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朱蒙泉 |

 

 

27
神學論集
(1976)p137-150
   

如何處理感覺和情緒 — 牧民諮商的課題

 


朱蒙泉

 


從事牧民工作的人員,通常除了解決教民信仰、倫理、生活和社交上種種難題之外,最常遇到的是感覺和情緒問題。其實感覺和情緒問題是時時伴同著信仰、倫理、生活和社交的經驗。如何處理感覺和情緒,也就深深地影響著如何面對信仰、倫理、生活和社交上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事。但是該如何著手呢?
技師清楚汽車的結構,遇到故障便會動手修理,醫生了解人體的組織和生理變化,遇到疾病也會對症下藥。要想處理感覺或情緒,也必得先了解其性質,然後才能予以合宜的處理。不過處理感覺或情緒,和修理汽車或治療疾病有一點基本上的不同。因為技師自己的汽車不一定要壞過,才會修理別人的汽車,醫生也不必有過百病叢生的經驗,才懂得病痛和治療方法。而處理感覺或情緒則不然,越是曾「身歷其境」者,越能體會情緒的種種,也越能協助他人處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所謂「將心比心」「於我心有戚戚焉」,這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境,最能一語道破,最能「說出我心坎裡的話」
因此若願適當地處理自己或他人的感覺、情緒,必須先對此二者有所認識,尤其從自身的經驗中去分析、了解更易領悟。

