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年刊主頁 |劉富根 << 目錄 >> |

 

 

02
神學年刊
(1978)p30-40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仇殺的探討

 

前言

(甲)巴勒斯坦的地,形勢及政治背景

(一)名稱:一般信徒稱巴勒斯坦為聖地,以紀念救恩史上所發生的重大事蹟。在此之前,曾有許多世紀,被稱為客納罕地、阿摩黎人地區、以色列或猶太地。自公元五世紀始,由於希臘文化的影響,巴勒斯坦一名後來居上,流傳至今。原來只是培肋舍特地,按字源巴勒斯坦即來自培肋舍特。1

(二)地理形勢:在蘇伊士運河北面,是一條較長的地帶,面積約二萬七千○二十七平方公里。其地勢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是中東的門戶,控制運河進入地中海的最近處,位於歐、亞、非三大洲的中心點,更是自美索不達米亞至埃及和阿拉伯半島,自敘利亞至腓尼基必經之地。向來在歷史土是各大強國--亞述、埃及、巴比倫及波斯等必爭之地。

(三)政冶背景:自以民進巴地之後,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除了大衛王和撤落滿時代,以及阿斯摩乃王朝,巴勒斯坦獲得真正統一和完全的獨立外,在其他時代中,大都過著受人統治而不能自主獨立。原因是與它的地理形勢有密切的關係。二千多年之前,猶太人雖欲復國而多次的起義,但始終被羅馬帝國所敗,且終於滅亡。巴勒斯坦被羅馬帝國征服後,一部份虔誠的正統猶太教徒,仍然志願生活於聖地,老死於聖地;另一絕大部份猶太人則流散至世界各地,阿拉伯人漸次成了當地居民的多數。後來猶太人在他國受到迫害,相繼地逃回聖地。如一八八○年代,由於俄國發生反閃族(猶太)運動,故有許多猶太人因而來至巴勒斯坦定居;殊不知,這卻在無形中造成了當代史上最大的不幸:猶太人的民族主義與阿拉伯民族主義互相抗衡,前者為了達成其目的,除了擠入現屬於阿拉伯世界的一個最重要地區外,更和後者作殊死鬥。

一八九七年猶太民族極力想在巴勒斯坦地區復國,遂有世界性的「熙雍主義」(Zionism) 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佔領了屬於奧圖曼帝國敘利亞省的巴勒斯坦;一九二二年戰後經國際聯盟委託英國正式代管。由於各國的猶太人在經濟上相當富有。故此,大戰期間,各國需要他們財經上的支持,因而促成了他們也都讚助猶太民族的復國運動。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二日,由巴爾福勳爵發表了宣言,聲稱:「英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民族之家,並將盡最大力量促其實現。……」2但另一方面在一九一五--一六年初春之間,為爭取阿拉伯人的響應,協約國方面確也曾予以政治性的許諾,就是建立一個大阿拉伯王國,新的王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後來阿拉伯人的期望落空。一九二○年被分割為現今不同的阿拉伯國家,在此期間他們的地方被協約國所託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猶太人受到納粹的血腥迫害及屠殺,粉紛逃入巴勒斯坦,人數劇增。他們又利用各國猶太人捐助的款項,大景收買當地的肥田沃土,據為移民的公產,因而迫使貧困的阿拉伯人陷於不利之境;而憤怒的巴勒斯坦人更以暴亂和大罷工來抗拒猶太人的經濟侵略。此行動延續至二次大戰將發生時才告一段落。英國政府曾派了一個委員會往調查巴勒斯坦衝突的起因,而提出以下結論:既然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各有利害,不能共存於一國,那麼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這使到巴勒斯坦境內阿拉伯人的武裝暴動,越來越激烈;阿拉伯人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猶太人停止移民;二是在原整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給予佔大多數的阿拉伯民族獨立主權。這更造成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在中東的地位為美國取代。美國為了在中東和東非擴張,掠奪中東和北非的石油資源,乃進一步扶植猶太復國主義,要在阿拉伯世界當中,製造一個歐洲人的共和國,作為它向中東進行侵略的工具。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廿九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在美國操縱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兩個國家。全世界回教徒和猶太教徒的聖地耶路撒冷則由聯合國管理。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宣佈成立「以色列國」。五月十五日,英軍自巴勒斯坦撤退。

以色列建國第二年,阿拉伯國家即向以色列宣戰。戰爭於四九年結東,阿國戰敗,以國分別同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訂停戰協定。以國佔領了若干阿國家的土地,並且佔領了耶路撒冷新城的大部份。以色列對於丟掉產業和流亡在外的阿拉伯的難民,既堅拒他們歸去,又不予以賠償,因而激起巴勒斯坦人報復之念,推動排猶運動。故伊拉克宣佈猶太人一年內要離開該國。軍事上失利的阿拉伯國家,想從經濟上置對方於死地。故此,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國便形成了多次衝突的出現;直至到了今天,問題仍存在著,武裝仇殺仍沒有止息。

