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期 | 神學論集 |
(1972)p.328,327 |
---|---|---|
從神學研習會看明日的臺灣教會 (轉載民國六十一年三月份鐸聲(三號48-50頁))
|
||
離開輔大神學院,還沉醉在剛過去的幾天──生動難忘的日子,使我深深地感到我國的教會在進步中,恐怕不久的將來一個新的面貌呈顯在人面前,這是我要寫此文的動機。 (一)教會在進步。這不是出於感情的衝動,而是確定的事。 提到進步,恐怕有人立刻拿出許多不進步的例子來反駁,這個我不否認。但是,從,這次神學研習會來看,我們不能再悲觀了;而且從這次研習會所給與我們的啟示,我們應該看出來教會的進步。 ( 1 ) 此次講習會不是由教會領導當局所舉辦。使我們看出來教會的進步也可以從基層做起,甚至必需從基層做起。這啟示我們,教會的進步就在於這些基層的工作人員。我們不能再等待了,我們也不必抱怨教會領導當局的觀望、等待,甚至裹足不前的態度。我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 2 ) 此次參加研習會的神父修女們是這末認真,雖然他或她們的趨向有所謂保守或前進的不同觀點(恕我這樣說),但都有著共同的目標:求進步、求革新、求團結。 (二)一個新的面貌。這是從一群修士、修女們身上所看到的。 這幾天,我看見神學院的學員、修士同修女們在他們的教授領導之下組織這次研習會。無論是講習本身,或是禮儀生活以及服務,都能組織得那末周詳縝密,使我們看出來教會未來的基層人員的新面貌。 (1) 人情味。這是今天的時代徵象。過去的一代,讓人感覺到嚴肅、道貌岸然,但一切都是在按法律行事,絕少人情味,無形中與人來往有顧慮,劃了一條楚河漢界,令人敬而生畏。 這一群修士、修女們在一起工作服務,沒有因著性別使他或她們感到不自然,無形中為未來的牧靈工作舖了一條康莊大道,並打破傳統的「司鐸發令、修女聽命」的不成文規律。因為教會的傳 教工作是所有的天主子民的義務,應該是共融的,分擔責任。 至於他成她們對參加講習會的學員所表現的服務態度是那末的真誠、大方、周到,一點不會使人有作客之感。也沒有司鐸與修士、修女之間的隔閡之感。 (2) 自動自發的精神,一切朝著美滿的目標。 今天的青年自我認識雖然有時偏激一點,但這種現象究竟是發展自己的性格很重要的一環。負責培養未來的司鐸或修女者應認清這一點。我想訓導今天的青年不是你要他們做什麼,而是要幫助他們認清自己要做什麼。只要他們有自動自發的精神,朝著一個崇高的目標邁進,至於作風問題只不過是時代的反應,我們沒有理由勉強他們開倒車。難道我們過去的一切傳統方式都是對的嗎? 我們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司鐸與修女們的新面貌,我們不但不該懷疑,反而應該慶幸。 (三)向教會領導當局進言。我們這些教會的基層人員非常明瞭當局的責任。我們絕沒有革命的企圖,我們有的只是求進步,求革新的希望,我們有求於教會當局的,是給與我們鼓勵、支持。我們可以向當局保證,我們都有Bon Sens。 若是我們基層人員自動地組織講習會或座談會,或是推動一項活動,我們非常歡迎教會當局來參加,更好同我們一齊進行。但我們不能等待了,至少請不要為我們擔心。 另外,請教會當局對培植未來的司鐸及修女作一徹底的研究,從各方面蒐集資料,並親身去體驗,與青年修士、修女們交談,認清他或她們的願望。至於道聽途說不必太認真,各人的看法不同,反應也有出入。我們需要今天的青年能應付明天的世界。 我們同聲祈禱上主,祝福我們的教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