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題目 | 期刊 | 年份 |
楊祖漢 | 為仁者壽 | 鵝湖 (285) |
1999 |
楊祖漢 | 孝弟慈與入聖之道 | 鵝湖 (274) |
1998 |
楊祖漢 | 牟宗三先生的圓善論與真美善說 | 鵝湖 (267) |
1997 |
楊祖漢 | 退溪與朱熹持敬工夫論之涵義 | 鵝湖 (250) |
1996 |
楊祖漢 | 王龍溪哲學與道德教育 | 鵝湖 (231) |
1994 |
楊祖漢 | 從歷史文化論兩岸的未來發展 | 鵝湖 (251) |
1996 |
楊祖漢 | 永懷牟老師──五月七日香港新亞研究所追悼會悼辭 | 鵝湖 (240) |
1995 |
楊祖漢 | 牟宗三先生學思簡介教 | 鵝湖 (238) |
1995 |
楊祖漢 | ﹝書與學﹞《儒學與當今世界》導言 | 鵝湖 (235) |
1995 |
楊祖漢 | 「體用不二」與體證的方法 | 鵝湖 (228) |
1994 |
楊祖漢 | ﹝書與學﹞《儒家的心學傳統》自序 | 鵝湖 (205) |
1992 |
楊祖漢 | 宋明儒學的發展與陽明哲學的特色﹝下﹞ | 鵝湖 (201) |
1992 |
楊祖漢 | 宋明儒學的發展與陽明哲學的特色﹝上﹞ | 鵝湖 (200) |
1992 |
楊祖漢 | 《書與學》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 | 鵝湖 (198) |
1991 |
楊祖漢 | 談中國統一的問題 | 鵝湖 (187) |
1991 |
楊祖漢 | 牟宗三先生對圓善問題之解決 | 鵝湖 (185) |
1990 |
楊祖漢 | 關懷國是座談會發言稿 | 鵝湖 (178) |
1990 |
楊祖漢 | 儒學的終極關懷 | 鵝湖 (171) |
1989 |
楊祖漢 | 論陽明的「心外無物」及唐先生所說的「生命之真實存在」之意義 | 鵝湖 (164) |
1989 |
楊祖漢 | 「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自序 | 鵝湖 (141) |
1987 |
楊祖漢 | 略論康德所說的人性中之基本惡之意義 | 鵝湖 (140) |
1987 |
周群振 楊祖漢 |
論學函稿 | 鵝湖 (139) |
1987 |
楊祖漢 | 程伊川的才性論 | 鵝湖 (129) |
1986 |
楊祖漢 | 熊十力先生事略 | 鵝湖 (125) |
1985 |
楊祖漢 | 從儒家哲學論教育之兩途 | 鵝湖 (122) |
1985 |
楊祖漢 | 盡心與盡性 | 鵝湖 (112) |
1984 |
楊祖漢 | 忠恕與中庸 | 鵝湖 (108) |
1984 |
楊祖漢 | 中庸的作者問題、成書年代、及其思想之衡定 | 鵝湖 (106) |
1984 |
楊祖漢 | 孟子「莫非命也」章略解﹝原典研讀﹞ | 鵝湖 (097) |
1983 |
楊祖漢 | 論實踐哲學的極限 | 鵝湖 (087) |
1982 |
楊祖漢 | 孔子、論語、道統 | 鵝湖 (073) |
1981 |
楊祖漢 | 宋元學案導讀 | 鵝湖 (072) |
1981 |
楊祖漢 | 論荀子「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辨 | 鵝湖 (065) |
1980 |
楊祖漢 | 論康德的靈魂不滅說 | 鵝湖 (062) |
1980 |
楊祖漢 | 哀李芳焯兄 | 鵝湖 (059) |
1980 |
楊祖漢 | 康德對于道德的批判的考察及儒學之進于康德處 | 鵝湖 (057) |
1980 |
楊祖漢 | 康德對道德的分析﹝下﹞ | 鵝湖 (053) |
1979 |
楊祖漢 | 康德對道德的分析﹝上﹞ | 鵝湖 (052) |
1979 |
楊祖漢 | 道德之經常義與超越義 | 鵝湖 (051) |
1979 |
楊祖漢 | 康德道德哲學引論 | 鵝湖 (049) |
1979 |
楊祖漢 | 支持本刊續辦之師友來函 | 鵝湖 (048) |
1979 |
楊祖漢 | 儒學的超越意識 | 鵝湖 (043) |
1979 |
楊祖漢 | 退此一步,便無死所 | 鵝湖 (042) |
1978 |
楊祖漢 唐君毅 |
在台講學之感想 | 鵝湖 (033) |
1978 |
楊祖漢 | 永懷唐君毅先生 | 鵝湖 (033) |
1978 |
楊祖漢 | 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章」略解 | 鵝湖 (030) |
1977 |
楊祖漢 | 論康德所說之完全義務及不完全義務 | 鵝湖 (029) |
1977 |
楊祖漢 | 王陽明的一體觀 | 鵝湖 (028) |
1977 |
楊祖漢 | 讀「尹縣長」有感 | 鵝湖 (018) |
1976 |
楊祖漢 | 展示人生正途的先秦儒家﹝中哲史講話3﹞ | 鵝湖 (015) |
1976 |