在一九七三年阿拉伯世界高峰會議上,阿拉伯各國都承認巴解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由阿拉法特任主席的巴解組織及屬下的游擊隊和「抗拒陣線」的游擊隊,聯合簽署了一份政策宣言。文件重申巴勒斯坦人民將繼續「為爭取重返家園的合法權利,爭取自決及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民族國家奮鬥」。建國將「不必借助和乎協定,不必以色列承認,不必經由談判」。因阿拉法特急於要建立一個眾所承認的巴勒斯坦國,故此在形勢所迫下,也不得不贊成出席日內瓦和會;這舉動使到屬下游擊隊憤然退出該組織,另組抗拒陣線。這陣線認為在列強的贊成下建立小巴勒斯坦國即是放棄消滅猶太復國主義的鬥爭。建國後,巴國人民將在國際壓力下被迫和以色列共存,在以色列國內的巴勒斯坦人亦將永遠得不到解放。

由此種種歷代積存恩怨,不但得不到雲開見月明的解決,反而日漸加深與惡化,形成中東爆發第五次戰爭的可能性。

(乙)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仇殺的因由

從以上之政冶概況描述可見巴勒斯坦境況的混亂以及鬥爭的日趨激烈,形成了巴解組織的恐怖活動頻現,甚至乎威脅到世界各地,以求達到他們解放整個巴勒斯坦返回故土之決心。然而,以色列亦恐防巴解在其附近建國而威脅日後的安全,所以極力阻止其在鄰近建國,並擴展領土,尤其對於巴解組織的恐怖手段,給與極大的報復行動。因此更促成二者間的武裝仇殺的對抗現象。例如,最近的一次恐怖活動出現,其因由是埃及總統沙達欲打破中東問題的僵局,親自到以色列訪問,尋求公正和全面的和平解決辦法,提出多項建議與以國會談,並欲促成重開日內瓦和會。這次訪以,是近代外交史上一次少有的冒險行動。可謂成則為英雄,敗則身敗名裂。由於南黎巴嫩的事件迫使沙達在沒有先照會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情況下,公開宣佈願意到以色列去,因此使到其他國家對他極度反感。巴解組織更是憤怒填胸。正當以色列在南黎巴嫩屠殺巴勒斯坦人的時候,埃及卻向以伸出了和平之手,這對巴人來說不能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雖然沙達向以國會發表演說時,重申巴勒斯坦人民有立國的權利,但他也表示歡迎與以色列共存,亦即是無條件地承認,猶太復國主義有權利在巴勒斯坦人的國土土建立國家。同時他也在演說中避免提及巴解組織。其後宣佈邀請各方參加開羅會議時,也沒有提及他們。後來,埃及官方發言才說明他們也在被邀請之列。當巴解組織拒絕出席開羅會議後,埃及卻另外邀請在西岸的一些巴勒斯坦人到開羅。這期間,在開羅的巴解電台因攻擊沙達而被政府下令關閉。埃及還驅逐了一些巴解人仕離境。

在目前之形勢下,中東問題的政治解決,只不過意味著巴勒斯坦人的民族利益將被擱置一旁而已。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下,巴解組織只好採取激進的政策,一方面是宣稱不再相信政冶解決,以恢復巴解游擊隊的團結;另方面則四面遊說,希望能進一步孤立埃及,使其不敢和以色列單獨簽和約。更採取了一次恐怖活動,以求阻止沒有巴解參加的中東和平談判。這次恐怖活動,阿拉法特(一向溫和的巴解領柚) 明知以國大舉報復,仍不惜冒險,致折損百多名游擊隊。巴解一位發言人說出他們的目的:「我們得以行動證明,巴勒斯坦人如果沒有得到他們的權利,中東就沒有和平。3他又表示 :「巴解贊成和平談判,但是如果產生了不讓我們參加的企圖,我們別無抉擇,只好採取軍事行動。我們人民知道以色列強大,預料將會接受到報復,但是即便他們報復,也顯示出我們不會被粉碎的」。4由他的語氣,可知巴解堅定不移的立場,更以行動去證實。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一日,巴勒斯坦的敢死隊在海法到台拉維夫的高速公路上,演出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他們在安息日的下午,偷偷地在地中海那邊的岸上登陸,然後劫持了兩部滿載遊客的巴士,一直向台拉維夫駛去,並在沿途把任何目擊的途人射殺,最後還毀壞巴士及造成多人死亡。據估計,在行動中約有四十人死亡(其中包括四名恐怖分子)及超過八十人受傷。在以色列歷史中,這是最嚴重的一次恐怖分子襲擊行動。

