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神學論集
(1971)p141-147
   

拉徒萊著:神學-得救的學問 (註)

 

這本原來用法文寫成,而以譯成數種文字的書,雖然只有二八六頁,卻扼要地闡述了今日神學的各種問題。難怪很多神學以採用這本書當作「神學入門」,即初入神學院的學生不可不讀的一本書。這當然不是出自偶然。原來作者除了曾得歷史學和神學雙重博士外,曾在他的本國加拿大及羅馬額我略大學教授基本神學多年,近數十年神學上的變化他都歷在目,而在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神學討論上他確實有過很大的貢獻。
本書共分五部分:一、神學的性質;二、神學的方法;三、神學的科目;四、神學與信徒的生活;五、目前神學的動態與方向。每一部份的立論都很精闢而明朗,要想用中文介紹,最好將它全部譯出。但因限於時間和精力,今暫將第五部分的第二章較詳細地介紹。這一章名:當代神學的幾個大軸心:1.天主聖言的神學;2.基督論的各種問題(其簡介見「神學論集」(4)頁二一四,二三六);3.教會的神學;4.教會與世界的關係;5.恩寵與聖事;6.末世論。下面筆者將3.4.兩節盡力地忠信譯出,讓讀者對本書有較直接的認識。

3、教會的神學
教會在最初幾個世紀所特別關注的,是一些關於天主聖三及基督論的大問題。中古世紀神學研究了救贖論和聖事,而我們這個二十世紀似乎是教會學的世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就曾檢討教會自己(教會憲章),及教會與世界的關係(教會在今日世界憲章)。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既因環境的惡劣而中斷,未境之工中有關教會的道理最使人感到迫切的需要。教會不僅是一個歷史的事實(信證學的觀點),還是一個信仰的對象。大家所迫切需要的一個教會學就是源流中,並以教會在聖神內的生活為出發點來研究教會的奧跡,使得教會的許多的生活不同面貌都能平衡地、和諧地顯露出來。在這種研究過程中,教會似乎慢慢地解脫自己,為能集中於基督及神聖。
在教會憲章所討論的主題中,最使教會面目一新的,是教會為一得救的聖事和互通的「奧跡」這個題目。教會是一個得救的聖事或記號,因為它代表並施救援的不可見的恩寵。教會就是基督的救援本身,是這救援所寄居的社會團體或可見形式。所以本不該將教會分成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分成制度和恩寵。但教會這個聖事所指定的那個神聖事實到底是什麼呢?那個事實就是教徒們與天主聖三本身生命的互通。教會是一個因分享父及子及聖神的合一而集合起來的民族(教會憲章4)。在這個互通的奧跡裡,使信徒們彼此合一,並使他們與天主合一的鎖鏈,是愛情的鎖鏈:聖神。可見互通的奧跡這個主題指揮並啟發整個教會憲章。也能說,這一主題給教會學的每一章投下了新的光線。
教會既是一個互通的奧跡,因此目前的教會學是在聖三及聖神的遠景下盡量發揮。天主的計劃原來是要使我們藉著衪的教會分享基督的「子性」,及父與子之間的互愛之情,那就是聖神。天主在將聖神賜給我們時,是俯就我們,是用祂愛聖子的心愛我們;這樣祂將父愛子,子愛父的愛情植於我們心中,使我們能以子的精神「神聖」走向父那裡,和子一同說著:阿爸,父。教會不成為其基督的教會,除非它同時也是聖神的教會。
從前的教會學慣於把教會與聖寵等量齊觀,以教會為威力及權利所在。今日則不然。今後的教會將會視為全體教民的集團-神學的、聖事的、及弟兄的集團。所有的信者,持有牧職者及一般信友,都以同樣的基本身份,即被救贖,並在基督司祭的血中受過洗禮者的身份,組成這個教會。聖寵制度的角色無非是使信友間因信仰及洗禮所開始的互通,一天天地增進。聖寵制給自己所下的定義是服務,是延長雅威僕人的救贖工程。
有關教會在聖德,修會生活,以及末世論的主題,同樣和互通的主題─與天主的互通-有連繫,因為聖德無非是分享天主的生命。不過現世教會及信友所有的互通仍是不完全,恆常受到罪惡的威脅而易於破裂的。因此在今世教會及未來完成階段的天國教會之間,難免沒有一種緊張或不調和;這個不調和基於兩個同樣不可否認的事實;一方面教會因基督的血,及衪所賜的恩惠(聖神,信仰,聖事),的確已獲得了基本的聖德;另一方面,教會的肢體仍不免作惡犯罪。在這個今世與來世的辯證局勢中,修會生活-延伸開來就是一切的宗教生活-出來給那已獲得的救恩-事實本身及其強度-作證,同時指出救恩的完成仍在希望中。
天主子民的主題特別著重教會奧跡的現世特質,以及它的歷史性與社會性。教會的這一種特性,因與盟約的主題相連,也就成了與天主互通的奧跡:是聖善的天主藉著賜人生命的愛情之神,為自己準備一個聖善的民族:「一個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屬於主的民族」。(伯前二,9--10)「天主子民」這個說法所以在梵二大公會議裡受到歡迎,是因為它將其說法-身體,殿宇,配偶-未能完善的表達的教會多種面貌都聚集在一起。特別是天主的超越及衪對自己的教會所採的主動,傳教及旅途中的教會的活力-直至世界末日教會不停地為集合天下萬民而操勞。
教會的傳教使命在互通的奧跡下來看便獲得其完滿的意義。因為一切時代的人都蒙召來組成聖善天主的聖善子民。傳教無非是天主子民關懷的表達,深望世上所有的國度都進入基督所建立的愛的互通裡。傳教的心願就是聖神的推動,「衪在教友心中激發曾一度推動基督自己的傳教精神」(教會傳教法令4)。天主子民完成傳教使命的卓越方法是在人間為自己真實的愛情互通作明確的見證。
一般的信友都認為地方教會或個別教會只是普世大教會的分所,普世教會則是全球的信友在教宗的權力之下結合起來的大集團。殊不知教會憲章雖然不擯棄普世教會的意義,但把重點卻放在個別教會上:「唯一的大公的教會就在它們中間,由它們集合而成」(教會憲章23)。事實上,聖餐-這個與天主互通的聖事,同時又是每個集團與普世教會互通聲息的行動,就是在地方教會或個別教會內完成的。因此個別教會實在是教會生活的優先地點。
以上這種將教會看做互通的奧跡的觀點越在信友心中生根,那麼服從也越容易建立。服從的動機不再是畏懼,或保持外在秩序的關心,就像在一個井然有序的城市裡一樣;而主要是由於信仰和愛德的統一。權威的執行如果是本著服務的精神,必有助於這種服務的實踐。最後,由大公主義的觀點來看,互通的奧跡便是一切基督信徒集合成一個唯一的教會,理想不是重獲失去的統制權,而是愛德的合一。教會在為實現基督徒合一而工作時,是渴望完成自己的一個使命;教會本質的最深一層迫使它要實驗的一切基督徒與父、子、及聖神之間的完美合一。
大公會議無意對教會說出最後一句話,有不少未曾解決,或未得到滿意答覆的問題,大會讓神學家們繼續去研究。例如在基督奧體的神學裡,基督與肢體之間的連繫究竟有何意義?什麼人算是屬於教會的問題應有更新更深的研究。在主教團及羅馬教宗的首位之間有什麼具體的關係?教會一定需要更長的經驗來確定這層關係。教會真實是聖的,同時又真實是有罪的,這該如何解釋?修會生活的特徵何在?奇恩與職務之間的不調和是屬於那種性質的?的確,在有關教會的神學裡,論聖神的一章尚付闕如。

