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年刊主頁 | 梁宗溢 << 目錄 >> |

 

 

02
神學年刊
(1978)p18-29
 

若望福音中的「記憶」

 

福音是基督親自帶來的救恩訊息,在福音書中,作者把耶穌生活中的言行抽取出來,然後再以描述的方式重覆過來,好能成為信仰的根基,和給予宣講者,教導者及護教者一個穩固的基礎。福音書也用於基督徒的禮儀聚會中,藉著聆聽、信仰的經驗重新活現出來。雖然福音書也具有歷史性質,因為是建基於基督的言行及歷史事件之上,但它們并非基督的自傳或生活日記。根據普遍的意見,現在的福音書形式是瑪爾谷訂立,他是以耶穌復活後之神學思想去搜集有關耶穌在世時的資料,因而寫成一本敘述耶穌教訓的書本。路加再把它擴展到初期教會,在聖神影響下加以發展。而若望福音更是作再深入的神學反省,如「復活後期」的基督的角度去回顧基督在世時的言行。這福音的前言--第一章--是對基督的本體作出其他作者所沒提及的反省。然而若望福音中的「語言」有別於其他的福音書,「若望的基督」(Johanine Christ)在什麼程度下與歷史中納匝肋人耶穌相吻合呢?若望怎樣去「看」、去解釋及明白基督呢?如果作者寫作的目的是「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若20:31)他透過什麼去完成記錄呢?所用的文字又怎能使人得到信仰而獲得生命呢?本文便試圖以「記憶」這觀念去瞭解以上的問題。

歷史的基督跟若望寫作福音的時侯已有一段時間距離。若望怎樣去瞭解基督?尤其是他怎樣把這些瞭解以福音書的形式傳授給當時的教會?從若望福音中所用的文字,如「看見」、「聽到」、「從而認識」、「認識」、「作證」及「回憶」等,我們也許可以見到一些端倪。若望以一個「歷史家」的眼光去注視著歷史基督、而形成若望獨特的「視野模式」(ModeofVision),即若望以一個有信仰的「見證人」身份,曾經見過、聽過基督(具有與基督相遇的經驗),藉著「回憶」,重新看見納匝肋的基督。這樣基督隱藏著的奧秘活現出來,成為可見的。繼之傳授給教會,化成一股宣揚福音的動力,為基督作見證。宣講及見證便是一個不停的回憶過程。在這過程中,過去的基督經驗以「現在」的新姿態出現了。如此,受光榮的基督繼績生活於教會內及對信友說話。(1)現在,讓我們把重點放在「回憶」這個過程上面。

在沒有從聖經的觀點看「回憶」之前,我們試從一個詩人的角度去分析「回憶」的現象。海德格(Heidegger)在賀德齡(Holderlin)與詩的本質一文中,提及有關「憶起」(Re-collection)及「回歸」(Home Coming)的問題。「憶起」是涉及「過去」與「將來」;「過去」不單是一種靜態的已發生的事情或經驗。一位詩人想及過去的事,在這思想中,「過去」重新流回,構成詩人思想的經緯線。如此,「過去」投注在詩人目前,「過去」重新臨現及作出影晌。但當「想及已經發生的」,詩人會顧及到這個「過去」是個「沒有完全顯露」的過去。如此,那繼續顯露的未來是什麼呢?就是那個神聖(Holy)--那不斷將臨(Advent)的神聖。詩人的任務是去注意那「過去的」和那「將要來的」—-神聖本身便是兩者的結合。(2)這種說法對我們瞭解記憶是有幫助的,因為若望並非只是「靜止地」想起歷史中的基督。在記憶中,基督活現臨在於若望恩想中,不斷的顯露著,因為基督本身便是「過去」及未來的結合:「我是阿耳法」和「敖默加」—元始和終末。(默21:6)

