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羅光 |
 

 

14
神學論集
(1972)p599-614
   

生生之理


羅光

 

我們研究中國哲學,形上學,或人生哲學時,經常遇到一個問題,即是「天道」和「天理」。和這個問題相連的則是「道」和「理」。
關於「道」和「理」的問題,唐君毅先生曾在他所著的「中國哲學原論」一書裡,作了詳細的討論,他的結論說:「至於謂理皆從分與別方面說,而與道之從總的與合的方面說者不同,則雖大體上能成立,亦未有盡然者。」(1)

王船山先生將理分為「一定之理」和「不一定之理」,「一定之理」為道,「不一定之理」為事理,事理乃一事所以成之因。(2)「天下有道不可云天下有理,則天下無道之非無理,明矣。」

錢穆先生曾說:理在先,一成不變,道則生,變動不居。(3)嚴靈峰先生反對這一學說,認為道在先,一成不變。理由道而生,道因理而見。(4)

我會在「儒家形上學」一書裡解釋「道」和「理」的意義,我認為中國古人以「行動的原則」為道,以「事物本體之所以然」為理。(5)兩者相分,但不相離。秦漢以前的經書多談人生哲學,因此多說「道」,秦漢以後,特別是宋明的儒家多談性理,乃多說「理」。但是中國的人生哲學常以法天為最高標準,易經以天道為人道所自從,因此天道和天理,道和理,便常常聯絡在一起,而且也常互相通用。

(一)天道,天理
(1)書經的天道
古書言天道,以書經為始。王船山註釋「尚書」「多士」篇說:『這道者,必以天為宗也,必以人為其歸。』(6)書經講天道,以天道為上天授予人的生活規律,和天命的意義不同。書經天命,以天所授予一個人的使命和行動規則,天道是對一般人設立的,天命則是對於一個人所規定的。
孔穎達「尚書序」說:「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
尚書「大禹謨」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尚書「益稷」說:『帝庸作歌曰:郲天之命,惟時惟幾』。
尚書『湯誓』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書「湯誥」說:『天道福善禍淫、降災于夏,以彰厥罪,肆臺小子,將天命明威,不敢赦。』
尚書「仲虺」說:『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尚書「盤庚上」說:『先王有服,恪遵天命,茲猶不常寧,不常厥邑,於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若顛木之有由蘗,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紹復先生之大業,底綏四方。』

(2)易經的天理
由天道而轉到天理,當以莊子為第一人。唐君毅先生論莊子書中的「理」字說:『其理之主要涵義,乃在其言天理或天地萬物之理。』(7)唐先生引據莊子書的天理:養生篇「依乎天理」,刻意篇「循乎天理」,天連篇「順之以天理」,盜跖篇『從天之理』,禦水篇「未明天地之理」。唐先生結論說:『莊子所謂天地萬物之理,即天地萬物之變化,往來,出入,成毀,盈虛,盛衰,存亡,生死之道。』(8)

易經的傳和莊子的思想接近,易傳所講的乾道坤道,天地之道,乃是乾坤天地變化之理。以這種變化之道,以範圍人的生活,因此便稱為道,把宇宙的形而上之道和人生的倫理之道互相結合,結成了天道和人道,道心和人心,範圍了後代的儒家。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乾卦)
『初六,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六二,方大不習無不利。彖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坤卦)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繫辭上第一)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繫辭上第一)「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繫辭上,第四)
「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繫辭上。第三)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卦。第二)
易傳解釋卦爻的變化象徵宇宙的變化,宇宙的變化具有變化之道。宇宙變化萬千,好比六十四卦所有的爻,變化複雜;但是這千千萬萬的變化都是以乾坤兩卦變化之道為基礎。乾坤之道因此稱為天地之道,『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王船山說:『周易之書,乾坤並建以為震,易之體也。六十二卦錯綜乎三十四象而交列焉,易之用也。……屯蒙以下,或錯而幽明,易其位;或綜而往復,易其幾;互相易於立位之中,則天道之變化,人事之通塞,盡焉。』(9)
易經在最初只有乾道坤道,後來參入了陰陽,陽為乾,陰為坤,每卦都由陰陽兩爻結合而成,便很明顯地把一切變化之道都歸合到陰陽的變化。自漢以後,儒家以陰陽五行解釋易經,造成了卦氣的種種圖解;王弼註易,一掃這些邪說,提出易經的義理,保持陰陽的變化之道。宋朝理學家由周濂溪開端,將宇宙的變化都包含在陰陽變化以內。『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互為其根。……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10)

