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期 | 神學論集 |
(1975)p.127-155 |
---|---|---|
從常識觀點看心理測驗與聖召
|
||
小引 多年來筆者有一個信念:心理學家們用非常深奧艱澀的話語所報告的研究結果,應該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話表達出來,使一般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人能夠了解。因為欲使人得救,天主就曾用我們平民百姓可以懂悟的話語,向人類揭示祂內蘊的奧秘。何況心理學家們研究所得的即使深奧不可測,與天主內在的生命相比,總不至於「過之」罷!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證明筆者此一信念,希望所做的不致離開所願達到的目標太遠,因為筆者自己曾發現多次犯了心理學家們淺入深出的毛病。 今(六十三)年三月三日至九日在嘉義本篤會修院和全省大部份初學院男女導師,作個案討論和研究。五月三十一日在臺北又作了約歷六小時的演講,主題為:從常識觀點來看心理測驗。參加者大多為負責修士修女陶冶工作神父修女們(那次演說,也許引起的問題較解決的問題更多)。九月二日至五日,十五位耶穌會士聚集在新竹社會服務中心,研討諮商和分辨神類之間的關係。在這幾次集會中大家最關切的莫過於聖召問題,而聖召的遴選,協助成長和預測成敗,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問題。希望這篇文章給這核心問題減少些奧秘,增多些光明。 聖召是天主恩寵,人的心靈可比之為田圃,而聖召是粒種子。要使種子發芽生長,必須有適宜的條件、如水份、空氣和陽光。本文所研究的就是這些有於聖召生長的條件,或阻礙聖召生長的因素。聖召的本身不是本文直接研究的對象。 全文共分六部份討論:(一)我們需要的聖召和識別標準;(二)鑑定聖召時的正確態度;(三)心理測驗的概觀和諮商;(四)心理測驗結果之探討;(五)聖召成敗預測之可能;(六)後語。
壹.我們需要的聖召和識別的標準 沒有一個團體願意招收毀滅其前途的成員;但是,我們往往收納只為維持現狀,不求團體發展的成員。 一個成熟的團體,不僅謀求生存而已,還得求成長和發展,但若未來的成員沒有謀求改進的心意和創新進取的能力,非但祖產不保,即使自己的生存也會發生問題。從這發展成長的觀點來看,一個團體的成員如果只和上一代等質齊量是絕對不夠的,只有繼往而無開來的能力是不足的。為此負責遴選成員者,應知道除了該淘汰能毀滅其團體前途的份子之之外,還小心勿逞一時意氣,將有創造進取能力的人也拒之門外。遴選固然重要,但協助成長之重要性不在遴選之下。再者,對於現代修會的聖召應著重什麼,也得十分清楚,否則豈不成了瞎子領瞎子? 為達到客觀遴選起見,通常我們使用庫德職業興趣測驗( Kuder Preference Record )、司莊職業興趣表(Strong Vocational Interest Blank)、穆尼煩惱調查表(Mooney problem Check List)、學業性向測驗(SCAT)、歐迪斯智力測驗(Otis Intelligence Test)、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量(MMPI)、主題統覺測驗(TAT)作為審度的方法,這些心理測驗確實能提供許許多多的資料,使遴選者得以分辨。然而有意修道者之合格與否,尚有幾點必須特別注意: 1.識別能力(prudential judgment) 即認識與辨別事物的能力。不但知道甲與乙的相似和相異之點,還能進一步了解其個別的前後左右之關係。缺乏這種能力,將顯示對事物看法的偏差,有違事實,不是以偏概全,就是掛一漏萬。 2.負責能力(responsibility) 這種能力也是社會對一個人普遍的要求。不過在此所指的「負責」,不單指事的負責,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能否對自己負責」,究竟我們對事負責的時間比對自己負責的時間少。說更清楚些:有事在身,也就有對這事負責的需要;反之,則無事一身輕。而對自己卻不然,除非他不存在,否則必須時時刻刻對自己負責。當然,和這種要求相反的是:逃避責任。 3.社會意識(social consciousness) 具有這種能力的人,不但知道人無法離群索居,且因與他人有同體感,所以能為了這個「群」的利益,獻出一己之所能;建議、計劃、改善、造福這個群。沒有社會意識者,只知獨善其身,處處顯出與他人格格不入,最後不得不將自己關在象牙塔中,品嘗孤獨、寂寞、凄涼、自憐、自憫的苦汁。 4.進取精神(initiative in making practical decisions) 一個人若缺乏進取精神,他將耽溺於現狀,他對一切發生於其周遭的事物,視若無睹,不聞不問,只願以逸待勞,畏首畏尾,或推卸責任,是個只會喊打;的逃兵。他當不斷精益求精地改善自身和環境。 5.開放態度(openness and evolubility) 開放指內心的釋放,凡具有這種能力的人,表現出接納的態度,無論對任何事物,任何人,都能接受,都肯接受,他知道世間存有常新的真理和變化的事物,他決不故步自封,「活到老,學到老。」 6.情緒清澈和接受(affective lucidity)情緒常常影響人的行動、思想、作為。