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神學年刊
(2000)p.87-104
 

禮儀慶典於福音本位化的點睛妙用

 

 

張春申神父的演講,發人深省,有關神學本位化的回顧已簡潔地作一綜合報告,至於前瞻他則鼓勵我們共同構想。神學部主任勞伯壎神父邀請本人在「禮儀篇」中作回應。本文只想粗略勾劃一個粗略的藍圖,嘗試說明禮儀慶典於福音本位化的作用,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

研習會主題是神學本位化,本人較偏向用福音本位化。這兩個觀念並不對立,而且多次同義。後者較為著重教會在亞洲宣講的境況。耶穌身為亞洲人,反而多次被亞洲人視為從西方來的「進口貨」。這至少使我們懷疑,在介紹或宣講耶穌和祂的福音時,連「包裝」都是「進口」的,並沒有充分借用本土文化的有利元素。

早在一九九零年,《救主的使命》通諭已標榜「福音本位化」。(nn52-54)最近《教會在亞洲》亞洲主教會議後的勸諭也談「福音本位化」,這是整個天主子民的任務,著眼福音須植根本土文化.由此須指出關鍵的領域,並請教長們在神學反思、禮儀、司鐸培育、修道培育、教理講授、靈修方面要多注意。(n21)這些關鍵領域是指基督學、禮儀、聖經(普及化)、福傳者的培訓等。

本文談「福音本位化」,並非忽略本位化的神學的反思,而想強調神學的反思須集中於福音如何在文化降生,如何與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宗教和現代文化交流,務使我們所宣講的福音更關乎生命,當然,本文預設本位化是跟隨「降生」原理,由此也肯定福音的三個特性。一是普世性,即無論在那一個文化,福音都能植根。二是交談性,即福音可與任何宗教和文化交談。三是超越性,即福音超越並可提昇其他的文化。

這裡嘗試以有限的篇幅指出在那些文化因素和神學基礎,禮儀慶典成為福音本位化的支點,為達成此功效,禮儀慶典所需的神韻與貌相。1

1. 慶的情與思

人生有很多喜慶,有些的確令人回味不已,每次憶起都會牽動內心。對基督徒來說,這些喜慶可能是自己的入門聖事禮、婚禮、發願禮、晉秩禮、病傅禮、修和禮、感恩祭等。一次美妙的慶祝會引發不少的情與思,而精神價值由此得以引發和傳揚。

禮儀確是基督徒生活和使命的泉源和高峰,很自然也是「福傳」與「本位化」的關鍵。尤其在亞洲,很多人在不同宗教的氛圍下,有慣常的敬拜、宗教慶節、民間信仰的習俗,禮儀的套上本土文化極有利福傳的工作。2

人要活生生地面對福音,就離不開文化的領域。就如文化是社群生命的產品,人亦深受其所居之文化所影響。就如人會改變,文化亦會轉型。文化轉型也導致人改變。由此,傳福音和本位化自然息息相關。天國來臨人間之始,就不得不借用文化的因素,正因為人深受文化所影響。教會在傳福音之始,不但勉力傳遞真理、價值和更新文化,也借用文化的價值。3可是,當文化和福音格格不入之時,教會就要找新的途徑去傳福音。4福音新傳正有此意。5

梵二後的教會極重視福傳與禮儀,兩者相輔相成,也愈來愈將禮儀視為「宣講」。既然所宣講的是喜訊,很自然地將禮儀的舉行(administration)視為慶典(celebration)或慶祝,如:隆重及正式的授予聖秩禮,喜氣洋溢的婚禮,簡單誠樸的聖道禮,濟濟一堂的感恩禮,甚至連令人悲傷的喪禮也都冠以慶典或慶祝一詞。

禮儀慶典今日成為慣用語。這些慶典是由標記、儀式和禱文組成。標記是指一些物品,諸如:水、油、餅和酒等。儀式是指慶典團體所採用的行動,諸如:注水、傅油、領聖體和寶血。禱文也有不同的層次,通常這些都會記載在禮規書上的。6

