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神學論集
(1973)p.215-227
   

馬爾谷及路加的基本神學思想

 

在講福音形成史時我們見到馬爾谷和路加,因為寫作的目的不同,所以寫法及編排的次序也各異。現在我們要看二人的神學思想怎樣由他們有著作中透露出來。經過一番還原的工夫,也能知道這些神學思想怎樣影響了他們的寫作。我們先講馬爾谷的基本神學思想,然後講路加的基本神學思想。

一、 馬爾谷福音的基本神學思想

我們可將馬爾谷的基本神學思想歸納為三期:一是所謂默西亞的秘密,另一個是耶穌所走的路即門徒應走的路,最後是耶穌復活的重要性。我們要看這三個思想如何支配?全部福音。

(1) 耶穌啟示自已若隱若顯──所謂默西亞的秘密

在馬爾谷寫書以前已經有很多關於耶穌的傳統。最早的是初期教會的宣講,其重點在於耶穌的死亡和復活。此外還有不少關於耶穌在世生活的傳統。馬爾谷有意將這兩種資料寫在一起,好供給那些宣講耶穌的人、一些比較完整的題材。他能用兩種不同的方式編排:以苦難史為生命的結束,然後是復活;以苦難史貫穿耶穌全部在世生活。在「福音形成史」的演講中,我們已說過他用了第二方式,結果耶穌的在世生活也成了宣講的資料。

無論如何,這樣編排的著作仍然有一部傳記或歷史的外貌。這也無妨,因為並不和馬爾谷的本意牴觸,他確信那些傳統有歷史的價值。不過他所以要這樣編排,是為給那些歷史事實一層更深的意義:耶穌一生的事件為各時各地的人仍然是一個挑戰,是一種要求。何以見得?正因為耶穌一生的事跡不是延續不斷,順著自然的次序,直抵成功的一段路程,而是由天主指揮,天主領導的一條路。馬爾谷先寫出:耶穌是成功的宣道者,是受人欽佩的導師,是處處受人追蹤的行奇跡者……但另一方面,在這些個別事件上祂並不為人所了解。他的一生雖然有很多的成功,但整個說來,是一大失敗。可見耶穌的歷史光由事跡的前後次序,或自然的進展絕對無法了解。

現在我們要問:把耶穌的生活視為一方面局部成功,一方面完全失敗的這種看法,是在馬爾谷以前的傳統就有了,甚至在歷史中的耶穌身上果然如此,抑或僅是馬爾谷個人的解釋?無論怎樣答覆這一問題,我們總可以肯定馬爾谷認為他有充足的理由,在所有關於耶穌的傳統中特別將這成功與失敗的對立作他所寫福音的構架,因為如此才能解釋一個中心事實:一方面在世的耶穌及其一生是一個失敗:死於十字架上;另一方面,耶穌自認為「天主子」,他在世時已經如此,雖然只在死後才被人知道,被人承認。可見耶穌的死於十字架同時是天主子隱藏自己的極致,又是祂顯露自己的開端。馬爾谷要寫他的福音時所要?意指點的就是,這種既隱藏又顯露的緊張狀態貫穿著耶穌一生的作為。他用三個不同、但互相連貫的方法來寫出這一點:耶穌嚴禁魔鬼或被治好的病人為他作宣傳;在講比喻中,耶穌私下開導他的門徒,而不給局外人解釋;門徒們對耶穌的所言所行始終不懂。今將第一點略加申述。

耶穌驅魔治病以後,不讓魔鬼說話(谷一34),為什麼?免得魔鬼將祂顯露出來(三12)。這樣按照耶穌的意思及天主的救援計劃,耶穌在祂公開的生活中願意隱藏自已的身分。不過為馬爾谷更重要的一點是,耶穌雖願隱藏自己,卻隱藏不住,這一點特別在治病上看得清楚。耶穌治好麻瘋病人以後,不許他將任何細節告訴人(一44),可是這人一出去,就滔滔不絕地予以宣揚,以致耶穌不能再公然露面。馬爾谷將這一「違命」的事不僅當一件事實報告,還藉以說出了他的意向何在:他要指明耶穌無法隱藏自己。在耶穌治好聾啞病人後也是如此:耶穌領他離開人群,單獨治好他,然後禁止那些帶他來的人,不要告訴任何人,但耶穌越禁止,他們越宣揚(七36)。