因此,清楚自己的情緒和接受自己此時此地的狀況是必要的。否認、畏懼、拒絕、鎮壓,都不是處理情緒的好方法。 7.領袖才能 因為「工人」稀少,所以如何訓練領袖才能,也是重要的課題。但要注意:不能訓練出無法與人合作的領袖。 8.祈禱生活 祈禱是男、女會士生活的中心,不會祈禱,不願祈禱,不喜歡祈禱的人,無法深入天主的奧秘內觀看,為天主的仁慈、容忍、愛作見證。 對上列各點,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但至少應當有足夠的條件,並努力求得。各時代要求不同,過去的典型會士,可能不是現在的典型會士。新酒應裝在新皮囊內才對。 據研究所得,聖召心理學家們都認為淘汰不合格聖召比遴選合格的聖召可能性較大,即使以淘汰而言,也不是極有把握的事(不要說有絕對把握)。理由相當簡單;因為聖召除合格的資質外,還有許多天主召喚與個人答覆的奧秘,絕不是任何工具所能識辨的;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有人以為心理學家可以負起全部淘汰和遴選聖召的責任,將會犯莫大的錯誤,對人靈引起莫大的損害。唯有在天主、應召者和負責鑑識聖召者,三者合作之下,以及辨別神類,並應用心理學家們所供應資料才能做到三全其美。反之,即使在交談後,發現在具體情形下,天主並不召喚某人進會或晉鐸,那麼這個與天主相遇的神修經驗,仍不失為強化教友生活的大好機會。若以這種態度尋求天主聖意,則將使被淘汰者在心理上不會引起化反感和敵意,也不會使其自尊和自信遭受打擊。這樣的作法與機械式、考試式的「及格」或「不及格」實有天壤之別:因為在天主面前,人人各奔馳於自己的道路上,只有不斷地前進、邁步,根本沒有所謂「及格」「不及格」。入會、晉鐸是一件事,神修進步是另一件事。換句話說;不入會、晉鐸的人,仍能與天主相遇,在神修上登峰造極,只要找到與天主合作的門徑,適時答覆天主的呼喚。「這一切都是這唯一而同一的聖神所行的,隨祂的心願個別分配與人」。(格前十二11)
貳.鑑定聖召時的正確態度 心理分析家和諮商心理學家都認為,他們都對應召者的認識決不是客觀描述所能表達的,他們與應召者所建立的特殊關係也不如一般的人際關係。因為心理分析家和諮商心理學家主要的目的,不是心理研究,而是心理治療和發展。任何人一旦上門求助,就會對自己的存在和未來的發展提出許多問題;若問題不夠清楚,則希望予以澄清,澄清之後,又希望予以解答。即使應召者最初來意並非要求治療,但一旦登門造訪,這種關係就立即產生,在這美好和安全關係的氣氛中,求助者可言所欲言,揭露隱埋於心不願告人的秘密,因為他知道心理分析家和諮商心理學家決不會利用「個人秘密」,破壞他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心理分析家和諮商心理學家怎可能向第三者洩露所得的秘密?何況是有關一個人未來一生重大決定的聖召呢? 基於此,心理學家當站在應召者一面,協助他發現自己和澄清聖召問題,任他自由地向教會或修會當局表明對聖召的認識和態度。聖召問題不僅是「我有沒有某種資格」,實際上它牽涉到「我是怎樣的人」。設若否定了第一個問題,則決不能,也不應否定第二個問題。換句話語;假如我發現我沒有隨從聖召的條件,但我仍有成為完人的資格、權利和條件,所謂「有為者亦若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何況天主不曾給過一套狹窄的成聖公式或規格。 可惜人們往往在鑑別聖召艱鉅的工作上,將這兩個問題混為一談,合而為一,「因為你是這樣這樣,所以也一定那樣那樣」地舉一反三,豈不知白馬非馬也。這種斷語,使原來有志獻身事主者,在遭食閉門羹後,還對自己整個人的存在引起懷疑,於是心灰意懶,非但對神修不感興趣,連對生存也味同嚼蠟。這是因為心理學家站在教會和修會判斷合格與否的立埸而造成的。如果能換個位置,站在協助應召者認識自我,發現自我,不斷尋求天主聖召,對教會和修會的拒絕認為不過是認識、發現和尋求天主路途上的里程碑。抱著這種態度才不會在遭受拒絕後一蹶不振,卻步不前,因為他知道前程還遙遠得很!我們應該把聖召放在人生和神修的旅程中去觀賞,不把它當作旅途的終點或競技的桂冠。 我們往往很容易曲解聖召,甚至對人生和神修我們也會有極深的誤解。人人都知道聖召是天主的恩賜,但聖召不是天主僅有的恩賜。聖保祿到神恩不止一、二件。我們過去是否太過份強聖召?認為入會修道才是「上流人物」,「第一等人」?這種看法既與事實有違,又將教友高貴的身份和人生正意義予以不必要的貶值。用個淺顯的實例來說罷:最近美金貶值,美金的貶值是否因此提高了其他幣值?馬克一枝獨秀,是否一定有益於德國的經濟繁榮?完人和教友生活及入會修道之間的關係與複雜性,遠遠超過世界國幣制之間的關係呢! 二十多年以前,沒有什麼應用心理測驗鑑定聖召資質這門學問,那麼過去的聖召豈不有問題?不然,現今所以強調,實因心理測驗確能給予協助,其功能之大小在乎如何運用而已。 關心聖召者,決不可只看教會或修會的利益,也當關切求助者的利益。也就是說;不可如品質管制般地研究物品的素質—合則留之如至寶,不合則棄之如敝屣。而該視每位信友為有獨立人格的人,努力幫助他明瞭自己的要求,要求的意義和限度,抱著赤誠和真摯的心,而臨這重大的抉擇,不斷正心誠意地淨化自己。他該在教友全部生活中去識別自己的聖召,從聖召和教友生活的經驗中、敘述的方式中、緘默中、尷尬窘態中,內心衝突中,去識別其聖召。 伯爾納神父(P. L. Beirnaert)說:「即使辨別神類做得很正確,我還沒有遇到一次對入會的要求能完全肯定,絲亳不產生疑惑的情形。」何況負責鑑定聖召者也是有限的人,不可能亳無偏見,使這意向完全清楚亳不朦朧,求助者表面的要求可能相當清楚,但對內涵的要求可能連他自己也摸不清是什麼,所以別人的協助是相當重要的。