基督徒自必有自己的神學及文化原理,將標記、儀式和禱文納入禮儀慶典中,使慶祝的會眾,能各職其位,熱切參與。基督徒也深信這種慶典指向基督的巴斯卦奧跡,而奧跡具有永恆的動力,使發生的事擺脫時、空的規範。禮儀固然能讓基督巴斯卦點燃生命,使參與者從平淡進入永恆,但作為慶典,充滿喜慶的秉性,能有效地表達和塑造文化。

2. 慶中知真味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論語 衛靈公)中國人著重「禮」,是因為它表達人的內在仁義。「禮」可使人產生成仁取義的自覺,這自覺使人改良禮的表達,漸漸形成塑造中國文化的一股力量。同樣,教會的禮儀慶典一方面,不得不以百姓的文化來表達,但另一方面,也能創新並塑造文化。

文化是由於人按其心智活動對生活環境有所反應,因而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包括:語言、心態、民生、律法、藝術、交往方式、風土人情等這些模式能有效地標榜出有關社會群體的特性和價值。普遍來說,一個社會由於有不同階層的人(如:富人、窮人;士官、庶民;知識分子、文盲等),也會有共通的主流文化,也有分殊的次文化。

文化雖然包羅萬有,但並非每個要素都是價值。只有那些使人得到身心健全發展的東西才有價值,其關鍵在於「化」。這些要素能形成「教化」、「濡化」的氛圍,人生活在其中,能將其人性更活得通透。例如,中國人傳統的婚嫁習俗標榜忠孝仁義。這些習俗會使個體的「人化」進入有機的、多元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社會整體中,同時使「人化」在個體的思想、感情、行為模式各方面,與社會的氛圍相適應、相和階,因而實現真、善、美高度統一的、自由的境界。

慶典藉其固有特質將「人化」的真實價值傳遞整給個社群,而成為文化的一般塑造力。人有不同的生活層面,有時專注工作,有時則會嬉戲,不論怎樣總會找些空間來想想人生的問題;如何領悟終極的權能和尊嚴,化解愛和恨的張力,尋找平安與欣悅,整合善與惡的經驗,穩定自己的希望,想不通就可能自嘲或幽默一下,樂於其中的消遙。這些生活的空間就像竹子中間的節,把所過的生活稍為總結一下,使下一段的生活更充實。這就是人生的節日。人很有智慧,在過節時常伴以一些慶典,為使那節日生活較諸平日生活更有生氣。

慶典在喜慶的活動下其實隱藏一些秩序,首先是自然的秩序,即萬物與生俱來變化的規律,如:春夏秋冬、出生、成長、衰老、逝去等,但人,也只有人,在自然的秩序上,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這些人為的秩序漸漸演變成生活的框框。在框框成立的過程中,有兩個方向,一是人生順應自然,二是自然迎合人生。

人生順應自然是明顯的事實,因為人屬大自然的一部份,其生活節奏基本上是與整個自然同步。在黎明破曉之際,萬物欣欣向榮,人身體的機能也活躍起來,開始工作,日中要得到適度食物的滋養。到了晚上太陽西沉,大地昏暗,身體也要休息。除了每日的變化,也有星宿的轉移,如:月圓月缺,影響生計和天氣。順應自然是人生存的框框之一。

使自然迎合人生是人之為人的特質。正如人可以從自然之物製作出生活的器物,人可以對自然秩序加以劃分、區隔、標定、顯示、甚至乎作某程度的改變來迎合自己的方便、或整個社團的需要。這點尤其在每個民族所設立的慶典看得出。人固然會春耕夏耨秋收冬藏,但同時也可用季節的轉變來慶祝人生,諸如:婚嫁、祭祀、登基(就職)、甚至出生、成年、舉喪。到了節日或遇有特別的事,人便會製造適合的儀式來慶祝,日積累月人的生活便逐漸具有規律,也愈增添人文生活的內涵。

就此而論,慶典有不同的特色和向度:

第一,慶典具有嬉戲的秉性,可使人擺脫日常刻板生活的壓迫,為自己騰出一些閒與情。每天重複同樣的事,往往使人困倦。暫時卸下日常生活的規律,在一些高興的紀念日上,以另一種心態,另一種方式去體會那深藏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意義,並為日後留下美好的回憶。

第二,慶典可使人更感受團體的共融,因為聚集在一起的人,會有同樣的目標,同樣的語言,同樣的儀式,同樣的慶祝對象,同樣的溯源故事(aetiology)。

第三,慶典具慎終追遠的向度。群體的信仰或信念會在自發和喜慶氣氛中得以喚醒,往往令人追問「為甚麼?」。為答覆這問題,慶典往往藉著一些溯源故事,這些故事並不著重「究發生了甚麼」,而是提醒人「今天慶祝的是甚麼」(祭天、敬祖、婚嫁、求風調雨順等)。

第四,慶典助人接觸自己的內在世界。所謂「誠於中、形於外」,每個慶典都會有特別的祝文、食物、裝飾、音樂、舞蹈、遊戲……這些都是外表的包裝,重要的是慶祝者內心的「誠」。有了誠,人們可透過外在的儀式,進入自己內心的自由、恩賜、博愛、正義的世界。

第五,慶典使個人在團體中成長。從個人的生日慶祝到機構的奠基禮、開幕儀式、週年紀念等都指出,個人的成長到某一地步會對社會和國家負起回饋的責任。

第六,慶典有利宗教信仰的形成和穩定。信仰是一個族群所共有的思想、感受、生活情趣的整體反映,包括神人觀、倫理觀、價值觀、審美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例如:中國傳統民族信仰7的慶典,包括各種禮俗(祭禮、冠禮、婚禮、喪禮等)、節慶(端午、乞巧、中秋、新春等)。神祠和廟堂是舉行慶典的地方,這一切都與民族信仰有密切的關聯。這些慶典或慶祝並非是個人的創作,而是整個民族信仰的具體呈現。

第七,慶典具備表達和塑造文化的向度。它最能把共同的信念落實在日常的生活中,漸漸生活就產生特殊的次序和框框,成為民族世代相承的傳統和文化。

任何慶典都有文化的框框,因素和固有的訊息或內容。框框是維繫訊息的無形邊界,如果一成不變,就會化成愈積愈厚的硬殼,那麼原來慶典活化的內容也會受到威脅。8

3. 禮儀慶典體現福音本位化的支點

就外在形式而論,禮儀慶典是由教會所指定的標記、經文、儀式而組成,但所彰顯的卻是奧跡。教會的指示通常記載在禮書中,並以此為標準,但由於慶典是為了滿全具體會眾的需要或喜好,故這些禮書的標準通常是有彈性和可靈活處理的,標準是為保證禮儀的事效性,而非禁錮奧跡的彰顯。當然缺乏創新和靈活的禮儀慶典也會使奧跡的彰顯受到威脅。

就教會團體行動而論,聖事慶典是會眾用來敬禮天主,並使人獲救。會眾透過恭聽聖言、一些標記、禱文和儀式「紀念」基督大司祭,而祂則按其建立聖事的意願在慶典中臨現和聖化。

就信仰生活而論,參與慶典的人首先賴天主的感召而產生信德,在教會內並藉教會,聯同基督在聖神內光榮天父,並因此而分沾天主的聖德,和特殊的恩寵,按照基督逾越奧跡的模式,賴聖神的助佑,得以提昇到超性的生命。

就目標而論,慶典就像在世界旅途上的驛站,在那裡人們走完一段路,到了一個小目的地,便可休息、吃喝一下,回顧自己走過的路,遙望將要走向的目,調校行程的方針,和同路的人彼此勉勵,分享得失,預嚐並邁向天國的圓融。9

