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9
神學年刊
(1998)p.53-65
 

為香港宗教歷史

注下結誼與交談的光輝史實-- 六宗教的脈膊互動

 

 

四. 宗教領袖座談會的成立及其發展

香港六宗教團體的接觸交往,已經在一九七七年間成立的「宗教思想交談會」中跨進了一步。然而,六宗教團體在接觸交往上的希望不是作形式上的交談,也不願意只停滯在基層的思想交流,或一些有心於宗教交談的人士的趣緻表達;大家更希望透過宗教團體間的團結,可以落實地為香港社會作出一些貢獻,以發揮宗教間的推動力,而最能夠代表六宗教,且給予支持、鼓勵和發揮實效的就是六宗教領袖的攜手合作、齊心關注社會的精神需要,為香港社會大眾樹立一個共融的見證。於是,六宗教代表在思想交談會中更呼籲各宗教團體的首長組成「宗教領袖座談會」。其實,這呼籲已在一九七三年的「互訪」中提出,但未能有六宗教的代表作整體而全面的探討。在一九七七年間獲六宗教團體首長的支持和贊同,組織了「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的籌劃小組,且派代表作策劃與籌備;六宗教代表如下:

天主教 李亮神父、冼梓林先生
基督教協進會 郭乃弘牧師
佛教及孔教 區潔名先生
道教 梁省松道長
伊斯蘭教 羽智雲先生

代表們經過數月的細心籌劃與考慮,把握了「友誼第一」的共識,打開了宗教領袖間的溝通結誼渠道,且意識到真誠的友誼可將隔膜消解於無形中。為了使小組能更有效力作出維繫,小組便推舉天主教冼梓林先生為召集人,負責聯絡和召集等工作。

籌劃小組為使領袖們在座談會中順利進行和交談討論,便預先提供六個可能討論的主題,其內容大致著重於宗教間的互相合作、為社會服務和思想交談等:

(1)傳播媒介之道德水準問題。

(2)青少年問題。

(3)宗教團體目前面臨的困難。

(4)宗教之發展在本港面臨的問題。

(5)西方文化對宗教的衝擊。

(6)宗教思想交流。

除了提供座談會的會議內容主題外,必須關注的就是在舉行時之「主席權」和座位安排的問題;因此,籌劃小組經過詳細的商議後,決定第一次的「六宗教領袖座談會」不設主席權,以自由發言方式進行。至於座位安排,則決意根據各教團體的英文名稱之字母次序排列:

香港佛教聯合會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Hong Kong Christian Council)

香港孔教團體聯會 (Hong Kong Confucian Association) (現為:香港孔教學院)

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 (Hong Kong Chinese Cultural Fraternal Association)

香港天主教教會 (Roman Catholic Church of Hong Kong)

香港道教聯合會 (Hong Kong Taoist Association)

另一個問題就是探討有關首次座談會會議的日期和舉行地點。於是,在籌劃小組精細的安排下,第一次的「六宗教領袖座談會」便於一九七八年六月十六日在香港會議中心召開,為香港的宗教歷史創造了不同宗教合作的首頁,亦為香港歷史打開了中西方宗教領袖對話的新一頁。

其後,「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每年舉辦二次會議,由不同宗教的領袖輪流擔任「座談會」主席,會議記錄則由該委任秘書負責;會議後的半年(至下次會議)期間所要署理的事務及聯絡都由該教負責。至於開會地點亦以輪流的方式,到各宗教所安排的場地舉行。會議內容的安排則由六宗教領袖各派代表組成的「六宗教聯合秘書處」,將各宗教的意願和期望,在「聯合秘書處」的會議中策劃與商議,製訂會議內容的討論和程序,再由各宗教領袖核定,方能在「座談會」作討論;過去曾討論過的問題很廣泛,如:宗教、社會公義、道德、教育、青年、老人福利、家庭、環保等問題。每年為針對社會的種種需要,更向全香港市民發表一年一度的新年文告。在實踐宗教共融的交往上,更舉辦有益世道的活動,計有宗教青年營、家庭營、慈善步行、植樹等活動。同時為了保存宗教間的情誼和尊重,互相參與個別宗教團體的特殊慶典,也支持各宗教的持別慶日,如支持佛誕成為公眾假日、孔誕為學校的教師日等。其他還有參與香港回歸慶典、致函恭賀香港首任特區首長的當選、慶祝國慶、以及赤立角新機場祈禱室的設計等。

在每次的座談會和活動中,大家都能保持著互相禮讓、互相欣賞、互相尊重的精神,使不同的宗教朋友能共融相聚和交談,正顯示了宗教求真求善求美求聖求和諧的本質。

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自一九七八年開始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所建立的「友誼」已經根深蒂固,且紮根於真誠的尊重與信任的精神上,更確定了共同目標-- 為社會的安定和福利作出貢獻,更為了消除教與教之間的障礙作出了努力的改善。香港六宗教領袖能跳出自己宗教的框框,以寬容與開放的心與其他宗教領袖交談結誼,實是歷史上罕有的事實。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