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神學論集
(1973)p.271-280
   

從聖經的研究談牧靈工作的實際運用

 

極為幸運的是:天主因祂那無窮的愛,在普世萬民中,不但選召了我們作祂的子女,更將神聖的牧靈工作托付給我們這一群人:我們接受了天主的托付,也就有了責任,故應運用天主所給予的理智,去探討、研究用什麼方法達成這一使命。

我們基督徒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裡,應有接觸研究新知識的勇氣和雅量,善用天主所給予我們新的科學環境、工具、知識,去洞悉祂的聖意。然而對於一個「傳道者」而言,一切研究的成果是指向促進「牧靈」工作的完美,因為從事牧靈工作的同道們若只重視「神學」的研究而忽略了「神學」之意向(基督教有部份稱天主為神.「學神」乃據耶穌所說,你們要完滿,像天父一樣的完滿);從知識的探討到實際之運用,則一切的「神學」研究又是為了什麼?今天教友所需要的不是洋洋大觀,滔滔不絕的神學知識,而是要求我們對其切身的牧靈關懷,這是每一個「傳道者」不能忽略的重要事實。今天的「研究會」決非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一切的「研究」指向「牧靈」。

今年是「牛」年,真是一個好比喻,牠們吃了各種不同的草,?能產生可口的奶汁,我們傳道者不也是如此嗎?我們應有吸收各種知識,客觀的從事於聖經及神學的研究;但不要囫圇吞棗,要咀嚼、消化,再從口中吐出教友們所需的奶汁。或者可再引用一個標語進入正題──「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也可說:「研經不忘牧靈,牧靈不忘研經。」求天主給我們智慧,叫我們使「神學知識」與「牧靈工作」相輔並行而不脫節也不牴觸。

今天我們即將結束這一個研習會,這是最後的一個演講,馬上我們就要對?一群需要我們安慰、支持的信友們,我們將如何去接受這一個牧靈工作?我分為三方面說明;(一)有計劃的讀聖經。(二)真誠的相信所讀的聖經。(三)致力宣講所讀的聖經。

 

一、 有計劃的讀聖經

每一位從事牧靈工作者,應該有計劃的勤讀聖經,我特別強調的並不只是讀聖經而是讀「您的」聖經。聖經是牧靈工作和信仰生活的基礎,尤其在基督教圈子內更是強調聖經的最高權威。特別是兄弟教會──浸信會並沒有特殊的教條,當我們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總是到聖經中尋找答案──聖經如何教導,我們就如何的相信且遵行;雖然這有時難免有走向極端的危險,但不可否認的,這表示聖經的地位,在信友們的心目中是如何的崇高,也因為這個原故,您也會發現大部份的信徒對於聖經的熟悉及信賴,因為聖經對於他們來說:不只是「一個過去的歷史」或是「一個將來之展望」,而更是與今日的「我」有極大的意義與價值──聖經成為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耶穌在其一生中,如何重視聖經地位及運用,當祂尚未執行宣講工作時,在曠野接受魔鬼的三次誘惑,當魔鬼試探祂時,主耶穌並沒有用聰明的技巧,科學性的理論來推翻魔鬼的詭計,而是用天主的言語加以還擊。魔鬼來到耶穌面前說:「你若是天主子,就讓這些石頭變成餅吧!」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人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在三次試探中,耶穌都引用古經。今日從事牧靈工作的傳道者應該效法耶穌而熟悉聖經。