壹、感覺和情緒
感覺和情緒在日常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則影響個人意志、動向,騷擾親人、朋友,大則足以決定個人的生死,或國家的存亡。在此先看一則個案實例:
某僱員是六口之家的家主,一次因判斷錯誤,使其公司蒙受幾千美元的溳失。他受經理一番訓斥,並得到警告:若再有一次類似的事件發生,必定受到解職的處分。從此以後罪惡和恐懼的感覺時時縈繞著他的心靈,使他對職務沒有以往那樣自信,在家坐立不安,妻子兒女屏息地等待大難臨頭,朋友們也注意到他較以前沈默。他自己也發現心理上產生了變化,特別對妻子關係,和以往不同。為此他叩門求見神父。他說明來由,卻只是浮泛或不著邊際的細事,例如教管孩子或對宗教教育上和妻子發生異意等等一類的事。其實他的中心問題是他看不出來的,罪惡感和恐懼的情緒已經撼動了他的生活,到了多麼深的地步。
既然感覺和情緒日日與人形影不離,那麼何謂感覺?情緒?感覺和情緒是可經驗而不可描述的。高興或難過,憤怒或畏懼,與人同樂、相愛,都使我們在態度和交往上,添了一層色彩,加了一些音調。奧爾堡(Allport)認為情緒是:「有機體受到震激的情境」。情緒刺激我們爭取生存和發展成人,有時它們警告我們:情形危急,應當採取行動。有時它們和理智意志作對或抗衡。按亞諾博士(Aronold)之意:感覺是對經驗積極或消極的反應。它們往往由我們的好惡而來,其反應較情緒為弱,對象也不那麼確定。而情緒則遠比感覺為深、長、廣、強烈,通常它附著在一定的對象或某特殊對象上。雖然如此,二者之間的界線實在不甚分明,也不易劃分。譬如某人到餐館吃飯,飯菜遲遲不來,他感到不舒服,等飯菜上桌,大嚼之後,卻使他感到十分舒適愜意,這種舒服或不舒服即是一種感覺。但是若某人有特別怕上司的情緒,每次遇見上司之後,總是因細故對妻子或僱員發脾氣,這是由於對象﹙上司﹚激起他怕的情緒,但是他在上司面前只是敢怒而不敢表示,而將忿怒轉洩在妻子或僱員的身上,他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反而認為別人有意與他過不去。
所以為了解自己或求助者的出發點,必須先了解感覺和情緒之活動及反應。自發性是情緒的特性之一。譬如:兵士蝸藏在前線戰壕中,外面槍林彈雨,砲火連天,由於知道自己隨時有生命危險,所以他嚇得動彈不得;雖然他努力強作鎮靜,控制自己,鎮壓自己,不斷說服自己,說自己並不害怕。實際上他不能不怕,這種怕情自然而然地發生,即使他對自己的行動還有相當的自主能力,但對懼怕的情緒卻一籌莫展,由不得己也。通常我們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克己功夫越到家的人,對自己的情緒越有絕對支配的能力,可以呼之即來,斥之即去。其實並不如此簡單,因為怕懼、憤怒、嫉妒、罪感等情緒一旦發生,我們的意志不但無法直接干涉,而且它根本不受任何約朿,甚至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常聽被輔導者恍然大悟地說:「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我明白了,是因為我自己肚裡有氣,才弄得別人也跟著遭殃」。由此看來,我們對情緒的發生,通常沒有意識,所以並沒有真正的責任可言。也就是說:在情緒最初發生之時,非屬人之意志行為,它純是個體之自然反應,故無所謂好壞,更不必以道德標準衡量,定其罪狀大小。事實上,有時怕懼、憤怒、嫉妒、罪感等情緒影響個體之結果,即一般所謂有益或有害,必須按情形而論。譬如罪感令人感到不好受,為躲避罪感,就會遵守道德規範,即使由於禁不往誘惑而犯了罪,但也會因此自求痛悔,改過及補贖的機會。若是置之不理,罪感越積越深,終似水之決堤,形成另一種宣洩。有的人酗酒,無非想以酒澆愁或以酒掩罪,在這種情形下,飲酒過度,可能只是內心罪感的外在表現罷了。有的人犯了罪後,並不以酒掩罪,但感到心情非常低落,一切都乏味難堪,這又是另一種表現法。再如怕懼有時為我們是有益的,怕懼的經驗使我們遠離危險。倘使我們什麼都不怕,可能活得不會太久,因為危險迫近眉睫,還不自知。自某種程度而言,任何情緒對我們多或少都會有點益處,不論就身心等各方面觀之,它們會促使我們自衛或激發我們成長。當然,被罪感過度困擾的人則另當別論。
估計也是情緒的特性,情緒反應中必須經過估計這一步驟,譬如怕蛇的人,因為認為蛇是危險動物,所以當他在田野裡一見到蛇出現時,自然而然地對自己發出警告而逃之夭夭。情緒可以由個人經驗中學得,也可能自他人處得到。俗語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是經一事長一智的親身經驗。又如孩子要偷竊朋友的皮球,會感到有罪和不對,同時想起在學校看見老師罰一位犯偷竊行為的同學,不由得打消這種念頭。這是前車之鑑的學習效果。每個人的經驗既然不盡相同,學習的機會也大有出入,所以各人的情緒經驗也與眾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同一件事,對甲可能只是淡淡一笑,對乙卻內心澎湃激盪不已。為輔導他人,諮商人員必須對求助者的出發點有充份的了解,對他過去的經驗,尤其是情緒經驗,和所受的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能有所體認,才能協助求助者,才談得上如何解決問題。
情緒和智力有密切的相關,聰敏人的情緒生活遠較常人複雜,所以較難為人了解。海博(O. Hebb)曾說:「情緒紊亂可以用電器暫時故障來比擬,電器越複雜,故障越難修復,手續更為繁複,所需時間也更為冗長。」事實上,一個智者往往有:「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的慨嘆,就是這個道理。
情緒的發展和其他的機能一樣,是按不同階段漸進發展的。當孩子漸漸長大成人,他的身體不論其內部之變化或線條之曲折,也與日俱增,同時他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更趨成熟。嬰兒的情緒反應是不會持久的,但青年的情緒反應就要長久得多了。孩子們激怒時看來似乎很強烈,其實是非常膚淺的,微不足道的事都會使他哭叫,但是五分鐘後,他把剛才發生的一切事都置諸腦後了。如果青年人還像四、五歲孩子那樣發脾氣,成年人還似五、六歲幼童畏首畏尾,則表示他們的情緒不夠成熟,仍舊停滯在幼年的階段。他們需要心理衛生專家給予輔導,否則將永遠長不大,永遠有適應不良的現象發生,有害於自己,也影響他人。諮商人員欲了解某人的出發點,不能不對他的成熟程度和發展的歷史,瞭若指掌。若諮商人員以為一切人都和他自己有同樣的情感,求助者會深深感到未被了解的悲哀或忿怒,增加諮商的困難。