現在,讓我們從聖經中去看記憶。「記憶」這觀念在聖經中很是普遍。上主記憶起某些人物而把恩寵及憐愛賜予他們(創8:1、19:29、出32:13、撒上1:11等)。上主創造了一個新的境況,就是人在急需中而獲得上主的救助。所以當上主記憶的時侯,一個創新的事件便發生了。上主的子民也要記憶上主的作為。申命紀特別發展了一套記憶神學,以色列人要牢記上主在埃及的作為,要作出新的服從與信任。聖詠也很多時找到「記憶」的記述,記念以色列的過去時常寫成「看到」上主神聖的作為:「請你們前來觀看天主的作為。」(詠66:5)整個天主子民在禮儀中默觀天主救贖的歷史。在聖詠48:9,我們更看到描述過去和宣佈現在兩者并存:「我們所見,正如所聞。」詠40:4以新歌的形式,宣講過去的事情,但為信眾來說是一個有影響,活生生的體驗和行動:「眾人見了起敬起畏,都將全心信賴上主。」(3)在新約裡,記憶非單只是一個思想過程,基督的言語更是藉著門徒的記憶,在他們身上產生力量。「主轉過身來,看了看伯多祿,就想起了對他說的話來:「今天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識我。」(路22:61、谷14:72、瑪26:75)基督復活後,門徒們也記憶起基督的話,而第一次明白基督的話:「他不在這裡了,他已經復活了。你們應當記得,他還在加里肋亞時,怎樣告訴過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付於罪人之手,被釘在十字架上,并在第三日復活。」(路24:6-8)他們遂想起了他的話。從以上的講法看來,「記憶」這個觀念並非只是若望福音所獨有,而是一個聖經所使用的重要觀念。

在若望福音裡,「記憶」這個字出現的次數很少。在第二章及十二章中,我們發現了「記憶」這個字。『給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從這裡拿出來,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他的門徒就「想起」了經上記載的:「我對你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的話……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你在三天之內就會重建起它來嗎?」但耶穌所提的聖所,是指他自己的身體。所以當他從死者中復活以後,他的門徒就「想起」了他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若2:16-22)『第二天,來過節的群眾,聽說耶穌來到耶路撒冷,便拿了棕櫚枝,出去迎接他,喊說:「賀三納!因上主之名而來的,以色列的君王,應受讚美!」耶穌找了一匹小驢,就騎上去,正如經上所記載的:「熙雍女子,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騎著驢駒來了!」起初他的門徒也沒有明白這些事,然而當耶穌受光榮以後,他們才「想起」這些話是指著他而記載的。』(若12:11-16)從這兩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及提到一些問題:

a.門徒們起初不明白耶穌行為的意思。

b.門徒們是在耶穌復活後想起來才瞭解的。

c.想起及瞭解什麼呢?

d.是若望自己想起而把這「想起」寫成門徒也記起,還是宗徒們確實記起來呢?

e.是什麼使到若望及門徒想起呢?

f.記起之後又有什麼後果呢?

我們相信若望是歷史基督的見證人,從他記述事物的細緻情形便知道(第五章描述貝特匝達水池的情形)。在路加福音,驅逐商人出聖殿是連接著榮進耶路撒冷(路19:29-46)。但驅逐商人,清理聖殿的記述在若望福音是在耶穌公開活動之先,與榮進耶路撒冷是相距很長時期,因為有些聖經學者懷疑這兩件事件在若望原本是否相連(4)。不過,現在若望福音安排這兩件事分開,當然有其目的及神學看法。再者,在第二章裡,作者加上自己的評語:「耶穌所提的聖所,是指他自己的身體。」(若2:21)由此,我們可看出這位與歷史基督交接過的作者,是作出有選擇的記憶。不過這種經驗非若望所獨有,而是與早期的教會,門徒團體分不開的:「論到那從起初就有生命的聖言,就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這生命已顯示出來,我們著見了,也為他作證。」(若一、1:1)而若望第一章中也說:「我們見了他的光榮。」(若1:14)若從一個人的思維結構來看,所有明顯的闡明(目的引申出理解),在腦海中必先要把握著那些要闡明的。闡明不能缺少先有所假定的資料,闡明一些東西基本是基於一些「先有」(Prepossession)、「先見」(Preview)及先念(Preconception)之上。(5)由此,若望福音作者闡明基督事件也是基於「先有」的共有傳統--宗徒團體對復活基督的瞭解(格前15:3-8)。這樣我們也許明白,記憶基督之事是宗徒團體的經驗,而若望福音作者是其團體中之一位,分有如此經驗,但以他獨特的神學看法去寫成有關基督的描述--使信基督的人,賴他的名而獲得生命。

