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神學論集
(1971)p165-174
   

耶穌顯聖容奧跡的解釋

 

教會嚴齋月的禮儀,在四旬期第二主日,不論甲年,乙年,丙年,都恭讀耶穌顯聖容奧跡。顯明地,它把這個奧跡視為走向復活奧跡的踏腳石。有關顯聖容奧跡的記錄,除了對照福音(瑪:十七1—13;谷:九2—12;路:九28—36),尚有若:十二27—28 和伯後:一16—18。我們對於這個奧跡的解釋分四段:(一)奧跡敘述的準備,(二)奧跡的中心,(三)奧跡的陪襯因素,(四)奧跡的歷史性。


﹝一﹞奧跡敘述的準備
耶穌顯聖容的奧跡,應當屬於傳教生活的第二階段。普通大家把伯多祿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承認耶穌為默西亞的事件,作為祂傳教生活的分界點。從此以後,面對耶穌的人群分為兩組:一面是拒絕接受耶穌的大部分人群;另一面卻有著少數堅決地跟隨祂的弟子。耶穌自己因為遭受當時權威的反對,同時擺脫群眾的政治性默西亞的牽連,所以退出傳教工作,專心於弟子之訓練。對於這一小群人,祂將漸漸地啟示自己的奧跡,要他們知道他們所承認的默西亞乃是走向路撒冷蒙難而死,然後復活的人子。在走向耶路撒冷去的行程上,三位對照福音的作者都記錄了耶穌三次預言自己在耶路撒冷的死亡與復活(瑪:十六21;十七22—23;二十17—19。谷:八31;九31;十32—34。路:九22;九36—44;十八31—33)。這裡我們無法嚴密地分析每一次的預言和預言後的種種反應。大體上我們可以說,每次耶穌預言後,總是有弟子的不了解與不接受的反應。伯多祿之諫言而受到耶穌的懲戒便是一個例子(瑪:十六21—23)。三位對照福音的作者都相似地指出宗徒對於耶穌預言的消極反應,而耶穌便針對他們的態度發表十字架的教訓。譬如耶穌懲戒伯多祿之後,在瑪竇福音中,接著便記載背十字架的必要(十六24—26),而且將來人子要在光榮中予以賞報(十六27—28)。總之,按照思想結構,耶穌走向耶路撒冷,路上三次預言死亡與復活的記載,都是具有這樣一個格式:預言——宗徒的消極反應——耶穌的教訓與對未來的希望。因此三次預言不只是有關耶穌自己的未來,其實也是有關弟子的未來。這個未來的奧跡有著兩面:光榮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每次弟子在黑暗一面前不安與憂悶,每次耶穌仍舊表示堅決地接受痛苦,同時也把光榮一面提出。
走向耶路撒冷的行程,為耶穌雖然是走向死亡,但是不可分離地也是走向光榮。可是為宗徒好像只是一個走向死亡的悲劇。為耶穌祂自己的去世(passing)(路:九31)顯明地是一個完成,可是為宗徒這是一個謎,一塊絆腳石。耶穌每次給他們疏導,把謙卑與光榮,可恥的死亡與三天後的復活,痛苦與賞報常連結在一起;但是這樣的預言在復活與天主聖神降臨之前,在祂自己尚未在光榮中把十字架的絆腳石消除之前,宗徒們無法了解。
耶穌顯聖容的奧跡,便是天主聖父針對宗徒們的態度,對三位特選弟子,在極短的時間中,啟示祂兒子的光榮。三位對照福音作者都在第一次預言死亡與復活之後,編插這段顯聖容奧跡。再者,我們可以見到福音作者都在耶穌疏導宗徒與顯聖容奧跡之間,寫著一句非常難懂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中,就有些人在未嘗到死味以前,必要看見人子來到自己的國內。」(瑪:十六28)這句話的原來意義該是關於末日人子降來,但是三位福音作者都把祂懂成耶穌在疏導宗徒之後,預報不久將要發生的顯聖容奧跡。而且教會中不少教父也是作如此講解,以為耶穌在這句話中,報告有人要提先見到光榮中的人子。
為此,我們由顯聖容奧跡的記錄的前後分析,可以知道這個奧跡給三位特選弟子預先見末日的光榮;向那些因了預言而垂頭喪氣的弟子,天主聖父好像說;他們應當抱著信心跟隨耶穌,走向十字架與光榮的復活。