在以色列方面,為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的屠殺,從海陸空三方面進軍,掃蕩在黎巴嫩南部的巴游據點。以色列這次掃蕩的行動,顯得其部署的精密,行動的迅速,但是並非一次「危險的進軍」,因為他們知道巴游無論在數量或裝備士都比不上自己的。 這次報復行動,是以國朝野群情激憤的反應;國會更正式通過決議,要求予巴游以無情的打擊。其規模之大,遠超出了過去所習見的那種突擊性報復行動的範圍,致殃及很多無辜的乎民。整個中東衝突也因而升級。在如此情況下,埃及總統沙達的和平行動,以及美國的調停努力,暫時無法繼續。

(丙)反省及批判

這事件的發生,引起各國的關注及輿論界的批評。現試從倫理角度作一反省及批判,并分述如下:

(一)巴勒斯坦人民是阿拉伯民族之一,早期因住於此地而得此稱號。當時來說,他們並未有組織建立國家的能力與渴求跡象;但到了後來,一方面,眼見其他阿拉伯民族相繼獨立,分冶成為現今的沙地阿拉伯、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埃及、黎巴嫩等國家;而以色列也據種種因素,在北區復國至今更具卅年的歷史。另一面,由於此區長年戰爭的影響,使到大量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成為流徒的難民,分散各地,但是卻相當團結。一部份原因是由於以色列的敵視;其次,阿拉伯國家支持他們的組織,主要是為了反對以色列,並非真正喜歡他們;最主要的,還是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卅年中,使他們成為在這一地區受過最多教育的人,他們所產生的醫生、律師、教師及科學家,比其他任何阿拉伯國家為多,他們的婦女也較其他阿拉伯國家自由。故此在無形中,使其民族意識加強,需要成立國家,維護民族性尊嚴。根據物權 (Dominion),即直接支配財物的主權,包括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三種權力,物主對於自己的財物,在道德及法律範圍內,可以自由使用,收益,處分。5故巴人有權享用。但另一方面,早在地球上有國家與政府之前,民族就已存在。以色列民散居各地,在任何國家都有居住與生存權利。故以民無權在巴土地上居住,這說法絕對不通。在這些地方有國家與政府之前,早就有以色列人住在那裡了。故他們亦有生存與居住權利。至於以國之建立,強佔用地,使到很多巴人流亡,而他們又拒絕此等人回歸原有土地。這亦是違反社會正義。因為若果物主( 巴人)蒙受損失,以色列政府應給予相當的補償才對。無償強佔強用是不合理的。6故第一,消極方面,以色列應准許巴人立國,並且給與他們應有的土地建國,不應懼怕被侵略而違反巴勒斯坦人居住立國的權利。第二,積極方面,如果真正發揚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彼此宜合群共存。因為世界人權宣言第一及五條所說:「世人皆生來享有自由、尊嚴及權利;各賦有理性、良知,應該和睦相處,情同手足。任何人不應被施以酷刑、不人道、侮辱或處罰。」又教宗若望廿三世在「和平於世」通牒謂:「凡志在抑制民族的生命力和發展者,都構成違反正義原則的重大罪行。如果這種惡毒的措施目的,在於滅絕一個種族,那麼,那個罪行更加重大了。」7

(二)從巴勒斯坦的歷史背境分析,責任大部份落在於英、美兩國身上。如當初在政冶思潮未有今天那麼激烈的情現下,處理得當,事件必不會弄到如此難於收拾的地步。可惜他們只顧私人利益以致偏袒以色列;聯國又在美國的操縱下,發揮不到本身功能,使巴人被排擠,致造成今日武裝仇殺事件的發生。站在公義立場上,英、美兩國都難辭其咎。

(三)埃及總統沙達訪問以色列時,被一些激進的阿拉伯國家及巴解組織攻擊為投降派。但他卻得到國內大多數人民支持他的和平主動。他重申了阿拉伯主和派的一貫立場,包括:一、要求以國交回佔領阿拉伯領土,二、強調巴勒斯坦建國的權利。回國後更強調不會單獨和以簽和約。這顯示了他並沒有出賣阿拉伯人民的利益。亦非否定了以國的權利。沙達欲籌備開羅會議,再商討研究重開日內瓦會議。他這次突破性的訪問,犧牲自我顧全大局的果敢精神,值得欽敬與讚許。但沙達疏忽了巴解組織的完全參與會議的主權,卻是一個缺失。這也可以說是間接造成今次仇殺的成因之一,使到整個和談擱置起來。

無疑,這次訪問總算加速雙方謀求和平。因為這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承認猶太復國主義在巴地建國的權利,同時以、埃兩國保證今後不再訴諸戰爭來解決紛爭。從此以、埃直接談判的門打開了。以國必給與埃及回報或願退讓西奈半島給埃及,自己也減少了與埃及再作戰的可能性。