我們強調「有計劃」的讀經,在教會中推動讀經運動,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工作,就如在我接觸的天主教弟兄們中常會有人為自己堂區教友奉獻之少而嘆息,深深覺得難以走向自立自養的道路。如果我們承認耶穌基督的比喻且接受祂的比喻,──每一位教友是羊,而「傳道者」是牧羊人,倘若想要在羊身上擠出羊奶來,並不是拼命的乾急就能辦到,而是將羊「養肥」了,自然就有羊奶可擠,您不想擠牠也請您擠了。換言之,您如果希望教友能從事傳教工作,實在的愛教會,奉獻,能走向自立自養教會的境界,每一個傳道者、神父──在靈性上應該給教友豐富的飲食,教友們得到飽飫而吃「肥了」,還怕不能走上自立自養之道嗎?然而,我們每個禮拜有多少個時間從事於宣講,餧養的工作呢?在每次的彌撒中,只有十五分鐘的講道,您想十五分鐘夠嗎?如此教友們不正是在「饑寒交迫」中度過嗎?難到我們只是禮拜天的基督徒嗎?我們應帶領他們每天早晨或晚上好好的讀經,基督徒每天讀經就好像以色列百姓在出谷記中,每天於曠野撿拾瑪納,我們應鼓勵他們每天一起床馬上就讀聖經,不讀聖經就不開門,教友若作不到,我們作牧靈工作者,應作為教友的榜樣,在宗教知識上努力研究,並且個人要與天主有親切的交談,才配稱為「傳道者」「牧靈者」。

我們不但推動讀聖經,但更重要的是該有系統的讀。在基督教中,我們自己的聚會信友們若有什麼問題,我們常會說:「我們禱告禱告、讀讀聖經,看聖經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作」。這的確是一個合宜的方法,但如果我們不妥善運用我們的聖經,常會產生極大的錯誤及危機。記得在教會中曾流傳一個笑話,曾經有一個人經營事業失敗了,他來到天主面前祈禱說:「天主啊:求你帶領我走前面的道路,我應該怎樣是,求你告訴我。」這位先生就按照中國人到廟宇裡面抽籤的方式,說:「天主啊:我閉?眼禱告,我翻開那一頁,我所讀的就是妳要我作的」,剛巧他翻到瑪竇福音廿七章五節「退出來上吊死了」,他說天主要我上吊嗎?想想覺得不對,又去禱告說:「天主啊:你是富有慈愛的,?不會要我去上吊,你告訴我應該怎麼作,我就怎麼作。」他又翻到路加福音第十章卅七節關於好撒瑪黎雅人的比喻,耶穌說:「你去,也照樣做吧」,他越想越不對,最後他竟然又點到了若望福音十三章卅七節「你所要做的快去做吧」!雖然這只是個笑話,但?是反映出有好多的基督徒具有這種臨時讀經的方法,這不是很大的危險嗎?因此當我們推動讀經時,不能盲目的說;教友們您們去讀吧!而是要好好的指導他們有系統的讀聖經。

 

二、真誠的相信聖經

我們不但是要有計劃性的讀聖經,並在堂區內推行讀經運動,還要相信我們所讀的聖經。不論是從救恩的真理或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對於天主的言語該有絕對的信賴。倘若一個傳道者,對於聖經半信半疑,那麼儘管講得有聲有色,然而自已面臨?難以解決的困難時,信心即比誰都小,甚而被恐懼不安所籠罩,這是何等的矛盾!何等可悲的事實!我們作為一個傳道者,一個宣講者,對於天主難道只是一種職業性的,一種知識上的信賴嗎?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親自認識耶穌基督,實際的與耶穌基督交談,讓耶穌基督實在帶領我們走一生奉獻的道路,除非您真正如此在信心的經驗中認識信賴天主,誰也不敢保證一個牧師、神父或是修女不會變節,我們應該天天調整我們與基督的正確關係。我們應該傳一個自己認識,且已完全信賴的天主──不應是一種矛盾的信仰。