﹝二﹞奧跡的中心
顯聖容奧跡的記錄中充滿了聖經名辭,如果我們想比較有次序地研究奧跡的意義,必須先把中心思想提出。而一般說來,大家認為奧跡的中心是天上來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瑪:十七5)這話使我們想起耶穌受洗時的天上聲音(參閱拙著:耶穌受洗奧跡的解釋。中華學術院天主教學術研究所學報第一期,十七—二七),只是增加了一個聽從耶穌的命令。因此,在這句話中,我們可以認出耶穌的三個名號:天主之子,天主喜悅的僕人,像梅瑟一樣的先知。但是又因為整個顯聖容奧跡記錄的內容與達尼爾第十章有關,所以人子的名號也該包含在內。
耶穌是天主之子:為福音作者,天上聲音所說的愛子,不該只指默西亞,而且也指耶穌是天主的獨生子,「先存的兒子」。這層意思是初期教會默想了聖詠第二首:「上主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而對於耶穌神性的承認。福音作者願意將顯聖容奧跡與受洗奧跡互相對映。耶穌在受洗時,如同其他以色列人一樣,好似罪人走近若翰;天主聖父卻宣告祂是自己真實的兒子。現在,在祂預言苦難之後,天上的聲音向三位弟子,公開承認耶穌是自己的愛子。
耶穌是上主僕人:瑪竇云:「我所喜悅的」,路加云:「我所揀選的」,無疑地使我們想起依撒意亞所詠「上主僕人」的詩歌。(依:四二1 )
耶穌是像梅瑟一樣的先知:申命記十八章十五節,已在梅瑟口中說:「上主你的天主,要由你中間,由你兄弟中,為你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應聽信他。」而伯多祿在耶穌復活後,便將這話應用在耶穌身上(宗:三22),所以耶穌便是這位先知。其實天上聲音的命令:「你們要聽從他」,已經足夠說明耶穌是先知。誰拒絕祂,要自民間剷除;誰跟隨祂背十字架,要得到復活的光榮。
為此,顯聖容奧跡的中心思想,乃是天主聖父向三位弟子,宣告耶穌是自己的愛子,喜悅的僕人,像梅瑟一樣的先知。他們應該聽從祂,由十字架走進光榮。
除此以外,聖經學家以為顯聖容奧跡的整篇記錄反映著達尼爾第十章。因此,耶穌的人子名號也隱含在內。

