第廿七—廿九頁如此說︰「中國教會對普世教會應有的貢獻及影響︰
(1) 加強對貧苦教會的幫助。
(2) 研究、計劃具體可行的方式,推動海外華僑的傳教工作。
(3) 積極訓練人才,由主教團推薦在國際性教會機構內服務。
(4) 建立本地化神學,尤其注意福音與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融合,能夠對整個教會的神學發展有所貢獻。
(5) 亞洲主教團建議在中國成立精神生活中心,培植專門人才,研究以儒家精神為本的遠東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及其特性,並如何使之在現代生活中發展,與基督的福音精神相結合。」
若沒有普世教會的幫助,也沒有富於活力的地方教會。在「傳播福音」通諭61—62號中,教宗保祿六世很清楚的把普世教會當作中心,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它的使命是服務普世教會。我們中國的教會也應該承認︰沒有普世教會,中國教會便不存在;猶如生長在一個美滿家庭中的小孩子,其生命直接來自天主的賦予,但他需要完全依靠父母的撫養才能生存。同樣的,地方教會接受了直接來自天立的啟示,但它需要普世教會加以扶持、協助,始能存在。又如孩子是在父母的悉心照顧、培養、鼓勵下成長,地方教會也應在普世教會不斷的光照、教導、批評與督促下成熟。在此我們可以問︰目前我們在哪方面需要普世教會的幫助?在今日國際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和人民交流愈形密切的世界中,沒有一個地方教會能獨自存在,閉守象牙塔中!但是普世教會對地方教會的幫助不應是控制,也不應是干涉,而是以父母、兄長的態度為地方教會服務,使之日漸成長!
2 在普世教會有機的一體性中,地方教會的多元。新經用一體與多元、諸聖相通和一個教與多個地方教會三個意思表達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的關係。現在我們要從神學的觀點研討兩方面︰一方面,人類來來自超越的天主,有其超越地區、民族範圍的事實。教會也超越時空的限制,有其接來自天主的啟示,是全人類救恩的標記。但是另一方面人類是具體的,個人的,處在小團體中,局限於某地區文化裡。教會也是具體可見的,存在於不同的民族、區域中。
簡言之,天主父藉耶穌基督在聖神內創造了人類,使之由一民族而發展遍及全球。地方教會也是由一個來自天主的地方教會逐漸傳播擴展而成為許多的地方教會,在普世教會中共同分享信仰與聖事生活。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是一個生活整體的兩面,缺一不可︰太強調普世教會將使地方教會不得成長;太強調地方教會則會忽視天主的全盤計畫。如果我們正確的了解,就會處於中庸之道,使地方教會與普世教會在相輔相成中,成為真實的基督奧體,如同格林多前書所言︰「就如身體只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因為我們眾人,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布臘人……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我們便是基督的身體,各自都是肢體」〈格前十二12—27〉
最後我們願分享第一依撒意亞所得到的末日神視︰「到末日,上主的聖殿山必要矗立在群山之上,超乎一切山岳,萬民要向它湧來。將有許多民族前去說︰「來!我們攀登上主的聖山,往雅各伯天主的殿裡去!他必指示我們他的道路,教給我們遵循他的途徑。因為法律將出自熙雍,上主的話將出自耶路撒冷」(依二2—3)。我們可以把聖殿山、聖山、熙雍、耶路撒冷等解說為基督;天主與我們同在;一切地方教會以基督為中心度一新生活。
第三依撒意亞又說︰「萬民要奔赴你的光明,眾王要投奔你升起的光輝。舉目向四方觀看罷!他們都聚集到你這裡︰你的眾子要從遠方而來,你的女兒要被抱回來。那時,你見到這情形,必要喜形於色,你的心靈必要激動而舒暢,因為海洋的珍寶都要歸於你,萬民的財富都要屬你所有。成群結隊的駱駝,以及米德揚和厄法的獨峰駝要遮蔽你,牠們都是由舍巴滿載黃金和乳香而來,宣揚上主的榮耀」〈六十3—6〉。藉著建設本位化的地方教會,中國教會的財富藉著耶穌在聖神內要全部歸於生活的天主父,使祂備受榮耀。

參考書目:
Mueller, J., Missionarische Anpassung als Theologisches Prinzip, Muenster 1973, esp. chapter 5, Missionarische Anpassung als Aufgabe der Teikirchen, 240-299.
Ruetti, L., Theologie der Mission, Kritische Analysen und neue Orientierungen, Muen-chen-Mainz 1972, esp. 4.2.4, Kriterien fuer missionarische Strukturen, 317-334.
Marranzini, A., Teologia della Chiesa Locale, II. Cattolicita elocalizzazione, in:La Civilta Cattolica 127 (1976), 11-19.
Dulles, A., The Papacy as an inner-catholic Problem, in: The Ecumenist 13 (July-August 1975), 65-69.
   
 
| 神學論集主頁 | 谷寒松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