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論集主頁 | 法立達著 朱蒙泉譯 |

 

 

13
神學論集
(1972)p463-472
   

度奉獻生活者的心理需要

 


法立達著 朱蒙泉譯

 

 

 

今天有數以萬計的司鐸、修士與修女度著獨身的生活,可是這種獨身生活的價值開始為人所懷疑,為此有關此種生活各方面的問題實在有討論的必要,而其所以引起人們疑慮的理由,大致不外下列幾點:

一、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強調婚姻的真實價值,並指出它也是一種導引人達到高度聖德與精神圓滿的生活方式。

二、聖經學家們認為過去人們所引用耶穌基督贊許獨身生活的言語及其在時間、地點以及環境上的可靠性,都有再討論的餘地。

三、在過度強調性慾價值的文化中,度獨身生活會遭遇到特殊的困難。


四、獨身生活中,因生理與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而引起的情緒上的困難。凡此種種都足以引起對獨身生活的誤解。

以上各種難題都可當作深入研究的題材,然而本文所將要討論的是有關最後一點,即在度獨身生活中,生理與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所產生情緒上的困難。

儘管現今的司鐸、修土和修女們面臨著這許多困難,但他們仍堅信自己的聖召—度獨身生活的聖召,有著天主聖神的引導。雖然他們自由選擇了獨身生活,他們希望也需要請教於心理學家和其他專家們解決因這種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困難。

雖然本文是針對度獨身生活者而寫,事實上,有許多資料為結婚與未結婚者都有同樣的用處,因為基本上的心理需要是人人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只是在重點和處理的方法而已。

一、生理需要
在研究人的行為時,一般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切的行為都有它的動機存在,換句話說這些行為都因人內在的需要而產生。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就是為滿足自己需要的一種努力。然而,「需要」是什麼呢?有了「需要」之後又產生什麼呢?「需要」就是人內在缺少某種東西而產生的緊張局面或不平衡狀態。當感覺需要時,人就開始緊張與不安,這種緊張與不安促使他從事某種行動以獲得那個需要,換句話說,他想把這種緊張解除以達到滿足或平衡的心境。譬如:當一個人在看電視時,他或許並不感到需要食物,但當他看到有關食物的廣告時,他可能就會感到不安而跑到廚房或冰箱前找食物吃。這就是一種指使他往一目標走,並解除他因饑餓而起的緊張與不舒服的行為。

饑餓是一種生理上的需要,其他如口渴、睡眠、氧氣、排泄、性慾等需要,都幫助人維持生理上的滿足與平衡,且這些需要都與人的生理機構有關,也藉此使人能繼續生存下去。任何人不能超過八分鐘缺乏氧氣,一個多星期不給他水喝或一個多月不給他食物吃而不遭到死亡。既然如此,當一個人察覺到缺乏氧氣、水份和食物時,他就開始感到不安、激動並緊張起來,直到他找到合適的物件以滿足他的需要時才會恢復平靜,這就是人的普遍經驗,而性慾也能引起類似的現象。據實來說性慾對個人的生存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對人類的綿延則有重大關係,另外度獨身生活者雖不必為沒有滿足自己的性慾而擔心對生命引起損害,但他們會經受到相當的挫折與緊張的困擾,而這種困擾則在整個人格的深處,由於基本生理自然趨勢不能獲得滿足而發生的。

二、心理需要
然而,生理上的需要只是人生許多需要中的一種而已,其他尚有心理與精神上的需要。所以,當我們研究人的行為時,也同時要意到心理與精神上的需要。雖然有許多心理學家提出各種不同心理需要的理論,但一般都認為以下五種是最為基本的心理需要:愛情、安全、成就、獨立與地位。缺乏這些需要雖不致使人喪失生命,但因這些微妙與不可捉摸的需要是那麼真實,缺少這些需要即使人直接感到情緒上的緊張是由此而導致,事實上這種緊張會強烈到使人格完全崩潰的地步,此種崩潰稱為心理上的死亡亦無不可。

現在我們要分別解釋此五種需要的意義:

1.愛情的需要:
愛情的需要是指給予與接受。在整個生命中給予和接受愛情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嬰兒與幼年時期臥不可或缺。在李伯(Ribble)、司比茲(Spitz)和其他專家們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嬰兒如果缺乏母愛,如撫摸不夠,缺少憐愛或其他愛情的表示,都會使嬰兒漸趨衰弱甚至死亡。年齡較大的小孩和成年人雖不致因缺乏愛情而死亡,然而他們仍舊有發生嚴重人格上偏差的可能。

