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神學論集
(1974)p299-304
   

「彌撒的情趣」讀後

 

「彌撒的情趣」(Mean What You Say)一書為孫茂學神父所譯,是瑪利諾會所設的基金所翻譯的聖經教理叢書之一。此書原為耶穌會士豪衛爾(Clifford Howell, SJ)連續發表於美國禮儀雜誌「崇拜」(Worship)中的幾篇文章,由海德神父收集成單行本在英國發行,其目的正如梵二禮儀憲章所言;「切願全體教友按照禮儀本身的要求,能夠完備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參加禮儀的舉行」(見:禮憲14)。本書原名「口誦心維」,對原著者的心願頗能傳神。


全書共分十五章,每章可自成一單元,除首章論及教友的主動參禮外,從第二章就按彌撒進行的程序,由「上主、求垂憐」始,直到「彌撒禮成」止,逐步闡釋這些對答詞的內涵,並且提出了要達到真正的「口誦心維」教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持有的態度。如:在十一章要求教友確實寬恕別人,勿對人心懷怨恨、態度僵持,以配合行平安禮時的外在象徵(見:一一八頁);在十四章中提出:從全部的上下文中觀「彌撒禮成」一句實在含有派遣的意思,派遣參與彌撒的教友在生活中去傳揚福音。如果我們以「感謝天主」來對這派遣作了一個肯定的答覆,那麼在生活中就得付諸實現,不畏一切以言以行來傳播福音,否則這句話只算是一句空話而已(見:一五二~一五六頁)。


本書的優點之一是它把彌撒中的行動與人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藉?各種譬喻把彌撒滲透到教友生活的整體中,使教友意識到除了了解禮儀中各種行動及對答詞的涵意外,生活上實行福音精神是構成參與禮儀時「口誦心維」的基本條件之一。這實在是論及主動參禮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如果能使教友意識到他全部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參禮的過程,這過程在有形的禮儀行動像彌撒、告解……等時候達到它的高峰;因為在這些有形的行動中把日常生活中對天主無形的崇拜、讚美、隸屬……等心情在團體中與其他教友一齊,有形地表達出來。那麼教友才不會把參與禮儀當作生活中許多行動中的一個,就像是開會、逛街、吃飯、上班中的一個一般,而是當做生活中一切行動所趨向的高峰。這樣教友們可能再也不會認為彌撒只是一種形式,都是些繁文褥節,相反的,可能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種需要。因為在生活的經驗中給了他們資料來讚美、來歌頌、來慶祝、來祈求,他們需要和與他們有同樣人生觀的人來歌頌、讚美、慶祝、祈求。不但如此,著者顯出他不是理想主義者,他承認並指出了主動參禮在實行上的困難(見:十一頁),況且以風趣的口吻指出了對於主動參禮的幾個錯誤想法(見:十一~十二頁)。


除此以外,原書還有不少的優點:首先在形式上差不多每章內都先舉一些在人生活的歷史平面上發生過的例子來引起讀者的共鳴,然後將其帶入該章所要註解的對答詞的深邃情緒。這做法相當適合一般的教友,因為它避免了一般教會教理書中令人覺得「食不下咽」的缺點,但另一方面,它也避免只使讀者止於淺顯的文字譬喻的弊端;像在第一章中,它把彌撒比作一場復活劇,但也指出了彌撒不只是一場復活劇,它是重演著基督的聖死與復活。在它的譬喻中,它不使任何譬喻絕對化,一方面說出了這譬喻能表達的一面,一方面也說出了這譬喻無法到達的一面。


再者,當它解釋每個對答詞時,都不是單獨的只解釋它的涵意及應有的情緒,它大部分都指出這對答詞所反映著的聖經章節,在教會生活中演變的過程,有些音譯字,如「啊們」,「啊肋路亞」……等也解釋了它的字源、字義及其衍生用法。如此使人在整體中去了解這些對答詞的本來意義。在闡述這些對答詞在對答時應有的情緒時,它也在這句對答詞的上下文中描述整個情緒發展的過程,這情形尤其在言及「聖、聖、聖」、「啊們」、及「啊肋路亞」時特別顯著。使人覺得那時是那麼理所當然地,順理成章地呼出「聖……」、「啊們」、「啊肋路亞」……等。所以這本書的另一個優點是讓讀者有一個整體的看法,一切都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所以一切也都如此地「理所當然」。這本書實在彌補了過去許多彌撒釋義書籍的缺失,它們在解釋時沒有這種聖經反映,字源研究,歷史幅度及過程幅度,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後不免落得一個狹窄的片面看法,本書在此點上可算是一大進步。


最後譯者的譯筆實在也值得一提,筆者雖未讀過全部的原文,只參閱過一篇,但覺得譯者把原文的「情趣」譯出來了。他以相當輕鬆但不流於俗套的筆法把彌撒中的情趣勾畫於紙上,譯書中加上一點不傷大雅的方言,增加了在閱讀時的親切感和「情趣」,透過譯筆,使讀者更易於和原著者產生共鳴,整個心靈和他一齊登山涉水、呼求、讚美、和肯定。