若望及宗徒都記起了與基督的經驗,不過在上述兩章節中,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即在基督復活後,藉著記憶,宗徒才明白基督復活前行動的意義。這即是說,在基督復活前,宗徒們是曾經歷過那些事情,具有經驗,但是不明白。若望福音曾指出與暗示這種情況,「耶穌回答說:斐理伯、這麼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一起,而你還不認識我嗎?」(若14:9)『於是他門徒中有幾個彼此說:「他給我們所說的……究竟有什麼意思?我們不明白他講什麼。」』(若16:17-18)「如今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叫你們當事發生時能相信。」(若14:29)其實,事情發生時,門徒也不能相信,而在事情發生後宗徒才藉著「記億」而明白。

現在,我們進到問題的中心,是什麼光景使宗徒們記憶呢?兩段福音非常明顯地指是在耶穌復活及受光榮之後,「當他從死者中復活以後,」(若2:22)並單指時間的先後問題,還說明門徒記憶起的原因及信息。換句話說,耶穌的復活是門徒記憶起過往的經驗,以及信仰基督的言行的主要關鍵。從很早期的基督徒宣講中,宗徒便被視作為復活基督的見證人。「這位耶穌,天主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他的見證人。」(宗2:32)基督的復活為宗徒們來說是一件很有深刻意義的救恩事件,他們願意以信德的眼光去明白這件事情,基督復活並非是從墳墓裡走出來,聖經用「死者中復活」,基督被了解為「生命之源」(宗3:15)及「死者中的首生者」(哥1:18)等語句表達。由此,我們可看出基督復活,自早期教會的了解及宣講使被視作為救恩史的一部份。耶穌在復活前始終未能使門徒了解祂本身的奧秘,雖然門徒看到基督的行動和表樣,聽過他的教導,甚至非常敬仰他,但他們劫不明白基督是要接受痛苦及死亡,十字架事件使他們四散東西,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基督的復活。但與復活的基督相接觸後,他們漸漸提高了對基督的信心及了解,這經驗慢慢照明了他們的眼目,從一個更深、更新、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基督的生平事蹟,生活與教訓,歷史的基督被看成是復活基督的延績。現在,我們可更進一步問一下,究竟根據若望福音那兩段章節,宗徒們透過記憶,「看」到和「瞭解」到些什麼呢?

第二章第十七節,當耶穌驅逐商人出聖殿的時候,門徒就想起了:「我對你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詠69:9)的話,若望是否記述門徒當時的確是如此記起,抑是作者寫作手法的描述,而實在是在闡釋,我們不得而知,而且也不甚重要。不過作者似乎以預言基督救世活動去了解這句聖詠,「熱忱把我耗盡」不是說基督內心充滿怒火,而可以有膽量去驅逐商人出聖殿。作者已經從基督復活後的全面性瞭解去回顧這件事,他瞭解基督的熱忱是要帶給他死亡,所以十七節已是指門徒在復活後的「記起」,更引致更深入的以基督的角度去看舊約。(6)牛羊是舊約聖殿中必要的祭品,耶穌驅散賣牛羊之商人,並非只尊重聖殿的壯嚴,而更是指出崇拜上主在基督復活後不再是牛羊的祭品,而是基督,一種精神與心靈方面的崇拜。(7)第二十二節更明確地指出這種對基督作深一步的了解,記憶首先把基督在世之言語重現出來,但這些言語的重現非單是記憶的產物,同時也展示出信德。在這章節裡,基督回答猶太人時說出一個神跡:「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興建起來。」門徒對這「徵兆」另有瞭解,基督的死亡、復活帶來普世性的福音,以代替狹窄民族性的猶太宗教,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門徒在「記憶」中認識到基督復活的身體便是末世救恩時期的「聖殿」,聖經中預言的新聖殿已在基督身上實現了。至少若望福音第一章第14節是如此了解:「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默示錄第二十一章22節亦指出:「在城內,我沒有看見聖殿,因為上主全能的天主和羔羊,就是她的聖殿。」而早期教會也認為基督便是聖殿:「而基督耶穌自己卸是這建築物的角石,靠看他,整個建築物結構緊湊,逐漸擴大,在主內成為一座聖殿。」(弗2:20b-21)