貳、 如何處理情緒
一、 幾種普通的方式
處理情緒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毫不保留地表達出來,或順勢地予以疏導,也可以直接予以取締或鎮壓。有的人很容易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另一類人則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他們可能經驗到相同的情緒,然而表達方式卻大不相同,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太容易表達自己感覺的人,能引起周遭人的反感,有許多情緒若直接表達出來,往往為社會所不允許。譬如公開號啕大哭或勃然大怒,都不會為人所接受。
情緒表達既然在有的場合下不合宜,疏導則成為較妥善的途徑,不過疏導情緒必得先認識自己的情緒,認識清楚之後方可採用間接表達的方法。譬如丈夫要對妻子發脾氣,為避免用言語或行動中傷她,他和兒子們在戶外打球,在競賽鬥打中將怒火發洩消散,如此不但將自己的情緒疏散於無形,另一方面也增進親子間的關係。
不過在許多場合下,直接或間接表達都不可能時,我們就得用取締和鎮壓的方式來處理情緒。取締(suppression)是故意將情緒放在一邊,譬如每次我想到令我憤怒的思念時,我便把它驅逐出境,不去想它,也就不致憤怒。鎮壓(repression)是不故意地把情緒從意識中排擠出去,人只是不感到自己怒火中燒,那並不是說他不在發怒,只是自己不自覺到在發怒罷了,他可隱約地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已,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發怒,更沒有意識到自己動怒的理由,譬如某青年每次一回到家就感到心裡發悶,笑不起來,他喜歡逗留在外面,因為他感到自由,暢快,他可以隨意地想、說、看、做他感到愉快的事,他不明白何以他不喜歡家,他恐怕也不曾意識到他的內心竟有著一個絕然不同的世界。
從以上各種處理情緒的方法看來,我們不難看出鎮壓情緒的破壞性最大,對身心健康的損傷最甚。我們可能大到有的人似乎相當鎮靜,但在出其不意的時候,卻對人大肆攻擊,他自己有時也說不上來其所以然。遇到這類情形,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發覺並承認自己的情緒一旦意識到自已內心的感受,他就能予以調節。與人交談是發覺自己的感覺,並把握其來源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 情緒和諮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之所以去做某事,因為我們喜歡去做,我們之所以不去做某事,因為我們不喜歡去做。情感是許多行為的動機,沒有情感,生活會顯得非常單調,毫無情趣。沒有情感的推動,許多困難不易克服,許多有害的事也不會去躲避。所以感覺和情緒是個體活動的主要動機,大多數人之所以求見諮商人員,也無非是因為他有些耐不住了,不得不硬著頭皮來討教。譬如婚姻關係惡化,使夫妻雙方有些焦急;因為不知生命的意義,而感到消沈乏味;對教會的改革感郅不滿,有意放棄信仰,卻又侷促不安……這些感覺或情緒促使他求助諮商人員,很少人為了理性的動機上門求助的。
非但如此,在較嚴重的情形之下,神經病患者也是由於感到心理痛苦,才自願開始接受心理療和諮商,他能自始至終,數年如一日地請求治療,無非為了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我們都希望從恐懼、憤怒、嫉妒和焦慮的苦海中跳出來,人人都渴望得到快樂、舒適,閑逸與平安。諮商人員和精神治療家正利用情緒的動機,予以適當的處理,使之康復。