(三) 奧跡的陪襯因素
我們已經把奧跡的中心意義提示出來,為使這個中心更為顯著,在記錄中尚有不少陪襯因素—─高山,光耀,梅瑟與厄利亞,帳棚,彩雲—─。我們也要簡單地加以解釋,為說明奧跡的意義。
高山:耶穌單獨領著三位門徒上了一座高山。高山乃是許多宗教的起源地,天地相接之點。雅威降來也在山上(出:十九20)。可是我們這座高山沒有名稱,傳統上說這是大博爾山,而今天的批判家更以為是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北部的赫爾孟山。其實這樣勉強的搜尋,正失去了福音作者沒有將高山命名的真意。他們願意指出耶穌捨棄了熙雍聖山,選擇猶太地區別的一座山。熙雍在聖經中是雅威的住處,默西亞的地區(詠:二6),也是世末萬民來朝的地點(依:二2—3)。然而耶穌選擇另外一座高山,因此超越了熙雍在傳統上的尊嚴與高貴。這是指點一個新的時代。
如果我們注意瑪竇福音,那麼高山的意義更為清楚。福音起初有耶穌受誘的極高的山(四8),魔鬼以世上的一切國度及其榮華來誘惑祂。而在福音之終又有耶穌指定的山(二八16),那裡祂將授權宗徒往訓萬民。而在兩者之間,有著顯聖容奧跡的高山。三處記錄有著一個上升的層次,在第一座高山上,耶穌拒絕魔鬼的榮華;而在第二座高山上的顯聖容,正是耶穌責斥伯多祿為撒旦之後,天主聖父提先賜給祂光耀的顯露;最後在山上,祂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瑪:二八18)所以,如果我們觀察瑪竇福音的安排,顯聖容奧跡實在是導向復活的踏腳石。其次,在這裡尚有聖經學家指出,耶穌是新梅瑟的思想,也在這高山的陪襯因素中可以看出。天主的啟示是在高山上:在西乃山上,梅瑟接受了石版(出:三一18),也在這山上,天主顯現給厄里亞(列上:十九8),現在天主聖父向光榮之子說話是在一座新的西乃山上。這層意思有人在瑪竇與馬爾谷的顯聖容記錄的第一句話「六天以後」中已經看出。出谷記說:「梅瑟上了山,共六天之久,第七天上主從雲彩中召叫了梅瑟」(二四15—16)。如同梅瑟在第七天上進入雲彩,同樣新梅瑟在「六天以後」顯聖容。否則,我們實在不易註解二部福音所寫的「六天以後」的真正意義。
光耀:耶穌在三位宗徒面前變了容貌,福音作者用了默示錄文體描寫祂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耶穌這個光榮,正是他在預言苦難之後,向宗徒們所說的人子要在祂父的光榮中降來的光榮(瑪:十六27;谷:八38),只是現在先在三位弟子前顯現出來。所以耶穌的顯聖容,正是如同上面所說的,在預言受苦的背景上,天主聖父給與宗徒的保證。
而且我們還該知道,在聖經傳統中,光榮只屬於天主,只有天主是光榮的。現在這個記號在耶穌身上出現。這並不如古經中梅瑟的面部,因了與上主交談而發光,反映出的是天主的光榮。耶穌的光榮出祂的內部;這個光榮在聖誕夜裡環照牧童(路:二9—10);後來斯德望(宗:三13),保祿(宗:九3)都要見到。
梅瑟與厄利亞:對於二人的同時出現,聖經學家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普通而論,梅瑟象徵法律,厄里亞象徵先知。但是天上的聲音說:「聽從他」,這使人想起的是像梅瑟一樣的先知,而不是厄里亞。也許厄利亞之出現,象徵默西亞之前驅。可見二人在顯聖容奧跡中的意義,有著不同的解釋。
在辣彼傳統中,有著這樣一個說法,天主給梅瑟說:當我遣發厄里亞來的時候,你們二人應當同行。也許這個傳統影響著顯聖容的記載。梅瑟大先知偕同默西亞的前驅厄里亞,一起來向最完美的先知致敬。
由於厄里亞之出現,當他們下山時,便討論這位先知,耶穌將厄里亞與若翰相比,祂從若翰的為義致命,又提起人子的要受磨難。路加福音沒有記載這段下山時的討論,但是他告訴我們,在顯聖容時,耶穌同梅瑟與厄里亞,談論自己的去世,即祂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路:九31)。這裡所說的「去世」,實在包括耶穌的死亡,復活與升天。因此,我們可以說,梅瑟與厄里亞的出現,多少與耶穌的未來有關係。
帳棚:有人說伯多祿的話是東方人對客人的禮貌,有人說此時正值帳幕節,因此引起伯多祿的話,也許最為容易的解釋,乃是帳棚象徵永遠(路:十一9),伯多祿此時想起末世來臨而說了這話。
彩雲:伯多祿要搭三座人手所造的帳棚,彩雲降下遮蔽了他們。帳棚出自人手,彩雲來自天上;帳棚給人黑暗,彩雲給人光明。古經中,彩雲乃是天主顯現的標記;在耶穌顯聖容的山上,彩雲下降,是天主臨在的標記。
以上我們將陪襯奧跡的一些因素,簡單地註解過了。其實這些因素,不過是以默示錄文學的類型,把奧跡的中心意義再加說明而已。總之,三部對照福音對於耶穌顯聖容奧跡的記錄,都是在預言苦難的背景中,為光榮的復活安置一塊踏腳石。由此可見,教會的禮儀,基本上非常正確地應用了那些福音材料。