三.心理測驗的概觀和諮商 人們對心理測驗有不同的反應;有人好奇,有人激怒,但大家都承認其中蘊藏著莫大潛能。自然,心理測驗決不能替代長上謹慎的選擇,更不能霸佔聖神在聖召發展上的地位。心理測驗專家們所肯定的效果,往往較人們對心理測驗所以為的效果小。不過儘管如此,心理測驗確能供應無法從別處獲得的資料,尤其與主持測驗人的資格及應用測驗的方法有絕對的相關,非訓練有素,經驗豐富和判斷正確者不能有效地應用測驗其所得的資料。 一.心理測驗的目標 (一)消極目標是淘汱情緒紊亂和消除心理病症的人 按估計,每十二位出生的嬰孩中將有一位在一生某一時期進入精神病院,所以長上應該非常關心有志修道因不合格而被淘汰者。不過請求入會者中,心理不正常終究佔少數,我們更關心的是揀選合格者。 (二)積極目標是揀選合格者和促進心理健康 聖召缺乏固然是事實,但不能協助已有聖召者達到目的,也是莫大的損失。許多會士、司鐸,雖然居留在修院中,卻不能盡量發揮潛力,成為有用,有效和快樂的人,這不但是他個人的憾事,且為教會與修會無可名狀的損失。在這方面,良好的諮商工作可以發揮其作用,彌補這個缺憾。換句話說;我們應積極注意心理建設,不只從事心理治療、心理預防,因為心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建設在內。醫生不只在人生病時才能效勞,他還能預防和增進人的健康。長上也不僅在人心理有病才關心他們,更當在平時協助他們增進健康,並進一步使他們享有更大的心理解脫和精神自由,發展事奉基督的能力。美國幽默大師畢令斯(Josh Billings)曾說:「認識自己不僅是最困難,也是令人最不舒服的事。」 (三)協助自我是心理測驗第三個目標 許 人學習求知,似乎只為了應用在別人身上。而心理學則不然,它能使我們多多認識自己,協助自己成長,發現自己和別人交往中所有的角色,體驗在自己心靈上所流過的變化和反應。因為,欲了解並協助他人就不把自己置身局外。人是一個大奧秘,而且每一個人各有他令人費解的謎面,我們不可能把他人當作物品、事件、學問來研究,因為那樣將更使人墜入五里霧中,只見到變了形的怪物。所以協助自我是協助他人的先決條件,諮商工作的成敗全看他對自己認識的深淺而定,「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是這個目標最好的詮釋。 二.心理成長和健康的原則 若要協助別人,首先得對自己的動機和感覺摸得清楚,因為任何有機體的成長都發於內而形諸外:不論這有機體是植物、動物或超性生命,都循此一原則,雖也不能取而代之;充其量不過像園丁一般,為玫塊花圃造成有助生長的「自然」環境,我們當讓其「自然」發展而不揠苗助長。同樣地,天主聖召若照顧過份,只會阻礙其成長,甚至窒息致死。 我們有時過份關心修士、修女們的利益,認為應當為他們做些什麼,深思熟慮地為他們想出最好的路線,替他們塑出規格、典型,以為不如此不足以表現對他們的關懷、愛護。不料這種關懷與愛護在他們眼中無疑樊籠,難怪所得效果恰恰相反。其實,我們只要不斷增對青年的認識,不越俎代庖,伺候週到,這樣對他們的協助將更為有效。我們應讓他們自己發展到天主所願他們發展的地步,不是希望他們遷就我們自己怪僻的意見,而是按他們的進度,在學識和神修上各有所成就。所謂修院原是園圃,苗圃的意思,生根發芽都是花卉本身的事,不必矯枉過正地,弄得雞犬不寧。亞力山大大帝一次曾向底奧琴(Diogenes)說:「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底奧琴回答說;「只要你別把陽光擋住就好了。」 三.心理測驗的應用 應用心理測驗是為了陶冶修士使他們成為有效的司鐸,也唯有在這個大前之下,心理測驗才有其存在的意義。它們能幫助我們認識修士,但絕不能解決修院中全部的問題。正像藥劑不能代替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心理測驗也不能代替對修士個別認識,否則修院可能在表面上非常成功,實際上已是失去靈魂的軀殼。 心理測驗能告訴我們什麼是現代青年重要的問題。現在入修院的青年已不是二十年前入修院的青年了,可是我們所作的演講可能還是二十年前所擬的稿件,不論這些材對他們有用與否,我們強送硬賣地推銷給他們,不理會他們的需要,強迫中獎有什麼意思?誰要一堆既不能吃喝,又不能穿用的廢物呢?而心理測驗能協助我們陶冶工作合乎青年需要穆尼雜感表,即能供修士們的問題及需要,針對這些我們就能供應許多有用的資料,使他們不僅立即可用,而且也讓他們體會到被了解的愉悅,這種影響是無法衡量的。從個人方面來說;可以幫助他認識自己的困難和採取有效步驟,將來工作的分派更合其與趣和才能。從團體來看;可以修正作息時間,使修院起居生活不致過於生硬、刻板、死氣沉沉、了無情趣。 四.心理測驗供應的資料和諮商 綜觀以往美國修生的興趣是和文化結了不解之緣,他們對閱讀和音樂相當有趣,幫助別人的工作更感興趣。但是他們十分缺乏社交能力,他們傾向於含羞,與人來往不自然,在社交場合中感到拘束,說服能力不強,遠不如推銷員那樣引人接受自己的看法,與人合作時也往往感到畏縮無能。這些現象可能是由於我們訓練時過份注意「靜」的工夫,而認略了「動」的能力。