在以上兩個例子裡,耶穌治病後都受到人的「宣揚」,宣揚這兩字說出了馬爾谷的意向:耶穌及耶穌的真實意義應該宣揚開來。原來這裡馬爾谷所用的是一個術語:Kerygma。他要讀者領悟,現在藉傳統所宣揚的耶穌,就是當日他在世時受人宣揚的耶穌。雖然當時按耶穌的意思本不該予以宣揚,但人既無法遵命,終究仍將耶穌宣揚開來。可見耶穌無法隱藏自己,這才是馬爾谷所要說的。

耶穌禁止人宣揚自己的一個最普遍的懂法是:耶穌怕他在世時會受到人的誤解,以他為政冶性的默西亞。因此他才限定時間:直到人子復活起來,不該予以宣揚(九9)。這種心理現象是否真在耶穌生活裡發生過作用,光由馬爾谷福音無法加以可否。但有些事實是不支持這種看法的。例如雅依洛女兒的復活如何能秘而不宣。如果不能,為何耶穌要出那道禁令?(五43)

(2) 耶穌所走何路, 門徒如何追隨

按照馬爾谷,耶穌的歷史主要有兩個舞臺:一是加利肋亞,一是耶路撒冷;在加利肋亞宣講,行奇跡(一~九章),在耶路撒冷受苦而死(十一~十五章)。中間的第十章是一過渡章節,其中所報告的耶穌訓誨及治好葉黎曷的瞎子,按馬爾谷的寫法,是在由加利肋亞至耶路撒冷的路上發生的。這種地理上的粗略分配實在有更深的意義。

僅就歷史和地理的觀點來說,在耶穌的時代加利肋亞與耶路撒冷有基本上的不同。前者處於猶太地的邊緣,而耶京是宗教和政治的中心。前者雖也為猶太人所居,遵守梅瑟法律,但四周為外邦人,並有外族滲透境內,因此有「外邦人的加利肋亞」之稱;耶京卻是正統猶太主義的本部,毫不受外邦因素的影響。耶穌開始在加利肋亞活動,並獲得初步的成就,是因為這裡的居民比較開放。相反,耶路撒冷卻成了反對耶穌的象徵:不把耶穌置於死地,絕不甘休。以上所說雖不是絕對的,但馬爾谷的重點的確如此。

從加利肋亞動身並遍遊加利肋亞全境之後,耶穌走向耶路撒冷,要在那裡受苦而死,這就是耶穌按天主的規定要走的路,藉以完成他的使命。因此耶路撒冷是耶穌一生的高峰:依人的看法他失敗和死亡的地方正是他完成使命的地方。在十字架下外教的羅馬兵官說:「這人真是天主子」(十五39),這是整個人類給耶穌的一個答覆,同時耶路撒冷成了顯露耶穌的起點,直至目前隱藏著的耶穌,在他死而復活之後毅然決然地顯露出來。從此,耶穌基督的福音要傳到全世界。怎樣傳開?藉?他的門徒。

門徒們在跟?耶穌走向耶路撒冷時,始終不了解他。(八32~34,九32,十32),但他們的確受了耶穌的召叫來跟隨他去受苦,去獻出各人的性命。(八34~35;十39、40~45)。只有在吃苦的體驗上追隨耶穌,才能真正地了解他。在這一意義下,耶穌周行加利肋亞時給與門徒們的許多教訓,就是要他們明瞭自己整個的救援工程是怎樣的。這一課題門徒們在耶穌有生之日總學不好,總達不到最後一站。只有伯多祿的認主(八29)是一例外。這一件事在馬爾谷的筆下是一個分水嶺,把耶穌在加利肋亞的活動與在耶路撒冷的受苦分開,略略表示耶穌在訓導門徒上多少有些成就。門徒雖冥頑不靈,不能於耶穌在世之日完全了解祂,但不必失望。伯多祿的認主可與十字架下羅馬兵官的認主前後媲美。前者在耶穌加利肋亞活動之末,後者在耶穌受苦之末。在羅馬兵官代表外邦世界承認基督之前,門徒之長代表了相信耶穌的以色列人承認了主。這正是保祿所說的「先是猶太人,後來才是外邦人」(羅一16:二9~10)。