(3)理學家的天理
周濂溪在「太極圖說」沒有說到「理」,祗引易經出話:『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剛與柔,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在「通書」裡說:「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化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謂之神。」(順化第十一)
張載的「正蒙」也講「道」和「天道」。正蒙的第一句話即是:「太和所謂道。」王船山註說:「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太和篇」又說:『天道不窮,寒暑也,眾動不窮,屈伸也。』『天道春秋分而氣易,猶人一寤寐而魂交。』『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之變化,二端而已矣。』「正蒙」的第三篇名為「天道篇」,開端說:『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德,夫何言哉。』「正蒙」的第四篇為「神化篇」篇首說: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正蒙最後一篇乾稱篇下說:「天包萬物於內,所感所性,乾坤,陰陽二端而已矣。」「天性,乾坤,陰陽。」「天地生萬物,所受雖不同,皆無須臾之不感,所謂性即天道也。」『若道,則兼體而無累也。以其兼體,故曰一陰一陽,又曰陰陽不測,又曰一闔一闢,又曰通乎晝夜。語其推行,故曰道;語其不測,故曰神;語其生生,故曰易;其實一物,指事異名耳。』
周濂溪和張載都以「道」為行動之道,天道為天地變化之道。天地變化之道,在於陰陽的變化,陰陽的變化常不可測,因此稱為神。朱子解釋『太極圖說』云:『天地之間,只有動靜兩端,循環不已,更無餘事,此之謂易也。』
程明道曾說:『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答張洪渠書)
程明道曾告韓持國說:『道即性也。若道外尋性,性外尋道,便不是聖賢論天德。』(端伯傳師說,二程全書、遺書第一)
『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一日之運,即一歲之運。』(呂與叔東兄二先生語。二程全書。遺書第二。上)
『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繼而生理者,即是善也。』(仝上)
『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己何與焉。至如言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都只是天理自然當如此。』(仝上)
『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為從那裡來生生之謂易,生則一時生,皆完此理。人則能推,物則氣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與有也。』(仝上)
『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言天之付與萬物者,謂之天命。』(明道先生語一。二程全書,第十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自然之道也。』(明道先生語二。二程全書,第十二)
『天下之理終而復始,所以恆而不窮。恆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恆矣。惟隨時變易,乃常道也。天下常久之道,天地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伊川註易經恆卦)
二程的天道,和周子張子所講的天道意義相同。天道乃是自然之道,即是宇宙變化之道。這種變化之道在天地之間,也在人的心裡。
邵康節也說:『天生於動者也,地生於靜者也。一動一靜交,而天地之道盡矣。』(觀物內篇)
朱熹講天理,雖也是講宇宙變化之理,但他的講法則不相洞。他把理和氣相分,作為宇宙萬物出二元,理在宇宙萬物中只是一個。
『天下只有一個正當道理,循理而行,便是天。』(朱子語類)
『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氣也,生物之具也。』(語類)
「問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為體,故萬物各具一太極。如此說,太極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極,而萬物各有稟受,又各全具一太極耳。如月之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而月,不可謂月分也。」(語類)
總結上面各代學者對於天道天理的主張,可以分成兩系:一系是書經的天道,一系是易經的天道或天理。書經的天道是上天對於人所定的規律,上天自己遵守,人當然更應遵守,天道和人道相連。易經的天道乃是宇宙變化之道,屬於形而上,易傳把這種宇宙變化之道,和書經的天道相貫通,因此便用之於人生,成了人道的根本。
宋明理學家把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和偽古文尚書皋陶謨的「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聯接在一起,由易經到中庸、大學,結成一個系統,而在這個系統裡作為連貫的線索的,乃是天道或天理。在宇宙變化上,以天造為基礎;在君主治國上,也以天道為基礎;在人生的倫理道德上,更是以天理為基礎。因此我們為研究儒家的哲學思想,必定要瞭解「天道」「天理」的意義。