﹝四﹞ 奧跡的歷史性
我們解釋了對照福音記載的顯聖容奧跡之後,很自然地會問究竟整個奧跡的歷史價值有多少。好些批評家以為顯聖容不是耶穌生時所發生的事,而是福音作者把耶穌復活後的一個顯現,提早記錄在耶穌生時。這樣的假定不易為人信服,因為它與記錄中的許多材料不能配合。耶穌復活後的顯現目的使人認出祂的真面目,所以不應該變容。而且復活後的耶穌隱藏自己的光榮,所以也不應該會有顯聖容奧跡的光耀。至於天上降下的彩雲,梅瑟與厄里亞,以及伯多祿的話等等因素,實無法適合復活後的耶穌。相反,三位弟子之選擇,宗徒們之不了解等等,都反映耶穌生時的情況。因此,我們更自然地在顯容奧跡中,看出天主聖父在耶穌生時對於人子使命的印證。
然而另一方面,在這事實上,我們又不能不承認福音作者所用史料的自身具有的文學類型。顯聖容奧跡的記載相當清楚地顯出默示錄的類型,以及傳統上天主顯現含有的因素。譬如上山,顯現,使命,下山四個步驟確是最基本的描述天主顯現的類型。這可與出谷記中相似的記載互相比較。
總之,我們認為耶穌顯聖容奧跡的記載,並非傳奇性的創造,而是一個歷史中心事實,外面包圍著文學類型的因素。這是宗徒時代的特點,往往在耶穌事件上加上神學解釋。我們解釋的對照福音中的顯聖容奧跡,基本上含有天主聖父對於自己愛子的啟示,而文學類型把這中心事實在神學思想中發揮。如果我們繼續研究若望福音,大概可以得到相似的結論。
耶穌顯聖容如果是祂生命中的一大奧跡,我們也許會驚訝為什麼第四福音好像沒有記載。但是這僅是初步的印象,事實上若望並沒有失掉這段記錄。為若望而論,耶穌的整個生命是一個恆久的顯聖容,「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而我們見到了他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若:一14)不過,在一個特殊的時辰上,天主子的光榮更是明確地顯現了出來。這是在祂榮進耶路撒冷之後,有些希臘人前來見祂(若:十二21—22),在這情況中,若望福音記載了一段可以與對照福音中顯聖容奧跡比較的文字,我們先抄錄在下。
『耶穌回答他們說:「人子要受光的時辰來到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但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果實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罷!但正是為此,我才到了這時辰。父啊!光榮你的名罷!」當時有聲音從天上來:「我已光榮了,我還要光榮。」在場聽見的群眾,便說:「是打雷了」另有人說:「是天使同他說話。」耶穌回答說:「這來的聲音不是為我,而是為你們。現在就是這世界應受審判的時候,現在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趕出去;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十二23—32)
這段文字與對照福音中,當耶穌預言受難,以及弟子表示難於接受後,所有的訓誨與疏導,具有一樣的性質。甚至文字上也顯出相似,譬如:瑪:十六25—27「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因為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而在這段記錄中,若望福音也有天上的聲音:「我已光榮了,我再要光榮。」
天上的聲音說:「我已光榮了,我再要光榮。」那是答覆耶穌的祈禱:「父啊!光榮你的名罷!」。光榮聖子,便是光榮父的名,在耶穌的生命中,自祂受洗開始(若:一31—34),祂的一切宣講與工程,都是天主聖父的光榮的證據,也是耶穌自己的光榮,所以天上的聲音說:「我已光榮了」;現在耶穌臨近受難與復活,因此這聲音還說:「我再要光榮」,因為巴斯卦奧跡乃是耶穌的光榮的圓滿。可見,基本上若望的記錄與對照福音的顯聖容奧跡,同樣是天主聖父為聖子的光榮,預先作證。二種記載中的天上聲音,都是在光榮走向苦難的耶穌。不過,若望福音沒有對照福音的文學類型,因此我們見不到高山,彩雲,光耀,梅瑟與厄里亞等等因素。這裡天上的聲音已經不是為三位特選的弟子,而是為四周的群眾。事實上,對於信者,耶穌的一切工程,祂的整個生命都是來自聖父的光明。
總之,在若望福音中,我們可以發現對照福音記載的顯聖容奧跡的歷史中心。現在我們再讀伯多祿後書:
「我們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來臨,宣告給你們,並不是依據虛構的荒誕故事,而是因為我們親眼見過他的威榮。他實在由天主接受了尊敬和光榮。因那時曾有這樣的聲音,從顯赫的光榮中發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來自天上的聲音,是我們同他在那座聖山上的時候親自聽見的。」 (1-16-18)
這裡我們又可發現顯聖容奧跡的中心材料,而如同若望福音一樣,並沒有默示祿文學的類型。只是伯多祿後書已把這件事實作為基督再來的證據。
因此,根據了不同的傳統材料,我們應當承認天主啟示自己聖子的中心事實,其實這只是「聖言成了血肉」在特殊時辰中的一個表現。誰若接受這個基本信仰,不論在對照福音或若望福音中,都可以看出天上聲音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