(3) 耶穌復活的重要性

馬爾谷福音有一篇短短的復活報導為結束:十六1~8。這一報導似乎太短,使人有一種不滿意的感覺,因為它只說墳墓空了,而沒有任何復活顯現的報告。這一感覺在寫完福音不久就曾發生過,因此有人加以補充,從一些比馬爾谷更晚的其他福音中採取資料,予以綜合而寫成了谷十六9~20。我們所以有一種不滿的感覺,是受了其他福音的影響,其實馬爾谷的這段很短的結束自有他的深意。

馬爾谷認為耶穌的全部生活和活動只有從祂的結束方式上才能懂,這一結束才是天主藉耶穌所作的最後的及有決定性的啟示。耶穌的結束是怎樣的呢?按照馬爾谷的寫法不是苦難死亡,而是復活,復活才是天主關於耶穌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何說墳墓空了?那無非是說,耶穌的復活誰也沒有看到,只從歷史的觀點看復活是不夠的。這樣,馬爾谷表示,他固然將耶穌的復活看做獨一無二的事件,但他更把耶穌的復活看做最重要的啟示。從此耶穌的一生要向全世界的人宣揚開來,因為只有從復活的觀點才能懂得耶穌的在世生活。那麼耶穌的在世生活就過時並多餘了嗎?那又不然,馬爾谷認為耶穌的在世生活有其不可變更的歷史意義:沒有在世的生活,就不會有復活,二者之間有不可分解的關係。

這樣,「福音」就是傳報耶穌復活的喜訊,但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福音」是肯定復活的耶穌和在世的耶穌是同樣一個耶穌的喜訊。這為我們的確是喜訊,因為它給我們展開將來光榮復活的遠景,但並不忽視目前多災多難,和耶穌一齊受苦受辱的現實生活。

結論:福音書就是耶穌親身顯現

馬爾谷所為的福音不是他所蒐集的傳統資料的總匯,他寫福音是要將以下兩件事融會貫通:關於耶穌在世生活的傳統,及耶穌的復活。不過馬爾谷不僅將復活視為一個傳授下來的事實,像格前十五 3~5早已作過的那樣。假若如此,在寫完耶穌的公開生活及苦難和死亡後,只用八節經句來寫復活,未免太不相稱。不是如此,耶穌復活是馬爾谷全部福音所要達到的終點和目標:他所知道關於耶穌的一切,都朝著復活的目標加以敘述。反過來,復活的光輝照射著整個耶穌在世的公開生活。福音的內容是耶穌:在世的耶穌和復活的耶穌。

所謂的默西亞秘密,按照馬爾谷,原是為了宣揚耶穌而擬出的。耶穌在世時本已是主基督,只不過在復活前不被人認識,或受人誤解。但是目前在福音宣講中,耶穌以復活的主基督的身分臨在並顯露自己。馬爾谷寫福音的意義即在於此:用福音書來宣講耶穌在世的生活時,是耶穌自己以復活的主之身分臨在於此宣講中,現在耶穌是用這個方式給世界帶來救恩。

 

二、路加著作的基本神學思想

(1)「路」的神學

路加將馬爾谷福音開端的一句話「你們要預備上主的道路」(谷一3)作為自己著作的主題。他認為這句引自依四零3的一句話指出,天主救援的方式要循著一條路的樣子進行。不過馬爾谷引這句話時所指的是若翰洗者,他要在選民中給耶穌預備道路。路加所指卻不止於此,因為他還多引了一句:「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路三6:依四零5)。這表示現在不僅是要準備以色列民族迎接耶穌的來臨,並且是整個教會,整個世界要獲得耶穌所帶來的救恩,這也就是宗廿八28所暗示的普世傳教的使命,這一暗示與依四零5所說的相投。