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問;我們是否太重視修生恪守陳規,就合家法,而不顧到遷就規則的意義,更不問在這種環境和氣氛中修生還在成長否?我們所認為理想的修生是否只是不生是非,不給修會麻煩的乖孩子?好像有求、多問的修生是頑劣不可教的問題兒童?我們採取這種態度是否因為我們自己不知道如何處理,如何答覆?還是「你怎麼這樣沒有禮貌?你知道你在對什麼人講話?」 我們都希望打倒驕傲,卻忘了這樣過份的教育只有使修生走上對自己懷疑和失去信心的岔路。心理測驗能供應修生的問題,提醒我們避免這種錯誤。美國過去修院教育是如此,我國修院教育是怎樣呢? 五.溝通與了解 為了協助修士的成長,必須採用諮商。有效的諮商全看如何溝通彼此,達到深度的了解。諮商人員因敏感地參與他人內心世界和關心其真實的感受,使情緒紊亂的人從困擾中摸索出來。當他人進入我內心世界時,我便有被了解的感覺:正像一線光明射進了暗室一般。這原是任何司鐸當有的素質,在做修士時代應該漸漸培養這種能力,以備將來應用,但了解必須從自己開始。若諮商人員能向修士解釋心理測驗的結果,又能繼續不斷地協助他自我了解,對修士的人格發展和未來司鐸的人格成熟有不可思議的貢獻,何況欲使心理測驗真正有效,諮商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通常而論,測驗與諮商的對象非針對心理反常者;它不但要針對心理正常者,而且更要發展心理正常者的能力,使其發揮作用,這是有意義又做不完的工作。諮商人員不應獨當一面,他該與神師和教授們合作。其實許多修士所希望的,沒有別的,僅僅只有一顆了解他和接受他的心。也唯有如此,修士才會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協助修士解決情緒上的大小 問題,對他們將來成功與失敗有著密切的關係。諮商人員對修士不該過份關切,甚至令人覺得,好像他本人需要修士比修士需要他更多。他該與修士建立成熟的人際關係,從各方面適時地給予協助,正像亞爾斯本堂對主教們說:「愛護你們的司鐸!」 心理學家最大的貢獻可能在於提醒大家;任何知識和精神教育是各人自身的工作,而真正的教育必須在愛的氣氛中進行。聖保祿在致格林多人書信中之所以強調愛德正是這個緣故吧!的確!沒有愛德誰也不能學習,誰也不能在真空和冷酷的氣氛中學習、長大。「聖善的司鐸和皇家的邦國」也唯有在了解與愛的環境中始能完成。
肆.心理測驗結果之探討 遠在一九三六年慕爾神父(Fr. Moore)寫了一篇重要的研究報告,題目為:「司鐸和會士的心理病症(Insanity in Priests and Religious),那時他就認為許多心理不健康的司鐸和會士,在入會修道之初,已經顯示出不祥的朕兆,為此遴選聖召是重要而急迫的事。研究申請修道者,最棘手的是預測其未來情形,如何預卜其將來是否能久安長留於神職。 心理測驗中應用較廣的是(一)雜感填句(二)興趣測驗(三)人格測驗。至於智商測驗自然不在話下。今試分析數種測驗結果,以作參考。這許多研究結果是華盛頓天主教大學,芝加哥勞耀拉大學和紐約福爾頓大學所供應的,雖然有的已有十年的歷史,但其中許多結論還具有價值,至少能供作參考。 (一)雜感填句 勞耀拉大學科伯拉博士(Dr. Kobler)曾廣泛應用雜感填句研究。簡單地說;凡會士的重要問題超過二十項,或較一般人超出十項,都是不吉的現像,值得特別注意,這種會士可謂「問題會士」。原來修會和修院並非問題解答所。 (二)興趣測驗 興趣測驗最普通的有兩種:庫德和司莊。 概括而論;過與不及皆非也。科伯拉博士應用庫德測驗,結果認為某人的興趣過於特殊和突出,或過於淡泊,甚至任何興趣都沒有,是值得注意的人物。然而修女往往有通常女人所沒有的男人興趣;修士有通常男人所沒有的女人興趣,這現象是不足為奇的。當然,興趣與年齡和發展同時改變,也曾受到環境的影響。 通常而論,修士們對社會服務。文學和音樂興趣較高,對藝術興趣適中,對機械、科學和公務方面的興趣較低。由於修會或團體性質的不同,因而的修士對戶外工作較感興趣,有的對計算方面較為喜好。奇怪的是大家對說服別人興趣都不很大,看來大概因為宣傳福音和推銷牙膏之間大相逕較為喜好。奇怪的是大家對說服別人的興趣都不很大,看來大概因為宣傳福音和推銷牙膏之間大相逕庭的緣故。不過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司底費克博士(Dr. Edward Stefic)研究中發現:往來各地巡迴講道的傳教士,在說服和戶外興趣方面較其他傳教士為高。教書的修士和修女的興趣側像彼此相當接近,奇怪的是他(她)們對戶外的工作興趣大,而對於文藝的興趣小。 達爾西神父(Fr. Paul F. D' Arcy, M. M.)綜合烏斯加力斯博士(Dr. Urschalitz)的研究說:從事教學的修女與平常婦女相比,對社會和音樂的興趣遠超常人;而在說服和公務方面則遠低於常人。她們的年趣越長,對計算、公務和文學方面的興趣則與日俱增。初始教學者說服他人的傾向不大,但漸漸增加,有五、六年教學經驗者,說服的傾向最高,再過四、五年又慢慢地減低。以上是應用庫德興趣測驗的結果。 司莊興趣測驗有什麼結論? 傳教修會的修士和神父的社會服務興趣最高。 成功的傳教修士在情緒平衡和技術興趣上,較對社會服務的興趣略高。 