情緒疏散(emotional abreation)是諮商人員的工作之一 — 有時甚至是主要工作 — 。 所謂疏散是指發洩與減弱衡突和鎮壓的強度。唯有在鬆散的氣氛中,求助者才敢言所欲言,盡量表達自己的感受。事實上,往往只要能談談自己的情緒,傾訴心中的憤恨和恐懼就足以減輕內心的壓力了。但該注意:有的時候談談自己的情緒,非但無法減輕壓力,反而會使求助者更陷入憂煩中,在這種情形之下,諮商人員應當不僅僅止於傾訴的態度,更須深入地了解並分析其緒來源及反應的背景。求助者若能覺悟到這一點,又看到還有其他更有效的出路可循,他將樂於放棄過去一貫作風,踏上另一階層。其實,情緒疏散的結果,常常使求助者獲得更大的自主力與更合理的決斷力。
三、 諮商中常見的情緒反應與處理方法
在牧民諮商中較常遇到焦慮、仇恨、罪感與悲哀四種情緒反應。
1.焦慮 (anxiety)
人生處處有焦慮,焦慮時時伴人生。等候兒子回來晚膳的母親惦念著:「怎麼這麼晚了還不回來?會不會……?」準備赴約的女孩站在衣櫃前嘀咕:「哎喲!穿那一件衣服才好?」公司經理銜著煙,心裡七上八下的跳著:「明天這筆生意是否會成交?」焦慮,若欲更恰當地說,應是一種感覺,而非情緒。它有強弱,也可能以不同姿態出現,如著急,關心,不安。焦慮和恐懼非常接近,但較恐懼更為含糊不清,也沒有確定的對象。焦慮人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未來隱約的危險上,他感到焦急,不對勁,但卻說不出究竟焦急的是什麼?這種忐忑不安的經驗,往往驅使人尋求出路,或求助於諮商人員。
焦慮常常伴同憂愁,焦慮的人問:「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憂愁的人則說:「一旦發生了,我怎麼辦?」有人為妻子的健康發愁,為自己的職業擔心﹙其實過去五年,年年順利﹚,怕失去一位知友﹙其實恐死怕也說不上是知友﹚,怕自己約會遲到……他會把自己的憂愁投射在任何事物上,他為別人擔憂,只因為他自己是個多愁善感的人。焦慮也像任何情緒或感覺一樣,能有益也能有害。演說家若感到些微焦慮,對他的登臺演說將有更大的影響,因為態度緊張會使能力發揮盡致,唯有過度的焦慮方會使人生活、行動失常。亞諾博士對正常的焦慮和神經質的焦慮之區別作如此解說:「正常的焦慮之強弱與客觀的危險程度成正比,一旦危險消失,焦慮也不復存在了。神經質焦慮則不然,其強弱與客觀險的程度不成比例,也不問客觀方面有無根據」。可見神經質焦慮確會阻礙機能的正常活動,使思想、推論和注意力失常。患神經病者常感到侷促不安,容易激怒,甚至會感到內心破碎支離,這樣的人需要專家特別照顧。
2. 敵意和憤怒 (aggressivity, anger)
敵意像焦慮一般不甚確定和清晰,所以說它是一種感覺更得當。它總是隱匿在許多偽裝的行為之下,如譏諷、輕蔑、批評和嚕囌,這些敵意常常被掩飾得很好,其至令人感到冠冕堂皇,有理有據,所以有時諮商人員和求助者雙方都無法清楚後者的敵意究竟強烈到何種程度,影響他的行為到什麼地步。
敵意通常因生活上失意和不滿而產生的,譬如某人認為他應當得到某種地位而得不到,就會不知不覺地在生氣,但是他自己可能毫不理會,毫不在意,他只感覺到有些不滿、失意和消沈。這些感覺可能由別人開端,或由外界事件引起,但是基本恐怕是由於自己對自己不滿意。
敵意和憤怒的情緒對人們固然消極居多,但亦有其建設性的一面,它們能供應我們克服困難和推進工作的動機及衝勁。其實一個人若對自己的感覺、情緒能夠自覺,便能予以善用,不自覺或不承認它的存在,即使被它們所愚弄還莫名其妙,豈不可憐?若將敵意和憤怒的砲口對準別人,使人受害,自己還不知道呢!諮商人員若在求助者身上發現敵意與憤怒,不當認為是對準自己而發的,只因他是求助者最近的鎗靶,首當其衝,焉有不被轟擊的道理?切忌以眼還眼,使諮商關係惡化,如此有違諮商的本意。
3. 罪感 (guilt feeling)
宗教和道德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牧民諮商者會遇到許多罪感的個案。罪感是一種痛苦的情緒,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行為和道德、宗教的理想之間存有極大的距離時,我們會感到自己的卑微污穢。所以罪感乃是由自我評價不合格而產生的一種內心個別的感覺。罪感和怕懼在許多方面相似,我們可稱罪感為道德界的怕懼,因此它能催促人決心改變自己,遵守道德和信仰的規律。罪感通常可以懺悔聖事消除,向司鐸告明、求赦、補贖、改過,為正常的過程。牧民諮商人員的職務之一,即為接受求助者告解,協助他從過錯中取得教訓,重新做人。
