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
2020第卅五屆世界青年日文告
「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
(路七14)
台灣地區主教團譯
親愛的青年人:
2018年10月教會以世界主教會議的主題「青年、信德與聖召辨明」進行一系列的反省,為思索你們青年在今日世界中的情況、你們對生命的意義與目標的追尋、你們與天主的關係。2019年1月,在巴拿馬所舉行的世界青年日中,我和來自世界各地與你們同世代的青年們相聚一堂。世界主教會議和世界青年日等活動都展現了教會一貫的面貌:我們「同行」。
在這同行的旅途上,每當抵達某個重要的里程碑,天主和生命就挑戰我們,去創造一個新的開始。身為青年,你們是這方面的專家!你們喜歡旅行,喜歡探索新的地方和人物,喜歡有新的體驗。所以我才選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作為2022年跨洲際青年朝聖的地點。在十五、十六世紀期間,大量的青年、許多傳教士接受派遣,從里斯本出發,前往未知的大陸,與不同的人和國家分享他們與耶穌的經驗。里斯本世界青年日的主題為「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一39)。在這兩年的等候期間,我想和你們一起默想二篇聖經章節,2020年是:「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路七14);2021年是「你起來,為你見到的事作證。」(參閱:宗廿六16)
正如你們看到的,「起身」或「起來」這動詞都出現在三個主題中。這些詞彙也是描述復活,描述覺悟到新生命。這些詞彙也反覆出現在我寫給你們的《生活的基督》勸諭裡——在2018年世界主教會議後,教會所送給你們的,連同〈總結文件〉,作為生命中一盞照亮腳前的明燈。我誠摯地希望這趟帶領我們前往里斯本的旅程,也能有豐碩的成果,能讓整個教會落實這二份文件,讓這二份文件能夠帶領那些從事青年牧靈工作的人完成使命。
讓我們回歸本題:「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參閱:路七14)。在《生活的基督》裡,我提到福音的這一節時說:「要是你已經失去內在的活力、夢想、熱情、期盼和慷慨精神,耶穌會來到你面前,就像祂來到寡婦已死去的兒子面前一樣,並以復活之主的所有德能,勸勉你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路七14)」(《生活的基督》,20)
這段聖經章節告訴我們,耶穌剛進了加里肋亞的納因城,就遇上一位青年人的送葬隊伍,他是寡婦的獨生子。被這位寡母撕心裂肺的悲傷感動,耶穌施展奇蹟復活了她的兒子。在一連串的言語和行動後,奇蹟發生了「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遂上前按住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路七13~14)。讓我們用一點時間默想主說的這番話和祂的舉動。
看見痛苦和死亡的能力
耶穌細心地觀察這個送葬隊伍。身處人群中,祂覺察那婦女極度痛苦的面容。祂看見的能力創造相遇的機會--新生命的泉源。無須多言。
那我自己看見的能力呢?當我看事情的時候,我是仔細的看,還是草草滑過手機裡上千張的照片或是社群軟體上的個人檔案?我們多常親眼目睹事件的發生,卻從未在當下親身體驗!有時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拿起手機拍照,卻沒想要和參與其中的人眼神交流。
在我們周遭,有時也在自己心中,我們可以看見死亡的現實:肉體的、心靈的、情感的、社交的。但我們有真正留意,或僅僅任由它們發生?我們可做些什麼好能修復生命呢?
