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院長要我與各位討論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得救問題。這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分幾點來說。
(一)
我們知道,得救是指天主降世成為基督,用祂自己的死亡與復活,超升人類到天主台前,分享天主的永恆生命。
就這一點而論,人得救是藉著基督,因為只有天主而人的基督,才能使人分享到天主的生命。此外,任何時間的人物或學說思想,都沒有這種力量。
(二)
得救雖由基督而獲得,但人必須履行兩個條件:第一、接受基督;第二、追隨基督。人如果不接受基督,或接受而不跟著祂走,不度基督徒的生活,也得不到基督救恩的實效。
接受基督,是信仰基督為降世的天主,信仰基督是天主也是人。
追隨基督,是遵從天主的教言,度仁義的生活。
這兩點是人方面得救的必要條件。
有人於此,沒有聽過基督的道理,沒有信仰基督的機會。然而他心中有個天理,信賴上天,敬拜上天,終生行善,至死不渝。我們可以說他間接的接受了基督。因為他的仁義生活,顯示他在走向天主。他不僅度一個「飲食男女」的物質生活,而且藉著天賦的靈性,發揚精神生活,使與生俱來的人性善端──仁、義、禮、智表現在他的實際生活中。這正符合天主創造人的本意。合乎天主降世成為基督的宗旨。因為天主賦給人靈性,使之成「萬物之靈」,就是要人在「飲食男女」之外,更有仁義的精神表現。同時天主又鑑於人性的脆弱,良知易為物慾所蒙蔽,發揮不出天生的仁義善端,乃自己從天降世,現身說法,示範人如何度仁義的生活,發揚精神價值,止於至善,而分享祂的永恆生命。
我們說儒家思想中的得救,是論儒家的仁義忠恕之道,能使人趨向天主,準備人接受基督。
(三)
儒家所講的仁與義,極相似基督所講的愛德和義德。
聖經上的愛,教人愛天主、愛人。聖經上的義德,教人盡好對天、對人的義務,而不苟且偷生,如稱若瑟為義人。
儒家的仁教人敬天、愛人。己立立人。儒家的義,教人端正自己,「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並盡己之所能,完成良心上應盡的義務。
「仁人事親如事天,事天如事親。」(禮記哀公問)
「仁者愛人。」(論語)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
「義者宜也。」(孟子)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韓愈:原道)
「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第廿九)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保祿致格林多人前書十三章,四至七節)
「仁者惻怛愛人,謹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嫉妒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詖之事,無辟違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氣和,其欲節,其事易,其道行,故能平易和理而無爭也。」(董仲舒:春秋繁靈第卅)
「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作的,你們也照樣給人作。」(瑪竇福音第七章十二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大學)
(四)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是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說清楚的。大致講起來,我們可以把儒家思想分為古典的和通俗的。這兩種分類法,並沒有時間上的差別,只是就人對儒家思想瞭解的程度,與實踐的方法上加以區分而已。
甲、 古典的(或稱高級的)儒家思想
是成仁取義,希聖希賢,以及存天理,去人欲。
這種思想,由孔孟開始,經過漢唐,宋明以迄今日,凡是深明儒學的中國知識份子,無不以之為修養的準則和作人的道理。這種成仁取義,希聖希賢的想法,無非是人靈性的昇華,想超凡入聖,臻於神的境界,以追求永恆的生命。這正是基督透過祂的人性,留給人應走的一條道路。
孔子是儒學的集大成者。
孟子是儒學的發揚光大者。
孔子融合三代以來的天道人道思想,歸納出「仁」與「中庸」的道理。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這十六字心傳,是儒家思想的根源。其後周公制禮作樂,又奠定了孔子「克己復禮」的「仁」本思想。(論語顏淵) (註:有人懷疑十六字心傳非舜告誡禹的原文。但這是考證的問題,我們只說這十六字的思想,三代確實有的。)
乙、 通俗的儒家思想
是「天理良心」。特別在宋明以後,我國人不管讀書不讀書,也不管男女老幼,士農兵商,都普遍的接受「天理良心」的思想,可以說「天理良心」普遍的深入中國人心。大家都在講「作事要憑良心呀!」;「傷天害理,是得不到好報應的。」等等。
人不能違背良心;良心不能違背天理。天理是什麼?天理就是上天的道理,就是上天刻在人性上的道德原則。所以有「天理良心」思想的人,必定是接受天主的人。
為此緣故,無論就古典方面看,或就通俗方面看,儒家思想,都有助於人的得救,都能準備人接受基督的福音。因為人的得救,雖是藉著基督的死亡與復活,但自己必須講究修養,多行善事。一個不仁不義,為非作歹,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人,基督的救恩為他是沒有份的。主基督自己也曾說:「不是叫我主呀!主呀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實行我天父聖意的人,才能進入天國。」
天主聖意,也可以說就是天理,就是亙古不變,永遠長存的道德準則。天理昭彰,無非是教人行善避惡,成仁取義,克己復禮,敬天愛人。
孔孟得天獨厚,早在基督之前,倡行仁義之道,我們應當視為天主藉著他們,在以色列民以外,為接受基督救恩,準備了一條含有人情味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