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祈禱的方式都溯至會的初創時期。基督曾教訓他的門徒,幾時要祈禱,應該關起門來,在屋內單獨地面對天父。另一機會裡耶穌又說過,那裡有幾個人因他的名聚在一起,他就在他們中間。
不過目前有一個時髦,把個人的單獨祈禱看做一種神性自私的結果,或者說個人祈禱是想逃避為愛別人所應肩起的種種負擔,但這樣說起,對方也能將話柄扭轉過來說,很多人在團體祈禱裡所要尋找的是人間的溫暖,不是天主的面孔。喜歡在一起是件好事,但有時人怕單獨地面對自己也是一個事實。
這樣辯論下去是無止境的,但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重大考驗,歸根結底,還是在人獨自面對天主時發生的。今天有一種傾向,不將救恩看做一件個人的事。在某種意義下這是正確的,並且在越過死亡的門限以後,我們將形成一個聖者的團體,彼此親密地合而為一。但跨越死亡的這一步究竟還是個人的事,團體不能代庖。福音也不斷地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須在天主面前為自己交賬,沒有任何人幫得上忙。「兩個女人同在磨旁推磨,一個被提去,一個被留下」(瑪廿四41)。這就是人生的至高真理。我們生活在一起。但天主選我們是一個一個的,我們不是一些不知名的數目字。最後也是每一個人要在天主面前為自己負責。
不錯,有些信友以為自己單獨祈禱時,離天主更近,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孤芳自賞,把自己的一點小長處當做偶像崇拜。相反,又有另一些信友,對於團體祈禱感覺到很大的吸引力,但事實上並沒有超出感覺的層次之上。他們使基督這樣地現實化,這樣地成了他們之間的一個,以致再不需要多大的望德和愛德來期待耶穌的來臨了。以上這兩種祈禱的方式都能使人裹足不前,使祈禱生活沒有進展。
由以上所述可見無論是團體祈禱,或個人祈禱,其價值不在於外在形式,而在於這兩種形式各自所有的好處。
我們是天主的子民,朝著一個共同目標前進。我們形成一個團體,一個在基督牧人領導下的羊群。更進一步說,我們形成一個身體,即基督的奧體,一個教會,即基督的教會,這個教會絕不因其肢體的死亡而解體。因此我們一同讚美基督,一同尋找,一同接受。將來在天上的耶路撒冷,我們還是一同歌頌救贖了我們的恩主。
為了這個得救的碩大團體,教會制定了一個禮儀,一個祈禱的週期,來表達這個團體對基督的信仰,及對天主的崇拜。幾時我們參與這些禮儀,就是生活在普世教會的韻律裡,同聲同氣,一心一德地向天主祈禱:這類祈禱因為有一定的儀式和隆重的氣氛,難免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仍舊是很重要的,因為一方面它表達普遍的信仰,另一方面因了它團體的,及有節制的儀態,能越過純感覺的地帶而達到人內最代表人性的部分。
公共祈禱在自己的韻律裡包藏著人在與天主的關係中所想發生的各種情緒的衝力。因此生出了另一種需要,就是在更小的團體裡祈禱,為能讓人的感情及悟性更自由地表達自己。在某些過於保守的教會裡,因為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才造成許多地下教會的出生。組織地下教會的這些信友,各按所好,聚會在一起,來追尋一個更真實的祈禱方式。這些人居心雖佳,但也得認清一個事實,就是這樣與人隔離的小團體祈禱,會使人再無能力去參與教會不能沒有的普遍敬禮,也會使人不再重視私人祈禱。
無論如何,任何形式的團體祈禱,總不該使我們忘卻,個人與天主之間的往來常是最基本的一件事。若不恆常不斷地培養這一層與天主的關係,基督徒的神靈生活總是不健全的。教會內的偉大神秘家都是單獨地升到天主的聖山上。
參閱:Yves Raguin, S. J. : Prier a l"heure qu"il est. Supplement a Vie Chretienne. Mai 1971 No. 137, pp. 24-25: 10.prier e semble et prier se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