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的興趣非常相近,而與常人不同之處,在於不成功者對經商較有興趣,並且各種興趣較多。 男孩在十幾歲時開始表示出和司鐸接近的興趣,恆心留在修院者可在興趣成熟(Interest Maturity)的高分中看出。 修生的興趣並非靜止,而是隨年齡變化。普通而論,對人的興趣年齡成正比,所謂對人的興趣乃指協助他人,與人交往。 有的環境因素,尤其是出生和生長地,人口密度和家庭的社會經濟階級等都變化修士的興趣。換句話說:家庭情況和父親的職業影響修生的興趣至鉅。 凱迺迪神父(Fr. Kennedy)和凱內神父(Fr. Kenney)經過不少周折,研究久留神職和離去神職者之間在興趣方面的差異。 凱迺迪神父認為最大的分別在於離職者在經商和交易關係方面的興趣較為特出。 凱內神父則發現神、哲修生中,成功者對機械、操作和技工有興趣,語言方面興趣較低;不成功者對文化理論方面有興趣,語言方面興趣較高。但實際上分別不大(大概因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凱內神父又說:「具有大學程度求進傳教修會的人,表現對社會服務和傳教發生高度興趣,對音樂、生命科學、文藝、戶外活動和藝術興趣平平。對(庫德)公務和計算與(司莊)語言和商業接觸方面,表示極低的興趣。不論成功或失敗的修生對於文藝興趣都高,在庫德測驗上看,對於語言興趣都低,從司莊測驗看來,這兩項所表示的,沒有什麼特殊差別。」 「成功與失敗的修生在興趣上的分別並不在質而在量。成功者對技術興趣高,對文藝興趣低;不成功者反之。不成功者對社會服務興趣高,對技術興趣低。」可見分別在量不在質。 「有的發現使研究者很是驚奇,譬如傳教士似當較教區修生在推銷方面較有興趣,事實二者都很低。這可能因為所推銷的『商品』的性質要求對聽者了解和同情,不若其他商品推銷員那末強制。」 「不成功者較成功者的興趣在數量方面較多!可能較為不集中。可能認為所有的興趣不能在修道生活中實現。」 「藝術家似乎較難獲得平衡,較難久留。」 「對技術興趣,不論成功或不成功修生都高,這大概與修道生活無關,而與家庭社會文化有關。」 麥卡錫神父(Fr. Mc Carthy)測驗教書修士五十人(二十八位司鐸,二十一位會士,一位修士)得知「情緒敏感與教區司鐸有正相關,情緒成熟者對機械和科學較有興趣。」 達西神父研究結果發現 教區司鐸與牧師在興趣上相關 85 (三)人格測驗 人格測驗中研究聖召問題應用最廣的是明尼蘇達測驗(MMPI)和主題統覺測驗(TAT)。在此談談明尼蘇達測驗研究的結果。 專家們如科伯拉博士,魏斯哥培神父(Fr. Weisgerber. S.J.)和赫爾神父(Fr. Herr. S.J.)都殊途同歸地得到結論說:MMPI人格測驗對淘汰和選擇較為有用,對預測將來成功或失敗則效果不大。又說:為識別極端異常者和需要特別照顧者較為有效。 魏斯哥培神父列舉下列四大項:對認識修士的心理健康與普通適應有所幫助。在這四大項之下各有若干題目,就這些題目按受試者心理狀態給予:合格、不能肯定,不合格的評價,並綜合萁評價作為淘汰及選擇之依據。 1.心理健康方面: 此項之綜合評價若不合格則不予收錄。 有無心理病症? 住過精神病院否? 曾求治於心理醫生嗎? 有過心理症嗎? 有無因情緒困擾而引起的病症? 常常易於緊張?焦慮?情緒不穩? 神經質嗎? 是否變化無常? 常認為自己身體有病? 2.恪守規則方面: 對這一點我們應了解,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有與眾不同的看法,必須仔細分辨。 常表現反抗的態度? 喜歡製造問題? 是否常不守規則,又不負責任? 3.社會適應方面: 是否不合群、不合作? 喜歡強辭奪理? 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 不能適應嗎? 4.工作成績方面: 對工作懶散、疏忽? 對工作不生興趣? 只求最少的工作,最低的績效? 採用這四項評價曾得到:在心理學家認為合格者中都有百分之二十九•二離開修會;而心理學家認為不合格的當中有百分之五十四•八仍舊留在修會。可見這種方式不甚理想,唔談能彌補心理測驗之不足,修生自我評價亦有助於對修生的認識。 在報告赫爾神父的研究結果之,前對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量的目的不妨有所知悉,該測驗是為了分析受試者是否有下列十種病態趨向或多種較次要的趨向。 1.虛感趨向(Hs-hypochondrisis):具此趨向者顯示對身體的健康過份焦慮。 2.憂鬱趨向(D-depression):即情緒悲觀、沮喪、無法自解。 3.歇司底里趨向(Hy-hysteria)由情緒之激越而產生身體不適的症候。 4.精神病態趨向(Pd-psychopatic):有反社會行為出現。 5.男女性趨向(Mf-masculinity-feminity):性反常,對性缺乏正確觀念。 6.妄想趨向(Pa-paranoia):這類人有受迫害感,不安全感。 7.神經衰弱向(Pt-psychasthenia):固定觀念與強迫行為。 8.精神分裂趨向(Sc-schizophrenia):具此趨向者表現出逃避現實的行為。 9.浮躁趨向(Ma-hypomanic):不夠熱心與活動。 10.內轉社會性趨向(Sc-schizophrenia):即不開放,過分收歛、畏縮。 現在試看赫爾神父應用明尼蘇達人格測驗並輔以學業成就測驗(SCAT)所提出十分珍貴的,有關遴選修生該注意的要點: 1.