楊祖漢 | 大同與小康 | 鵝湖 (011) |
1976 |
楊祖漢 | 論宗教感情 | 鵝湖 (006) |
1975 |
楊祖漢 | 中庸首章臆解 | 鵝湖 (002) |
1975 |
楊祖漢 | 孟子與告子義內義外之辯論 | 鵝湖 (159) |
1988 |
楊祖漢 | 鵝湖人文書院可望落成 | 鵝湖 (328) |
2002 |
楊祖漢 | 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 | 鵝湖 (334) |
2003 |
楊祖漢 | 對當前政局的省思 | 鵝湖 (344) |
2004 |
楊祖漢 Yiang, Zu Hang |
牟宗三對「仁」的詮釋及在「倫理教育」上的涵義 | 哲學與文化 (311) |
2000 |
楊祖漢 Yiang, Zu Hang |
An explanation of Mozhungsan’s‘Ren’and ... (An abstract) | 哲學與文化 (311) |
2000 |
楊祖漢 Yang, Cho Hon |
李栗谷與羅整菴思想之比較(暨英文撮要) | 哲學與文化 (363) |
2004 |
楊祖漢 | 須正視兩岸可能戰爭的危機 | 鵝湖 (351) |
2004 |
楊祖漢 | 齊物論的言說方式 | 鵝湖 (354) |
2004 |
楊祖漢 | 《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自序 | 鵝湖 (365) |
2005 |
楊祖漢 | 論莊子的知與無知 | 鵝湖 (373) |
2006 |
楊祖漢 | 從儒學觀點看器官移植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002) |
1997 |
楊祖漢 | 牟宗三先生的哲學 | 鵝湖 (411) |
2009 |
楊祖漢 | 比較李寒洲與鄭霞谷的「心即理」說 | 鵝湖 (418) |
2010 |
楊祖漢 | 當代新儒家的精神 —— 讀《中國哲學的特質》及〈中國文化宣言〉有感 | 鵝湖 (434) |
2011 |
楊祖漢 | 勞思光先生與當代中國哲學 | 鵝湖 (451) |
2013 |
楊祖漢 | 朱子「鵝湖寺和陸子壽」詩探索 | 鵝湖 (480) |
2015 |
楊祖漢 | 敬悼 金炳采教授 | 鵝湖 (481) |
2015 |
楊祖漢 | 康德的「外在自由說」與華人社會的發展—— 對載震「以理殺人」之說的解答 | 哲學與文化 (502) |
2016 |
楊祖漢 | 中華經典的易讀與難讀 | 鵝湖 (491) |
2016 |
楊祖漢 | 狄百瑞教授《中國的自由傳統》中所說的自由意義之分析 | 鵝湖 (495) |
2016 |
楊祖漢 | 從中國哲學對環境倫理與可永續的貢獻看經典活化的必要 | 鵝湖 (500) |
2017 |
楊祖漢 | 思辨於成德是否必要—— 敬答黃兆強教授並論讀經問題 | 鵝湖 (501) |
2017 |
楊祖漢 | 再論思辨於成德是否必要—— 敬答黃兆強、盧雪崑兩位教授 | 鵝湖 (507) |
2017 |
楊祖漢 | 新亞諸賢的悲心弘願——《新亞學報》重印有感 | 鵝湖 (509) |
2017 |
楊祖漢 | 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紀念 | 鵝湖 (512) |
2018 |
楊祖漢 | 三論思辨於成德是否必要 | 鵝湖 (515) |
2018 |
楊祖漢 | 岑溢成教授榮退論文集序 | 鵝湖 (519) |
2018 |
楊祖漢 | 《牟宗三先生講演錄》編輯後記 | 鵝湖 (525) |
2019 |
楊祖漢 | 國族主義下的中國與文化意義的中國 | 鵝湖 (539) |
2020 |
楊祖漢 | 朱子的「明德注」與韓儒田艮齋、華西學派的有關討論 | 哲學與文化 (566) |
2021 |
楊祖漢 | 敬悼戴璉璋教授 | 鵝湖 (561) |
2022 |
楊祖漢 | 敬答四位學者關於我的朱子詮釋的評論 | 鵝湖 (578) |
2023 |
楊祖漢 | 從朝鮮儒學思想發展看田艮齋理學的理論結構及其特色 | 鵝湖 (582) |
2023 |
楊祖漢 | 「鵝湖口述歷史」(三) ---- 楊祖漢教授訪談記錄 | 鵝湖 (589) |
2024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香港黃竹坑惠福道六號 校務處:college@hsscol.org.hk 圖書館:library@hsscol.org.hk |
Holy Spirit Seminary College 6, Welfare Road, Aberdeen, HK. General Office: college@hsscol.org.hk Library: library@hsscol.or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