(二)生生之理
(1)天道為生生之理
易經講天道,以乾道為剛,陰道為柔;乾道為動,坤道為靜,乾道資始,坤道資生。這一切形容詞,都形容天道表現的德能,而不表示天道的意義。為什麼乾道剛坤道柔呢?為什麼乾道動坤道靜呢?天道的意義乃是為萬物化生。生生之理,乃是天道或天理。
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王船山註釋說:『易之言元者多矣,惟純陽之為元,以大和清剛之氣,動而不息,無大不屈,無小不察,入乎地中,出乎地上,發起生化之理,肇乎形,成乎性,以興起有為而見乎德,則凡物之本,事之始,皆此以倡先而起用,故其大莫與倫也。』(周易內傳。卷一。頁六)
坤卦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王船山註釋說:『陰非陽無以始,而陽藉陰之材以生萬物,形質成而性即麗焉。相配而合,方始而即方生,坤之元所以與乾同也。』(周易內傳。卷一。頁十九)
易經的天地之道,即是坤之道;乾坤之道,在後代的註釋中,都解為生生之道:乾道坤道相合而生萬物。
由乾坤進為陽陰,陽陰之道在註釋中更成為生生之理。易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聖也。』徐復觀先生解釋說:『繫辭上的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即乾彖所說的「乾道變化」的「乾道」,亦即是生生不息的天道。……「繼之者善也」的「繼之」的「之」字,我以為指的是由上面一陰一陽的變化而來的生生不息。一陰一陽的結果便是生育萬物,所以繼之而起的,便是生生不息的作用。……『繼之者善也』的善,在此處還是形而上的性質,此形而上性質之善的性格是仁。』(11)
易經而且明明說:「生生之謂易。」(繫辭上第五)「天地之大德曰生。」(繫辭下。第一)『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也。』(繫辭上。第五)
宋明理學家根據易經這種思想,便常以天地之道在於化生萬物。周濂溪說:「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成,義也。」(通書。順化第十一)「天以春生萬物,止之以秋。秋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則過焉,故得秋以成。」(通書。刑第三十六)
張載「易說」解釋『乾,元亨利貞』說:『乾之四德,終始萬物,迎之不見其始,隨之不見其後,然推本而言,當父母萬物。明萬物資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
二程全書上說:『生生之論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二程全書。遺書第二、上)
程伊川說:『道則自然生道物,今夫春生夏長了一番,皆是道之生後來生長,不可道卻將既生之氣,後來卻要生長,道則自然生生不息。』(二程遺書第十五)
程明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生之謂性,萬物之生意最可觀。』(二程遺書第十一)
朱熹說:『天地別無勾當,是以生物為心。一元之氣,運轉流通,略無停閑,只是生出許多萬物而已。』(朱子語類)
戴東原說:『一陰一陽,蓋言天地之化不已也。一陰一陽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條理乎?以是見天地之順,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原善上。章三)『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氣化之於品物,可以一言盡也:生生之謂歟。』(原善上。章四)
在易經以外,儒家以天地之道在於生生,大家都引據孔子論語上的話:『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王船山註解說:『四時行,百物生,莫非天理發見流行之實,不待言而可見。聖人一動一靜,莫非妙道精義之發,亦天而已,豈待言而顯哉?』(四書訓義,卷二十一)
中國古代以農立國,以農夫的眼光去看宇宙的變化,莫非為使五穀生長:日月雨露,風霜寒暑,春夏秋冬,一年節氣,都和五穀的生長有密切關係。
天地之道既是萬物之理,萬物得著這種理而生,本身也就具有這種生生之理,這種生生之理在萬物是相同的。生生之理以陰陽相結合而成,陰陽結合應守剛柔動靜的原則,應按一定的位置:「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繫辭上。第一)「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卦、彖)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次序,『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繫辭上、第二)
這些原則,位置和次序,包含在生生之理以內,在萬物裡面自然而成。惟獨在人方面,則由人心去感應,由人自己去體驗,因此,生生之理在人方面乃稱為仁。