所謂要修直主的路,那是因為救援之路雖然彎彎曲曲,但最後必定達到天主計劃的終點。如何知道天主的計劃?藉著聖經。這一計劃已寫在聖經裡:天主將自己要做的事已藉著眾先知的口預先宣佈出來(宗三18)。先知的預言是藉聖神而發,就像天主計劃的實施是由聖神指引和領導一樣。

天主的救援計劃及其以「路」的方式施諸實踐之間的關係是許諾與完成之間的關係。路十六16說:「法律及先知到若翰為止,從此天主國的喜訊便傳揚開來,人人都應奮勉進入。」這裡所說的「法律及先知」就是許諾或預言,而所謂的「天主的國」,按照福音在他處所講的種種比喻,就是指天主計劃的實現。這樣可見救援之路有起點,也有終點。

(2) 救恩的時期由耶穌開始,以耶穌為標準

救恩的時期由耶穌開始可由耶穌回故鄉納匝肋的一段經句看的明白,特別如果我們將這段路加的記載與馬爾谷對同一事件所寫的相較一下的話。谷六1~6對這件事不予以特殊的重視,只說耶穌故鄉的人們不能將他們以往對耶穌的認識(一個普通的村民)與他們目前在耶穌身上所發現的睿智與大能配合。這正是馬爾谷福音的一貫主題:耶穌是偉大的,但不為人所認識。

路四18~21卻不是這樣,他不籠統地說耶穌開始施教(像谷六2所說的那樣),而且概括地寫出耶穌說了什麼。說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馬爾谷說耶穌被拒絕是因為鄉民無法接受:一個木匠會有如此的睿智和能力,居然教訓起別人來(谷六2~3),而路加卻說,是耶穌所說的話或所作的演講不能使鄉人接受。

按照路加耶穌說了什麼呢?除了念一段依撒意亞先知的話以外,耶穌只說了一句話,就是「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四21)。耶穌要說的是:祂的來臨使先知的預言得以滿全。耶穌所以要引用依撒意亞,是因為先知的這兩段話說明了耶穌之來意義何在,並要做什麼(所引來自兩處:依六1~2;五八6。因此非出於偶然,而是來自路加的組合):1、耶穌是天主的受傅者(18節)是指耶穌的受洗及領受聖神,以及耶穌的被差遣;2、耶穌受差遣的目的是「宣講」,宣講二字在這裡有特別的意義:不只是告訴人救恩已來臨,而且宣講本身就是許諾的完成,就是救恩本身。如何知道宣講二字在此有這種意義呢?可從18~19兩節的描寫知道。雖然我們不必太按字面去解釋這兩節經句的意義,但路加所用的七十賢士譯本所慣用的詞彙,確切地告訴我們,他所要說的是什麼:「自由」一詞出現兩次,這個詞句一貫是指罪的赦免;開啟瞎子的眼睛普通是指看見默西亞的救恩;最後一句「宣佈上主恩慈之年」予以總括,並加上一道新的色彩:耶穌帶來的救恩與時間有關,福音的宣講造成一個特殊的時期,救恩的時期。這個救恩時期由耶穌開始,因此路加記下耶穌的那句話: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重點在於「今天」兩字。

救恩的時期耶穌是唯一的標準,可從耶穌在故鄉納匝肋所說的第二段話(路四23~27)來說明。這段話表示新到的救恩為以色列不利,因為他們不願接受耶穌,正像從前他們不曾接受厄利亞和厄里叟二位先知一樣,這是引徵舊約那兩件事的用意。

但令人奇怪的是22節中納匝肋人所說的話是兩可的,並無中傷之意。倒是耶穌的話惹起了他們的憤怒,以致要將他逐出城外,加以殺害。由此一情節可以看出,這段聖經不是根據歷史及心理因素而寫,卻是路加把日後一件彰明較著的事實預先插在這裡:猶太人民,特別是他們的領袖,不但沒有接受耶穌,反把他殺死(見福音中苦難史)因此猶民也遭受天主的拋棄,而救恩要向外邦人,就是全世界宣揚(見宗徒大事錄第二部分)。如今路加將這一事實在耶穌與猶民的第一次相遇中預先指出,使這一「故鄉事件」形成他全部著作(福音及大事錄)的文學及神學焦點。這一段聖經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幾個:

1、許諾已實現,今天救恩的時刻已到。

2、救恩是在耶穌(及教會)的宣講中來臨。

3、這一救恩是為全世界敞開著。

4、以色列抵抗天主的救援意願,因此被拋棄。

5、以色列的頑梗卻成了一個新的機會,藉以實現天主普救萬民的計劃。

(3)救恩的所在地是教會

以色列所留下的遺產路加固然予以重視,因此在宗徒大事錄第一部分他所報導的大多是猶太基督徒的事,但路加認為教會真正的基礎是耶穌的生活。在這一時空的基礎上,耶穌與教會毫無間斷地連在一起,其間的鎖鏈是宗徒傳統:「他們堅持於宗徒們的訓誨」(宗二42)。路加將十二宗徒的職務很清楚地劃定出來:他們不僅是耶穌復活的見證(宗十41),而且是耶穌全部公開生活的目擊證人。這在敘述瑪弟亞補選為宗徒以代替猶達斯的幾節中說的特別清楚(一15~26):候選人應該見過耶穌在我們中間往來的所有時間,就是由若翰給耶穌施洗,至耶穌升天的時期 (一21~22)。

至於宗徒們的繼承問題,路加沒有作任何交代。例如雅各伯死後(宗十二2),就無人繼承。原來路加認為,為教會的生存及在教會的生活中,最高的標準不是職務本身,而是宗徒傳統中為耶穌生活所作的保證。

對於未來,路加要基督徒有正確的關心對象,不是好奇地知道那一天,而應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天到達之前所應完成的使命。因此宗徒向耶穌問這一類的問題時(宗一6),耶穌答說祂重臨的時刻不是他們(及教會)所應該知道的(7節),但他們應關心的對象是在祂重臨之前所應做的事:直至天涯地角為耶穌作證。這樣耶穌說出了空間的界限,但沒有告訴他們時間的界限。教會雖不知未來,但仍應本看信心去完成它的歷史使命:把救恩的福音傳給普世萬民。

(4) 在時間內生活的基督徒

路加的寫法──就是將耶穌由公開露面直至耶穌的門徒向外邦宣揚福音的這一過程寫成一個連續的救援史,一條實施天主救援計劃的「道路」──最後是要給每一位讀者說出他的責任所在,激發他的責任感。無論讀者相信與否,在看完路加的兩部著作後,對自己在歷史中的地位會得到一個新的領悟,由之而認出天主對他能有的計劃。如果讀者是一位有信仰的基督徒,他會感到一種需要或要求,就是忠實地保全天主為他所指定的位置。現在天主的救恩已真實地,有決定性地來到了人間,每位基督徒都有他固定的位置和應負的責任。

  時間是戰場

考驗基督徒生活的試金石是時間。基督徒多次看不清福音內在的活力及宣揚福音的意義。皈正之日也許有過一個時期的興奮和鼓舞。但皈正以後,天主的聖言繼續向外發展,向他人宣揚。已接受天主聖言的基督徒又回到單調的、無色彩的每日生活裡。路加知道在一個地方教會的團體裡恆心地忠於天主的旨意,長久地做名實相副的基督徒不容易:時間本身是一個危險。為在漫長的時間內忠於基督徒的聖召,必須時常醒寤,堅持到底(路廿一19)。路加教人醒寤的理由不是因為世界末日已近,正相反,乃是因為看不到末日。基督徒生活的單調和漫長能使人厭倦而失去忍耐,所以說時間是戰場。