2.安全的需要:
柯倫何尼(Karen Horney)給「安全的需要」下一定義:即指在威脅與敵意的危害中,仍感到無慮。然而,生理上的安全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心理上的安全更為重要。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倫敦遭受到劇烈轟炸,許多小孩都受到最安全的保護,可是大戰之後,這些脫離父母而移居安全鄉間的小孩所表現在心理上的擾亂與不安,遠比其他那些留在父母身旁而遭受轟炸經驗的小孩為嚴重。因了這個事實,很明顯的讓我們看出,當有愛你的人在你身旁時,比任何物質方面的保障更使你感到安全。為嬰孩如此,為成人何嘗不然?當我們長大成人,如感到或遇到沒人愛我們時,或因誤解而加給我們威脅時,我們也會感到不安。

3.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是指人能完成有價值的事。人人都應堅信自己具有完成有價值之事的能力。倘若他缺乏成就感,即使有人告訴他,他所做的工作很好,也不能使他滿意。為此,當人達到自己的目標時,他才能體驗到成就的樂趣。然而,很可能往往又因沒有人愛他或因缺乏安全感,縱然他有許多成就,也同樣會令他感到不滿;因欠缺前二項所產生的焦慮,使人不能完全發揮他的潛能;即使他最後成功了,也不能令他自滿自悅。

4.獨立的需要:
一旦人有了成就,就會有獨立的需要,因獨立的需要使他個人有能力自作決定,並對他自己的行動負責。在青年時代,獨立的需要尤其強烈,在整個人生中獨立的需要亦佔有相當的地位,人除非能獨立的思考、決定與行動,便算不得是成熟的人。

5.最後說到地位的需要:
地位的需要是對自己價值的肯定。這點可能是人類最基本與最重要的需要。人人都願意感到自己是個好人,是個有價值的人。如果別人使他感到他是個壞人、卑微的人或無能的人,那麼他就會感到不安。許多向心理學家求助的人都說,他們之所以求見的理由是因他們「恨」自己。假使他們的自我價值不能肯定,勢必不能感到快樂。

三、精神需要
另外,我們要提出在心理學書籍中很少提到的所謂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包括信仰、愛與崇拜至高無上的主宰——一位超越全人類、無限美善和大能的主宰。精神需要也包含著「為他人而生活」,超越個人境界和找到生活的意義。欠缺這種需要並不如同缺少其他的需要那麼明顯,許多人可以經年累月的缺乏此種需要而不察覺,然而這並不是說它不存在或不重要,而是說它是一種比較微妙的需要,況且心理學又是一門較新的科學!在這方面的研究尚很淺薄,自然不足為奇。最近,魏特.法蘭克「Victor Franki」和其他的心理治療專家常述及有關「存在神經病」的理論,所謂「存在神經病」(Existential Neurosis)即指人因缺乏生活目標所引起的挫折與焦慮。那些找不到人生目標與生活動機者,也可能正是因為精神方面的需要沒有獲得滿足。

在討論三方面問題的需要時,我們不可忘記這些需要可能產生在意識層內,也可能不在意識層中,也就是說人或許感覺到它的存在,或許感覺不到;譬如當一個人在饑餓的時候,他可能感到肚子空空,他就去尋找食物以充饑,可是有時候他感覺不到因饑餓而產生的挫折、緊張和消沉,甚至連在一頓豐美的午餐和平安的睡眠後所減輕的緊張情緒也沒有被察覺出。因此,大部份生理上的需要是可以被感覺出來的,但有時候對食物、性慾與睡眠等其他需要所造成的緊張就毫無知覺了。

心理上的需要存在於下意識層中的可能性較大,這也許是因為人們不願意承認他們有對愛情、地位和他人讚賞的需要,當他們發現自己需要被愛和被尊重時,感到難於啟齒,立刻把這些願望壓制下去,從此,這些需要就進入了下意識層中。最後,精神方面的需要或由於不被瞭解,或雖被瞭解,但不被接受而疏忽,不然就被鎮壓下去,這樣,表面上雖似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事實上,在人生過程中,許多人都多少體會到他們是屬於一位大能與慈善的主宰,並有向只求得愛情與協助的需要。

四、中心問題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要問,以上所討論的問題究竟與獨身生活有什麼關係?其實,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說許多獨身主義者如果在心理方面的需要獲得滿足後,犧牲性慾的需要較為容易,而且,通常而論,會士們在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比心理方面的需要更易獲得滿足。

在過去的陶冶方式中,有許多會士對愛情、犧牲和服從方面接受到不很正確的觀念,結果在愛情、安全和獨立方面的需要就遭受到莫大的挫折;也有許多會士因害怕自己驕傲,對謙虛之德抱著一種不正確的看法,認為自己一文不值。當會士做完一件善舉後,很少希望得到他人的讚賞,也難得受人稱讚,因此,要想獲得滿足自尊的需要,是多麼的困難;甚至對自我鑒賞也如同緣木求魚。通常而論,除非有人親自告訴你說,你是個好人,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價值。