猶太俗語說:「醫生,醫治您自己吧!」這對於從事牧靈工作者不是一個極大的提示嗎?我們不但要用福音、真理醫治人們破碎的心靈,更要讓福音徹底的影響自己,如此才能於心無愧的說:「我是一個牧靈工作者」,我們要致力於「宗教知識」,以深入實際的「宗教經驗」,才配稱為一個「傳道者」。有一幅極出名的圖畫諷刺熟心讀聖經、研究神學而不肯實踐的人:畫家畫了一個人,頭大腳小,表明「道」聽得太多,聖經唸的很熟,頭部特別發達,神學知識很豐富;但從不「行」道,愛德、信德呢?非常微小,成為一個會講、會想、而不會「走」路的癱子。這裡聽道而不行道的信仰生活是教會的危機。我們接受了豐富的宗教知識後,更應默想天主的言語,聖詠第一篇說:「要畫夜默想上主的誠命」,基督教聖經譯為「畫夜思想耶和華的律法」,我們讀聖經,不是走馬看花,而是在天主面前祈禱,求天主開啟我們的眼睛。聖詠一一九篇十八節:「求你開我的眼睛,透視你法律的奇能」。在我們基督教的牧靈會或佈道會及信徒在每日讀經神修中,藉?默想天主的言語,而接受了聖神給他的感動、光照,以致在天主面前悔改,痛哭流淚,這種基督徒不但有,而且很多。然而為什麼天主的言語能使某些人悔改痛哭,而很多人即覺得索然無味,無動於衷呢?理由在那裡?不是天主的話有問題,而是我們沒有預備自己的心,不求天主開啟我們的眼睛。研究聖經時,除字面的研究外,我們必須要有更深的默想,聖保羅說:「字意叫人死,精意叫人活」,不然,可能讀的很多,而當作知識的研究,但無濟於身心之成熟。因此我們作為一個牧靈工作者本身對於天主言語的愛慕,應超過我對一般書籍的愛慕;更重要的是要在信仰的經驗當中告訴人,信仰的內容是什麼。

為什麼有時我拼命的講道,但?沒有人受感動,沒有人決心要信耶穌呢?當然我們承認這講道的?果是出於聖神的感動,一個人悔改、相信、不在乎您的言語,您的表達方式,而在乎聖神的工作感召與光照,但是我們所表達的方式──人的言語是很重要的,很可能所講的不是自己所信的,好像職業性的勤讀聖經,在講臺上也充滿了職業性的言語而已。有很多人覺得牧師最可悲的是一個禮拜要講好幾次道,所以不得不讀聖經──讀聖經是為別人讀的,只是為了講道讀的,不是為聖化自己。讓我們再度一齊反省,我們讀聖經是為了宣講嗎?單單為了宣講嗎?還是因為要聖化自己呢?唯有先聖化自己,才有信息可講,而不是常是講別人的經驗、知識、而是講我個人與天主間的交往,如果沒有這樣實際的經驗,我們講出來的話就像「發聲的鑼,發響的跋」,雖有聲有色,可是別人無動於衷。雖有很優美的詞藻,可是別人不受感動,因為所講的不是個人所信的,有什麼意義呢?

 

三、致力宣講聖經

在牧靈工作中,除了要熟悉且相信聖經的真理外,還要實際的活用聖經。每當您去拜訪教友時,交談的內容是什麼?除了天氣、寒喧以外,難到沒有更重要的教導嗎?難道拜訪的目的只在於「叫」他們望彌撒嗎?基督教會不喜歡稱信友為教友,或許有些矯枉過正(「教友」與「叫有」諧音,有叫就有,不叫就沒有)。我們不只「叫」他們來望彌撒,而且要想到他的需要是什麼?因此,在拜訪教友時,應實際作牧靈工作,牧靈工作不僅是在講臺,不只是在聖堂的範圍內,我們應該超越這些,走出聖堂而進入人的家中。過去基督教常以佈道會帶領人信主,但如今我們對此種傳統性的佈道會作一個新的估價,新的反省。民國三十八年,只要開佈道會,每天晚上,一定人滿,有三十個人走到前面相信耶穌作救主。但如今慢慢地走下坡,甚至傳統性的佈道會已面臨著失敗的威脅,如今偶爾您可看到佈道會,用「推」、「拖」、「拉」的方式,用緊迫釘人的方式,帶領人信主,這種熱誠固然可嘉,但方式卻無法令人贊同。這種佈道方式必將逐漸被淘汰。我們應當走出禮拜堂進入人們的家中,告訴他們說:「您需要基督的福音,需要基督的救贖」。