兩段章節都提及門徒記憶起古經的記載。由此看來,耶穌復活後,門徒對基督的事獲得較完整的看法,他們看到耶穌的言行,與舊約的預許很吻合,因而對舊約作了較廣及較深的瞭解。舊約是指向基督,祂的來臨及復活,完成了舊約不足,而更使舊約在上主派遣聖子降生的救贖計劃中佔著一種地位,基督不獨超越梅瑟的法律,更道出深一層的教訓。(8)除了上述的兩段章節外,若望也許藉著回憶(雖然不明顯地寫出來),在第十九章也提出基督完成了舊約:『那看見這事的人就作證,而他的見證是真實的,並且「那位」知道他所說的是真實的,為叫你們也相信,這些事發生,正應驗了經上的話說:「不可將他的骨頭打斷。」』(若19:35-36)當然若望瞭解基督「完成」一切的高峰,是在十字架上:『耶穌嘗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若19:28)再者,如果基督「完成了舊約」的意思是把分散在舊約有關救世者的預許聚集起來,使能在基督身上看到完整,而基督他只藉一次奉獻,就永遠使被聖化的人得以完成(希10:14)。那麼,門徒也藉著基督被聖化了,因而能夠把他們以前跟基督散亂的經驗,通過記憶重新聚集起來,而達到全面的,完整的領悟。

若、12章記述基督榮進耶路撒冷之情況,門徒藉著記憶,想起了這個歷史情況。第十四節作者作出了觀察:「耶穌找了一匹小驢,就騎上去。」同時跟著一些評語:「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騎著驢駒來了。」如上所說,門徒在基督復活後想起了經上的話是指著基督而記載的,同時,他們明白基督便是「要來的君王--默西亞」,也許門徒已經知道救贖以色列的默西亞是要來的;但復活前與復活後門徒對默西亞的看法完全不同,基督的復活使他們更深入看到「匝加利亞先知」的話,若12:16指出門徒沒明白這些事,而匝加利亞先知所說有關默西亞的形像,想是門徒在基督復活後所瞭解的,「他是正義的、勝利的、謙遜的,騎在驢上。他耍由厄辣因剷除戰事,從耶路撒冷除掉戰馬,作戰的弓箭也要被消除,他要向萬民宣佈和平,他的權柄由這海到那海,從大河到地極。」(匝9:9-10)君王的形像並非是一個只具有民族性和政冶性的,而是普世性的及和平的。基督是默西亞的主要義思,在於祂啟示天主臨到人間,成為以色列的君王,把被遺棄的重新收集起來。以色列民要作出一個選擇,為績延以色列的命脈,他們需要選擇武力抑或和乎與謙遜。同時門徒看到基督是君王的意思是在受苦、死亡及復活。他們見到群眾迎接耶穌,確是迎接「君王」。所不同的,是在復活以前,他們會覺得只是普通、表面的迎接一位民眾心目中有權力的救世者;但在復活後,門徒再記起那時情況,看到了另一意思,他們迎接一位和平,通過受苦,死亡而更克服死亡的君王。(9)

記憶只是一個思想的過程,但門徒怎樣藉著回顧而能夠去「看見」、「明白」和「瞭解」事件深一層的意義呢?如果我們注意到上述兩章節說明了基督的復活及受光榮是門徒記憶的關鍵,那麼,基督的復活及受光榮事件必定在門徒身上產生了效果及力量。若望反省到這是聖神的力量(其實在若望反省的時候,聖神已在他身上工作了。)「我還與你們同在的時候,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但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若14:25-26)「教訓」這詞在若望福音很多時是有「顯示」的意思:「我由我自己不作什麼,我所講論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訓我的。」(若8:28)「你們就不需要誰教訓你們,而是有他的傳油教訓你們一切。」(若一、2:27)教訓顯示什麼呢?顯示出基督復活前給門徒所講論的事,「教訓你們一切」非單只提醒,使對基督的記憶不致喪失,且具有從記憶中去瞭解及闡明的作用。記憶及教訓指示出不單把過往的事物及言語機械式重組起來,也是把它們的含意顯示給門徒。基督徒團體更確切地說,顯示的內容是把歷史的基督重新臨現於門徒的跟前,基督復活前的言語,藉著聖神的引導,為基督徒團體有著更新、更深的意思。

