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17
神學年刊
(1996)p.1-103
 

信仰小引導

 

結語

為那些因聽了有關父、子和聖神的敘述而接受了信仰,相信了天主──愛情的人,他們的愛不再可能是消極,逃遁式的,卻是積極的參與,就如天主先愛了我們的那份愛一樣。天主毫不遲疑地為我們把手弄污,變成如我們一樣的貧寒,分擔我們的痛苦。我們在耶穌基督,這位取了人性的天主的生活和死亡中,完全看清天主對人的愛竟是如此偉大和具體。上主對祂的受造物說:「我對你的愛可一點都不兒戲」,這是歷史上神修家留給我們的見證。拉丁美洲亦有一句相似的諺語:「誰愛便會一直讓步到底」。而天主正是這樣愛我們,祂將我們那充滿淚水、罪惡和希望的歷史當做祂自己的歷史。

因此,誰相信這關於永恆的愛──天主的敘述,誰學會了在天主心中去愛,完全相信聖父在基督身上所顯示的仁慈和忠信的愛情,並由聖神把這愛情傾注給我們,他沒有可能再以一種「置身度外」,「與己無關」的態度去愛,因為這愛該是謙卑、平淡和適度的。

這愛應該是謙卑的,所以他不判斷別人,而是接受別人,與他所愛的人團結一起,做他旅途上的同伴,即如布希奉所說,誰就算在生活中只經驗過一次天主的仁慈,他再也不會希望坐在判官的高席上,而只願意處身於他發現天主慈悲的所在,即是與貧賤的人和罪人在一起。(23)

這愛亦該是平淡的,所以他所生活和接觸的,都是日常的瑣事。然而,在每日平凡和單調的生活中,愛給這些不斷重覆的動作和事物添上新的色彩和意義。誰能夠這樣去愛的話,他在所愛的人身上每日都有新的發現,他可以看透他的心,原因是愛情會使人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物,因為有愛的人以心代目。

最後,這愛該是適度和細心的,他不會把既存的條文強加於別人身上,亦不會隨便向別人提出現成的意見,方法或規勸。而是嘗試與別人一起成長,盡量瞭解別人生活的擔子和艱辛。所以一份適度細心的愛與一般的所謂「泛愛」是兩回截然不同的事。「泛愛」主張愛所有的人而骨子裡卻一個也沒愛到。天主可不是這樣愛人,聖人也不是以這種方式去愛,因為愛情等如忠於別人的生活和歷史,就算有時不得不對對方的某些事表示異議或提出勸告,認真徹底愛人的人,不會隨便把愛情付出。因為真愛本來便得付出重價,且要求極高,原因是這愛願意接受與別人一起背負他們的擔子。

在天主愛的學校內,我們均柀召叫如祂愛了我們一樣去愛我們的近人。無論這近人是怎樣的一個人或處於何種境況,是貧是富,是喜樂是憂愁,是滿懷希望或是孤獨無依,我們要毫無條件地愛他整個人。一份這樣的愛能充實人心和生活,使每日的爭扎和疲累變得有意義和怡愉,可以說是人繼續生存的唯一目的。就如基督在福音中所說的:「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愛內一樣。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若15:9-11)。

這樣的愛不會忽略或排斥別人,尤其是那些有別於我們,或不受我們歡迎的人。另外,這種愛也幫助我們明白和認清誰不懂得真正去愛,或誰以為自己在愛別人,而其實他只是以一種「置身度外」的愛情去愛。要知道那愛我們的天主既把愛情感染給我們,祂當然曉得也給我們勇氣、忍耐和恆心,讓我們能愛那些不易愛的人。只有這樣,我們心內的愛才會充實,希望也不會幻滅,結果是每日生活中的辛勞也會變得更為輕鬆。一份全身投入的愛情能戰勝分裂和死亡,亦正是這樣的愛情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生氣,令我們那顆不安寧的心充滿幸福與平安。也正是這樣的愛讓我們此刻彷彿已能約略窺見永生的神妙美麗。

誰相信有關父、子和聖神之愛情的敘述,並從基督的死亡和復活看到天主為了愛人而編寫的愛之歷史,會自願被捲入這歷史內,受其感染。結果是天主的生命點燃他的生命,而他所聽到的敘述更催迫他把這敘述繼續下去,以無聲卻勝於千言萬語的行動、具體的工作和平安的歲月所反映的真理,向人述說天主即是愛。

你們該熱切追求那更大的恩賜,

我現在把一條更高超的道路指給你們。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

但我若沒有愛,

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我若有先知之恩,

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

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

但我若沒有愛,我甚麼也不算。

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

我若投火被焚;

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

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

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

不動怒,不圖謀惡事,

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永存不朽,

而先知之恩終必消失;

語言之恩,終必停止;

知識之恩,終必消逝。

……現今存在的,

有信、望、愛這三樣,

但其中最大的是愛。(格前12:31-13:8.13)

 

 

 

23. BONHOEFFER Dietrick (1906-1945),德藉牧師及神學家。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