有的教友永不相信罪真可以獲得赦免,因此不願意,也不敢請求寬赦。有的人因小過失而感到罪惡重重,其至有時毫無過可言仍感到自己大逆不道,這都是病態的罪感。心窄的信友有將事實擴大,或有一種流動性罪感的情形,這種情形如浮萍一般地附著在任何事物或行為上;使他感到苦痛萬分。有這種感覺的人,往往是成全主義者,他將行為和生活的標準放得很高,完全超過自己能夠達到的境地,他們需要精神治療家和心理學家的協助。
4. 悲哀 (grief)
悲哀也是常見的情緒之一。好友遠離,感到傷心;遺失珍貴的物品,心裡難過;親人亡故,哀戚不已。所以悲哀就是失去心愛的人與物時的一種心理反應。大多數人心裡難過時能痛哭一場,或向別人訴說一番,或讓時間過去,或反省、自責、內疚一下,就會感到好一些。丈夫失去了愛妻,便責怪自己在她生病時沒有好好地照料她,又痛恨自己的自私。感到悲哀找司鐸傾訴自己的苦衷和消沉等等。總之,諮商人員無非造成一種接受和了解的氣氛,他的關心,使求助者更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感覺,從團體中重獲心靈的安寧。
牧民諮商人員有時也會遇到無法克勝悲哀的人,譬如一年前失去丈夫的妻子,還每星期在墳墓前花上好幾小時,很少與朋友們來往,也不努力振作自己,開始一個新生活,每談到丈夫,就立刻哭泣,任何人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勤勉安慰她,這種人需要精神治療專家的協助。
四、 了解情緒的困難與方法
無論從事任何工作,皆須對之有所認識,有所了解,方能著手,方能整修與創新。對有形可見之物尚且如此,而且有時雖花費許多時間精力,還無法完全「懂得」;何況對無形無像,看不見,摸不著,來無影,去無蹤的情緒?若欲妥善處理,豈不更須勉力去探索?再說我們潛意識的動機是十分複雜狡黠的,各人都有一套使自己或他人「不識盧山真面目」的絕招—─隱瞞自己情緒的機構。我們多少都受社會風氣,文化背景的影響。譬如:男子漢大丈夫不應當「怕」,因為那是懦弱的記號。「好漢不提當年勇」「英雄有淚不輕彈」,才是真男子,要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不免貽笑大方,遭受奚落。所以即使站在剃刀邊緣,心驚肉跳之際,外表上仍要裝得若無甚事。若被人盤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老兄,您近來氣色不大好」,我們不是否認,便是顧左右而言他,避而不談,無疑認為情緒是可恥的事。類此種種都增加對情緒了解的困難。
不容易了解別人感覺或情緒的另一理由,是因為「自己說不上來究竟有什麼感覺」。過去的教育、經驗,使人們從小就學會壓抑自己不愉快的感覺,成人更自然而然地從意識中排除許多情感。譬如久待升等的職員,到了時候,別人高升了,而他卻沒有,他雖然感到忿怒,表面上只說自己有些運氣不好罷了。因為自小的教育使他認為公開忿怒不但有失風度,也是不許可的。經過長時期的壓制之後,不再感到自己真正的情緒了,即使合理的忿怒,也會感到不安與不應該,這是非常不合心理衛生原則的。諮商人員的任務就在協助人意識到真正的感覺,並且正視這些並非可恥的情緒。
了解別人的情緒和感覺,需要對他人敏感並對自己有經驗,諮商人員應當學會識別他人情緒的標記。言語是情緒的標記之一。但是必須在坦誠和有自知之明下的言語才可採信。許多人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真正的感覺,他們告訴你所希望聽的話,這話不一定確實表達其感覺,它恐怕只是一個煙幕彈而己。在這種情形下,諮商人員應藉助其他的標記來印證。口吻和手勢也是透露求助者情緒的標記。有的人不直接說自己在發怒,但是從他們磨拳擦掌或高尖的語調中可窺知他的情緒。有的人強頻歡笑,和他談話卻神不守舍,甚至驢唇不對馬嘴。聰明的諮商人員應知充分運用觀察力,仔細地搜集這些珠絲馬跡。另外,還可以從環境及常理中去推測,虎口逃生的人一定格外容易感到怕懼,剛剛與妻子爭吵過的丈夫必然有許多複雜的感覺。諮商人員亦可將自己的體驗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經驗越多,推己及人越為正確,所謂「雖不中,亦不遠矣」。