我們再回到第二個問題,拜訪不只是要「叫」,也應有「教」的意義,如果你本身沒有得到基督福音的救贖,缺乏真正得救的經驗,白然您就沒有耐心,熱誠,牧靈工作就不能深入,而只是一種膚淺的表皮而已。保祿說:「我傳耶穌,不是用高超的言論或智慧,而是宣講耶穌基督和祂的十字架」。在我牧靈的經驗中,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生病住院的教友,雖然他太太是極熱心,但已有一段時間沒去作禮拜了,我用盡了各種方法與他談了很久,但他仍無動於衷,最後我翻出聖經說:「弟兄,我讀段聖經給您聽好嗎?」他說:「好!」我開始讀聖詠第二十三篇「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祂使我臥在青綠的草場,又領我是近幽靜的水旁」。通常我們的教友對於這一篇都很熟悉,因此當我極緩慢的捻這段聖經唸完最後一句時,他的眼淚已掉下來了。我在天主面前不能不承認自己一個最大的錯誤,我常常願意用自己的智慧去說服一個人,結果完全失敗。什麼能感召人?不是您依賴自己的聰明、智慧,而是天主的言語,讓人受感動,讓人流淚。我看他落淚,就說:「弟兄,我們一起祈禱好不好」?於是我們兩人跪在床前一起祈禱。這就是天主教所謂的告解或纖悔。我二人跪在天主面前一起禱告,我帶領他禱告,他自己禱告,這是一個認罪、痛哭、悔改的禱告,求天主赦免他的罪,他的悖逆,他不肯親近天主的罪。主耶穌說:「所以只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凡接受天主的言語,且真誠的去實行者,他的信仰才是可靠而穩固的。如果只藉理論來說服一個人,他可以受洗成為一個教友,可是等到有一天他碰到一個新的理論,一個更有口才的人,他馬上又會離開教曾。許多基督徒在受洗以後,常有一個毛病,就是以為「我」已經畢業了,不但教友這樣的感覺,這樣的反應,就連我們從事牧靈工作者也間接有這個思想。我們帶領一個慕道者信耶穌,開始時我們熱誠的與他談很多道理,我們很關心他,他只要一次不來,就到他家找他,但等他受洗後,我們就認為「您應該長大了」,我們就袖手旁觀,丟下他,再去關心別的人。本來這並沒有不對,但是別人需要您,他也需要您,無形中他成為一隻孤單的羊。弟兄姊妹們,我們應更多的在牧靈工作的拜訪中,栽培教導他與他交談。例如我們教會運用一本書「每日讀經釋義」來推行讀經運動。在我們的教會中有三個團契,一個是為國民小學五年級到初三而設的;一個是為初三畢業後到大一的;還有一個是為大二以上到結婚以前年齡的青年所預備。每一個團契在禮拜六晚上都有聚會,聚會中都有查經節目。他們自己學習講解,其中有一個團契,為配合每日讀經釋義,會員必常與輔導討論,我這禮拜所讀的聖經是什麼。不但是在助道會,青少年如此,就是成年的弟兄「會」也是照每日讀經釋義來查考,將個人在這一個禮拜中所讀的,所受的感動,一齊交流,讓大家分享屬靈的經驗。當全教會整體性積極配合每日讀經釋義,我們去拜訪教友時,除了談天氣外,便有許多交談的資料了;例如聖經讀的怎麼樣?從實際的聖經運用中,告訴他體驗到上主的恩典,上主的恩寵有多大,告訴他明白天主的言語。我不知道各位的經驗中怎樣讀聖經?有的人喜歡一卷一卷的讀,有的人喜歡用人物來讀,有的一章一章的讀,有的人一段一段的,有的一節一節的讀法,我覺得不管怎麼讀法,無關緊要,最主要的是您能妥善運用否?去年 國父誕辰紀念日第二天補假,我帶?一些年輕的教友去石門水庫參加靈修會(天主教稱為避靜)我們當時的主題是「您所讀的您明白嗎?」其目的是要推動一個讀經運動。在這次聚會中,我們曾邀請本會的兩位學生向眾人談談,他們怎樣在很忙碌的生活中,每天怎麼安排一個讀經的習慣,特別是臺大的一位學生,他剛考上大學,我們要求她講的是「我在高三這一年,怎樣維繫我的神修生活?」有一個學生說:「每天早晨五點鐘,我起床後,因家中孩子多,只好拿?聖經找到一個比較遠而沒有人的草地上跪在那裡親近天主,然後才回到家中預備今天的功課」。又有一個作見證說:「我起床後一定要穿好衣服,漱洗完畢,才開始讀聖經,因為我覺得應該要用乾淨的面貌朝見天主」。我聽了這些話後,心中受到了很嚴厲的責備,因為在我過去的神修中,早晨起來七、八點後才開始讀聖經,偶然在忙的時候,就將聖經擺下,去作別的事,一天又沒讀聖經了。聽了這些年輕教友的見證,自己作了一個很深的反省,如果我自己的教友們能夠這樣的讀法,作一個牧師的,不應比他們更好嗎?從那天開始,我自己有一個決心,早晨四點三刻起床,用十五分鐘預備穿衣服及一些零碎的事;五點到五點半讀聖經,在天主的面前好好的禱告、讀經,為當天的工作求天主帶領。五點半後,開始爬山,六點一刻回家,這是一段默想最好的時間。我的口袋內裝有聖經經節卡片,遇見教友時,就將這聖經經文送給他,我發現效果非常好。爬山回來後練一會兒琴,練完琴,吃過早飯到學校。我發現我這麼作後,我所講的道,所作的工作,比以前更加順利。常會有許多教友說:「牧師,你今天所講的道,我很得幫助」,每次送教友到門口,常會有教友說:「牧師,你今天的道講的很好」。有一天一位姊妹遭遇到很大的困難,那天早晨我給她的經節印?「小信的人哪!不要怕!」她因為這一節卡片便不再灰心,而且重新在天主的面前站立起來。不要輕看您所能作的任何工作,不要輕看天主的言語,在牧靈工作上,天主的言語比您的智慧、才幹、方法更重要。勿怪厄則克耳說:「我遂吃了,這卷書──天主的聖言在我嘴裡甘甜如蜜」,天主的話語是何等甘甜!