除了教訓之外,聖神也藉見證闡釋歷史的基督。「當護慰者,就是我從父那裡給你們派遣的,那發於父的真理之神來到時,他必要為我作證,並且你們也要作證,因為你們從開始就和我在一起。」(若15:26-27)見證的內容是在世界面前顯示基督,這見證是與門徒的見證相連結的,而門徒的見證因與基督的持久聯繫:「你們從開始就和我在一起,不只是「過去」的,而是在「現在」,「目前」繼續著,聖神的見證在若一、5:6b「這位就是經過水及血而來的基督,他不但以水,而且也是以水及血而來的,並且右聖神作證,因為聖神是真理。」真理的聖神所見證的,便是那永恆的基督與歷史中被釘死的納匝肋耶穌的合一。「凡明認基督為默西亞,且在肉身內降世的神,便是出於天主。」(若一、4:2)不過,只有受光榮的基督才會賜與真理之神(若15:26.16:7);而聖神也只「宣告」屬基督的一切,「當那一位真理之神來時,他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因為他不憑自己講論,只把他所聽到的講出來,並把未來的事傳告給你們,他要光榮我,因為他要把由我所領受的,傳告給你們。」(若16:13-15)如此一來,聖神把基督之言行帶進另一全面性的看法。所以,在聖神支持下的教會不斷宣講,基督的說話繼續延續下來,得到更深刻地去把握,完滿地展露出來;而教會亦根據個別情況的需要,把它宣講出來。(10)於是,聖神真的把宗徒團體及教會引入真理,「我本來還有很多事要告訴你們,然而你們現在不能擔負。」(若16:12)真的,待基督復活以後,宗徒們才能擔負起,因為他們是以復活基督的整體救贖計劃的宏大範圍去瞭解。

我們既然說明了聖神推動及引導著門徒,藉著記憶,把基督的經驗重新呈現。然而門徒有什麼影響及反應呢?「他的門徒就想起了他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就字面來說,門徒相信了聖經及耶穌的話,未知是指概括性的舊約來說?抑或是某些特別章節?例如詠16:10或是如若2:17所提的詠69:9,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門徒的宣講中,他們常把舊約作為復活的指證:「且照經上記載的,第三天復活了。」(格前15:4)當然相信是包括相當真實的意思,聖神就是把門徒引入真理。不過,真理並非只停留在理智的層面,只是抽象的,而是指基督本身,「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指基督所有的言行,因為基督是顯示天主救恩的臨在,在太初已有的聖言,為人帶來「真理」--(若1:17),更好說,基督把自己帶給了人類,藉著真理之神,人們將被轉化--肖似基督;「可是我們知道:一顯明了,我們必要相似他,因為我們要看見他實在怎樣。」(若一、3:2)人如果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需要接受基督(若1:11-12),使真理在我們之內(若一1:8)。如此一來,我們屬於真理--真理成為我們的本性--由此,我們成為真實的崇拜上主的人,也就是這真理之神引導我們從混亂的知識中達到洞見:「你們如果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若8:31-32)從罪惡達到愛。「這愛的因由,就是那存在我們內,並永遠與我們同在的真理。」(若二:1-3)如此,人們便生活在真理內(若二:4),以心神及真理去朝拜(若4:23-24)。所以宗徒相信聖經及耶穌的話,不只是回顧起基督的話而理智上相信,而更是以生活去肖似基督。在基督內作出轉化,相信是要具體地表示出來,要去「履行真理」(若3:21),「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愛內一樣。」(若15:10)這樣才能成為基督真正門徒。(11)