智能(Mental Ability) (1)理論:沒有足夠的智能,不論求學、工作都容易失意、灰心,處事、交往、適應、創造都得有夠水準的智能,否則常會引起緊張、退卻。 (2)實際:修生要有成就至少(在美國)須具有大學生之智能98-135(M. 118-1.)——SCAT,教授之評判雖略寬大,但與之甚符。 2.情緒自主(Emotional Control) (1)理論:某人自主的程度和自主的方法為何,對其聖召關係很大。一個人的反應方式和程度是否正常,抑麻木冷漠(Pd-lack of lack of conventional mode of expression),或對某方面過份敏感,如在發育生長方面(Pt-excitability),是否太容易認為別人在批評他,難為他(Pa-suspiscionusness)?若欲激動他當有多少刺激量等等,皆屬這個範圍。 (2)實際:人對情緒有從高度(非過份也)控制,中度控制和低控制之分,修生至少有中度控能能力。 3.疑惑、焦慮和罪感(Doubts, Anxieyt and Guilt Feeling) (1)理論:發現修生心窄罪感固然要緊,但更要緊的是如何補救。設若發現修生易消沉、疑惑、焦慮、畏慮、畏懼和有罪感,並且達到很高的程度,則其基本上有錯亂,不宜修道。 (2)實際:一般而論,掛慮健康較易為人發現,而心情低落消沉較不易為人發現。 4.與當權者的關係(Relation to Persons in authority) (1)理論:太獨裁或一味攻擊權威都能阻礙從事神職。一味卑抑自己,依賴他人,或將攻擊性性轉向自己的人,也無法久留神職。 (2)實際:過份攻擊他人,向人挑戰和標新立異,又不能從經驗中學習,不會疏導自己的攻擊性者,都將成為反社會的革命份子,不會久留神職。 5.自尊(Self regarding attitude) (1)理論:我們要知道某人如何對待他人,應先明瞭他如何對待自己,視己以「人」,愛己如「人」。因為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也無法愛他人,所以他是否自尊抑自卑是重要的。 (2)實際:司鐸當協調自尊和自謙,二者協調將帶來內心平安與整合,思想和情緒之間的協調乃自尊自兼之基點,否則工作很難有效率。退縮、懷疑、分裂和偏差乃自尊自謙之反面(Disintegration or Disorientation)。 6.自我與團體(Si-social introversion) (1)理論:司鐸應能收歛,否則思想和祈禱生活將發生困難。 (2)實際:司鐸須與人往來,具有導導能力,所以亦應有外向能力;外向和內向當取得協調,個人和團體也要互相配合。(何謂神職領袖才能?這一點尚待研究。) 7.兩性適應(Mf) (1)理倫:修生對兩性該有健全的態度,一面承認性能和兩性差異事實,一面須將父職與神職作適當調和,不分男女老幼地任何人服務。男人對兩性有自然的好奇,對婦女職務和地位表示興趣;過份有興趣或同情會使人生去平衡,若採取逃避或著迷的極端態度,將不能順利負起牧職工作。明尼蘇達人格測量在兩性適應這項上的價值不大,因此必須設法在信任的氣份中晤談,則所得的結果必更為可靠。 (2)實際:人的評判與測驗結果相去很遠,應用時不可不加審辨。 科伯拉士和赫爾神父都認為:若某人測驗的結果,其中間點超過平均中間點58+而又有一項或數項超過70,尤其如有固定觀念或強迫行為的表現,精神分裂的趨向,反社會的行動,這些項目若超過70的警戒線者,不可予以考慮收錄。任何一種職位都要求寧缺勿濫,何況是永為司祭者! 總之,明尼蘇達人格測量為檢查不合格較為有效,若再加上認識修生者之評量,一定更為可靠。
伍、聖召成敗預測之可能 人們對心理測除了欲從中探得應召者各方面之狀況外,尤其希望能從心理測驗預知修士、會士將來的成敗。因為如果能夠從應召者的態度、動機以及動機之強弱和意向來分析的話,那麼就能預測未來情形。這是遴應召者工作中亟欲知悉的問題,它不但能避免陶冶司鐸和修士工作中人力物力的浪費,使陶冶上所花費的精力財力不再虛擲在不能完成陶冶者的身上;而且從應召者的立場言,也不必把寶貴的時光,花費在與未來職務身份無直接關係的教育與訓練上。又各種修會和教會機構應當按自己的特殊目標而訂定具體的遴選方法,因為有司鐸聖召和無司鐸聖召者的要求並不相同;對願入修會和不願入修會度奉獻生活者的要求也不相同,決沒有一種「大鍋菜」對大家都合胃口,何況不是任何叩修會大門並願意久留的人都有聖召,他們往往對修會生活的要求並沒有清楚的觀念,以致使們日後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無法負起這生活的重擔,與他們共度生活的人也因此而感到不勝其苦。 要識別應召者的態度,不應局限於生活中某一角落的問題,而當從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種種具體問題所抱持的態度去觀看。換言之,是通常人對通常問題按其自身之長處和缺點,在與人物事件接觸交往中產生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時,所採取消極或積極的態度,從這些態度裡,我們能預測應召者對聖召採取何種態度,因而可以鑑別成敗之可能性。 亞諾博士(Dr. M. Arnold)認為:類同和投射不一定能用在TAT,而該從其行為的方向和動機的度量與結果去認識該人的態度和動機。