(2)生生之理稱為仁
「仁」在儒家的思想裡乃是中心思想。孔子在論語裡以「仁」作為全德,「仁人」作為最高的人格。宋明理學根據孔子的思想,乃以天地之道就是仁。這種思想,易傳已經開其端:『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繫辭上,第一)
張載曰,『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德,夫何言哉。天體萬物不遺,猶仁體四事無不在也。』(正蒙,天道篇)
二程遺書說:『醫家以不認痛癢謂之不仁,人以不知覺不認義理為不仁、譬最近。』(二程遺書二、上。)
朱熹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縕,萬物化醇,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仁與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哉!」(語類)
「仁是箇生理,若是不仁便死了!人未嘗不仁,只是為私欲所昏,克己復禮,仁依舊在。」(語類)
仁字和生字意義相同,在普通用語上也有,例如桃仁,杏仁,代表果子核中的生命根源。仁字不單單是生,而且包括「生生之理」的原則、位置和次序。
戴東原說:「生生之呈其條理,「顯諸仁」也。惟條理是以生生。顯也者,化之生於是乎見。藏也者,化之息於是乎見。生者、至動而條理也。息者,至靜而用神也。卉木之株葉華實,可以觀夫生。果實之白(即核中之仁)全其生之性,可以觀夫息。」(原葉上,章四)
「仁」除生生之理以外,還包含體驗這種生生之理的意義,在萬物以內,都有生生之理,但只有人能體驗這種生生之理,因為人有心,人心虛靈神妙能知,而又能愛,乃能體驗生生之理。
二程遺書說:『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為從那裡來生生之謂易,生則一時生,皆完此理,人則能推,物則氣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與有也。』(二程遺書、上)

萬物都有生生之理,但是萬物因所受的氣濁,沒有理智,便昏塞不能推知生生之理,人則可以推知,可以體驗,人的生生之理便稱為仁。
「仁」字普通解釋為人與人,即兩個人所有的倫理關係,即是我與非我的關係。我與非我的關係,當然是人與人的關係。然而人在生活中所有與非我的關係,並不限於人,也擴展到物,人與物的關係也稱為仁。
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都以生活為出發點,也以生活為終點,於是仁字和生字從倫理方面看,「仁」和「生」結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說:仁是生的表現,也是生的完成。

我與非我的關係,第一是彼此相接近,彼此相幫助:這就是愛。除愛以外,我與非我的關係還要包含其他許多的關係,因此,仁便包括一切的善德。
孔子曾以兩句話來表達仁的關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自己願意生活,也要使別人能夠生活,自己願意好好生活,也要使別人好好生活,這就是仁的意義。推廣這種仁道,在人與物的關係上也要表現出來,那時便能「仁民而愛物」。但在這種推廣仁道上,有該守的次序。人和人的次序,人和物的次序。儒家反對墨子,反對佛教,便是因為他們摧毀了這種次序。

朱熹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工矣。……或曰:程氏之徒言仁多矣,蓋有謂愛非仁,而以萬物與我為一,為仁之體者矣。亦有謂愛非仁,而以心有知覺,釋仁之名者矣。今子之言若是,然則彼皆非歟?曰:彼謂物我為一者,可見仁之無不愛矣,而非仁之所以為體之真也。彼謂心有覺者,可以見仁之包乎智矣、而非仁之所以得名之實也。……抑泛言同體者,使人含胡昏緩而無警切之功,其弊或至於認物為己者有之矣。專言知覺者使人張皇迫躁,而無沉潛之味,其弊或至於認欲為理者有之矣。』(朱熹、仁說。朱子大全。卷六十七)

朱子贊成以萬物一體去解釋仁,怕不懂的人昏昏胡胡以物我同一,失去修身進德的工夫,「而無警切之功」。後來王陽明的門生就有了這種流弊。但是理學家由仁而講宇宙萬物一體,則是「生生之理」的「仁」所有的自然發展。

(3)宇宙一體
今年是戊戌政變殉難的譚嗣同逝世九十周年,譚嗣同的思想,以他所寫的「仁說」為中心。他對「仁」的解說,以「仁」為「通」,「仁」能貫通萬物。他說:『仁以通為第一義,以太也,電也,心力也』(12)『是故仁不仁之辯,於其通與塞。通塞之本,惟其仁不仁。通者,如電線四達,無遠弗屆。』(13)譚氏主張宇宙萬物息息相通,本不孤立,只是人用許多名義把萬物都分開了。

因『仁』而宇宙萬物成為一體,這種思想並不是譚嗣同的發明,譚氏卻以歐洲的科學思想去解釋「仁」使萬物相通,聽起來很新穎。

萬物一體的思想,在易經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已開其端,但是第一位學者正式提出的乃是張載。張子在他的『西銘』裡明白地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王船山註釋說:『塞者,流行充周;帥,所以主持而行乎秩序也。塞者,氣也,求以成形;帥者,志也,所謂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性所自出也。父母載乾坤之德以生成,即天地運行之氣,生物之心在是,而吾形色天性,與父母無二,即與天地無二也。由吾同胞之必友愛、交與之必信睦,則於民必仁,於物必愛之理,亦生心而不容己也。』(張子正蒙註卷九)