4、教會與世界的關係
梵二大公會議及它所頒佈的「教會在現代世界的牧職憲章」(「喜樂與希望」)使教會與世界之間所存在的種種關係這一問題大大地增廣了輻度。今後的教會學不得不為這個問題特闢一章,以從事嶄新的研究。
在中古世紀,教會及世界是相當和諧一致的。但近來由於社會不斷俗化的過程,二者已漸漸分家而各自為政。這種對立的局勢相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以後,現在二者又互相交談起來。在「祂的教會」通諭及「喜樂與希望」憲章裡,教會承認塵俗世界是自由坦白交談的對方,並肯定世界的獨立自主及其多方面的價值(「喜樂與希望」37)教會知道自己藉福音供給世界的協助,同時也承認自己由世界所受到的益處(同處4及44)。世界既日新月異,它給教會帶來的許多問題就是從前尚末俗化的時代所能提出的。為答覆這些問題固然必須以福音為指針,但這些問題的確是新的,因為是來自一個很不同的生活脈絡。
世界憑其存在及各種價值是有著重大意義的。構成世界歷史,締造人類進步的種種事故和現象,形成一種隱秘的語言,教會能彀並且應該將它認出。一旦藉福音之光,將這些事故體認出來,它們就成了記號:現時代的記號。保有警覺的信仰能在這些事故裡看出「造物主及救世主天主的計劃,及指揮聖化歷史者天主自己」(M.D. Chenu)。例如工人階級的改進,殖民地的解放,國際性良心的形成,及其他類似的現象,幾時把它們看成記號或時代的徵兆,它們就變成福音,向教會,向神學所發出的呼聲,催迫著教會要有所行動。無疑,這種與世界的交談會使教會充實起來。
另一方面教會也能充實世界並為之服務。首先因為教會是一個社團,以它可見的、歷史的,及社會的形態影響俗化世界的進展,共謀人類的幸福。這裡果然有一塊新的工作園地。教會既然必須走入世界,對於世界的各種情勢及問題就不能袖手旁觀,例如世界和平,人口爆炸,協助開發中的國家等。對於這些問題,教會無法直接從啟示裡去尋求解決,因為教會所提供的解決,即使是由福音精神所啟發,仍舊不得不從分析教會現狀,及塵俗世界不斷改變的局勢而獲得。K. Rahner認為,為研究教會與世界的關係,須有一門新的功課,可取名「實用的教會學的宇宙論」。這門功課放在牧靈神學內傳門研究討論教會與世界之間不斷產生的新關係,而藉以找出教會的行動在目前所應採取的形式,並提供方針或實際行動的決策,來協助世界在真正有益於人類救援的路上前進。拉內說,這種當塵俗世界的顧問的角色,屬於教會的先知職務。
教會如此認真地正視塵俗世界的建設並與之合作,是因為它看出在人類大家庭的進步及天主國的建立之間有一種神秘的連繫。人的努力所產生的最佳果實(平等,自由,友愛)不是最好的原料,用以煉成「正義、和平及愛德的美果嗎?」(「喜樂與希望」38-39)。
在這個為建立塵世的未來而與世界合作的方式以外,教會自然不停止它在世界內宣揚福音的工作。不過認清了世界,並認清了教友在世界內的今世行動以後,教會甘心承認,在宣揚福音的任務上,在俗信友扮演著一個有決定性的角色。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在盡職業性及社會性的任務時,藉完全合乎福音的生活見證,能顯示給世界:耶穌基督內的救援已來到人間,為改造人類,為給人類帶來新生命。這種使徒工作是潛進的、深入的,「像酵母一般地」發生作用(「喜樂與希望」31)。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