換句話說,從掇取故事的中心思想(Import),尋找主角將採取的行為,從講故事者所抱的態度、信仰、動機、佈局和結果中揭露其常態和行動型態。通常而論:某人之言行受其經驗之影響。說得更清楚些,一個人所以會講出這樣的故事,必因其心有所感而發。因此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講故事者面對生活上發生的問題,將採取什麼態度和行動:是躲避、閃讓?是積極抑消極?是建設或破壞?是有效或無效地面對、尋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TAT中心思想—佈局和結果—可以推測受試者的行動方向和行為型態,因為中心思想展示應召者認為在具體情形中,他通常採取的行動和應當如何行動;他認為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點是錯的,什麼使人成功,什麼使人失敗;當困難來臨或橫禍飛來如何應付;生命中什麼值得他奮鬥和犧牲,所以若能發現某人行動的原則,對他將來的行動也能有所捉摸。 動機,影響一個人的成敗至鉅。僅有平庸才幹卻有強烈動機的人,其所能達到的成就,遠遠超過具有卓越天才而只有微弱動機的人,所能達到的成就。換句話說,古今中外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不一定都是天才人物,他們之所以成就不朽的事業,皆因具有強烈的動機支持,推動著他們, 使他們不得不在思想、事業和生活上有所成就。同樣地,司鐸中之佼佼者和會士中之聖賢,也都有著一股不拔的毅力和正氣,使他們出人頭地。動機有的是針對終身的份位,譬如:「我要做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修女」;有的是針指其特殊的工作,譬如:「我要為藝術而藝術」。許多投身於修會的男女可能二者兼全,但也可能只有其一。我們往往聽到有的會士說:「為天主的緣故,我願投身於修會中,但對於教育工作我則不感興趣。」這樣的會士絕不能成為一位有名有實的老師或教育家。有時我們也遇到學生說:「某某神父只是一位老師而已。」這類評語真實與否,我們暫且不論,但獻身於主對自己獻身的動機不能不作深度的反省,我們的動機不僅當外在,更當內在,這原是孩子與成人動機的分野。 其實工作的動機必須整合在生活動機之內,生活的機當滋養工作的動機。如此,工作才不致無可奈何,生活也不會無精打釆。也唯有這樣,會士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勝任愉快,使超性的生活和完人的生活相輔相成,結為一體。若因服從的美名而輕視對工作才能勝任愉快,使超性的生活和完人的生活相輔相成,結為一體。若因服從的美名而輕視對工作內在的興趣,或用超性精神取代人性的發展,都表示對服從超性生命的誤解,這豈不在無形中對天主美妙的創造加以蔑視?因此若發現某會士對讀書或工作十分熱衷,對祈禱和宗教生活有些疏忽,糾正的方法豈僅在於消極地輕視讀書或工作,抑或在於積極學習如何祈禱,體驗宗教生活的美好?生活與工作不但不應分開,還應取得平衡,但這平衡當在發展的觀點上著手,而決不能在退化的情形中完成。也就是說:在針指人生目標的動態觀點上獲得平衡。 聖召是對天主的積極答覆,所以必得從肯定中發展,而不是在否定中完成,這是任何人都了解的金科玉律!因此現在,我們大可反省一下過去修院教育成敗與得失。 根據研究結果:成績良好的學生,優良的老師和充滿希望的會士都認為:要有成就必須採取合乎倫理和純,正意向的行為,唯有應用適當的方法和積極的努力,成功才能在握。所以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待人良善,為他人的利益出力;要有獨立的思想和行為,不應過份受人影響,遇到困難不論為克服困難或避免超過自己能力的難題,都應採取積極的態度,錯誤和惡意理當受罰。對這些看法實在無可置喙,奇妙的是:成績不佳的學生:教學失敗的老師和前途不樂觀的會士竟也認為:即使目標不清,方法不當,也能有成功的希望;不甘心或怨聲載道地工作還會成功;雖然有時十分努力還免不了一再失敗,認為這是命也;應該不依賴他人時仍依賴他人,然而,即使在需要時也不願求他人的意見;機遇不佳也無關緊要,這是天意;做錯或犯過只說聲對不起就算了,不必受罰、悔改或補償;橫禍飛來雖然免不了使人癱瘓,那也只好聽天由命,「抱著成功的希望」才是最重要的。不過「了解與同情」他們認為是人生必需品,因為別人不接受他、不協助他,可就注定要失敗了,自己努力卻不重要。 在神修生活中挫折和打擊以及卑抑的機會永遠不會匱乏,尤其我們的成就和天主對我們的期待,其中間永遠存在著不可跨越的鴻溝,這道鴻溝足以使我們謙卑自下。所以不必無緣無故地予人生敗和羞辱的機會,否則將會走入神修的歧途中。 心理學家雖重視動機和意向,但更重視有效的行動和積極的方法。每個人時時刻刻在追求他自己認為重要的和有價值的事物,因此從人所認為有價值的事物,所取的態度,所抱的信念,和他認為的人生目標中激發其行動及採用積極的方法,而這些價值觀,人生觀在他與人討論工作、朋友、地方新聞、國家大事、國際局勢時表露無遺。從事遴選聖召工作者能不在分析聽時,語調話聲中去發現應召者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如何應付困難,如何有所成就,如何與人建立人際關係。當我們能把握到其內心的態度,指出其是否積極或消極時,預測聖召之成敗是可能的!
