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神學論集
(1970)p111-116
   

第一講 從人類學看教會

 

以下所講的是若干人類學上的原則和觀點,它們與台灣教會的發展能有關聯。希望如此能幫助大家以人類學的眼光,來研究這問題。這樣或許能給許多老的問題提出若干新的解決方案。

最基本的問題是怎樣使教會成為一個生活的團體;教會是一個社會,臺灣社會也是一個社會,在兩個社會彼此發生接觸時,應怎樣彼此適應?我們所要講的分二部分:第一部先提出幾個簡單的基本觀念,第二部分再提出臺灣社會的幾個基本特徵。

我們知道第一個社會有其特點,如法國有法國社會;中國有中國社會,法國社會不是中國社會。一個社會特點在於它有它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有它自己的宇宙觀,有其支配事情的方法;這些東西從歷史上傳下來,不必是寫在書上的,而可能是由祖先傳下來的生活方式,我們稱之為風俗習慣,或傳統,今天人們更愛稱之為文化觀點,或社會文化背景。

一個社會文化背景有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是分不開的,但為談話方便起見,我們先分出一個比較粗淺的層次,就是風俗習慣,如衣、食上的不同等,這是最易分辨,最易理會,在文化交流上也是最易吸收的層次。第二個層次更深入于社會人士的思想,他們的人生觀、宇宙觀、以及他們處理事情的方式。這是真正使每個社會有其獨特處的一點,所以才有中國社會,法國社會之分。可是這層次不像第一層次那樣,往往不容易理會,社會交流的困難就在於此,但交流的重點也在於此。其後果是思想方式的改變。

我們說社會有其不同,但並不是說完全不一樣,我們都是人,有共同的希求,只不過是文化不同,人性表達的不同,滿足希求方式不同而已。一個社會強調這一點,另一社會則強調另外一點,因而社會發生了區別。生活在一個社會內的人,看見的是他自己的文化,自然而然他就想這是唯一的並且唯一可能的文化,無論如何,這一生活方式為他更舒服,更順心,更方便;別人的生活方式是外來的。生活在裡面的人不自覺有需要改變或適應別人的地方。這樣,兩個社會發生接觸時都已有了成見,每人想自己的更好,別人的是錯的,各拿自己的一套來估量、判斷別人,難免誤會叢生,因而分出你,我來。

文化交流並不等於彼此接受。就如臺灣小姐也穿迷你裙,但穿迷你裙的臺灣小姐與在英法穿迷你裙的小姐想法是不是一樣呢?又如在巴黎、倫敦有中國飯館,但在外國吃中國炒飯不一定就知道中國飯是什麼東西。這只是一種膚淺的交流。

教會與中國社會交流或可比做一種接枝作用。一個枝子接到一棵樹上去,接得好而活起來的,可結果實,接得不好就乾枯掉下來,或者枝子不一定死,但不結果實,永遠是一個寄生物,不成為樹的一部分。兩個社會相接觸時也有許多同樣的現象。如前面所說的,許多膚淺的交流,穿迷你裙,吃中國飯只是時髦,一會兒就過去了。當然我們所期望的不只是膚淺的交流,而是更深一層的真正的接枝。換句話說,中國教會與臺灣社會的交流,應該是教會為臺灣社會所接受,成為其一部分。

以上這兩種交流不但每每不易分辨,反易引起誤會和自欺。我們能把一個沒有接上的枝子看成真正接上了。從教會中舉出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和例子來說,就是望彌撒這件事。在西方古老熱心的社會裡,望彌撒不僅是到聖堂裡去坐半個小時,還包括人情感作用,及許我熱心思想,社會關係在內。在臺灣教會裡,去望彌撒的教友是否也有西方古老熱心社會裡的人所有的想法和感覺?他們去望彌撒也許只是因為神父或修女催促他們去,或者希望神父送他們的子女到國外去,以及其他不得而知的理由。這些理由往往隱在望彌撒這件事後面。而我們不加以分辨。新教友對彌撒的看法與情感反 應不一樣,因此如拿望彌撒這事來衡量我們傳教成功與否,或教友熱心與否的話,這個針對西方熱心也許適用的尺度,用在中國就不一定正確。從人類學觀點上說,常久做某件事不一定改變我們的看法,多望彌撒,不一定產生一種基督徒對彌撒正確的看法及應有的情感反應。諸如此類的其他例子還可由教會找出來。所以假如我們講習會的目的是為啟發我們的思考與反省,我們要問一下教會是否與中國社會接枝成功了,並為教會事業的成敗找出一個合適的衡量尺度。今天我們要自己檢討,目前的中國教會空間怎麼樣?從人類學的觀點來說,中國教會是不能脫離中國社會的,脫離中國社會,中國教會就是空的,因為二者都建立在同樣的人身上,以下四點特別值得我們反省、考慮。

第一點:我們不必事事悲觀,說我們的傳教事業全然失敗,而卻要面對現實。剛才舉例說的只是消極的一面。其實任何兩個社會互相交流時,沒有完全接受的情形,而是拒絕和接受兼而有之。重要的是接枝程式的完成。我們要問:教會的風俗習慣有沒有被臺灣教友所接受?或者臺灣的風俗習慣有沒有被教會所接受?接上了是為了什麼?失敗了,又是為了什麼?所以第一點討論的是,教會文化背景與中國社會文化背景那些地方接得上,那些地方接不上?對這些事我們都有些經驗,從經驗裡我們應該去反省。

第二點:假如某些地方教會和中國社會接得上,我們要看彼此適應的速度,能不能進行得更快。通常文化交流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我們曾否亂闖,亂試?或者我們確知自己在做什麼,而能加增速度幫助二者的交流。教會方面該考慮為真正適應中國社會應做那些改變。