就神學研究而論,禮儀慶典並非只是研究的「佐證」,而是「泉源」。無庸置疑,神學誕生於信仰,在信仰中發展,並為信仰服務。信仰的對象是天主美妙的、叫人驚歎不已的工程,亦即是奧跡。奧秘的理解,除了付出耐心外,所達的境界往往還有局限的,因為現在是「藉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所認識的,只是局部的」(格前13:12),不過那局部的神學知識卻是真實的,而且正因為是局部的,便有進展的空間,由於是真實的,便可激發心中的信賴,藉以細味天主的智慧和慈愛。禮儀慶典本身雖不是神學研究,但較諸神學這面「鏡子」更活生生地進入天主的奧跡中。當然我們可以說,神學並不替代慶典,反而誕生於慶典,在慶典中發展,並為慶典而服務。

綜合上述禮儀慶的意義,可見它於福音本位化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從教會的角度來說,福音本位化的基本意念是指福音在個別本土文化上「降生」(incarnation),同時指將這些文化引入教會中。本位化意味著,基督的奧跡具有超凡的能力,既能在不同的文化扎根,又可補充它們不足之處,使真實合乎人性的價值得到提昇和轉化。10

由於禮儀慶典按其事效性(ex opere operato)能使奧跡臨現,11教會既要傳福音和舉行聖事,自然成為推動福音本位化的主體。12慶典通過禱文、儀式、標記,使參與者對這些標記感到「親切」,和讓耶穌的臨在和喜訊,顯得更為觸摸得到的事實。

聖神降臨後,早期的教會團體便開始傳福音,他們雖然承繼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和吸納不少希臘色彩的智慧,卻要在這框框中注滿基督福音的內容。其中有些重要的階段和因素:第一,保存猶太人的文化傳統。13第二,將福音的內容伸延到非猶太人的文化領域中。14第三,是盡量保持基督徒信仰的特質創造新的文化,以滿足民眾的各項需要。15

由此可見,教會推動福音本位化須有兩個方向:一是將福音價值揉合在文化中,二是將人們引導到教會的團體中,這團體以禮儀慶典作為集結合一的象徵。16福音在某個文化層中要產生教化的效應,就是從人的內心著眼,加強、補足和提昇人文精神和文化。教會須吸納這些負載文化價值的要素,為使福音傳播和禮儀慶典更容易深入民心。就此而論,梵二的禮儀更新,早已注意到所謂適應各民族性和傳統的問題。17

適應(adaptation)意謂採納一個民族的本土文化,使基督能降凡在這民族中,以奧秘的方式真正地為他們主持禮儀。所謂奧秘的方式是指慶祝的團體,按基督的意願採用那民族的語言、象徵和儀式,為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基督的敬禮。就方法而論,此種適應可分兩個階段,一是邁向文化(acculturation),二是深入文化(inculturation)。第一階段是地方教會以羅馬禮為本,吸納一切與之相符合的本土文化因素,套用在羅馬禮之中。第二階段是地方教會引用非基督徒的禮節,但賦予基督徒的意義,但仍以保持羅馬禮的基本統一性為主。18

羅馬禮亨有特殊地位,不僅因為它是一個遠古、悠久和豐富的傳統,也因為這地方屬伯多祿繼承人所牧養,而在他身上建立了信仰及精神共融的、永久可見的中心與基礎。19

4. 禮儀慶典的神韻與貌相

為維繫禮儀慶典的神韻,要注意三個原則。20一是堅守禮儀慶典的內在意義,就是逾越奧跡。21二是維繫各地慶典基本的一致性,藉以確保教會大公的面貌。22三是忠於聖統的共融,接納教會權威的訓導。23

在禮儀上,慶祝奧跡是使人紀念天主的救恩計劃,和人對仁慈而忠信的天主的回應。任何禮儀慶典,不論以何種貌相出現,須保持這固有的神韻。由於慶祝的會眾因場合和性質而異,同樣慶典自然有不同的貌相。以下所列的七個範圍,嘗試概括地說明「裝扮」禮儀慶典的貌相應注意的地方。24

第一,要著重語言。聖言宣讀、主禮者的禱文、講道、聖詠、歡呼詞等,務須應用本土文化的表達,適當的言詞(並不是硬繃繃地將羅馬禮翻譯過來)是宣認奧跡臨現的要素。

第二,是歌詠和音樂。這可說是帶動聖事成為慶典的靈魂。就現象而論,好的音樂是慶典成功的一半。民族音樂可增添本土情懷,但須注意從聖經取得靈感,和避免與其他宗教音樂混淆。

