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9
神學年刊
(1998)p.53-65
 

為香港宗教歷史

注下結誼與交談的光輝史實-- 六宗教的脈膊互動

 

 

二. 香港六宗教結誼與交談的緣起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或每一個組織的形成,必有其前因緣起,六宗教領袖座談會在二十年來能有卓著的成就和真誠的交往,亦有其因緣的。

1.天主教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的啟發

香港天主教在六十年代的末期,已深深感到有隨著時代變遷的需要,加上梵蒂崗第二屆大公會議後的更新指示,便落實地執行《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的內容 --

自古迄今,各民族都意識到,某種玄奧的能力,存在於事物的運行及人生的事故中,有時竟可體認此一「至高神明」或「天父」。此種意識與體認,以最深的宗教情感貫澈到他們的生活中。但是,與文化進步有關聯的宗教,更以較精確的概念和較文明的言詞,設法解答同樣的問題。……世界各地的其他宗教,也提供教理、生活規誡,以及敬神禮儀,作為方法,從各方面努力彌補人心之不平。天主公教絕不摒棄這些宗教裡的真的聖的因素,並且懷著誠懇的敬意,考慮他們的作事與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規誡與教理。……因此,教會勸告其子女們,應以明智與愛德,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談與合作,為基督的信仰生活作見證,同時承認、維護並倡導那些宗教徒所擁有的精神與道德,以及社會文化的價值。(《宣言》2)

大公會議鼓勵也勸告所有天主教徒,應以明智、了解和接納的態度與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談與合作;因此,凡因種族、膚色、生活方式或宗教不同而產生任何歧視與虐待的,都視作是違反基督精神,而當予以譴責;教會剴切籲請全體基督信徒要真摯地與所有的人和平相處。(《宣言》5)

2. 天主教香港教區會議的強調和落實

一九六九年一月,徐誠斌主教發表召開教區會議的原因說:

召開教區會議的目的,乃根據第二屆梵蒂崗大公會議的精神,檢討本教區的工作,並擬訂將來的發展方針。……(《香港天主教掌故》58)

於是,香港教區會議在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一年兩年間召開,在〈福音傳播〉的條目中之「教會和其他宗教」的內容裡,強調教會當尊重其他宗教所有的教訓、生活規律和禮儀:

教會實在很殷切地希望能從這些(不同)宗教的精神寶庫中,學習並豐富她自己,以更清楚地明白她自己的使命……。由此,基督信徒的生活,始能與不同文化的優秀部份和對立部份,尤其是那些能接受福音之光啟示的文化傳統,取得調協和適從。同時在這個協調中,教會與非基督宗教的關係,亦可作為一項為對方的服務。(《香港教區會議文憲》之一、參)

在會議中,大家肯定了對不同宗教的尊重,和積極地作出彼此的聯絡與交談是必須的,藉以幫助我們欣賞生命的價值;因此,在神學的新觀點下,教會相信天主亦會將自己顯示給其他的宗教團體;於是,為落實與不同宗教的交談,會議的結果便作出兩項具體的建議:

i. 我們提議當地的教會,盡力與這些(不同)宗教人士,在社會福利方面合作,共同研究,尋找東方社會神學的表達方式,希望藉著本地人民的文化傳統,而將基督的喜訊清楚和簡易地表露無遺。

ii. 我們建議香港的教會能與非基督徒的團體共同商討、策劃、釐定一些在信仰表達上所通用的禮儀,為使所有崇拜上主的人能合而為一。(《香港教區會議文憲》之一、建議)

為能實現梵二精神和教區會議的建議,香港教區主教(已故徐誠斌主教)便在一九七二年初成立了「天主教教區非基督宗教聯絡委員會」(現稱「天主教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委員們隨即「拜訪」香港其他的宗教團體,更邀請各宗教來訪及參加天主教的重要慶典;各宗教的反應都很積極和主動,就在「拜訪 -- 回拜」的互相聯繫中組織了「教際」的不同活動和聚會交談;漸漸地,六宗教團體便交上了朋友,互相推動了「宗教思想交談會」,也組織了「六宗教領袖座談會」。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