 

結語

我們這禮拜的聚集是為什麼?只是為了明白四福音書嗎?明白四福音的背景?四福音的內容?這不是我們最終目的,我們除了明白四福音書外,更願意將四福音書的真理帶到堂區去,讓教友明白天主的言語及基督的可信性,今天我們聚集的目的是什麼?若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而忽略了牧靈工作的需要與應用,那麼我們已忘記了我們基本的使命。讓我們好好的研究聖經──不但是要有勇氣去研究,更要不斷的實踐聖經的言語,我們要去傳揚聖經。保祿說:「你們要效法我,正如我效法基督」,我們也能向教友說同樣的話嗎?

多年來,我在浸信會的刊物裡,發表一些有關音樂的文章,也寫過聲樂法的訓練──怎樣發聲,教人如何唱歌,也常被請過專題演講,因為我是學音樂的,所以我有足夠的知識教導人發聲法。可是到現在為止,我不是個聲樂家,因為我沒有是這條路,我可以告訴您,怎麼唱,但我不會唱,因為我沒有實際練習過。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有很豐富的游泳知識,讀了有關游泳的書,拿?長板?,躺在椅子上學游泳;他的知識非常的豐富,也知道如何防備意外事件,可是一下游泳池就沈下去了。同樣,我們可以講得很多,也可能成為一個神學專家,可以成為一個佈道家,講道家,但你仍不是基督徒,這是我們的危機,讓我們在基督的面前,真正作一個基督徒,願意將客體性的宗教知識,很實在帶到主體性的信仰生活中,那麼我們的牧靈工作才能成功。讓我們人人作一個活的基督,作一個基督的見證人,不只是告訴人基督福音怎樣好,而是我們本身已改變了。一個很出名的神學家說:「如果您要讓人家知道,您的基督是溫柔的,您本身必須是溫柔的;如果您要讓人家知道您的基督是充滿慈愛的,你本身必須要過一種仁愛的生活」。願天主幫助我們,使我們在接受「神學」訓練時,不忘「學神」的意向,更不忘記那牧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