由此觀之,這本書在今日的中國教會書刊中實在是值得一讀的好書,無論在選材,在內容、在譯筆上都有它的優點,尤其有助於度一個「口誦心維」的禮儀生活;不只是教友們讀了有益,就是對我們這批傳教者讀了也有益,它幫助我們自身,也幫助我們在宣講時幫助別人度一正確的禮儀生活,使我們在參與彌撒時體會到它的「情趣」。


雖然說到目前為止,有關彌撒釋義的書籍此書已算是上乘之選,但是為了使以後發行的書籍,更能有益於中華教友,使全部的編譯工作「臻於至善」,對編譯委員會尚有著一些小小的建議,就把它當做「小市民的心聲」!「可則取之,不可則捨之!」


首先,在原作者的自序中能看出原文中有著一個很大的優點:原作者曾因時空對象的不同,在發行單行本前已作過一番修改適應的工作(見:作者自序第三段);譯者在「譯者的話」中也說過:「……我覺得這本書,雖然有的地方已經時過境遷,不過稍予修改或補充後,仍頗有一讀的必要……」,可見譯者也覺得此書就如此直譯可能不甚適合現在時空中的中華教友,譯者也曾努力作過一番修改和補充的工作,這努力在一些方言的運用,一些外加的註解(見:二頁,註(1)。,尤其在第一章最後拉丁文解釋省略(見:十三頁)一事上尤能看出。不錯、譯者是作過一番「選」、「修改」、和「補充」的工作,但這還不夠,而且靠譯者一人的力量也不夠,我想可能應該是編譯委員會和譯者合作的結果。


譬如說:在第二章中有一些地方把「上主,求你垂憐」的希臘文音譯出來以後再加以中文解釋(見:十五、十八、十九、廿一、廿三……頁),這情形在別處也能見到(見:卅、卅三、卅七、……等頁),不知譯者如此作是否別有用意?若是沒有,針對著中華教友是不是就把彌撒中用的中文譯字或譯音寫上就可以了,免得全文的連貫被這些瑣事所中斷。又如:第四章中「啊們」一字,在解釋時必須要牽涉到一些希臘字,如果本書的對象是中華教友,是不是更好先寫出中文譯意?如果覺得那希臘文不可廢置,那麼可以把希臘文放在括號中(見:卅八頁),如此可分清賓主的地位。這情形在其他地方也出現過(見二九三、一五二、一五五……頁)。這工作可能有時譯者忽略了,可能有時譯者也有他保存的理由,這一切都應在編譯委員會在審閱時與譯者交談後決定其廢存。一面適應讀者,一面也考慮到尊重原著及譯者。


再者:雖在前段中曾提過本文的優點之一是在每章開始時,它都先舉一些在人生活的歷史平面上發生過的例子,引起人的共鳴以體會到這句對答詞中深邃的情緒。但是使人發生共鳴的程度例子和例子間有著不同,愈是和每個人生活經驗相連的例子愈能引起人的共鳴。原書中不少例子是舉自發生於歐州大陸歷史或生活中的一些事,不知道對英美讀者的共鳴度如何?但是為中華教友,可能我們中不少人只覺得那是發生在某地的一件事,共鳴度可能不強,或者很微弱,這不是失去了原來舉例的用意嗎?又如有些譬喻實在顯得牽強:譬如在第一章以做白日夢的舞臺劇演員來比喻心猿意馬的參與彌撒者(見:三頁),誠如原作者所云:「在理論上雖屬可能,而在事實上大概總也不曾發生過的事」(見:二頁),這種譬喻缺乏真實感。既然原作者已經把彌撒和日常的生活有著某些程度的配合了,何不引用一些生活上參與聚餐的形形色色的人來作比喻,使人更覺親切、更熟悉,也更能在讀者日常的經驗層次中發生共鳴而立即進入到比喻中所要意味的情緒中去?這工作我們暫且不論原作者如何,現在只管在中華教會的適應:編譯委員是否會真能「編譯」一些書籍,而不只是「譯」一些書籍?尤其是對這些涉及教會生活,傳遞恩寵生命,使教會更是教會的禮儀釋意書籍,愈適合當地風土人情,就愈能大眾化,如此方能普遍地深入一般的教友中,帶他們由淺入深體味著教會的奧蹟,慶祝著他們生命的希望。如此,若是能二、三人在一起工作,一人把握住譯書的中心思想及內容,另外兩人以這思想內容為中心適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系統中。不知道這方法在今日是否可行?


最後,還有一些小小的意見,譬如每章的「註」都分散於各段之後(見:第一章註?於二頁,註(2)於五頁),集中於每章之後可能更好些;譯者所譯的「奉獻經」在禮儀委員會中已譯為「獻禮經」(見:六十~六一頁),若能一致可能更好些;還有原書的十五章「祝福」在中文彌撒程序早已於數年前調至「遣散」之前,如果把兩章互調,對教友可能更方便些。最後在排印上還有一些小錯誤,如:「你」成了「妳」(見:目錄第二章),「意義」作「義意」(卅四頁),「兄」作「只」(一零九頁),以及「教會」作「教友」(一三五頁),這些望在再版時訂正。


最後要說的是:樂見中華教會已開始了這一類書籍的編譯工作。也代表著中華教友謝謝瑪利諾會的傳教士有著這番心意。創業維艱,守成亦不易,恭賀編譯委員會已獻上了它的初果,寄望你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使中華教友在你們不斷創新的書籍中,體味到教友生活的豐富,及天主愛情的甘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