第三點:要注意到,適應多少是一方面的。這不是誰對誰錯,那個好那個壞的問題。原來適應需要一方面主動,就是說,一方面覺得需要去適應,而另一方面不一定覺得需要。再具體一點說,教會覺得需要去適應臺灣社會,而臺灣社會卻不一定覺得有些需要;因此,適應多少需要我們採取主動。我們要問,使教會能夠適應臺灣社會我們應做那些改變?從道成人身神學傳教學來說,我們怎樣把原則應用到具體?要想成功,必須從這兩個社會的最基本的社會文化背景著手,必須檢討教會並分析臺灣社會,這需要一種深刻的自我檢討和自我批判精神。我們無法適應,因為我們不知道要適應什麼。所以在講習會中我們須說出共同的清楚的觀念。我們今天在這裡幹什麼?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為籌備講習會,曾組織某些調查小組,從事多種調查研究工作:一是‘臺灣人才剖析’;另有文化調查小組,在屏東、彰化二地進行調查。調查小組希望在會諸位從自己的經驗中,對此問題給以不同的回答,好能從多方面的經驗中得到多方面的答案。

現在我們略談臺灣社會。說臺灣社會是一個社會,未免太簡單。我們知道臺灣社會是很複雜的,從語言方面來說,臺灣社會至少可分成四個部分:一是講閩南語的,二是講客家語的,三是講國語的,四是山地同胞。當然語言不是使社會文化不同的唯一因素,上述的四部也不只因語言的不同而有別,語言以外還有思想,文化背景的分別,這是顯明的。此外,臺灣正處在變化過程中,我們有在城市長大的孩子,有受過高等教育與受過普通教育的老百姓,他們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四個不同的社會又分成兩個不同的背景,兩個不同的人群。教會應注意這些不同之處,因為這對將來工作的發展有關,教會對答每件事應有不同的答案,對每種人也該有不同的答案。當然剛才所說的六各或四種社會還不夠,還能更細,更深的分下去,但現在我們無法做到,目前有上面的大概觀念做為工作的起點已夠。若問怎樣能使教會與臺灣社會彼此交流、接觸、彼此適應,我們馬上覺得這問題的複雜,換句話說,每個問題有六種或者更多的回答。現在我們只限於分析臺灣的農村社會,而這個社會主要的是閩南語的農村社會。

臺灣社會的特點就是中國社會的特點,這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為主的農村社會。換句話說,中國社會到現在為止是以農村為主的鄉土社會,真中心點是土地— —田地。田地是農民靠之生活的,田地成為其生活中心;田地是祖先一代代傳下來的,因此家庭與田地聯在一起,不能分開。所以有一位中國有名的社會學家說:「中國是鄉土社會」。為瞭解中國社會文化,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中國社會文化許多特點與田地觀念是相聯的,其中第一特點是:因為家庭與田地聯在一起,所以在整個社會文化中,家庭是一切的中心。下田需要勞動力,最有效的動力資源是家裡的人,家人同心合作,下田工作,才能有飯吃。家庭是一個生產單位,同時是一個消費單位,下田工作最可靠的是家裡的人,外人是暫時的、雇傭的,因此不可靠。家庭安全把個人籠罩起來,家庭式鄉村比國家社會都重要,這是自然形成的觀念。在這樣以家庭為主的社會內,人的責任感及合作精神往往不出乎家門之外,在家同心合作,與外邊的人則談不上,因而養成一種「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對整個社會缺乏社會意識。

第二特點也和家庭與田地聯在一起,在社會關係方面除家庭分子外,熟悉的人,只有村子裡的人,同這些人才有社會關係存在。因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田地上,生活在自己的桔子裡,很少走動,因此有接觸、有來往的只不過是四鄰與村子裡的人。在一個村子內誰都認識誰,不僅認識個人,還認識他的家,他的往事和過去。村民都離不開這村子,而從外面來的人就是外鄉人、外省人。同一村裡的人彼此間有說不清的連系關係在裡面,所以中國老年人說「認識你」時不是說:「我認識你」,而是要說「我認識你祖宗三代」,「我認識你,不僅認識我個人,連你家庭的情形我都知道」。換句話說,「你做好做歹都逃不了我」。因此同鄉彼此間有責任感和道義感。而外省人就不能取信於他們。這就是鄉土社會必然產生的後果。

以上這兩個基本顯明的特點,為我們建立一個生活團體的教會是很有關係的。如果我們強調家庭是生活的中心,那麼家庭以外的就不容易組成一個社團,因而談到教會問題應有許多難題。要把許多不同村子的人拉在一起,使他們覺得彼此是一個家庭,有家庭的氣氛和責任心,真是太難了。不要忘記,我們很容易指責教友自私、不合作、不管教會的事,恐怕這為他們是最自然不過的一種反應,為他們這不是自私而是明智,自然的做人態度。總之,在這樣的社會中長大的人很少認為除家庭外還有什麼責任,他也看不出有什麼理由在家庭外再去參加另一個更大的社團。倘若參加的話他對團體生活也沒有責任感和義務感,這樣組成的團體中的人往往彼此不信任。有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免不了有危險;如有人設法勉強把他們組織起來,他們就懷疑這人是不是另有企圖,耍賺他們的錢或另有政治及其他的動機。

欲建立一個生活的教會而把他們彼此間的仇視消滅,需要我們很大的努力,與非常強大的動機。但要注意,他們這樣的態度不一定錯,那只是某一社會在某一文化背景中自然產生的若干思想、反應方式,我們不可認為這種方式是錯的,在這樣的社會裡建立起教會的生活團體,我們應該怎樣去著手,這是我們要考慮,反省、研究、討論的,這也是本講習會的目的。下次演講我們要更進一步分析臺灣的社會。(袁國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