若望福音中所談及的記憶,確是一種新的及真的知識,就是對基督的瞭解。這種新的瞭解產生了動力,以生活去實踐出真理。這樣,在基督內,基督徒成了新的受造物,成為天主的化工,新的出生是藉著相信基督的言語:「他自願用真理之言生了我們,使我們成為他所造之物中的初果。」(雅1:18)如此的「記憶」過程,相信在退省方面是可以應用的,例如在依納爵的神操中便有如此的運用,在五十二號--三種罪默想。同樣地默想第三種罪,便是記憶起罪的嚴重和凶惡,因為犯罪是相反我等主造物主。(12)把罪的嚴重和凶惡,藉著記憶重新臨現於退省者跟前,因而重新對罪惡的憎惡,歸向善源--天主,達成一種悔改行動的實踐。第一○七號--降生奧蹟瞻想:『聆聽那世界上的人所說的,便是怎樣他們彼此談話,怎樣他們咒罵與褻瀆天主。……同樣地「聆聽」天主三位所說的,便是「我們要救贖人類」……然後「聆聽」天神和聖母所說的。末了,反省,為能從一總人的言語中,採取神益。」反省當然含有回億的意思,但這種回想並非單單記起以前所「聽到」的,而是希望從中取得神益,意即指向一個美好的前景--在神修道路上進步。

以上是若望的「記憶」觀念一個小小的運用。當然這觀念不可能孤立地看,不過藉著記億,我們再重新製造出宗教經驗,通過實踐,獲得更新的經驗。如此,我們才能漸漸的成全,如天父一般的成全。

 

參放資料

(1)Bauer: Encyclopedia of Biblical Theology., 1970. Sheed and Ward, London. Vol 1. Faith-IV. Faith in the writings of St. John.

(2)Congar, Yves: The Mystery of the Temple. 1962, Burns & Oates Ltd., London.

(3)Leon-Dufour:editor.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1967 Geoffrey Chapman Ltd., London.

(4)Heidegger Martin: Beingand Time, 1962, SCM Press Ltd., New York.

(5)Kittel: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Vol.IV, Vol.VI.

(6)MarshJ.: St. John he Pelican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1968, London.

(7)McKenzieJ.: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966, Geoffrey Chap-man Ltd., London.

(8)MussnerF.:The Historical Jesus in the Gospel of St. John, 1967, Palm Publishers, Montreal.

(9)RichardsonW.: Heidegger 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2nd Edition, 1963, Martinus Nijhoff, The Hague.

(10)Ryan, M. Rosalie; Editor: Contemporary New Testament Studies, 1965, The Liturgical Press, Collegeville, Minnesota.

(A) Sint. J.: The Resunection in the Primitive Community.

(B) Barry W.:The Spirit of Truth and of Life in John's Gospel.

(C) Feuillet A.: The Era of the Church in St. John.

(11)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Vol.4, 1962, Abingdon Press, New York.

(12)Text of the Spirtual Exercises of St. Ignatius, 5th Edition, 1952, London.

(13)Orr.J.(Ed.):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aedia, Vol.V.: (Truth )1974 (Reprinted), Eerdmans.(15)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A) No. 63.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B) No.80. Johannine Theology.

 

 

(1)Franz Mussner: The Historical Jesus in the Gospel of St. John, 1967, Montreal. P. 45.

(2)Richardson W. Heidegger- Through Phenimenology to Thought, 2nd Ed., 1963, Hague. P.454.

(3)Mussner F. 同前 P.P.48-49.

(4)Brown, R.: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The Anchor Bible) P.463.

(5)Heidegger M.: Beingand Time, 1962. New York. P.P.189-191.

(6)Mussner F. 同前 P.40.

(7)Cougar Yves: The Mystery of the Temple, 1962, London. P.124.

(8)Leon-Dufour: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1967, London. P.171: FULFILL.

(9)Marsh John:St. John- The Pelican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1968, London. P.P.459-460.


(10)Mussner F.同前 P.P.59-64.

(11)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Vol.4. P.P.715-716.

(12)Text of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of St. Ignatius. 5th Ed., 1952. London. No.52.


(13)同上 No.107.

 

 

 

 
| 神學年刊主頁 | 梁宗溢 << 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