氣成萬物的形體,天地之心造成萬物之性,天地之心為生生之理,萬物之性相同,惟人心能體驗天地之心而為仁,能仁民而愛物。

伊川語錄說:『問仁。曰:此在諸公自思之,將聖賢所言仁處,類聚觀之,體認出來。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也。後人遂以愛為仁。惻隱固是愛也,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為仁。』(二程遺書第十八)

二程遺書說:『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是為從那裡來生生之謂易,生則一時生,皆完此理,人則能推,物則氣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與有也。』(二程遺書二,上)
伊川語錄說:『問曰:人有言盡人道謂之仁,盡天道謂之聖,此語何如?曰:此語固無病,然措意未是。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道,一也,豈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中庸言:盡己之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參天地之化育,此言可見矣』(二程遺書第十八)
人性為理,來自天,與天地之道或天地之理相同。萬物之性也是來自天,也是同於天地之理。因此人與萬物之理相同。人和萬物因著相同之理,故可相通。所以學者說仁是通,仁使人和物相通,而成為一體之仁。

王陽明說:『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斛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大學問)

天地以生物為心,人物得天地之心以為性,人物都有生生之理,萬物因著「生」而互相通、互相感應。人總能體驗這種相通的一體之仁,而參天地之化育,以貫徹儒家天人合一的理想。

在中華民族生活上,生生之理的表現,在於家族,在於孝,字族乃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孝是生命延續的象徵。另一種生生之理的表現,在於民族,民族即是中華民族生命的延續,個人的生命,在民族的生命中延續不斷。

從「生生之理」的「仁」去比較儒家的思想和天主教的思想,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相同點。當然天主教的教義以「愛」為中心,儒家以「仁」為中心,兩者很相同。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關於仁的本質,兩者有相同之點。第一,儒家以仁來自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在上古乃是上帝之心。天主教以仁愛來自天主,天主的本性是仁愛。第二,儒家以仁的意義在於生,所謂「仁民而愛物」「一體之仁」,都是在保全和發展生命上將「仁」表現出來,「仁」的最好表現在於「立己立人」,「達己達人」。天主教的仁愛以基督為成全的模範,基督降生為給人以生命,使人成為天主的子女。第三,儒家的「仁」,以宇宙為範圍,「仁」的最高表現,在能參天地的化育,發揚萬物的生命。天主教所講基督的愛,不僅予人以生命,也給萬物的生命一種生存的意義。聖保祿宗徒在致羅馬人書第八章說明這一點:『凡受造之物都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因為受造之物被屈伏在敗壞的狀態之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使它屈伏的那位所有的決意,但是受造之物仍懷有希望,得享天主子女的光榮自由。』(八,19-21)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儒家以『仁』使人,萬物,天地和『天』相結合,神人萬物整體地結合而相通於「仁」中,天主教的教義說明天主造人和萬物的計劃,使萬物結合於人,人結合於天主。原罪使這個計劃破壞了,基督降生,重整這個計劃,聖保祿宗徒說:『或是世界,或是生命,或是死亡,或是現在,或是將來,一切都是你們的;你們卻是基督的,而基督是天主的。』(格前三,22)

民六十一年七月廿一日於天母牧廬






 

註:
(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上冊,頁十一。人生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版。
(2)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卷九,頁五。船山全集,華文書局。
(3)錢穆,道理,民主評論,第六卷,第二期,頁三十。
(4)嚴靈峰,論道理,民主評論,第六卷,第六期,頁一五O。
(5)羅光,儒家形上學,頁四七。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民四十六年五月再版。
(6)王船山,尚書引義,卷五,頁十一。
(7)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上冊,頁十六。
(8)唐君毅,中國哲學論,上冊,頁十八。
(9)王船山,周易內傳,卷一,頁一。
(10)周敦頤,太極圖說。
(11)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頁二0六—二0七,民五二年版。
(12)譚嗣同,仁說:仁學界說,中國學術名著今釋語釋,近代編,西南書局。
(13)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