第三,是參與禮儀的姿態。不論是坐、立、伸手、鞠躬、默靜、舞蹈、宣講、朝拜、讚美、平安禮等都要順應個別的民族情感,和慶典的場合。

第四,是藝術。天主堂由建築外形到內裡的聖洗池、祭台、讀經台、聖體櫃、聖像及各種擺設都要顧及整體的和諧,該注重藝術品的材料和手工,務使它們能承載禮儀行動所表達的奧秘、莊重和驚歎。

第五,是民族的禮節,諸各婚嫁、喪禮、祭祖等,要尊重本土民情和儀式。年中的民間節日為信友,也是慶祝奧跡的好時機:新春的謝恩、中秋的團聚、清明的追念亡者等。

第六,是靈修的滋養。靈修生活是重生於聖神、肖似基督、走向天父的成長路。是那復活基督的生命在我們中發芽,有賴聖神的灌溉,得以在教會的共融中成長,並期盼基督的再來。這新生命必然和禮儀有密切關係。它的起點是入門聖事。今日的入門聖事已跳出個別慶典的框框,走入靈修旅程的範疇,分三階段、四時期,循序漸進,在教理講授、基督徒生活(祈禱和倫理)、禮儀和使徒性的見證上作培育。就此而論,入門聖事須成為所有禮儀慶典的典範。25聖秩聖事在這方面已有指定的方式安排靈修旅程,但為婚姻聖事的靈修旅程,本人則認為極為急切要做的事。

第七,是天國價值的發揮。耶穌的言行一向以天國為中心。天國是指天主為每個人而安排的豐盛生命。真福八端正具體地展示這生命的特性:神貧、哀慟、溫良、飢渴慕義、憐憫、心裡潔淨、締造和平、為義受迫害等都是天國來臨的場所。天國,就靈修而言,是內在的,它在我們之內會成長、滋生、從個人到普世。天國,就恩賜而言,是天主聖三在降生聖言的內在生命,它已在基督的人性中來臨,而且仍不斷藉著基督的身體——教會——在世上發展。天國,就慶典而言,是教會在旅途中的驛站,與基督相會的特殊時刻,是祂領導我們的祈求:「願你的國來臨!」

禮儀慶典是綜合藝術,各項要素都要迎合人內心的呼聲:希冀得到神的仁慈、安慰和愛情的欣悅。加強禮儀慶典本土文化的色彩,並非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本位化必須的一環,和急不緩容的任務。它可助人在其熟悉的標記、象徵中深化人生的終極意義。忽略這一點,也就會漠視天主救恩的普世性。

 

 

1. 本文部份資料取自拙作《與基督有約:從慶典到奧跡》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 神學教材(3),香港 公教真理學會 1995。

2.參閱《教會在亞洲》(Ecclesia in Asia 21),亞洲主教會議之後的宗座勸諭1999。

3.參閱《教會在亞洲》(Ecclesia in Asia 21),亞洲主教會議之後的宗座勸諭1999。

4.參閱《新世界傳播福音》Evangelii Nuntiandi (EN) 20。

5. 參閱《救主的使命》Missio Redemptoris (MR) 3:我感覺到把教會的全新精力投入新的福音傳播和向萬民傳教的時刻已經來臨。MR 52:透過本土化,教會使福音在不同的文化中降生,同時連同他們的文化,一起進入她自己的團體中。教會將自己的價值傳遞給他們,同時攝取於他們內已有的良好成分,並從內部加以更新。

6. 梵二後所有更新的禮儀典籍都用celebratio\celebrare來描寫儀式的。中文方面較為接近celebrare/celebratio的語詞有慶祝和慶典。

7.這裡所論的信仰,不僅是指宗教上的,也泛指神話、禮儀、道術、祭典、節日等背後的信念。一般而論,民族信仰較諸民間信仰更為廣泛,因為民間信仰容易導致下層與上層人士的對立,在這裡我們集中論述民族的共有信念,而非底層和高層文化的分別。

