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神學論集
(1970)p581-586
   

從心理學看教會內的人位往來

 

1.為了完成基督所交給我們對內及對外的傳教使命(所謂對內是說教會成員間的共融,所謂對外是說擴展基督的神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要達到思想及感情上的互相交流(Communication)或稱之為「人位上的互相接觸與會晤」。教會傳教法令引用了一句聖保祿宗徒的話,要我們成為「一切人的一切」,也就是這個意思。

拋開心理學的觀點不說,打開福音來看看,我們會發現,在福音中,基督早已暗示了我們這個「互相交流」的方法,而且,祂自己也具體的實行了這個「互相交流」的條件。聖若望福音記載:當基督離世前為祂的門徒祈禱時說:「就如你派遣了我到世界上來,照樣,我也派遣他們到世界上去。」(若 17 : 18)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照樣」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什麼!我們先看看聖父怎樣派遣了聖子,聖保祿宗徒在致斐理伯人書上說得很清楚:「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已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斐 2 : 6- 7)這就是天主與人互相交流的方法,祂為了與人類互相交流,站在人的立場上去了解人,耶穌實現了這個必要的條件:「改變了自己」,現在基督派遣我們到普世的人群中也要求我們有這條件,「改變自已」成為「一切人的一切」。

2.但是改變自己卻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在任何的人際關係中,「個人」是最基本的單位。而每一個個人與每一個個人又都不一樣,背景不同,思想不同,所以態度也不同,每一個「個人」對於自己的內在組織都有一種自己的態度,每一個人的頭腦心邊都好像有一個錄音帶,當我們面對看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我就打開我腦子中的錄音機,這個屬於「我主觀」的錄音機於是發了聲響告訴我說:「這個人是好人,我喜歡他的作風,態度………」等。或說:「這件事這樣辦真對」,或者:「這個人真不是好東西」,「這件事我決不能贊成」……等等。每一個人都不願打破自我的成見與自我的態度,往往用主觀的態度去看別人或其他的一切人。於是這主觀的音響支配了我對人對事的整個態度。例如說:你試著問問別人看:「三點水邊一個去字唸什麼?」一定有很多人答不出來,原因是他們想「這個字一定是不平常的,不然,何必來問我!」這是一個先天主觀的成見,由於這成見:使人形成客觀的判斷。再例如說:這邊有九個點,你能用一條連環不斷的線來連成一個圖案嗎?很多人作不出來,開始,我也不能作出來,我想,你現在也不定一能作出來,原因是:我們總是認為這條線應該限定在這些點的範圍內,其實不然,你看,在這兒把這線畫出九點之外去,不是就得了嗎?我們在對人對事的態度上也是如此,總是想不能離開自我的範圍,其實離開一點,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3.由此可見,由於這個個人的自我態度的影響,我們是很難處理一件事情的,因為由於我們這個自我的態度,我們喜歡用自己的觀點來評判,來估價別人的意見,來贊成或反對別人的意見,於是這個自我的態度就是為達成人位上往來的最大阻礙。如果我在一個房間內,室內的光線比室外還強,就很難看得清楚房間外邊的情形,因為室內燈光太亮了。如果我要把外邊的情形看清楚,我就先得把我房間內的燈光熄滅!人的情形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內心,自己主觀的態度對我往往好似一盞非常亮的燈,而別人卻是晦暗不明的!於是我在「自我」的這間房間內,由於「主觀態度」的光亮,我們看不見別人;如要看到別人,要先把這盞主觀的燈熄了,就是說拋開主觀的成見以後,才能看得到別人。根據羅吉斯的見解(Carl R. Rogers):「我們要了解別人,最好的出發點是從對方的心靈處境去看」。所以若是我們要了解一個人,我們要先把自己放在對方的立場中,然後,在這立場中去認識他,了解他。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得效法降孕奧蹟中,聖子成人的謙卑,人要完全的自謙才能深入到別人的處境中,這一點,要做到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摻有情緒的成分在內的時候,更是不容易。我現在要舉個例子,我個人不肯定也不否定這件事。譬如,我說:「外國人的頭腦不適合在中國傳教。」你聽到我這句話,你有什麼反應?你們中可能有的人會說:「你這人真是胡說八道。」或者,有的人認為我說的可能很有道理,總之,你的反應是根據你自己的觀念或情緒去評判的。

4.根據以上的觀點,兩個有誠意的人,對同樣的一件事情能夠有完全不同的意見,於是為了達到互相的接受,雙方都必須作進一步的努力,以得到互相的了解,要達到這個互相的了解,我們必須改變自己,應該盡量的以謙虛的態度,用全心、全靈、全意、全力去聽對方的意見,並且盡量站在他的立場去了解他現在所欲表達的一切,並體諒他。當我們在交談著一個問題的時候,在別人講的時候,我們往往不去仔細的聽和了解對方的話,而在對方陳述他的觀點時,不但沒想去聽他,反而在心裡預備自己如何去反對他的理由。下次你與別人在意見上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你先用你自己的話講出對方的思想及感觸,就是重覆對方所說的話,一直到他滿意為止,然後你再發表你自己的意見,如此,你先了解了對方的立場及感觸,然後你才能公正的去加以批評,這件事,聽起來很容易,但實行起卻非常困難,原因是每一個人都傾向於對自己觀點的自衛,於是就有一種關閉的態度。

5.現在讓我們談一談關閉與開放的心。

在人生的過程中,誤會是免不了的,有了誤會於是就有了衝突,當我們遇到一個與我們的意見相反的人與事的時候,我們將會採取什麼態度呢?