至於遠景問題,則有待聯合國的繼續努力。希望和談重開時,美國和阿拉伯分別運用影響力,促使問題早日獲得合理的解決。因為要建立和平,首先要徹底根除民族間所有紛爭的成因,促進他們對人權的尊重;其次,需要有組織良好的國際團體,促使各國互相合作,以克服或事先預防這些不幸,並制止這些無羈的暴力,並須致力於創建專門促進和平的團體。8這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補償過往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公義的好機會了。

(四)輿論界對於巴游恐怖份子這次的行動,雖然是有所譴責,但少不免卻寄以同情和諒解。相反,對於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卻猛烈抨擊,甚至轉載各國公開聲明的指責。但我總覺得輿論界的這種指責,有欠公允。他們並不完全了解,巴解游擊組織,正以新的方式,即以陰謀顛覆的手段,做著長期明槍暗箭的戰爭。在許多情況下( 如巴游在以境內襲擊無辜者等),將恐怖政策視作戰爭的新方法。9這種手段完全違反了神學上所謂「合理戰爭」的範圍,不單威脅以色列的安危,且影響全世界的和平。

(五)得不到參與自決中東問題的巴解組織,對籌備會議諸國有疑問,故感不滿。這次激憤地以用「敢死隊」的行動,企圖阻止會議的召開。雖然其行動之目的,未可厚非,但所採取之手段,殃及無辜,有違人類自由生存的倫理法則。

同樣,以色列的報復行動,也犯了同樣錯誤,使到許多難民營的人死亡與受苦。故教宗保祿六世,也譴責以色列的報復,傷害到各黎巴嫩城鎮及難民營內無武裝的平民,並對這次轟炸傷亡人數之多深感悲痛。其實,「武力雄厚,並不能使其在軍事及政冶方面的運用都成為合法的。如不幸爆發戰爭,作戰的雙方並不因此可以為所欲為。」10

總之,以、巴相方以暴易暴的手段,同出一轍,不但違反倫理精神,也把和談之門關閉。

(六)以、巴雙方所存的問題,若得不到妥善解決,民族間武裝仇殺就永遠不會止息,甚至有爆發中東第五次大戰的趨勢。他們應該在非暴力下大團結,為修和作出艱苦的努力。戰爭永不能解決問題,只表現了弱肉強食的態度。同時從暴力中,人類永遠無法找到和平的果實。

事實證明,襲擊巴士事件後,以沿岸城市的居民,紛紛搶購槍械。他們認為自己已經「處於前棧」,有受到巴游擊隊登陸攻擊的危險。這種在恐懼中的生活,不但不會得到長久安寧,且會增加民族之間的仇恨。

(七)「交談」的重要性。兩個民族的惡性連鎖反應,皆因缺少交談。這使人聯想起,今日世界各國所產生的衝突和社會的混亂,皆因有關雙方缺乏以和平的態度去處理糾紛。各執己見,只會形成更不良的效果。「聆聽」與「忍讓」確實重要;「忍讓」並不表示讓步的一方是弱者,因為只有那些肯寬恕,敢於信任和不怕為建設一個更健康、更有人情味的世界而受苦的人,才有資格去締造和平。因為「和平並不只是不作戰,亦不只敵對雙方之間建立武力的平衡,更不在於獨裁鎮壓,而是名符其實的正義的偉業。"……故此,和平決非一勞永逸之事,而應經常由人類去建樹。此外,由於人類意志薄弱,而又為罪惡所重創,故欲獲致和平,需要人人恆心控制其私慾,並需要合法權力的督導。……除非人權利益獲得保障,除非人們互相信任,自動與他人交換其心靈與天才的財富,則世界不可能獲得和平。決心尊重他人及各民族的尊嚴,實行並致力於博愛,是建樹和平的必要因素。故和平亦是愛德的成果,愛德遠超過正義所能貢獻的。」11

 

 

 

 

 

1 聖經辭典,思高聖經學會,一九七五年版,一一七至一一九頁。

2 胡為著,今日中東,自由出版社刊行,民國四十五年版。

3 轉自七八年三月廿五日星島晚報(暸望台)。

4 同上。

5 張希賢著,倫理神學綱要,光啟出版社,一九六五年再版,一九一頁。

6 同上。

7 天主教會訓導文獻選集,施安堂譯,一九七五年,一○四九頁。

8 大公會議文獻(梵二),中國主教團秘書處出版,一九七五年。論教會在現 代世界牧職憲章 (簡稱「現代」),83號,三○七頁。

9「現代」,79號,三○一 -- 三○三頁。

10「現代」,79號,三○一 -- 三○三頁。

11「現代」,78號,三○○-- 三○一頁。

 

 

 
| 神學年刊主頁 |劉富根 << 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