以往度奉獻生活者也許只在下列的情形中才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認為自己的生活地位高於結婚人的地位。然而,公會議之後,作者都普遍強調所有的基督徒都可被召叫成聖,所以其他的生活方式亦能臻於成全的境界,於是奉獻者也就開始感到自己的地位並不具有特殊價值。

再者,過去的教友們——天主子民——也的確認為獨身生活較普通教友高出一等,可是現在,即使是教會內的書籍、報刊與雜誌也開始對獨身生活的價值發生懷疑,有時,甚至對獨身主義者抱有譏諷的態度,使得會士們深受其影響。
那些離職的會士與司鐸們之所以請求結婚許可,主要的原因並不一定是為求性的滿足,而可能是因感到寂寞和為人所冷落,不為人所愛戴與讚賞,於是他們就希望能在婚姻中獲得本來在基督化的團體裡所應有的以愛為基礎的友誼、愛情和讚賞。自然,無可否認的,仍有些會士們認為只有把自己的愛情投入於一異性者身上,或說只有婚姻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耶穌會士吉爾神父(Jame Gill, S. J.)曾在哈佛大學做過一個研究,其結果曾登載在國際前驅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arch 10, 1970)。研究的對象是二千五百位離職的神父。吉爾神父發現獨身的困難,為這二千五百位神父來說並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消沉是他們心理上最普遍的現象。這些神父通常生活在緊張的狀態中和嚴密的組織內,他們克制自己,犧牲了許多人性方面的要求,久而久之即使有才有德切願獻身的人也會感到悲哀、孤獨、失望和怨恨。這類現象通常也發生在現代工商界的青年經理的身上,他們的人格為制度所限制,人性和人情為環境所蛀蝕。

在人格分析中,吉爾神父又發現離職的神父都是以工作為生活的中心,其父母性格好強,自幼鼓勵他們做最難的事,越難做的事越使他們發生興趣。他們工作時衝勁十足,樣樣只求十全十美,即使成功,仍不願接受成功的滿足和安慰。話雖如此說,在潛意識中,他們暗暗地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切願從他們所服務的人們那裡得到鼓勵。若不幸得不到合理的讚賞和鼓勵,他們就會因此而擾亂不安。長此以往,經過五年或十年的悲痛歲月,失意和消沉接踵而來。這時他們會感到別人根本目中無其人,他們認為沒有人理會到他們為工作所付出的代價和努力。若遇到他們的長上或主教是屬於苛求類型的人,永遠希望他們做得更多更好,即使他們已經做了超過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地步,長上或主教還不感滿意。年復一年,喝彩和讚許越來越少,他們對自身,自己的職司和獨身的要求也越來越不滿意,置身在這種處境中的任何人的感情就變得非常的脆弱,若遇到一位富於同情心的婦女,給他們以情感上的安慰與支援,他們很容易成為愛情的俘虜。

 

五、結論
根據吉爾的研究,顯而易見地,若認為離職司鐸都是好色之徒,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知道獲得在性慾方面的滿足,並不是問題發生的首要原因,許多司鐸和會土所以離職結婚,多半是為尋求基本上的心理需要,而這些需要本來就應在度奉獻生活者的團體中或所謂的「基督化團體」中所擁有,因他們的聖召就是為對其弟兄履踐愛德。所以,抱獨身生活者一定要學習能夠在位格關係中與少數人來往,藉著這份情誼他們就會愛與讚賞自己,同時也會愛與讚賞他人。

以往,會士們只能從當權者那裡尋得些讚賞與認可,使他們在心理上或感覺上獲得滿足與自尊,瞭解了這一點,我們現在就知道當如何去教育、培植那些願度奉獻生活的人,我們還當推廣及於全體天主子民,使他們明白這些心理需要的重要性,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從同伴中得到彼此間的愛戴、讚許與尊重,不可否認的,這些需要的確是度獨身生活者為繼續答覆天主邀請所不可缺少的。如果,我們希望會士們在心理上能夠健康,這些對愛情,友誼與服從的新觀念都應當慢慢的,不分年齡和地位的懸殊,而受到普遍的接受,他們也會再度發現獨身生活的意義,不是因為它是一種更高超的生活方式,而是因為當他們為人類和天主奉獻自己時,能使得自己的生活變為更充實,更幸福。

 

作者法立達修女為庇茨堡卡祿學院心理學系主任SrMRita Flaherty, RSM, Carlow College,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本文采自一九七O年第二十九期「會士雜誌」Review for Religious, Vol29, 1970

 

 

 
| 神學論集主頁 | 法立達著 朱蒙泉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