時間是戰場的另一個意義是,基督徒不可瞻前顧後,讓現在的這一刻由手指間溜過。耶穌在人世間的那幾十年固然是充滿著詩情畫意(路一~二),耶穌末世的來臨也將是威嚴顯赫(十七22~24),但基督徒不該沉醉在以往的留戀或未來的幻想裡,卻逃避了他在目前教會內應負的責任;或者對天主目前在世界、在教會、在每一個人身上所有的大能作為有視無睹,不肯信任。(十七20~21)。

  團體藉職務得以鞏固

時間既漫長而單調,威脅著信友的恆心,因此須有團體的領導人來加以維護:一方面防禦外來的攻擊,另一方面防止內部的腐化。這一點,路加在敘述保祿傳教行程的結尾時曾予以強調。路加報導保祿曾召集厄弗所的長老,向他們作了一篇訓話(宗廿18~35)。天主羊群的牧者由保祿那裡得到全權(28),身在職務中的人應該效法保祿自己日以繼夜地為團體操心。這種要求並不過度,而是實在有此需要,因為保祿預言,將有外來的敵人進入羊群加以破壞(29),並且在羊群內部也會有人起來,說似是而非的道理(30),那是一些忘本的人,拋棄路加所描寫的「上主之路」的人。

 基督徒的生活

在向厄弗所長老訓話的末尾,保祿勸他們應該扶助病弱者(20,35),這與前兩節合看是指應該維持窮苦人的生活。這也是基督徒生活的一個重點:他們的彼此關聯應該在經濟的互助上表現出來。路加在耶路撒冷的最早教會團體裡找到了一個模範:每人賣去私產,然後按照各人的需要分配給團體中的各分子(宗二44~45:四32、34~35)。路加並不要求他同代的人依樣畫葫蘆,而是要人各按自己生活的環境盡量擺脫對物質財產的依戀(路十二13~34),並且在實惠上實踐對別人的愛(路十25~37)。

至於其他的德操,路加並沒有列出任何德行表,而是假定每一刻對基督徒都有它的要求:基督徒須經過艱難困苦走入天國(宗十四22),應跟隨耶穌到犧牲性命的地步(參路九23~24)。為知道每一時刻的要求,並不須絞腦汁,而要果敢地承認自己的信仰(路廿一12~19)。時間所造成的危險大,撒旦的能力也大(路廿二31),為脫險,為不陷入撒旦的羅網,並不是小心預為籌劃所能做到(路十二11~12:廿一 14~15),而必須恆心祈禱(參路廿二39~46:十一1:十八1)。

可見路加要每位基督徒面對自己個別的現實生活負起自己的責任來。他自己寫這一本歷史巨著,就是要堅強基督徒受著重大威脅,及因長時期的厭倦而遭受危險的信仰。堅強的方法是給讀者指出:雖然在耶穌復活幾十年之後,但在教會內,及在我們的這個時間內,仍然能和耶穌在同樣的一條「天主的路」上,毫無間斷地生活下去。

結論:神學思想的彼此關聯

以上所介紹的馬爾谷及路加的神學思想之間也能看出一種關聯。馬爾谷的默西亞秘密其實就是耶穌在世生活與復活後生活之間的一種緊張情勢,因此在講完默西亞秘密後很自然地講到耶穌在世上所走的路,及耶穌復活的重要性。至於路加,我們從他路的概念講到他路的神學。行路既由時間與空間組合而成,因此在路的神學後便講救援時期由耶穌開始,以耶穌為準。然後講救援的空間或地點是教會,最後才講在時空內生活的基督徒。

 

 

參考書:

KARL KERTELGE:“Die Epiphanie Jesu im Evangelium (Markus)”in Josef Schreiner(Ed.):Gestalt und Anspruch des Neuen Testaments. Echter – Verlag, Wurzburg 1969, pp. 153-172.

KARL LOENING :“Lukas-Theologe der von Gott gefuhrten Heilsgeschichte (Lk, Apg)”,ibid. pp. 200-228.

HEINRICH ZIMMERMANN : Jesus Christus, Geschichte und Verkundigung. Bonn 1973 此書尚為手稿,本年將出版。本書已由樂英祺神父譯成中文,書名「耶穌─基督,史實─宣 導」。今在本神學院校閱中。年中將在臺中光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