陸.後語 筆者在小引中曾強調,本文所討論的不是聖召本身的問題,而是有關聖召的條件。因為這些條件不僅以保存聖召為目的 ,還以發展聖召和所屬的團體與其成員為目的。健全良好的成員組成健全良好的團體,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淘汰遠較選擇容易,這是心理學家們所一致公認的。因此在取捨之間,總得應召者著想,顧到應召者心理和精神的利益。為達到這個目標,主持心理測驗和擔負諮商工作者,對資料運用和自身修養屬十分重要,否則將會鑄成重大的錯誤。 探討有關心理測驗的種種之後,我們願在此出幾點和讀者共同反省: 一.最理想的遴選本籍聖召方式,自然是根據國人自己的研究,但也可以暫時借鏡外國的研究結果。既然,研究的抽樣不同,文化環境不同,時間不同,所以在應用時不可不作適度的調整,而指導者彼此交經驗,也至為重要。 二.揀選或淘汰請求入會者,不僅修會之益,更是為請求入會者的好處,否則可能遭到人才和生命虛擲的厄運。尤其修會的生活要求很高,工作很多,心理壓力也就較一般人的生活為大,非心理十分平衡的人不能勝任愉快。實施心理測驗後,最困難的是如何向接受測驗者解釋結果和其意義,使他能積極地接受,並予以應用,作為人格成長的跳板,或接受心理治療的機遇。 三.興趣測驗能使人知道對那類工作或生活方式較有傾向,而更要緊的是觀看他對整個人生的興趣如何,為此不可不加以分辨。 四.正常的人永遠是獨特和充滿生氣,所以決不能預測其將來,或規劃其行為。遴選者當虛心接受自己的限度,應順其自然,而不設法去了解和控制一切。 五.多種測驗自然較一種測驗效果更大,以次序而論,先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量似乎最好,因為它較易顯示人格之正常與否,對淘汰和選擇都有用;若為預測修士修女將來的成敗,則效果不大。 六.各修會在基本立足點上雖然相同,但無可否認地,各修會各有其特殊的性質,所以應當設計符合該修會特殊性質的遴選辦法,其他修會的選擇標準作參考,卻不一定完全有用。例如從事教育與從事醫務的修會,自然有不同的要求。 七.年齡不同,在陶冶方面也就有很大的出入,譬如在小修院中強調遷就和守規,在研究所則偏重獨立和創新。成年人的聖召和青年人的聖召各有不同的要求。 八.成功和失敗的會士或司鐸情緒上的差別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譬如有神經衰弱趨向的人,有固定的觀念和強迫的行為,有神經分裂趨向的人表現出逃避或否定現實的行為。失敗和成功者之間的差別常常是在度量方面,失敗者往往較成功者為誇大,可是從態度和動機來看,二者之間的分別就很大了。換句話說,他們對修會目標和宗旨的看法,與其所參加修會的目標和宗旨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九.亞諾博士用主題統覺測驗預測聖召成敗的研究最具績效,也最有趣味。對聖召心理測驗有興趣者,大可用這工具和題材寫一篇博士論文,對吾國教會一定會有很大的貢獻。 十.將來研究的方向,大致而論: (一)範圍不宜太廣,控制和計劃越周密,研究結果的價值也就越大。 (二)可與基督教人士在研究上取得密切合作,結論一定更為廣泛和普遍。 (三)分別並有系統地研究各種不同修會團體,不同職務的團體,分佈在不同地區的團體,收穫將更為豐富和精細。 (四)不僅從靜止的平面去研究,還須從演變的角度去研究,否則對於陶冶計劃,協助成長和遴選的效果不易把握,預測更不容易了。 (五)修士、修女的興趣在不斷變化中,按不同時期和發展階段,興趣也隨著變化,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甚至測驗結果的環境、條件、時間,以及受試者與主持測驗者之關係,也是值得注意和研究問題。 上主!請派遣眾多而有才德的聖召,以擴展你的神國!
參考書 Beirnaert, Louis, S. J., "L' investigation psychologique des candidates au sacerdoce et a la vie religieuse", in Experience Chretienne et Psychologie-Epi, 1964 Kennedy, Eugene C., M. M., "The Positive Uses of a Psychological Testing Program for Candidates for the Priesthood and Religious Life" in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 ed. by Rev. M. J. O’ Brien, CSV, CUA 1964 Kobler, Frank J., "Screening Applicants for Religious Life" in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Vol. 3, No.2, Jan. 1964. Arnold Magda B., "A Screening Test for Candidates for Religious Life" in Screening Candidates for the Priesthood and Religious Life, ed. by V. Herr, S. J.,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1962, 1964. D' Arcy, Paul F., M. M.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Vocational Interests of Priests, Brothers and Sisters", id. Herr, Vincent, S.J., "Selecting Seminarians", id. Weisgerber, Charles A., S.J., "Survey of a Psychological Screening Program in a Clerical Order", id. Rulla, Luigi M., S.J., Depth Psychology and Vocation, Gregorian University Press, Rome, 197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