我也想到你們這種年紀的人正經歷的那些負面的處境。有些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孤注一擲,用極端的經驗冒著生命危險。而有些人已經「死了」,因為覺得毫無希望。有個年輕女子告訴我:「我在我的朋友中較少看到有投身的渴望,較少看到有站起身來的勇氣。」令人難過的是,憂鬱症在年輕人中日漸普遍,有時候會令人受到誘惑想要自尋短見。有多少次人們的態度皆不關心,令入感覺痛苦與自責,不能自拔!有多少年輕人哭泣,卻沒有人聆聽他們的呼求聲!在他們周圍有這麼多人帶著一副不專心和不關心的眼神,只想獨自享受自己的「小確幸」。
其他人則是虛擲光陰在膚淺的事物上,覺得自己活著,但事實上內在已經死了(參閱:默三1)。才二十歲,他們就已自甘沉淪,而非自我提升展露真正的尊嚴。任何事都簡化為「及時行樂」,只要一點點甜頭就滿足:短暫的娛樂、稍縱即逝的關注、他人的喜愛……等。還有那些年輕人和成人都深陷其中,越來越嚴重的數位自戀症。許多人就是這樣生活!其中有些人學會了他們周遭只顧賺錢和享受人生的物質主義,生命彷彿只有這個目標。這樣長期下來,人生逐漸就不幸福、無精打采和了無生趣,越來越空虛沮喪。
負面的處境也可能肇因於個人的失敗——我們在意的和我們執著的事沒辦法繼續或不如人意地進行。這通常與學業,或是追求體育或藝術上的成功有關。「夢想」的破滅,讓人彷彿行過死蔭的幽谷一般。但失敗是每個人生命的一部分,有時而帶來恩寵!很多時候,本以為能帶來幸福的事,其實不過是泡影、一種偶像。偶像向我們需索無度,奴役我們,卻毫無回報。他們最後毀於一旦,只留下一陣煙塵。失敗若能破除偶像,那是一件好事,不論在這過程中人要受多少苦。
一個青年人也會有很多機會遇到肉體上或是道德上的死亡。我想到:成癮、犯罪、貧窮或重病。我請你們想一想這些事情,看看自己或是其他親近的人,無論現在或是過往,是否已被宣判「死亡」。同時,我也要你們不要忘記福音中那個確實已死了的年輕人,但他能夠死而復生,是因為「那一位」看見他,那個人願意他活著。同樣的事情今天和每天也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要有憐憫之心
聖經常常論及那些體驗其他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的人,他們的感受。耶穌自己的感受讓祂能夠進入他人的生命。祂把他們的痛苦變成自己的。那個寡母的悲痛變為祂的悲痛,那個年紀輕輕的兒子之死亡變成祂的死亡。
青年人,很多時候你們一再地表現你們懂得「憐憫」人(com-passion:一同感受)。可從中看到,只要遇上需要,你們多少人就會慷慨幫忙。沒有一個災難、地震或水災,是沒有青年志工挺身並伸出援手的。青年人大量動員捍衛環境,也是青年人能夠聽見地球呼救聲的證明。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別讓人奪去你們這份敏銳!願你們總能留意到受苦者的哀訴,被那些在今日世界上哭泣和死亡的人觸動。「眼睛被眼淚洗淨後,才能看清某些生活現實。」(《生活的基督》,76)如果你們學會與哭泣者同泣,你們將找到真正的幸福。你們許多同齡人身處弱勢,是暴力與迫害的受害者,讓他們的創傷成為你們的,你們在這世界上將成為傳遞希望的人。你們將能對你們的弟兄姐妹們說:「起來吧!你們並不孤單!」而且你們將幫助他們明瞭天主父愛我們,耶穌就是天父伸出的手,要扶我們起來。
走近並「觸摸」
耶穌停住送葬的隊伍。祂走近,顯露了祂的臨近。這份臨近因此轉化成使他人的生命復甦的勇敢行動、一種先知性的動作。生活的耶穌,祂的觸摸能通傳生命。這個觸摸,把聖神注入青年沒有生命跡象的身體裡,恢復他生命的功能。
那個觸摸穿透了所有現實的傷痛與絕望。那是天主的觸摸——貫穿人類的真愛,並開啟意想不到的空間,使人獲得自由、尊嚴、希望以及嶄新和豐富的生命。耶穌的這個動作,它的功效是無法估量的。它提醒我們即使一個簡單卻具體的親近記號,也都可以喚起使人復活的力量。
