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學論集
(1975)p619-624
   

比京「生命之光」牧靈學院

 

前 言
受命主持臺灣牧靈研習中心之後,為了工作上的需要,一直希望能去牧靈學院作一年或兩年的進修,終於去年獲教區首長的許可,去比京布魯塞爾入「生命之光」牧靈學院進修了一年。回國以後,把在比京一年進修的情形和感想寫下來。

(一) 「生命之光」牧靈學院簡介
比京「生命之光」牧靈學院的全名是LUMEN VITAE: 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Catechese et de Pastoral ──「生命之光」國際教理教學及牧靈學院──,Institut 本可譯為研究所,但又與我國的研究所不完全相同,因為在牧靈學院念完兩年通過論文後,可獲取碩士學位,但以曾在神哲學院畢業者為限。凡在神學院念過兩年而在牧靈學院讀完兩年者,不能得碩碩士學位,只能稱為 Gradue;念完一年者稱為 Diplome。


牧靈學院是一九五七年由國際宗教教學研習中心的主任戴居吾 (G. Delcuve ) 神父所創立。一九七○年該學院附設在魯汶公教大學內,而有權頒發教理教學及牧靈學的碩士學位。


牧靈學院旨在使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把他們先前的牧靈經驗、計劃、期望和困難,公諸同好,共同研究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的環境內,那些是教會急迫要行或應該先做的事。


必須借重各類分析的工具──如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藉以了解個人和社會的實在情形,這種對個人、社會及文化的知識,是為作教理講授所不可或缺的。


信德的培養和增強,也是學院的目標之一,信仰生活的分享,重讀聖經、神學反省以及對活的傳承的研究等,使我們能成為「有希望的人」。神學的反省為的是了解信仰,而信仰是以基督和祂所立的教會為中心,為了在聖神領導之下實踐福音。


因不同文化的對比,不同學科的幫助,使學生們作成牧靈工作的計劃,以及研究配合各種不同工作的牧靈方式。同時藉批判及檢討,在忠於福音的原則下,因應現代文化中的變遷而糾正我們的偏差。
現代人的工作都是團隊的工作,必須發揮團隊精神,因此院方對如何學習聽別人、尊重人的「不同性」、學人際關係、檢討自己的態度等,都極注重,因為這一切是人的交往和團體生活中所不能少的。


(1) 福音傳播和教理教學(Evangelisation et Catechese)
牧靈學院分為三組,第一組是福音傳播和教理教學組。它的目標是集中在信仰的長期教育上(Education permanente de la Foi ),這一組的學生,研究、製作並估量在不同環境,向不同年齡的人作教理講授的計劃。尋找宣講信仰道路的新環境(或團體),或革新已有的教理講授的氛圍。從不同的基督團體做出發點,研究如何使現代男女聆聽天主聖言並把聖言付諸實行。
第一組除對影響教會傳播福音使命的有關歷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因素外,也檢討現有的和過去的增進信仰動力的方法,同時使學生積極參加不同的教理講授經驗。借重人文科學,特別是宗教心理學和團體及機構的社會學等,為的是更了解對人,和不同年齡的人,在不同地點講授教理的條件。
為了確定宣道員的本職,辨清他自己實際要求的神學涵義並能善於宣佈福音嘉言,因此根據聖經和傳承;加深研究基督訊息的內容和信仰的歷史過程。
同時該組對在不同國家內的陶冶方向作比較,並對已作成的計劃作評價。


(2) 福音傳播和發展(Evangelisation et Developpement )
第二組是「福音傳播和發展」組,這一組是要具體劃清教會的社會使命,並且製作符合教會社會性使命的牧靈計劃。以有發展和解救人民要求的基督徒團體為出發點,本組幫助負責牧靈工作者:(一)在特別急需介入社會工作的環境裡推動福音傳播;(二)作成革新基督徒團體、聖職及教育方法的計劃,為的是使基督徒積極參與追求人類手足之情和公義的工作。
這一組首先要分析發展和使人民及社會獲得自由的、有關文化、經濟和政治的範圍。另外從聖經和神學,去研究基督託付給基督徒的救世使命,尤其是作為宣告天主國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社會責任,和教會參與發展和解救人民的那些問題。