一個是完全關閉的態度,不肯去了解對方的意見及立場,這種關閉的態度能夠是個人性的,也能夠是團體性的,說它是團體性的,因為態度相同的人喜歡組成一個陣營。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或一個團體,肯暫時把自我的偏見放開,對於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諒解對方的這件事上作一個冒險的嚐試,這樣雙方的心門都打開了,隔閡也就消滅,於是達到了彼此間新的了解及更進一步的接受;但是接受並不一定是完全的同意。剛剛我說過對於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諒解對方的這件事上作一個「冒險」的嚐試!說它是冒險的,因為我不知道我這開放的態度所得的回報是什麼。現在,我願意用下面的圖表來說明這兩種態度:

由以上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得出,當人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所能產生的兩種態度,這態度,以前我曾經說過,可能是個人性的,或是團體性的。由於這兩種不同的解決態度,於是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如同右邊的,完全關閉的態度,在生活中發生了誤會,不願開放自己,退一步想想對方的立場和觀點,而拼命的只是想找理由來自衛,於是他所看見的只是不合的一面,偏見於是愈來愈深,終於發生排斥別人的心理(這並非物理學上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排斥的結果是使人更加孤立,如果把偏見及孤立的心理又帶入生活中去,於是又因自我對人對事的主觀態度不同,而發生新衝突,排斥及孤立的漩渦,這漩渦愈轉愈深,問題一直無法解決,誤會愈來愈深。孤立的態度愈來愈厲害,於是反而使人格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

現在,我們看看另外一種態度,那就是左邊的態度,在生活上發生了衝突,意見不合;於是退一步,看看對方的理由及事實,對人對事作進一步的了解,接受了對方的態度,產生了新的觀念。彼此接受並吸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於是把這種態度帶到日常生活中,當又發生誤會時,又是同一解決的方法,因而增加人格的成長,這又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愈來人格愈發展,只有那些肯勇敢嚐試的,肯面對事實的,肯冒險向對方打開自己的心門的,肯對這件事作一個冒險的投資的,肯改變自己的,才能有所收穫,他的人格必定逐漸發展。反之,如果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只是一味的採取自衛封閉的態度,不想改變自己,只想改變別人,排斥別人,在這種排斥別人的心理狀態下去生活,去工作,於是成見愈來愈深,關閉自衛的態度也愈來愈緊,最後變成了退縮及孤立的情形。

6.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很清楚的看出來,在人際關係及彼此的互相交流中,改變自己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

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說:(其實我們自己也如此感覺到)「人和人之間的來往真難呀!」為什麼呢?因為與人來往要得到一個完全交流的程度就須要改變自己,但是改變自己卻是最難的,也是最痛苦的事,這等於是在向自己開刀,特別是當我們溶有情緒在內的時候,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小世界。在我們之中就有河北人、上海人、廣東人、福建人、西班牙人、法國人等等不同國籍,不同省籍的區別,每個人都帶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習慣,我們如何能打破這些原有的形態?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之中有誰能完全改變飲食的習慣呢?四川人非有辣椒不能吃飯,如果換別一省的人呢?可能碰到辣椒就吃不下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雖然改變自己是如此的難,但有許多人也實在改變了自己,如教會史上的聖五傷方濟各,從一個富家子弟完全改變自己成為一個極神貧的人;聖依納爵從一個極端尋求世俗虛榮的人到一個只尋天主愈大光榮的人。在這些人身上可以使我們注意到兩點:第一、改變自己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以上這些人都做到了,我們也可以做到;第二、改變自己並非把原來的我完全消滅,而是打破偏見的我,而使我更積極的適應環境中的一切。這樣便使原來的「我」的人格更完整,尤其現在我們都在傳教的工程中與基督合作著,我們必須改變自己才能打入人群中,如果用接枝的比喻來說明傳教工作的話,一個枝條必須由母枝切斷接在另一棵樹上,生命相通了,方能成為一株新樹。基督也告訴了我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 12 : 24)。

親愛的神父修女們,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不能言過其實的說;「我百分之百的正確,你是百分之百的錯誤」。讓我們大家一齊向前走一步,放開自己,接受別人!攜著手一齊建立基督的神國,如聖保祿宗徒說的:「沒有希臘人,沒有雅典人,沒有猶太人,沒有羅馬人的分別,我們都是基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