是的,青年人,你們也能夠走近眾人遇到的痛苦和死亡的現實。只要你們先被天主的聖愛觸碰過,只要你們的心因為體驗過天主的慈善而變得柔軟,你們同樣可以觸摸他們,並且如耶穌一樣,因聖神帶給他們新生命。因此,如果你們感受到天主對所有受造物無限的慈愛,特別是正在經歷飢餓、口渴、患病、赤身露體或在監裡的弟兄姊妹們,你們就能像耶穌一樣地走近他們,像耶穌一樣地觸摸他們,並將耶穌的生命傳遞給你們受苦或失去信德與望德而心死的朋友們。
「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
在福音中並未提及耶穌在納因城所復活的這位青年人的名字。這邀請每位讀者在他身上認出自己來。耶穌對你、對我、對我們中的每一位說:「起來吧!」我們都很明瞭,身為基督徒,我們不斷地跌倒,也必須一再爬起來。只有不行走的人才不跌倒,但同樣地也不前進。這是為什麼我們要接受基督的援助並信靠天主。第一步是要讓我們自己站起來,並明白耶穌所提供的嶄新生活是美好及值得我們過的生活。因為這生活有在我們身邊一直與我們邁向未來旅程的「那一位」支持著,同時幫助我們用有尊嚴與意義的方式來度過我們的人生。
這種人生是一個新的創造、一個新生,並非是一種心理的制約。也許,在困境中,你們許多人會聽到人們重複在今日蔚為風行的「神奇」話術,這話應可適用在每件事上:「你必須相信你自己」,「你要找到你的內在能力」,「你必須要感應到你的正能量」等……。但這些只不過是話語,對真正「心死」的人毫無作用。耶穌的話賦有另一種力量,無與倫比,是神聖又蘊含創造力的,唯有耶穌的話能使喪亡的生命復活。
以「復活的人」活出嶄新的生命
福音告訴我們那個死了的青年人「開口說話」(路七15)。被耶穌觸摸及復活的那些人,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立即開口說話,並毫無猶疑與毫不畏懼地表達在他們內心深處發生了什麼:他們的性格、渴望、需求和夢想。也許過去他們從未這麼做過,以為沒有人能夠了解。
開口說話也意味著與他人建立關係。當我們「死」了,我們便自我封閉,與他人關係斷絕,或關係變得膚淺、虛假與偽善。當耶穌恢復我們的生命時,祂也把我們「交付」給其他人。(參閱:路七15)
今天人們經常保持「連線」,卻沒有溝通。這種肆意濫用電子設備能使我們一直「黏」在屏幕上。藉著這份文告,我要加入你們,跟你們青年一起號召文化上的改變,奠基在耶穌這個「起來」的吩咐。(現在)這種文化迫使青年人孤立與退縮於虛擬的世界,讓我們傳布耶穌的邀請:「起來吧!」祂召叫我們向超越虛擬世界的現實開放自己。這並非輕視科技,而是不視之為目的,卻要善用這項工具。「起來吧!」也是一份去「夢想」、「冒險」以及「致力去改變世界」的邀請,重新喚起你們的希望與渴望,並去默觀天空、星辰與寰宇世界。「起來吧!成為真正的你!」如果這是我們的信息,很多青年人不會再看起來死氣沉沉和筋疲力倦,他們臉上會散發出比任何虛擬實境更美的活力。
如果你給予生命,自然有人會接受生命。如同一位年輕女子所言:「當你看到美麗的事物就離開你的沙發,並且嘗試去做相同的事。」美能喚醒熱情。如果一個青年人對一件事有熱情,或更好的是對某一位有熱情,他或她會起來做一些偉大的事情。青年人會起死回生,成為耶穌的見證人並獻身於主。
親愛的青年人,你們有什麼熱情與夢想呢?你們要胸懷大志,藉此為世界、教會及其他青年在精神、藝術或社會的領域中提供一些美好的事物。我再次用我的母語重複一次我曾跟你們說過的:「你們要有所作為!(Haganlío!)」你們要讓你們的聲音被聽見!我記得另一位青年人說過:「如果耶穌是一個只顧自己的人,那麼寡婦的兒子就不會復活。」
這位青年的復活讓他返回他的母親身邊。在那位母親身上,我們可以看見我們的母親瑪利亞的形象,我們將世界各地所有的青年都託付於她。在聖母身上,我們也能認出慈母教會,她渴望用溫柔的愛接納每一位青年人,無一例外。因此,讓我們懇求瑪利亞為教會轉禱,願她永為她去世的孩子們的母親,為他們哭泣並祈求他們重獲新生。任一個她的孩子死亡,教會也跟著死亡,而任何一個孩子復活,教會也跟著復活。
我降福你們的旅程,也懇請你們,不要忘記為我祈禱。
教宗方濟各
於羅馬拉特朗大殿
2020年2月11日──露德聖母瞻禮日