(3) 修會生活的革新
修會生活的革新是牧靈學院的第三組,因為最近十幾年來,修會在探索他們在基督徒團體內,應該作什麼樣的見證並度何種生活方式,他們又如何介入教會的生活和使命。第三組的目標是讓已經在自己的修會裡參加革新工作的男女會士,比照各人的經驗,覺察現代世界的召叫、研究修會生活的理論和實際,採納歷史的教訓,辨認在未來社會和文化的環境裡作福音見證的新方式,或改革後的方式。
學生首先將各人自己自梵二以後在不同修會及文化內所作革新的經驗報告給其他同學;研究修會的創立和沿革的歷史,加深聖經和神學方面對修會生活的研究,研究如何加強內心的革新並為教會作更佳的服務,與其他基督教的革新作比較,探索新的修會生活的方式。

(二) 在牧靈學院十個月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在牧靈學院攻讀的學生有一百二十名,分屬三十個國家,其中大部份是神父和修女,教友僅有十名左右;除了比利時本國的神父修女或在傳教區工作的比國人外,其他從西班牙和南美洲及義大利和葡萄牙來的神父修女佔了幾乎半數,亞洲方面除了我一個人是中國外,尚有印尼神父一人,印度神父三人,越南修女二人,毛里西斯島修女一人,在菲律賓、香港、印尼、馬來西亞傳教的客藉傳教士共五人。真正非洲的本地神父有五人。
我參加的是第一組──福音傳播和教理講授──這一組共有六十多名學生,是人數最多的一組。
剛到學校之時,我們大部分學生是想在學校,能學到一套有關成年的、青年的和兒童的教理教學法,學完以後能把它帶到本地去應用。但是結果並非如此,錯不在學校而在我們自己,要學一套放諸四方皆準的教理教學是不可能的,因為各地的交化與環境不同,人和社會又不一,適合歐洲的不一定適合亞洲,對美洲有用的不一定有益於非洲或澳洲。
教理講授本身在最近二十年來有了很多的改變,在本世紀初到一九四五年,教理講授一直被視為是一種藝術──如何講教理的一種教學法,一九四五到六○年間,才注重教理講授的內容,除了信理外,還特別注意聖經、禮儀和教會的生活。六十年代在 Eichstatt 城所召開的會議中,特別強調天主聖言、基督的訊息。也可能是因為太注意天主的聖言而忽略了人的一面,因此一九六二年在曼谷所召開的國際教理教學週中,特別強調人,尤其是在福音傳播及歸依的第一階段──準備人接受福音,因為天主的聖言是指向人的。又一九六八年在拉丁美洲 Medllin 所開會議中,深覺世界的劇變和俗化,以及拉丁美洲人民的貧富懸殊、社會的缺少正義,要求有合乎當地的教理講授,他們以為假如得救不是從現世和現在開始、解除人間的不公和壓迫,則宣佈得救的訊息是烏托邦而變成毫無意義。他們又深信人類的歷史和得救的歷史是分不開的,信仰而與人的生存毫無關係的話,那又有何用?他們說:「福音傳播 (教理講授) 是人群團體用以解釋他們的環境,生活在這一環境內而依福音來表達的行動」。因為現代的生活形式對團體非常重視,教理講授也不可僅限於個人的生活。現代多元的環境同時要求我們不可把福音局限於言語和標記,而必須以和今日的同生死的切身生活作見證,特別強調教會的「先知使命」。


牧靈學院,特別是第二組,強調以上看法,主張教理講授應注意社會的和政治的兩方面。他們覺得天國雖然不能完全與世界的演變混為一談,但也不可把天國置於歷史之外。


另外,在教理講授方面,大多主張應從「生活」 (Vecu ) 開始,從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和問題著手,研究討論,根據福音的精神去解釋去解答。


我們深知教會應該積極參與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消除貧窮和不公等工作,但是應給予人一種超越的意義,因為教會的工作不是僅僅限于改革社會,還有更高的目標。


我們也應該有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教理講授,因為我們講授的對象,是一個受過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所陶冶、也受三民主義的薰陶,經共產主義的迫害,同時也受過西方思想影響的現代人。


在和其他非基督的宗教進行大公運動時,不可忘了我們教會的獨特性,那就是歷史中的耶穌 (降生成人的天主子) 和復活後的基督 (逾越奧蹟) 。


以上數點可算作我的一點感想。十個月寄居在比京聖母聖心會神父們的發源地 Scheut ,對他們的熱誠招待,尤其多位先前在中國西北傳教的老傳教士的親切待人,使我沒有「作客他鄉」的感受,藉此也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