8.參閱馮佐哲與李富華,《中國民間宗教史》8-11;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下冊,(478-479)。

9.教父,甚至後期的聖多瑪斯,都在耶穌所說的善心撒瑪黎雅人的比喻(路10:30-36)中,看到聖事在天主救恩計劃中所的意義。參閱Irenaeus of Lyon, ,Adv. Haeres. 3, 17 St. Thomas, STH I-II, q.85 a.1, sed contra. 此處引自Leeming, xxxi-xxxvi。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民的聖城,在山巔之下,可比作天主的居處或天堂。耶里哥地勢低於海拔,喻意凡間。那從耶路撒冷下來的人代表亞或當整個人類,他來自天主。強是嫉妒人類的魔鬼。人受到襲擊,被強盜(魔鬼)剝去衣服、和打得半死半活,這喻意「原罪」的傷害。人的本性受到重創,其原貌已不成人形。

正巧一個司祭走過,又有一個肋未人走過。他們代表舊約的敬禮和法律。他們雖然經過那裡,卻無濟於事。不過,舊約展示天主預許那要來的一位。結果,善心的撒瑪黎雅人來了,這代表了基督的來臨。他是異鄉客,意思是說,就其天主性而論,他來自另一個世界,路過那裡,一見那人,就動了憐憫的心,那是天主的慈悲。他主動地上前來接近受傷的人。

他用油和酒為傷者包紮傷口,油可以止痛,酒可以消毒。這代表基督本人藉聖事所施予的治療之恩。他把傷者放在自己的牲口上。這牲口代表基督的人性,在此人性上,他背負所有的人。客店則代表教會,那裡要延續基督的照顧。他離開時,將兩個銀元交給店主,就是福音宣講和聖事慶典,直到他再來,教會可將之盡量應用。

一.聖事是為一切受過原罪創傷的人而設。

二.舊約已開始天主的救援,重點是預備那要來的一位。

三.基督來了,祂藉自己的人性將天主的恩寵傳給人,聖事主要是祂的行動。

四.教會受託延續基督的救援工程,直到祂再來。

五.福音宣講和聖事慶典兩者相輔相成都是教會最主要的行動。

10.基督奧蹟的豐饒是如此深不可測,任何禮儀傳統都無法予以完全表達。不同的禮儀傳統的萌生和發展歷史,見證了令人驚奇的互補性。當各教會共融在信仰和信德的聖事中,生活出這些禮儀傳統時,她們彼此充實,並在忠於整個教會的大傳統及共同使命之下,不斷成長。(EN 63-64)

11.《禮儀憲章》SC 7。

12.教會由於本有的使命,產生了多元的禮儀傳統。地域和文化相同各個教會,共同以富有特殊文化風格的表達方法,慶祝基督的奧蹟……由於教會被派遣到各民族及文化中,並於其中扎根;所以,基督——萬民的光明和救贖——得以透過各地教會的禮儀生活,向當地的人民和文化顯示自己。教會是至公的,因此,她能將各文化中所有的真正豐饒予以淨化,最後把此富饒整合於她唯一的奧蹟中。(參閱《教會憲章》LG 23;《大公主義法令》(UR 4.)

13.以敬禮的地方為例,猶太人最初是以「會幕」,亦即安放結約之櫃的「帳棚」,作為人民集結和敬禮天主的地方,後來撒羅滿建造耶路撒冷的「聖殿」主要為舉行各種祭禮,當猶太人被充軍到巴比倫後,便漸漸又建築「會堂」,作為祈禱和聽聖經的聖所。耶穌來了,祂的「身體」取代耶京的聖殿,因為「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若4:23)新約的敬禮著重基督所奠立的天人關係,故此,人的身體被喻為帳棚(格後5:1)、聖殿(格前3:16),建成屬神殿宇的活石(伯前2:5)。《默示錄》四章所描寫的天廷相似舉行禮儀慶典的地方,並突顯了基督的祭獻。這無非是說明在舊約敬禮中,加入了新約的意義。為此,早期的基督徒仍然按照習俗「每天成群結隊前往聖殿,也埃戶擘餅。」(宗2:46)保祿傳教時,也首先往「會堂」宣教。時至今日,天主堂內的設置都有猶太文化的痕跡,如聖體櫃,至聖所等。

