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神學論集
(1973)p.459-460
   

編後

 

在論四部福音的專題以後,本刊這一期又恢復了它一貫的面貌。本期分八欄,共有十餘篇文章,今將其中一部分略加介紹。

聖經欄的第一篇討論聖詠的分類,這是今日研究聖詠必須涉及的一個問題。作者將此篇搶先發表,好能與本神學院下學年的舊約聖經課:論聖詠及智慧書配合,讓學生有些中文資料參考。本文結論中所提的另外兩篇有關聖詠的文章也將在本年內借不同的刊物發表。聖經欄的第二篇「耶肋米亞先知的生活和信息」,是兩位神學生的作品。他們在上學年第二學期參加了研讀耶肋米亞先知書的合作研究而寫出此篇。參加此一合作研究的,還有其他八位同學,他們辛勤工作的成果也將彙集成書,列為輔大神學叢書之四。

信理欄的一篇裡將天主的恩賜與人的功績這個微妙的問題,用層層漸進的例子加以說明。結果藉著位際關係的範疇說出這一關係無非是贈與和接受:接受中含有贈與,但人的能夠接受最後還是來自天主的贈與。

倫理欄的一篇討論獨身問題,是一篇界限分明,內容充實,治學態度認真嚴謹的文章。所提供的資料不但增廣對此一問題的見識,並且指出應該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態度討論這一問題。

聖教史欄介紹瞿式耜的一篇,說明我國先賢在接受基督信仰後所有的忠臣義士的表現,不過他的詩文並不透露絲毫宗教因素的影響,為何如此,是值得今天的我國基督教加以深思的。在牧靈欄,尚在德國就讀的樂俊仁神父,繼他在本刊第十四期所發表的「誰在操縱誰?」之後,再度討論一些具體的牧靈問題,諸如主日道理,要理班,家庭訪問,間接傳教等等。像樂神父這樣一位新鐸,根據自己學生時代的經驗,加以反省而提出一些意見,相信頗值得神職同道的參考。大公運動欄的譯文,因十五期的專輯而中斷,今在此登完。

羅光總主教在宗教學一欄所寫的「中國傳統對神的敬禮」一文,將儒、釋、道,公開的及私人方面的祈禱,根據文字上所有的記載給我們介紹出來。這些資料正可與聖詠集的各種禱詞相比,那時便不難看出,天主的啟示,即使在人的祈禱方面,究竟有何增添。羅總主教還有一篇研究中國傳統中的祭祀,希望將在本刊下期發表。本欄的另一篇討論其他宗教的基督神學。「其他宗教」指非基督信仰的宗教,非基督宗教而有基督神學,好像是一個矛盾,但甘易逢神父兩年多以前在澳洲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所要解釋的就是這個「似非而是」的矛盾。傅君的譯筆不僅達意,而目傳神,深信他將在文字的溝通上有遠大的成就。

最後書評欄的兩篇是本校兩位女生的作品。雖然對這部聖經本刊已作過簡介(見1、2期再評),但由學生的立場說出她們對這兩部極流行的書的觀感,仍可供一般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