五、 情緒經驗之交流
諮商晤談中,諮商人員的情緒與求助者的情緒彼此間你來我往,穿梭交流,各人按其過去的經驗給予對方答覆。有經驗的諮商人員對自己和他人內心所發生的種種,務須瞭若指掌,否則便會阻塞交流。今舉例說明:
某教友怒氣沖沖地來見神父,談話時對教會嚴厲地批評,有時還帶著譏諷的口吻。神父心中非常不悅,準備把該教友所提之意見,逐條予以駁斥,他認為該教友不合情理,無故對他個人和教會作無情的攻擊。豈不知這位教友自小受父親嚴格的管教,要求他在一切事上精益求精,十全十美。這種被壓迫的感覺早已使他常在不知不覺中和權威發生衝突,而今在神父面前攻擊教會,只不過由於不願,也不敢在自己父親面前發作,轉而把神父和教會當作父親的替身,敢怒敢言地大加撻伐。遇到這種情形,神父當正確地辦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除了對自己的情緒反應有深切了解之外,同時認清該教友的情緒轉移,才不會也跟著「講情緒的話」,被拖入無謂的爭執中。
每個人都得承認,因著過去的教育和經驗,使得我們在情緒上都有幾處弱點。例如有的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和明哲之士高談闊論。有的人不論初次遇見何人,立刻感覺自己不為別人所歡迎。牧民諮商人員和常人一般,有著不少的弱點,這些弱點影響他與別人之間的關係,除非他對自己的弱點相當了解,並且能夠接受,他難以應付揭他瘡疤的人。培育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過程中,有使其面對自身弱點的準備與實際的行動。牧民諮商人員也應當有類似的訓練機會,只有肯面對自己限度和缺點的人,在輔導別人時才會有效。
感覺和情緒是人的一部份,是人就該有感覺,就應有情緒,有情緒就得設法表達和處理。表達感覺和情緒是應該而且正常的事,只要不傷害自己或他人就行了。何況在某些情形下,我們還有權利表達自己的忿怒和怕懼,孔子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忿怒,乃至於「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諮商人員要想保持心靈平衡和以仁待人的涵養,不能沒有向他人或同事自我表達的機會,他不但會接受自己真正的情感,不予以壓制,他也會接受求助者的情緒,不論是積極或消極的情緒。這些情緒唯有在表達之後,求助者方始能正確地予以估計,客觀地予以評價,有效地予以修正。
感覺和情緒是人格內強而有力的動機,從事牧民諮商的人員,無論在自身或在求助者身上,學習了解其性質和作用,將使之更有效地協助他人。


參攷書
1. ARNOLD, MAGA B., Emotion and peraonality. Vol. I, I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60
2. VAUGHAN, RICHARD, S.J., 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Counseling, 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Cliffe, N. J. 1969
3. 家庭動態心理學,朱蒙泉著,光啟。
   

 

 
| 神學論集主頁 | 朱蒙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