14.伯多祿和保祿在羅馬的殉道,意味著基督的信仰已進入世界的文化,因為羅馬當時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挨戶擘餅」,表示基督徒以家居為舉行感恩祭的地方。有些基督徒家境富裕,可以提供很大的地方作聚會,在第三世紀(250年)已有文獻描寫這些地方的劃分:聚會的禮堂有主教的座位,周圍環繞司鐸(長老),執事襄禮的位置,然後有平信徒,男女分開,禮堂隔壁有一個房間為慕道者用,另一間房則為洗禮用,兼有浸洗池。這表他們實在將「羅馬式的家居」真的注入福音所指的內容。

15. 頭三個世紀,基督徒聚會的地方主要是為信徒。當時這宗教並未受到一般人的接受,而且所經歷的教難不下十數次。由於他們聚會地方(聖堂)並非是公開的,往往造成人們的猜疑,謠傳他們聚會時吃嬰兒的肉和飲血等。由於君士坦丁帝在年,頒下米蘭諭令,給予教會宗教自由,可公開傳教、集會。羅馬大帝還建造了(中文譯作聖殿),原意是指屬於皇帝的宮廷,讓基督徒在這些地方聚會時有更大的保護和特權。當然在這期間,基督徒人數多了,愈有需要建造聚會的聖堂。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同文化色彩的聖堂應運而生。

16. 教會實現感恩祭,感恩祭實現教會。"Ecclesia facit Eucharistiam, Eucharistia facit Ecclesiam."這句話源於De Lubac H., Corpus Mysticum. L'eucharistie et l'eglise au moyen age (Paris 2 1994)作者以此綜合了教父和中世紀的聖事與教會的神學。

17.SC 37-40: Normae ad aptationem igenio et traditionibus populorum perficiendam.

18.SC 38: "Servata substantiali unitate Ritus romani."

19.參閱LG 18。

20.參閱聖禮和聖事部,年之訓令,《羅馬禮儀和本位化》34-37. Congregazione per il culto divino e la disciplina dei sacramenti, La Liturgia Romana e L'inculturazione. IV istruzione per una corretta applicazione della costituzione conciliare sulla sacra liturgica (nn37-40). II 25 gennaio 1994。

21.參閱《天主教教理》CCC 1205「在禮儀中,尤其在聖事禮儀中,含有不能改變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並由教會保管。然而,禮儀也含有可變的成分;教會可以有權,甚至有時也有義務加以改變,以適應最近接受福音的各民族文化。」(參閱 SC 21)

22. 禮儀的多元性能成為更豐富的泉源,但也可能挑起緊張、誤會、甚至分裂。在這一方面,要清楚了解禮儀的多元性,不應損害教會的團結合一。禮儀之多元性只有忠於共同的信仰,忠於教會從基督所接受的聖事標記,忠於聖統的共融,才能表達自己。(參閱SC 21)

參閱《羅馬禮儀和本位化》37,列明禮儀本位化的教會權威是指:聖座(通常透過聖禮和聖事部行使權威),地方主教團,教區主教。

在適應不同文化時,需要心靈的皈依,且在必要時,要放棄一切有違大公信仰的積習。經合法承認的各種不同禮儀傳統或儀式,由於它們都標誌並通傳同一的基督奧跡,因而能表達教會的至公性。

23.參閱《羅馬禮儀和本位化》38-45。

24.事實上在革新的羅馬禮儀書必有提到,因場合與性質不同,須作相稱的適應,然後也說明聖部、地方主教團、正權主教、牧者、主禮司鐸的權限。

25.參閱拙作On the Journey of Faith of the Adult-Catechumens, in Ephemerides Liturgicae 103(198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